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学习目标: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认识其发展的阶段性 特点。(重点) 2.探究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得与失,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难 [自主预习·探新 、人民教育的奠基 1.过渡时期 (1)措施: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建立人民教育事业。 (2)方针: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 水平 (3)意义: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 民教育。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 有文化的劳动者。 (2)措施: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起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 3)成就 ①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②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1“学思之窗”,思考: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哪些发展?新 中国的教育为什么能够得到较快发展? 提示: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主要是逐步形成从小学到大学,从全日制教育到半工 半读教育等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 人才。 原因:制定并全面贯彻了正确的教育方针 二、动乱中的教育 1.原因:“文化大革命”十年中,极“左”路线的干扰和破坏。 2.表现 (1)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2)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 (3)20世纪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3.影响 (1)“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
1 第 21 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学习目标: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认识其发展的阶段性 特点。(重点) 2.探究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得与失,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难 点)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 一、人民教育的奠基 1.过渡时期 (1)措施:1949 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建立人民教育事业。 (2)方针: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 水平。 (3)意义: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 民教育。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 有文化的劳动者。 (2)措施: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起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 (3)成就 ①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②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 P100“学思之窗”,思考: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哪些发展?新 中国的教育为什么能够得到较快发展? 提示: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主要是逐步形成从小学到大学,从全日制教育到半工 半读教育等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 人才。 原因:制定并全面贯彻了正确的教育方针。 二、动乱中的教育 1.原因:“文化大革命”十年中,极“左”路线的干扰和破坏。 2.表现 (1)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2)1966 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 (3)20 世纪 70 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3.影响 (1)“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
(2)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 (3)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 (4)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三、教育的复兴 1.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复出,自告奋勇抓教育 2.措施 ①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组织编写新教材, 倡导尊师重教 70年代末 ②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大量增加教育投入 邓小平提出教育“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 基础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义务教育法》 20世纪 「中等教育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 80年代 增设一批新兴边缘学科专业,建立学位制度,改革高校招生 高等教育 与分配制度,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 ①着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 20世纪90 ②启动了“希望工程” 年代 ③国家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 3.成就 (1)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实验室迅速发展壮大 2)到20世纪末,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 [轻巧识记 现代中国的教育 一个方针 全面发展教育 两种制度 全日制与半工半读 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体系,“文化大革命” 时期一片混乱,新时期蓬勃发展 四项决策恢复高考、科教兴国、“三个面向”、义务教育 知识网络 知识精要 1.新中国的人民教育,为中国的社会主 1949-1 奠定基础 义事业培养了大量建设人才 百年大计 现代中国 教育为本|2.“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的教育事业 教育的发展1966 「遭到破坏 国运兴带来了严重破坏 97年以后{复兴繁荣 系于教育 3.“三个面向”的提出、教育立法的开 展及“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推动了 2
