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中国的古代园林 章节名称:中国的古代园林 教学重点和难点:关于中国现存著名园林的特色及基本情况较难把握 教学目的和任务: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原理的分类和主要特色。 授课时数:1周 教学过程: 第一节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特色与分类 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开始了利用自然的山泽、水泉、树木、鸟兽进行初期的 造园活动。最初的形式为囿。囿是指在圈定的范围内让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还挖池筑台,供帝王和贵族 们狩猎和享乐。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曾建“灵囿” 春秋战国时期的园林中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既有土山又有池沼或台。自然山水园林已经萌芽,而且在 园林中构亭营桥,种植花木。园林的组成要素都己具备,不再是简单的囿了。 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官室建筑为主的宫苑,秦始皇建上林苑,引渭水作长池,并在池中筑蓬莱山以象征神 山仙境。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中的转折点。佛教的传入及老庄晢学的流行,使园林转向崇尚自然。私 家园林逐渐增加。 唐宋时期园林达到成熟阶段,官僚及文人墨客自建园林或参与造园工作,将诗与画融入园林的布局与造 景中,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地主阶级的诗意化生活要求。另外,唐宋写意山水园在体现自然美的技巧上取 得了很大的成就,如叠石、堆山、理水等 明清时期,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无论是江南的私家园林,还是北方的帝王宫苑,在设计和建造 上,都达到了高峰。现代保存下来的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代,这些园林充分表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独特风 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 二、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 (一)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山与水的关系以及假山中 峰、涧、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组合,要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二是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组 合要合乎自然规律。如假山峰峦是由许多小的石料拼叠合成,叠砌时要仿天然岩石的纹脉,尽量减少人工 拼叠的痕迹。水池常作自然曲折、高下起伏状。花木布置应是疏密相间,形态天然。乔灌木也错杂相间 追求天然野趣 (二)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用种种办法来分隔空间,其中主要是用建筑来围蔽和分隔空间。分隔空间力求从视角上突 破园林实体的有限空间的局限性,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为此,必须处理好形与神、景与情、意与境」 虚与实、动与静、因与借、真与假、有限与无限、有法与无法等种种关系。如此,则把园内空间与自然空 间融合和扩展开来。比如漏窗的运用,使空间流通、视觉流畅,因而隔而不绝,在空间上起互相渗透的作 用。在漏窗内看,玲珑剔透的花饰、丰富多彩的图案,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和美学价值:透过漏窗,竹树迷 离摇曳,亭台楼阁时隐时现,远空蓝天白云飞游,造成幽深宽广的空间境界和意趣。 (三)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人工的山,石 纹、石洞、石阶、石峰等都显示自然的美色。人工的水,岸边曲折自如,水中波纹层层递进,也都显示自 然的风光。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园林 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
