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 云南化工 Jun.2007 第34卷第3期 Yunnan Chemical Technology Vol 34. No. 3 除藻技术的研究进展 徐大伟1,施永生,柳伟2,陈原 (1.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224; 2.大理白族自治州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云南大理671000) 摘要:文综述了目前用于除藻的几种方法。对湖泊、水源水,植物化感抑藻作用有待进一步朝着将从植物 中提取的化感物质直接施人水体抑制藻类研究。另外利用“噬藻体”与“藻病毒”控制藻类生长也有广阔的前景。 对于水厂水除藻应注重改善预氧化条件、强化混凝优化投加粉末活性炭及组合工艺等,此外还应加强对藻及藻 病毒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水厂安全供水 关键词:富营养化;除藻;藻毒素 中图分类号:X524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5X(2007)03-0076-03 Research Progress on Algae Removal Technology Xu Dawe, Shl Yongsheng, Liu Wel, Chen Yus (1. School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224, China; 2. Dali Bai Autonomous Prefecture Reaearch Institute of Urban Rural Plan and Design, Dali 671000, China) Abstract: Some algae removal methods were introduced, and further measures to control algae growth were dis- cussed. For lakes, allelopathy for the inhibition of algae growth need further study and exraction of plant allelochemicals could be directly put into water. In addition, use of cyanophage and phycovirus for the control of algae also had an extensive propect.For water treatment plant, focus should be on the improvement of pre-oxidation, enhancement of coagulat optimization of powder activated carbon cast and composite process. Study of algae and algal toxins should be also strength ened for the better guide of water treatment plant to supply safe water. Key words: eutrophication; algae removal technology algal toxins 前言 口舌麻木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而微囊藻产生的 近年来,“水华”现象频繁发生,其中大部分是是肝毒素,会导致腹泻、呕吐、肝肾等器官的损害,并 由蓝一绿藻引发,例如太湖、巢湖、滇池和武汉东湖有促瘤致癌作用2。(3)许多藻类及其代谢产物是 等其危害主要表现在:(1)“水华”爆发时,大面积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在氯消毒过程中,会生成“三 水面被蓝一绿藻覆盖引起水体DO急剧下降,水质致”物质致使饮用水安全性下降。