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唐诗两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教学目标] 1.声情并茂朗读诗文。2.感悟诗人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的高尚思想情操。 3.背诵全诗 [教学设想] 诗言情,非读无以体会,应该以读贯全堂。朗读之中求理解,理解更能读 出味道。 [教学过程] 导语:上元二年(761)的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 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建成后,诗人十分喜悦。《江畔独步寻花》中 “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水槛遣心》中“细雨鱼儿去,微风燕 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就是茅屋建成后诗人在江边独自散步和雨中凭 栏远眺时喜悦心情的反映。不料,当年深秋,风雨大作,屋破雨漏,长夜沾湿, 诗人推己及人而作此诗。今天我们来共同欣赏学习这一名篇 美读感悟 老师范读全诗,请同学们注意字音、节奏、语气、感情和大意。 二、学生试读后,齐读。对朗读中出现的字音问题加以纠正。 三、分段朗读指导。基本达到以情带声。 第一段: 1.问:请用四个字概括本段内容。回答后总结(秋风破屋) 2.问:本段所体现的作者的心理活动和感情是怎样的? 提示选择:焦、急、惜、悲、惨、忧。说出理由。 3.根据以上理解,我们怎样把握这一段的朗读,哪些地方要重读?哪些地 方要低沉? [归纳]此段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 口呼的平声韵脚,传达出阵阵风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 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 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面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容 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 层茅草,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 “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 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 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来。“卷”、“飞”、“渡”、“洒”、“挂胃” 飘转 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 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 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而且从这几个动词看来,风戏人,风舞草,何等悠闲! 人看屋,人看草,何等无奈! 4.想象:诗人站在茅屋面前的神态。 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 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法,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 各处。焦灼和怨愤使他不住的颤栗着。 5.美读此节
23.唐诗两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教学目标 ] 1.声情并茂朗读诗文。 2.感悟诗人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的高尚思想情操。 3.背诵全诗 [教学设想] 诗言情,非读无以体会,应该以读贯全堂。朗读之中求理解,理解更能读 出味道。 [教学过程] 导语: 上元二年(761)的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 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建成后,诗人十分喜悦。《江畔独步寻花》中 “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水槛遣心》中“细雨鱼儿去,微风燕 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就是茅屋建成后诗人在江边独自散步和雨中凭 栏远眺时喜悦心情的反映。不料,当年深秋,风雨大作,屋破雨漏,长夜沾湿, 诗人推己及人而作此诗。今天我们来共同欣赏学习这一名篇。 美读感悟 一、老师范读全诗,请同学们注意字音、节奏、语气、感情和大意。 二、学生试读后,齐读。对朗读中出现的字音问题加以纠正。 三、分段朗读指导。基本达到以情带声。 第一段: 1.问:请用四个字概括本段内容。回答后总结(秋风破屋) 2.问:本段所体现的作者的心理活动和感情是怎样的? 提示选择:焦、急、惜、悲、惨、忧。说出理由。 3.根据以上理解,我们怎样把握这一段的朗读,哪些地方要重读?哪些地 方要低沉? [归纳] 此段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 口呼的平声韵脚,传达出阵阵风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 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 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面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容 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 层茅草,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 “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 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 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来。“卷”、“飞”、“渡”、“洒”、“挂罥”、 “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 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 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而且从这几个动词看来,风戏人,风舞草,何等悠闲! 人看屋,人看草,何等无奈! 4.想象:诗人站在茅屋面前的神态。 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 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法,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 各处。焦灼和怨愤使他不住的颤栗着。 5.美读此节
第二段(过渡语:茅屋被秋风破了还有没有办法修复?可以捡回重修,可是 呢?请看下文) 1.问:请用四个字概括本段内容。回答后总结(群童抱茅)要多征求学生 意见 2.问:本段所体现的作者的心理活动和感情是怎样的? 选择:愤、叹、焦、愁,并说出理由。 3.根据以上理解,我们怎样把握这一段的朗读,哪些地方要重读?哪些地 方要低沉? 欺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强调。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 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谓竟然忍心在我的眼 前做盗贼!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但是又 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在读的 时候把重音落在“忍能”上,表现出愤而焦,焦而无奈的复杂心理。 “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己叹息, 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浇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 容,也就十分深广!但是“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 不值钱的茅草。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 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那群童抱茅,也是事出有因,生活所迫,因此 在处理“为盜贼”不要强调。 4.美读此节 第三段(过渡语: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真是祸不单行!杜甫 正是这样的遭遇,请看第三段) 1.问:请用四个字概括本段内容。回答后总结(屋破难眠、长夜沾湿等) 要多征求学生意见 2.问:本段所体现的作者的心理活动和感情是怎样的? 忧、愁、悲、焦 3.根据以上理解,我们怎样把握这一段的朗读,哪些地方要重读?哪些地 方要低沉?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 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 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朗读的重音应该落在“云墨色”和“向昏黑”上。“布 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 屋破漏雨蓄势。因此这两句中的“冷”和“破”是重点。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 “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自经 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 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 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怎能 入睡呢?“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 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丧 乱,应该重读。理由,体现诗歌的背景,有着深厚的内涵。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自己熟悉的杜诗中是怎样描写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 《石壕吏》写到“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孙有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可以看出,战争残酷 死伤惨重,民不聊生,衣食无着,就连老妇人也被逼上战场
