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食品中化学物质的遗传毒理学 第一节基本概念 遗传毒理学(Genetic toxicology)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外源化学物及其他环境因素 对生物体遗传机构的损害作用及其规律。其主要目的是检测那些能引起DA损伤的环境因 研究其 传毒作用的特点及对人类的潜在危害。环境因素对生物体传机构损伤的研 起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1927年MuUer就发现x射线可引起果绳性连锁显性致死性突变, 又经过大约二十年的时间,到1942年Auer-back和Robson发现了第一个能引起基因突变的化 学物一一芥子气。之后有一系列有关外源化学物可引起基因突变或染色体损伤的报道。大量 的研究成果已使人们相信,化学物及其他环境因素导致生物体遗传机构的改变,可以引起人 类某些遗传性 病并且与癌症的发生有关。 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遗传信息的改变,并产生新的表型效应称为突变(Mutatior)。突 变可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称为自发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也可人为地或受各种因素诱 发产生,称为诱发突变(induced mutation)。自发突变的发生率很低,它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基 虽然人为的诱发突变也常用以培养和开发新种和良种,但是在毒理学中把突变作为一种 损害作用。环境因素引起生物体突变发生的作用及过程称为致突变作用或诱变作用 (mutagenesis)。环境中存在的可诱发突变发生的因素包括化学因素(各种化学物质)、物理因 素(如电离辐射)和生物因素(如病毒)。其中化学因素存在最广泛,人们接触机会最多,在环 境致突变作用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凡能引起致突变作用的化学物称为化学诱变剂(chem©a G有些化学物质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其原型或其化学水解产物就可以引起生 称为直接诱变(die-n):有些化学物质其本身不能引起突变,必须 在生物体内经过代谢活化才呈现致突变作用,称为间接诱变剂(indirect-acting mutagen). 本章所用的遗传毒性和致突变性两个术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致突变性和致癌性都是精 确的概念,在一个实验群体中的突变率和癌发生率可以定量检测。遗传毒性是泛指对基因组 的毒性,对基因组的毒作用可引起致突变性及其他各种不同的效应,如染色体畸变、噬菌体 引起细南死亡、 DNA链断裂及细胞分裂抑制等。这些效应都可作为评价遗传毒性的终点 第二节遗传损伤的类型 根据DNA改变牵涉范围的大小,在遗传毒理学中可将遗传损伤分为三大类,即基因突 变、染色体畸变及基因组突变 一、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指在基因中DNA序列的改变。基因突变是分子水平的变化,在 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看见,一般是以表型(如生长、生化、形态等)的改变为基础进行检测,也 可通过核酸杂交技术、DNA单链构象多态分析(SSCP)及DNA测序等方法检测DNA序列的改 152
152 第七章 食品中化学物质的遗传毒理学 第一节 基本概念 遗传毒理学(Genetic Toxicology)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外源化学物及其他环境因素 对生物体遗传机构的损害作用及其规律。其主要目的是检测那些能引起DNA损伤的环境因 素,研究其遗传毒作用的特点及对人类的潜在危害。环境因素对生物体遗传机构损伤的研究 起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1927年MuUer就发现x射线可引起果蝇性连锁显性致死性突变。 又经过大约二十年的时间,到1942年Auer-back和Robson发现了第一个能引起基因突变的化 学物——芥子气。之后有一系列有关外源化学物可引起基因突变或染色体损伤的报道。大量 的研究成果已使人们相信,化学物及其他环境因素导致生物体遗传机构的改变,可以引起人 类某些遗传性疾病并且与癌症的发生有关。 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遗传信息的改变,并产生新的表型效应称为突变(Mutation)。