如果水厂出水 腐败散发恶臭的气味致使鱼类等因缺氧而窒息死藻类去除不彻底的话又会使管网中的水产生后絮凝 亡;(2)许多蓝一绿藻可产生毒素,鱼腥藻、束丝藻而影响水质。(4)藻类的出现使得投药量增加,藻 和铜绿微囊藻是三种最常见的含有毒素的物种,类使水体pH值升高此外藻类形成的浊度,其组成 藻毒素本身是十分复杂的有机物,由鱼腥藻和束丝大多为有机质电动电位(5)约在一40mV以上,具 藻产生的是神经毒素,会损害神经系统引起惊厥、有较高的稳定性比重小,难于下沉,且藻类自身常 收稿日期:2006-11-20 作者简介:徐大伟(1983-),男,江西南昌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水处理理论与基础。 导师简介:施永生(1957-),男,上海人,博士,昆明理工大学教授研究方向:水污染控制
2(X刀年6月 第34券第3期 云南化工 Yunan ChemicalTecbnology J四.20(刀 Vol.34,No.3 除藻技术的研究进展 徐大伟,,施永生,,柳 伟2,陈 原, (1.昆明理工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0224; 2.大理白族自治州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云南 大理671以洲)) 摘 要: 文综述了目前用于除藻的几种方法。对湖泊、水源水,植物化感抑藻作用有待进一步朝着将从植物 中提取的化感物质直接施人水体抑制藻类研究。另外,利用“曦藻体”与“藻病毒”控制藻类生长也有广阔的前景。 对于水厂水除藻.应注重改菩预氧化条件、强化馄凝、优化投加粉末活性炭及组合工艺等,此外还应加强对藻及藻 病毒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水厂安全供水。 关挂词:言营养化;除集;藻毒素 中圈分类号: x524 文献标识码: 人 文章编号: 1(X抖一275X(2阅7)03 一0076一03 R砚哭,rchF份ogr.洛onAlgae Removal xu D.,dl,脚 Y。此由.叱1,Uuw矛,C、.Y四.1 (1.Scbol试 2.Dal五B川 Engin伙幼ng,KunmingUnivmity 试阮让n“朋d叭echnolo盯,Kunming650224,ChinB; Antono吐K日.R以次加比R~ hl朋titUteofU山.1&Ru司 刊朋朋dDe滋,,Dali671以洲),China) Ab劝rad: 肠. 目脚 ~ ,目.dh以如~ in加记”以月,朋d‘汕er~ toc佣加ld口e脚.tll, 击5- cu哪d.凡r址e.,山日弓用出yfor 此 1咖hition 试目脚 ,帆卜n以妇加d阮 咖d了朋de幻.蛇ti二 成plantaleloc卜emic山 砚司d比d如以月yPut into 节妞ter.玩目diti.,use 成叮即咖 昭.andphy伙耐ruofortha 咖 加1试目脚 目.hadanexten.ive p川甲双.凡r,atertr侧吐mentplant,胶比” 。山侧M阮 。the improv胭eot试姆 一画山山二,.汕朋沈Ine tofCO叫甲咖,, 卯石侧加心翻of拼珊der朋dvatedcad朋Ic.日t助d, ,阅iteP双祀姗.StUdy试目胖 朋dal咧 勿石.山。日dbe目即.恤ngth- .司助 阮 卜川份加de苗脚.址r。七al”姆ntp协ttosup内 .‘瑞性比r. 盆叮,。八如: eu加P址“6on;目9.~ ,目techno10盯;公砰 切如朋 前言 近年来, “水华”现象频繁发生,其中大部分是 由蓝一绿藻引发,例如太湖、巢湖、滇池和武汉东湖 等,其危害主要表现在:(1)“水华”爆发时,大面积 水面被蓝一绿藻覆盖,引起水体DO急剧下降,水质 腐败,散发恶臭的气味,致使鱼类等因缺氧而窒息死 亡;(2)许多蓝一绿藻可产生毒素,鱼腥藻、束丝藻 和铜绿微囊藻是三种最常见的含有毒素的物种川, 藻毒素本身是十分复杂的有机物,由鱼腥藻和束丝 藻产生的是神经毒素,会损害神经系统,引起惊厥、 口舌麻木、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而微囊藻产生的 是肝毒素,会导致腹泻、呕吐、肝肾等器官的损害,并 有促瘤致癌作用[z]。