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五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5-1利用逆向卡诺机作为热泵向房间供热,设室外温度为-5C,室内温度为保持 20C。要求每小时向室内供热2.5×10k,试问:(1)热泵每小时从室外吸多少热量? (2)此循环的供暖系数多大?(3)热泵由电机驱动,设电机效率为95%,求电机功率多 大?(4)如果直接用电炉取暖,问每小时耗电几度(kW.h)? 提示和答案:用电炉取暖,则热能全部由电能供给。每小时从室外吸热 42,=2.287×10kh,循环供暖系数£'=11.72,电机功率P=0.623kW,直接用电炉取 暖每小时耗电6.94度。 5-2一种固体蓄热器利用太阳能加热岩石块蓄热,岩石块的温度可达400K。现有 体积为2m3的岩石床,其中的岩石密度为p=2750kgm3,比热容c=0.89kJ/kg·K), 求岩石块降温到环境温度290K时其释放的热量转换成功的最大值。 提示和答案:岩石块从290K被加热到400K蓄积的热量的可用能与岩石块平均温 度.有关,T.=只-mc仁-=342K,在刀和工之间运行的热机最高热效率 AS mch T 7m=1-T/Tm=0.152,可以求得最大功Wx=81946.0kJ。 5-3设有一由两个定温过程和两个定压过程组成的热力循环,如图5-1所示。工质加 热前的状态为P,=0.1MPa,T=300K,定压加热到T,=1000K,再在定温下吸热400 kJg。试分别计算不采用回热和采用极限回热循环的热效率,并比较它们的大小。设工质 比热容为定值,c。=1.004kJ/kgK)。 D 图5-1 图5-2 34
第五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34 图 5-2 第五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5-1 利用逆向卡诺机作为热泵向房间供热,设室外温度为 5 C ,室内温度为保持 20 C 。要求每小时向室内供热 4 2.5 10 kJ ,试问:(1)热泵每小时从室外吸多少热量? (2)此循环的供暖系数多大?(3)热泵由电机驱动,设电机效率为 95 %,求电机功率多 大?(4)如果直接用电炉取暖,问每小时耗电几度( kW h )? 提示和答案: 用电炉取暖,则热能全部由电能供给。每小时从室外吸热 2 4 2.287 10 kJ/h Q q ,循环供暖系数 11.72 ,电机功率 P 0.623kW ,直接用电炉取 暖每小时耗电 6.94 度。 5-2 一种固体蓄热器利用太阳能加热岩石块蓄热,岩石块的温度可达 400 K 。现有 体积为 3 2m 的岩石床,其中的岩石密度为 3 2 750 kg/m ,比热容 c 0.89 kJ/(kg K) , 求岩石块降温到环境温度 290 K 时其释放的热量转换成功的最大值。 提示和答案: 岩石块从 290K 被加热到 400K 蓄积的热量的可用能与岩石块平均温 度 m T 有关, 2 1 m 2 1 ( ) 342.1K ln Q mc T T T S T mc T ,在 m T 和 0 T 之间运行的热机最高热效率 t,max 0 m 1 / 0.152 T T ,可以求得最大功 max W 81946.0kJ。 5-3 设有一由两个定温过程和两个定压过程组成的热力循环,如图 5-1 所示。工质加 热前的状态为 1 p 0.1 MPa , 1 T 300 K ,定压加热到 2 T 1 000 K ,再在定温下吸热 400 kJ/kg。试分别计算不采用回热和采用极限回热循环的热效率,并比较它们的大小。设工质 比热容为定值, 1.004 kJ/(kg K) p c 。 图 5-1
第五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提示和答案:(1)不回热时g=91-2+92-3、92=9-4+941,7,=0.254:(2) 采用极限回热时,1-2过程所需热量由3-4过程供给,9=92-392=941,☑,=7。=0.70。 5-4试证明:同一种工质在参数坐标图上(例如p-v图上)的两条绝热线不可能相交。 提示:假设AB和CD两条可逆绝热线可能相交(图5-2),设另一条等温线分别与 二条绝热线相交构成热力循环,此循环自单一热源吸热,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引起任何 其他变化,违反热学第二定律。 5-5设有1kmol某种理想气体进行图5-3所示循环1-2-3-1。且已知:T=1500K、 T=300K、乃,=0.1MPa。设比热容为定值,取绝热指数K=1.4。(1)求初态压力: (2)在T-s图上画出该循环:(3)求循环热效率:(4)该循环的放热很理想,T也 较高,但热效率不很高,问原因何在? δg=0 T=定值 图5-4 图5-3 提示和答案: 循环吸热过程为定压过程,吸热量Q=Cpm(工-),放热过程为等 温过程,放热量Q=Q,-3=RI,nB,计算平均吸热温度,观察与放热温度的差距。① p, P=27.951MPa:②见图5-4;③n,=0.598:④虽然循环工,与卡诺循环相同,但平均吸 热温度了=9-C2(☑-I) =745.6K,比卡诺循环的吸热温度I(1500)低得多, T 即T1<T,n-1-T2/T,故该循环热效不高。 5-6如图5-5所示,在恒温热源T和T。之间工作的热机作出的循环净功W正好带动 工作于T和T。之间的热泵,热泵的供热量Q:用于谷物烘干。已知T=1000K、 35