2 (2)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 (3)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 (4)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三、教育的复兴 1.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复出,自告奋勇抓教育。 2.措施 20 世纪 70 年代末 ①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组织编写新教材, 倡导尊师重教 ②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大量增加教育投入 20 世纪 80 年代 邓小平提出教育“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 基础教育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义务教育法》 中等教育 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 高等教育 增设一批新兴边缘学科专业,建立学位制度,改革高校招生 与分配制度,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 20 世纪 90 年代 ①着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 工程”计划 ②启动了“希望工程” ③国家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 3.成就 (1)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实验室迅速发展壮大。 (2)到 20 世纪末,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 [轻巧识记] 现代中国的教育 知识网络 知识精要 1.新中国的人民教育,为中国的社会主 义事业培养了大量建设人才。 2.“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的教育事业 带来了严重破坏。 3.“三个面向”的提出、教育立法的开 展及“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推动了
中国教育的发展。 [合作探究·攻重难] [史论结合] 让理解更深刻 探究点 发展教育的重大意义 [史料实证] 史料一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我们要全面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端正方向, 真正搞好教育改革,使教育事业有一个大发展,大的提高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史料二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党的 教育方针,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强化素质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 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胡锦涛 [教你读史] (1)史料一开头一句是中心句,指出了科技与教育的关系 (2)抓住史料二句末关键语句,理解发展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史料应用] 上述史料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教育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有什么意义? 【提示】观点: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要优先发展教育。意义:通过教 育培养人才,有利于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含量: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的智力 开发水平,推动社会进步:有利于培养民族创新意识,增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国力。 论从史出 正确认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1)通过教育培养大量人才来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含量。 (2)知识经济时代,人的智力开发速度快慢,最终将直接反映在社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 (3)培养民族的创新意识,增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国力 (4)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科技和教育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综合思维]让认知更清楚 、“文化大革命”对教育破坏的启示 1.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对于国计民生来说非常重要 2.经济、科技和民族素质的竞争在于教育,重视教育是发展的根本大计 3.国之兴衰,系于教育
3 中国教育的发展。 [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 发展教育的重大意义 [史料实证] 史料一 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我们要全面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端正方向, 真正搞好教育改革,使教育事业有一个大发展,大的提高。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史料二 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党的 教育方针,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强化素质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 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胡锦涛 [教你读史] (1)史料一开头一句是中心句,指出了科技与教育的关系。 (2)抓住史料二句末关键语句,理解发展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史料应用] 上述史料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教育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有什么意义? 【提示】 观点: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要优先发展教育。意义:通过教 育培养人才,有利于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含量;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的智力 开发水平,推动社会进步;有利于培养民族创新意识,增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国力。 正确认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1)通过教育培养大量人才来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含量。 (2)知识经济时代,人的智力开发速度快慢,最终将直接反映在社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 上。 (3)培养民族的创新意识,增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国力。 (4)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科技和教育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一、“文化大革命”对教育破坏的启示 1.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对于国计民生来说非常重要。 2.经济、科技和民族素质的竞争在于教育,重视教育是发展的根本大计。 3.国之兴衰,系于教育
