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 第2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教学目的:化学平衡是滴定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掌提化学平衡及相关计琳;了解缓冲作 用的原理相关计芽;掌握酸残滴定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教学重点:反应平衡常数,分布系数,质子平衡来件及[门的近似计辣,缓冲溶液的有 关计算,会配制缓冲溶液,滴定误老、滴定突跃、滴定可行性判据,一元弱酸、混合酸体系 的滴定。 教学难点:平衡常数的计琳,[门的近似计算,缓冲容量的推导,林邦误差公式的推导 和应用;对于不同体系[D]计辣的公式不同,关镜是写出化学计量点产物的质子来件。 2.1概述 2.1.1酸碱平衡研究的内容 1.由投料组分的浓度和平衡常数求算各形式的浓度、活度或H值 2.由H值和相关的平衡常数求算各形式的分布分数 3.由某些形式的浓度和投料组分的浓度测算相关的平衡常数 4.缓冲溶液的理论及应用 5。酸碱指示剂、滴定曲线和终点误差 2.1.2酸碱平衡的研究手段 1.代数法:代数法是最常用的,是教科书中主要介绍的方法。它的理论性强,适用广泛是其它各种方 法的基础。但代数法比较繁琐、冗长,计算过程复杂,有时甚至无求解,再者,它的直观性差,不易 用来讨论离子酸碱的全貌,这是它在教学中不利的一面。在酸碱平衡中应用最为广泛。例如,H值的 计算,分布分数(或副反应系数)的计算,缓冲问题,滴定曲线,常数测定,离子强度计算等都主要 使用代数法2.图解法图解法是应大力提倡和推广的方法,数和形的结合历来是数理科学领会复杂概念 和解决深奥问题的常规手段。 3.计算机方法计算机可以把我们从烦琐的计算中解放出来,并且它特别适合把公式转换为图形,有利 于数和形的结合。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提高,这一方法背定会成为分析化学各种计算的主要方法。不过, 由于条件的限制,本教材还是以代数法和图解法作为主要内容。 2.1.3离子的活度与平衡浓度 活度: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实际发挥作用的浓度称为活度,即有效浓度。 a,=y9 Y,一离子i的活度系数c一平衡浓度 ☆浓度极稀的强电解质溶液:,】女中性分子的活度系数Y=】 离子的活度系数与离子强度: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为阴阳离子。阴阳离子间有库仑引力,因此 中心离子为异性离子所包围,使中心离子的反应能力减弱。减弱的程度用”来衡量,它与溶液中离子的 总浓度和离子的价态有关。 离子强度:1=∑c,Z, 其中,C,乙,分别为溶液中第1种离子的浓度和电荷数。 活度系数与离子强度的关系
河南师范大学 第2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教学目的:化学平衡是滴定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掌握化学平衡及相关计算;了解缓冲作 用的原理相关计算;掌握酸碱滴定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教学重点:反应平衡常数,分布系数,质子平衡条件及[H+ ]的近似计算,缓冲溶液的有 关计算,会配制缓冲溶液,滴定误差、滴定突跃、滴定可行性判据,一元弱酸、混合酸体系 的滴定。 教学难点:平衡常数的计算,[H+ ]的近似计算,缓冲容量的推导,林邦误差公式的推导 和应用;对于不同体系[D]eq计算的公式不同,关键是写出化学计量点产物的质子条件。 2.1 概述 2.1.1 酸碱平衡研究的内容 1. 由投料组分的浓度和平衡常数求算各形式的浓度、活度或 pH 值 2. 由 pH 值和相关的平衡常数求算各形式的分布分数 3. 由某些形式的浓度和投料组分的浓度测算相关的平衡常数 4. 缓冲溶液的理论及应用 5. 酸碱指示剂、滴定曲线和终点误差 2.1.2 酸碱平衡的研究手段 1.代数法: 代数法是最常用的,是教科书中主要介绍的方法。它的理论性强,适用广泛是其它各种方 法的基础。但代数法比较繁琐、冗长,计算过程复杂,有时甚至无求解,再者,它的直观性差,不易 用来讨论离子酸碱的全貌,这是它在教学中不利的一面。在酸碱平衡中应用最为广泛。例如,pH 值的 计算,分布分数(或副反应系数)的计算,缓冲问题,滴定曲线,常数测定,离子强度计算等都主要 使用代数法 2.图解法 图解法是应大力提倡和推广的方法,数和形的结合历来是数理科学领会复杂概念 和解决深奥问题的常规手段。 3.计算机方法 计算机可以把我们从烦琐的计算中解放出来,并且它特别适合把公式转换为图形,有利 于数和形的结合。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提高,这一方法肯定会成为分析化学各种计算的主要方法。不过, 由于条件的限制,本教材还是以代数法和图解法作为主要内容。 2.1.3 离子的活度与平衡浓度 活度: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实际发挥作用的浓度称为活度,即有效浓度。 1 c i i a = γ i γ —离子 i 的活度系数 c —平衡浓度 浓度极稀的强电解质溶液: i γ =1 中性分子的活度系数 i γ =1 离子的活度系数与离子强度: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为阴阳离子。阴阳离子间有库仑引力,因此 中心离子为异性离子所包围,使中心离子的反应能力减弱。减弱的程度用 i γ 来衡量,它与溶液中离子的 总浓度和离子的价态有关。 离子强度: 1 2 2 i i i I = ∑c Z 其中, , 分别为溶液中第 I 种离子的浓度和电荷数。 i c Zi 活度系数与离子强度的关系:
