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研究—一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3(3):240-248 2011年9月 JOURNAL OF ENGINEERING STUDIES Sep, 2011 DoI:10.3724/SP,J.1224.2011.00240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脆弱性分析 单菁菁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北京100732) 摘要:我囯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人口和产业向城市加速聚集。从已有的囯际经验看,在这 一阶段城市快速发展与防灾能力不足的矛盾将日益尖锐,城市脆弱性将日益突出。作为目前世界上灾 害最严重的囯家之一,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城市脆弱性,切实有效地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推动堿 市化安全和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所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題。本文将借鉴国际经验,以“去脆弱 性”为目的,以空间、经济、社会、环境等领域为背景,探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提高我国城市安全的 可行途径 关键词:城市化;脆弱性;去脆弱性;城市安全;防灾减灾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969(2011)03-0240-09 自19%6年以来,中国城市化进入快速推进时统由于灾害等不利影响而遭受损害的程度或几 期,城市化率年均提高145个百分点,截止2010率,以及系统承受不利影响的能力,主要分为 年11月1日,全国城镇人口已经达到666亿,暴露度( Exposure)、敏感性( Sensitivity)和恢复力 城市化率达到49.68%。但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 Resilience)三个层次。一些学者认为,城市脆弱 同时,各种天灾人祸也越来越频繁地光顾城市。性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界定:一是随着城市人口的 据统计,中国是当前世界上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不断增长,使得城市资源紧张和环境恶化,城市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每年因灾害和公共系统的内部结构无法满足城市安全的要求,城市 安全等突发性事件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20万人,系统内部存在不稳定性而导致结构型脆弱;二是 伤残人数超过200万人,受灾人数达到1.5亿~3.5随着城市中人类活动影响的日益强化,导致城市 亿人,经济损失超过6500亿元2,相当于国内生系统对自然的或人为的灾变敏感度增加,承受力 产总值的3%6%。“脆弱性”已经成为困扰我国下降,在外界干扰或胁迫下产生不利变化而导致 城市发展乃至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此,本文胁迫型脆弱。而更多研究表明,城市灾害是“致 提出“去脆弱性”概念,并借鉴国际经验,以“去灾因子”( triggering agents)与“脆弱性”共同作用 脆弱性”为目的,以空间、经济、社会、环境等的结果。所谓致灾因子,是指引发灾难的自然因 领域为背景,探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提高我国城素或人为因素,即“天灾”和“人祸”。“脆弱性” 市安全的可行途径。 则是指城市系统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高风险 性、高敏感性、低抵抗力和低恢复力,是风险性、 城市脆弱性:概念与内涵 敏感性、抵抗力和恢复力的函数。其中,风险性 在灾害学中,“脆弱性”( vulnerability)是指系主要是指城市系统(包括空间、经济、社会、生态、 收稿日期:2011-04-26;修回日期:2011-06-2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项目号:08&ZD044) 作者简介:单菁菁(1970-),女,江苏人,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发展战略、城市规划、城市管理等 E-mail:shanjj2008(@126.com o1994-2012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第 3 卷 第 3 期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3 (3): 240-248 2011 年 9 月 JOURNAL OF ENGINEERING STUDIES Sep., 2011 收稿日期: 20110426; 修回日期: 2011062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项目号:08&ZD044) 作者简介: 单菁菁(1970–),女,江苏人,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发展战略、城市规划、城市管理等。 E-mail: shanjj2008@126.com DOI: 10.3724/SP.J.1224.2011.00240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脆弱性分析 单菁菁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北京 100732) 摘 要: 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人口和产业向城市加速聚集。从已有的国际经验看,在这 一阶段城市快速发展与防灾能力不足的矛盾将日益尖锐,城市脆弱性将日益突出。作为目前世界上灾 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城市脆弱性,切实有效地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推动城 市化安全和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所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借鉴国际经验,以“去脆弱 性”为目的,以空间、经济、社会、环境等领域为背景,探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提高我国城市安全的 可行途径。 关键词: 城市化; 脆弱性; 去脆弱性; 城市安全; 防灾减灾 中图分类号: X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969(2011)03-0240-09 自 1996 年以来,中国城市化进入快速推进时 期,城市化率年均提高 1.45 个百分点,截止 2010 年 11 月 1 日,全国城镇人口已经达到 6.66 亿, 城市化率达到 49.68%[1]。但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 同时,各种天灾人祸也越来越频繁地光顾城市。 据统计,中国是当前世界上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 一,自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每年因灾害和公共 安全等突发性事件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 20 万人, 伤残人数超过 200 万人,受灾人数达到 1.5 亿~3.5 亿人,经济损失超过 6 500 亿元[2],相当于国内生 产总值的 3%~6%。“脆弱性”已经成为困扰我国 城市发展乃至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此,本文 提出“去脆弱性”概念,并借鉴国际经验,以“去 脆弱性”为目的,以空间、经济、社会、环境等 领域为背景,探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提高我国城 市安全的可行途径。 1 城市脆弱性:概念与内涵 在灾害学中,“脆弱性”(vulnerability)是指系 统由于灾害等不利影响而遭受损害的程度或几 率,以及系统承受不利影响的能力[3],主要分为 暴露度(Exposure)、敏感性(Sensitivity)和恢复力 (Resilience)三个层次[4]。一些学者认为,城市脆弱 性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界定:一是随着城市人口的 不断增长,使得城市资源紧张和环境恶化,城市 系统的内部结构无法满足城市安全的要求,城市 系统内部存在不稳定性而导致结构型脆弱;二是 随着城市中人类活动影响的日益强化,导致城市 系统对自然的或人为的灾变敏感度增加,承受力 下降,在外界干扰或胁迫下产生不利变化而导致 胁迫型脆弱[5]。而更多研究表明,城市灾害是“致 灾因子”(triggering agents)与“脆弱性”共同作用 的结果。所谓致灾因子,是指引发灾难的自然因 素或人为因素,即“天灾”和“人祸”。“脆弱性” 则是指城市系统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高风险 性、高敏感性、低抵抗力和低恢复力,是风险性、 敏感性、抵抗力和恢复力的函数。其中,风险性 主要是指城市系统(包括空间、经济、社会、生态
