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0U-B-11-213 《应用微生物》课程数学大纲 课程编号S1340100学分1.5总学时40理论22实验/上机18 英文课程名 pplied Microbiolo 开课院(系) 开课系 修订时间2005年09月10 课程简介 微生物拥有其它生物资源所不具备的、特有的生态学和经济学意义。作为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生物资源具有许多可贵的特点, 产速率高、生物转化活性强 、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因而具 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课程主要侧重食用、药用大型真菌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菌根真菌及其应用 固氮微生物及其应用、植物保健微生物及其应用、环境净化微生物等内容的学习。学好《资源微生物 学》有利于对微生物的有效利用。 课程大纲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微生物学是植物科学与技术和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初步 掌握运用微生物资源生产以及防治有害微生物的原理和方法,包括食用、药用大型真菌资源及 其开发利用、菌根真菌及其应用、固氮微生物及其应用、植物保健微生物及其应用、环境净化 微生物等。微生物资源已经在工业、农业、医学等各个领域己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效的那 二、 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要求掌握有关微生物的基本知识,资源微生物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系统地掌握微 生物学这门学科的概貌。 三、面向专业: 植物科学与技术 四 先修课程:普通生物学 生物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微生物学等。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门课程必须在学习“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微生物学”等 相关误程基础上木开设。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论 1学时)应用微 物学的概令 (A) 微生物资源的特点:本门课程主要学习内容 第一章食用 药用大型真茵资源及其开发利 第一节食用菌的生物学知识(1学时】 食用菌的基本概念(A):食用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C) 食用菌的一般形态结构与主要识别特征(A):分类地位及主要种类(A) 用菌生活的营养物质(A):食用菌生长的生态条件(A):食用菌的营养类型(A) 第 节食用菌的茵 制作及菌种保藏(2学时) 种的概念:母种(A)、原种(A)、栽培种 制种技术:菌种的分离(B):培养基的种类:菌种的制作程序:菌种的检验菌种质量检验标准(A)。 菌种保藏技术 第二节双满的培技术(A)(2学时 菇的重要生理特性:培养料 多自特:对。的过反将料的作用:温度影 双孢蘑菇、巴西蘑菇、高温蘑菇 光线”的要求:菇房建设的基本要求 栽培技术:备料与季节要求,二发酵技术及优质料标志:菌种选择与播种技术:发菌管理技术:覆士 作用与方法:喷水与通风管理技术 第四节香菇的栽培技术(A)(2学时)
《 应用微生物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S1340100 学分 1.5 总学时 40 理论 22 实验/上机 18 英文课程名 Applied Microbiology 开课院(系) 开课系 修订时间2005 年 09 月 10 日 课 程 简 介 微生物拥有其它生物资源所不具备的、特有的生态学和经济学意义。作为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生物资源具有许多可贵的特点,如生产速率高、生物转化活性强、易实现工业化生产等,因而具有 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课程主要侧重食用、药用大型真菌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菌根真菌及其应用、 固氮微生物及其应用、植物保健微生物及其应用、环境净化微生物等内容的学习。