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卷,第2期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Vol 30 No. 2 2013年4月 Studies in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pr.,2013 中国传统建筑的经验理性分析 王金平2,郭贵春 (1.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太原03000;2.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太原030024) 摘要:以思想史、技术史、传统美学为理论基础,应用中西方文化比较的研究方法,以“经验理性”概念为基 石,探索中国传统建筑在宏观的文化视野下,对“经验理性”特征的把握。从建筑环境、建筑选材、建筑組群、建筑单 体、建筑装饰等层面,归纳总结中国传统建筑的经验理性特征,进一步揭示中国传統建筑的技术思想。 关键词:传统建筑;建筑技术;形态特征;经验理性;技术思想 中图分类号:N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062(2013)02-0094-06 中国的“经验理性”精神,体现在更加关注现实的数理和技术水平,但始终停留在长期经验积累的 的社会生活,善于吸收一切对自己现实生存和生活理性创造上。在文化意识形态的支配下,中国传统 有利的事物,舍弃那些在实践中被证明没用或过时建筑在为人提供物质功能需求方面,存在非常恰当 的东西。中国人对于事物的认知,更关注的是如何的经验理性。中国传统建筑的经验理性,体现在营 主动地引导人们的实际生活和生产,不愿作为纯粹造过程各个环节中,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归纳总结, 抽象的思辨。它看重的是功能,而不是实体本身。进一步揭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技术思想。 “经验理性”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心理 结构的高度概括,在中国传统建筑的营造方面,有着 建筑环境的经验理性 淋漓尽致的体现。挖掘中国传统建筑的经验理性精 查阅中国古代的大量文献,无不都表达着“因 神,对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经验理性的特征天材、就地利”,顺应自然的经验理性内涵,这首先 大有裨益。我们认为所谓“经验理性”,就是经验的体现在城市规划方面。《管子》载:“城郭不必中规 合理性。中国的传统文化,虽然具有经验理性的特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就表达了经验理性的精 征,但缺乏相对抽象的逻辑理性。究其原因,古人没神。与城市及建筑营建中“象天法地”的拘泥于形 有看到逻辑理性的价值,更不会看到建立在逻辑理式的伦理思想,形成了鲜明的互补机制。在城乡聚 性基础之上的数学和逻辑学等方面的价值。东方人落和建筑活动中,中国古人表现出重视自然、顺应自 重直觉、西方人重逻辑的说法就是这方面的生动写然,与自然相融合的环境意识。但古人对于这种环 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更强调人际的和谐以及以境意识的理论,概括阐释得一直不够充分,有关环境 人为主体的天人和谐,将人与自然看做是和谐的统意识的论述,大量混杂在浩如烟海的风水书中。尽 体,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古代对人类外部管风水书中夹杂了大量的荒谬的故弄玄虚的迷信活 世界探索的积极性,古人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身动,但其中颇为丰富的、理性的、基于相地实践经验 的内向超越上,尽管历史上的中国已经产生过一定的“因地制宜”的环境调整意识,则是值得我们关注 【收稿日期】2013-01-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778117);“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8BA8BO4) 【作者简介】王金平(1966-),男,山西孝义人,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太原理工大学建筑系教授,研 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史; 郭贵春(1952-),男,山西沁县人,山西大学科学技术晢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科学晢学。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第 3O卷,第 2期 2013年 4月 科 学 技 术 哲 学 研 究 Studiesin Philosophy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1.30 No.2 Apr.,2013 中国传统建筑 的经验理性分析 王金平 ,郭贵春 (1.山西大学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太原 030006;2.太原理工大学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太原 030024) 摘 要 :以思想史、技术史 、传统 美学为理论基础 ,应 用中西方 文化 比较 的研 究方法 ,以“经验 理性 ”概念 为基 石 ,探索中国传统建筑在宏观的文化视野下,对“经验理性”特征的把握。从建筑环境、建筑选材、建筑组群、建筑单 体 、建筑装饰等层面 ,归纳 总结 中国传统建筑的经验理性特征 ,进一步揭示 中国传统建筑的技术 思想 。 关键词 :传统建筑 ;建 筑技术 ;形态特征 ;经验 理性 ;技术思想 中图分类号 :N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674—7062(2013)02—0094—06 中国的“经验理性”精神 ,体现在更加关注现实 的社会生活 ,善于吸收一切对 自己现实生存和生活 有利 的事物 ,舍弃那些在实践 中被证明没用或过时 的东西。中国人对于事物 的认知 ,更关 注的是如何 主动地引导人们的实际生活和生产 ,不愿作 为纯粹 抽象的思辨。它看重 的是 功能 ,而不是 实体本 身。 “经验理 l生”精神 ,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心理 结构的高度概括 ,在中国传统建筑的营造方面 ,有着 淋漓尽致 的体现。挖掘中国传统建筑的经验理性精 神,对认识和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 中经验理性的特征 大有裨益。我们认为所谓“经验理性”,就是经验 的 合理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 ,虽然具有经验理性的特 征 ,但缺乏相对抽象的逻辑理性。究其原 因,古人没 有看到逻辑理l生的价值 ,更不会看到建立在逻辑理 性基础之上的数学和逻辑学等方面的价值。东方人 重直觉 、西方人重逻辑的说法,就是这方面的生动写 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更强调人际的和谐 以及 以 人为主体的天人和谐 ,将人与 自然看做是和谐的统 一 体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古代对人类外部 世界探索的积极性 ,古人将更多 的注意力放在 自身 的内向超越上 ,尽管历史上的中国已经产生过一定 的数理和技术水平,但始终停 留在长期经验积累 的 理性创造上。在文化意识形态 的支配下,中国传统 建筑在为人提供物质功能需求方面 ,存在非常恰 当 的经验理性 。中国传统建筑的经验理性 ,体现在营 造过程各个环节中,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归纳总结 , 进一步揭示 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技术思想。 建筑环境 的经验理性 查阅中国古代 的大量文献 ,无不都表达着 “因 天材 、就地利”,顺应 自然 的经验理性 内涵 ,这首 先 体现在城市规划方面。《管子》载 :“城郭不必 中规 矩 ,道路 不必 中准绳 。”_l就表达 了经验理 性 的精 神 。与城市及建筑 营建 中“象天法地”的拘泥于形 式的伦理思想 ,形成了鲜 明的互补机制。在城乡聚 落和建筑活动中,中国古人表现出重视 自然 、顺应 自 然,与 自然相融合 的环境意识。但古人对于这种 环 境意识 的理论 ,概括阐释得一直不够充分 ,有关环境 意识的论述 ,大量混杂在浩如烟海的风水书中。尽 管风水书中夹杂了大量的荒谬的故弄玄虚的迷信活 动 ,但其中颇为丰富的、理性的、基于相地实践经验 的 “因地制宜”的环境调整意识 ,则是值得我们关注 【收稿 日期】 2013一Ol一2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778117);“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8BAJO8B04) 【作者简介】 王金平(1966一),男,山西孝义人,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太原理工大学建筑系教授,研 究方向为科 学技 术史 ; 郭贵春 (1952一),男,山西沁县人 ,山西大学科学技 术哲学研 究 中心教授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科 学哲学..