单菩: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脆弱性分析241 环境等)接近或暴露于致灾因子的程度:敏感性主 笔者认为,我国正在进行的城市化不仅速度 要是指城市系统对灾害的反应程度或易感程度:惊人,就人口转移规模来说更是史无前例的,如 抵抗力是指城市系统抵抗和防御各种灾害的能不加以正确引导,这种大规模、高速度的人口集 力;恢复力则是指城市系统对灾害的应急反应处聚与发展,势必会给资源环境带来极大压力,使城 理能力以及从灾难中自我恢复的能力η。笔者认市系统内部的不稳定性增强,承受力下降,失衡现 为,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除上述因城市象增多,极易引发城市的结构型脆弱、胁迫型脆弱 人口增加而导致的“结构型脆弱”和因人类活动或系统型脆弱,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影响增强而引发的“胁迫型脆弱”外,许多城市 的“脆弱性”还突出表现为,由于经济、社会、2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脆弱性分析 环境等子系统发展不平衡、匹配失调、相互支撑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从已有的 乏力而导致的“系统型脆弱”(见图1)。如因为增国际经验看,在这一阶段城市快速发展与防灾能 长与分配失衡、民生建设滞后而导致的社会系统力不足的矛盾将日益尖锐。特别是在我国,由于 型脆弱,因为发展与保护失衡、环境建设滞后而导“GDP导向”的政绩考核体制,地方政府长期片 致的生态环境系统型脆弱等。脆弱性源于城市系统面强调经济增长,而忽略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系统 内部的一种属性,城市系统的内部特征(失调与失衡性建设。这些正日积月累地将诸多风险悄然植入 等)是其产生脆弱性的主要原因。 城市体系,使我国城市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 通过以往的实证研究我们还发现,城市脆弱风险”期,这在近年来的SARS事件、南方雨雪 性越高,其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性越差,对外部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毒奶粉事件 扰动的反应越敏感,遭遇灾害时所受到的损失也 瘦肉精事件、南方暴雨洪涝灾害等越来越频繁发 越大。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脆弱性既是城市面 生的天灾人祸面前已经暴露无遗。面对灾害,我国 对灾害的反映,也是产生灾害的重要原因。有学 城市普遍呈现出暴露度高、敏感性强、影响面广等 者研究认为:灾害是社会脆弱性的实现8。而另 脆弱性”特点,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些学者的研究则进一步提出:脆弱性是灾害形 成的根源,面对同一致灾因子,灾情随脆弱性的21物质空间的脆弱性 增强而增强門,脆弱性是决定灾害性质和强度的首先,城市空间规划滞后于发展需求。虽然 基本要素011 我国法律规定城市规划必须考虑防灾减灾,但由 士交|能 害 发展大衡、匹配失调 结构型脆弱 胁迫型脆弱 系统型脆弱 城市脆弱性 图1城市“脆弱性”内涵 o1994-2012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单菁菁: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脆弱性分析 241 环境等)接近或暴露于致灾因子的程度;敏感性主 要是指城市系统对灾害的反应程度或易感程度; 抵抗力是指城市系统抵抗和防御各种灾害的能 力;恢复力则是指城市系统对灾害的应急反应处 理能力以及从灾难中自我恢复的能力[6-7]。笔者认 为,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除上述因城市 人口增加而导致的“结构型脆弱”和因人类活动 影响增强而引发的“胁迫型脆弱”外,许多城市 的“脆弱性”还突出表现为,由于经济、社会、 环境等子系统发展不平衡、匹配失调、相互支撑 乏力而导致的“系统型脆弱”(见图 1)。如因为增 长与分配失衡、民生建设滞后而导致的社会系统 型脆弱,因为发展与保护失衡、环境建设滞后而导 致的生态环境系统型脆弱等。脆弱性源于城市系统 内部的一种属性,城市系统的内部特征(失调与失衡 等)是其产生脆弱性的主要原因。 通过以往的实证研究我们还发现,城市脆弱 性越高,其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性越差,对外部 扰动的反应越敏感,遭遇灾害时所受到的损失也 越大。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脆弱性既是城市面 对灾害的反映,也是产生灾害的重要原因。有学 者研究认为:灾害是社会脆弱性的实现[8]。而另 一些学者的研究则进一步提出:脆弱性是灾害形 成的根源,面对同一致灾因子,灾情随脆弱性的 增强而增强[9],脆弱性是决定灾害性质和强度的 基本要素[10-11]。 笔者认为,我国正在进行的城市化不仅速度 惊人,就人口转移规模来说更是史无前例的,如 不加以正确引导,这种大规模、高速度的人口集 聚与发展,势必会给资源环境带来极大压力,使城 市系统内部的不稳定性增强,承受力下降,失衡现 象增多,极易引发城市的结构型脆弱、胁迫型脆弱 或系统型脆弱,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2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脆弱性分析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从已有的 国际经验看,在这一阶段城市快速发展与防灾能 力不足的矛盾将日益尖锐。特别是在我国,由于 “GDP 导向”的政绩考核体制,地方政府长期片 面强调经济增长,而忽略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系统 性建设。这些正日积月累地将诸多风险悄然植入 城市体系,使我国城市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 风险”期,这在近年来的 SARS 事件、南方雨雪 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毒奶粉事件、 瘦肉精事件、南方暴雨洪涝灾害等越来越频繁发 生的天灾人祸面前已经暴露无遗。面对灾害,我国 城市普遍呈现出暴露度高、敏感性强、影响面广等 “脆弱性”特点,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物质空间的脆弱性 首先,城市空间规划滞后于发展需求。虽然 我国法律规定城市规划必须考虑防灾减灾,但由 图 1 城市“脆弱性”内涵
242工程研究—一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3(3)240-248(2011) 于缺乏硬性的考核指标和追究机制,多数城市在坏。从图2可以看出,地震对都江堰市的破坏程 规划时更加注重工业、商业、房地产业等经济发度以龙门山脉为坐标由远及近显著加重,除不可 展的需要,而较少考虑灾害因素和城市安全的要抗力的地震灾害外,城镇选址布局不合理,部分 求,城市空间发展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其次,城建筑年代久远、抗震设防标准低,行政办公、公 市建设特别是水、电、气、交通、通信、排污等共建筑、配套设施等见缝插针、随意布局,建筑 保障城市功能正常运行的城市生命线系统建设,密度过髙、绿地和公共避难场所缺乏等,都显著 远远落后于城市化推进速度和城市空间扩张步伐。加剧了城市空间的脆弱性,是导致都江堰在汶川 以汶川地震的极重灾区之一都江堰市为例①。都江地震中灾损严重的重要原因 堰市处于龙门山脉向成都平原的过渡地带,多数2.2经济结构的脆弱性 乡镇选址包括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区均靠近龙门山 断层,这种规划选址上的先天不足造成其更易受 产业层次低、经济基础薄弱,也是许多城市 到地震侵害。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都江堰市抗风险能力低的重要原因。首先,一些城市的产 共有300多人死亡,1万多人受伤,山区和沿山业层次低、资源依赖性强,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 区95%以上房屋损毁,中心城区80%以上建筑不的可持续性。在我国现有的150多个资源型城市 同程度受损,直接受灾人口达90%以上,约1/3中,大约有1/3城市的主要资源已经趋于衰竭 人口需要紧急安置2113,城市基础设施严重破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传统产业的资源基础 物食反 今 庀池镇 青城大桥芹区 e荷花池市场片区 ●幸金巷片区 ■重度损费镇 康复路片区 ●团结巷片区 一轻度损毁镇 观风小区片区 华夏广场片区 图2都江堰市域及市区受灾情况 ①作者曾作为执行主持人参加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和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承担的“都江堰灾后重建规划”项目 并联合编制了《都江堰灾后重建规划概念方案》,本论文中相关案例的数据资料大量来自于该项目的实证调研。谨以此文献给项目组全体 同志,感谢他们为此作出的贡献。当然,本文的观点以及与此相关的责任将由作者个人承担 o1994-2012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242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3(3): 240-248 (2011) 于缺乏硬性的考核指标和追究机制,多数城市在 规划时更加注重工业、商业、房地产业等经济发 展的需要,而较少考虑灾害因素和城市安全的要 求,城市空间发展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其次,城 市建设特别是水、电、气、交通、通信、排污等 保障城市功能正常运行的城市生命线系统建设, 远远落后于城市化推进速度和城市空间扩张步伐。 以汶川地震的极重灾区之一都江堰市为例①。都江 堰市处于龙门山脉向成都平原的过渡地带,多数 乡镇选址包括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区均靠近龙门山 断层,这种规划选址上的先天不足造成其更易受 到地震侵害。在 2008 年的汶川地震中,都江堰市 共有 3 000 多人死亡,1 万多人受伤,山区和沿山 区 95%以上房屋损毁,中心城区 80%以上建筑不 同程度受损,直接受灾人口达 90%以上,约 1/3 人口需要紧急安置[12] [13]21,城市基础设施严重破 坏。从图 2 可以看出,地震对都江堰市的破坏程 度以龙门山脉为坐标由远及近显著加重,除不可 抗力的地震灾害外,城镇选址布局不合理,部分 建筑年代久远、抗震设防标准低,行政办公、公 共建筑、配套设施等见缝插针、随意布局,建筑 密度过高、绿地和公共避难场所缺乏等,都显著 加剧了城市空间的脆弱性,是导致都江堰在汶川 地震中灾损严重的重要原因。 2.2 经济结构的脆弱性 产业层次低、经济基础薄弱,也是许多城市 抗风险能力低的重要原因。首先,一些城市的产 业层次低、资源依赖性强,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 的可持续性。在我国现有的 150 多个资源型城市 中,大约有 1/3 城市的主要资源已经趋于衰竭。 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传统产业的资源基础 图 2 都江堰市域及市区受灾情况 ① 作者曾作为执行主持人参加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和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承担的“都江堰灾后重建规划”项目, 并联合编制了《都江堰灾后重建规划概念方案》,本论文中相关案例的数据资料大量来自于该项目的实证调研。谨以此文献给项目组全体 同志,感谢他们为此作出的贡献。当然,本文的观点以及与此相关的责任将由作者个人承担