突 变可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称为自发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也可人为地或受各种因素诱 发产生,称为诱发突变(induced mutation)。自发突变的发生率很低,它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基 础。 虽然人为的诱发突变也常用以培养和开发新种和良种,但是在毒理学中把突变作为一种 损害作用。环境因素引起生物体突变发生的作用及过程称为致突变作用或诱变作用 (mutagenesis)。环境中存在的可诱发突变发生的因素包括化学因素(各种化学物质)、物理因 素(如电离辐射)和生物因素(如病毒)。其中化学因素存在最广泛,人们接触机会最多,在环 境致突变作用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凡能引起致突变作用的化学物称为化学诱变剂(chemical mutagen)。有些化学物质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其原型或其化学水解产物就可以引起生物体 的突变,称为直接诱变剂(direct-acting mutagen);有些化学物质其本身不能引起突变,必须 在生物体内经过代谢活化才呈现致突变作用,称为间接诱变剂(indirect-acting mutagen)。 本章所用的遗传毒性和致突变性两个术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致突变性和致癌性都是精 确的概念,在一个实验群体中的突变率和癌发生率可以定量检测。遗传毒性是泛指对基因组 的毒性,对基因组的毒作用可引起致突变性及其他各种不同的效应,如染色体畸变、噬菌体 引起细菌死亡、DNA链断裂及细胞分裂抑制等。这些效应都可作为评价遗传毒性的终点。 第二节 遗传损伤的类型 根据DNA改变牵涉范围的大小,在遗传毒理学中可将遗传损伤分为三大类,即基因突 变、染色体畸变及基因组突变。 一、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指在基因中DNA序列的改变。基因突变是分子水平的变化,在 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看见,一般是以表型(如生长、生化、形态等)的改变为基础进行检测,也 可通过核酸杂交技术、DNA单链构象多态分析(SSCP)及DNA测序等方法检测DNA序列的改
变来确定。基因突变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木的类型: L.碱基置换碱基置换(basc-pair substitution)指DNA序列上的某个碱基被其他碱基所 取代。碱基置换又可分为转换和顿换两种。转换 n)指嘌吟与嘌吟碱基、嘧啶与嘧啶 碱基之间的置换(包括G:C一A:T和A: T-G:C9:换))则指骠吟 嘧啶碱基 之间的置换(包括G:C一T:A,G:C一C:G,A:T一C:G及A:T一T:A)。转换和颠换 发生后的后果取决于是否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引起编码氨基酸的错误。如果碱基置换导致了 编码氨基酸信息的改变,在基因产物中,一个氨基酸被其它的氨基酸所取代,称为错义突变 nemi0n)。错义突右可能使基因产物失活,也可能仅对基因产物的功能产生 ,这取决于置换的氨基酸及其在蛋白质中的 置和作田 遗传密码子具有兼并性(degeneracy),有时,虽然有碱基置换的发生,但密码子的意义 可以没有改变,此时称为同义突变(samesense mutation)。如果碱基置换的结果使mRNA上的 密码子由氨基酸编码密码子变成非编码的终止密码(UAG、UGA、UAA),称为无义突变 (onsense mutation))。无义突变可使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导致基因产物不完全或无功能。 TTA GGG GAC GCG CAT GAA 原序列 AAT CCC CTG CGC GTA CTT. G:C+T:A领换 .TTA GGG GAC GCG CAT TAA TTA GOGGGACOCGCA TGA A AAT CCC CTG CGC GTA ATT AAT CCC CCT GCG CGT ACT T. G:C+A:T转换 -2移码 TTA GAG GAC GCG CAT GAA TTA GGG GAC CCA TGAA c 非码的终止 图71碱基置换和移码突变 2.移码突变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指改变从mRNA到蛋白质翻译过程中遗传 密码子读码顺序的突变,通常涉及在基因中增加或缺失一个或两个碱基对。DNA链碱基排 列及密码的阅读是连续的,在基因中一处发生移码突变,会使其以后的三联密码子都发生改 变 有时还会出现终止密码,所以,移码突变往往会使基因产物发生大的改变, 引起明显的 表型效应,常出现致死性突变。 3.整码突变整码突变codon mutation)又称为密码子的插入或缺失,指在DNA链中增 加或减少的碱基对为一个或几个密码子,此时基因产物多肽链中会增加或减少一个或几个氨 基酸,此部位之后的氨基酸序列无改变 4.片断突变指基因中某些小片段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有时可跨越两个或 数个基因,涉及数以千计的核苷酸。主要包括核苷酸片段的缺失、重复、重组及重排等。缺 失指基因中某段核苷酸序列的丢失,缺失范围小,也称为小缺失。重复指基因中增加了某 153
