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3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传播学的起源与形成 、发展历程 早期的传播研究 1900193o年代:演讲学与新闻学的发展 1940-1950年代:跨学科的成长 1960年代:整合 1
2014/1/3 1 第一节 传播学的起源与形成 一、发展历程 早期的传播研究 1900-1930年代:演讲学与新闻学的发展 1940-1950年代:跨学科的成长 1960年代:整合
2014/1/3 1970-1980年代早期:成长和专门化 1980年代晚期和n9go年代:信息时代 二、学科的形成与主要原因 ·媒介的社会影响 三、奠基人和集大成者 社会科学的发展 拉斯韦尔(1902-197)一一美国政治学家 页献:a提出了传播学的5W模式 b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
2014/1/3 2 1970-1980年代早期:成长和专门化 1980年代晚期和1990年代:信息时代 21世纪: 二、学科的形成与主要原因 媒介的社会影响 社会科学的发展 三、奠基人和集大成者 拉斯韦尔(1902-1977)——美国政治学家 贡献: a.提出了传播学的5W模式; b.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
2014/1/3 拉扎斯费尔德(90-976)一美籍奥地利人,社会 学家 卢因,又译勒温(1890194)-美籍德国人,社会 心理学 《图左,右为斯坦福) 贡献:a.首创了“场论”和“群体动力论” ·贡献:a.提出“二级传播理论”,破除“魔弹论” b倡导、确立了“实地调查法 b.提出“把关人”概念 霍夫兰(112-196)—美国实验心理学家。 施拉姆(19071988)一美国传播学的集大成者 ·贡献:a形成传播学的耶鲁学派 b创立“控制实验法 传播学的研究传统 符号学传统 ·现象学传统 第二节传播学的流派与硏究对象 控制论传统 ·社会心理学传统 社会文化传统 ·修辞学传统
2014/1/3 3 卢因,又译勒温(1890-1947)——美籍德国人,社会 心理学家。 贡献:a.首创了“场论”和“群体动力论”; b.提出“把关人”概念。 拉扎斯费尔德(1901-1976)——美籍奥地利人,社会 学家。 (图左,右为斯坦福) 贡献:a.提出“二级传播理论”,破除“魔弹论”; b.倡导、确立了“实地调查法”。 霍夫兰(1912-1961)——美国实验心理学家。 贡献:a.形成传播学的耶鲁学派; b.创立“控制实验法”。 施拉姆(1907-1988)——美国传播学的集大成者。 第二节 传播学的流派与研究对象 一、传播学的研究传统 符号学传统 现象学传统 控制论传统 社会心理学传统 社会文化传统 批判传统 修辞学传统
2014/1/3 、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 ·传统学派(经验学派): 批判学派: ·定量调查和实证分析 调传播发生的广泛社会结构,重 ·重视大众传播的效果,忽视大众传播发生的广泛文化 ·文化研究致力于研究大众媒介创造的象征环境,研究 大众媒介在文化和社会中所起的作用 三、人际传播研究与大众传播研究 ·大众传播研究的目标: ·大众传播学的研究取向 ·解释大众传播的效果 结构分析 解释人们用大众传播来做什么 ·解释用大众媒介学习的机制 ·文化分析 ·解释大众媒介在形成人们价值观和观点方面所起的作 ·大众传播研究发生的变化 ·媒介环境 更强调对大众传播的使用 ·大众传播为社会提供做出决策的途径,为社会提供认 ·向认知科学或信息处理思路的转变 只自身的集体声音,是传达社会价值观的主要方式 自变量由说服变量向话语和构造等概念转变,因 ·新的媒介环境 变量由态度转向重构 媒介环壇变化引起的理论性问题
2014/1/3 4 二、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 传统学派(经验学派): 定量调查和实证分析 重视大众传播的效果,忽视大众传播发生的广泛文化 背景 批判学派: 更接近哲学思维,强调传播发生的广泛社会结构,重 视谁是传播系统的控制者。 文化研究致力于研究大众媒介创造的象征环境,研究 大众媒介在文化和社会中所起的作用。 三、人际传播研究与大众传播研究 大众传播研究的目标: 解释大众传播的效果 解释人们用大众传播来做什么 解释用大众媒介学习的机制 解释大众媒介在形成人们价值观和观点方面所起的作 用 大众传播学的研究取向: 结构分析 行为分析 文化分析 大众传播研究发生的变化: 更强调对大众传播的使用 向认知科学或信息处理思路的转变 自变量由说服变量向话语和构造等概念转变,因 变量由态度转向重构。 媒介环境变化引起的理论性问题 媒介环境: 大众传播为社会提供做出决策的途径,为社会提供认 识自身的集体声音,是传达社会价值观的主要方式。 新的媒介环境
2014/1/3 ·人际传播研究 ·人际传播研究的主要理论与课题: ·研究重点放在“情谊”与“讯息”两个概念上。 ·讯息方面的课题 ·研究将继续朝科技、文化以及生物三个方向发展,也 传播人心智特质的相关理论 继续它的实用性,将人际传播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 ·情谊发展的相关理论 ·传播者与受者彼此互动的相关理论 、发展历程 ·1978-1981:传播学基本概念的传播与普及 1982-1985:对传播基本态度的确立 第三节传播学在中国 1986-989:传播学研究的深入与曲折: 取得的主要成果 1990-1992:传播学研究走出低谷 19931998:传播学学科地位的确立: 1999-2002:高校主导地位的确立: 2002以来:新的历史阶段
2014/1/3 5 人际传播研究: 研究重点放在“情谊”与“讯息”两个概念上。 研究将继续朝科技、文化以及生物三个方向发展,也 会继续它的实用性,将人际传播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 活上。 人际传播研究的主要理论与课题: 讯息方面的课题 传播人心智特质的相关理论 情谊发展的相关理论 传播者与受者彼此互动的相关理论 第三节 传播学在中国 一、发展历程 1978-1981:传播学基本概念的传播与普及; 1982-1985:对传播基本态度的确立; 1986-1989:传播学研究的深入与曲折; 1990-1992:传播学研究走出低谷; 1993-1998:传播学学科地位的确立; 1999-2002:高校主导地位的确立; 2002以来:新的历史阶段; 二、取得的主要成果
2014/1/3 三、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发展趋势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第四节学习传播学的意义 、社会的整合与国家的发展 三、媒介的健康发展
2014/1/3 6 三、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发展趋势 第四节 学习传播学的意义 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二、社会的整合与国家的发展 三、媒介的健康发展
2014/1/3 传播学研究的国际化与本 四、受众的媒介素养 土化
2014/1/3 7 四、受众的媒介素养 五、传播学研究的国际化与本 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