《概率统计A3》教学大纲 (2013版) 课程编码:1510311303 课程名称:概率统计A3 学时/学分:48/3 先修课程:《初等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物理学、电子信 息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交通工程等专业 开课教研室:大学数学教研室 执笔:毛新娜 审定:王仁举赵国名
《概率统计 A3》教学大纲 (2013 版) 课程编码:1510311303 课程名称:概率统计 A3 学时/学分:48/3 先修课程:《初等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物理学、电子信 息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交通工程等专业 开课教研室:大学数学教研室 执笔:毛新娜 审定:王仁举 赵国喜
《概率统计A3》教学大纲 (2013版) 课程编码:1510311303 课程名称:概率统计A3 学时/学分:48/3 先修课程:《初等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物理学、电子信 息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交通工程等专业 开课教研室:大学数学教研室 执笔: 审定
《概率统计 A3》教学大纲 (2013 版) 课程编码:1510311303 课程名称:概率统计 A3 学时/学分:48/3 先修课程:《初等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物理学、电子信 息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交通工程等专业 开课教研室:大学数学教研室 执笔: 审定: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物理 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交通工程等专业一门重要的学科基 础课,是这些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2.课程任务:本课程兼具基础性和应用性特征。教学目的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通过本课 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了解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而使学生初 步掌握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使学生掌握概率与数理统计处理随机现象 中所蕴涵的带有普遍性的思想和方法,以便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 (②)掌握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掌捏概率的基本性质和应用性质进行概率计算: (3)了解概率的定义. 2.条件概率及事件的独立帽 (1)理解条件概率和事件的独立性的概念: (2)掌握概率的加法公式、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以及应用这些公式进行概率 计算。掌握应用事件独立性进行概率计算和二项概型及其计算。 3.一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理解随机变量分布函数的概念及性质,理解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 变量的概率分布及其性质,会应用概率分布计算有关事件的概率。 (2)掌握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均匀分布和指数分布 (3)会求简单随机变量函数的概率分布。 4,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了解二维随机变量概念及其它的联合分布函数概念和性质,了解二维离散和连续随机变 量定义及其它们的概率分布和性质,了解二维均匀分布和正态分布 (2)会用它们计算有关事件的概率。会求解边缘分布。 (3)掌握随机变量独立性的概念,掌握应用随机变量的独立性进行概率计算。 (④)会求两个独立随机变量的简单函数的分布。 5.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①)理解数学期望和方差的概念.; (2)掌握数学期望和方差的性质与计算。掌握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和正态分布、均匀分布和 指数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3)会计算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物理 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交通工程等专业一门重要的学科基 础课,是这些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2.课程任务:本课程兼具基础性和应用性特征。教学目的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通过本课 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了解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而使学生初 步掌握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使学生掌握概率与数理统计处理随机现象 中所蕴涵的带有普遍性的思想和方法,以便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1)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 (2)掌握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 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和应用性质进行概率计算; (3)了解概率的定义. 2.条件概率及事件的独立性 (1)理解条件概率和事件的独立性的概念; (2)掌握概率的加法公式、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以及应用这些公式进行概率 计算。掌握应用事件独立性进行概率计算和二项概型及其计算。 3.一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理解随机变量分布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理解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 变量的概率分布及其性质,会应用概率分布计算有关事件的概率。 (2)掌握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均匀分布和指数分布。 (3)会求简单随机变量函数的概率分布。 4.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了解二维随机变量概念及其它的联合分布函数概念和性质,了解二维离散和连续随机变 量定义及其它们的概率分布和性质,了解二维均匀分布和正态分布。 (2)会用它们计算有关事件的概率。会求解边缘分布。 (3)掌握随机变量独立性的概念,掌握应用随机变量的独立性进行概率计算。 (4)会求两个独立随机变量的简单函数的分布。 5.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1)理解数学期望和方差的概念.; (2)掌握数学期望和方差的性质与计算。掌握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和正态分布、均匀分布和 指数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3)会计算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