学好《资源微生物 学》有利于对微生物的有效利用。 课 程 大 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微生物学是植物科学与技术和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初步 掌握运用微生物资源生产以及防治有害微生物的原理和方法,包括食用、药用大型真菌资源及 其开发利用、菌根真菌及其应用、固氮微生物及其应用、植物保健微生物及其应用、环境净化 微生物等。微生物资源已经在工业、农业、医学等各个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效的服 务于人类。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要求掌握有关微生物的基本知识,资源微生物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系统地掌握微 生物学这门学科的概貌。 三、面向专业: 植物科学与技术 四、先修课程: 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微生物学等。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门课程必须在学习“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微生物学”等 相关课程基础上才开设。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绪论(1 学时)应用微生物学的概念(A);微生物资源的特点;本门课程主要学习内容。 第一章.食用、药用大型真菌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第一节食用菌的生物学知识(1 学时) 食用菌的基本概念(A);食用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C) 食用菌的一般形态结构与主要识别特征(A);分类地位及主要种类(A) 食用菌生活的营养物质(A);食用菌生长的生态条件(A);食用菌的营养类型(A) 第二节食用菌的菌种制作及菌种保藏(2 学时) 菌种的概念:母种(A)、原种(A)、栽培种 制种技术:菌种的分离(B);培养基的种类;菌种的制作程序;菌种的检验菌种质量检验标准(A)。 菌种保藏技术 第三节 双孢蘑菇的栽培技术(A)(2 学时) 蘑菇的重要生理特性:培养料——腐殖粪草料的作用;温度影响——双孢蘑菇、巴西蘑菇、高温蘑菇 各自特点;对 CO2、NH3 的过敏反应与对 PH 值、“ 光线”的要求;菇房建设的基本要求; 栽培技术:备料与季节要求,二发酵技术及优质料标志;菌种选择与播种技术;发菌管理技术;覆土 作用与方法;喷水与通风管理技术 第四节 香菇的栽培技术(A)(2 学时) GDOU-B-11-213
香菇的生理特性:代料栽培的工艺特点:生产工艺与设备,配料原则,菌种选择 与季节性安排。 菌棒(筒)制作技术要求,转色管理与催蕾技术,出菇管理技术,优质花菇培育、管理、加工与质量 关系等 第五节草菇的栽培技术(B)(1学时) 草菇的重要生理特点:高速生长与养分的选择,需要高温恒温而忌温度急变的特点,对PH值与通气 性的要求等: 栽培技术:季节安排与气温要求,栽培料选配原则,发酵技术与设备条件,接种与现蕾前管理,出菇 管理技术等。 第六节平菇的栽培技术()(2学时) 平菇栽培品种及其温型特点(含普通品种与珍稀品种):平菇的生长发有主要阶段的生物学特性:发 育期、桑椹期、珊瑚期对温度、光照、通气、水分与湿度的反应,营养要求等: 栽培技术:原料选配原则:栽培方式及材料处理要求:“生料”袋栽与床(畦)栽技术:“熟料”筒 袋栽培技术:周年栽培与套种等。 第二章菌根真南及其应用 第一节菌根的类型、结构及形态(2学时)概念:内生菌根(A)、外生菌根(A)泡囊 一从枝型诺 根(VAM):VAM菌的种类、VAM菌的寄主范围、VM的作用(或功能)、外生茵根:外生菌根的种类、 外生菌根的寄主范围、外生菌根的作用(或功能)。第一节蘭根在农林业生产中的应用(2学时) 内生黄想应用方法,外生想直黄收生第音固氨微生物及其应用 第一节生物周氨的机理(1学时)固氨微生物的类型 (A):自生周氮微生物、共生周氨微生物、联 合固氮微生物自生固氮微生物(B):自生固氮微生物类型、自生固氮微生物作用共生固氮微生物(B): 共生固氮微生物类型、共生固氨微生物作用联合固氮微生物(B):联合固氮微生物类型、联合固氮微 生物作用第二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周氨(2学时)根瘤菌侵染豆科植物根部的过程(A):根 瘤菌的寄主专一性(B)。