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有教无类 孔子的教育观
子曰:“有教无类。” 【注释】教,教育;类,类别;名词。 译文】孔子说:“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区 别。”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 诸?”子曰:“闻斯行之!” 注释】斯,副词,就;诸,之乎;其,表反 译文】子路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 回答说:“有老父长兄健在,怎么能听到就 去做呢?”冉有问道:“听到就去做吗?” 孔子回答:“听到就去做!
子曰:“有教无类。” 【注释】教,教育;类,类别;名词。 【译文】孔子说:“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区 别。”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 诸?”子曰:“闻斯行之!” 【注释】斯,副词,就;诸,之乎;其,表反 问。 【译文】 子路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 回答说:“有老父长兄健在,怎么能听到就 去做呢?”冉有问道:“听到就去做吗?” 孔子回答:“听到就去做!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 ‘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 ‘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注释】也,句中语气词;“进之”“退 之”使动用法。 译文】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 去实践它吗’,您说“有父兄活着’;冉求 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您说“听到就 去实践它’。我有点糊涂,斗胆问问。”孔 子说:“冉求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要 推他一把;子路本事太大(容易冒失), 所以我要让他退一步想想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 ‘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 ‘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注释】也,句中语气词;“进之”“退 之”使动用法。 【译文】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 去实践它吗’,您说‘有父兄活着’;冉求 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您说‘听到就 去实践它’。我有点糊涂,斗胆问问。”孔 子说:“冉求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要 推他一把;子路本事太大(容易冒失), 所以我要让他退一步想想
子张问日:“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 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 子日:“忠矣。”日:“仁矣乎?”日:“未知。焉 得仁?” 注释】旧,过往、过往;以告,应为“以之告” 【译文】子张问道:“令尹子文三次当令尹这个 官,没有高兴的脸色;三次罢免了他,也没有 生气的样子。先前任令尹时的政事,一定把它 告诉继任的令尹。他怎么了?”孔子说 “(他)算得上忠了。”子张说:“(那)算 得上仁吗?”孔子答:“不晓得。哪里算得上 仁呢?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 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 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 得仁?” 【注释】旧,过往、过往;以告,应为“以之告” 【译文】子张问道:“令尹子文三次当令尹这个 官,没有高兴的脸色;三次罢免了他,也没有 生气的样子。先前任令尹时的政事,一定把它 告诉继任的令尹。他怎么了?”孔子说: “(他)算得上忠了。”子张说:“(那)算 得上仁吗?”孔子答:“不晓得。哪里算得上 仁呢?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 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 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 日:“清矣。”日:“仁矣乎?”子曰:“未知 焉得仁?” 注释】至于,去到;之,到;焉,哪里。 【译文】(子张问)“崔子杀了齐国的国君,大夫陈 文子有马四十匹,却抛下离开齐国。到另一个国家 就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一样 啊。’于是离开这个国家。到了另一个国家,就又 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一样 啊。’于是又离开这个国家。(您认为他)怎么样 啊?”孔子说:“算得上清白了。”子张问:“算 得上仁吗?”孔子说:“不晓得。哪里算得上仁 呢?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 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 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 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 焉得仁?” 【注释】至于,去到;之,到;焉,哪里。 【译文】(子张问)“崔子杀了齐国的国君,大夫陈 文子有马四十匹,却抛下离开齐国。到另一个国家, 就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一样 啊。’于是离开这个国家。到了另一个国家,就又 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一样 啊。’于是又离开这个国家。(您认为他)怎么样 啊?”孔子说:“算得上清白了。”子张问:“算 得上仁吗?”孔子说:“不晓得。哪里算得上仁 呢?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 复也 【注释】反,类推。整句话省略了主语。 