(3)许多藻类及其代谢产物是 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在氯消毒过程中,会生成“三 致”物质,致使饮用水安全性下降。如果水厂出水 藻类去除不彻底的话又会使管网中的水产生后絮凝 而影响水质。(4)藻类的出现使得投药量增加,藻 类使水体pH值升高,此外藻类形成的浊度,其组成 大多为有机质,电动电位(动约在一40 tDv以上,具 有较高的稳定性,比重小,难于下沉,且藻类自身常 收稿日期二2(X巧一1 一20 作者简介:徐大伟(1983 导师简介:施水生(1957 ),男,江西南昌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水处理理论与基础。 ),男,上海人,博士,昆明理工大学教授,研究方向:水污染控制
2007年第3期 徐大伟等:除藻技术的研究进展 ·77 粘附在滤料表面使过滤周期缩短。 可克服以上缺点。此外,化感物质的提取、分离和 鉴定也是进一步研究其抑藻机理的前提。 1湖泊、水源水除藻 1.3微生物技术除藻 1.1人工湿地除藻 近年来,利用微生物防治有害藻类的方法逐渐得 利用人工湿地除藻可沿湖修建截洪渠,将汇到重视。即我们所说的利用溶藻微生物来防治有害 入湖泊的河道水截流至人工湿地处理后再流入湖藻类。溶藻微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放线 泊澄江抚仙湖就是采用此方法并取得很好的效菌等。某些细菌对一些赤潮藻细胞抑制生长甚至有 果。一方面人工湿地可以去除引起富营养化的裂解藻细胞之功效。某些真菌对水华中的蓝藻有裂 N、P,另一方面对富营养水体中的藻类也有较大的 解作用。藻病毒有可能成为治理水华的有效方法。 去除作用。吴振斌等人通过实验得出由水平流蓝藻病毒同噬菌体相似因此通常称蓝藻病毒为“噬 碎石床湿地、下行流湿地、上行流湿地、好氧塘和藻体”,而真核藻类病毒是一类大病毒绝大多数为多 兼性塘等不同生态工程单元组合成的5组8套小角体粒子通常称为“藻病毒”。 试系统均具有较高的除藻效率,全年运行稳定,可 微生物技术除藻有诸多优点,但病毒在自然 推广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体藻类的去除。 条件下的侵染性、有效性和适应性如何还有待研 与传统的混凝、直接过滤沉淀气浮预氧化究病毒的寄主藻群之中也存在着敏感群和抗性 等物理化学除藻方法相比,人工湿地具有建造及群后者则成为其专一性灭藻的障碍也需要进 运行费用低、管理维护方便、二次污染小、抗冲击步探究。 性能强等优点。但人工湿地受季节等外界条件影2水厂水除藻 响较大,其除藻效率还有待研究。 1.2植物化感抑藻 2.1预氧化除藻 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排出体外的 常用的氧化剂有氯、臭氧、高锰酸钾、二氧化 代谢产物(化学物质)而对另一种植物包括微生物氯紫外光照等。投加氯进行预氧化可以提高藻 产生促进或抑制作用,这种现象称为植物化感作类的去除率,但要求的投加量较大。有一些藻类 用。近年来水生植物对藻类的化感抑制作用的在预加氯后常会产生臭味,这时应加过量的氯,使 发现,使化感作用开始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体藻类之产生游离态的余氯,随后再根据水质要求进行 控制领域。抑藻水生植物一方面能吸收水体中的脱氯。高锰酸钾预氧化除藻可以消除腐殖酸对 营养物质,为水中营养物质提供输出的渠道;另一混凝除藻的阻碍作用1,但要注意高锰酸钾投加 方面,它们能够分泌抑制藻类生长的化感物质起量过多而穿透滤池。采用K2FeO,(Ⅵ)预氧化也 到修复、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作用,而且,这些化可明显提高去除藻的效果,能大大减少后续药剂 感物质是水生植物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次生代谢物的用量,提高混凝效果 质,一般能在自然条件下降解,不会在生态系统中 在各种预氧化方法中,紫外光照对藻类的去 长期积累生态安全性好。