153 变来确定。基因突变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的类型: 1. 碱基置换 碱基置换(base-pair substitution)指DNA序列上的某个碱基被其他碱基所 取代。碱基置换又可分为转换和颠换两种。转换(transition)指嘌吟与嘌吟碱基、嘧啶与嘧啶 碱基之间的置换(包括G:C→A:T和A:T→G:C);颠换(transversion)则指嘌吟与嘧啶碱基 之间的置换(包括G:C→T:A,G:C→C:G,A:T→C:G及A:T→T:A)。转换和颠换 发生后的后果取决于是否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引起编码氨基酸的错误。如果碱基置换导致了 编码氨基酸信息的改变,在基因产物中,一个氨基酸被其它的氨基酸所取代,称为错义突变 (missense mutation)。错义突变有可能使基因产物失活,也可能仅对基因产物的功能产生一 定的影响或无影响,这取决于置换的氨基酸及其在蛋白质中的位置和作用。 遗传密码子具有兼并性(degeneracy),有时,虽然有碱基置换的发生,但密码子的意义 可以没有改变,此时称为同义突变(samesense mutation)。如果碱基置换的结果使mRNA上的 密码子由氨基酸编码密码子变成非编码的终止密码(UAG、UGA、UAA),称为无义突变 (nonsense mutation)。无义突变可使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导致基因产物不完全或无功能。 图7-1 碱基置换和移码突变 2. 移码突变 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指改变从mRNA到蛋白质翻译过程中遗传 密码子读码顺序的突变,通常涉及在基因中增加或缺失一个或两个碱基对。DNA链碱基排 列及密码的阅读是连续的,在基因中一处发生移码突变,会使其以后的三联密码子都发生改 变,有时还会出现终止密码,所以,移码突变往往会使基因产物发生大的改变,引起明显的 表型效应,常出现致死性突变。 3. 整码突变 整码突变(codon mutation)又称为密码子的插入或缺失,指在DNA链中增 加或减少的碱基对为一个或几个密码子,此时基因产物多肽链中会增加或减少一个或几个氨 基酸,此部位之后的氨基酸序列无改变。 4. 片断突变 指基因中某些小片段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有时可跨越两个或 数个基因,涉及数以千计的核苷酸。主要包括核苷酸片段的缺失、重复、重组及重排等。缺 失指基因中某段核苷酸序列的丢失,缺失范围小,也称为小缺失。重复指基因中增加了某一
段重复的核苷酸序列。缺失和重复都可能打乱基因的读码顺序,引起移码突变。重组指两个 不同基因的局部片段的相互拼接和融合。重排则指DNA链发生两处断裂,断片发生倒位后 再重新接 根据突变后基因产物功能的改变,基因突变可分为正向突变及回复突变。正向突变 (forward mutation)是导致基因产物正常功能丧失的突变,回复突变(reverse mutation)则指使基 因产物的功能恢复的突变。 二、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畸变(chromosome aberration)是指染色体结构的改变。染色体畸变牵涉的遗传物 质改变的范围比较大, 一般可通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相来检测。染色体 结构改变的基 础是DNA链的断裂,所以把能引起染色体畸变的外源化学物称为断裂剂 (clastogen) 染色体骑变可分为染色单体型畸变(chromatid-type aberration)和染色体型畸变 (chromosome-type aberration)。前者指组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中仅一条受损,后者指两 条染色单体均受损。细胞在DNA复制前受电离辐射的作用,可引起染色体型畸变,在DNA 复制后受电离辐射作用则引起染色单体型畸变 大多数化学断裂剂一般是诱发DNA单链断 裂,经过S期进行复制后 ,在中期相细胞表现为染色单体型畸变 但也有少数断裂剂可 DNA双链断裂,如果细胞在G期或GD期受这些断裂剂作用,经S期复制到中期可表现染色体 型畸变,若作用于$期复制后及C2期,在中期相则出现染色单体型畸变,此类化学物称之为 拟放射性断裂剂(radiomimetic clastogen))。