的。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在“藏风聚气”的理想作用,它还可以稳定柱网,提高建筑的整体性,增加 模式中取得负阴抱阳的格局,实际上就是坐北朝南建筑刚度。此外,土材还用于地面和屋面。上至 的方位。若受地形的高低限制,风水师往往会依地屋面,下至台基,土的身影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随处可 势走向,偏转建筑的朝向角度。这个角度基本上就见。土材在木结构体系中广泛使用,使得承重结构 是以子午线的正南轴为基准,在南偏西30度和南偏和维护结构相分离,从而使木材和土材各得其所,这 东30度之间,这恰恰与日照的最佳朝向相吻合,从就大大提高了木结构建筑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而取得了建筑朝向与“日照”的天时、“地形”的地利 在中国传统建筑木构架承重体系中,逐渐形成 的双向协调。再如村庄的出水口以“巽”位为吉位,了以穿斗式和抬梁式两种基本形式的木构架互补的 这是因为中国地形地貌的特点是西高东低,主要河机制。中国古代匠人对木材很早就有“横担千,竖 流多是自西向东,以东南向为出水口,是符合河流流担万”的说法,可见他们很早就认识到木材力学性 向规律的。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民居村落的布局能上各向不同性的特点,其中以纵向的抗轴压能力 大都反映出风水中依形就势的规划意识,民居聚落最强,木材的抗弯性能犹弱。抬梁式木构架体系是 的形态既配合山川形势,又强化山川形势,使得建筑梁柱攴撑体系。梁作为受弯构件,虽可以达到六步 景观所散发的人文美与自然美得到完美的结合,相架的跨度,但同时也要付出增大梁柱截面积的代价。 互的统一。(2在这个过程中很注重实用功能需求,穿斗式木构架体系则是檩柱支撑体系。穿枋起拉结 从而使功能与美观得到统 作用,不受弯,木柱间距缩小,上部荷载不需要经过 受弯的梁即传入受纵向力的柱,且由于分配到每根 二建筑选材的经验理性 柱上的荷载减小,柱的截面也可缩小。由此可见,穿 中国传统建筑在构筑选材上,注重经验积累,表斗式在力学性能方面比抬梁式更趋合理,但它的缺 现出很强的务实性。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为主要陷也很明显那就是由于柱子过密而不能适应大空 构筑体系,但又不拘泥于木构架的约束,常常是就地间要求。因此,抬梁式建筑在官式建筑和大材较易 取材根据所选材料的材性采取合宜的营造模式,从得的北方地区使用得较多,而穿斗式建筑在民间建 而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相济的木构架建筑体筑和大材难觅的南方地区使用得较普遍。“从明清 系为主体、建筑选材多样、构筑形态多元的特点。 以来斗棋的力学作用不断消减而趋于装饰的趋向来 土木相济的木构架建筑体系,之所以能从远古看,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对木构架长期的实践过 时期长久地延续下来,取材方便构筑体系的合理是程中,匠人对木材力学性能运用,走向经验理性。纵 重要的因素。从取材上讲,中国古代的土材和木材观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体系中抬梁式和穿斗式的互 资源都很丰富。 补运用,就能充分说明这种体系机制的高度灵活性 华夏文明起源的中原地区,有着很厚的黄土层,和适应性。而从木构架体系后来的木材力学性能的 这深厚的土层不仅生长出多样的作物,也以其优良合理化趋向,也无疑说明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经验理 的材性从一开始就成了构筑房屋的材料。土材不仅性特点。 是易于挖掘,而且保温、隔热、防火和隔音性能优良 这些都使得土材成为木构架建筑中重要的组成成 建筑组群的经验理性 分。中国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纯熟的用土机制。 由于木构架体系的局限,中国古代单体建筑体 首先来看夯土台基,这一技术出现得很早,夏商时期量上不能做得过大。中国古代建筑都是由几个建筑 的“茅茨土阶”表明在当时已广泛使用夯土台基。单体围合成院落,再由若干个院落组合连接而成为 其二,就夯土高台来看,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这建筑组群从而满足人们的物质精神需求的这 方式盛行一时。木构建筑依附于高台组成庞大的种与西方建筑迥异的离散型建筑布局特点,从其诞 组群,形成了远胜于木结构单体的宏伟体量。其三生时就显露无遗。而经过几千年的岁月考验在不 是版筑土墙,这是一种长期使用的木构架建筑墙体,断的工程实践中,这种离散型布局形态一直贯穿始 运用范围非常广泛。有时会在土中加入草根、竹片终,经久不衰。这种布局形态是中国古代宗法血缘 或碎瓦片,用以提高版筑土墙的力学性能。其四,土基础上的农耕文化最合适的组合方式,也符合中国 筑坯墙,就是将土和泥注入模范,拓成砖块形状,晒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和审美需求。除此之外,这种布 干后叠砌成墙体的做法。有时,土坯墙不仅起围挡局形态能够贯穿始终地存在,必然有其使用功能上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的。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在 “藏风聚气”的理想 模式 中,取得负阴抱阳的格局 ,实际上就:是坐北朝南 的方位。若受地形 的高低限制 ,风水师往往会依地 势走向,偏转建筑 的朝 向角度。这个角度基本上就 是以子午线的正南轴为基准 ,在南偏西 30度和南偏 东 30度之间,这恰恰与 日照的最佳朝 向相吻合 ,从 而取得了建筑朝向与“日照”的天时、“地形”的地利 的双向协调 。再如村庄的出水 口以“巽”位 为吉位 , 这是因为中国地形地貌 的特点是西高东低 ,主要河 流多是 自西向东 ,以东南向为出水 口,是符合河流流 向规律 的。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 ,民居村落的布局 大都反映出风水 中依形就势 的规划意识 ,民居 聚落 的形态既配合山川形势 ,又强化山川形势 ,使得建筑 景观所散发的人文美与 自然美得到完美 的结合 ,相 互的统一。_2在这个 过程 中很注重实用 功能需求 , 从而使功能与美观得到统一。 二 建筑选材 的经验理性 中国传统建筑在构筑选材上 ,注重经验积累,表 现出很强的务实性 。中国古代建筑 以木构架为主要 构筑体系,但又不拘泥于木构架的约束 ,常常是就地 取材 ,根据所选材料的材性采取合宜的营造模式 ,从 而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相济的木构架建筑体 系为主体 、建筑选材多样、构筑形态多元的特点。 