利用水生植物的化感除是最有效的,但受技术的限制,在生产上应用比 作用控制水体中藻类生长的方式主要有3种: 较困难,建议臭氧和过氧化氢聚合应用,臭氧一活 是水体中栽培活体植物释放化感物质达到抑制藻性炭联用也有很好的效果,是解决微囊藻毒素污 类;二是使干枯的植物体在水体中腐败释放出化染的理想途径{。在藻类数量过多时需慎重采用 感物质抑制藻类;三是提取植物中的化感物质施预氧化,此时预氧化容易使藻细胞破裂而析出更 人水体抑制藻类- 多的藻毒素。 水生植物对藻类化感作用的研究对于利用生2.2混凝除藻 态学方法控制藻类爆发性生长有重要意义,但在 投加混凝剂可同时去除浊度和藻类由于藻类必 不适合种植大型水生植物的水域则具有局限性。须在电位=0时才能脱稳所以所需投量会较大,若 同时,这种方法周期长,不能在短期内见效,也限同时投加聚丙烯酰胺或阳离子型助凝剂则可减少硫 制了其应用。如果能从水生植物中分离提取出产酸铝用量。藻类代谢产生的有机物对絮凝和过滤也 生抑藻作用的化感物质,将其投放于污染水体,则有影响。其原因是该有机物中的酸性物质与混凝剂
2(X刀年第3期 徐大伟等:除藻技术的研究进展 ·77 · 粘附在滤料表面,使过滤周期缩短[3]。 1 湖泊、水源水除藻 1.1 人工湿地除藻 利用人工湿地除藻可沿湖修建截洪渠,将汇 人湖泊的河道水截流至人工湿地处理后再流人湖 泊,澄江抚仙湖就是采用此方法并取得很好的效 果。一方面人工湿地可以去除引起富营养化的 N、P,另一方面对富营养水体中的藻类也有较大的 去除作用。吴振斌t’1等人通过实验得出由水平流 碎石床湿地、下行流湿地、上行流湿地、好氧塘和 兼性塘等不同生态工程单元组合成的5组8套小 试系统均具有较高的除藻效率,全年运行稳定,可 推广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体藻类的去除。 与传统的混凝、直接过滤、沉淀、气浮、预氧化 等物理化学除藻方法相比,人工湿地具有建造及 运行费用低、管理维护方便、二次污染小、抗冲击 性能强等优点。但人工湿地受季节等外界条件影 响较大,其除藻效率还有待研究。 1.2 植物化感抑藻 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排出体外的 代谢产物(化学物质)而对另一种植物包括微生物 产生促进或抑制作用,这种现象称为植物化感作 用。近年来,水生植物对藻类的化感抑制作用的 发现,使化感作用开始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体藻类 控制领域。抑藻水生植物一方面能吸收水体中的 营养物质,为水中营养物质提供输出的渠道;另一 方面,它们能够分泌抑制藻类生长的化感物质,起 到修复、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作用,而且,这些化 感物质是水生植物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次生代谢物 质,一般能在自然条件下降解,不会在生态系统中 长期积累,生态安全性好。利用水生植物的化感 作用控制水体中藻类生长的方式主要有 3种:一 是水体中栽培活体植物释放化感物质达到抑制藻 类;二是使干枯的植物体在水体中腐败释放出化 感物质抑制藻类;三是提取植物中的化感物质施 人水体抑制藻类〔,一,1。 水生植物对藻类化感作用的研究对于利用生 态学方法控制藻类爆发性生长有重要意义,但在 不适合种植大型水生植物的水域则具有局限性。 同时,这种方法周期长,不能在短期内见效,也限 制了其应用。如果能从水生植物中分离提取出产 生抑藻作用的化感物质,将其投放于污染水体,则 可克服以上缺点。此外,化感物质的提取、分离和 鉴定也是进一步研究其抑藻机理的前提。 1.3 微生物技术除藻 近年来,利用微生物防治有害藻类的方法逐渐得 到重视。即我们所说的利用溶藻微生物来防治有害 藻类。溶藻微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放线 菌等。某些细菌对一些赤潮藻细胞抑制生长,甚至有 裂解藻细胞之功效。某些真菌对水华中的蓝藻有裂 解作用。藻病毒有可能成为治理水华的有效方法。 蓝藻病毒同噬菌体相似,因此通常称蓝藻病毒为“噬 藻体” ,而真核藻类病毒是州类大病毒,绝大多数为多 角撇子,通瀚为“藻礴 ”[s,,]。 微生物技术除藻有诸多优点,但病毒在 自然 条件下的侵染性、有效性和适应性如何还有待研 究,病毒的寄主藻群之中也存在着敏感群和抗性 群,后者则成为其专一性灭藻的障碍,也需要进一 步探究。 