河南师范大学 Debye-Hackel公式:-lgy=0.512Z (AB型电解质溶液I 2.1.4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一般是在一定的离子强度下测定的,外推至10即为活度常数。查看手册时应注意。 以AB为例,浓度常数:K=话度常数:K,=a [AmBa] .mB朗 浓度常数与活度常数的关系为: K=a=四=2K=7,7K:中性分子 如弱酸的离解常数称为酸度常数:HA=H厂十AC 活度常数:K,=0L 浓度常数:Ka=HI].Y0nax=K。yy [HA]YrYr an 弱碱的离解常数称为碱度常数:A+0=A+0州 K.LHAIIOH] A1 平衡常数—滴定反应常数K 强酸滴定强碱:广+O附=0 Kw一水的离子积常数 强碱滴定弱酸:A+Or=A+L0 8] k“oa可'叫09ia可广÷ Ka是弱酸HA的解离常数 强酸滴定弱碱:里+A=A [HA] 2.2分布分数8的计算 分布分数的定义:溶液中某酸碱组分占总浓度的分数,以8表示 分析浓度:某物质在溶液中各种型体平衡浓度之和。用c表示。 平衡浓度:以[]表示。一、一元酸溶液以HAc为例:HAc=十Ac总浓度c=[HAc]+[Ac] 2
河南师范大学 Debye-Hückel 公式: 2 lg 0.512 1 i i I Z B a I γ ⎡ ⎤ ⎢ − = ⎢ ⎢ ⎥ ⎣ ⎦ + 。 ⎥ ⎥ (AB 型电解质溶液 I 2.1.4 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一般是在一定的离子强度下测定的,外推至 I=0 即为活度常数。查看手册时应注意。 以 A Bm n 为例,浓度常数: [ ][ ] [ ] m n c a m n A B K A B = 活度常数: m n A B a AmBn a a K a = 浓度常数与活度常数的关系为: [ ][ ] 1 [ ] m n mn m n m n AB A B A B c m nc a a A B a AmBn m n AmBn AmBn a a A B K K K a A B γ γ γ γ γ γ γ γ γ == = = Q中性分子 = AmBn 如弱酸的离解常数称为酸度常数:HA = H― + Ac- 活度常数: H A a HA a a K a + − = 浓度常数: [ ][ ] 1 [ ] c HA H A a A H HA A H H A a a Ka K HA a γ γ γ γ + − − + − γ + − = = ⋅ =⋅ + 弱碱的离解常数称为碱度常数: A - + H2O = HA + OH- [ ][ [ ] b HA OH K A ] − − = 平衡常数——滴定反应常数 Kt 强酸滴定强碱:H+ + OH- = H2O 1 1 10 K w t H OH − = = ⎡ ⎤⎡ ⎤ + − ⎢ ⎥⎢ ⎥ ⎣ ⎦⎣ ⎦ 14 K = Kw -水的离子积常数 强碱滴定弱酸: HA + OH- = A- + H2O [ ] [ ] a t W A A H K K HA OH HA OH H K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a是弱酸HA的解离常数 强酸滴定弱碱:H + + A- = HA 1 [ ] [ ][ ] b t a W HA K K K H A K − + − = == 2.2 分布分数δ的计算 分布分数的定义:溶液中某酸碱组分占总浓度的分数,以δ表示 分析浓度:某物质在溶液中各种型体平衡浓度之和。用 c 表示。 平衡浓度:以[ ]表示。一、一元酸溶液以 HAc 为例: HAc = H+ +Ac- 总浓度 c=[HAc]+[Ac- ] 2
河南师范大学 Sue IHAC 「HAcl 1 IHI [HAc]+[Ac]1+[4c ]/HAc]1+K./H']H']+K =6 c [H] 同理有:6,中大 显然:8e+6c=】 结论:d只是H的数,知道H殖即可求,c=c,[Ac=c,这是求平衡浓度的一种途径 HAc Ac 56 4747 4 2.21一元弱酸06-NH】-,OH】 e [OH]+K =[NH'IK c [OH]+K 2.2.2二元酸溶液草酸H2C2040=[H2C204]+[HC204]+[C2042-】 [H*] K[H &=6gag了+K+大KA=丁+Kr门+K人 8=6er了+KF]+K,K 8.-[HPO,] =mP+KHP+K,k,H门+Kk,K H,C0 HC.O 6,=[HPO: K[H+]2 -[HF+K.[HF+KK[H1+K.K.K 0.50 82-[HPOL-] K.K。[H* [HP+K.[HPKK.[H 1+K.K.K. 6,=[PO-] 4海 K.KK. =H+K,HP+K,K,H*门+KKK 图2~2草酸三种形式的分布分数与p州的关系 3
河南师范大学 0 [ ] [ ] 1 1 [] [ ] [ ] 1 [ ]/[ ] 1 /[ ] [ ] HAc a a HAc HAc H c HAc Ac Ac HAc K H H K δ δ + − − + + == = = = = ++ + + 同理有: 1 [ ] [ ] Ac a H H K δ − δ + + = = + 显然: 1 HAc AC δ + = δ − 结论:δ1只是[H+ ]的函数,知道pH值即可求δ1,[HAc]=δ1c,[Ac- ]=δ0c,这是求平衡浓度的一种途径。 3 0 4.74 7 14 HAc Ac- 2.2.1 一元弱碱 NH3⋅H2O 3 3 [ ] [ ] [ ] NH b NH OH c OH K δ − − = = + 4 4 [ ] [ ] b NH b NH K c OH K δ + + − = = + 2.2.2 二元酸溶液 草酸 H2C2O4c= [H2C2O4]+[HC2O4 -]+[C2O4 2-] 224 1 1 2 a 2 0 HCO 2 a a H H K H KK δ δ + + + ⎡ ⎤ ⎣ ⎦ = = ⎡⎤ ⎡⎤ + + ⎣⎦ ⎣⎦ 1 2 4 1 1 1 2 H H H a HC O a a K K K δ δ − + + + ⎡ ⎤ ⎣ ⎦ = = ⎡⎤ ⎡⎤ + + ⎣⎦ ⎣⎦ 2 Ka 1 2 2 2 4 1 1 2 2 H H a a C O a a K K K K δ δ − + + = = ⎡⎤ ⎡⎤ + + ⎣⎦ ⎣⎦ 2 Ka