土木相济的木构架建筑体系 ,之所 以能从远古 时期长久地延续下来 ,取材方便 、构筑体系的合理是 重要的因素。从取材上讲 ,中国古代 的土材和木材 资源都很丰富。 华夏文明起源的中原地区,有着很厚 的黄土层 , 这深厚的土层不仅生长 出多样 的作物 ,也 以其优 良 的材性从一开始就成了构筑房屋的材料 。土材不仅 是易于挖掘 ,而且保温 、隔热 、防火和隔音性能优 良, 这些都使得 土材成为木构架建筑 中重要 的组成成 分 。中国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纯熟 的用土机制。 首先来看夯土台基 ,这一技术 出现得很早 ,夏商时期 的“茅茨 土阶”表 明在 当时 已广泛使 用夯土 台基。 其二 ,就夯土高台来看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 ,这 一 方式盛行一时。木构建筑依附于高台组成庞大的 组群 ,形成了远胜于木结构单体的宏伟体量 。其三 是版筑土墙 ,这是一种长期使用的木构架建筑墙体 , 运用范围非常广泛 。有时会在土 中加人草根 、竹 片 或碎瓦片,用以提高版筑土墙的力学性能。其四 ,土 筑坯墙 ,就是将土和泥 注入模范 ,拓成砖块形状 ,晒 干后叠砌成墙体的做法 。有 时,土坯墙不仅起 围挡 作用 ,它还可以稳定柱网,提高建筑的整体性 ,增加 建筑刚度。 此外 ,土材还用 于地 面和屋面。上至 屋面,下至台基 ,土的身影在中国传统建筑 中随处可 见 。土材在木结构体系 中广泛使用 ,使得承重结构 和维护结构相分离,从而使木材和土材各得其所 ,这 就大大提高了木结构建筑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在 中国传统建筑木构架承重体系 中,逐渐形成 了以穿斗式和抬梁式两种基本形式的木构架互补的 机制。中国古代匠人对木材很早就有 “横担千 ,竖 担万”的说法 ,可见他 们很 早就认识 到木材力学性 能上各 向不 同性的特点 ,其 中以纵 向的抗轴压能力 最强 ,木材的抗弯性能犹弱。抬梁式木构架体系是 梁柱支撑体系。梁作为受弯构件 ,虽可以达到六步 架的跨度 ,但同时也要付出增大梁柱截面积的代价 。 穿斗式木构架体系则是檩柱支撑体系。穿枋起拉结 作用 ,不受弯 ,木柱间距缩小 ,上部荷载不需要经过 受弯的梁即传人受纵 向力 的柱 ,且 由于分配到每根 柱上的荷载减小 ,柱的截面也可缩小 。由此可见 ,穿 斗式在力学性能方面 比抬梁式更趋合理 ,但它的缺 陷也很明显 ,那就是 由于柱子过密而不能适应大空 间要求。因此 ,抬梁式建筑在官式建筑和大材较易 得的北方地区使用得较多 ,而穿斗式建筑在 民间建 筑和大材难觅的南方地区使用得较普遍 。L4从 明清 以来斗棋的力学作用不断消减而趋于装饰的趋向来 看 ,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对木构架长期 的实践过 程中,匠人对木材力学性能运用 ,走向经验理性。纵 观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体系中抬梁式和穿斗式的互 补运用 ,就能充分说 明这种体 系机制的高度灵活性 和适应性。而从木构架体系后来 的木材力学性能的 合理化趋 向,也无疑说 明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经验理 性特点。 三 建筑组群的经验理性 由于木构架体 系的局限,中国古代单体建筑体 量上不能做得过大 。中国古代建筑都是 由几个建筑 单体围合成院落 ,再由若干个院落组合 、连接而成为 建筑组群 ,从而满足人们 的物质 、精神需求 的。 这 种与西方建筑迥异 的离散型建 筑布局特点,从其诞 生时就显露无遗 。而经过几千年的岁月考验 ,在不 断的工程实践中,这种离散型布局形态一直贯穿始 终 ,经久不衰。这种布局形态是 中国古代宗法血缘 基础上的农耕文化最合适 的组合方式 ,也符合 中国 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和审美需求。除此之外 ,这种布 局形态能够贯穿始终地存在 ,必然有其使用功能上 95
合理和普遍适应的一面。 晋陕窄院的庭院狭长,厢房间数较多,常做成一层半 首先,这种闭合而中间庭院露天的院落,具有气的阁楼,上面半层不住人,仅用于储藏。晋陕窄院分 候调节机能,可以明显地改良气候条件,将不良自然布于山西晋中、晋南和陕西关中地区。这是结合当 因素排除在外。有院墙和屋宇围合的封闭空间,可地的气候特点对四合院作出的改良。这些地区夏季 以有效地阻挡寒风和狂沙的侵袭,而天井和屋檐的炎热,窄院可以使庭院的阴影区域扩大,而较高的阁 结合又可以满足遮阴和采光等要求。其次,与底层楼使东西厢的住屋避免了阳光的曝晒。这些地区风 独立式建筑布局相比,围合式的庭院布局有更高的沙较大,两厢的靠拢可以使房屋之间相互遮挡,避免 土地利用效率,用地效益较高。其三,土木共济的木风沙的直接侵袭。由于人口稠密,商业繁荣,用地紧 构架建筑相较于西方的砖石建筑,坚实程度和防护张所以增加院落进深无疑更加经济。东北民居 性能较差,而庭院式的布局形态则很好地弥补了这常常是采用“一正四厢”的形态。东北地区冬季严 缺陷。这些由单体建筑组成的院落,由坚固的砖寒,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保暖、日照和御寒的需要,另 石和厚厚的围墙包裹起来,有时再在围墙上布置角方面是因为这里远离封建统治中心,礼制约束较 楼,形成了一道坚实的防线提高了建筑组群整体的弱,加之土地辽阔,从而形成了相应的“一正四厢” 防御性,防护戒备的功能较强。其四,有利于防火安的形态。东北民居庭院宽大,日照充足。正房中 全。木结构建筑本身的防火性能很差,虽然中国有梢间和次间常设有炕,明间集中有做饭和烧炕合用 高超的木结构使用经验,也可以构建出很高的木结的大锅,成为厨房兼御寒挡风的过渡空间。为了防 构楼阁建筑和恢弘的集中式建筑,终因其很差的防寒、保暖,将厚厚的墙体包裹住木构架,墙体有砖墙、 火性能逐渐趋于离散型的布局。通过建筑之间的防土坯墙或砖墙与土坯墙混用。天井院是南方地区院 火山墙,可有效地延缓火势的蔓延。离散型建筑布落的主要形式,四周用建筑围合,仅在中间留下犹如 局最大限度地减小了火灾对建筑的破坏。其五,中井口一样的小院。南方地区气候湿热,这种天井院 国古代建筑不论是建筑单体还是建筑组群,都呈现既可以遮阳避暑,又有效地改善空气流通状况。 出一种“通用式”的设计理念。这就如同中国古代 的服装、衣服和人体之间并不会要求完全吻合,而是 四建筑单体的经验理性 做得都比较宽大,呈现出一种高度的灵活性和普遍 台基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避免水湿和虫害 的适应性。 