单菁菁: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脆弱性分析43 丧失,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举步维艰。其次,相害,也最难从灾难中恢复的群体。其次,社会大 当一部分城市的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产业链条短,众的整体防灾意识与防灾知识严重匮乏,受灾人 经济发展长期依靠单一产业甚至是一,两个企群防范意识弱、自救水平低、恢复能力差,普遍存 业,地方财政收入缺乏长期、稳定、充足的税源,在“灾前慌乱、灾中无助、灾后依赖”的现象4。 旦遭遇外界干扰,经济发展容易陷入困境。以最后,社会系统的脆弱性还表现在城市政府、基 都江堰市为例,都江堰市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世界层组织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灾后 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拥有“世界水利文化鼻祖”救援能力不足等方面。仍以都江堰市为例,都江 都江堰水利工程和中国道教发祥地青城山,因此堰市绝大多数政府机构、行政事业单位、商业、 旅游业一直是其传统的支柱产业。而汶川地震使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部门集中布局在 其主要旅游资源,如都江堰水利工程、青城山古其城市中心区,而城市中心区又恰恰是汶川地震 建筑群等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旅游基础设施、景的重灾区,在地震中这些部门和公共服务设施集 区景点、宾馆饭店等损毁严重,旅游业受到沉重体性震毁(见图3),使得都江堰市灾后的城市运 打击,大大削弱了都江堰市的综合经济能力和灾 行、组织救援、医疗救护、公共服务等系统几乎 后恢复能力。又如石家庄市地方财政税收的主要 近于瘫痪。同时,都江堰是一座移民比重较高的 来源长期倚靠三鹿奶粉,瀑河市地方财政税收的城市,以往的研究表明,城市人口中移民比重增 主要来源长期倚靠双汇集团,在“毒奶粉”、“瘦 大是造成社区内部异质性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肉精”事件发生后,两市经济特别是地方财政收而社区内部人群的差异容易引起居民心理上的相 入也随之陷入危机。第三,城市产业对外依存度 互不认同,造成社会交往减少、社会支持网络衰 高,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如2008年的国际 金融危机就对我国珠三角地区许多以出口为导 弱151。因此,都江堰城市社会的高异质性又使 得社会系统的基础单元一社区,在灾时无法有 向的城市产业造成巨大冲击,仅全球最大玩具代 效发挥自我救护和守望相助的功能,社会系统在 工商之一、东莞合俊集团工厂倒闭就造成了约6 500名员工的失业。第四,产业布局不合理,面突发性灾害面前表现出典型的“低抵抗力”和“低 对风险暴露度高、敏感性强、损伤面大。如都江恢复力”。 堰市工业的主要载体一川苏科技产业园由于24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地处全市的重震地区,企业停产比例高达80% 在以往的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我国普遍 以上2u32,不仅全市经济链条出现断裂,更使采取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 灾后的经济恢复、社会就业等面临严重困难。 传统发展模式,不仅带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低 23社会系统的脆弱性 水平、低效率”,更由于人类对环境的过度开发、 我国城市社会系统的脆弱性首先表现在弱势对资源的过度攫取,大大加剧了城市的脆弱性, 群体的境遇方面。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取得使城市面临更多、更高的生态环境风险。以四川 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与此同时,社会阶层省为例,四川境内由于水资源丰富,先后开发建 加速分化、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城市贫困现象日设的大小水库多达6000多座,这种高强度、高 益突出,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国企改革和密度的开发不仅加大了引发地质灾害的潜在风 结枃调整中的下岗职工、处于边缘化状态的进城险,也使发生各种次生灾害的几率大大增加。如 务工农民等处于弱势地位。已有的经验表明,这在汶川地震中就有800多座水库出现不同程度险 些弱势群体往往是脆弱性最高,最易受到灾难伤情,对下游城市造成极大威胁。又如2005年吉林 o1994-2012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单菁菁: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脆弱性分析 243 丧失,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举步维艰。其次,相 当一部分城市的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产业链条短, 经济发展长期依靠单一产业甚至是一,两个企 业,地方财政收入缺乏长期、稳定、充足的税源, 一旦遭遇外界干扰,经济发展容易陷入困境。以 都江堰市为例,都江堰市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世界 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拥有“世界水利文化鼻祖” 都江堰水利工程和中国道教发祥地青城山,因此 旅游业一直是其传统的支柱产业。而汶川地震使 其主要旅游资源,如都江堰水利工程、青城山古 建筑群等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旅游基础设施、景 区景点、宾馆饭店等损毁严重,旅游业受到沉重 打击,大大削弱了都江堰市的综合经济能力和灾 后恢复能力。又如石家庄市地方财政税收的主要 来源长期倚靠三鹿奶粉,漯河市地方财政税收的 主要来源长期倚靠双汇集团,在“毒奶粉”、“瘦 肉精”事件发生后,两市经济特别是地方财政收 入也随之陷入危机。第三,城市产业对外依存度 高,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如 2008 年的国际 金融危机就对我国珠三角地区许多以出口为导 向的城市产业造成巨大冲击,仅全球最大玩具代 工商之一、东莞合俊集团工厂倒闭就造成了约 6 500 名员工的失业。第四,产业布局不合理,面 对风险暴露度高、敏感性强、损伤面大。如都江 堰市工业的主要载体—— 川苏科技产业园由于 地处全市的重震地区,企业停产比例高达 80% 以上[12][13]22,不仅全市经济链条出现断裂,更使 灾后的经济恢复、社会就业等面临严重困难。 2.3 社会系统的脆弱性 我国城市社会系统的脆弱性首先表现在弱势 群体的境遇方面。改革开放 30 年,我国经济取得 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与此同时,社会阶层 加速分化、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城市贫困现象日 益突出,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国企改革和 结构调整中的下岗职工、处于边缘化状态的进城 务工农民等处于弱势地位。已有的经验表明,这 些弱势群体往往是脆弱性最高,最易受到灾难伤 害,也最难从灾难中恢复的群体。其次,社会大 众的整体防灾意识与防灾知识严重匮乏,受灾人 群防范意识弱、自救水平低、恢复能力差,普遍存 在“灾前慌乱、灾中无助、灾后依赖”的现象[14]。 最后,社会系统的脆弱性还表现在城市政府、基 层组织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灾后 救援能力不足等方面。仍以都江堰市为例,都江 堰市绝大多数政府机构、行政事业单位、商业、 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部门集中布局在 其城市中心区,而城市中心区又恰恰是汶川地震 的重灾区,在地震中这些部门和公共服务设施集 体性震毁(见图 3),使得都江堰市灾后的城市运 行、组织救援、医疗救护、公共服务等系统几乎 近于瘫痪。同时,都江堰是一座移民比重较高的 城市,以往的研究表明,城市人口中移民比重增 大是造成社区内部异质性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社区内部人群的差异容易引起居民心理上的相 互不认同,造成社会交往减少、社会支持网络衰 弱[15-17]。因此,都江堰城市社会的高异质性又使 得社会系统的基础单元—— 社区,在灾时无法有 效发挥自我救护和守望相助的功能,社会系统在 突发性灾害面前表现出典型的“低抵抗力”和“低 恢复力”。 2.4 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在以往的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我国普遍 采取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 传统发展模式,不仅带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低 水平、低效率”,更由于人类对环境的过度开发、 对资源的过度攫取,大大加剧了城市的脆弱性, 使城市面临更多、更高的生态环境风险。以四川 省为例,四川境内由于水资源丰富,先后开发建 设的大小水库多达 6 000 多座,这种高强度、高 密度的开发不仅加大了引发地质灾害的潜在风 险,也使发生各种次生灾害的几率大大增加。如 在汶川地震中就有 800 多座水库出现不同程度险 情,对下游城市造成极大威胁。又如 2005 年吉林