第五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35 图 5-3 提示和答案: (1)不回热时 1 1 2 2 3 q q q 、 2 3 4 4 1 q q q , 0.254 t ;(2) 采用极限回热时,1-2 过程所需热量由 3-4 过程供给, 1 2 3 q q 、 2 4 1 q q , t c 0.70 。 5-4 试证明:同一种工质在参数坐标图上(例如 p v 图上)的两条绝热线不可能相交。 提示: 假设 AB 和 CD 两条可逆绝热线可能相交(图 5-2),设另一条等温线分别与 二条绝热线相交构成热力循环,此循环自单一热源吸热,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引起任何 其他变化,违反热学第二定律。 5-5 设有 1kmol 某种理想气体进行图 5-3 所示循环 1 2 3 1 。且已知: 1 T 1 500 K 、 2 T 300 K 、 2 p 0.1 MPa 。设比热容为定值,取绝热指数 1.4 。(1)求初态压力; (2)在 T s 图上画出该循环;(3)求循环热效率; (4)该循环的放热很理想, 1 T 也 较高,但热效率不很高,问原因何在? 提示和答案: 循环吸热过程为定压过程,吸热量 1 ,m 1 3 ( ) Q C T T p ,放热过程为等 温过程,放热量 3 2 2 3 3 2 ln p Q Q RT p ,计算平均吸热温度,观察与放热温度的差距。① 1 p 27.951MPa ;②见图 5-4;③ 0.598 t ;④虽然循环 2 T 与卡诺循环相同,但平均吸 热温度 1 ,m 1 3 1 1 3 1 , m 3 ( ) 745.6K ln p p Q C T T T S T C T ,比卡诺循环的吸热温度 1 T (1500K)低得多, 即 1 T T1, t 2 1 1 / T T ,故该循环热效不高。 5-6 如图 5-5 所示,在恒温热源 1 T 和 0 T 之间工作的热机作出的循环净功 Wnet 正好带动 工作于 H T 和 0 T 之间的热泵,热泵的供热量 QH 用于谷物烘干。已知 1 T 1 000 K 、 图 5-4
第五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T:=360K、T。=290K、9=100kJ,(1)若热机效率 7,=40%,热泵供暖系数ε'=3.5,求Q;(2)设E和P都以可 逆机代替,求此时的Q:(3)计算结果Q1>Q,表示冷源中有 部分热量传入温度为T,的热源,此复合系统并未消耗机械功,将 To 热量由T。传给了T,是否违背了第二定律?为什么? 图5-5 提示和答案:①热泵向热源TH输送热量Q=e'W=140kJ;②若是可逆机, Qm=6.W=364.94kJ:③上述两种情况Qu均大于Q,但这并不违背热力学第 二定律,以(1)为例,包括温度为T、T、T,的诸热源和冷源,以及热机E,热泵P在内 的一个大热力系统并不消耗外功,但是Q2=Q.-W=60J,Q=Q-W=100kJ, 即经过每一循环,冷源T,净传出热量40kJ给T,的热源,但同时有100kJ热量自更高温的 热源T传给较低温T,的热源,所以40kJ热量自低温传给高温热源的代价是10OkJ热量自 高温传给了低温热源,所以不违力学第二定律。 5-7某热机工作于T=2000K、工,=300K的两个恒温热源之间,试问下列几种情 况能否实现?是否是可逆循环?(1)9=1kJ,W=0.9k:(2)9=2kJ, 22=0.3kJ:(3)92=0.5kJ,W=1.5k。 提示和答案:方法一,在工、工,间工作的可逆循环热效率最高,等于卡诺循环热效 率,比较,=1-g与,=1-三的关系,①n>,不可能实现:②n=n是可逆循环: g T ③,<。是不可逆循环。方法二,利用克劳修斯积分,注意热量的符号依工质吸热为正、 放热为负确定。 5-8有人设计了一台热机,工质分别从温度为T=800K、工,=500K的两个高温热 源吸热Q=1500kJ和Q,=500kJ,以T,=300K的环境为冷源,放热Q,问:(1) 要求热机作出循环净功W=1000kJ,该循环能否实现?(2)最大循环净功Wm为多 36