高高抬起地面的台基,可以很好地保持其上土木构 建筑组群的普遍适应性,体现在建筑功能的普件的干燥,避免水湿和虫害的侵扰。中国木构架之 遍适用性和地域的普遍适应性。 所以可以长久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有赖于夯土技 其一,功能的普遍适用性。对于围合着的庭院,术的发展。土基的夯实有力地阻止了地下水的毛细 既是建筑组群的内部空间,又是建筑单体的外部空作用。一方面,给木柱和土墙提供了相对干燥的环 间,它可以根据建筑组群的用途呈现出不同的用途。境,能有效保证土木结构的工程寿命。另一方面,也 在宫殿、寺观建筑中,庭院可以放大到极广阔的尺使中国古代早期喜欢席地而坐的中国人可以避开潮 度,成为各种礼仪祭祀活动中大流量人群的聚散场湿的地面,有益于人的舒适和健康。二是台基发展 所;在民居建筑中,各种家务活动副业生产、休息闲到后期,基础用磉墩取代了满堂夯土,台基起到了稳 聊和婚丧嫁娶等各种活动,都可以在庭院中进行;在定基础的作用。作为台基的附件,台阶和栏杆都是 园林建筑中,院落中的掇山、理水、置石、种植花木,从实用功能出发来考虑、设计和规定的。比如说台 又将院子变成了园主诗意的栖居之地。其二,地域阶的坡度选择就是这一理性推敲的典范。宋代喻皓 的普遍适应性。同样是庭院式布局,在不同地域会所著《木经》里说:“阶梯有峻、平、慢三等,宫中则以 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对庭院做出相应的调整,表现御辇为法;凡自下而登,前竿垂尽臂,后竿展尽臂为 出了鲜明的差异性。北京长期处在封建王朝政治中峻道;前竿平肘,后竿平肩,为慢道;前竿垂手,后竿 心,受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限制。北京四合院就俨平肩,为平道。”(图1)这样,在保持轿身水平的 然成了等级礼法的物化形态,展现出分明的等级制同时,前后的轿夫都可以保持很舒服的姿势,正好体 度。同时,北京四合院的空间尺度,又与当地自然气现了现代基于人体工程学的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在 候和使用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契合。庭院空间宁古代勾阑和须弥座形式的演变中,可以看出,从木材 静、安全又生机盎然,院落严整、端庄而内向性强。权衡向石材权衡的过渡。“阑干”一词,在古语中意
合理和普遍适应的一面 。 首先 ,这种闭合而中间庭院露天的院落 ,具有气 候调节机能 ,可以明显地改 良气候条件 ,将不 良自然 因素排除在外。有院墙和屋宇围合的封闭空 间,可 以有效地阻挡寒风和狂沙 的侵袭 ,而天井和屋檐 的 结合又可以满足遮 阴和采光等要求。其次 ,与底层 独立式建筑布局相 比,围合式 的庭院布局有更高的 土地利用效率 ,用地效益较高。其三 ,土木共济的木 构架建筑相较于西方的砖石建筑 ,坚实程度和防护 性能较差 ,而庭院式 的布局形态则很好地弥补了这 一 缺陷。这些 由单体建筑组成 的院落 ,由坚 固的砖 石和厚厚 的围墙包裹起来 ,有时再在围墙上布置角 楼 ,形成 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提高了建筑组群整体的 防御性 ,防护戒备的功能较强。其四,有利于防火安 全。木结构建筑本身的防火性能很差 ,虽然 中国有 高超的木结构使用经验 ,也可以构建 出很高的木结 构楼阁建筑和恢弘的集中式建筑 ,终 因其很差 的防 火性能逐渐趋于离散型的布局。通过建筑之间的防 火 山墙 ,可有效地延缓火势 的蔓延。离散型建筑布 局最大限度地减小 了火灾对建筑的破坏。其五 ,中 国古代建筑不论是建筑单体还是建筑组群 ,都呈现 出一种“通用式”的设计理念。这就如 同中国古代 的服装 、衣服和人体之间并不会要求完全吻合 ,而是 做得都 比较宽大 ,呈现出一种高度 的灵活性和普遍 的适应性。 建筑组群 的普遍适应性 ,体现在建筑功能的普 遍适用性和地域的普遍适应性 。 其一 ,功能的普遍适用性 。对于围合着的庭 院, 既是建筑组群的内部空间 ,又是建筑单体的外部空 间,它可以根据建筑组群 的用途呈现出不同的用途。 在宫殿 、寺观建筑 中,庭 院可以放 大到极广 阔的尺 度,成为各种礼仪祭祀活动 中大流量人群 的聚散场 所;在民居建筑中,各种家务活动 、副业生产 、休息闲 聊和婚丧嫁娶等各种活动 ,都可以在庭院中进行;在 园林建筑中,院落中的掇山、理水、置石 、种植花木 , 又将院子变成了园主诗意的栖居之地 。其二 ,地域 的普遍适应性。同样是庭院式布局 ,在不 同地域会 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 ,对庭院做出相应的调整 ,表现 出了鲜明的差异性。北京长期处在封建王朝政治中 心 ,受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的限制。北京 四合院就俨 然成 了等级礼法 的物化形态 ,展现出分 明的等级制 度。同时,北京四合院的空间尺度 ,又与当地 自然气 候和使用 功能得 到很 大程度 的契合。庭 院空间宁 静 、安全又生机盎 然 ,院落严整 、端庄而 内向性强 。 96 晋陕窄院的庭院狭长,厢房间数较多 ,常做成一层半 的阁楼 ,上面半层不住人 ,仅用于储藏。晋陕窄院分 布于山西晋中、晋南和陕西关 中地区。这是结合当 地 的气候特点对四合院作出的改良。这些地区夏季 炎热 ,窄院可 以使庭 院的阴影区域扩大 ,而较高的阁 楼使东西厢的住屋避免了阳光的曝晒。这些地区风 沙较大,两厢的靠拢可以使房屋之间相互遮挡 ,避免 风沙的直接侵袭。由于人口稠密 ,商业繁荣 ,用地紧 张 ,所 以增加 院落进深无疑更加经济。_6东北 民居 常常是采用“一正 四厢”的形态。东北地 区冬季严 寒 ,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保暖、日照和御寒 的需要 ,另 一 方面是因为这里远离封建统治 中心 ,礼制约束较 弱 ,加之土地辽阔 ,从而形成了相应 的“一正四厢” 的形态。 东北民居庭 院宽大 ,日照充足。正房 中, 梢间和次间常设有炕 ,明间集 中有做饭和烧炕合用 的大锅 ,成为厨房兼御寒挡风的过渡空间。为了防 寒 、保暖 ,将厚厚的墙体包裹住木构架 ,墙体有砖墙 、 土坯墙或砖墙与土坯墙混用。天井院是南方地 区院 落的主要形式 ,四周用建筑围合 ,仅在中间留下犹如 井 口一样的小院。南 方地 区气候湿热 ,这种天井 院 既可以遮 阳避暑 ,又有效地改善空气流通状况。 四 建筑单体 的经验理性 台基有两个 重要作 用,一是避免水湿 和虫害。 高高抬起地面的台基,可以很好地保持其上土木构 件的干燥 ,避免水湿和虫害 的侵扰 。中国木构架之 所以可以长久发展 ,一个重要原 因是有赖于夯土技 术的发展 。土基的夯实有力地阻止了地下水的毛细 作用。一方面,给木柱和土墙提供 了相对干燥的环 境 ,能有效保证土木结构的工程寿命。另一方面 ,也 使 中国古代早期喜欢席地而坐的中国人可以避开潮 湿的地面,有益于人的舒适和健康 。二是 台基发展 到后期 ,基础用磉墩取代了满堂夯土 ,台基起到了稳 定基础的作用。作为台基 的附件,台阶和栏杆都是 从实用功能出发来考虑 、设计和规定 的。比如说台 阶的坡度选择就是这一理性推敲的典范。宋代喻皓 所著《木经》里说 :“阶梯有峻 、平 、慢三等,宫 中则以 御辇为法;凡 自下而登 ,前竿垂尽臂 ,后竿展尽臂为 峻道 ;前竿平肘 ,后竿平肩 ,为慢道 ;前竿垂手,后竿 平肩 ,为平道。”(图 1) 这样 ,在保持轿身 水平 的 同时 ,前后的轿夫都可以保持很舒服的姿势 ,正好体 现了现代基于人体工程学的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在 古代勾阑和须弥座形式的演变 中,可以看出,从木材 权衡 向石材权衡的过渡。“阑干”一词 ,在古语 中意