244工程研究—一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3(3)240-248(2011) ①检察院 幸福医院 政府市委 中医院 ●广播电视台 6二 4东风渠管理处 甲亢医院 ●交警大队 ⑥水利工程管理局 政务中心 8公安局 ⑨地税局 ⑩渠首管理处 1特殊教育学校 新东门市场 2北街小学 e建设银 3市幼儿园 西蜀酒店 4城关中学 5水电十局学校 6财贸职工学校 ●荷花池市场 7工程局子弟小学 ⑥电影院 8塔子坝中学 @农业银行 9奎光小学 6江安市场 10李冰中学 银桥大酒店 1l紫东街小学 ①都江堰大酒店 12解放小学 ①中国银行 图3地震中集体震毁的都江堰市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 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导致的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以达到增强城市 件、2007年太湖蓝藻水危机事件、2008年杭州地综合防灾能力、减少或避免灾害发生的目标,这 铁施工大面积塌陷事故、2010年紫金矿业废水污 过程笔者将之定义为“去脆弱性”。从产生根源 染、甘肃舟曲特大洪水泥石流等,也都使相应地看,脆弱性内生于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渗透 区遭遇严重环境危机而蒙受重大损失 于城市的方方面面,带有典型的结构性和系统性 3去脆弱性—提升城市安全、促进健康特征。它不仅使城市较易遭受危害,更经由城市 城市化的路径探索 密集的人口和产业产生连锁效应与放大效应,带 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我国正处于快速 如上所述,灾害是致灾因子与脆弱性共同作 城市化时期,人口和产业向城市加速聚集,城市 用的结果,脆弱性是决定灾害性质和强度的基本 规模不断扩大,只有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将“去 要素,而城市系统的内部特征(主要指系统缺陷)脆弱性”作为重要方向,从解决城市空间、经济 是其产生脆弱性的主要原因。由于目前人类对诸 社会、环境等系统内部存在的问题入手,最大限 如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的规律尚未完全掌握, 度地降低和削减城市自身的脆弱性,有效提高城 也就无法对这些灾害(致灾因子)进行有效控制。因 市防灾减灾能力,才能推动我国城市化健康和可 此,当前提升城市防灾能力、增强城市安全的最 持续发展。 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努力削减城市的脆弱 性。针对脆弱性产生的根源,从改进和完善城市31加强规划引导,提高物质空间防灾能力 系统着手,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减少城市各子 从国外经验看,提高物质空间防灾能力是城 系统暴露于灾害的几率和程度,降低系统敏感性,市“去脆弱性”的主要手段之一。如美国加州在 提高城市系统的扰动适应能力、灾害抵御能力、20世纪70年代通过《活断层法》,对在地震危险 o1994-2012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244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3(3): 240-248 (2011) 图 3 地震中集体震毁的都江堰市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 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导致的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 件、2007 年太湖蓝藻水危机事件、2008 年杭州地 铁施工大面积塌陷事故、2010 年紫金矿业废水污 染、甘肃舟曲特大洪水泥石流等,也都使相应地 区遭遇严重环境危机而蒙受重大损失。 3 去脆弱性—— 提升城市安全、促进健康 城市化的路径探索 如上所述,灾害是致灾因子与脆弱性共同作 用的结果,脆弱性是决定灾害性质和强度的基本 要素,而城市系统的内部特征(主要指系统缺陷) 是其产生脆弱性的主要原因。由于目前人类对诸 如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的规律尚未完全掌握, 也就无法对这些灾害(致灾因子)进行有效控制。因 此,当前提升城市防灾能力、增强城市安全的最 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努力削减城市的脆弱 性。针对脆弱性产生的根源,从改进和完善城市 系统着手,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减少城市各子 系统暴露于灾害的几率和程度,降低系统敏感性, 提高城市系统的扰动适应能力、灾害抵御能力、 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以达到增强城市 综合防灾能力、减少或避免灾害发生的目标,这 一过程笔者将之定义为“去脆弱性”。从产生根源 看,脆弱性内生于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渗透 于城市的方方面面,带有典型的结构性和系统性 特征。它不仅使城市较易遭受危害,更经由城市 密集的人口和产业产生连锁效应与放大效应,带 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我国正处于快速 城市化时期,人口和产业向城市加速聚集,城市 规模不断扩大,只有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将“去 脆弱性”作为重要方向,从解决城市空间、经济、 社会、环境等系统内部存在的问题入手,最大限 度地降低和削减城市自身的脆弱性,有效提高城 市防灾减灾能力,才能推动我国城市化健康和可 持续发展。 3.1 加强规划引导,提高物质空间防灾能力 从国外经验看,提高物质空间防灾能力是城 市“去脆弱性”的主要手段之一。如美国加州在 20 世纪 70 年代通过《活断层法》,对在地震危险
单菁菁: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脆弱性分析245 地带的开发建设计划加以明确限制,对全州所有正处于核电站发展高潮中,目前有20多个机组在 建筑实行强制性抗震设防标准,同时每年花费几建,还有一些项目即将上马,核电站建设选址除 十亿美元对有危险隐患的交通、电力、水、通信考虑地质断层性质外,还应关注其他相关灾害及 等公共基础设施进行检査、维修、抢险和加固。次生灾害的威胁,如海啸、泥石流、山体滑坡等。 地震多发国家土耳其一向重视地震区划工作,定应吸取此次日本地震引发福岛核泄漏危机的教 期编制和不断更新全国地震区划图,同时积极推训,对我国已建和将建的核电站及其他具有潜在 进城市地震区划工作,使全国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危险的重大工程,进行一次全面的抗灾能力和风 更加科学合理和具有针对性。日本是世界上地震险评估,以便采取相应的调整和补救措施。最后, 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要结合公园、绿地、广场等开敞空间,规划建设 后,日本连续3次修改《建筑基准法》,大大提高好城市防灾避难场所,要确保避难场所布局合理、 了各类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而纽西兰小镇纳皮面积充足和疏散通道畅通。同时,还要强化包括 尔在经历1931年的79级大地震后,实施全新的防灾通信系统、应急太阳能发电设备、紧急备用 都市计划,通过拓宽道路、加大街角缓冲区、将水源、直升机停机坪等在内的防灾应急基础设施 所有电线管路地下化、对建筑立面装饰物加以限建设 制等手段,最大限度地保证城市空间安全,提高3.2强化经济基础,提升经济发展保障能力 城市防灾减灾能力 经济是发展的基础,经济的脆弱性不仅影响 物质空间的脆弱性是我国城市脆弱性最直接着经济发展自身,还将直接影响和渗透到城市建 的表现之一。应借鉴国际经验,针对当前我国城设、社会发展等领域,造成和加剧城市空间、社 市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加强空间发展的会系统等的脆弱性。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 安全意识和规划引导。首先,在城市规划与建设1992-—2001年全球洪灾的调查,暴露在灾害中的 中要优先考虑防灾减灾因素,科学选择城市建设人,超过90%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因灾死亡的人 用地,合理布局城市各项功能,对于地震活跃区,中,一半以上生活在人类发展指数低的国家8 应重点疏解人口,降低建筑密度,并将主要的居大量事实表明,经济越脆弱的地区其社会的整体 住与行政功能转移至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脆弱性往往越强。典型的案例如,2010年1月海 其次,要定期修订和严格执行《中国地震动参数地发生里氏73级的强烈地震,作为世界上最贫 区划图》,对新建建筑实施严格的抗震设防标准,穷的国家之一,海地人均年收入只有100美元, 对老建筑进行及时的维修改造和除险加固。