第五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36 图 5-5 H T 360 K 、 0 T 290 K 、 1 Q 100 kJ ,(1)若热机效率 t 40% ,热泵供暖系数 3.5 ,求 QH ;(2)设 E 和 P 都以可 逆机代替,求此时的 QH ;(3)计算结果 Q Q H 1 ,表示冷源中有 部分热量传入温度为 H T 的热源,此复合系统并未消耗机械功,将 热量由 0 T 传给了 H T ,是否违背了第二定律?为什么? 提示和答案: ①热泵向热源 TH 输送热量 H net Q W ' 140kJ ;②若是可逆机, H,rev ,rev net,rev 364.94kJ Q W p ;③ 上述两种情况 QH 均大于 Q,但这并不违背热力学第 二定律,以(1)为例,包括温度为 1 H 0 T T T 、 、 的诸热源和冷源,以及热机 E,热泵 P 在内 的一个大热力系统并不消耗外功,但是 2 R net Q Q W 60kJ , 1 H net Q Q W 100kJ , 即经过每一循环,冷源 0 T 净传出热量 40kJ 给 H T 的热源,但同时有 100kJ 热量自更高温的 热源 1 T 传给较低温 H T 的热源,所以 40kJ 热量自低温传给高温热源的代价是 100kJ 热量自 高温传给了低温热源,所以不违力学第二定律。 5-7 某热机工作于 1 T 2 000 K 、 2 T 300 K 的两个恒温热源之间,试问下列几种情 况能否实现?是否是可逆循环?(1) 1 Q 1 kJ , net W 0.9 kJ ;(2) 1 Q 2 kJ , 2 Q 0.3 kJ ;(3) 2 Q 0.5 kJ , net W 1.5 kJ。 提示和答案: 方法一,在 1 T 、 2 T 间工作的可逆循环热效率最高,等于卡诺循环热效 率,比较 2 t 1 1 Q Q 与 2 c 1 1 T T 的关系,① t c ,不可能实现;② t c 是可逆循环; ③ t c 是不可逆循环。方法二,利用克劳修斯积分,注意热量的符号依工质吸热为正、 放热为负确定。 5-8 有人设计了一台热机,工质分别从温度为 1 T 800 K 、 2 T 500 K 的两个高温热 源吸热 1 Q 1 500 kJ 和 2 Q 500 kJ ,以 0 T 300 K 的环境为冷源,放热 Q3 ,问:(1) 要求热机作出循环净功 net W 1 000 kJ ,该循环能否实现?(2)最大循环净功 Wnet,max 为多
第五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少? 提示和答案:D先据能量守恒求得循环放热量,再利用克劳修斯积分,得个0,该过程是不可 T 逆绝热过程;不计动能差,位能差,q=0,则=w=h-h=C,-T2上292。 5-110.25kg的C0在闭口系中由p=0.25MPa、t=120C膨胀到12=25C、 P,=0.125MP,作出膨胀功W=8.0kJ。试计算过程热量,并判断该过程是否可逆。已 知环境温度t。=25C,C0的R。=0.297kJ/kgK),c=0.747kJ/kgK)。 37
第五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37 少? 提示和答案:(1)先据能量守恒求得循环放热量,再利用克劳修斯积分,得 r δ 0 Q T , 所以可以实现;(2)最大循环净功只有在可逆循环时才能获得,即 r δ 0 Q T 求得放热量, 据循环能量守恒得 net,max W 1137.5kJ 。 5-9 试判别下列几种情况的熵变是:(a)正;(b)负;(c)可正可负;(d) 零。 (1)闭口系中理想气体经历一可逆过程,系统与外界交换功量 20 kJ ,热量 20 kJ ; (2)闭口系经历一不可逆过程,系统与外界交换功量 20 kJ ,热量20 kJ ; (3)工质稳定流经开口系,经历一可逆过程,开口系作功 20 kJ ,换热5 kJ ,工质 流在系统进出口的熵变; (4)工质稳定流经开口系,按不可逆绝热变化,系统对外作功 10 kJ ,系统的熵变。 提示和答案: 据闭口系及稳定流动开口系的熵方程,注意熵流的符号及不可逆熵产 为正。考虑第 4 小题时注意与第 3 小题的差别及稳定流动的特征。(1)正;(2)可正,可 负,可为零;(3)负;(4)零。 5-10 燃气经过燃气轮机,由 0.8 MPa 、 420 C 绝热膨胀到 0.1 MPa ,130 C 。设 比热容 1.01kJ/(kg K) p c , 0.732kJ/(kg K) V c ,问:(1)该过程能否实现?过程是否 可逆?(2)若能实现,计算 1 kg 燃气作出的技术功 wt ,设进、出口的动能差、位能差忽 略不计。 提示和答案: 据绝热过程的比熵变大于、等于及小于零确定(或比较可逆绝热膨胀 温度 2s T 与终态温度 2 T ), 2 2 g 1 1 ln ln 0.03057kJ/(kg K) 0 p T p s c R T p ,该过程是不可 逆绝热过程;不计动能差,位能差, q 0 ,则 t i 1 2 1 2 ( ) 292.9kJ/kg w w h h c T T p 。 5-11 0.25 kg 的 CO 在闭口系中由 1 p 0.25 MPa 、 1 t 120 C 膨胀到 2 t 25 C 、 2 p 0.125 MPa ,作出膨胀功 W 8.0 kJ。试计算过程热量,并判断该过程是否可逆。已 知环境温度 0 t 25 C,CO 的 g R 0.297 kJ/(kg K) , 0.747 kJ/(kg K) V c
