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Textbook Series for 2 lst Centur 分析化学 (第四版) 武汉大学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HIGHER EDUCATION PRESS
第四版前言 自1978年本书第一版问世至今,已再版多次,受到广大师生及同行的好评,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第二版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 等奖,第三版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根据国家教委教高(1997)16号文件,在“九五”期问将出版一批重点教材, 作为推进普通高等教育的教材建设与改革的重要举措,要求编者“树立糖品意 识”。为此,我们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和广泛征集兄弟院校的宝贵意见及建议并 参阅国内外的现有同类教材,对第三版教材进行了修订。 这一版教材除了保持前几版教材的长处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压缩了篇福。力求进一步做到语盲简练,文字流 畅,信息量大,系统性强,便于阅读,避免冗长、璽复的文宇叙述。 2删除陈旧、过时、重复的内容,如:对pH计算、滴定曲线、误差计算等内容 都进行了删繁就简的处理,尽力贯彻少而精的精神 3.增添了反映学科发展动态的内容,如:加强图解法的应用,介绍了固相微 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和毛细管电泳等新的分离富集方法。 4.理论进一步联系实隊,例题、习题中增加与科学研究、生产实际密切相关 的内容,尤其是与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有关的内容 5.增加了对滴定分析共性及不同点进行总结的内容。 6.对滴定曲线三段一点式的模式进行改革,代之以滴定曲线方程,以利于使 用计算机给出完整的滴定曲线。 本书由武汉大学主编,参加编写蚋有武汉大学杨代菱(第1、第4、第7章) 孟凡昌(第2章及5.9节)、潘祖亭(第5、第9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倪其道(第 3章),中山大学李攻科(第6、第8章)等同志。全书由杨代菱同志整理定稿。 本书初稿承蒙北京大学常文保教授主审,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和建 议。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许多院校教师的关心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对本书存在的缺点和错误,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1998年8月
第一版前言 本书是根据1977年10月高等学校理科化学类教材会议制订的《分析化学》 教材编写大纲编写的,作为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化学系分析化学课程的试用 教材。 分析化学是化学系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分 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准确树立量的概念,对近代仪器分析方法有所了解,并初步 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化学的内容非常广泛,但基础分析化学的内容主要是无机化学分析,故 本书对“常见离子的基本性质和鉴定”、“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 滴定法”、“璽量分析和沉淀滴定法”等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阐述;在仪器分析方 面,重点介绍了“吸光光度法”。以上这些内容是分析化学的基本内容,在教学过 程中应有所力强。在这些重点章节中,凡属次要的和用小字排印的内容,供学生 参考,可不列为教学内容。此外,根据教材大纲的要求,考虑到教材的适应面要 适当广一点,本书还编写了“发射光谱分析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电化学 分析法”、“其他仪器分析法简介”、“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和“复杂物质分 析”等章节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以成稿时间仓促,本书还存在不少缺点和错误,弟望 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由武汉大学主编,参加编写的有武汉大学赵藻藩、陆定安,吉林大学顾 念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想森,中山大学容庆新、朱锡海,南开大学李谦初、翁 永和等同志。参加审稿的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 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华北师范大学等院校的同志。 本书最后由武汉大学赵藻藩、陆定安两同志通读整理,北京大学张锡瑜属志 校阅。本书在最后整理过程中,还得到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武汉大学有关国志 的兵体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1978年6
第二版前言 本书第一版出版发行以来,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随着各校教学工作 的深入开晟,特别是1980年5月,教育部在长春召开的全国商等学校理和化学 教材编审委员会会议上制定了新的教学大纲之后,本书第一版已不能很好把适应 新的教学形势的驚要。为此,我们于1980年下半年即着手第二版的编写工作 关于本书第二版的内容,有必要作一些说明 根据新的教学计划的规定,仪器分析将单独设课,因此,本书第一版中 的发射光谱分析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电化学分析法及其他仪器分析法简 介等三章全部删去。原来承担这几章编写任务的南开大学的同志们,承担了编 写《仪器分析》教材的任务,不再参加本书的编写工作。 、在定性分析中,硫化氢系统分析法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故在本书中给予 应有的重视。 三、根据新的教学大纲的精神,“误差和数据处理”单独列为一章,故内容有 較大程度扩充。 四、酸碱滴定一章的内容作了较大程度调整。在酸碱平衡的处理中,以质 子理论为基础,用代数法求解,但也简要地介绍了对数图解法的基本内容。“非 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一节,属于参考内容,教学中一般可不安排。 五、在络合滴定中,关于络合平衡和络合滴定基本理论的处理,广泛地采用 了林邦(A. Ningbo)的处理副反应的方法。 本为由武汉大学主编。参加编写的有武汉大学赵藻藩、尹权、彭维豪,吉林 大学顾念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懋森、倪其道,中山大学容庆新、朱锡海等同 志,由赵藻藩同志整理定稿。 本书部分章节承北京大学张锡瑜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吴立民教授、山东师范 大学王明德教授审阅。全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文方同志编辑加工。本书在编写 过程中,还得到全国各地许多同志们的热情支持和具体帮助。对于他们的关怀 和支持,谨致谢忱。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故本书还存在不少缺点和错误。对于本书的缺点错误 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1982年4片