思是横木为阑,纵木为干。这说明阑干是木制的。合理:层次被大大简化,雕刻趋于肥硕、厚实,体现出 而由古代壁画和考古研究发现,中国历史早期的阑沉稳和庄重的品格。这种勾阑和须弥座形式的由木 干确实是木制的。由于露天木构件在长期的日晒雨权衡向石权衡的过渡、演变是如此的漫长。因为在 淋中极易损毁,后来过渡为石阑干。木材向石材过中国述而不作的传统下,在形式背后文脉的延续过 度的阶段,石阑干是以仿木的形式出现的。较之于程中,建筑结构和构件的每一次向更合理的方向迈 清式石阑干,宋式石阑干看上去可以分解成更多的进,显得是那样的步履维艰,都要经历漫长的岁月考 小分件,而小分件之间似乎是榫卯结合的。宋式石验和时代的打磨,在无数次失败的尝试和许多败笔 阑干的望柱间距大,寻杖细长,万字板很薄,常有镂的总结之后,才作出艰难调整。 空雕饰,这些都呈现出一种轻灵、修长、纤薄的特点。 建筑上很多看上去不起眼的变化,其实是在匠 这种气质更适合于木结构,而用于石构件上无疑增们悉心经营和精心推敲之下,出色匠心的运用 加了雕刻的难度,构件的耐久性也很难保证。反观如木须弥座上原有的几根易于积水的线脚,在最初 清式石阑干,每隔一块栏板设一块望柱,栏板更加整移到室外时,室外雨水的积存,在室外冷热骤变环境 体,已看不到细小的分件;望柱间距缩小,寻杖变得下,很容易出现冻胀现象因此这些线脚很快就会裂 短粗荷叶净瓶变得肥硕;枋板更加厚实,取消了镂开、脱落,石构件中这些细小的线脚,在其他雕饰还 空雕刻仅有浅而规整的浮雕。这些都呈现出厚重、完好的时候就已经坏了。匠人们在长期的实践后 沉稳、有力的气度。这显然更符合石构件的气质 总结了线脚的这一弊端,进而改变了石构件的样式 使雕饰更加符合石材的材性。又比如石栏杆中勾阑 栏板两侧的“素边”,它是之前木栏杆中许多小分件 的概括和整合,它的妥帖、自然正是石质材性和石作 形式的契合。 中国木构架建筑结构逻辑十分清晰,在彻上露 明的殿屋中,无论是从外部造型还是从内部空间,都 可以看出这种结构逻辑。木构架的荷载经由椽、檩、 枋、梁、柱到基座,层层传递,清晰明了。采取这种结 构外露的方式,也是经验理性的体现,本身就是长期 的经验总结。木材在封闭、潮湿的环境下很容易腐 烂、朽坏,而木构架任何部位的损毁都有可能导致整 个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因此,为了尽量延长木 构架的使用寿命,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其暴露在流通 的空气中,这是匠人在长期的实践中认识到的。柱 子是由天然的树干加工而成。树木经过一万年的进 化,其形态本身就具有非常合理的力学性能。树木 都是圆形截面,通过计算得出,各种正多边形中在保 持截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圆形截面的刚度最大,而且 圆形截面不论受来自哪个方向的弯矩,它的刚度是 图1《木经》中记述的“阶梯有峻、平、慢三等 不变的。将柱子选择为圆形截面,是有多方面优点 在宋、清两代须弥座的比较中,同样可以看到从的,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树干而使横截面积最大化, 仿木向石权衡完善的变化。须弥座最初用于寺庙佛增强抗压和抗剪性;可以使柱子取得各向均匀的刚 像的底座,由木头雕刻而成。后来受佛教文化影响,度;方便木料加工,节省人力。尽管中国历史上曾经 须弥座转而被用于建筑台基,由木材作改为砖作和出现过如方形截面、八角形截面等多种尝试,但圆形 石作。宋代正处于须弥座的仿木时期,这时的须弥截面的柱子,终因其力学和加工多方面的优越性 座的层次多而密,雕刻细腻、繁复,这都是对木制须直是木柱的主流。木柱常常作“杀梭”处理,使柱子 座的效仿。这显然既费工,又影响构件的耐久性。由粗到细形成优美的过渡曲线,使木柱看上去挺拔 清代的须弥座已经在石权衡的完善之下,显得更加秀美、亲和,符合树木下粗上细的生长形态。由此可 97
思是横木 为 阑,纵 木为干。这说 明阑干:木制 的。 而 由古代壁画和考古研究发现,中国历史早期 的阑 干确实是木制 的。由于露天木构件在长期的 日晒雨 淋 中极易损毁 ,后来过渡为石阑干 。木材 向石材过 度的阶段 ,石 阑干是 以仿木的形式 出现的。较之于 清式石阑干 ,宋式石阑干看上去可 以分解成更多 的 小分件 ,而小分件之 间似乎是榫卯结合 的。宋式石 阑干的望柱间距大 ,寻杖细长,万字板很薄 ,常有镂 空雕饰 ,这些都呈现出一种轻灵 、修长 、纤薄的特点。 这种气质更适合于木结构 ,而用于石构件上无疑增 加 了雕刻的难度 ,构件 的耐久性也很难保证。反观 清式石阑干 ,每隔一块栏板设一块望柱 ,栏板更加整 体 ,已看不到细小 的分件 ;望柱间距缩小 ,寻杖变得 短粗 ,荷 叶净瓶变得肥硕 ;枋板更 加厚实 ,取消 了镂 空雕刻 ,仅有浅而规整 的浮雕。这些都呈现出厚重 、 沉稳 、有力的气度 。这显然更符合石构件的气质 。 图 1 《木经》中记述 的“阶梯有峻、平、慢三等” 在宋 、清两代须弥座的比较中,同样可以看到从 仿木向石权衡完善的变化。须弥座最初用于寺庙佛 像 的底座 ,由木头雕刻而成 。后来受佛教文化影响 , 须弥座转而被用于建筑台基 ,由木材作政为砖作 和 石作。宋代正处于须弥座 的仿木时期 ,这时的须弥 座的层次多而密,雕刻细腻 、繁复 ,这都:是对木制须 弥座的效仿 。这显然既费工,又影响构件的耐久性。 清代的须弥座已经在石权衡 的完善之下 ,显得更加 合理 :层次被大大简化 ,雕刻趋于肥硕、厚实,体现出 沉稳和庄重的品格 。这种勾阑和须弥座形式的由木 权衡 向石权衡的过渡、演变是如此的漫长。因为在 中国述而不作的传统下 ,在形式背后文脉的延续过 程中,建筑结构和构件 的每一次向更合理的方 向迈 进 ,显得是那样的步履维艰 ,都要经历漫长的岁月考 验和时代 的打磨 ,在无数次失败的尝试和许多败笔 的总结之后 ,才作出艰难调整 。 建筑上很多看上去不起 眼的变化 ,其实是在 匠 人们悉心经 营和精 心推敲之下 ,出色匠心 的运用。 