第七章 中国的古代园林 章节名称:中国的古代园林 教学重点和难点:关于中国现存著名园林的特色及基本情况较难把握。 教学目的和任务: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原理的分类和主要特色。 授课时数:1 周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特色与分类 一、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开始了利用自然的山泽、水泉、树木、鸟兽进行初期的 造园活动。最初的形式为囿。囿是指在圈定的范围内让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还挖池筑台,供帝王和贵族 们狩猎和享乐。公元前 11 世纪,周武王曾建“灵囿”。 春秋战国时期的园林中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既有土山又有池沼或台。自然山水园林已经萌芽,而且在 园林中构亭营桥,种植花木。园林的组成要素都已具备,不再是简单的囿了。 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官室建筑为主的宫苑,秦始皇建上林苑,引渭水作长池,并在池中筑蓬莱山以象征神 山仙境。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中的转折点。佛教的传入及老庄哲学的流行,使园林转向崇尚自然。私 家园林逐渐增加。 唐宋时期园林达到成熟阶段,官僚及文人墨客自建园林或参与造园工作,将诗与画融入园林的布局与造 景中,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地主阶级的诗意化生活要求。另外,唐宋写意山水园在体现自然美的技巧上取 得了很大的成就,如叠石、堆山、理水等。 明清时期,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无论是江南的私家园林,还是北方的帝王宫苑,在设计和建造 上,都达到了高峰。现代保存下来的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代,这些园林充分表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独特风 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 二、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 (一)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山与水的关系以及假山中 峰、涧、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组合,要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二是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组 合要合乎自然规律。如假山峰峦是由许多小的石料拼叠合成,叠砌时要仿天然岩石的纹脉,尽量减少人工 拼叠的痕迹。水池常作自然曲折、高下起伏状。花木布置应是疏密相间,形态天然。乔灌木也错杂相间, 追求天然野趣。 (二)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用种种办法来分隔空间,其中主要是用建筑来围蔽和分隔空间。分隔空间力求从视角上突 破园林实体的有限空间的局限性,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为此,必须处理好形与神、景与情、意与境、 虚与实、动与静、因与借、真与假、有限与无限、有法与无法等种种关系。如此,则把园内空间与自然空 间融合和扩展开来。比如漏窗的运用,使空间流通、视觉流畅,因而隔而不绝,在空间上起互相渗透的作 用。在漏窗内看,玲珑剔透的花饰、丰富多彩的图案,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和美学价值;透过漏窗,竹树迷 离摇曳,亭台楼阁时隐时现,远空蓝天白云飞游,造成幽深宽广的空间境界和意趣。 (三)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人工的山,石 纹、石洞、石阶、石峰等都显示自然的美色。人工的水,岸边曲折自如,水中波纹层层递进,也都显示自 然的风光。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园林 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
(四)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与西方系统园林不同,中国古代园林对树木花卉的处理与安设,讲究表现自然。松柏高耸入云,柳枝啊 娜垂岸,桃花数里盛开…乃至于树枝弯曲自如,花朵迎面扑香其形与神,其意与境都十分重在表现 自然 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一一这是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人合一民族文化所在,是独 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三、中国古代园林分类 (一)按占有者身份分 1,皇家园林 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 有的。所以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为著名皇家 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2,私家园林 是供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休闲的园林。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 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现存的私家园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国、沧浪亭 网狮园,上海的豫园等 (二)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 1,北方类型 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因大多为百郡所在,一所以建筑富丽堂皇。