第三版前言 本书第二版出版以来,在分析化学教学方面发生了许多变化。为了适应教学 改革新形势的著要,根据各兄弟院校在使用本教材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1991年 10月理科分析化学教村建设会议的精神,我们对本书第二版进行了修订。 关于本书第三版的内容,作如下说明 、考虑到国内一些院校分析化学教学的具体清况,我们将定性分析的内 容并入实验教材中,原来承担这一章编写任务的吉林大学的同志,参加《分析化 学实验》(第三版)的编写工作。 为了有利于教学,将“误差和数据处理”一章分为两鄧分。误差部分的 内容移至第一章“定量分析概论”中;数据处理部分的内容单独列为第章“分析 化学中的数据处理”。 原第二版“复杂物质分析”,改编为“分析试样的分解和试液制备”,重点 介绍了无机试样的制备、分解及试液制备方法,同时也简要介绍了有机试样的分 解方法,以及常见非金属元素的测定原理。 四、根据新的教学大纲的精神,定量化学分析讲投54课时。因此,本书第 版将较为次要的内容以小体字排印,作为参考内容,在教学中一般可不安排 五、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每 章末附有思考题和习题两个部分。前者着重基本概念的运用,以提高推理判断 的能力;后一部分是在重点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的解题运算。 六、本书第三版贯彻了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有关规定。 本书由武汉大学主编,参加编写的有:武汉大学尹权、杨代菱,中国科学技术 大学张懋森、倪其道,中山大学容庆新、朱锡洚等同志,由尹权同志整狸定稿 赵藻藩教投生前对本书第三版的编写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和帮助,他对编写本书 的指导思想和为容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貓者对他表示深切的怀念。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许多院校教师的关心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限于编者的水平,对于本书存在的缺点和错误,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1992年6月
符号及缩写 1英文 活度 2. fraction titrated 滴定分数 ac 酸 A 吸光度 relative atomic mass 相对原子质量 lytical reag 分析(纯)试剂 [B 形式B的平衡浓度 analytical concentration of substance B物质B的分析浓度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变异系数(相对标准偏差) CBe charge balance equation 电荷平衡方程 D distrib 分配比 mean deviation 平均偏差 1. extraction rate 萃取率 电极电势 标准电极电势 conditional electrode potential 条件电位 E Ite error 绝对误差 E 相对误差 ep 终点 EBT biochrome black T 铬黑T EDTa ethylenediamine tetraacetic acid 乙二胺四乙酸 d 自由度
符号及缩写 F stoichiometric factor 化学因数(换算因数 GR guaranteed reagent 保证(纯)试剂 1 离子强度 2, electric current 电流 3. luminous intensity 光强度 指示剂 constant 平衡常数 K conditional equilibrium constant 条件平衡常数 K thermodynamic constant 热力学常数 K concentration constant 浓度常数 mixed constant 混合常数 滴定常数 K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分配系数 molar mass 摩尔质量 物质B的质量 MO 甲基橙 methyl red 甲基红 MBE material balance equation 物料平衡方程 物质的量 2. sample capacity 样本容量 oxidation state 氧化态 概率 2. confidence ley 置信水平 酚酞 PBE proton balance equation 质子平衡方程 R range 极差 Red reduced state 还原态 reduction oxidation 氧化还原 RSD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相对标准偏差 RMD elative mean deviation 相对平均偏差 试样 2. standard deviation 标准偏差 3. solubility 溶解度 stoichiometric point 化学计量点
符号及编写 时间 2. student distrib t分布 热力学温度 射比 E l. end point error 终点误差 2. titration error 滴定误差 伏特 2. volume 体积 质量分数 甲酚橙 平均值 真值 median 中位数 2藉文 副反应系数 2. buffer capacity 缓冲容量 显著性水平 1. buffer inde 缓冲指数 2. cumulative stability constant 累积稳定常数 activity coefficient 活度系数 1. distribution fraction 分布分数 总体平均偏差 摩尔吸收系数 length 波长 population mean 总体平均值 mass densit 质量浓度 population standard deviation 总体标准偏差
目录 符号及缩写………… 绪论… 1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2分析方法的分类 3分析化学发展简史 第1章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1.1概述 1.2分析化学中的误差 1.3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1.4滴定分析法概述 思考题 习题 第2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2.1概述 2.2分布分数♂的计算… 23质子条件与pH的计算 2.4对数图解法 2.5酸碱缓冲溶液… 2.6酸碱指示剂 2.7酸碱滴定基本原理 2.8终点误差 2.9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2.10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 ……………78 思考趣… 习题 第3章络合滴定法 3.1分析化学中常用的络合物……… 3.2络合物的平衡常数… 3.3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
目录 3.4金属离子指示剂………… 3.5络合滴定法射基本原理 3.6络合滴定中酸度的控制 3.7提髙络合滴定选择性的途径 118 3.8络合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思考题 …130 习題 第4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4.1氧化还原平衡 4.2氧化还原滴定原理 4.3氧化还原滴定的预处理…………………… 4.4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 思考题 第5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甲““·········· 175 5.1重量分析法概述… 175 5.2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5.3沉淀的类型和沉淀的形成过程 5.4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 5.5沉淀条件的选择 193 5.6有机沉淀剂 5.7重量分析中的换算因 5.8沉淀滴定法 5.9滴定分析小结 204 思考题 209 习眶 第6章吸光光度法 214 214 62光度分析法的设计 6.3光度分析法的误差… 64其他吸光光度法和光度分析法的应用………… 思考题 习题 …238 第7章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 7.1标准偏差 72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 7.3少量数据的统计处理 4误差的传递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