特别失业率高达75%,政府财政预算的一半依靠国外 要加强学校、医院、商场等人员密集的公共设施援助,经济的极度脆弱使其城市建设普遍破落不 的抗震设防能力,建设和保护好交通、通信、水堪,建筑质量低下,公共服务匮乏,不仅直接加 网等城市生命线系统。第三,对于重要目标、市大了地震灾害的损失,更使其灾后的自救能力、 政公用设施等应科学安排、分散布局,减少灾害重建能力几乎为零。 发生时可能产生的损失,做到防患于未然。要根 以此为鉴,加强经济建设,强化经济基础, 据不同区域城市建设的限制性条件,着重安排、提升我国城市发展的经济保障能力,应该成为城 部署好重大项目和重要设施的建设,同时加强水市“去脆弱性”的基本手段之一。首先,要以优 源和能源的安全管理,避免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化产业结构为突破口,提高城市经济的发展活力 时引发新的次生灾害造成更大损失。例如,我国应根据不同城市的资源禀赋,着力挖掘其比较优 o1994-2012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单菁菁: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脆弱性分析 245 地带的开发建设计划加以明确限制,对全州所有 建筑实行强制性抗震设防标准,同时每年花费几 十亿美元对有危险隐患的交通、电力、水、通信 等公共基础设施进行检查、维修、抢险和加固。 地震多发国家土耳其一向重视地震区划工作,定 期编制和不断更新全国地震区划图,同时积极推 进城市地震区划工作,使全国建筑抗震设防标准 更加科学合理和具有针对性。日本是世界上地震 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 1995 年阪神大地震 后,日本连续 3 次修改《建筑基准法》,大大提高 了各类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而纽西兰小镇纳皮 尔在经历 1931 年的 7.9 级大地震后,实施全新的 都市计划,通过拓宽道路、加大街角缓冲区、将 所有电线管路地下化、对建筑立面装饰物加以限 制等手段,最大限度地保证城市空间安全,提高 城市防灾减灾能力。 物质空间的脆弱性是我国城市脆弱性最直接 的表现之一。应借鉴国际经验,针对当前我国城 市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加强空间发展的 安全意识和规划引导。首先,在城市规划与建设 中要优先考虑防灾减灾因素,科学选择城市建设 用地,合理布局城市各项功能,对于地震活跃区, 应重点疏解人口,降低建筑密度,并将主要的居 住与行政功能转移至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 其次,要定期修订和严格执行《中国地震动参数 区划图》,对新建建筑实施严格的抗震设防标准, 对老建筑进行及时的维修改造和除险加固。特别 要加强学校、医院、商场等人员密集的公共设施 的抗震设防能力,建设和保护好交通、通信、水 网等城市生命线系统。第三,对于重要目标、市 政公用设施等应科学安排、分散布局,减少灾害 发生时可能产生的损失,做到防患于未然。要根 据不同区域城市建设的限制性条件,着重安排、 部署好重大项目和重要设施的建设,同时加强水 源和能源的安全管理,避免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 时引发新的次生灾害造成更大损失。例如,我国 正处于核电站发展高潮中,目前有 20 多个机组在 建,还有一些项目即将上马,核电站建设选址除 考虑地质断层性质外,还应关注其他相关灾害及 次生灾害的威胁,如海啸、泥石流、山体滑坡等。 应吸取此次日本地震引发福岛核泄漏危机的教 训,对我国已建和将建的核电站及其他具有潜在 危险的重大工程,进行一次全面的抗灾能力和风 险评估,以便采取相应的调整和补救措施。最后, 要结合公园、绿地、广场等开敞空间,规划建设 好城市防灾避难场所,要确保避难场所布局合理、 面积充足和疏散通道畅通。同时,还要强化包括 防灾通信系统、应急太阳能发电设备、紧急备用 水源、直升机停机坪等在内的防灾应急基础设施 建设。 3.2 强化经济基础,提升经济发展保障能力 经济是发展的基础,经济的脆弱性不仅影响 着经济发展自身,还将直接影响和渗透到城市建 设、社会发展等领域,造成和加剧城市空间、社 会系统等的脆弱性。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 1992—2001 年全球洪灾的调查,暴露在灾害中的 人,超过 90%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因灾死亡的人 中,一半以上生活在人类发展指数低的国家[18]。 大量事实表明,经济越脆弱的地区其社会的整体 脆弱性往往越强。典型的案例如,2010 年 1 月海 地发生里氏 7.3 级的强烈地震,作为世界上最贫 穷的国家之一,海地人均年收入只有 100 美元, 失业率高达 75%,政府财政预算的一半依靠国外 援助,经济的极度脆弱使其城市建设普遍破落不 堪,建筑质量低下,公共服务匮乏,不仅直接加 大了地震灾害的损失,更使其灾后的自救能力、 重建能力几乎为零。 以此为鉴,加强经济建设,强化经济基础, 提升我国城市发展的经济保障能力,应该成为城 市“去脆弱性”的基本手段之一。首先,要以优 化产业结构为突破口,提高城市经济的发展活力。 应根据不同城市的资源禀赋,着力挖掘其比较优
246工程研究—一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3(3)240-248(2011) 势,走园区化、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的产业一个多月后,智利发生里氏88级强烈地震,尽 发展道路,积极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管同为经济落后国家,但智利的灾损情况(死亡仅 大力拓展延伸上下游产业链,避免经济对资源的数百人远远低于海地(死亡人数高达30万人)。除 过度依赖和产业发展过于单一,不断增强产业发去震源距离大城市较远等客观因素外,智利属于 展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城市经济的发展活力地震多发国家,群众有充分的抗震知识和准备 和抗风险能力。其次,要以推进公平分配为切入建筑抗震设防标准严格,灾后救援体系相对完善, 点,构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目前我国城市化救灾工作组织有序等都是智利灾损相对较低的主 进程中出现的各种发展失衡都与收入分配问题相要原因。可以说,面对灾害,智利社会安全体系 关,应改变当前国民收入分配在国家、企业、居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经济脆弱的不足。 民之间的比例,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逐步缩 从目前情况看,社会系统是当前我国城市防 灾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应汲取国外的经验教 小收入分配差距,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社会需求 训,从政府和社会两个层面尽快建立起相对完善 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最后,对于重大产业 的社会安全网络。首先,各级政府领导部门应进 项目布局特别是企业集中的产业园区布局,除考 步提高安全意识,增强管理层决策能力和采取 虑交通、成本等经济因素外,还要优先考虑其地行动的能力,尽快建立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管理体 质条件、环境影响、潜在威胁等防灾因素,以最系。加强对地震、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的研究 大限度地保障产业发展安全和城市发展安全。 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建立包括预报预警、应 3.3完善安全管理,提高社会系统应对能力 急联动、减灾协调、专家决策咨询等四大系统在 加强防灾管理、提高社会系统应对能力,也内的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管理体系,统一组织、协 调和指挥城市的防灾减灾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 是城市“去脆弱性”的重要方面。如日本为应对 城市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其次, 各种灾害,建立了包括基本法、灾害预防和防灾 应全面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在社会公共 规划相关法、灾害应急相关法、灾后重建和恢复 安全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促进公众参与, 法、灾害管理组织法等五大类、52部法律在内的 普及社区关怀,提高社会凝聚力,增强全体市民 完善的防灾减灾法规体系,构建了从中央到地方 防范风险、应对风险和自我救助的能力。特别要 的城乡综合防灾减灾管理体系和全国紧急灾害速 报系统。其核心是以“防灾”为主,并着力提高 以社区为单位,持续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生计福 祉,帮助脆弱人群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风险应对 城乡系统对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快速恢复能 能力。最后,要学习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 力。同时,日本政府还十分重视国民的防灾教育 志愿者周”,不区的经验,向全社会大力普及安全教育知识。充 设定“防灾和志愿者日”、“防灾和志愿者周”,不 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向公众 定期地在全国各地进行市民防灾演习,通过各种 普及地震、火灾等防灾减灾知识,在学校、社区 途径广泛宣传防灾知识,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和 企事业单位等不定期举办各种防灾知识讲座和防 自救能力。