因自然气象条件 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由于风格粗扩,所以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北方园林的代表 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 2,江南类型 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因 上述条件,其特点为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但究竟面积小,略感局促。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 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3,岭南类型 因为其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北方、南方都好。其明显的特点是具有热带 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现存岭南类型园林,有著名的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荣的可园、番禹的余前 山房等。 第二节中国古代园林的组成要素 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秦汉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岛,象征东海神山, 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 东汉梁冀模仿伊洛二峡,有园中累土构石为山,从而开拓了从对神仙世界向往,转向对自然山水的模仿, 标志着造园艺术以现实生活作为创作起点 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雅士们,采用概括、提炼手法,所造山的真实尺度大大缩小,力求体现自然山峦的形 态和神韵。这种写意式的叠山,比自然主义模仿大大前进一步。 唐宋以后,由于山水诗、山水画的发展,玩赏艺术的发展,对叠山艺术更为讲究。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爱 石成癖的宋徽宗,他所筑的良岳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巧、以石为主的假山。 明代造山艺术,更为成熟和普及。(明)计成在《园冶》的“摄山”一节中,列举了园山、厅山、楼山 阁山、书房山、池山、内室山、峭壁山、山石池、金鱼缸、峰、峦、岩、洞、润、曲水、瀑布等17种形 式,总结了明代的造山技术。清代造山技术更为发展和普及。(清)造园家,创造了穹形洞壑的叠砌方法, 用大小石钩带砌成拱形,顶壁一气,酷似天然消壑,乃至于可估喀斯特溶洞,叠山倒垂的钟乳石,比明代
(四)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与西方系统园林不同,中国古代园林对树木花卉的处理与安设,讲究表现自然。松柏高耸入云,柳枝啊 娜垂岸,桃花数里盛开…… 乃至于树枝弯曲自如,花朵迎面扑香……其形与神,其意与境都十分重在表现 自然。 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人合一”民族文化所在,是独 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三、中国古代园林分类 (一)按占有者身份分 1,皇家园林 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 有的。所以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为著名皇家 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2,私家园林 是供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休闲的园林。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 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现存的私家园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国、沧浪亭、 网狮园,上海的豫园等。 (二)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 1,北方类型 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因大多为百郡所在,一所以建筑富丽堂皇。因自然气象条件 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由于风格粗扩,所以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北方园林的代表 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 2,江南类型 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因 上述条件,其特点为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但究竟面积小,略感局促。