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同步测试 单项选择题 1.对于我国加大西部教育发展论述正确的是( ①加大西部教育发展力度 ②支持西部20所高校建设 ③在西部80个县建立职业教育中心 ④实施东西部对口支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中国教育事业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 A.过渡时期 B.十年探索时期 C.“文革”十年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3.刘少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倡导全日制和哪种制度并存(A) A.半工半读制 B.勤工俭学制 借读制D.奖学金制度 4.以法律形式正式将新中国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性质确定下来的是 A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5.关于新中国建国初期教育方针和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B其重要内容是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 C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 D鼓励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6.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招生考试是在 A1977年7月 B1977年12月 C1978年7月 D1978年12月 7.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提出了 A扫除文盲的基本方针 B“科教兴国”的重大战略
第 21 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同步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于我国加大西部教育发展论述正确的是( ) ①加大西部教育发展力度 ②支持西部 20 所高校建设 ③在西部 80 个县建立职业教育中心 ④实施东西部对口支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中国教育事业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 ) A. 过渡时期 B. 十年探索时期 C. “文革”十年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3.刘少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倡导全日制和哪种制度并存( A )[ 来源:学科网 ZX XK] A.半工半读制 B.勤工俭学制 C.借读制 D.奖学金制度 4.以法律形式正式将新中国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性质确定下来的是 A 1954 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5.关于新中国建国初期教育方针和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B 其重要内容是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 C 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 D 鼓励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6.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招生考试是在 [来源:学科网 ZXX K] A 1977 年 7 月 B 1977 年 12 月 C 1978 年 7 月 D 1978 年 12 月 7.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提出了 A 扫除文盲的基本方针 B“科教兴国”的重大战略
C实施义务教育的基本战略 D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8.将教育作为我国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的标志性事件是 A.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B.1987年,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C.1992年,中共十四的大召开 D.1995年,《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的公布 9.姚文元在1974年10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中写道:“历史事实证明,解放后十 七年,…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教育制度、教学方针和方 法几乎全是旧的一套。”对此分析评论正确的是 A、对文革前17年教育的估计、总结基本符合史实 B、观点错误,没有看到文革前17年教育事业硕果累累 C、观点错误,没有看到文革前我国已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D、观点正确,建国后的17年,中国的教育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占主导 10.国家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青少年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是 A、素质教育B、高等教育C、初等教育D、义务教育 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是在() A.1949年 1952年C.1954年D.1956年 12.20世纪新中国的下列事件,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入太空③中央提岀调整八字方 针④中国恢复高考制度 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④②①③D.③①②④ 1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2001年中国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战略目标 B.“四人帮"宣传的“读书无用”论给教育战线造成巨大危害 C.大学生继续深造,就可获得博士后学位 D.高等学校拥有一定的办学自主权 14.在“双百”方针正确指导下出现的成果是() A.成立中国科学院B.郭沫若的《蔡文姬》连续上映 C.新凤霞被下放劳动改造 。《沙家浜》占领戏剧舞台
C 实施义务教育的基本战略 D 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8.将教育作为我国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的标志性事件是 A.1983 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B.1987 年,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C.1992 年,中共十四的大召开 D.1995 年,《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的公布 9.姚文元在 1974 年 10 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中写道:“历史事实证明,解放后十 七年,……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教育制度、教学方针和方 法几乎全是旧的一套。”对此分析评论正确的是 A、对文革前 17 年教育的估计、总结基本符合史实 B、观点错误,没有看到文革前 17 年教育事业硕果累累 C、观点错误,没有看到文革前我国已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D、观点正确,建国后的 17 年,中国的教育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占主导[来源: Z .xx .k. Com ] 10.国家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青少年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是 A、素质教育 B、高等教育 C、初等教育 D、义务教育 11.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是在 ( ) A.1949 年 B.1952 年 C.1954 年 D.1956 年 12.20 世纪新中国的下列事件,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入太空 ③中央提出调整八字方 针 ④中国恢复高考制度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②①③ D.③①②④ 1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2001 年中国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战略目标 B.“四人帮"宣传的“读书无用”论给教育战线造成巨大危害 C.大学生继续深造,就可获得博士后学位 D.高等学校拥有一定的办学自主权 14.在“双百"方针正确指导下出现的成果是 ( ) A.成立中国科学院 B.郭沫若的《蔡文姬》连续上映 C.新凤霞被下放劳动改造 D.《沙家浜》占领戏剧舞台
15.对新中国教育开基创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 A.成功地把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新的人民教育 B.借鉴了英美先进教学经验的 C.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基础是通过接管各级各类学校奠定的 D.从列强手中收回了教育的自主权 16.中国高等教育处于停滞状态的时间是 A.1952-1958年B.1958-1961年 C.1963-1966年D.1966-1976年 17.“文革”期间,中国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最主要的原因是 A.教育目标不明确B.教育质量严重下滑 C.混乱的政治局面D.国家对教育不重视 18.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实行多党合作的民主政治协商制度 C.坚持改革开放D.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材料解析题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改革教育,改革文艺,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以利于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在这场文化大革命中,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 们学校的现象。 《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材料二我们国力的强弱,经齐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 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10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 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 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21世纪大业的主力军。中央 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 邓小平《把教育工作认真地抓起来》 请回答 (1)材料一对我国的教育作出了怎样的错误估计?这种“教育改革”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2)依据材料二,指出我国为什么把发展教育作为战略重点之一?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 重大措施?