4.应坚持教育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二、我国教育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1.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建立人民教育事业,使得人民在教育领域内恢复和掌握了主权。 2.进入全面建设时期,推行全日制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的教育制度,教育事业有了新 的发展。 3.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推动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改革 的蓬勃发展,特别是“科教兴国”战略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当堂达标·固双基]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 育。”这一方针实行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A[从题干“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可知这一方针应实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初期。 2.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后,为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以及青年们强烈 的求学欲望,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我国建立起() A.义务教育 B.半工半读教育 C.成人教育 D.业余教育 B[由所学知识可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起半 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B项符合题意。] 3.作为教育的载体,教科书不但承载了知识,也透视了国家的兴衰与变迁。下面教科 书图片最有可能出现于() 八、用毛泽东思想战胜疾病 为了更好地保护祖国,建设祖国,支持世界革命,必须要有 健康的身体,而疾病却是健康的大敌 我们首先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锻炼,增强体质 究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如果得了病应该怎样对待呢 毛主席教导我们:“对于病,要有坚强的斗争意志。对待病同 对待敌人一样,在战略上要藐视它,在战术上要重视它。 A.1949~1956年 B.1956~1966年 C.1966~1976年 D.1978~1988年 C[由图片中的“用毛泽东思想战胜疾病”看出教科书图片最有可能出现于“文化大 革命”时期,故选C项。] 4.1970~1976年高校招生采用“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 带来了学生文化素质差的弊端。邓小平复出后,为改变这种状况采取的重大抉择是(
4 4.应坚持教育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二、我国教育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1.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建立人民教育事业,使得人民在教育领域内恢复和掌握了主权。 2.进入全面建设时期,推行全日制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的教育制度,教育事业有了新 的发展。 3.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推动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改革 的蓬勃发展,特别是“科教兴国”战略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当 堂 达 标·固 双 基]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 育。”这一方针实行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A [从题干“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可知这一方针应实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初期。] 2.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后,为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以及青年们强烈 的求学欲望,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我国建立起( ) A.义务教育 B.半工半读教育 C.成人教育 D.业余教育 B [由所学知识可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起半 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B 项符合题意。] 3.作为教育的载体,教科书不但承载了知识,也透视了国家的兴衰与变迁。下面教科 书图片最有可能出现于( ) A.1949~1956 年 B.1956~1966 年 C.1966~1976 年 D.1978~1988 年 C [由图片中的“用毛泽东思想战胜疾病”看出教科书图片最有可能出现于“文化大 革命”时期,故选 C 项。] 4.1970~1976 年高校招生采用“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 带来了学生文化素质差的弊端。邓小平复出后,为改变这种状况采取的重大抉择是( )
【导学号:12322243】 A.提出“双百”方针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恢复被停止的高考 D.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C[“文化大革命”期间高等院校招生不需要文化课考试就可以上大学,导致教育水平 下降,专门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邓小平复 出后,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故选C项。] 5.下图“希望工程宣传画”说明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实行“科教兴国”的重 要环节是加紧() A.扫盲工作 B.普及义务教育 C.加强中等教育 D.发展高等教育 B[“希望工程”帮助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这属于普及义务教育的内 容,故选B项。] 6.小明今年读高三了,其父母勉励他说:要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努力学习,争取考 上一所“211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的设立是在() 【导学号:12322244】 A.1961~1963年院校调整时 B.1977年恢复高考后 C.20世纪90年代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时 D.西部大开发时 C[“211工程”是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策划和实行的、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项战 略性政策。“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在全国重点办好100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12322245】 材料一1977年的中国没有冬天。 这一年冬季和1978年夏季报考大学的人数,竟高达1160万!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 居然拿不出足够的纸来印考卷。为了解决1977级考生的考试用纸问题,中共中央决定,调 用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 1978年的春天来得更早 1978年3月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在会上宣布中共中央的观点:科学技术是生