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 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3,岭南类型 因为其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北方、南方都好。其明显的特点是具有热带 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现存岭南类型园林,有著名的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荣的可园、番禹的余前 山房等。 第二节 中国古代园林的组成要素 一、筑山 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秦汉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岛,象征东海神山, 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 东汉梁冀模仿伊洛二峡,有园中累土构石为山,从而开拓了从对神仙世界向往,转向对自然山水的模仿, 标志着造园艺术以现实生活作为创作起点。 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雅士们,采用概括、提炼手法,所造山的真实尺度大大缩小,力求体现自然山峦的形 态和神韵。这种写意式的叠山,比自然主义模仿大大前进一步。 唐宋以后,由于山水诗、山水画的发展,玩赏艺术的发展,对叠山艺术更为讲究。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爱 石成癖的宋徽宗,他所筑的良岳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巧、以石为主的假山。 明代造山艺术,更为成熟和普及。(明)计成在《园冶》的“摄山”一节中,列举了园山、厅山、楼山、 阁山、书房山、池山、内室山、峭壁山、山石池、金鱼缸、峰、峦、岩、洞、涧、曲水、瀑布等17种形 式,总结了明代的造山技术。清代造山技术更为发展和普及。(清)造园家,创造了穹形洞壑的叠砌方法, 用大小石钩带砌成拱形,顶壁一气,酷似天然消壑,乃至于可估喀斯特溶洞,叠山倒垂的钟乳石,比明代
以条石封合收顶的叠法合理得多、高明得多。现存的苏州拙政园、常熟的燕园、上海的豫园,都是明清时 代园林造山的佳作。 为表现自然,理池也是造园最主要因素之一。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 活。自然式园林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森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人们或 观赏山水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或观赏水中治然自得的游鱼,或观赏水中芙蕖睡莲,或观赏水中皎洁的明 月…自然式园林也表现水的动态美,但不是喷泉和规则式的台阶瀑布,而是自然式的瀑布。池中有自然 的肌头、矾口,以表现经人工美化的自然。正因为如此,园林一定要省池引水。古代园林理水之法,一般 有三种 (一)掩。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临水建筑,除主要厅堂前的平台,为突出建筑的地位 不论亭、廊、阁、谢,皆前部架空挑出水上,水犹似自其下流出,用以打破岸边的视线局限:或临水布蒲 苇岸、杂木迷离,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角印象 (二)隔。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隔水净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步石,正如计成在《园 冶》中所说,“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如此则可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三)破。水面很小时,如曲溪绝润、清泉小池,可用乱石为岸,怪石纵横、犬牙交齿,并植配以细竹野 藤、朱鱼翠藻,那么虽是一洼水池,也令人似有深邃山野风致的审美感觉 三、植物 植物是造山理池不可缺少的因素。花木犹如山峦之发,水景如果离开花木也没有美感。自然式园林着意 表现自然美,对花木的选择标准,一讲姿美,树冠的形态、树技的疏密曲直、树皮的质感、树,叶的形状, 都追求自然优美:二讲色美,树叶、树干、花都要求有各种自然的色彩美,如红色的枫叶,青翠的竹叶 白皮松,斑驳的粮榆,白色广玉兰,紫色的紫嶶等:三讲味香,要求自然淡雅和清幽。最好四季常有绿 月月有花香,其中尤以腊梅最为淡雅、兰花最为清幽。花木对园林山石景观起衬托作用,又往往和园主追 求的精神境界有关。如竹子象征人品清逸和气节高尚,松柏象征坚强和长寿,莲花象征洁净无暇,兰花象 征幽居隐士,玉兰、牡丹、桂花象征荣华富贵,石榴象征多子多孙,紫薇象征高官厚禄等 古树名木对创造园林气氛非常重要。古木繁花,可形成古朴幽深的意境。所以如果建筑物与古树名木矛 盾时,宁可挪动建筑以保住大树。计成在《园冶》中说:“多年树木,碍箭檐垣,让一步可以立根,研数桠 不妨封顶。”构建房屋容易,百年成树艰难。 除花木外,草皮也十分重要,平坦或起伏或曲折的草皮,也令人陶醉于向往中的自然 四、动物 中国古典园林重视饲养动物。最早的苑围中,以动物作为观赏、娱乐对象。魏晋南北朝园林中有众多鸟 禽,使之成为园林山水景观的天然点缀。唐代王维的耕J:I别业中养鹿放鹤,以寄托“一生几经伤心事, 不向空门何处销的解脱情趣。宋徽宗所建良岳,集天下珍禽异兽数以万计,经过训D练的鸟兽,在徽宗驾 到时,能乖巧地排立在仪仗队里。明清时园中有白鹤、鸳鸯、金鱼,还有天然乌蝉等。