染色单体型的畸变在经过一次细胞分裂后,会转变 为染色体型畸变 染色体或染色单体受损发生断裂后,可形成断片,断端也可重新连接或互换而表现出各 种畸变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裂a)在一条染色单体或两条染色单体上出现无染色质的区域,但该区域的大小 等于或小于染色单体的宽度。在制备染色体标本过程中,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形成裂限,故 人为烈隙并非染色质损伤,所以,在计算垫色体瞌变率时诵常不考虑裂隙」 断裂(break)同裂隙 但无染色质区域的大小大于染色单体的宽度。 3 断片(fragment)和缺失(deletion)染色体或染色单体断裂后,无着丝粒的部分可与有者 丝粒的部分分开,形成断片,有者丝粒的部分称为缺失。发生在染色体或染色单体末端的缺 失称为末端缺失,发生在臂内任何部分的缺失称为中间缺失。 4.微小体(minute bo小v中间缺失形成的断片有时很小,成圆点状,称为微小体 5.无若丝点 不ad c ring)无着丝粒的染色体或染色单体断片连在 6.环状染色体(ring chromoome)染色体两条臂均发生断裂后 带有者丝粒部分的两端通 接起来形成环状。通常伴有一对无着丝点的断片。 7.双着丝点染色体dicentric chromome)两条染色体断裂后,两个有着丝粒的节段重接, 形成双若丝点染色体。属于不平衡易位。 8倒位in n在一条染色体或染色单体上发生两外断,其中间节段旋转180C后 再重接 如果被颠倒的是有者丝点的节段,称为臂间倒位:如被颠倒的仅是长臂或短臂范围 内的一节段,称为臂内倒位 9.易位(tranlocation)当两条染色体同时发生断裂后,互相交换染色体片段。如果交换的 154
154 段重复的核苷酸序列。缺失和重复都可能打乱基因的读码顺序,引起移码突变。重组指两个 不同基因的局部片段的相互拼接和融合。重排则指DNA链发生两处断裂,断片发生倒位后 再重新接上。 根据突变后基因产物功能的改变,基因突变可分为正向突变及回复突变。正向突变 (forward mutation)是导致基因产物正常功能丧失的突变,回复突变(reverse mutation)则指使基 因产物的功能恢复的突变。 二、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畸变(chromosome aberration)是指染色体结构的改变。染色体畸变牵涉的遗传物 质改变的范围比较大,一般可通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相来检测。染色体 结构改变的基础是DNA链的断裂,所以把能引起染色体畸变的外源化学物称为断裂剂 (clastogen)。 染色 体畸 变 可分 为染 色 单体 型畸 变 (chromatid-type aberration) 和 染 色体 型畸 变 (chromosome-type aberration)。前者指组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中仅一条受损,后者指两 条染色单体均受损。细胞在DNA复制前受电离辐射的作用,可引起染色体型畸变,在DNA 复制后受电离辐射作用则引起染色单体型畸变。大多数化学断裂剂一般是诱发DNA单链断 裂,经过S期进行复制后,在中期相细胞表现为染色单体型畸变。但也有少数断裂剂可引起 DNA双链断裂,如果细胞在Gl期或G0期受这些断裂剂作用,经S期复制到中期可表现染色体 型畸变,若作用于S期复制后及C2期,在中期相则出现染色单体型畸变,此类化学物称之为 拟放射性断裂剂(radiomimetic clastogen)。染色单体型的畸变在经过一次细胞分裂后,会转变 为染色体型畸变。 染色体或染色单体受损发生断裂后,可形成断片,断端也可重新连接或互换而表现出各 种畸变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裂隙(gap)在一条染色单体或两条染色单体上出现无染色质的区域,但该区域的大小 等于或小于染色单体的宽度。在制备染色体标本过程中,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形成裂隙,故 认为裂隙并非染色质损伤,所以,在计算染色体畸变率时通常不考虑裂隙。 2. 断裂(break)同裂隙,但无染色质区域的大小大于染色单体的宽度。 3. 断片(fragment)和缺失(deletion)染色体或染色单体断裂后,无着丝粒的部分可与有着 丝粒的部分分开,形成断片,有着丝粒的部分称为缺失。发生在染色体或染色单体末端的缺 失称为末端缺失,发生在臂内任何部分的缺失称为中间缺失。 4. 微小体(minute body)中间缺失形成的断片有时很小,成圆点状,称为微小体。 5. 无着丝点环(acentric ring)无着丝粒的染色体或染色单体断片连在一起呈环状。 6. 环状染色体(ring chromosome)染色体两条臂均发生断裂后,带有着丝粒部分的两端连 接起来形成环状。通常伴有一对无着丝点的断片。 7. 双着丝点染色体(dicentric chromome)两条染色体断裂后,两个有着丝粒的节段重接, 形成双着丝点染色体。属于不平衡易位。 8. 倒位(inversion)在一条染色体或染色单体上发生两处断裂,其中间节段旋转180℃后 再重接。如果被颠倒的是有着丝点的节段,称为臂间倒位;如被颠倒的仅是长臂或短臂范围 内的一节段,称为臂内倒位。 9. 易位(tranlocation)当两条染色体同时发生断裂后,互相交换染色体片段。如果交换的