5 【导学号:12322243】 A.提出“双百”方针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恢复被停止的高考 D.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C [“文化大革命”期间高等院校招生不需要文化课考试就可以上大学,导致教育水平 下降,专门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邓小平复 出后,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故选 C 项。] 5.下图“希望工程宣传画”说明了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政府实行“科教兴国”的重 要环节是加紧( ) A.扫盲工作 B.普及义务教育 C.加强中等教育 D.发展高等教育 B [“希望工程”帮助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这属于普及义务教育的内 容,故选 B 项。] 6.小明今年读高三了,其父母勉励他说:要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努力学习,争取考 上一所“211 工程”大学。“211 工程”大学的设立是在( ) 【导学号:12322244】 A.1961~1963 年院校调整时 B.1977 年恢复高考后 C.20 世纪 90 年代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时 D.西部大开发时 C [“211 工程”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策划和实行的、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项战 略性政策。“211 工程”即面向 21 世纪,在全国重点办好 100 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12322245】 材料一 1977 年的中国没有冬天。 这一年冬季和 1978 年夏季报考大学的人数,竟高达 1 160 万!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 居然拿不出足够的纸来印考卷。为了解决 1977 级考生的考试用纸问题,中共中央决定,调 用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 1978 年的春天来得更早。 1978 年 3 月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在会上宣布中共中央的观点:科学技术是生
产力 —《改革开放30年之科教篇》 材料二邓小平在总结“文化大革命”和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教训时指出:“没有 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就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现在 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他还说“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 话”,“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 (1)从材料一中你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的教育思想和指导方针 [解析]第(1)问可根据材料一中心关键信息“1977年”“报考大学的人数”“科学 技术是生产力”等分析回答。第(2)问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抓紧发展教育事业”“四个 现代化”“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1)历史信息:高考制度的恢复,带来很大的社会反响:中央进一步认识到了 科技的重要性 (2)教育思想:提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提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指导方针:提出“教 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指导方针
6 产力。 ——《改革开放 30 年之科教篇》 材料二 邓小平在总结“文化大革命”和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教训时指出:“没有 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就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现在 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他还说“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 话”,“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 (1)从材料一中你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的教育思想和指导方针。 [解析] 第(1)问可根据材料一中心关键信息“1977 年”“报考大学的人数”“科学 技术是生产力”等分析回答。第(2)问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抓紧发展教育事业”“四个 现代化”“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 (1)历史信息:高考制度的恢复,带来很大的社会反响;中央进一步认识到了 科技的重要性。 (2)教育思想:提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提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指导方针:提出“教 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指导方针。 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殷人将日月称东母与西,周代依据日月的时间属性行朝日夕月的祭礼,“”即秋分日的晚上在西门外祭月。春秋战国时,日月神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沂南汉画像石中东王公、西母分坐在柱收物(昆仑山)上,西王母两旁跪有捣药的玉兔,由此可知晋代郭璞《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言之有据,而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演变而来。秦汉时期日月祭祀仍为皇家礼制,此后直至明清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上古时期祭月列入皇家祀典而例行祭后,民间缺少了祭月的消息,这可能与古代社会的神权控制有关,像日月这样的代表阴阳天地大神,只有皇家才能与之沟通,一般百姓无缘祭享。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化观念进步,人们对月亮有了较理性的认识,月亮神圣色彩明显消褪。这时皇家也逐渐失去了对月神祭祀的独占权。