2 水厂水除藻 2.1 预氧化除藻 常用的氧化剂有氯、臭氧、高锰酸钾、二氧化 氯、紫外光照等。投加氯进行预氧化可以提高藻 类的去除率,但要求的投加量较大。有一些藻类 在预加氯后常会产生臭味,这时应加过量的氯,使 之产生游离态的余氯,随后再根据水质要求进行 脱氯〔’0]。高锰酸钾预氧化除藻可以消除腐殖酸对 混凝除藻的阻碍作用〔川,但要注意高锰酸钾投加 量过多而穿透滤池。采用 凡Feo,(Vl)预氧化也 可明显提高去除藻的效果,能大大减少后续药剂 的用量,提高混凝效果呻] 在各种预氧化方法中,紫外光照对藻类的去 除是最有效的,但受技术的限制,在生产上应用比 较困难,建议臭氧和过氧化氢聚合应用,臭氧一活 性炭联用也有很好的效果,是解决微囊藻毒素污 染的理想途径〔川。在藻类数量过多时需慎重采用 预氧化,此时预氧化容易使藻细胞破裂而析出更 多的藻毒素。 2.2 混凝除藻 投加混凝剂可同时去除浊度和藻类,由于藻类必 须在专电位二0时才能脱稳,所以所需投量会较大,若 同时投加聚丙烯酞胺或阳离子型助凝剂则可减少硫 酸铝用量。藻类代谢产生的有机物对絮凝和过滤也 有影响。其原因是该有机物中的酸性物质与混凝剂
云南化工 2007年第3期 (铁盐或铝盐)的水解产物发生反应生成的表面络合步朝着将从植物中提取的化感物质直接施入水体 物附着在絮体颗粒表面阻碍了颗粒相互碰撞因此抑制藻类研究。另外,利用“噬藻体”与“藻病 必须增加混凝剂的投量,补偿由于表面络合物的形成春”控制藻类生长也有广阔的前景。但更为重要 对颗粒脱稳和絮凝造成的影响。腐殖酸对混凝除的还是加强水源地水体的保护工作。对于水厂水 藻也有阻碍混凝之前可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强化混除藻,应注重改善预氧化条件、强化混凝优化投 凝。高键等研究了传统PAC混凝除藻方法的改加粉末活性炭及组合工艺等,此外还应加强对藻 进,结果表明,与单加PAC相比粘土矿的加入可显及藻病毒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水厂安全供水。 著增加絮体的密实度,使得沉淀后的活藻絮体在微扰 动下不再漂浮上升,且能大大减少沉淀后底泥的体 积还可降低剩余浊度及出水中藻和铝的浓度 参考文献 2.3气浮除藻 [1] Awwa Research Division Microbiological Contaminants Research 近年来气浮法除藻得到了广泛应用,气浮措 施通常是和预氧化措施相结合的,因为活藻具有 tozoa,and algal toxins[ J]. JAWWA, 1999, 91(9): 110-121 机动性,使得其不容易为微絮体和微气泡所捕获 [2] Fawell J K. Blue-green algae and their toxins[ J]. Water Sup- py,1993,11(3):109-115 死藻则有利于气浮去除。在滤池前增设气浮池[3]石颖,马军,李圭白PH值对高铁酸盐复合药剂强化除藻的 后,原水中藻的大部分都可以因此而被去除,有利 影响[打.中国给排水2000,16(1):18-20 于延长过滤周期。可采用气浮沉淀池(图1),即4】吴振斌吴晓辉,付贵萍,等不同生态工程及其组合系统除 在斜管沉淀池增设曝气管,平时采用沉淀工艺,气 藻效率的比较研究[冂]环境科学2006,27(2):242-245 浮沉淀池下进水上出水,在藻类爆发时采用气浮 [5] Aliotta G, Greca N D, Monaco P, et al. In wto algal bition by phytotoxins of Typha latifolia[J ]. Chem. Ecol.1990 法,气浮沉淀池上进水下出水。 