片段大小相等,称为平衡易位(balanced translocation)。 10.插入(insertion)和重复(duplication))一条染色体的断片插人到另一条染色体上称为插 入。当插入片段使染色体具有两段完全相同的节段时,称为重复。 11.辐射 杂色单体间的不 可形成三条臂构型或四条臂构型,分别称为三辐 射体(triradial)及四辐射体quadrirdial。在三个或多个染色体间的单体互换则可形成复合射体 (complex radial)。 图7-2染色体琦变的常见类型(CHO细胞) a染色单体断裂b.三辐射体c.染色体断片d双着丝点染色体心.环状染色体【无着丝点断片 以上的畸变类型中,有些是稳定的畸变,如小的缺失、重复、倒位、平衡易位等,它们 可通过细胞分裂而传递下去,在细胞群中维持。而染色体断裂形成的无着丝点断片、无者丝 点染色体环、双者丝点染色体及其他不平衡易位则是不稳定的,由于有遗传物质大范围的损 失或对有丝分裂的妨碍,往往会造成细胞死亡。稳定的染色体重排,用常规的中期相染色体 分析技术难以检测出,需要依靠染色体分带技术或荧光原位杂交ISH等技术来检测。但这 些技术比较复杂,所以 在进行染色体畸变分析 般是通过不分带的常规染色体技术松 测中期相染色体结构改变。在一般的Gi©ms染色的染色体标本中可观察到的畸变类型主要 有:裂隙、断裂、断片、缺失、微小体、着丝点环、无若丝点环及各种辐射体等。 三、基因组突变 基因组突变g omic mutation)指基因组中染色体数目的改变,也称为染色体数目畸变 numerical aberration)。每- 种属,其机体中各种体细胞所具有的染色体数目是一致的,具有 155
155 片段大小相等,称为平衡易位(balanced translocation)。 10. 插入(insertion)和重复(duplication)一条染色体的断片插人到另一条染色体上称为插 入。当插入片段使染色体具有两段完全相同的节段时,称为重复。 11.辐射体 染色单体间的不平衡易位可形成三条臂构型或四条臂构型,分别称为三辐 射体(triradial)及四辐射体(quadrirdial)。在三个或多个染色体间的单体互换则可形成复合射体 (complex radial)。 图7-2 染色体畸变的常见类型(CHO细胞) a.染色单体断裂 b. 三辐射体 c. 染色体断片 d. 双着丝点染色体 e. 环状染色体 f. 无着丝点断片 以上的畸变类型中,有些是稳定的畸变,如小的缺失、重复、倒位、平衡易位等,它们 可通过细胞分裂而传递下去,在细胞群中维持。而染色体断裂形成的无着丝点断片、无着丝 点染色体环、双着丝点染色体及其他不平衡易位则是不稳定的,由于有遗传物质大范围的损 失或对有丝分裂的妨碍,往往会造成细胞死亡。稳定的染色体重排,用常规的中期相染色体 分析技术难以检测出,需要依靠染色体分带技术或荧光原位杂交(FISH)等技术来检测。但这 些技术比较复杂,所以,在进行染色体畸变分析时,一般是通过不分带的常规染色体技术检 测中期相染色体结构改变。在一般的Giemsa染色的染色体标本中可观察到的畸变类型主要 有:裂隙、断裂、断片、缺失、微小体、着丝点环、无着丝点环及各种辐射体等。 三、基因组突变 基因组突变(genomic mutation)指基因组中染色体数目的改变,也称为染色体数目畸变 (numerical aberration)。每一种属,其机体中各种体细胞所具有的染色体数目是一致的,具有
两套完整的染色体组,称为二倍体diploid)。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减半,仅 具有一套完整的染色体组,称为单倍体(haploid()表7-1)。 表7-1不同物种动物的染色体数目 物种 体细胞2m)性细胞( 物种 体细胞(2m 性细胞) 23 38 19 大鼠 42 21 44 22 小鼠 40 20 狗 78 39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如果染色体出现复制异常或分离障碍就会导致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异 常。染色体数目异常包括非整倍体和整倍体。 L.非整倍体非整倍体aneuploid)指细胞丢失或增加一条或几条染色体。缺失一条染色 体时称为单体(mono0me),增加一条染色体时称为三体(trisome)。垫色体数目的改变会导致 基因平衡的失调,可能影响细胞的生存或造成形态及功能上的异常。如21三体导致先天愚型 (Down氏 合征) 2.