对一般平民来说,月亮不再是那样“高可及”。唐朝虽没有中秋节,但唐人精神浪漫,亲近自然中秋赏月已成为文人的时尚,吟咏中秋明月的华章丽句寻常可见,如许浑《鹤林寺中秋夜玩月》云:“中秋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在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民俗日。文人沿袭赏月古风,但其情趣大异于唐人。多由月亮的清辉联想到河山的壮美,友朋千里邀赏明月,诗酒风流如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就借秋月抒发了感物怀人的情思。宋常以月之阴晴圆缺,喻人生变化无常,苏轼《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夜不长好,明月年何处看”就寄托着这种浩叹。似乎中秋明月的清光,也难掩宋人的感伤。不过对于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一种形态,即世俗的欢愉。北宋东京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东京梦华录》)。南宋杭州中秋夜更是热闹,在银蟾光满之时,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楼临轩玩月,酌酒高歌;中小商户也登上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梦梁录》);市井贫民“解衣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团圆是中秋节俗的心意义。宋人团圆识已与中秋节令发生关联,宋代城市居民阖家共赏圆月,就体现了这一伦理因素。明清时期,由于理学的浸染,民间社会乡族观念增强,人们对家庭更为依恋,中秋节正是加强亲族联系的良机。“中秋民间以月饼相连,取团圆之义”(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奈》),月饼在宋代已经出现,但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的风俗大概始于明朝,小的月饼在民间生活中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情感的信物互相馈送。节日是常生活的亮点,节俗文化是时代精神的聚焦。中秋经历了文人赏月的雅趣,民间拜月的情趣,以及有心吃月饼而无看的俗趣,节形态从古至今发生了重大变化。一部中秋节俗形态演变史,也是一部中国民众心态的变迁史。(摘编自萧放《团圆饼与月亮节—中秋俗形态的变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一项是( ) A.对于日月,殷人称东母与西,春秋战国时称东皇公、西王母,汉代称东公、西王母,从这些称呼可以看出,中国古人的日月崇拜有一脉相承之处。 B.唐宋两代都有文人赏月的风尚。唐人多借月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赞,体现出诗酒风流的情趣,而宋人常因月抒发感伤之情。 C.南宋时的都城杭州,中秋夜热闹非凡,不仅富家巨室、中小商户宴饮赏玩,“以酬佳节”连财力匮乏的市井贫民也勉力寻欢,足见中秋在当时已是非常重要的节日。D.中秋的节俗文化经历了不断丰富与演变的过程,如宋人赋予中秋节阖家团圆的意义,明人则将月饼引入中秋节,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感情的信物。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弦、望晦朔是月亮在运行过程中被人观察到的不同形态,是中国大多数节日设定的基准,如中秋节的设定就与“望”有关。 B.中秋节源于原始宗教中的月亮崇拜,但形成较晚。唐代文人已有中秋之夜赏月的风尚,到宋代中秋则成为重要的民俗节日。C.沂南汉画像石中的西王母为月神,居于昆仑山后演变为月神嫦娥。晋代郭璞《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即以此神话为依据。 D.唐朝的一般民众将月亮视为欣赏的对象,而不再觉得它高可及,这跟天文知识的丰富、化观念进步和皇家丧失对祭月的独占权大有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月为天地大神,在宗教祭祀中地位重要,上古时期统治者独占祭月权之后,直至隋唐以前一般民众无权祭月,中国民间也没有祭月的风俗。B.尽管唐宋文人赏月的情趣大异,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和苏轼《中秋月》都是借抒怀的感伤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在宋代,中秋已是团圆佳节,到明清时期理学的影响增强了民间社会的乡族观念和人们对家庭的依恋,于是中秋节更成为共享天伦与联系亲族的良机。 D.中秋节俗形态丰富,从文人雅士赏玩明月,到民间阖家团圆共赏明月,再到以饼相赠加强亲族联系,这些习俗的演变折射了时代精神的变迁。(二)文学类本阅读(1 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百年震柳 梁衡 1920年月6日,宁夏海原县发生了一场全球最大的地震。是日晚8时,风暴大起四野尘霾,地颤动山移、裂河断城陷。黄土高原经这一抖,如骨牌倒地土块横飞。老百姓惊呼:“山走了!”有整座山滑行三四公里者,最大滑坡面积竟毗连三县,达两千平方公里。山一倒就瞬间塞河成湖,形无数的大小“海子”。地震中心原有一大盐湖,为西北重要的产盐之地。湖底突然鼓起一道滚动的陡坎,如有人在湖下推行,竟滴水不漏地将整个湖面向北移了一公里,称之为“滚湖”。所有的地标都被扭曲、翻腾得面目全非。大地瞬间裂开一条237公里长的大缝,横贯甘肃、陕西宁夏。裂缝如闪电过野,利刃破竹见山裂,水断将城池村庄一劈两半,禾田畴被撕为碎片。当这条闪电穿过海原县的一条山谷时,中正有一片旺盛的柳树,它照样噼啪一路撕了下去。但是没有想到,这些柔枝弱柳虽被摇得东倒西歪,断枝拔根却没有气绝身死。狂震之后,有一棵虽被撕为两半,但又挺起身子顽强地活了下来,至今仍屹立在空谷之中,这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我不知道这株柳,该称它是一棵还两。同根,干样的树纹头上还枝叶连理。但地震已经将它从下一撕为二,现在两个半边树中间可穿行一人,而每半也都有合抱之粗了。人老看脸,树皮。经过百年岁月的煎熬,这树皮已如老人的肤,粗糙多皱青筋暴突。纹路之宽可容进一指,东奔西突似去又回,一如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这棵树已经有50年,就是说地震之时它已是40岁的高龄,而大难后至今又过了10岁。看过树皮,再干的开裂部分,真让你心惊肉跳。平常,锯开一根木头无论从哪个方向切入,那剖面上的年轮图案都幻化无穷,美不胜收以至于木纹装饰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木纹之美也成了生命的象征。但是现在,面对树心我找不到一丝的年轮。如同五马分尸,地裂闪过先是将树的老根嘎嘣地扯断,又从下往上扭裂、撕剥树皮,然后再将心的木质部分撕肝裂肺,横扯竖揪惨不忍睹。但是这棵树并没有死。地震揪断了它的根,却拔不尽它的须;撕裂了躯干,却扯不断它的连理枝。灾难过后,它又慢地挺了过来。百年,在这人迹罕至的桃源深处,阳光暖地抚慰着它的身子,细雨轻地冲洗着它的伤口,自身分泌着汁液,小心地自疗养生骨长肉。百年的疤痕,早已演化成许多起伏不平的条、块洞沟瘤,像一凝固的岩石,为我们定格了一段难忘的岁月。柳树这个种很怪。论性格,它是偏于柔弱一面的,枝条柔韧婀娜多姿,生水边。所以柳树常被人作了多情的象征。唐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取其情如柳丝依不舍。贺知章把柳比作窈窕的美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但在关键时刻,这个弱女子却能以柔克刚,表现出特别的顽强。西北气候寒冷干旱,是足够恶劣的了,它却能常年扎根于此o在北国的黄土地上,柳树是春天发芽最早、秋落叶迟的树,它尽力给大地最多的绿色。当年左宗棠进军西北,别的树不要却单选中这弱柳与大军同行。“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柳树有一种特殊的本领,遇土即根有水就长,干旱时休息苦熬着等待天雨,但绝不会轻生去死。它的根系特别发达,能在地下给自己铺造一个庞大的供水系统,远地延伸开去捕捉哪怕一丝的水汽。它木性软,常用来做案板刀剁而不裂;枝性柔,立于行道旁风吹而不折。我想,海原大地震的波绕球三圈,移山填河夺去了28万人的生命,而这一株裂不死的古柳却能够存活下来,它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