第五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提示和答案: 由闭口系能量方程确定换热量Q=mC(T,-T)+W=-9.74kJ,因 △S=mMC,n三-R.n色)=-0.002IKgK,A5=号=003268K,蕉立系箱 T P T 变△S,=△S+△S=0.03247kJ/K>0,据孤立系统熵原理该过程为不可逆膨胀过程。 5-12某太阳能供暖的房屋用5m×8m×0.3m的大块混凝土板作为蓄热材料,该混凝 土的密度为2300kgm3,比热容0.65kJ/kg·K)。若混凝土板在晚上从23℃冷却到18℃, 求此过程的熵产(设1。=18℃)。 提示和答案:求得混凝土板质量m=pP=27600kg和释热量Q=mcAT=89700kJ 后,计算混凝士板的熵变△S=mcln三=-305.63爪和环境介质的熵变 △S,=9=30825爪,按混凝土板和环境介质组成的孤立系统熵增即为熵产(或利用混 T、 凝土板的熵方程,由混凝土板的熵变和熵流计算熵产,注意在熵方程中热量的符号及温度) S。=AS。=AS,+AS2=2.62kJ/K。 5-13将m=0.36kg,初始温度Tm,=1060K的金属棒投入绝热容器内m.=9kg,温 度T=295K的水中,金属棒和水的比热容分别为cm=0.42kJ/kg·K)和 c=4.187kJ/(kg·K),求:终温T,和金属棒、水以及它们组成的孤立系的熵变。 提示和答案:取容器内水和金属棒为热力系,由闭口系能量方程△U=Q-W,系 统绝热,不作外功,则△U+△Um=0,故mc(T-T)+mmc(T-Tm)=0,计算得金 属棒温度T=298.1。过程中组成孤立系的金属棒和水的熵变分别为: AS =m cln =0.1918,△S=mc,n三=03939跳K,相加即得 “T T AS,¥后8m+S0w2=02。 5-14刚性密闭容器中有1kg压力P,=0.1013MPa的空气,可以通过叶轮搅拌,或 由t,=283C的热源加热及搅拌联合作用,而使空气温度由1=7C上升到1,=317C。 38
第五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38 提示和答案: 由闭口系能量方程确定换热量 2 1 ( ) 9.74kJ Q mc T T W V ,因 2 2 g 1 1 ( ln ln ) 0.00021kJ/(kg K) p T p S m c R T p , surr surr 0 0.03268kJ/K Q S T ,孤立系熵 变 iso surr S S S 0.03247kJ/K 0 ,据孤立系统熵原理该过程为不可逆膨胀过程。 5-12 某太阳能供暖的房屋用 5m 8m 0.3 m 的大块混凝土板作为蓄热材料,该混凝 土的密度为 3 2 300 kg/m ,比热容 0.65 kJ/(kg K) 。若混凝土板在晚上从 23℃冷却到 18℃, 求此过程的熵产(设 0 t =18℃)。 提示和答案: 求得混凝土板质量 m V 27600kg 和释热量 Q mc T 89700kJ 后 , 计 算 混 凝 土 板 的 熵 变 2 1 1 ln 305.63kJ/K T S mc T 和 环 境 介 质 的 熵 变 2 0 308.25kJ/K Q S T ,按混凝土板和环境介质组成的孤立系统熵增即为熵产(或利用混 凝土板的熵方程,由混凝土板的熵变和熵流计算熵产,注意在熵方程中热量的符号及温度) g iso 1 2 S S S S 2.62kJ/K 。 5-13 将 m 0.36kg ,初始温度 m,1 T 1 060K 的金属棒投入绝热容器内 w m 9kg ,温 度 w T 295K 的 水 中 , 金 属 棒 和 水 的 比 热 容 分 别 为 m c 0.42kJ/(kg K) 和 w c 4.187kJ/(kg K) ,求:终温 f T 和金属棒、水以及它们组成的孤立系的熵变。 提示和答案: 取容器内水和金属棒为热力系,由闭口系能量方程 U Q W ,系 统绝热,不作外功,则 w m U U 0 , 故 w w f w m m f m m c T T m c T T ( ) ( ) 0 ,计算得金 属棒温度 f T 298.1K 。过程中 组成孤立系的 金属棒和水的熵变分别为: f m m m w ln 0.1918kJ/K T S m c T , f w w w w ln 0.3939kJ/K T S m c T , 相 加 即 得 iso m w S S S 0.2021kJ/K 。 5-14 刚性密闭容器中有 1 kg 压力 1 p 0.101 3 MPa 的空气,可以通过叶轮搅拌,或 由 r t 283 C 的热源加热及搅拌联合作用,而使空气温度由 1 t 7 C 上升到 2 t 317 C