整倍体整倍体©uploid)指染色体数目的异常是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增减,如形成 倍体(triploid)、四倍体(tetroploid)等。在人体,3n为69条染色体,4n为92条染色体。在肿瘤 细胞及人类自然流产的胎儿细胞中可有三倍体细胞的存在。发生于生殖细胞的整倍体改变, 几乎都是致死性的。 第三节致突变作用机制 突变可分为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及基因组改变,外源化学物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 变的靶主要是DNA,而引起非整倍体及整倍体的靶主要是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器,如纺缍 丝等。 DNA损伤与突变 外源化学物引起DNA损伤、诱发突变的机理很复杂。到目前,仅对少数化学物对DNA 损伤作用的机理比较清楚,现介绍主要的几种作用方式。 1.碱基类似物的取代有一些外源化学物与DNA分子中的四种天然碱基的结构相似, 称之为碱基类似物(base analogue)。这些化学物可在DNA合成期(S期),取代天然碱基,掺人 DNA分子,引起碱基配对特性的改变,引发突变。如5-溴尿嘧啶(5-BU)与胸腺嘧啶(T的分 子结构十分相似,唯一的区别是在C位置上前者是B原子,后者是甲基。在DNA合成期, 5-BrU可与T竞争取代而掺入DNA链中,在下一次的DNA复制过程中,5-BrU与T一样可与腺 SR-I
156 两套完整的染色体组,称为二倍体(diploid)。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减半,仅 具有一套完整的染色体组,称为单倍体(haploid)(表7-1)。 表7-1 不同物种动物的染色体数目 物 种 体细胞(2n) 性细胞(n) 物 种 体细胞(2n) 性细胞(n) 人 46 23 大 鼠 42 21 小 鼠 40 20 猫 38 19 兔 44 22 狗 78 39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如果染色体出现复制异常或分离障碍就会导致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异 常。染色体数目异常包括非整倍体和整倍体。 1. 非整倍体 非整倍体(aneuploid)指细胞丢失或增加一条或几条染色体。缺失一条染色 体时称为单体(monosome),增加一条染色体时称为三体(trisome)。染色体数目的改变会导致 基因平衡的失调,可能影响细胞的生存或造成形态及功能上的异常。如21三体导致先天愚型 (Down氏综合征)。 2. 整倍体 整倍体(euploid)指染色体数目的异常是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增减,如形成三 倍体(triploid)、四倍体(tetroploid)等。在人体,3n为69条染色体,4n为92条染色体。在肿瘤 细胞及人类自然流产的胎儿细胞中可有三倍体细胞的存在。发生于生殖细胞的整倍体改变, 几乎都是致死性的。 第三节 致突变作用机制 突变可分为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及基因组改变,外源化学物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 变的靶主要是DNA,而引起非整倍体及整倍体的靶主要是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器,如纺缍 丝等。 一.DNA损伤与突变 外源化学物引起DNA损伤、诱发突变的机理很复杂。到目前,仅对少数化学物对DNA 损伤作用的机理比较清楚,现介绍主要的几种作用方式。 1. 碱基类似物的取代 有一些外源化学物与DNA分子中的四种天然碱基的结构相似, 称之为碱基类似物(base analogue)。这些化学物可在DNA合成期(S期),取代天然碱基,掺人 DNA分子,引起碱基配对特性的改变,引发突变。如5-溴尿嘧啶(5-BrU)与胸腺嘧啶(T)的分 子结构十分相似,唯一的区别是在C 5位置上前者是Br原子,后者是甲基。在DNA合成期, 5-BrU可与T竞争取代而掺入DNA链中,在下一次的DNA复制过程中,5-BrU与T一样可与腺