如木须弥座上原有 的几根易于积水 的线脚 ,在最初 移到室外时 ,室外雨水的积存 ,在室外冷热骤变环境 下 ,很容易出现冻胀现象,因此这些线脚很快就会裂 开、脱落,石构件中这些细小的线脚 ,在其他雕饰还 完好的时候就已经坏 了。匠人们在长期的实践后 , 总结了线脚的这一弊端 ,进而改变 了石构件的样式 , 使雕饰更加符合石材的材性 。又 比如石栏杆中勾阑 栏板两侧 的“素边”,它是之前木栏杆 中许多小分件 的概括和整合 ,它的妥帖、自然正是石质材性和石作 形式的契合 。 中国木构架建 筑结构逻辑十分清晰 ,在彻上露 明的殿屋中,无论是从外部造型还是从 内部空 间,都 可以看 出这种结构逻辑。木构架的荷载经由椽、檩 、 枋 、梁 、柱到基座 ,层层传递 ,清晰明了。采取这种结 构外露 的方式 ,也是经验理性的体现 ,本身就是长期 的经验总结 。木材在封 闭、潮湿 的环境下很容易腐 烂 、朽坏 ,而木构架任何部位 的损毁都有可能导致整 个结构 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因此 ,为了尽量延长木 构架的使用寿命 ,最好 的办法就是将其暴露在流通 的空气 中,这是匠人在长期的实践 中认识到的。柱 子是 由天然的树干加工而成 。树木经过一万年的进 化 ,其形态本身就具有非常合理的力学性能。树木 都是圆形截面 ,通过计算得出 ,各种正多边形 中在保 持截面积不变的情况下 ,圆形截面的刚度最大,而且 圆形截面不论受来 自哪个方 向的弯矩 ,它的刚度是 不变的。将柱子选 择为圆形截面 ,是有多方面优点 的,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树干而使横截面积最大化, 增强抗压和抗剪性 ;可 以使柱子取得各 向均匀的刚 度;方便木料加工 ,节省人力 。尽管中国历史上曾经 出现过如方形截面、八角形截面等多种尝试 ,但圆形 截面的柱子,终因其力学和加工多方面的优越性一 直是木柱的主流。木柱常常作“杀梭”处理 ,使柱子 由粗到细形成优美 的过渡曲线 ,使木柱看上去挺拔 、 秀美 、亲和 ,符合树木下粗上细的生长形态。由此可 97
以看岀“杀梭”处理的别具匠心,既可以最大限度利常常呈现给观者的是建筑的外轮廓线。建筑的外轮 用木材,避免砍去过多的树干,造成浪费;同时也使廓线的形象因此也常常成为观者对于某个建筑或者 建筑具有了有机的自然形态 某一类建筑映像的很重要的一部分,甚至是留存观 木材沿纵向的受拉和受压承载力,远大于它的者心底中最美的图式。中国的匠人们投入很大匠心 受弯承载力。木桁架体系恰好将木材的受弯转变成和精力放到对建筑的外轮廓线的塑造和装饰上。屋 木材承受轴向力,正是发挥了木材的优势,相信有丰顶的鸱尾、垂兽、戗兽、仙人走兽,斗棋中的角科,石 富木工经验的古代匠人也一定能意识到这点。那么栏杆上的各式望柱,这些无不是倾注了匠人们匠心 中国为什么没有木桁架承重体系呢?而在西方民居的美的凝结。这使得原本乏味和呆板的轮廓线变得 建筑中,木桁架屋面的运用十分普遍。这是因为多生动、有机和合宜。此外,建筑中的门、窗隔扇、挂 数西方建筑是砖石承重墙结构,雨水的侵蚀对其影落,花罩中的各种棂栅格网,以其透空的图案赋予建 响不大。屋面只需要挂瓦以保护木屋架不被雨水侵筑内外空间的流动和渗透,给建筑以轻灵的美感。 蚀,而不需要用它来保护墙面。中国木构架建筑就还有各种板、扇的表面层,也同样是装饰的重点 不同了,屋面需要伸出深远的挑檐来保护墙柱和台所在。 基。要想将挑檐深远,桁架体系是达不到的,只能是 中国古代匠人对于装饰载体的选择是理性的分 用抬梁式和穿斗式承重体系。 析和实践下的结果。“一般来说,构件的装饰是多 对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屋面反曲的由来,有许余装饰的构件的。”重要的传力构件往往不施雕 多种说法。我们先不论其由来,分析一下这种反曲琢,仅施以油漆对木结构加以保护。如果对传力构 屋面的实际优点。首先,这一反曲面可以接纳更多件加以雕琢,势必会减少构件受力的有效截面,甚至 的阳光,空气流通更好,同时又可以更有效地遮风避造成局部的应力集中,木构件在受到重复荷载作用 雨。在审美上,消除了大屋顶的压抑、沉闷感。同下承载力大幅降低。装饰主要施加在对所受承载力 时,在木梁截面高宽比选取上也十分合理。用现代要求不高的构件上,比如构件的自由端,这些部位是 材料力学理论分析清式大式做法中对于梁截面尺建筑形体的边缘,对建筑造型影响极大,但又不承受 寸,发现它十分接近最合理的高宽比。在一定半径太多的力,自然成为装饰的重点并表现出极大的自 的圆木中加工矩形截面梁,这一高宽比可以带来最由度。可见,正是这种对装饰载体理性的选择和对 大的受弯刚度。 装饰理性的节制,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质朴但不粗 五建筑装饰的经验理性 俗,精致而不淫巧,厚重却不沉滞的美学特质 中国传统建筑重视装饰,却并没有绐人以堆砌 六结论 牵强之感,其奥秘正在于选择装饰载体的合理性。 经验理性”是一种文化心理结构。它强调“务 概括起来,装饰主要是存在于以下几个部位。首先实”和“实用”,不重视纯粹抽象的逻辑。更关注社 是关节点。就是结构或者构造上的连接点,这些个会现实生活,不赞成非理性的直觉,主张“以理节 连接点经过美化处理,成为建筑装饰中的重要内容。情”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它更执著于人际,带有为 比如在大门中,门板上的门钉,中槛上的门簪,都是服务的功利性,所以缺乏西方对自然探索的无限 在原有构件基础上,加以美化的结果。驼峰、角背、热情。正因为“经验理性”的这种理智和理性,它少 雀替在一开始时,都有其明确的力学功能,是构架节有宗教中非理性的情感因素。这种特性使得中国人 点的附加件,其优美的曲线轮廓表达出清晰的力学善于吸收一切对现实生活有益的事物,舍弃那些在 逻辑,是轮廓线和内在力学影响线的高度契合。其实践中被证明是无用和过时的事物。“经验理性” 次是自由端,构件的自由端常常不承受任何力。因将人伦秩序与宇宙系统的和谐作为最高理想,所以 此,这就给自由端的美化处理带来了极大的自由空不同于美国的实用主义。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 间。于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就有了形式丰富多样的会,都以道德而不是以物质作为价值评判的尺 各种“头”。如斗棋中的蚂蚱头、菊花头、麻叶头及“经验理性”所体现的这种务实性,使其具有了一种 各式的昂嘴、昂形。额枋搭角上的霸王拳、三岔头,开放性,它不仅善于接纳和吸收外来事物,而且还会 山墙面的博风头等等,不一而足。 改造和同化外来事物。在此过程中,外来事物同自 建筑在逆光下或者是光线照度较差的情况下,己文化相一致的地方被吸收进来,那些与自己原有 国家哲学社会科