河南师范大学 2.2.3三元酸溶液 HPO 2.3质子条件与pH的计算 2.3.1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和质子条件 L.物料平衡方程(Material Balance Equation,简称MBE) 化学平衡体系中,某一给定物质的总浓度等于各有关形式平衡浓度之和。例:c(ol/1)的P04溶 液的MBE:[H3P04]+[H2P04]+[HP042-]+[P043-]=e 2.电荷平衡方程(Charge Balance Equation,简称CBE) 单位体积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的量(mol)应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的量(mol)。 例:写出CaC2溶液的电荷平衡方程CBE:2[Ca2++-[Cr]+Or] 3.质子条件(质子平衡方程Proton Balance Equation,简称PBE) 在酸碱反应中,碱得到质子的量(mol)与酸失去质子的量(mol)相等。换句话说:溶液中得质子 失质子后产物的质子得失的量相等。 列出质子条件的步骤: (1)选择参考水准:参考水准选择原则:通常是溶液中大量存在的并参与质子转移的物质。 (2)将得质子的物质列于方程的一边,失质子的物质列于另一边: (3)以每种物质相对于参考水准的得(失)质子数作为系数。例1:cm01·L-1的2003溶液的质子条件 解1:参考水准为:H20和H2C03 []=[H003]+2[C032-]+[0r1 解2:参考水准为:20和H003 [F门+[003]=[c032-]+[or] 解3:参考水准为:20和C032 []+2[H003]+[HC03]=[0fr] 例2:cmol/L的NH42P04溶液的质子条件 解:N4、2P04、H20为参考水准PBE:[H*门+[lgP04]=[g]+[P042-]+2[P043-]+[OIr] 例3:浓度为c(ol·L1)的Na0H溶液的质子平衡方程。 解:以H20为参考水准PBE:[H]=[OH]-c 注意:质子条件均有[H门和[O们,而无参考水准项。 2.3.2pH的计算 1.强酸(强碱)溶液的pH 计算很简单,但是当浓度很稀时,要考虑由水离解出来的。S0第二步电离为弱酸电离。 2.一元弱酸(弱碱)溶液的H 弱酸HA浓度为e(molL,解离常数Ka,参考水准为HA和H,O,质子条件[]=[A-】+[OH]A 溶液中存在两个解离平衡:
河南师范大学 4 2.2.3 三元酸溶液 H3PO4 2.3 质子条件与 pH 的计算 2.3.1 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和质子条件 1. 物料平衡方程(Material Balance Equation,简称 MBE) 化学平衡体系中,某一给定物质的总浓度等于各有关形式平衡浓度之和。例:c(mol/l)的 H3PO4 溶 液的 MBE:[H3PO4]+[ H2PO4 -]+[ HPO4 2-]+[ PO4 3-]=c 2. 电荷平衡方程(Charge Balance Equation,简称 CBE) 单位体积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的量(mol)应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的量(mol)。 例:写出 CaCl2 溶液的电荷平衡方程 CBE:2[Ca2+]+[H+]= [Cl-]+[OH-] 3.质子条件(质子平衡方程 Proton Balance Equation,简称 PBE) 在酸碱反应中,碱得到质子的量(mol)与酸失去质子的量(mol)相等。 换句话说:溶液中得质子 失质子后产物的质子得失的量相等。 列出质子条件的步骤: (1)选择参考水准; 参考水准选择原则:通常是溶液中大量存在的并参与质子转移的物质。 (2)将得质子的物质列于方程的一边,失质子的物质列于另一边; (3)以每种物质相对于参考水准的得(失)质子数作为系数。例 1:c mol·L-1 的 H2CO3 溶液的质子条件 解 1 :参考水准为: H2O和H2CO3 [H+]= [HCO3 -]+ 2[CO3 2-]+[OH-] 解 2:参考水准为: H2O和HCO3 - [H+]+[H2CO3]=[CO3 2-]+[OH-] 解 3:参考水准为: H2O和CO3 2- [H+]+2[H2CO3]+[HCO3 -]=[OH-] 例 2: c mol/L 的 NH4H2PO4 溶液的质子条件 解 :NH4 +、H2PO4 -、H2O 为参考水准 PBE:[H+]+[H3PO4]=[NH3]+[HPO4 2-]+2[PO4 3-]+[OH-] 例 3:浓度为 c(mol·L-1)的 NaOH 溶液的质子平衡方程。 解:以 H2O 为参考水准 PBE:[H+]=[OH-]-c 注意:质子条件均有[H+ ]和[OH- ],而无参考水准项。 2.3.2 pH 的计算 1.强酸(强碱)溶液的 pH 计算很简单,但是当浓度很稀时,要考虑由水离解出来的H+ 。H2SO4第二步电离为弱酸电离。 2.一元弱酸(弱碱)溶液的 pH 弱酸HA 浓度为c(mol.L-1),解离常数Ka,参考水准为HA和H2O,质子条件[H+] = [A-] + [OH-] HA 溶液中存在两个解离平衡:
河南师范大学 rAk→淠 HA o=r4om→bwr小 , →[H]=K.HA+K 将与OH代入质子条件:)Kc220Mr(按不大于5强的误差算),上式简化为[H]=√K.HA又 知=c-c-的.郑么[H]=区.(-Hr可)解方程料产]=-k++4KC 当Kac2Rw,且c/Ka2500时,「H+]=√KC 一元弱藏溶液的出(1).当6c220Mr(按不大于5%的误差算)[OH]=√K,[]=√K,(c-[OH]) (2).当c220iR且c/R2500时,[0H]=√K,e 3.多元弱酸(弱碱)溶液的pH 二元弱酸HB)溶液[H门精确计算公式的推导思路与一元弱酸类似: 先列质子条件:[F]=[B]+2[B门]+[O],将有关形式用解离常数和c、[田]表示,代入质子条件后解方 程求解[田门。二元弱酸溶液[旧]精确计算公式为: [+]1+K[H+]3+(K。,K-K。c-Kw)[H*]2-(K。K +2K。Kc)[H]-K。,KKw-0 2水。2K<005时,此二元弱酸可按一元弱酸处理,即 [H]=K.(c-H) 一近似式 北治瓷,吃0小-赋 4.弱酸混合溶液的H值 如c(olL-)+cB(olL1)B,质子条件为:门=[A门+B]+[0】(参考水准A,B,20, ]气牌高 (1)弱酸溶液忽略[0H],则 [r]-圆,l四,[r产门=n网+k西 当两弱酸较弱时,[HA]=cHA:[HB]≈CB,[H]=√KCu+KmCH 5
河南师范大学 - HA H A + + OH H OH - 2 += + [ ][ ] [ ] Ka HA AH → = −+ [ ] [ ] [ ] + − =→ H HAK A a [ ] ][ 10 14 + − − =→ H OH [ ] [ ] [ ] ][ 10 14 + − + + += HH HAK H a H K HA K a W [ ] + ⇒= + ⎡ ⎤ ⎣ ⎦ 将[A]与[OH-]代入质子条件:(1)Kac≥20KW(按不大于 5%的误差算),上式简化为 H KH a [ ] + ⎡ ⎤ = ⎣ ⎦ A 又 知[HA]= c-[A]=c-[H+ ],那么 5 H Kc H a ( [ ]) + + ⎡ ⎤ = − 解方程得 2 4 2 KK K aa a H + −+ + ⎡ ⎤ = ⎣ ⎦ c ⎣ ⎦ 当 Ka⋅c≥ Kw,且 c/Ka ≥500 时, H K ca + ⎡ ⎤ = ⎣ ⎦ 一元弱碱溶液的 pH(1).当 Kbc≥20KW(按不大于 5%的误差算) OH K A K c OH b b ( ) − − − ⎡ ⎤ ⎡⎤ ⎡ = =− ⎤ ⎣ ⎦ ⎣⎦ ⎣ ⎦ (2).当Kbc≥20KW,且c/Kb ≥500 时, OH K cb − ⎡ ⎤ = ⎣ ⎦ 3. 多元弱酸(弱碱)溶液的 pH 二元弱酸(H2B)溶液[H+ ]精确计算公式的推导思路与一元弱酸类似: 先列质子条件:[H+ ]=[HB- ]+2[B2-]+[OH- ],将有关形式用解离常数和c、[H+ ]表示,代入质子条件后解方 程求解[H+ ]。二元弱酸溶液[H+ ]精确计算公式为: (1)当 Ka1c≥20KW,且 2 2 1 2 2 0.05 a a a K K H cK + ≈ 时, 1 H Ka + ⎡ ⎤ = ⎣ ⎦ c —最简式 4.弱酸混合溶液的 pH 值 如 cHA(mol⋅L-1)HA+cHB(mol⋅L-1 )HB,质子条件为:[H+]=[A-]+[B-]+[OH-](参考水准 HA,HB,H2O, 根据平衡关系有: HA [ ] HB [ ] W K HA K HB K H H H + + + ⎡ ⎤ =++ ⎣ ⎦ ⎡⎤ ⎡⎤ ⎡⎤ ⎣⎦ ⎣⎦ ⎣⎦ H + (1)弱酸溶液忽略[OH-],则 K HA K HB HA [ ] HB [ ] H H H + + + ⎡ ⎤ = + ⎣ ⎦ ⎡⎤ ⎡⎤ ⎣⎦ ⎣⎦ ,即 [] [ HA HB H K HA K HB] + ⎡ ⎤ = + ⎣ ⎦ 当两弱酸较弱时,[HA]≈cHA;[HB]≈cHB, H Kc Kc HA HA HB HA + ⎡ ⎤ = + ⎣ ⎦
河南师范大学 如果有,Ku>K©m,[广]=√K5、两性物质溶液的pH两性物质即起酸的作用,又起碱 的作用,常见有酸式盐和弱酸弱碱盐 较重要的两性物质有多元酸的酸式盐(如HC03ˉ、HP042-),弱酸弱碱盐(NH4Ac,(NH4)2C03)等。 (1)酸式盐 以NaHA为例,浓度为c(ol/几),其质子条件为: []+[H2AJ=[A2-]+[OH-](参考水准HM-,H20),即[]=[A2-]+[Of]-[2A 将解离平衡关系代入质子案作式海:[r门-,[],人-[世[] 「H*门「H*] 整理得门 a,(Ka,[H4~]+K,)通常A的解离倾向较小,所以门c K (K.c+Kw) a精确式可简化为[H门-K,+e 当aoa时[Hr]-,e Ka Ke.c 一近似式 当ag20r且c>20a1时,[H]=VK,K。-最简式(常用) b.当agc20且c>20a时.[H*]= K.(Kac+Kw) 一近似式 (2)弱酸弱碱盐的pHa.酸碱组成比为1:1的弱酸弱碱盐,其计算公式完全同酸式盐。b.酸碱组成比 不为1:1的弱酸弱碱盐,较复杂,可根据具体情况写出质子条件进行简化计算。以HC0O4为例说明, HC0OH的解离常数为Ka(相当于酸式盐的Ka1),NH4+的解离常数为Ka(Kw/K)(相当于酸式盐的Ka2)2.4对数图解法(自学) 2.5酸碱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对溶液的酸度起稳定作用的溶液。 (1)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强酸或强碱:(2)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产生少量的酸或碱:(3)溶液稍加稀释。 组成:()浓度较大的弱酸及其共轭碱,HAC一AC:浓度较大的弱碱及其共轭酸,ML一NH。 (2)强骏强减溶液DHK2,pD>12 (3)两性物质。 分析化学中缓冲溶液的用途有: 1.控制溶液的州的缓冲溶液: 2.测量溶液pH时用作参考标准,即标准缓冲溶液(如校正pH计用)。 2.5.1缓冲溶液p州的计算 HA =H+Ac- K,=HH1=H圈 [HA] [A] pH=pK,+e阔 4