正是因为这种日常化的防灾教育和演 习,才使日本国民在今年“3.11”日本特大地震 灾演习,提高社会各界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性 灾害的自我救助能力 及海啸中表现出惊人的井然有序,在灾难突发 没有得到政府命令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积极有效34加强环境保护,增强生态环境支撑能力 地投入到抗震救灾中,为减少灾难损失和灾后恢 生态环境与城市安全、人类福祉之间具有密 复作出了重要贡献1。同样,2010年在海地地震切、复杂和非线性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助 o1994-2012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246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3(3): 240-248 (2011) 势,走园区化、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的产业 发展道路,积极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 大力拓展延伸上下游产业链,避免经济对资源的 过度依赖和产业发展过于单一,不断增强产业发 展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城市经济的发展活力 和抗风险能力。其次,要以推进公平分配为切入 点,构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目前我国城市化 进程中出现的各种发展失衡都与收入分配问题相 关,应改变当前国民收入分配在国家、企业、居 民之间的比例, 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逐步缩 小收入分配差距,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社会需求, 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最后,对于重大产业 项目布局特别是企业集中的产业园区布局,除考 虑交通、成本等经济因素外,还要优先考虑其地 质条件、环境影响、潜在威胁等防灾因素,以最 大限度地保障产业发展安全和城市发展安全。 3.3 完善安全管理,提高社会系统应对能力 加强防灾管理、提高社会系统应对能力,也 是城市“去脆弱性”的重要方面。如日本为应对 各种灾害,建立了包括基本法、灾害预防和防灾 规划相关法、灾害应急相关法、灾后重建和恢复 法、灾害管理组织法等五大类、52 部法律在内的 完善的防灾减灾法规体系,构建了从中央到地方 的城乡综合防灾减灾管理体系和全国紧急灾害速 报系统。其核心是以“防灾”为主,并着力提高 城乡系统对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快速恢复能 力。同时,日本政府还十分重视国民的防灾教育, 设定“防灾和志愿者日”、“防灾和志愿者周”,不 定期地在全国各地进行市民防灾演习,通过各种 途径广泛宣传防灾知识,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和 自救能力。正是因为这种日常化的防灾教育和演 习,才使日本国民在今年“3.11”日本特大地震 及海啸中表现出惊人的井然有序,在灾难突发、 没有得到政府命令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积极有效 地投入到抗震救灾中,为减少灾难损失和灾后恢 复作出了重要贡献[19]。同样,2010 年在海地地震 一个多月后,智利发生里氏 8.8 级强烈地震,尽 管同为经济落后国家,但智利的灾损情况(死亡仅 数百人)远远低于海地(死亡人数高达 30 万人)。除 去震源距离大城市较远等客观因素外,智利属于 地震多发国家,群众有充分的抗震知识和准备, 建筑抗震设防标准严格,灾后救援体系相对完善, 救灾工作组织有序等都是智利灾损相对较低的主 要原因。可以说,面对灾害,智利社会安全体系 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经济脆弱的不足。 从目前情况看,社会系统是当前我国城市防 灾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应汲取国外的经验教 训,从政府和社会两个层面尽快建立起相对完善 的社会安全网络。首先,各级政府领导部门应进 一步提高安全意识,增强管理层决策能力和采取 行动的能力,尽快建立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管理体 系。加强对地震、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的研究、 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建立包括预报预警、应 急联动、减灾协调、专家决策咨询等四大系统在 内的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管理体系,统一组织、协 调和指挥城市的防灾减灾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 城市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其次, 应全面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在社会公共 安全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促进公众参与, 普及社区关怀,提高社会凝聚力,增强全体市民 防范风险、应对风险和自我救助的能力。特别要 以社区为单位,持续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生计福 祉,帮助脆弱人群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风险应对 能力。最后,要学习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 区的经验,向全社会大力普及安全教育知识。充 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向公众 普及地震、火灾等防灾减灾知识,在学校、社区、 企事业单位等不定期举办各种防灾知识讲座和防 灾演习,提高社会各界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性 灾害的自我救助能力。 3.4 加强环境保护,增强生态环境支撑能力 生态环境与城市安全、人类福祉之间具有密 切、复杂和非线性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助
单菁菁: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脆弱性分析47 于增强城市安全和提高人类福祉,而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生态退化将导致城市脆弱性增加、风险性加大、 恢复成本提高、人类福祉下降。城市的生态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 要数据公报:第1号[R/OL][20110428](201104-30) 质量与其发展方式紧密相关,纵观世界历史,许多 http://www.stats.gov.cn/tjfx/jdfx/t20110428402722253.htm 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都曾出现较为严重的环境问 [2]新华社.我国每年因突发事件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20 A[eb/ol].(2006-07-17).http://news.xinhuanetcom/ 题,如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photo/2006-07/17/content 4844492 htm 事件、日本的水俣病等,这与其片面追求经济增长3] Clark G E, Moser s c, Natick s J,etal. Assessing the 而忽视环境保护的粗放型城市化模式是分不开的。 ulnerability of coastal communities to extreme storms the case of REVERE, MA, USA[J]. Mitigation and 从世界各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历史演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 1998(3): 59-82 进分析,城市化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关键不在 [4 Turner B L, Kasperson R E, Matson P A, et al. A frame- work for vulnerability analysis in sustainability science] 于城市化本身,而在于城市化的发展模式是否与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资源环境相适应。“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 2003,100(14):8074-8079. 5]陈倬,佘廉,城市安全发展的脆弱性研究:基于地下空 污染、低效率”的传统粗放型城市化模式必然会 间综合利用的视角[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9,23(1) 加大资源环境消耗的强度和数量,从而产生日益 [6] McEntire D A. Triggering agents, vulnerabilities and dis- 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潮时 aster reduction: towards a holistic paradigm[J]. Disaster 期,首先,要坚持走集约型城市化道路。把城镇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2001, 10(3): 189-196. 