以看出“杀梭”处理的别具匠心 ,既可以最大限度利 用木材 ,避免砍去过多的树干 ,造成浪费;同时也使 建筑具有了有机的 自然形态。 木材沿纵向的受拉和受压 承载力 ,远大于它 的 受弯承载力 。木桁架体系恰好将木材的受弯转变成 木材承受轴 向力 ,正是发挥了木材的优势 ,相信有丰 富木工经验的古代匠人也一定能意识到这点。那么 中国为什么没有木桁架承重体系呢?而在西方民居 建筑中,木桁架屋面的运用十分普遍。这是因为多 数西方建筑是砖石承重墙结构 ,雨水 的侵蚀对其影 响不大。屋面只需要挂瓦以保护木屋架不被雨水侵 蚀 ,而不需要用它来保护墙面。中国木构架建筑就 不同了,屋面需要伸 出深远 的挑檐来保护墙柱和台 基。要想将挑檐深远 ,桁架体系是达不到的,只能是 用抬梁式和穿斗式承重体系。 对于 中国传统建筑 中的屋面反 曲的由来 ,有许 多种说法 。我们先不论其 由来 ,分析一下这种反曲 屋面的实际优点 。首先 ,这一反 曲面可以接纳更 多 的阳光 ,空气流通更好 ,同时又可以更有效地遮风避 雨。在审美上 ,消除了大屋顶 的压抑 、沉 闷感。同 时 ,在木梁截面高宽 比选取上也十分合理。用现代 材料力学理论分析清式 大式做法 中对 于梁截面尺 寸 ,发现它十分接近最合理 的高宽 比。在一定半径 的圆木中加工矩形截面梁,这一高宽 比可以带来最 大的受弯刚度 。 五 建筑装饰的经验理性 中国传统建筑重视装饰 ,却并没有给人 以堆砌 、 牵强之感 ,其奥秘正在于选择装饰载体 的合 理性。 概括起来 ,装饰主要是存在于以下几个部位。首先 是关节点。就是结构或者构造上 的连接点 ,这些个 连接点经过美化处理 ,成为建筑装饰 中的重要 内容。 比如在大门中,门板上的门钉 ,中槛上的门簪 ,都是 在原有构件基础上 ,加 以美化的结果。驼峰 、角背 、 雀替在一开始时 ,都有其明确的力学功能,是构架节 点的附加件,其优美的曲线轮廓表达 出清晰的力学 逻辑 ,是轮廓线和内在力学影响线 的高度契合。其 次是 自由端,构件的 自由端常常不承受任何力 。因 此 ,这就给 自由端的美化处理带来了极大 的自由空 间。于是 ,中国传统建筑中就有 了形式丰富多样 的 各种“头”。如斗棋 中的蚂蚱头 、菊花头 、麻叶头及 各式的昂嘴、昂形。额枋搭角上 的霸王拳、三岔头 , 山墙面的博风头等等,不一而足 。 建筑在逆光下或者是光线照度较差 的情况下 , 98 常常呈现给观者的是建筑的外轮廓线。建筑的外轮 廓线的形象因此也常常成为观者对于某个建筑或者 某一类建筑映像的很重要 的一部分 ,甚 至是 留存观 者心底中最美的图式 。中国的匠人们投入很大匠心 和精力放到对建筑的外轮廓线的塑造和装饰上。屋 顶的鸱尾 、垂兽 、戗兽 、仙人走兽 ,斗棋 中的角科 ,石 栏杆上的各式望柱 ,这些无不是倾注了匠人们匠心 的美的凝结。这使得原本乏味和呆板的轮廓线变得 生动 、有机 和合宜 。此外 ,建筑 中的门、窗隔扇 、挂 落,花罩 中的各种棂栅格网,以其透空的图案赋予建 筑内外空间的流动和渗透,给建筑 以轻灵 的美感 。 还有各 种板 、扇 的表 面层 ,也 同样 是 装饰 的重点 所 在 。 中国古代 匠人对于装饰载体的选择是理性的分 析和实践下 的结果。“一般来说 ,构件 的装饰是 多 余装饰 的构件的。”_9重要 的传力构件往往不施雕 琢 ,仅施以油漆对木结构加以保护。如果对传力构 件加以雕琢 ,势必会减少构件受力的有效截面,甚至 造成局部的应力集 中,木构件在受到重复荷载作用 下承载力大幅降低 。装饰主要施加在对所受承载力 要求不高的构件上,比如构件的 自由端,这些部位是 建筑形体的边缘 ,对建筑造型影响极大 ,但又不承受 太多的力 ,自然成为装饰 的重点并表现出极大 的自 由度 。可见 ,正是这种对装饰载体理性 的选择和对 装饰理性的节制,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质朴但不粗 俗 ,精致而不淫巧,厚重却不沉滞的美学特质。 六 结 论 “经验理性”是一种文化心理结构。它强调“务 实”和“实用”,不重视纯粹抽象的逻 辑。更关注社 会现实生活 ,不 赞成非理 性 的直觉 ,主 张“以理节 情”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它更执著于人际 ,带有 为 人服务的功利性 ,所 以缺乏西方对 自然探索的无 限 热情。正因为“经验理性”的这种理智 和理性 ,它少 有宗教 中非理性的情感因素。这种特性使得 中国人 善于吸收一切对现实生活有益的事物 ,舍弃那些在 实践中被证明是无用和过时的事物 。“经验理性” 将人伦秩序与宇宙系统的和谐作为最高理想 ,所以 不同于美 国的实用主义。无论是对个 人还是对社 会 ,都以道德而不是 以物质作为价值评判 的尺度 。 “经验理性”所体现 的这种务实性 ,使其具有了一种 开放性 ,它不仅善于接纳和吸收外来事物 ,而且还会 改造和同化外来事物。在此过程 中,外来事物 同 自 己文化相一致的地方被吸收进来 ,那些与 自己原有
文化和价值体系相矛盾的东西则被消融,将它逐渐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51 变成自己体系中的一部分,为自己原有的体系服务。[4】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文化所体现出来的包容性和同化性,使得中国 2006:3 文化在历史上经历了无数次的政权更迭和外族统治[5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1987:8. 之后,不但依然屹立不倒,还使中国文化在这个过程 中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综上所述,“经验理性”的[6]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思想在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上,体现得更为充分。 [冂]周立军.东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文献】 2009:95 [8]沈括.《梦溪笔谈》译注[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 [1]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钢铁公司《梦溪笔谈》译注组,译注.合肥:安徽科学技术 出版社,2003:247 [2]王金平。山西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9]李允穌.华夏意匠[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2009:62 275 [3]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Analysis of the Empirical Rationa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WANG Jin-ping,, GUO Gui-chun (1. Research Center for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xi Univercity, Taiyuan 030006, China 2.