园中动物可以观赏 娱乐,可以隐喻长寿,也可以借以扩大和涤化自然境界:令人通过视觉、听觉产生联想 五、建筑 园林中建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满足人们生活享受和观赏风景的愿望。中国自然式园林,其建筑 方面要可行、可观、可居、可游,一方面起着点景、隔景的作用,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以小见大, 又使园林显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这是与西方园林建筑很不相同之处。中国自然式园林中的建筑形 式多样,有堂、厅、楼、阁、馆、轩、斋、榭、航、亭、廊、桥、墙等。 (一)厅堂 是待客与集会活动的场所。也是园林中的主体建筑。“凡园圃立基,定厅堂为主。”时成《园冶》厅堂 的位置确定后,全园的景色布局才依次衍生变化,造成各种各样的园林景致。厅堂一般坐北朝南。向南望, 是全园最主要景观,通常是理池和造山所组成的山水景观,使主景处于阳光之中,光影多变,景色显得变 幻无穷。厅堂建筑的体量较大,空间环境相对也开阔,在景区中,通常建于水面开阔处,临水一面多构筑
以条石封合收顶的叠法合理得多、高明得多。现存的苏州拙政园、常熟的燕园、上海的豫园,都是明清时 代园林造山的佳作。 二、理池 为表现自然,理池也是造园最主要因素之一。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 活。自然式园林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森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人们或 观赏山水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或观赏水中治然自得的游鱼,或观赏水中芙蕖睡莲,或观赏水中皎洁的明 月……自然式园林也表现水的动态美,但不是喷泉和规则式的台阶瀑布,而是自然式的瀑布。池中有自然 的肌头、矾口,以表现经人工美化的自然。正因为如此,园林一定要省池引水。古代园林理水之法,一般 有三种: (一)掩。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临水建筑,除主要厅堂前的平台,为突出建筑的地位, 不论亭、廊、阁、谢,皆前部架空挑出水上,水犹似自其下流出,用以打破岸边的视线局限;或临水布蒲 苇岸、杂木迷离,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角印象。 (二)隔。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隔水净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步石,正如计成在《园 冶》中所说,“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如此则可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三)破。水面很小时,如曲溪绝涧、清泉小池,可用乱石为岸,怪石纵横、犬牙交齿,并植配以细竹野 藤、朱鱼翠藻,那么虽是一洼水池,也令人似有深邃山野风致的审美感觉。 三、植物 植物是造山理池不可缺少的因素。花木犹如山峦之发,水景如果离开花木也没有美感。自然式园林着意 表现自然美,对花木的选择标准,一讲姿美,树冠的形态、树技的疏密曲直、树皮的质感、树.叶的形状, 都追求自然优美;二讲色美,树叶、树干、花都要求有各种自然的色彩美,如红色的枫叶,青翠的竹叶、 白皮松,斑驳的粮榆,白色广玉兰,紫色的紫薇等;三讲味香,要求自然淡雅和清幽。最好四季常有绿, 月月有花香,其中尤以腊梅最为淡雅、兰花最为清幽。花木对园林山石景观起衬托作用,又往往和园主追 求的精神境界有关。如竹子象征人品清逸和气节高尚,松柏象征坚强和长寿,莲花象征洁净无暇,兰花象 征幽居隐士,玉兰、牡丹、桂花象征荣华富贵,石榴象征多子多孙,紫薇象征高官厚禄等。 古树名木对创造园林气氛非常重要。古木繁花,可形成古朴幽深的意境。所以如果建筑物与古树名木矛 盾时,宁可挪动建筑以保住大树。计成在《园冶》中说:“多年树木,碍箭檐垣,让一步可以立根,研数桠 不妨封顶。”构建房屋容易,百年成树艰难。 除花木外,草皮也十分重要,平坦或起伏或曲折的草皮,也令人陶醉于向往中的自然。 四、动物 中国古典园林重视饲养动物。最早的苑围中,以动物作为观赏、娱乐对象。魏晋南北朝园林中有众多鸟 禽,使之成为园林山水景观的天然点缀。唐代王维的耕J;I别业中养鹿放鹤,以寄托“一生几经伤心事, 不向空门何处销”的解脱情趣。宋徽宗所建良岳,集天下珍禽异兽数以万计,经过训D练的鸟兽,在徽宗驾 到时,能乖巧地排立在仪仗队里。明清时园中有白鹤、鸳鸯、金鱼,还有天然乌蝉等。园中动物可以观赏 娱乐,可以隐喻长寿,也可以借以扩大和涤化自然境界;令人通过视觉、听觉产生联想。 五、建筑 园林中建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满足人们生活享受和观赏风景的愿望。中国自然式园林,其建筑一 方面要可行、可观、可居、可游,一方面起着点景、隔景的作用,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以小见大, 又使园林显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这是与西方园林建筑很不相同之处。中国自然式园林中的建筑形 式多样,有堂、厅、楼、阁、馆、轩、斋、榭、航、亭、廊、桥、墙等。 (一)厅堂 是待客与集会活动的场所。也是园林中的主体建筑。“凡园圃立基,定厅堂为主。”时成《园冶》 厅堂 的位置确定后,全园的景色布局才依次衍生变化,造成各种各样的园林景致。厅堂一般坐北朝南。向南望, 是全园最主要景观,通常是理池和造山所组成的山水景观,使主景处于阳光之中,光影多变,景色显得变 幻无穷。厅堂建筑的体量较大,空间环境相对也开阔,在景区中,通常建于水面开阔处,临水一面多构筑