第五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求:(1)联合作用下系统的熵产S。:(2)系统的最小熵产5mm:(3)系统的最大熵产5。m。 提示和答案: 容器中空气进行的是定容过程。(1)由T、T,查气体热力性质表,得 h、S°、h,、s。过程中气体热力学能差△u=△h-△(p)=△h-R△T=227.33kJg, 据闭口系量方程q=△u+w q=227.343w (a) 由闭口系熵方程、 S2-S =S+se (6) 3-3=s-g-Rln2=0.5445kJkg-K) P -9 227.33+1w (c) 556 将上述结果代入式b),则3,=0.544227.33 556 注意:式中w为负值,可见系统熵产与搅拌功的大小有关,搅拌功越大,则s越大。 (2)为使系统的熵产最小,应尽可能多利用加热,减小搅拌功。据题意,热源加热 至多可加热到T,=T,=556K,T,→T,这一段温升只是由于叶轮搅拌而产生。故将过程 分成两个阶段:由T到T2靠热源加热,由T,到T2靠搅拌。由附表查得h。、s。,算得 △4。=201.57kJ/kg,而q1-。=△4。、wm=-△42,考虑到空气初终态不变,所以52-S,与 (1)的相同,于是可得Sm=32-3-5=0.18196kkgK)。 (3)全部由搅拌而升温熵产最大,S,=0,5m=3,一8=0.5445/kgK)。 5-15要求将绝热容器内管道 !饱和水蒸气 p:-0.1 MPa 中流动的空气由t=17C定压加 粘性液体 1,a57℃ 4,=570 空气 P:-0.1 MPa 4e. _P:-0.I MPa 热到t,=57C。有两种方案。方 案A:叶轮搅拌容器内的黏性液体, ()方案A 通过黏性液体加热空气:方案B: 图5-6 39
第五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39 求:(1)联合作用下系统的熵产 g s ;(2)系统的最小熵产 g,min s ;(3)系统的最大熵产 g,max s 。 提示和答案: 容器中空气进行的是定容过程。(1)由 T1、T2 查气体热力性质表,得 1 h 、 0 1 s 、 2 h 、 0 2 s 。过程中气体热力学能差 g u h pv h R T ( ) 227.33kJ/kg , 据闭口系量方程 q u w q w 227.33 (a) 由闭口系熵方程、 2 1 f g s s s s (b) 0 0 2 2 1 2 1 g 1 ln 0.5445kJ/(kg K) p s s s s R p f r 227.33 556 q w s T (c) 将上述结果代入式(b),则 g 227.33 0.5445 556 w s 。 注意:式中 w 为负值,可见系统熵产与搅拌功的大小有关,搅拌功越大,则 g s 越大。 (2)为使系统的熵产最小,应尽可能多利用加热,减小搅拌功。据题意,热源加热 至多可加热到 r T T a 556K , a 2 T T 这一段温升只是由于叶轮搅拌而产生。故将过程 分成两个阶段:由 T1 到 T2 靠热源加热,由 a T 到 T2 靠搅拌。由附表查得 a h 、 0 a s ,算得 1 201.57kJ/kg a u ,而 1 1 a a q u 、w u min 2a ,考虑到空气初终态不变,所以 2 1 s s 与 (1)的相同,于是可得 g,min 2 1 f s s s s 0.18196kJ/(kg K) 。 (3) 全部由搅拌而升温熵产最大, f S 0 , g,max 2 1 s s s 0.5445kJ/(kg K) 。 5-15 要求将绝热容器内管道 中流动的空气由 1 t 17 C 定压加 热到 2 t 57 C。有两种方案。方 案 A:叶轮搅拌容器内的黏性液体, 通过黏性液体加热空气;方案 B: 图 5-6
第五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容器中通入P=0.1MP的饱和水蒸气,加热空气后冷却为饱和水,如图5-6所示。 设系统稳态工作,且不计动能、位能影响。试分别计算两种方案流过1kg空气时系统 的熵产并从热力学角度分析哪一种方案更合理。 提示和答案:低压下空气作为理想气体。方案【:稳定流动系空气的熵方程为 2-S=S+S。,控制体积绝热,故 3。=32-9=s-g-RnB=s- 根据I、T,由附表中查得s°、5,5=52-3=3-=0.1297gK) 方案Ⅱ:空气和水蒸汽均为稳定流动,根据稳定流动热力系的熵方程 9(s2-3)+9m(s,-s)=S+Sg 绝热 =s-)+86-) 从= (a) 9m1 9m1 式中9可由稳定流动能量方程确定,不计动能,位能差时9a=么-A。由附表,根据了、 m o h -h T,查得h、h,和s、S2,得s。=0.022kJ/kg·K)。 计算结果表明,系统2的熵产远小于系统1的,从热力学角度分析方案Ⅱ更合理。 5-16某小型运动气手枪射击前枪管内空气压力250kPa、温度27C、体积1cm3,被 扳机锁住的子弹像活塞,封住压缩空气。扣动扳机,子弹被释放。若子弹离开枪管时枪管 内空气压力为100kPa、温度为235K,求此时空气的体积、过程中空气作的功及单位质量 空气熵产。 提示和答案:射击前枪管内空气和子弹离开枪管时枪管内空气质量不变,且都满足 状态方程:射击过程近似绝热,管内空气熵变即过程熵产。乃=yL互=1.96cm、 PT W=U,-U,=m-g)=0135、A,=3=c,n子-Rh2=177kgK. K-1 T T 5-17m=1×10kg,温度1=45C的水向环境放热,温度降低到环境温度t。=10C, 40