(④)了解矩、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的概念和性质,并会计算。 6。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 了解切比雪夫不等式、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7.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介绍性质) (1)理解总体、样本和统计量的概念: (2)掌握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及样本矩的计算。 (3)了解卡方分布、t-分布和F分布的定义及性质,了解分位数的概念并会查表计算。 (④)掌握在正态总体下样本均值、样本方差、t统计量的分布及性质。 8.参数估计 (1)理解参数的点估计(矩估计、最大似然估计)的计算方法 (②)掌握参数点估计的评选标准:无偏性,有效性和相合性 (③)理解参数的区间估计的概念,熟悉对单个正态总体和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与方差进行区 间估计的方法及步骤 主要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其中以课堂讲授为主,研制电子教案 和多媒体幻灯片以及CAI课件,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采用现代教有技术。 成绩考核形式:平时成绩(平时测验、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30%)十期末成绩(闭 卷考试)(70%),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1.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随机试验、样本空间、随机事件的概念并掌握事件的关系与运算:掌握概率的定义与 基本性质: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掌握古典概率的计算方法:理解条件概率的定义,熟练掌握 乘法定理、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并会灵活应用:理解事件独立性的概念,熟练掌握相互独 立事件的性质及有关概率的计算。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随机试验、样本空间、随机事件的等基本概念,竿挥关系 与运算,概率的定义与基本性质.熟练掌握乘法定理、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并会灵活应用,相 互独立事件的性质及有关概率的计算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随机事件;概率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乘法定理、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事件 的独立性。教学难点是概率的公理化定义、条件概率概念的建立、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的应 用。 4.教学内容
(4)了解矩、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的概念和性质,并会计算。 6.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 了解切比雪夫不等式、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7.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介绍性质) (1)理解总体、样本和统计量的概念; (2)掌握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及样本矩的计算。 (3)了解卡方分布、t-分布和 F 分布的定义及性质,了解分位数的概念并会查表计算。 (4)掌握在正态总体下样本均值、样本方差、t 统计量的分布及性质。 8. 参数估计 (1) 理解参数的点估计(矩估计、最大似然估计)的计算方法 (2) 掌握参数点估计的评选标准:无偏性,有效性和相合性 (3) 理解参数的区间估计的概念,熟悉对单个正态总体和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与方差进行区 间估计的方法及步骤 主要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其中以课堂讲授为主,研制电子教案 和多媒体幻灯片以及 CAI 课件,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采用现代教育技术。 成绩考核形式:平时成绩(平时测验、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30%)+期末成绩(闭 卷考试)(70%),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 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1.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随机试验、样本空间、随机事件的概念并掌握事件的关系与运算;掌握概率的定义与 基本性质;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掌握古典概率的计算方法;理解条件概率的定义,熟练掌握 乘法定理、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并会灵活应用;理解事件独立性的概念,熟练掌握相互独 立事件的性质及有关概率的计算。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随机试验、样本空间、随机事件的等基本概念,掌握关系 与运算, 概率的定义与基本性质. 熟练掌握乘法定理、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并会灵活应用, 相 互独立事件的性质及有关概率的计算.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随机事件;概率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乘法定理、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事件 的独立性。教学难点是概率的公理化定义、条件概率概念的建立、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的应 用。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随机试验 第二节 样本空间、随机事件 1.样本空间 2.随机事件 3.事件间的关系与事件的运算 第三节 频率与概率 1.频率 2.概率 第四节 等可能概型(古典概型) 第五节 条件概率 1.条件概率 2.乘法公式 3.全概公式和贝叶斯公式 第六节 独立性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随机变最的概念: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描述方法:掌握分布律、分 布函数、概率密度函数的概念及性质:掌握由概率分布计算相关事件的概幸的方法:熟练掌握二 项分布、泊松(Poissor)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和均匀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的性质并能灵 活运用:熟练掌握伯努利概型概率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一些简单的随机变量函数的概率分布的 求法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律、分布函数 概率密度函数等基本概念,理解和掌握常见随机变量的分布情况。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随机变量、分布律、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的概念:二项分布、均匀分布、正态分 布的概念和性质。教学难点是二项分布的推导及应用,正态分布的图形及性质:随机变量函数的 概率分布。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随机变量 第二节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律 1.(0-1)分布
第一节 随机试验 第二节 样本空间、随机事件 1.样本空间 2.随机事件 3.事件间的关系与事件的运算 第三节 频率与概率 1.频率 2.概率 第四节 等可能概型(古典概型) 第五节 条件概率 1.条件概率 2.乘法公式 3.全概公式和贝叶斯公式 第六节 独立性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描述方法;掌握分布律、分 布函数、概率密度函数的概念及性质;掌握由概率分布计算相关事件的概率的方法;熟练掌握二 项分布、泊松(Poisson)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和均匀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的性质并能灵 活运用;熟练掌握伯努利概型概率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一些简单的随机变量函数的概率分布的 求法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律、分布函数、 概率密度函数等基本概念,理解和掌握常见随机变量的分布情况。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随机变量、分布律、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的概念;二项分布、均匀分布、正态分 布的概念和性质。教学难点是二项分布的推导及应用,正态分布的图形及性质;随机变量函数的 概率分布。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随机变量 第二节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律 1.(0-1)分布