第三节、生物固氮的基因工程(1学时)使非豆科植物转变为固氮作物(B): 提高现有固氮作物的固氨能力(B):提高现有固氨作物固氮能力的研究内容(B) 第四章.植物保健微生物及其应用(2学时 第一节具有植病防治作用的微生物类群及其应用植物保健微生物概念(A):评价一个成功的植物保 健微生物的标准(A)。微生物杀南剂(B),微生物除草剂(B,、微生物生长调节剂(B)、开发植物保 综微生物的步遗(B)、第一节昆虫病原微生物主要类群及其特性昆虫病原微牛物评价标准(A) 昆虫病原微生物主要类群():细菌类杀虫剂、抗生素类杀虫剂、真茵类杀虫剂、 病毒类杀虫剂、原 生生物微艳 子虫及线虫等生物杀虫剂、昆虫信息激素。 第五章.环境净化微生物(2学时》 第一节微生物降解转化物质的巨大潜力 微生物降解酶(A)、微生物体内另一种调控系统 一质粒(plasmid)(B)、经典例子。 共代谢(c0 metah0lism)作用 二节有机废水的微生物处理 活性污泥法(B):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B):细菌、霉菌和原生动物。生物膜法(B)、稳定塘处理法 (B)、厌氧处理法(B)、光合细南法(B)。 第三节固体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 堆肥(B):好氧堆肥法(B)、厌氧堆肥法(B)卫生填埋(B):填埋坑中微生物的活动过程、填埋场 填埋场气体收集厌氧发酵(消化) 第四节 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微生物降解(B)多氯 去垢剂 (detergents入塑料(plastic)、农药(agricultural chemical 七、实验名称与类别: 序号 实验名称 L学时实验类别☐
香菇的生理特性;代料栽培 的工艺特点:生产工艺与设备,配料原则,菌种选择 与季节性安排。 菌棒(筒)制作技术要求,转色管理与催蕾技术,出菇管理技术,优质花菇培育、管理、加工与质量 关系等。 第五节 草菇的栽培技术(B)(1 学时) 草菇的重要生理特点:高速生长与养分的选择,需要高温恒温而忌温度急变的特点,对 PH 值与通气 性的要求等; 栽培技术:季节安排与气温要求,栽培料选配原则,发酵技术与设备条件,接种与现蕾前管理,出菇 管理技术等。 第六节 平菇的栽培技术(A)(2 学时) 平菇栽培品种及其温型特点(含普通品种与珍稀品种);平菇的生长发育主要阶段的生物学特性:发 育期、桑椹期、珊瑚期对温度、光照、通气、水分与湿度的反应,营养要求等; 栽培技术:原料选配原则;栽培方式及材料处理要求;“生料”袋栽与床(畦)栽技术;“熟料”筒 袋栽培技术;周年栽培与套种等。 第二章菌根真菌及其应用 第一节 菌根的类型、结构及形态(2 学时)概念:内生菌根(A)、外生菌根(A)泡囊——丛枝型菌 根(VAM):VAM 菌的种类、VAM 菌的寄主范围、VAM 的作用(或功能)、外生菌根:外生菌根的种类、 外生菌根的寄主范围、外生菌根的作用(或功能)。第二节 菌根在农林业生产中的应用 (2 学时) 内生菌根应用方法;外生菌根真菌收集第三章固氮微生物及其应用 第一节 生物固氮的机理(1 学时)固氮微生物的类型(A):自生固氮微生物、共生固氮微生物、联 合固氮微生物自生固氮微生物(B):自生固氮微生物类型、自生固氮微生物作用共生固氮微生物(B): 共生固氮微生物类型、共生固氮微生物作用联合固氮微生物(B):联合固氮微生物类型、联合固氮微 生物作用第二节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 (2 学时)根瘤菌侵染豆科植物根部的过程(A);根 瘤菌的寄主专一性(B)。第三节、生物固氮的基因工程(1 学时) 使非豆科植物转变为固氮作物(B); 提高现有固氮作物的固氮能力(B);提高现有固氮作物固氮能力的研究内容(B)。 第四章.植物保健微生物及其应用(2 学时) 第一节 具有植病防治作用的微生物类群及其应用 植物保健微生物概念(A);评价一个成功的植物保 健微生物的标准(A)。微生物杀菌剂(B)、微生物除草剂(B)、微生物生长调节剂(B)、开发植物保 健微生物的步骤(B)、第二节 昆虫病原微生物主要类群及其特性 昆虫病原微生物评价标准(A) 昆虫病原微生物主要类群(A):细菌类杀虫剂、抗生素类杀虫剂、真菌类杀虫剂、病毒类杀虫剂、原 生生物微抱子虫及线虫等生物杀虫剂、昆虫信息激素。 第五章.环境净化微生物(2 学时) 第一节 微生物降解转化物质的巨大潜力 微生物降解酶(A)、微生物体内另一种调控系统——质粒(plasmid)(B)、经典例子。 共代谢(co-metabolism)作用。 