16:2637-2646. [6] Everall N C, Lees D R. The use of barley. straw to control general 氧化剂加药 消毒 and blue green algal growth in a Derbyshire reservoir[ J]. Water Research.1996,30(2):269-276 原水厘水升心混合油院小湘清水油 [7] Ball A S, Williams M, Vincent D, et al. algal growth control by a barley straw extract[ 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1 77:177-18 出水 [8] Safferman R S, Cannon RE, Desjardins P R, et al.Classification 图1气浮沉淀池除蕉 and nomenclature of viruses of cyanobacteria[J]. Intervirology Figure 1 Algae removal with afr-floating sedimentation tank 1983,19:61-66 气浮除藻工艺效果明显优于沉淀工艺,可节9赵以军石正丽真核藻类的病毒和病毒类粒子[打中国病 约混凝剂投加量。气浮除藻工艺可在不破坏藻细 毒学.1996,11(2):93-102 胞的情况下对藻类和微囊藻毒素具有很好的去除 [10]彭海清谭章荣高乃云等.给水处理中藻类的去除[J]. 中国给水排水202,18(2):29-31 效果采用预臭氧化或PC预氧化和气浮工艺联[1]马军刘炜,盛力等腐殖酸对高铁酸钾预氧化除藻效果 用可进一步提高除藻效果16。但要求原水的悬浮 影响[打中国给水排水200016(9):5-8 固体含量不高,并且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及时检修。[12]JmMa, Wei Liu. Effectiveness and mechanism of potassium ferrate(V)preoxidation for algae removal by coagulation[J] 3结语 Water Research, 2002. 36: 871-878 [13]贾瑞宝刘军,王珂等.气浮/微絮凝/臭氧/活性炭工艺 随着源水富营养化的加剧,除藻将会更加迫 除藻效果[门].中国给水排水2003,19(10):47-48. 切。物理除藻虽然效果好但工程量大、运作周期14]毛学云高乃云水中藻类的嗅味及去除方法[净水技 长、次性投入成本较高;化学除藻虽然具有除藻 术199967(1):36-39 速度快、效果明显的优点,但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15]高健赵春禄传统PAC混凝除藻方法的改进[J].育岛科 技大学学报2005,26(2):120-123 生物除藻毒效用持久,无二次污染,但技术本身还[16梁恒李圭白李星等不同水处理工艺流程对除藻效果的 有待完善成熟。生物除藻将有更为广阔的前景。 影响[J]中国给水排水2005,2(3):5-7. 对湖泊、水源水,植物化感抑藻作用有待进一
·78· 云南化工 2的7年第3期 (铁盐或铝盐)的水解产物发生反应,生成的表面络合 物附着在絮体颗粒表面,阻碍了颗粒相互碰撞,因此 必须增加混凝剂的投量,补偿由于表面络合物的形成 对颗粒脱稳和絮凝造成的影响[l’]。腐殖酸对混凝除 藻也有阻碍,混凝之前可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强化混 凝。高键等[’习研究了传统PAc混凝除藻方法的改 进,结果表明,与单加 PAC相比,粘土矿的加人可显 著增加絮体的密实度,使得沉淀后的活藻絮体在微扰 动下不再漂浮上升,且能大大减少沉淀后底泥的体 积,还可降低剩余浊度及出水中藻和铝的浓度。 2.3 气浮除藻 近年来气浮法除藻得到了广泛应用,气浮措 施通常是和预氧化措施相结合的,因为活藻具有 机动性,使得其不容易为微絮体和微气泡所捕获, 死藻则有利于气浮去除。在滤池前增设气浮池 后,原水中藻的大部分都可以因此而被去除,有利 于延长过滤周期。可采用气浮沉淀池(图 1),即 在斜管沉淀池增设曝气管,平时采用沉淀工艺,气 浮沉淀池下进水上出水,在藻类爆发时采用气浮 法,气浮沉淀池上进水下出水。 步朝着将从植物中提取的化感物质直接施人水体 抑制藻类研究[l1。另外,利用“噬藻体”与“藻病 毒”控制藻类生长也有广阔的前景。但更为重要 的还是加强水源地水体的保护工作。