平台,如北京园林大多临水筑台、台后建堂。这成为明清时代构园的传统手法,如拙政园的远香堂、留园 的涵碧山房、狮子林的荷花厅、恰园的鸳鸯厅等,都采用此法布置厅堂。 )楼阁 是园林中二类建筑,属较高层的建筑。一般如作房阔,须回环窈窕:作藏书画,须爽皑高深:供登眺, 在视野要有可赏之景。楼和阁体量处理要适宜,避免造成空间尺度的不和谐而损坏全园景观 四周开 窗,每层设围廊,有挑出乎座,以便眺望观景 (三)书房馆斋 馆可供宴客之用,其体量有大有小,与厅堂稍有区别:大型的馆,如留园的五峰仙馆、林泉香石馆,实 际上是主厅堂。斋供读书用,环境当隐蔽清幽,尽可能避开园林中主要游览路线。建筑式样较简朴,常附 以小院,植芭蕉、梧桐等树木花卉,以创造一种清静、淡泊的情趣。 (四)谢 建于水边或花畔,借以成景。平面常为长方形,一般多开敞或设窗扇,以供人们游想、眺望。水谢则要 (五)轩 是小巧玲珑、开敞精致的建筑物,室内简洁雅致,室外或可临水观鱼,或可品评花木,或可极目远眺 (六)舫 是仿造舟船造型的建筑,常建于水际或池中。南方和岭南园林常在园中造防,如南京煦园不系舟,是太 平天国天王府的遗物,苏州拙政园的香洲是舫中使使者。大多将船的造型建筑化,在体量上模仿船头、船 仓的形式,便于与周围环境和谐协调,也便于内部建筑空间的使用。 (七)亭 种开敞的小型建筑物。(汉)许慎《说文》:“亭,停也,人所停集也。”主要供人休憩观景。可眺望, 可观赏,可休息,可娱乐。亭在造园艺术中的广泛应用,标志着园林建筑在空间上的突破,或立山巅 枕清流,或临涧壑,或傍岩壁,或处平野,或藏幽林,空间上独立自在,布局上灵活多变。在建筑艺术上, 亭集中了中国古代建筑最富民族形式的精华。按平面形状分,常见的有三角亭、方亭、短形亭、六角亭 八角亭、圆亭、扇面亭、梅花亭、套方亭。按屋顶形式分,有单檐亭、重槍亭、攒尖亭、盖顶亭、歇山亭, 攒尖高耸,檐宇如飞,形象十分生动而空灵。按所处位置分,有桥事、路亭、井亭、廊亭。凡有佳景处都 可建亭,画龙点睛,为景色增添民族色彩和气质:即使无佳景,也可从平淡之中见精神,使园林更富有生 气和活力。苏州沧浪亭中的沧浪亭,拙政园中的松风亭、嘉实亭都是著名的亭。 (八)路与廊 和廊在园林中不仅有交通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有观赏的作用。是中国园林中,最富有可塑性与灵活性 的建筑。婉蜒曲折也好,高低起伏也好:曲折如游龙也好,高下如长虹也好,是一种生动活泼颇具特色的 民族建筑。它既可在交通上连通自如,将园林申通一气:又可让游人移步换景,仔细品味周围景色。它既 可使游人于烈日之下免受曝晒之苦,又可使游人于风雨之中不遭吹淋之罪,在酷暑风雨之时,仍然可以观 赏不同季节和气象时的园林美。廊,又有单席与复席之分。单廊曲折幽深,若在庭中,可观赏两边景物 若在庭边,可观赏一边景物,还有一边通常有碑石,还可以欣赏书法字画,领略历史文化。复廊是两条单 席的复合,于中间分隔墙上开设众多花窗,两边可对视成景,既移步换形增添景色,又扩大了园林的空间。 苏州沧浪亭的复廊最负盛名。 (九)桥园林中的桥,一般采用拱桥、平桥、廊桥、曲桥等类型,有石制的,有竹制的,有木制的,十 分富有民族特色。它不但有增添景色的作用,而且用以隔景,在视觉上产生扩大空间的作用。同时过了一 桥又一桥,也颇增游客游兴。特别是南方园林和岭南类型园林,由于多湖泊河川,桥也较多。 (十)园墙 这是围合空间的构件。中国的园林都有围墙,且具民族特色:比如龙墙,境蜒起伏,犹如长龙围院, 有气派。园中的建筑群又都采用院落式布局,园墙更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上海豫园,在五条龙墙, 即伏卧龙,穿云龙(口下有金蟾),双龙抢珠,睡眠龙。将豫园分割成若干院落,南北园林通常在园墙上设
平台,如北京园林大多临水筑台、台后建堂。这成为明清时代构园的传统手法,如拙政园的远香堂、留园 的涵碧山房、狮子林的荷花厅、恰园的鸳鸯厅等,都采用此法布置厅堂。 (二)楼阁 是园林中二类建筑,属较高层的建筑。一般如作房阔,须回环窈窕;作藏书画,须爽皑高深;供登眺, 在视野要有可赏之景。楼和阁体量处理要适宜,避免造成空间尺度的不和谐而损坏全园景观。阁,四周开 窗,每层设围廊,有挑出乎座,以便眺望观景。 (三)书房馆斋 馆可供宴客之用,其体量有大有小,与厅堂稍有区别;大型的馆,如留园的五峰仙馆、林泉香石馆,实 际上是主厅堂。斋供读书用,环境当隐蔽清幽,尽可能避开园林中主要游览路线。建筑式样较简朴,常附 以小院,植芭蕉、梧桐等树木花卉,以创造一种清静、淡泊的情趣。 (四)谢 建于水边或花畔,借以成景。平面常为长方形,一般多开敞或设窗扇,以供人们游想、眺望。水谢则要 三面临水。 (五)轩 是小巧玲珑、开敞精致的建筑物,室内简洁雅致,室外或可临水观鱼,或可品评花木,或可极目远眺。 (六)舫 是仿造舟船造型的建筑,常建于水际或池中。南方和岭南园林常在园中造防,如南京煦园不系舟,是太 平天国天王府的遗物,苏州拙政园的香洲是舫中使使者。大多将船的造型建筑化,在体量上模仿船头、船 仓的形式,便于与周围环境和谐协调,也便于内部建筑空间的使用。 (七)亭 一种开敞的小型建筑物。(汉)许慎《说文》:“亭,停也,人所停集也。”主要供人休憩观景。可眺望, 可观赏,可休息,可娱乐。亭在造园艺术中的广泛应用,标志着园林建筑在空间上的突破,或立山巅,或 枕清流,或临涧壑,或傍岩壁,或处平野,或藏幽林,空间上独立自在,布局上灵活多变。在建筑艺术上, 亭集中了中国古代建筑最富民族形式的精华。按平面形状分,常见的有三角亭、方亭、短形亭、六角亭、 八角亭、圆亭、扇面亭、梅花亭、套方亭。按屋顶形式分,有单檐亭、重檐亭、攒尖亭、盖顶亭、歇山亭, 攒尖高耸,檐宇如飞,形象十分生动而空灵。按所处位置分,有桥事、路亭、井亭、廊亭。凡有佳景处都 可建亭,画龙点睛,为景色增添民族色彩和气质;即使无佳景,也可从平淡之中见精神,使园林更富有生 气和活力。苏州沧浪亭中的沧浪亭,拙政园中的松风亭、嘉实亭都是著名的亭。 (八)路与廊 路和廊在园林中不仅有交通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有观赏的作用。