第二节 有机废水的微生物处理 活性污泥法(B);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B):细菌、霉菌和原生动物。生物膜法(B)、稳定塘处理法 (B)、厌氧处理法(B)、光合细菌法(B)。 第三节 固体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 堆肥(B):好氧堆肥法(B)、厌氧堆肥法(B)卫生填埋(B):填埋坑中微生物的活动过程、填埋场 渗沥水、填埋场气体收集 厌氧发酵(消化) 第四节 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微生物降解(B)多氯联 苯(PCBs)、去垢剂(detergents)、塑料(plastic)、农药(agricultural chemical) 七、实验名称与类别: 序号 实验名称 学时 实验类别
从豆科植物中分离根瘤菌 3 操作型 根瘤菌的结瘤试验 损作型 泡囊丛技状茵根(WAM)的染色 操作型 平菇的熟料栽培与管理 3 操作型 5 注:实验类别指:演示型、操作型、验证型、综合型、设计型、研究创新型 八、 实验目的 内容与要求 实验1 从豆科植物中分离根瘤菌 实验目的:掌握从豆科植物根瘤中分离根瘤菌的方法。 实验内容:固氮培养基的制备、花生根瘤菌的分离。 实验要求:必须杀死根瘤表面杂菌,才能分离成功。每人分离5个皿。 实验2根瘤菌的结瘤试验 实验目的:学习根瘤菌结瘤试验方法。 实验内容:花生、绿豆、黄豆的结瘤试验。 实验要求:每人至少完成一种植物的结瘤试验。 实验3泡囊丛技状菌根(VAM)的染色 实验目的:学习泡囊丛技状菌根(VAN)的染色方法 实验内容:辣椒根泡囊丛技状茵根(VAM)的染色 实验要求:通过染色,10×或40×镜下能观察到泡囊丛技状菌根。 实验4平菇的熟料栽培与管理 实验目的:掌握平菇的熟料栽培与管理技术 实验内容:棉籽壳培养料的制备和灭茵,接种,发菌,培养,出菇管理。 实验要求:至少培养出平菇子实体。 九、教材与参考书: 本课程选用教材: 暂未定 本课程推荐参考书: 1《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姜成林徐丽华主编,2001,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 2《食用菌栽培学》杨新美主编。1998,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3《现代微生物学与实验技术》林稚兰等编著,2002,北京:科学出版社。 4《微生物学实验》赵斌何绍江编著,2002,北京:科学出版社。 十、本课程理论课及实验课的考核方式: 理论课考核方式:论文写作 实验课考试方式:实验结果评定 执笔:刘月廉 审核: 批淮人: 时间:
1 从豆科植物中分离根瘤菌 3 操作型 2 根瘤菌的结瘤试验 3 操作型 3 泡囊丛技状菌根(VAM)的染色 3 操作型 4 平菇的熟料栽培与管理 3 操作型 5 注:实验类别指:演示型、操作型、验证型、综合型、设计型、研究创新型 八、实验目的、内容与要求 实验 1 从豆科植物中分离根瘤菌 实验目的:掌握从豆科植物根瘤中分离根瘤菌的方法。 实验内容:固氮培养基的制备、花生根瘤菌的分离。 实验要求:必须杀死根瘤表面杂菌,才能分离成功。每人分离 5 个皿。 实验 2 根瘤菌的结瘤试验 实验目的:学习根瘤菌结瘤试验方法。 实验内容:花生、绿豆、黄豆的结瘤试验。 实验要求:每人至少完成一种植物的结瘤试验。 实验 3 泡囊丛技状菌根(VAM)的染色 实验目的:学习泡囊丛技状菌根(VAM)的染色方法 实验内容:辣椒根泡囊丛技状菌根(VAM)的染色 实验要求:通过染色,10×或 40×镜下能观察到泡囊丛技状菌根。 实验 4 平菇的熟料栽培与管理 实验目的:掌握平菇的熟料栽培与管理技术 实验内容:棉籽壳培养料的制备和灭菌,接种,发菌,培养,出菇管理。 实验要求:至少培养出平菇子实体。 九、教材与参考书: 本课程选用教材: 暂未定 本课程推荐参考书: 1《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姜成林 徐丽华主编,2001,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 2《食用菌栽培学》杨新美主编.1998,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3《现代微生物学与实验技术》林稚兰等编著,2002,北京:科学出版社。 4《微生物学实验》赵斌 何绍江编著,2002,北京:科学出版社。 十、本课程理论课及实验课的考核方式: 理论课考核方式:论文写作 实验课考试方式:实验结果评定 执笔:刘月廉 审核: 批准人: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