15.对新中国教育开基创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B ) A.成功地把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新的人民教育 B.借鉴了英美先进教学经验的 C.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基础是通过接管各级各类学校奠定的 D.从列强手中收回了教育的自主权 16.中国高等教育处于停滞状态的时间是 A.1952-1958 年 B.1958-1961 年 C.1963-1966 年 D.1966-1976 年 17.“文革”期间,中国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最主要的原因是 A.教育目标不明确 B.教育质量严重下滑 C.混乱的政治局面 D.国家对教育不重视 18.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实行多党合作的民主政治协商制度 C.坚持改革开放 D.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二、材料解析题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改革教育,改革文艺,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以利于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在这场文化大革命中,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 们学校的现象。 ——《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材料二 我们国力的强弱,经齐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 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 10 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 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 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 21 世纪大业的主力军。中央 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 [ 来源:学科网 ZX XK] ——邓小平《把教育工作认真地抓起来》 请回答: ⑴材料一对我国的教育作出了怎样的错误估计?这种“教育改革”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⑵依据材料二,指出我国为什么把发展教育作为战略重点之一?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 重大措施?
【参考答案】 对中国教育事业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造成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化、人才断层”:严重影 响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的后劲,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恢复高考、提出“三个面向”、“科 教兴国”战略、教育立法。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 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材料二1984年,邓小平又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提高教师的素质 尊师重教。他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 发 展的人才,关键在于教师。同时,他还强调,我们要提高人民教师的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 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邓小平尊师重教的呼吁,引起了澈会的共鸣。国家正式宣布每年 9月10日为教师节。……而且邓小平曾不无忧虑地说过:现代经济和教育的发展不成比 例,对教育投资太少,今后无论如何要逐年增加对教育的投资,否则现代化就实现不了。 请回答 (1)邓小平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三个面向"和培养“四有新人”的?(6分) (2)你如何理解“三个面向”的辩证关系?(6分) 【参考答案】 (1)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迫切需要人才的历 史条件下提出的。 (2)面向现代化是其中的主体和核心,是“三个面向”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而面向世界是 面向现代化在空间上的扩展,面向未来是面向现代化在时间上的延伸。 21.我们国家,国力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 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 比不了的、、、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重任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参考答案】 对中国教育事业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造成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化、人才断层”;严重影 响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国力的强弱,经济发 展的后劲,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恢复高考、提出“三个面向”、“科 教兴国”战略、教育立法。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 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材料二 l 984 年,邓小平又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提高教师的素质, 尊师重教。他曾 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 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 发 展的人才,关键在于教师。同时,他还强调,我们要提高人民教师的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 整 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邓小平尊师重教的呼吁,引起了澈会的共鸣。国家正式宣布每年 9 月 10 日为教师节。……而且邓小平曾不无忧虑地说过:现代经济和教育的发展不成比 例,对教育投资太少,今后无论如何要逐年增加对教育的投资,否则现代化就实现不了。 请回答: (1)邓小平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三个面向"和培养“四有新人”的?(6 分) (2)你如何理解“三个面向”的辩证关系?(6 分) 【参考答案】 (1)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迫切需要人才的历 史条件下提出的。 (2)面向现代化是其中的主体和核心,是“三个面向”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而面向世界是 面向现代化在空间上的扩展,面向未来是面向现代化在时间上的延伸。 21.我们国家,国力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 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 比不了的、、、、、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重任。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邓小平 请回答 (1)我国在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上出现过哪些偏差? (2)“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在教育事业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 (1)在“大跃进”的年月,各地出现了“教育大跃进”不顾客观条件大办学校:大量增加 学生的劳动,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导致教育质量下降。“文革”的到来,使教育事业遭 到严重破坏,那时学校教育秩序混乱,广大教师受到摧残,青少年一代丧失了接受科学文化 教育的机会,各条战线专门人才短缺,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和世界发达国家差 距加大了 (2)措施:①文革结束后,为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恢复教学秩序,恢复中断十年 的高考制度,组织编写新教材,倡导尊师重教,学校教育迅速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②改 革开放后,提吃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③对教育改革提 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
——邓小平 请回答: (1)我国在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上出现过哪些偏差? (2)“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在教育事业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 (1)在“大跃进”的年月,各地出现了“教育大跃进”不顾客观条件大办学校;大量增加 学生的劳动,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导致教育质量下降。“文革”的到来,使教育事业遭 到严重破坏,那时学校教育秩序混乱,广大教师受到摧残,青少年一代丧失了接受科学文化 教育的机会,各条战线专门人才短缺,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和世界发达国家差 距加大了。 (2)措施:①文革结束后,为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恢复教学秩序,恢复中断十年 的高考制度,组织编 写新教材,倡导尊师重教,学校教育迅速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②改 革开放后,提吃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③对教育改革提 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