是中国园林中,最富有可塑性与灵活性 的建筑。婉蜒曲折也好,高低起伏也好;曲折如游龙也好,高下如长虹也好,是一种生动活泼颇具特色的 民族建筑。它既可在交通上连通自如,将园林申通一气;又可让游人移步换景,仔细品味周围景色。它既 可使游人于烈日之下免受曝晒之苦,又可使游人于风雨之中不遭吹淋之罪,在酷暑风雨之时,仍然可以观 赏不同季节和气象时的园林美。廊,又有单席与复席之分。单廊曲折幽深,若在庭中,可观赏两边景物; 若在庭边,可观赏一边景物,还有一边通常有碑石,还可以欣赏书法字画,领略历史文化。复廊是两条单 席的复合,于中间分隔墙上开设众多花窗,两边可对视成景,既移步换形增添景色,又扩大了园林的空间。 苏州沧浪亭的复廊最负盛名。 (九)桥 园林中的桥,一般采用拱桥、平桥、廊桥、曲桥等类型,有石制的,有竹制的,有木制的,十 分富有民族特色。它不但有增添景色的作用,而且用以隔景,在视觉上产生扩大空间的作用。同时过了一 桥又一桥,也颇增游客游兴。特别是南方园林和岭南类型园林,由于多湖泊河川,桥也较多。 (十)园墙 这是围合空间的构件。中国的园林都有围墙,且具民族特色;比如龙墙,境蜒起伏,犹如长龙围院,颇 有气派。园中的建筑群又都采用院落式布局,园墙更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上海豫园,在五条龙墙, 即伏卧龙,穿云龙(口下有金蟾),双龙抢珠,睡眠龙。将豫园分割成若干院落,南北园林通常在园墙上设
漏窗、洞门、空窗等,形成虚实对比和明暗对化的效果,并使墙面丰富多彩。漏窗的形式有方、横长、圆、 六角形等等。窗的花纹图案灵活多样,有几何形和自然形两种。园林中的院墙和走廊、亭谢等建筑物的 墙上往往有不装门扇的门孔和不装窗扇的窗孔,分别称洞门和空窗。洞门除供人出入,空窗除采光通风外, 在园林艺术上又常作为取景的画框,使人在游览过程中不断获得生动的画面 额、楹联与刻石 每个园林建成后,园主总要邀集一些文人,根据园主的立意和园林的景象,给园林和建筑物命名,并配以 匾额题词、楹联诗文及刻石。匾额是指悬置于门振之上的题字牌,楹联是指门两侧柱上的竖牌,刻石指山 石上的题诗刻字。。园林中的匾额、楹联及刻石的内容,多数是直接引用前人己有的现成诗句,或略作变通 如苏州拙政园的浮翠阁引自苏东坡诗中的“三峰已过天浮翠”。还有一些是即兴创作的。另外还有一些园景 题名出自名家之手。不论是匾额楹联还是刻石,不仅能够陶冶情操,抒发胸臆,也能够起到点景的作用, 为园中景点增加诗意,拓宽意境 第三节中国古代园林的常见构景手段 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早在步入春秋战国时代,就进入和亲协调的阶段,所以在造园构景中运用多种 手段来表现自然:以求得渐入佳境、小中见大、步移景异的理想境界,以取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 的艺术效果。构景手段很多,比如讲究造园目的、园林的起名、园林的立意、园林的布局、园林中的微观 处理等。在微观处理中,通常有以下几种造景手段,也可作为观赏手段。 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绝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 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露”、“欲扬先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的办法 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滋力。如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这种处理叫做山抑。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 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木和近 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如当人们站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南岸的垂柳下观赏万寿山远景时,万寿山因为有 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而生动起来 夹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它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 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甲风景点更显得有诗情画 意,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如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主景,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 美丽的林带所夹峙,构成了明媚动人的景色 四、对景 在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谢,可观赏堂、山、桥、树木…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 楼、阁、檄,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已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叫对景 五、框景 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 这便是框景 六、漏景 园林的围墙上,或走廊(单廊或复廊)一侧或两侧的墙上,常常设以漏窗,或雕以带有民族特色的各种 几何图形,或雕以民间喜闻乐见的葡萄、石榴、老梅、修竹等植物,或雕以鹿、鹤、兔等动物,透过漏窗 的窗隙,可见园外或院外的美景,这叫做漏景。 七、借景 大至皇家园林,小至私家园林,空间都是有限的。在橫向或纵向上让游人扩展视觉和联想,才可以小见 大,最重要的办法便是借景。所以计成在《园冶》中指出,‘园林巧于因借”。借景有远借、邻借、仰借、 俯借、应时而借之分。借远方的山,叫远借:借邻近的大树叫邻借:借空中的飞鸟,叫仰借:借池塘中的