河南师范大学 如果有,Kc Kc HA HA HB HB >> , H K c HA HA + ⎡ ⎤ = ⎣ ⎦ 5、两性物质溶液的 pH 两性物质即起酸的作用,又起碱 的作用,常见有酸式盐和弱酸弱碱盐。 较重要的两性物质有多元酸的酸式盐(如 HCO3 -、HPO4 2-),弱酸弱碱盐(NH4Ac,(NH4)2CO3)等。 (1)酸式盐 以 NaHA 为例,浓度为 c(mol/L),其质子条件为: [H+]+[H2A]=[A2-]+[OH-](参考水准 HA-,H2O),即[H+]=[A2-]+[OH-]-[H2A] 将解离平衡关系代入质子条件式得: 2 1 a W a K HA H HA K H H H K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整理得, 1 2 1 K K HA K W a a H K HA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通常 HA-的解离倾向较小,所以[HA-]≈c , a. 精确式可简化为 ( ) 1 2 1 aa W a K Kc K H K c + + ⎡ ⎤ = ⎣ ⎦ + b.当 Ka2c>20KW时, 1 2 1 a a a KKc H K c + ⎡ ⎤ = ⎣ ⎦ + ——近似式 当 Ka2c>20KW 且 c>20Ka1 时, 1 2 H K Ka a + ⎡ ⎤ = ⎣ ⎦ ――最简式(常用) b. 当 Ka2c20Ka1 时, ( ) 1 2 K Kc K aa W H c + + ⎡ ⎤ = ⎣ ⎦ ——近似式 (2)弱酸弱碱盐的 pH a.酸碱组成比为 1:1 的弱酸弱碱盐,其计算公式完全同酸式盐。 b.酸碱组成比 不为 1:1 的弱酸弱碱盐,较复杂,可根据具体情况写出质子条件进行简化计算。 以 HCOONH4 为例说明, HCOOH 的解离常数为 Ka(相当于酸式盐的 Ka1),NH4 +的解离常数为 Ka′(KW/Kb)(相当于酸式盐的 Ka2) 2.4 对数图解法(自学) 2.5 酸碱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对溶液的酸度起稳定作用的溶液。 (1)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强酸或强碱;(2)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产生少量的酸或碱;(3)溶液稍加稀释。 组成:(1)浓度较大的弱酸及其共轭碱,HAc-Ac- ;浓度较大的弱碱及其共轭酸,NH3-NH4 + 。 (2)强酸强碱溶液 pH12。 (3)两性物质。 分析化学中缓冲溶液的用途有: 1. 控制溶液的 pH 的缓冲溶液; 2.测量溶液 pH 时用作参考标准,即标准缓冲溶液(如校正 pH 计用)。 2.5.1 缓冲溶液 pH 的计算 HA = H― + Ac- [ ][ ] [ ] ,[ ] [ ] [ ] a a H A K HA K H HA A + − + − = = [ ] [ ] lg a A pH pK HA = + 6
河南师范大学 近似认为、A的平衡浓度为其初始浓度C、©,那么pH=pK。+l8名标准缓冲溶液的通常用精 的实验定,再以理论计算。理论计算必须考起于强度的影D吸用=P成+ 2.5.2缓冲指数 B与pH的关系-p61,图2-7 (2②)意义:使1L溶液的pH值增加(或减少)dpH单位时所需强碱(或强酸)dcmo1(3)B越大,溶液的缓冲 能力也越大。1,缓冲指数公式的推导 (I)书上推导:(设HA-A体系,HA-A的总浓度为Ca向缓冲溶液中加入强碱(NOH)使其浓度为ch,溶液 的质子条件式(以A、20为参考水准)为:[]=[A门+[O]·c) C2)为简单起见,在cm中如入a,[时-o,=ere,则pH=pka+l8c一G 1dc+1 dc。 1cCw-9+cdc。 2303+2.303c4-6,2303ccu-c) 讨 B==230g1en-230gH-23085e00=23035,66n CHA CHA CHA =0时,有极值.23036,1-,kdl-0,2030-621-6,Ku=0 dδ d 6r=6M=0.5,[HA]:[A]-1:l,pf=pK时,B有极值。 =2303cu0-2)<0,隋极大值。 .dp A.-20a-057eu-05gu c4=0.01mol/L时,Bnm=0.576×0.01=5.8×10-3mol/L Baar的几点说明:a.当缓冲溶液分析浓度越大,Bmar越大: b.相同分析浓度下,酸碱组分比为1:1时弱酸与其共轭碱组成的缓冲溶液缓冲能力最大: c.当相同分析浓度下,酸碱组分偏离1:1时,缓冲能力相应减小,如为1:10时,B=0.19C 2.5.3缓冲容量1.缓冲容量:1升溶液中可能引起的强酸强碱的量:△c。=-△c。=∫Bd中H 实际计算时:G=[A]=c5r,Ac,caA6,=c(K,+10版K+i0 7
河南师范大学 近似认为HA、A- 的平衡浓度为其初始浓度cHA 、cA - ,那么 lg A a HA c pH pK c = + 标准缓冲溶液的pH通常用精 确的实验测定,再以理论计算核对。理论计算必须考虑离子强度的影响 p58. lg A a HA a pH pK a = + 2.5.2 缓冲指数 (1)定义: a dc dc dc dpH dpH dpH β = =− = b β与 pH 的关系-p61,图 2-7 (2)意义:使 1L 溶液的 pH 值增加(或减少)dpH 单位时所需强碱(或强酸)dc mol(3)β越大,溶液的缓冲 能力也越大。1.