图7-35-BU的碱基配对 嘌吟(A)配对。但是,由于Br原子带的负电荷要比甲基强得多,5BU可发生异构互变,由常 见的租式变为少见的稀醇式。这种情况下,在DNA复制时,5-BU不是与A配对而是与鸟圆 吟(G)配对,导致T:A一C:G的转换 DNA分子共价结合形成加合物 许多亲电子性化学物可与DNA作用形成共价结 合物-加合物(adduct)。对于不同的诱变剂,其与DNA作用的碱基位置不同,引起DNA理化特 性的改变也不同,因而会诱发不同类型的突变。一些芳香族化学物经代谢活化后形成亲电子 基团,可与DNA碱基上的亲核中心形成加合物。如苯并(a)花Ba)P).经混合功能氧化 催化加单氧,生成7,8-环氧B叫aP,经水化酶催化生成78-二氢二醇-B(aP,再经混合功 能氧化酶催化加单氧生成7,8 一一破0 0环氧化物,后者为亲电子剂 可与DNA发生 共价结合形成加合物,引起DNA构象改变,导致突变。还有一类化学物可提供甲基或乙基 等烷基,而与DNA发生共价结合,这类化学物称为烷化剂(alkylating agent).烷化剂可使DNA 碱基发生烷化,引起配对特性的改变,导致碱基置换型突变:也可能导致碱基与脱氧核糖结 合力下降,引起脱嘌吟、脱嘧啶作用,最终导致移码突变、DNA链断裂等。如鸟嘌吟O发 生烷化后,会出现与胸腺嘧啶的错配,引起G:C一A:T的转换。有的烷化剂具有同时授与 两个或三个烷基的功能,相应地称为双功能或三功能烷化剂。它们除了可使碱基 生烷化列 还常引起D小A发生链内或链间的交联,或与蛋白质的交联,交联常可导致染色体或染色单 体的新裂。 0甲某C 图740心鸟暖吟烷化后的碱基配对 3.改变碱基的结构某些诱变剂可与碱基发生相互作用,使碱基发生除形成加合物以 外的化学结构改变,引起错误配对或DNA链断裂。如亚硝酸可使胞嘧啶、腺嘌呤氧化脱氨 基, 分别形成尿噤吟和次黄吟,新的碱基形成后,配对关系发生变化 尿嘌呤、次黄嘌吟 分别可与腺嘌吟和胞嘧啶配对,导致C:G一T:A和A:T一G:C的转换。 4.嵌入DNA链一些具有平面环状结构的化学物可以非共价结合的方式嵌入核苷酸链 之间或碱基之间,干扰DNA复制酶或修复酶,引起碱基对的增加或缺失,导致移码突变。 二、非整倍体及整倍体的诱发 非整倍体可由细胞在第 一次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不分离(nondisjunction),或在第二次 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而形成。不分离的结果导致在细胞的一极 纺锤体接受了两个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而另一极则没有。如果分离受影响的仅为 条或一对染色体,在分裂后的子细胞中,一个细胞会多一条染色体,而另一个细胞则少条染 157
157 图7-3 5-BrU的碱基配对 嘌吟(A)配对。但是,由于Br原子带的负电荷要比甲基强得多,5-BrU可发生异构互变,由常 见的酮式变为少见的稀醇式。这种情况下,在DNA复制时,5-BrU不是与A配对而是与鸟嘌 吟(G)配对,导致T:A→C:G的转换。 2. 与DNA分子共价结合形成加合物 许多亲电子性化学物可与DNA作用形成共价结 合物-加合物(adduct)。对于不同的诱变剂,其与DNA作用的碱基位置不同,引起DNA理化特 性的改变也不同,因而会诱发不同类型的突变。一些芳香族化学物经代谢活化后形成亲电子 基团,可与DNA碱基上的亲核中心形成加合物。如苯并(α)芘(B(α)P),经混合功能氧化酶 催化加单氧,生成7,8-环氧B(α)P,经水化酶催化生成7,8-二氢二醇-B(α)P,再经混合功 能氧化酶催化加单氧生成7,8-二氢二醇-9,10-环氧化物,后者为亲电子剂,可与DNA发生 共价结合形成加合物,引起DNA构象改变,导致突变。还有一类化学物可提供甲基或乙基 等烷基,而与DNA发生共价结合,这类化学物称为烷化剂(alkylating agent)。烷化剂可使DNA 碱基发生烷化,引起配对特性的改变,导致碱基置换型突变;也可能导致碱基与脱氧核糖结 合力下降,引起脱嘌吟、脱嘧啶作用,最终导致移码突变、DNA链断裂等。如鸟嘌呤O6发 生烷化后,会出现与胸腺嘧啶的错配,引起G:C→A:T的转换。有的烷化剂具有同时授与 两个或三个烷基的功能,相应地称为双功能或三功能烷化剂。它们除了可使碱基发生烷化外, 还常引起DNA发生链内或链间的交联,或与蛋白质的交联,交联常可导致染色体或染色单 体的断裂。 3. 改变碱基的结构 某些诱变剂可与碱基发生相互作用,使碱基发生除形成加合物以 外的化学结构改变,引起错误配对或DNA链断裂。如亚硝酸可使胞嘧啶、腺嘌呤氧化脱氨 基,分别形成尿嘌呤和次黄嘌呤,新的碱基形成后,配对关系发生变化,尿嘌呤、次黄嘌呤 分别可与腺嘌呤和胞嘧啶配对,导致C:G→T:A和A:T→G:C的转换。 4. 嵌入DNA链 一些具有平面环状结构的化学物可以非共价结合的方式嵌入核苷酸链 之间或碱基之间,干扰DNA复制酶或修复酶,引起碱基对的增加或缺失,导致移码突变。 二、非整倍体及整倍体的诱发 非整倍体可由细胞在第一次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不分离(nondisjunction),或在第二次 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而形成。不分离的结果导致在细胞的一极, 纺锤体接受了两个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而另一极则没有。如果分离受影响的仅为一 条或一对染色体,在分裂后的子细胞中,一个细胞会多一条染色体,而另一个细胞则少条染 图 7-4 0 6 鸟嘌呤烷化后的碱基配对