2.伯努利试验、二项分布 3.泊松分布 第三节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 第四节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 1.均匀分布 2.指数分布 3.正态分布 第五节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 第三章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教学基本要求 正确理解二维随机变量的定义,掌握二维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律、联合分布函数、联合概率 密度函数及条件分布的概念:熟练掌握由联合分布求事件的概率,求边缘分布及条件分布的基 本方法:理解随机变量独立性的概念,学握随机变量独立性的判别方法:解求二维随机变量函数 分布的基本思路,会求X+y,max{X,Y,min(X,Y的分布。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二维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律、联合分布函数、联合概率密 度函数及条件分布的等基本概念,掌握二维随机变量边缘分布的求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由联合分布求概率,求边缘分布及条件分布的方法,难点是求离散型随机变量 联合分布律的方法,条件密度的导出,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社会化的定义、种类以及影响社会化 的因素。教学难点是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二维随机变量 第二节 边缘分布 第三节 条件分布 第四节 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 第五节 两个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 1.X+Y的分布 2.Z=文,Z=Y的分布 3.max{X,Y),min{X,Y的分布
2. 伯努利试验、二项分布 3. 泊松分布 第三节 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 第四节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 1. 均匀分布 2. 指数分布 3. 正态分布 第五节 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 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教学基本要求 正确理解二维随机变量的定义,掌握二维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律、联合分布函数、联合概率 密度函数及条件分布的概念; 熟练掌握由联合分布求事件的概率,求边缘分布及条件分布的基 本方法;理解随机变量独立性的概念,掌握随机变量独立性的判别方法;解求二维随机变量函数 分布的基本思路,会求 X Y,max{X,Y},min{X,Y}的分布。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二维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律、联合分布函数、联合概率密 度函数及条件分布的等基本概念,掌握二维随机变量边缘分布的求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由联合分布求概率,求边缘分布及条件分布的方法, 难点是求离散型随机变量 联合分布律的方法,条件密度的导出,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社会化的定义、种类以及影响社会化 的因素。教学难点是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二维随机变量 第二节 边缘分布 第三节 条件分布 第四节 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 第五节 两个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 1. X Y 的分布 2. , Y X Z Z XY 的分布 3. max{X ,Y},min{X ,Y}的分布
第四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1.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随机变量及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的计算公式,熟悉数学期望的性质并能灵活运用: 掌握方差的概念和性质:熟悉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和均匀分布的数学期望 和方差:了解切比雪夫(Chebyshev)不等式:掌握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的定义和性质,并会灵活 应用:掌握矩、协方差矩阵的定义。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数学期望、方差等基本概念,掌握切比雪夫不等式的原理 理论。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数学期望、方差、相关系数与协方差的计算公式及性质。教学难点是随机变量函 数的数学期望的计算,利用数学期望的性质计算数学期望,相关系数的含义。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数学期望 第二节 方差 第三节 协方差与相关系数 第四节 矩、协方差矩阵 第五章 大数定律及中心极限定理 1.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依概率收敛的概念及贝努利大数定律和契比雪夫大数定律:掌握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 定理和德莫佛一拉普拉斯(De Moivre-Laplace)极限定理:掌握应用中心极限定理计算有关事件的 概率近似值的方法。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掌握依概率收敛的含义,能够熟练掌握贝努利大数定律和契比雪夫 大数定律:掌握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用中心极限定理计算概率的近似值的方法。教学难点是依概率收敛的概念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大数定律 第二节 中心极限定理
第四章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1.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随机变量及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的计算公式,熟悉数学期望的性质并能灵活运用; 掌握方差的概念和性质;熟悉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和均匀分布的数学期望 和方差;了解切比雪夫(Chebyshev)不等式;掌握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的定义和性质,并会灵活 应用;掌握矩、协方差矩阵的定义。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数学期望、方差等基本概念,掌握切比雪夫不等式的原理 理论。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数学期望、方差、相关系数与协方差的计算公式及性质。教学难点是随机变量函 数的数学期望的计算,利用数学期望的性质计算数学期望,相关系数的含义。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数学期望 第二节 方差 第三节 协方差与相关系数 第四节 矩、协方差矩阵 第五章 大数定律及中心极限定理 1.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依概率收敛的概念及贝努利大数定律和契比雪夫大数定律;掌握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 定理和德莫佛-拉普拉斯(De Moivre-Laplace)极限定理;掌握应用中心极限定理计算有关事件的 概率近似值的方法。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掌握依概率收敛的含义,能够熟练掌握贝努利大数定律和契比雪夫 大数定律;掌握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用中心极限定理计算概率的近似值的方法。教学难点是依概率收敛的概念。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大数定律 第二节 中心极限定理