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有机协调起来,以体制、机 7]李宏伟,屈锡华,严敏.社会再适应、参与式重建与反 脆弱性发展[社会科学研究,2009(3):1-7. 制和科技创新为基础,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 18 Hewitt K. Regions of Risk[M]. Singapore: Longman Singapore Publisher Ltd, 1997: 127. 济等手段,促进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大幅提91 Cannon B, Davis I P t, Wisner E. At Risk: Natural Haz. 高资源利用效率,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ds, People's Vulnerability, and Disasters(M). Lor 1-156. 经济效益好的集约型城市化道路。其次,在城市[101 Cutter si., The vulnerability of science and the science of 发展的同时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应坚 vulnerability].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持以污染预防为主,通过总量控制,不断推进城1 Chambers R, vulnerability, coping and policy J]. IDS 市环境建设和综合整治工作,实现环境质量的持 Bulletin,2006,37(4):33-40. 续改善。同时,根据城市的区域生态特征、生态2]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成都市规划设 计研究院.都江堰灾后重建规划概念方案[R]2008:8. 系统服务功能等,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城市生态体13]单菁菁.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灾后重建思考[环球市场 系,维护城市生态安全。 信息导报,2010(10) [14]屈锡华,严敏,李宏伟.抗灾与反脆弱性的社区发展印 总之,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而城 天府新论,2009(1):94-97 市建设发展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5 Leonard R, Onyx J. Networking through Loose and Strong Ties: An Australian Qualitative Study[J]. International 遵循“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原则,及时调整 Journal of Volunta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2003 传统的发展思路,在充分考虑城市自然地质条件 14(3):189-203 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布6单背菁.进城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变迁城市问题, 局,推动城市建设尽快实现从空间扩张向品质提 2007(4):59-63 1T]李洁瑾,黄荣贵,冯艾城市社区异质性与邻里社会资 升、从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从单纯注重经济增 本研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67-73 长向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和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全面[18]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展望[M北京:中国环境 转型,努力从城市系统内部控制和削减其脆弱性 科学出版社,2008:510-517 [19]张丽华.防灾减灾要从每件事做起:日本大地震引发的 全面提升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思考[EBOL.(2011-04-01)htp/www.yuanlin.365com 实现城市的安全、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news/170577shtml o1994-2012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单菁菁: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脆弱性分析 247 于增强城市安全和提高人类福祉,而环境污染、 生态退化将导致城市脆弱性增加、风险性加大、 恢复成本提高、人类福祉下降。城市的生态环境 质量与其发展方式紧密相关,纵观世界历史,许多 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都曾出现较为严重的环境问 题,如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事件、日本的水俣病等,这与其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而忽视环境保护的粗放型城市化模式是分不开的。 从世界各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历史演 进分析,城市化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关键不在 于城市化本身,而在于城市化的发展模式是否与 资源环境相适应。“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 污染、低效率”的传统粗放型城市化模式必然会 加大资源环境消耗的强度和数量,从而产生日益 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潮时 期,首先,要坚持走集约型城市化道路。把城镇 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有机协调起来,以体制、机 制和科技创新为基础,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 济等手段,促进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大幅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经济效益好的集约型城市化道路。其次,在城市 发展的同时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应坚 持以污染预防为主,通过总量控制,不断推进城 市环境建设和综合整治工作,实现环境质量的持 续改善。同时,根据城市的区域生态特征、生态 系统服务功能等,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城市生态体 系,维护城市生态安全。 总之,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而城 市建设发展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 遵循“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原则,及时调整 传统的发展思路,在充分考虑城市自然地质条件 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布 局,推动城市建设尽快实现从空间扩张向品质提 升、从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从单纯注重经济增 长向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和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全面 转型,努力从城市系统内部控制和削减其脆弱性, 全面提升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实现城市的安全、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 要数据公报:第 1 号[R/OL]. [2011-04-28] (2011-04-30). http://www.stats.gov.cn/tjfx/jdfx/t20110428_402722253.htm. [2] 新华社. 我国每年因突发事件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 20 万 [EB/OL]. (2006-07-17). http://news.xinhuanet.com/ photo/2006-07/17/content_4844492.htm. [3] Clark G E, Moser S C, Ratick S J, et al. Assessing the vulnerability of coastal communities to extreme storms: the case of REVERE, MA., USA[J].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 1998(3): 59-82. [4] Turner B L, Kasperson R E, Matson P A, et al. A framework for vulnerability analysis in sustainability science[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2003, 100(14): 8074-8079. [5] 陈倬, 佘廉. 