缓冲指数公式的推导 (1)书上推导:(设 HA-A 体系,HA-A 的总浓度为 ca,向缓冲溶液中加入强碱(NaOH)使其浓度为 cb,溶液 的质子条件式(以 HA、H2O 为参考水准)为:[H+]= [A-] + [OH-] –cb) (2) 为简单起见,在cHA中加入cb,[A_ ]=cb,[HA]=cHA-cb ,则 lg b HA b c pH pKa c c = + − 1 1 ( ln ) ( ln ln( )) 2.303 2.303 11 1 2.303 2.303 2.303 ( ) ( ) [ ][ ] 2.303 2.303 2.303 2.303 b b HA b HA b b bHA b b b b HA b b HA b b b HA b A HA HA HA A HA HA HA HA HA c dpH d d c d c c c c dc dc c c c dc c c c cc c dc c c c A HA c c c dpH c c c δ δ β δ − − − = = −− − − + =+ = − − − = = = = = δ 讨 论: 2 2 max [2.303 (1 ) ] 0 0 2.303[(1 ) ] 0 0.5 2.303 (0 2) 0 1 1 2.303 0.576 0.58 2 2 A A HA A A HA A A A HA HA A HA HA HA d d c c d d d c d c cc β δ δ β δ δ δ δ δ β β β δ β − − − − − − − − δ − = = = = = −< ∴ ⋅⋅ = = Q - a 时, 有极值, , , [HA]:[A ]=1:1, pH=pK 时, 有极值。 , 有极大值。 = − − = HA c =0.01mol/L 时, 3 max β 0.576 0.01 5.8 10 / mol L − = × =× βmax 的几点说明:a.当缓冲溶液分析浓度越大, βmax 越大; b.相同分析浓度下,酸碱组分比为 1:1 时弱酸与其共轭碱组成的缓冲溶液缓冲能力最大; c.当相同分析浓度下,酸碱组分偏离 1:1 时,缓冲能力相应减小,如为 1:10 时,β=0.19 HA c A 2.5.3 缓冲容量 1.缓冲容量:1 升溶液中可能引起的强酸强碱的量: 1 2 pH b a pH Δ = −Δ = c c dpH β ∫ HA HA HA 2 1 , ( 10 10 a a b b A A pH pH a a K K c c K K δ δ − − − − Δ ⋅Δ − + + 实际计算时: =[A ]=c =c =c - ) 7
河南师范大学 2.缓冲范围 一元弱酸及其共轭碱:Ka1个H单位。 2.二元弱酸及其共轭碱:当△pKa>2.6时,为两段缓冲溶液Ka±1,pKa2±1;即HA/HA,HA/A △pKa<2.6时,缓冲范围为:pKa,-1至pKa十1 3.缓冲溶液的配制:分析化学手册第二册。 缓冲溶液的选择原则: 1.缓冲溶液对测量过程应没有干扰: 2.所需控制的pH应在缓冲范围之内,如果缓冲溶液是由弱酸及其共轭碱组成,pKa应尽量与所需控制的pH 一致,即KaDH: 3缓冲溶液应有足够大的缓冲指数,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4.缓冲物质应廉价易得,避免污染。缓冲溶 液H的计算 〈例) 2.6酸碱指示剂 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的一种物质,它能在计量点附近发生颜色变化而终止滴定。 2.6.1酸碱指示剂的原理 这种物质多数是多元有机弱酸或弱碱,在计量点附近发生型体或组成的变化,而引起颜色的变化。 HIn In+H colorl color2 甲基橙(双色指示剂)红色 黄色(3.14.4) 酚酞(单色指示剂) 无色 H阿 使色范围讨论:0)当一0时,只能双察出碱式的)颜色:②当行时,只能观察出酸式 领色,当六物10时,指示剂空混合色,在此海可溶液对应的p值为:P水H至车卸kh1。将 p=pKH1称为指示剂理论变色的pH范围,简称指示剂理论变色范围。将pH=pKH称为指示剂的理论 变色点。 注意: 某一具体的指示剂变色范围是通过实验测得的:上实测值与理论值有一定的出入。(由于人眼对各种颜色的 灵敏度不同,如甲基橙,黄中有10的红色即可看到红,红中有13的黄才能看到黄)例如:甲基橙的理 论变色范围为2.44.4,而实测变色范围是3.14.4(也有人报道为2.9-4.3)。 1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用,酸式色、碱式色以及其pK可查附录表6.2.专属性(特殊)指示剂 指示剂与滴定剂形成一种有色物质,在化学计量点之后滴定剂极少过量时显现颜色而终止滴定。 淀粉与1形成深蓝色物质。 对指示剂的要求:变色灵敏,迅速,可逆,本身稳定。 2.6.2指示剂的用量 双色指示剂:色调深,变色不明显,消耗滴定剂。 8
河南师范大学 2.缓冲范围 1. 一元弱酸及其共轭碱:pKa±1 个 pH 单位。 2. 二元弱酸及其共轭碱:当ΔpKa>2.6 时,为两段缓冲溶液pKa1±1,pKa2±1;即H2A/HA- ,HA- /A2- ΔpKa 2.6 酸碱指示剂 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的一种物质,它能在计量点附近发生颜色变化而终止滴定。 2.6.1 酸碱指示剂的原理 这种物质多数是多元有机弱酸或弱碱,在计量点附近发生型体或组成的变化,而引起颜色的变化。 8 HIn = In- + H+ color1 color2 甲基橙( 双色指示剂 ) 红色 黄色 (3.1~4.4) 酚酞(单色指示剂) 无色 红色 (8.0~9.6) [ ] a H In K HIn + − ⎡ ⎤⎡ ⎤ ⎣ ⎦⎣ ⎦ = , 那么 [ ] a In K HIn H − + ⎡ ⎤ ⎣ ⎦ = ⎡ ⎤ ⎣ ⎦ 变色范围讨论: [ ] (1). 10 In HIn − ⎡ ⎤ ⎣ ⎦ 当 ≥ 时,只能观察出碱式的(In-)颜色; [ ] 1 (2). 10 In HIn − ⎡ ⎤ ⎣ ⎦ 当 ≤ 时,只能观察出酸式(HIn) 的颜色。 [ ] 1 (3). 