第五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40 容器中通入 3 p 0.1 MPa 的饱和水蒸气,加热空气后冷却为饱和水,如图 5-6 所示。 设系统稳态工作,且不计动能、位能影响。试分别计算两种方案流过 1kg 空气时系统 的熵产并从热力学角度分析哪一种方案更合理。 提示和答案: 低压下空气作为理想气体。方案 I:稳定流动系空气的熵方程为 2 1 f g s s s s ,控制体积绝热,故 0 0 0 0 2 g 2 1 2 1 g 2 1 1 ln p s s s s s R s s p 根据 1 T 、 2 T 由附表中查得 0 1 s 、 0 2 s , 0 0 g 2 1 2 1 s s s s s 0.1297kJ/(kg K) 方案Ⅱ:空气和水蒸汽均为稳定流动,根据稳定流动热力系的熵方程 1 2 1 3 4 3 f g ( ) ( ) m m q s s q s s S S 绝热 g 3 g 2 1 4 3 1 1 ( ) ( ) m m m S q s s s s s q q (a) 式中 3 1 m m q q 可由稳定流动能量方程确定,不计动能,位能差时 3 2 1 1 3 4 m m q h h q h h 。由附表,根据 1 T 、 2 T 查得 1 h 、 2 h 和 1 s 、 2 s ,得 g s 0.022kJ/(kg K)。 计算结果表明,系统 2 的熵产远小于系统 1 的,从热力学角度分析方案Ⅱ更合理。 5-16 某小型运动气手枪射击前枪管内空气压力 250kPa 、温度 27 C、体积 3 1cm ,被 扳机锁住的子弹像活塞,封住压缩空气。扣动扳机,子弹被释放。若子弹离开枪管时枪管 内空气压力为 100kPa 、温度为 235K ,求此时空气的体积、过程中空气作的功及单位质量 空气熵产。 提示和答案: 射击前枪管内空气和子弹离开枪管时枪管内空气质量不变,且都满足 状态方程;射击过程近似绝热,管内空气熵变即过程熵产。 1 2 3 2 1 2 1 1.96cm p T V V p T 、 g 1 2 1 2 ( ) 0.135J 1 mR W U U T T 、 2 2 12 g g 1 1 ln ln 17.7J/(kg K) p T T s s c R T T 。 5-17 6 m 1 10 kg ,温度 t 45 C 的水向环境放热,温度降低到环境温度 0 t 10 C
第五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试确定其热量Ee和热量A0。已知水的比热容c=4.187kJkg·K)。 提示和答案:温度为318K的水放热,温度降低到283K过程的平均温度为 7=9=.(G-2=300.16K,热量 E.o= =8.38×10kJ:热量 4e-Q-Eo-0=13816x10W. 5-18根据熵增与热量的关系来讨论对气体:(1)定容加热;(2)定压加热:(3)定 温加热,哪一种加热方式较为有利?比较 的基础分两种情况:(1)从相同的初温出 发:(2)达到相同的终温。 提示和答案:①加热量Q1相同, 即三条过程线下面积相等,此时 (a) (b) △S-2△,4>△4,定容最不利,定压次之, 定温最有利。 5-19设工质在1000K的恒温热源和300K的恒温冷源间按循环a-b-c-d-a工 作(图5-8),工质从热源吸热和向冷源放热都存在 50K的温差。(1)计算循环的热效率:(2)设体 系的最低温度即环境温度,T,=300K,求热源每 供给1000kJ热量时,两处不可逆传热引起的损 图5-8 失1和12,及总损失。 提示和答案:(1)循环a-b-c-d-a是在中间热源T、工,之间工作的内可逆循环, n=1-三=0.632:(2)循环a-b-c-d-aQ=1000kJ,故放热9,= 0,=368d· T 工质吸热过程,高温热源(T=1000K)放出热量1000kJ,工质吸热1000kJ,过程熵方 41
第五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41 (a) (b) 图 5-7 图 5-8 试确定其热量 E x,Q 和热量 A n,Q 。已知水的比热容 w c 4.187kJ/(kg K) 。 提示和答案: 温度为 318K 的水放热,温度降低到 283K 过程的平均温度为 w 1 0 1 w 0 ( ) 300.16K ln Q c T T T s T c T , 热 量 0 6 x , 1 8.38 10 kJ Q T E Q T ; 热 量 0 6 n, x, 138.16 10 kJ Q Q T A Q E Q T 。 5-18 根据熵增与热量 的关系来讨论对气体:(1)定容加热;(2)定压加热;(3)定 温加热,哪一种加热方式较为有利?比较 的基础分两种情况:(1)从相同的初温出 发;(2)达到相同的终温。 提示和答案: ①加热量 Q1相同, 即 三 条 过 程 线 下 面 积 相 等 , 此 时 1 2 1 3 1 4 s s s ,而熵增与热量 成 正比,故定容过程中 Δ 1 2 s 最小,最有利;定压次之;定温最不利。②到达相同的终温,加 热量 Q1相同,三条线下面积相等,此时, 3 4 2 4 1 4 s s s ,定容最不利,定压次之, 定温最有利。 5-19 设工质在 1 000 K 的恒温热源和 300 K 的恒温冷源间按循环 a b c d a 工 作(图 5-8),工质从热源吸热和向冷源放热都存在 50 K 的温差。(1)计算循环的热效率;(2)设体 系的最低温度即环境温度, 0 T 300 K ,求热源每 供给 1 000 kJ 热量时,两处不可逆传热引起的 损 失 1 I 和 2 I ,及总 损失。 提示和答案: (1) 循环 a b c d a 是在中间热源 1 T 、 2 T 之间工作的内可逆循环, 2 t 1 1 0.632 T T ;(2)循环 a b c d a 1 Q 1000kJ ,故放热 2 2 1 1 368kJ T Q Q T 。 工质吸热过程,高温热源( H T 1000K )放出热量 1000kJ,工质吸热 1000kJ,过程熵方