第二段(过渡语:茅屋被秋风破了还有没有办法修复?可以捡回重修,可是 呢?请看下文) 1.问:请用四个字概括本段内容。回答后总结(群童抱茅)要多征求学生 意见 2.问:本段所体现的作者的心理活动和感情是怎样的? 选择:愤、叹、焦、愁,并说出理由。 3.根据以上理解,我们怎样把握这一段的朗读,哪些地方要重读?哪些地 方要低沉? “欺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强调。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 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谓竟然忍心在我的眼 前做盗贼!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但是又 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在读的 时候把重音落在“忍能”上,表现出愤而焦,焦而无奈的复杂心理。 “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己叹息, 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浇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 容,也就十分深广!但是“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 不值钱的茅草。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 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那群童抱茅,也是事出有因,生活所迫,因此 在处理“为盗贼”不要强调。 4.美读此节 第三段(过渡语: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真是祸不单行!杜甫 正是这样的遭遇,请看第三段) 1.问:请用四个字概括本段内容。回答后总结(屋破难眠、长夜沾湿等) 要多征求学生意见 2.问:本段所体现的作者的心理活动和感情是怎样的? 忧、愁、悲、焦 3.根据以上理解,我们怎样把握这一段的朗读,哪些地方要重读?哪些地 方要低沉?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 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 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朗读的重音应该落在“云墨色”和“向昏黑”上。“布 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 屋破漏雨蓄势。因此这两句中的“冷”和“破”是重点。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 “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自经 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 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 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怎能 入睡呢?“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 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 丧 乱,应该重读。理由,体现诗歌的背景,有着深厚的内涵。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自己熟悉的杜诗中是怎样描写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 《石壕吏》写到“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孙有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可以看出,战争残酷, 死伤惨重,民不聊生,衣食无着,就连老妇人也被逼上战场
《月夜》中写到“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是诗人在安史之乱时,在逃亡中和在长安俘虏营中所写的。痛诉上战争给诗人 带来妻离子散的痛苦。 《咏怀五百字》里写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 述”。政治腐败,贫富不均。 《春望》里写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由于战乱山河破碎,人烟稀 少 《垂老别》里写到“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这是一个在战乱中子孙死尽的老汉,愤而参军与老妻告别的场面。 《无家别》里写到“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这是连年战争重被征召当兵的哭诉,这是人亡村衰,空寂萧条,毫无生气的社会 缩影,是朝廷无能,百姓遭殃的见证 4.美读 第四段(过渡语: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 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 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 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 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这就是伟大的杜甫,这就是杜甫草堂至今被世人推崇备至 的原因。诗人怎样表达这份感情的呢?我们来欣赏最后一部分) 1.问:请用四个字概括本段内容。回答后总结(广厦庇寒等)要多征求学 生意见 2.问:本段所体现的作者的心理活动和感情是怎样的? 期待、盼望、祝愿 3.根据以上理解,我们怎样把握这一段的朗读,哪些地方要重读?哪些地 方要低沉?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 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儿如“广 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 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 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 和火热的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 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读到“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看不出他仅仅 因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 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 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 直强烈震撼着读者的心灵。“吾庐独破爱冻死亦足”的铮铮壮语,表现了诗人 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正如当代诗人郭沫若题词:(板 书)“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呜呼,这一声长叹,与前文中“自叹息”的联系和区别: 前面的一叹,叹息自己的茅屋如何修复,叹息顽童为何要抱走他的茅草,叹 息,自己以后该怎样生活。而后一个叹息,由己推人,联想到天下跟他一样受苦
《月夜》中写到“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是诗人在安史之乱时,在逃亡中和在长安俘虏营中所写的。痛诉上战争给诗人 带来妻离子散的痛苦。 《咏怀五百字》里写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 述”。政治腐败,贫富不均。 《春望》里写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由于战乱山河破碎,人烟稀 少。 《垂老别》里写到“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这是一个在战乱中子孙死尽的老汉,愤而参军与老妻告别的场面。 《无家别》里写到“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这是连年战争重被征召当兵的哭诉,这是人亡村衰,空寂萧条,毫无生气的社会 缩影,是朝廷无能,百姓遭殃的见证。 4.美读 第四段(过渡语: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 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 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 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 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这就是伟大的杜甫,这就是杜甫草堂至今被世人推崇备至 的原因。诗人怎样表达这份感情的呢?我们来欣赏最后一部分) 1.问:请用四个字概括本段内容。回答后总结(广厦庇寒等)要多征求学 生意见 2.问:本段所体现的作者的心理活动和感情是怎样的? 期待、盼望、祝愿 3.根据以上理解,我们怎样把握这一段的朗读,哪些地方要重读?哪些地 方要低沉?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 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儿如“广 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 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 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 和火热的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 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读到“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看不出他仅仅 因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 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 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 一直强烈震撼着读者的心灵。“吾庐独破爱冻死亦足”的铮铮壮语,表现了诗人 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正如当代诗人郭沫若题词:(板 书)“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呜呼,这一声长叹,与前文中“自叹息”的联系和区别: 前面的一叹,叹息自己的茅屋如何修复,叹息顽童为何要抱走他的茅草,叹 息,自己以后该怎样生活。而后一个叹息,由己推人,联想到天下跟他一样受苦
受难的人民。是为天下的寒士而叹息,是为国家民族的命运而叹息,是为自己的 理想如何实现而叹息!层次更深刻,意蕴更雄厚 4.美读此段 背诵求深要求学生当堂背诵,并在背诵之中深刻理解,或者提出新的问题 或者谈谈新的感悟。 附:板书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这是朱德参观杜甫草堂后的题词。请同学们写一篇读后感,抒写出自己的感 受来
受难的人民。是为天下的寒士而叹息,是为国家民族的命运而叹息,是为自己的 理想如何实现而叹息!层次更深刻,意蕴更雄厚。 4.美读此段 背诵求深 要求学生当堂背诵,并在背诵之中深刻理解,或者提出新的问题, 或者谈谈新的感悟。 附:板书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这是朱德参观杜甫草堂后的题词。请同学们写一篇读后感,抒写出自己的感 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