10 10 In HIn − ⎡ ⎤ ⎣ ⎦ 当 ≤ ≤ 时,指示剂呈混合色,在此范围溶液对应的pH值为:pKHIn-1 至pKHIn+1。将 pH=pKHIn±1 称为指示剂理论变色的 pH 范围,简称指示剂理论变色范围。将 pH= pKHIn 称为指示剂的理论 变色点。 注意: 1.某一具体的指示剂变色范围是通过实验测得的;2.实测值与理论值有一定的出入。(由于人眼对各种颜色的 灵敏度不同,如甲基橙,黄中有 1/10 的红色即可看到红,红中有 1/3 的黄才能看到黄) 例如:甲基橙的理 论变色范围为 2.4-4.4,而实测变色范围是 3.1-4.4(也有人报道为 2.9-4.3)。 3.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酸式色、碱式色以及其pKHIn可查附录表 6。2.专属性(特殊)指示剂 指示剂与滴定剂形成一种有色物质,在化学计量点之后滴定剂极少过量时显现颜色而终止滴定。 淀粉与I2形成深蓝色物质。 对指示剂的要求:变色灵敏,迅速,可逆,本身稳定。 2.6.2 指示剂的用量 双色指示剂:色调深,变色不明显,消耗滴定剂
河南师范大学 单色指示制爵膜岛六高二1 c大,H大,pH小。 [n】 Ex:50-100m1溶液,加2-3d0.1%酚酞,pH=9变色,加10d0.1%酚酞,p8变色 滴定分析中,作平行实验时,每份试样滴加指示剂应控制一样,且以量少为佳。 2.6.3离子强度的影响1.盐类存在(1)影响1,K,Ka,从而使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发生改变: (2)吸收光,影响色调:(3)吸附指示剂,影响吸附层的组成。 2.离子强度增大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H)变小。可推导出,理论变色点与离子强度的关系 pH=pk-0.5Z厅 3.度常数K,Ka等受温度影响。滴定一般是在室温下进行,。 18℃时,M0.:3.1-4.4,P.P:8.2-9.8100℃,M0.:2.8-3.7,P.P:8.0-9.2 4.溶剂指示剂多用乙醇配制,加至被测溶液后,溶解度变小,终点拖后,变色不灵敏,称僵化现象,加 热,加乙醇政进。 5.酸度指示剂是多元酸,不同的型体有不同的颜色,通过控制酸度呈现所需要的颜色 2.6.4混合指示剂 有时需要变色范用很小的指示剂,则用混合指示剂,利用颜色互补的原理,可以是二种指示剂或一种 指示剂与一种染料的混合物。 酸色 碱色变色点 酸色 碱色 变色点溴甲酚 绿(Ka=4.9)黄色兰色绿色 甲基橙红色黄色橙色 甲基红(pKa=5.2)红色黄色色 靛蓝磺酸钠(怡性染料)兰色 混合色 橙色绿色无色 混合后紫色绿色 灰佰 2.7酸碱滴定基本原理 滴定曲线是描述滴定过程中溶液pH值随滴定剂加入量之间(滴定分数)的关系曲线。pH~滴定分数2.71】 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曲线(NaOH vs HCl)酸碱反应:H中+OH=H2O 滴定分数:Q兰二①化学计量点前洛流的值:[出门 ”o(2)化学计 量点时的值,=7.0(3)化学计量点后的p值:[oH]-”-:画出0.100ao1/1的 V Na0H滴定20ml0.1000mol/1的HC1的滴定曲线。(1)滴定前:pH=-1g0.1000=1.00a=0.000(2)加入 19.98a1Na0HHr1=2000-1998x010-50x10,pH=430a=0.99 20.00+19.98 (3)化学计量点pH=7.00a=1.000(4)加入20.02mlNa0H,过最0.02mlNa0H [or]-01008器-50wh1-20opH=90 a=1.001。见书上D67,表2-2,滴定曲线:图2-8,图2-9
河南师范大学 单色指示剂:酚酞 [ ] 0 0 min ( [ ]) [ ] [ ] a a In K c K c In H HIn H c c In − − + + − ⎡ ⎤ ⎣ ⎦ − = = ⇒= ⎡ ⎤ − ⎣ ⎦ min c大,[H+ ]大,pH小。 Ex:50-100ml 溶液,加 2-3d 0.1%酚酞,pH =9 变色,加 10d 0.1%酚酞, pH=8 变色 滴定分析中,作平行实验时,每份试样滴加指示剂应控制一样,且以量少为佳。 2.6.3 离子强度的影响 1.盐类存在 (1)影响 I,KHIn,Ka,从而使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发生改变; (2)吸收光,影响色调;(3)吸附指示剂,影响吸附层的组成。 2.离子强度增大 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pH)变小。可推导出,理论变色点与离子强度的关系: 0 2 0.5 a pH pK Z I = − 3.温度 常数KHIn,Ka等受温度影响。滴定一般是在室温下进行。 18°C 时,M.O.: 3.1-4.4, P.P: 8.2-9.8 100°C, M.O.: 2.8-3.7, P.P: 8.0-9.2 4.溶剂 指示剂多用乙醇配制,加至被测溶液后,溶解度变小,终点拖后,变色不灵敏,称僵化现象,加 热,加乙醇改进。 5.酸度 指示剂是多元酸,不同的型体有不同的颜色,通过控制酸度呈现所需要的颜色。 2.6.4 混合指示剂 有时需要变色范围很小的指示剂,则用混合指示剂,利用颜色互补的原理,可以是二种指示剂或一种 指示剂与一种染料的混合物。 酸色 碱色 变色点 酸色 碱色 变色点溴甲酚 绿(pKa=4.9)黄色 兰色 绿色 甲基橙 红色 黄色 橙色 甲基红(pKa=5.2) 红色 黄色 橙色 靛蓝磺酸钠(惰性染料) 兰色 混合色 橙色 绿色 无色 混合后 紫色 绿色 灰色 2.7 酸碱滴定基本原理 滴定曲线是描述滴定过程中溶液pH值随滴定剂加入量之间(滴定分数)的关系曲线。