第五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程S=AS-S,S=9-9=100N 1000kJ =0.0526kJ/K。不等温传热引起的 TT 950K 1000K 损失L=TAS=TS,=15.78k。类似,350K的工质放热368KJ,被300K的冷源吸收, 过程熵产S=△S,-3-号-9=0,1752K,不等温传热的损失,1=5256. 总的损失I=1+I2=68.34k。 5-20将100kg温度为20C的水与200kg温度为80C的水在绝热容器中混合,求 混合前后水的熵变及损失。设水的比热容为定值,C=4.187k/kg·K),环境温度 t。=20C。 提示和答案:取所有的水为闭口系,设混合后水温为,据闭口系能量方程求得混合 后水温为1=m4+m吐=60C,系统痛变△S=mC.n+m,c.ln=4.7392kK,绝 T T m,+m T 热过程熵变等于熵产S.=△S,损失I=T,S。=13886k。 5-21100kg温度为0℃的冰,在大气环境中融化为0℃的水,己知冰的溶解热为335 kJg,设环境温度T。=293K,求冰化为水的熵变,过程中的熵流和熵产,及损失。 提示和答案:100kg冰融解所需热量Q=3.35×104kJ。设想在冰与环境间有一中间 热源,中间热源与冰接触侧的温度T=T=273K,它们之间是无温差传热,取冰为热力 系,进行的是内可逆过程,因而冰的熵变AS。-9=9=12.71k水,箱流 S,-9=9=14.33K,痛产S=AS-S=838kK,损失1=T3,=245534u. TT 5-22若上题中冰在20℃的环境中融化为水后升温至20℃。求:(1)冰融化为水并升 温到20℃的熵变量:(2)包括相关环境在内的孤立系统熵变: (3)损失,并将其示于T-s图。 提示和答案:过程由冰融化和升温组成,所需热量是两者 之和Q=9+92=4.1874×10kJ。水的熵变可分两段求出, 图5-9 42
第五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42 图 5-9 程 g,1 f,1 a b S S S , 1 1 g,1 H 1000kJ 1000kJ 0.0526kJ/K 950K 1000K Q Q S T T 。不等温传热引起的 损失 1 0 iso,1 0 g,1 I T S T S 15.78kJ 。类似,350K 的工质放热 368KJ,被 300K 的冷源吸收, 过程熵产 2 2 g,2 2 L c d 0.1752kJ/K Q Q S S S T T f ,不等温传热的 2 I 52.56kJ 。 总的 1 2 I I I 68.34kJ。 5-20 将 100 kg 温度为 20 C 的水与 200 kg 温度为 80 C 的水在绝热容器中混合,求 混合前后水的熵变及 损失。设水的比热容为定值, w c 4.187 kJ/(kg K) ,环境温度 0 t 20 C 。 提示和答案:取所有的水为闭口系,设混合后水温为 t,据闭口系能量方程求得混合 后水温为 2 2 1 1 2 1 60 C m t m t t m m ,系统熵变 1 w 2 w 1 2 ln ln 4.7392kJ/K T T S m c m c T T ,绝 热过程熵变等于熵产 g S S , 0 g I T S 1388.6kJ 。 5-21 100kg 温度为 0℃的冰,在大气环境中融化为 0℃的水,已知冰的溶解热为 335 kJ/kg,设环境温度 0 T 293K ,求冰化为水的熵变,过程中的熵流和熵产,及 损失。 提示和答案: 100kg 冰融解所需热量 4 Q 3.35 10 kJ 。设想在冰与环境间有一中间 热源,中间热源与冰接触侧的温度 ice T T 273K ,它们之间是无温差传热,取冰为热力 系 , 进 行 的 是 内 可 逆 过 程 , 因 而 冰 的 熵 变 12 ice 122.71kJ/K Q Q S T T , 熵 流 f r 0 114.33kJ/K Q Q S T T ,熵产 g f S S S 8.38kJ/K , 0 g I T S 2455.34kJ 。 5-22 若上题中冰在 20℃的环境中融化为水后升温至 20℃。求:(1)冰融化为水并升 温到 20℃的熵变量;(2)包括相关环境在内的孤立系统熵变; (3) 损失,并将其示于 T s 图。 提示和答案:过程由冰融化和升温组成,所需热量是两者 之和 4 1 2 Q Q Q 4.1874 10 kJ 。水的熵变可分两段求出