第六章样本及抽样分布 1.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总体、个体、样木容量、简单随机样本以及样本观察值的概念:理解统计量的概念:熟 悉数理统计中最常用的统计量(如样本均值、样本方差)的计算方法及其分布:掌握X分布, 【分布,F分布的定义并会查表计算:熟悉正态总体的某些常用统计量的分布并能运用这些统 计量进行计算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总体、个体、样本容量、简单随机样木以及样木观察值 统计量等基本概念,掌握各种抽样分布理论。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x2分布,1分布,F分布的定义与分位点的查表:正态总体常用统计量的分 布。教学难点是分布,1分布,F-分布的定义与分位点的查表。 4.教学内容 第一节随机样本 第二节 直方图和箱线图 第三节 抽样分布 1.2分布 2.1.分布 3.F分布 第七章 参数估计 1.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参数的点估计(矩估计、最大似然估计)的计算方法:掌握参数点估计的评选标准:无偏 性,有效性和相合性:理解参数的区间估计的概念,熟悉对单个正态总体和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 与方差进行区间估计的方法及步骤。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无偏性、有效性、相合性等基本概念,掌握参数点估计的 计算的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点估计的矩法、最大似然估计法:正态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教学难点是最大似
第六章 样本及抽样分布 1.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总体、个体、样本容量、简单随机样本以及样本观察值的概念;理解统计量的概念;熟 悉数理统计中最常用的统计量(如样本均值、样本方差)的计算方法及其分布;掌握 2 -分布, t -分布, F -分布的定义并会查表计算;熟悉正态总体的某些常用统计量的分布并能运用这些统 计量进行计算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总体、个体、样本容量、简单随机样本以及样本观察值、 统计量等基本概念,掌握各种抽样分布理论。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 2 -分布, t -分布, F -分布的定义与分位点的查表;正态总体常用统计量的分 布。教学难点是 2 -分布, t -分布, F -分布的定义与分位点的查表。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随机样本 第二节 直方图和箱线图 第三节 抽样分布 1. 2 -分布 2. t -分布 3. F -分布 第七章 参数估计 1.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参数的点估计(矩估计、最大似然估计)的计算方法;掌握参数点估计的评选标准:无偏 性,有效性和相合性;理解参数的区间估计的概念,熟悉对单个正态总体和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 与方差进行区间估计的方法及步骤。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无偏性、有效性、相合性等基本概念,掌握参数点估计的 计算的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点估计的矩法、最大似然估计法;正态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教学难点是最大似
然估计法,两个正态总体的参数的区间估计的求法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点估计 第三节 估计量的评选标准 第四节 区间估计 第五节 正态总体均值与方差的区间估计 第七节单侧置信区间 四、学时分配 容 学时安排 序号 内 小计 理论课时实验或习题课时 1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8 8 2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 10 3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6 6 4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6 2 8 5 大数定律及中心极限定理 2 2 4 、6 样本及抽样分布 4 4 7 参数估计 6 2 8 总计 40 8 48 五、主用教材及参考书 主用教材: 《概率与数理统计》主编:盛骤出版社:高等教有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 参考书: 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工类·第四版)主编:吴赣昌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出 版时间:2011 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一版)主编:王展青李寿贵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 间:2000 3.《概率与数理统计》主编:中山大学数力系出版社:人民教有出版社出版时间:1980 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主编:茆诗松(第一版)出版社:高教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4
然估计法,两个正态总体的参数的区间估计的求法。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点估计 第三节 估计量的评选标准 第四节 区间估计 第五节 正态总体均值与方差的区间估计 第七节 单侧置信区间 四、学时分配 学 时 安 排 序号 内 容 理论课时 实验或习题课时 小计 1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8 8 2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8 2 10 3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6 6 4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6 2 8 5 大数定律及中心极限定理 2 2 4 6 样本及抽样分布 4 4 7 参数估计 6 2 8 总 计 40 8 48 五、主用教材及参考书 主用教材: 《概率与数理统计》主编:盛骤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 参考书: 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工类·第四版)主编:吴赣昌 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 版时间:2011 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一版)主编:王展青 李寿贵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 间:2000 3. 《概率与数理统计》主编:中山大学数力系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0 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主编:茆诗松(第一版) 出版社:高教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