pH∼滴定分数 2.7.1 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曲线(NaOH vs HCl)酸碱反应: H+ + OH- = H2O 滴定分数: t b d HC n c a n c = = l (1)化学计量点前溶液的 pH 值: HCl NaOH total n n H V + − ⎡ ⎤ = ⎣ ⎦ (2)化学计 量点时的 pH 值,pH=7.00(3)化学计量点后的 pH 值: NaOH HCl total n n OH V − − ⎡ ⎤ = ⎣ ⎦ Example:画出 0.1000mol/l 的 NaOH 滴定 20ml 0.1000mol/l 的 HCl 的滴定曲线。(1)滴定前:pH =-lg0.1000=1.00 a=0.000(2) 加入 19.98ml NaOH ( ) 5 20.00 19.98 0.1000 [ ] 5.0 10 4.30 20.00 19.98 H p + − − × = = × + , H = a=0.999 (3)化学计量点 pH =7.00 a=1.000(4)加入 20.02ml NaOH,过量 0.02ml NaOH - 5 0.02 1 OH 0.1000 5.0 10 [ ] 2.0 10 9.70 40.02 H pH −+ − ⎡ ⎤ = × =× =× = ⎣ ⎦ , ,0 a=1.001。 见书上 p67,表 2-2,滴定曲线:图 2-8,图 2-9 9
河南师范大学 强酸滴定强碱(HCI vs NaOH) 滴定曲线的分析 滴定突跃范围:定义a在0.999-1.001之间时溶液pH值的变 化范围。被测物质的浓度越大,突跃范围愈大。 c增加10倍,滴定突跃范围增加2个单位 指示剂的选择:就是以酸碱滴定的H滴定突跃范围为主要依 据的,只要在突跃范围内发生变色的指示剂(终点误差均小 didk somple 0.1%),都可作为该滴定分析的指示剂。指示剂的K阳在突 跃范围内。 ml地ant 2.7,2强碱滴定一元弱酸(NaOH vs HA) 滴定反应:HA+OH→H,O+A 被滴定溶液的p州同样可分为四个阶段计算。滴定曲线见p69,图2-10。滴定前:实际是一元弱酸溶液 pH的计算。 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溶液是HA-NaA组成的缓冲溶液。 化学计量点:溶液由NaA组成,pH由A弱碱溶液决定。 化学计量点后:溶液由NaOH.NaA组成,A较弱,溶液pH由过量NaOH决定。滴定曲线分析 (1)研究表明,酸越弱,突跃范围愈小 (2)要求弱酸的Kac>108时,终点误差才会小于02%. 2.73多元酸和混合酸的滴定0H+HPO42P04+H20 第一个化学计量点0Hr+2P04P042+20 第二个化学计量点0H+P042-=P043-+H20 第三个化学计量点 判断多元酸能否分步滴定有两个条件: (1)ca>108,保证第一级电离的时能准确滴定。 (2)相邻两级Ka比值大于105,保证第二级电离的广对第一步滴定无影响的条件。(3)混合酸的滴定同 多元酸。滴定的可行性判据: 指示剂选择原则: 指示剂的变色点(pKa)在滴定突跃范围内:颜色变化明显:不干扰测定: 2.8终点误差 滴定误差:终点与化学计最点不一致所引起的误差。(E) E=9-04,与pT,pD联系,E-,a0-10 2.8.1强碱滴定强酸 E=0r12-Hr1z-10*-10_10-10-w Ca甲 (K.)c √K 10
河南师范大学 强酸滴定强碱(HCl vs NaOH ) 滴定曲线的分析: 指示剂的选择:就是以酸碱滴定的 pH 滴定突跃范围为主要依 据的,只要在突跃范围内发生变色的指示剂(终点误差均小于 ±0.1% ),都可作为该滴定分析的指示剂。指示剂的 pKa 在突 跃范围内。 滴定突跃范围:定义 a 在 0.999∼1.001 之间时溶液 pH 值的变 化范围。被测物质的浓度越大,突跃范围愈大。 c 增加 10 倍,滴定突跃范围增加 2 个 pH 单位。 2.7.2 强碱滴定一元弱酸 (NaOH vs HA) 滴定反应: HA OH H O A 2 − − +→+ 被滴定溶液的 pH 同样可分为四个阶段计算。滴定曲线见 p69,图 2-10。滴定前:实际是一元弱酸溶液 pH 的计算。 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溶液是 HA-NaA 组成的缓冲溶液 。 化学计量点:溶液由 NaA 组成,pH 由 A 弱碱溶液决定。 化学计量点后:溶液由 NaOH-NaA 组成,A 较弱,溶液 pH 由过量 NaOH 决定。滴定曲线分析: (1)研究表明,酸越弱,突跃范围愈小 (2)要求弱酸的 Ka c>10-8 时,终点误差才会小于 0.2%。 2.7.3 多元酸和混合酸的滴定 OH-+ H3PO4=H2PO4 -+H20 第一个化学计量点 OH-+ H2PO4 -=HPO4 2-+H2O 第二个化学计量点 OH-+ HPO4 2-=PO4 3-+H2O 第三个化学计量点 判断多元酸能否分步滴定有两个条件: (1)cKa1>10-8,保证第一级电离的 H+能准确滴定。 (2)相邻两级 Ka 比值大于 105,保证第二级电离的 H+对第一步滴定无影响的条件。(3)混合酸的滴定同 多元酸。滴定的可行性判据: 指示剂选择原则: 指示剂的变色点(pKa)在滴定突跃范围内;颜色变化明显;不干扰测定; 2.8 终点误差 滴定误差: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所引起的误差。(Et) , , , , (10 10 ) , pT pD pT pD T ep D ep t t D ep D ep c c E E c c −Δ −Δ − − = = sp [D] 与 , 联系, 2.8.1 强碱滴定强酸 1/2 1 [ ] [] 10 10 10 10 ( ) pH pH pH pH ep ep t ep ep HX t HX W OH H E c Kc K − + Δ −Δ Δ −Δ − − − − =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