第五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AS 2= +mc.n五=152313张K。环境的熵变△S4=是=-142,915kK。由冰和水 T T 与环境组成孤立系,△S=AS2+AS4=9.398kJ/K,损失1=TAS=2753.71kJ。1 在Ts图(图5-9)中以阴影面积表示。 5-23两物体A和B质量及比热容相同,即m=m,=m、C=Cp2=C。,温度各为T 和工,,且T>工,设环境温度为T。。按一系列微元卡诺循环工作的可逆机,以A为热源, B为冷源,循环运行,使A物体温度逐渐降低,B物体温度逐渐升高,直至两物体温度相 等为T为止,试证明:(1)T,=√T石,以及最大循环净功W=mc,(亿+T-2T):(2) 若A和B直接传热,热平衡时温度为T,求T及不等温传热引起的损失。 提示:(1)根据题意,在变温热源A、B间工作的最大循环净功,一定是可逆循环。 设过程中,A、B温度分别为T.、T,时的微元卡诺循环,自A热源吸热δg.,向B冷源 放热δQ2,循环净功为δW,则热源A的熵变ds= δ0._mc,dr 、冷源B的熵变 T 1,x ds2= 2-mc虹。经过一系列微元卡诺循环,热源A温度由工变化到,冷源B T 的温度由乙变化到工·A的总熵变△⑧,mc,元 此=m,n子、B的总箱变 △S,=mc,nZ,由热源、冷源、工质组成闭口绝热系,系统中进行可逆循环,故△S。=0, 于是,c,n王+心,n子=0,即可解得得T=石。微元循环的循环净功 T T δwxδ0.|-|δQ.l,全部微元循环累加得Wmax=mC,(T+T2-2Tr)。(2)两物体 A和B直接触,则热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冷物体吸入的热|δg曰δQ,|,可得 T 7=2T,+T)。损失的计算有二种方法。一是利用I=,AS。=2mc,n会:二是 “T 分别求出A物体放出热量中的热量,E2,=Q-A,e,=mc, 43
第五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43 1 0 12 w ice ice ln 152.313kJ/K Q T S mc T T 。环境的熵变 34 0 142.915kJ/K Q S T 。由冰和水 与环境组成孤立系, iso 12 34 S S S 9.398kJ/K , 0 iso I T S 2753.71kJ 。I 在 T-s 图(图 5-9)中以阴影面积表示。 5-23 两物体 A 和 B 质量及比热容相同,即 m m m 1 2 、 p p p 1 2 c c c ,温度各为 1 T 和 2 T ,且 1 2 T T ,设环境温度为 0 T 。按一系列微元卡诺循环工作的可逆机,以 A 为热源, B 为冷源,循环运行,使 A 物体温度逐渐降低,B 物体温度逐渐升高,直至两物体温度相 等为 f T 为止,试证明:(1) T TT f 1 2 ,以及最大循环净功 max 1 2 f ( 2 ) W mc T T T p ;(2) 若 A 和 B 直接传热,热平衡时温度为 m T ,求 m T 及不等温传热引起的 提示: (1)根据题意,在变温热源 A、B 间工作的最大循环净功,一定是可逆循环。 设过程中,A、B 温度分别为 1 2 x x T T 、 时的微元卡诺循环,自 A 热源吸热 1, δQ x ,向 B 冷源 放热 2, δQ x ,循环净功为 net δW ,则热源 A 的熵变 1, 1, 1 1, 1, δ d d x p x x x Q mc T s T T 、冷源 B 的熵变 2, 2, 2 2, 2, δ d d x p x x x Q mc T s T T 。经过一系列微元卡诺循环,热源 A 温度由 1 T 变化到 f T ,冷源 B 的 温 度 由 2 T 变化到 f T 。 A 的 总 熵 变 f 1 1, f 1 1, 1 d ln T x p p T x T T S mc mc T T 、 B 的 总 熵 变 f 2 2 ln p T S mc T 。由热源、冷源、工质组成闭口绝热系,系统中进行可逆循环,故 iso S 0 , 于是 , f f 1 2 ln ln 0 p p T T mc mc T T ,即可解得 得 T T T f 1 2 。微 元循环的循环 净功 max 1, 2, δ | δ | | δ | w Q Q x x ,全部微元循环累加得 max 1 2 ( 2 ) W mc T T T p f 。(2)两物体 A 和 B 直接触,则热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冷物体吸入的热 1, 2, | δ | | δ | Q Q x x ,可得 m 1 2 1 ( ) 2 T T T 。 m 0 iso 0 f 2 ln p T I T S mc T T ;二是 分别求出 A 物体放出热量中的热量 1 , x n, 1 0 m ln A A Q A Q p m T E Q A mc T T T T 和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