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Civil Engineering of TUT, Taiyuan 030024, China) Abstract Taking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y, and the traditional esthetics as the theoretical ba- is, and rooted in the concept of empirical rationality, this paper explores people's grasping of the empirical ration ality embodi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under the macroscopic cultural perspective. At the level of archi tectural environment, building materials, building group, single building,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etc, the paper sum- marizes the empirical rationa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reveals further the technological though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Key words: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empirical rationality; (责任编辑高策)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文化和价值体系相矛盾 的东西则被消融 ,将它逐渐 变成 自己体系中的一部分 ,为 自己原有的体系服务。 中国文化所体现出来 的包容性和同化性 ,使得 中国 文化在历史上经历 了无数次的政权更迭和外族统治 之后 ,不但依然屹立不倒 ,还使中国文化在这个过程 中影响范 围进一步扩大。综上所述 ,“经验理性 ”的 思想在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上 ,体现得更为充分。 【参 考 文 献】 [1]贺业钜.中国古代 城市规 划史 [M].北京 :中国建筑 工业 出版 社 ,2003:247. [2]王金 平.山 西 民居 [M].北 京 :中 国建 筑 工 业 出版 社 , 2009:62. [3]中国科学院 自然科学史研 究所.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51. [4]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3. [5]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 史[M].北京 :中 国建 筑工业 出版 社 ,1987:8. [6]孙大章.中国民居研 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 社 .2004:89. [7]周立军.东北民居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 2009:95. [8]沈 括.《梦溪笔谈》译注[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 钢铁公 司《梦溪笔谈》译 注组 ,译注.合 肥 :安徽科 学技 术 出版 社 .1997:50. [9]李允 稣.华 夏 意 匠 [M].天 津 :天 津 大学 出版 社 ,2005: 275. AnalysisoftheEm piricalRationality ofTraditionalChineseArchitecture WANGJin—ping .GU0 Gui—chun (1.ResearchCenterforPhilosophyof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xiUnivercity,Taiyuan030006,China; 2.Collegeof Architecture& CivilEngineeringof ,Taiyuan030024,China) Abstract:Takingtheintellectualhistory,thehistory oftechnology,andthetraditionalestheticsasthetheoreticalba— sis,and rooted in theconceptofempiricalrationality,thispaperexplorespeople’Sgraspingoftheempiricalration— ality embodied in traditionalChinesearchitectureunderthe macroscopicculturalperspective.Atthelevelofarchi— tecturalenvironment,buildingmaterials,buildinggroup,singlebuilding,architecturaldecoration,etc,thepapersum— marizestheempiricalrationalityoftraditionalChinese architectureand revealsfurtherthetechnologicalthoughtof traditionalChinese architecture. Key words:traditional architecture;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morphologicalcharacteristics;empirical rationality; technologicalthought (责任编辑 高 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