对于水厂水 除藻,应注重改善预氧化条件、强化混凝、优化投 加粉末活性炭及组合工艺等,此外还应加强对藻 及藻病毒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水厂安全供水。 载化剂 加药 消毒 原水 出水 圈1 气浮沉淀池除旅 Figl叮el 月gae民刘旧,al初th心 一noadng碑山m.tadontenk 气浮除藻工艺效果明显优于沉淀工艺,可节 约混凝剂投加量。气浮除藻工艺可在不破坏藻细 胞的情况下对藻类和微囊藻毒素具有很好的去除 效果,采用预臭氧化或 PC预氧化和气浮工艺联 用可进一步提高除藻效果〔’司。但要求原水的悬浮 周体含量不高,并且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及时检修。 3 结语 随着源水富营养化的加剧,除藻将会更加迫 切。物理除藻虽然效果好,但工程量大、运作周期 长、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化学除藻虽然具有除藻 速度快、效果明显的优点,但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生物除藻毒效用持久,无二次污染,但技术本身还 有待完善成熟。生物除藻将有更为广阔的前景。 对湖泊、水源水,植物化感抑藻作用有待进一 参考文献: 川 AWaRe ~ hDi“.ionMicrDbiolo乡司 C佣扭而na川月R~ h Committee.肠m而廿ee花pod,me月乡ngPatho朗.一朽川. 、pn卜 to二 ,朋dalgal to幼ns[J].】AWWA,199,91(9):110一121. [2] F眯elJK.Blue 一目比翻al脚 andth‘rt而.[J].watersu卜 ply ,193,11(3):10一115 【31 石领,马军,李圭白.PH 值对高铁酸盐复合药剂强化除藻的 影响【J].中国给排水.2以X),16(1):18一20. 〔4] 吴振斌,吴晓辉,付贵萍,等.不同生态工程及其组合系统除 藻效率的比较研究〔J].环境科学.ZIX巧,27(2):匆2一对5, [5] Aliota G,C似aNn,Mono P,etal.玩板to目脚 ,翔thinhi- 州‘佣场p卜户d喇。试介pha坛‘foli:〔J].c阮mEcol.19例〕, 16:2637 一2斤场. 〔6」 Eve司 NCJ众旧DR.仆。. of加dey.目加脚to二曰 罗ne司 助dblue.目闭.日脚 ,明lllinaD的yshire, ir[JI.Water Re二 h.19%,30(2):269一276. [7] BaUAS.侧肠确sM,Vincen tD,d公,AI叫 脚例h, 曰 by ab州eya。妞we川力蛇t【J].Bi~ 。几chnol呵.201, 77:177一181. [8] 、氏~ RS,Can二 RE,0呵azdin。PR,et。1.cl,访cation 二dnoonclalu田.of,Inlo afcyanobacte云‘【J〕.Inte州d呵. 1983,19:61一肠. 【9〕 赵以军,石正丽.真核藻类的病毒和病毒类粒子【J].中国病 毒学.1996,11(2):93一102· 【101 彭海清,谭章荣,高乃云,等.给水处理中藻类的去除〔J]. 中国给水排水.2加2,18(2):29一31. 【11 马军,刘炜,盛力,等.腐殖酸对高铁酸钾预氧化除藻效果的 影响〔Jl‘中国给水排水.2(X犯,16(9):5一8. 〔121 」unM。,weiuu。E压, “ vens andmechanism ofpot翔ium 众n目.(班)p ~ d心onfor司脚 。 日场以明扣】“on〔J]. WaterR~ 卜,2(X犯,36:871一878. 【13] 贾瑞宝,刘军,王 坷,等.气浮/徽絮凝/奥氧/活性炭工艺 除藻效果〔J].中国给水排水.么均3,19(10):47一48. 【14] 毛学云,高乃云.水中藻类的嗅味及去除方法〔J].净水技 术.1999,67(1):36 一39. 【151 高健,赵春禄.传统PAc混凝除藻方法的改进〔Jl.青岛科 技大学学报.2的5,26(2):120 一123. 〔16] 梁恒,李圭白,李星,等.不同水处理工艺流程对除藻效果的 影响〔J].中国给水排水.么力5.21(3):5一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