城市安全发展的脆弱性研究: 基于地下空 间综合利用的视角[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09, 23(1): 109-112. [6] McEntire D A. Triggering agents, vulnerabilities and disaster reduction: towards a holistic paradigm[J].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2001, 10(3): 189-196. [7] 李宏伟, 屈锡华, 严敏. 社会再适应、参与式重建与反 脆弱性发展[J]. 社会科学研究,2009(3): 1-7. [8] Hewitt K. Regions of Risk[M]. Singapore:Longman Singapore Publisher Ltd,l997: 127. [9] Cannon B, Davis I P T, Wisner B. At Risk: Natural Hazards, People’s Vulnerability, and Disasters[M]. London: Routledge, 1994: 141-l56. [10] Cutter S L, The vulnerability of science and the science of vulnerability[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2003, 93(1): 1-12. [11] Chambers R, Vulnerability, coping and policy [J]. IDS Bulletin, 2006, 37(4): 33-40.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成都市规划设 计研究院. 都江堰灾后重建规划概念方案[R]. 2008: 8. [13] 单菁菁.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灾后重建思考[J]. 环球市场 信息导报, 2010(10). [14] 屈锡华, 严敏, 李宏伟. 抗灾与反脆弱性的社区发展[J]. 天府新论, 2009(1): 94-97. [15] Leonard R, Onyx J. Networking through Loose and Strong Ties: An Australian Qualitative Stud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olunta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2003, 14(3): 189-203. [16] 单菁菁. 进城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变迁[J]. 城市问题, 2007(4): 59-63. [17] 李洁瑾,黄荣贵,冯艾. 城市社区异质性与邻里社会资 本研究[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67-73. [18]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全球环境展望[M]. 北京:中国环境 科学出版社,2008: 510-517. [19] 张丽华. 防灾减灾要从每件事做起:日本大地震引发的 思 考 [EB/OL]. (2011-04-01). http://www.yuanlin365.com/ news/170577.shtml
248工程研究—一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3(3)240-248(2011) Vulnera bility analysi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Shan jingjing (Institute for Urban and Emvironmental Studie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732 Abstract: China is in the period of rapid urbanization, and the aggregation of population and industries is being accelerated toward urban area. From the existing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rapid development and insufficient disaster prevention capability is increasingly acute and urban vulnerability is in- creasingly sharp as well. As one of the countries with most serious disasters in the world, how to reduce urban vulnerability to the maximal extent, enhance urba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lief capability feasibly and efficiently and promote st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has become a critical issue we have to face with for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in China. Learning from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and taking"devulnerability "as ori- entation, from the fields of space, economy,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nis paper discusses the feasible ap- proach to enhance urban secur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apid urbaniz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urbanization; vulnerability; devulnerability; urban security;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lief o1994-2012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248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3(3): 240-248 (2011) Vulnerability Analysi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Shan Jingjing (Institute for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 Beijing 100732) Abstract: China is in the period of rapid urbanization, and the aggregation of population and industries is being accelerated toward urban area. From the existing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rapid development and insufficient disaster prevention capability is increasingly acute and urban vulnerability is increasingly sharp as well. As one of the countries with most serious disasters in the world, how to reduce urban vulnerability to the maximal extent, enhance urba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lief capability feasibly and efficiently and promote st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has become a critical issue we have to face with for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in China. Learning from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and taking “devulnerability” as orientation, from the fields of space, economy,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etc.,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easible approach to enhance urban secur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apid urbaniz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urbanization; vulnerability; devulnerability; urban security;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li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