漏窗、洞门、空窗等,形成虚实对比和明暗对化的效果,并使墙面丰富多彩。漏窗的形式有方、横长、圆、 六角形等等 。窗的花纹图案灵活多样,有几何形和自然形两种。园林中的院墙和走廊、亭谢等建筑物的 墙上往往有不装门扇的门孔和不装窗扇的窗孔,分别称洞门和空窗。洞门除供人出入,空窗除采光通风外, 在园林艺术上又常作为取景的画框,使人在游览过程中不断获得生动的画面。 一、匾额、楹联与刻石 每个园林建成后,园主总要邀集一些文人,根据园主的立意和园林的景象,给园林和建筑物命名,并配以 匾额题词、楹联诗文及刻石。匾额是指悬置于门振之上的题字牌,楹联是指门两侧柱上的竖牌,刻石指山 石上的题诗刻字。。园林中的匾额、楹联及刻石的内容,多数是直接引用前人已有的现成诗句,或略作变通。 如苏州拙政园的浮翠阁引自苏东坡诗中的“三峰已过天浮翠”。还有一些是即兴创作的。另外还有一些园景 题名出自名家之手。不论是匾额楹联还是刻石,不仅能够陶冶情操,抒发胸臆,也能够起到点景的作用, 为园中景点增加诗意,拓宽意境。 第三节 中国古代园林的常见构景手段 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早在步入春秋战国时代,就进入和亲协调的阶段,所以在造园构景中运用多种 手段来表现自然;以求得渐入佳境、小中见大、步移景异的理想境界,以取得自然、淡泊 。恬静、含蓄 的艺术效果。构景手段很多,比如讲究造园目的、园林的起名、园林的立意、园林的布局、园林中的微观 处理等。在微观处理中,通常有以下几种造景手段,也可作为观赏手段。 一、抑景 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绝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 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露”、“欲扬先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的办法, 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滋力。如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这种处理叫做山抑。 二、添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 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木和近 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如当人们站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南岸的垂柳下观赏万寿山远景时,万寿山因为有 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而生动起来。 三、夹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它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 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甲风景点更显得有诗情画 意,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如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主景,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 美丽的林带所夹峙,构成了明媚动人的景色。 四、对景 在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谢,可观赏堂、山、桥、树木…… 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 楼、阁、檄,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已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叫对景。 五、框景 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 这便是框景。 六、漏景 园林的围墙上,或走廊(单廊或复廊)一侧或两侧的墙上,常常设以漏窗,或雕以带有民族特色的各种 几何图形,或雕以民间喜闻乐见的葡萄、石榴、老梅、修竹等植物,或雕以鹿、鹤、兔等动物,透过漏窗 的窗隙,可见园外或院外的美景,这叫做漏景。 七、借景 大至皇家园林,小至私家园林,空间都是有限的。在横向或纵向上让游人扩展视觉和联想,才可以小见 大,最重要的办法便是借景。所以计成在《园冶》中指出,“园林巧于因借”。借景有远借、邻借、仰借、 俯借、应时而借之分。借远方的山,叫远借;借邻近的大树叫邻借;借空中的飞鸟,叫仰借;借池塘中的
鱼,叫俯借:借四季的花或其他自然景象,叫应时而借
鱼,叫俯借;借四季的花或其他自然景象,叫应时而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