【译文】孔子说:“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 题却又弄不明白,就不去开导他,若非弟子想表 达某种意思却又表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举 个墙角作例子给弟子讲清楚,而弟子不能触类 旁通推知另外三个墙角的情况,就不再去教他。”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 不如学。” 【注释】尝,曾经;以,来,用来。 【译文】孔子说:“我曾经整日不吃,整夜不睡来 思考,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 复也。” 【注释】反,类推。整句话省略了主语。 【译文】孔子说:“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 题却又弄不明白,就不去开导他,若非弟子想表 达某种意思却又表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举 一个墙角作例子给弟子讲清楚,而弟子不能触类 旁通推知另外三个墙角的情况,就不再去教他。”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 不如学。” 【注释】尝,曾经;以,来,用来。 【译文】孔子说:“我曾经整日不吃,整夜不睡来 思考,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译文】子贡说:.“贫穷却不谄媚(别 人),富贵却没有骄傲自大,怎么样?” 孔子答道:“可以啊。(但是)不如贫穷 却乐子道,富贵却喜好礼啊。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言《诗》 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子贡说:“《诗三百》说“好比 加工象牙和骨头,切了之后还要磨治;好 比加工玉石,用刀凿刻之后还要打磨那 就是说的这种道理吧?”端木赐啊,从现 在开始可以同他讨论《诗三百》 去的事情告诉他就能推知将来的事情
•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 【译文】子贡说:“贫穷却不谄媚(别 人),富贵却没有骄傲自大,怎么样?” 孔子答道:“可以啊。(但是)不如贫穷 却乐于道,富贵却喜好礼啊。” •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言《诗》已 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译文】子贡说:“《诗三百》说‘好比 加工象牙和骨头,切了之后还要磨治;好 比加工玉石,用刀凿刻之后还要打磨’那 就是说的这种道理吧?”端木赐啊,从现 在开始可以同他讨论《诗三百》了,把过 去的事情告诉他就能推知将来的事情!
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如何理解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为何说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教育 和政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答案请从“相关链接”中整理
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 如何理解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 为何说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教育 和政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答案请从“相关链接”中整理
课后练习三参考答案 ·一则:孟子把天伦之乐、道德圆满之乐、 教育后进之乐置于统治天下之上,可见他 对血缘伦理、道德修为、教书育人的高度 重视,可见他对父母亲人、天下英才乃至 众生的挚爱。启发:这三方面价值今天看 来仍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予 以重视。 二则:启发:不管学什么,都不能浅尝辄
课后练习三参考答案 • 一则:孟子把天伦之乐、道德圆满之乐、 教育后进之乐置于统治天下之上,可见他 对血缘伦理、道德修为、教书育人的高度 重视,可见他对父母亲人、天下英才乃至 众生的挚爱。启发:这三方面价值今天看 来仍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予 以重视。 • 二则:启发:不管学什么,都不能浅尝辄 止
二则译文】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学了十 天仍止步不进。师襄子说:“可以增加学习内容 了。”孔子说:“我已经熟习曲子,但还没有掌 握演奏的技巧。”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 “已经熟习演奏的技巧,可以继续往下学了 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其中的志趣啊。”过了 段时间,师襄子说,“已经熟习其中的志趣, 可以继续往下学了。”孔子说:“我还不知道乐 曲的作者啊。”过了一段时间,孔子默然沉思, 心旷神怡,高瞻远望而意志升华。说:“我知道 乐曲的作者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睛 深邃远望,如同统治着四方诸侯,不是周文王还 有谁能撰作这首乐曲呢!”师襄子离开坐席连行 两次拜礼,说:“老师说的这曲叫做《文王操)
【二则译文】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学了十 天仍止步不进。师襄子说:“可以增加学习内容 了。”孔子说:“我已经熟习曲子,但还没有掌 握演奏的技巧。”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 “已经熟习演奏的技巧,可以继续往下学了。” 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其中的志趣啊。”过了 一段时间,师襄子说,“已经熟习其中的志趣, 可以继续往下学了。”孔子说:“我还不知道乐 曲的作者啊。”过了一段时间,孔子默然沉思, 心旷神怡,高瞻远望而意志升华。说:“我知道 乐曲的作者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睛 深邃远望,如同统治着四方诸侯,不是周文王还 有谁能撰作这首乐曲呢!”师襄子离开坐席连行 两次拜礼,说:“老师说的这乐曲叫做《文王操》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