色体,分别形成三体和缺体。非整倍体剂(aneugen)有多种机制导致细胞分裂异常,诱发非整 倍体。其作用的靶可以为:①微管的合成和组装、纺锤体形成:②中心粒和极体的合成、分 裂及其功能:②着丝粒蛋白的组装及其功能和着丝粒DN 性细胞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 机理不同, 其非整倍体形成的机制也有所不同,所以,利用体细胞非整倍体试验不能检测对 减数分裂特异的非整倍体剂。 多倍体涉及整个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若染色体己正常复制,但由于纺锤体受 损,垫色单体不能分离到子细胞中,这时染色体数目就会加倍,形成四倍体。成数分裂的异 常也可使配子形成二倍体,若二倍体的配子受精,可形成多倍体的受精卵。 一个卵子被多个 精子受精,也可形成多倍体 三、DNA损伤修复与突变 L.生物体对DNA损伤的修复及耐受 环境因素可引起各种类型的DNA损伤,并不是所有损伤都会表现为突变。细跑对于DNA 损伤有修复及耐受机制。细胞内G/S交界处的关卡点(checkPoint))负责检查染色体DA是否 有损伤,如果DNA有损伤 则把细胞阻止子 更求细先进 修复 后 能复制 免遗传信息出错。DNA受损后,细胞利用其修复系统对损伤进行修复,如果DNA损伤能被 正确无误地修复,那么,对生物体而言,这种损伤不会产生什么后果,亦即不引起突变。只 有损伤不能被修复或在修复中出现了错误,一般需经过2次或多次细胞周期才有可能固定下 来,并传递到后代的细胞或个体,引起突变。所以,环境致突变作用的模式应为遗传机构损 伤损伤修复·突变 周定突变 DNA损伤修复机制可分为直接修复(direct repair)和切除修复(excision repair))。直接修复 使损伤DNA回复正常,包括光修复及O户.甲基鸟嘌吟修复等。光修复是针对紫外线引起的晒 啶二聚体的修复功能,其修复机制比较简单,且很特异。在可见光存在的条件下,经酶的作 用将二聚体打开,使相邻的腔碱基回同复原来的结构,一般为无误修复。生物进化程度战高 此种修复功能越弱。O心.甲基鸟吟修复,修复在O位上含有烷基的鸟嘌吟,靠O.甲基鸟漂 吟-.DNA甲基转移酶将O5.甲基鸟嘌吟的甲基转移 至该 的半胱氨 酸残基上 而恢复鸟嘌 正常的碱基配对特性,该酶在修复过程中被不可逆地失活。在大肠杆菌、酵母、呐齿类及人 类细胞都发现有O甲基鸟嘌吟-DNA甲基转移酶。该酶具有可诱导性,如在大肠杆菌每个 细胞含13~60个醇分子,诱导后可增加到每个细胞3000个酶分子。对于其他的烷化碱基也可 能存在类似的特异修复系统。 切除修复指除去损伤碱基 、含损伤的DNA片段或错配碱基的机制。与光修复及O甲基 鸟嘌吟修复不同,该修复机制适应于广泛的DNA损伤类型,是最主要的DNA损伤修复途径 一般为无误修复。依据其切除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核苷酸切除修复、碱基切除修复及错配碱基 修复三种类型。 核苷酸切除修复(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是所有生物体内最常见的修复机制。它可修复 几乎所有的DNA损伤类型,包括其他修复机制不能修复的加合物及DNA链间交联等。修复 时,先靠内切酶把DNA链从损伤两端切断:在解螺旋酶helicase)作用下,除去受损的寡核苷 酸:再在修复多聚酶的作用下,以对应的链为模板,以正确的碱基填补空隙:最后,在DNA 连接酶的作用下连接,恢复原来序列。核苷酸切除修复时,对于存在于活性转录链上的嘧喷 二聚体和某些加合物等损伤比存在于互补的非转录链或无活性序列上的损伤可优先去除。对
158 色体,分别形成三体和缺体。非整倍体剂(aneugen)有多种机制导致细胞分裂异常,诱发非整 倍体。其作用的靶可以为:①微管的合成和组装、纺锤体形成;②中心粒和极体的合成、分 裂及其功能;②着丝粒蛋白的组装及其功能和着丝粒DNA。性细胞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 机理不同,其非整倍体形成的机制也有所不同,所以,利用体细胞非整倍体试验不能检测对 减数分裂特异的非整倍体剂。 多倍体涉及整个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若染色体己正常复制,但由于纺锤体受 损,染色单体不能分离到子细胞中,这时染色体数目就会加倍,形成四倍体。减数分裂的异 常也可使配子形成二倍体,若二倍体的配子受精,可形成多倍体的受精卵。一个卵子被多个 精子受精,也可形成多倍体。 三、DNA损伤修复与突变 1. 生物体对DNA损伤的修复及耐受 环境因素可引起各种类型的DNA损伤,并不是所有损伤都会表现为突变。细胞对于DNA 损伤有修复及耐受机制。细胞内Gl/S交界处的关卡点(checkPoint)负责检查染色体DNA是否 有损伤,如果DNA有损伤,则把细胞阻止于Gl期,要求细胞先进行修复,然后才能复制,以 免遗传信息出错。DNA受损后,细胞利用其修复系统对损伤进行修复,如果DNA损伤能被 正确无误地修复,那么,对生物体而言,这种损伤不会产生什么后果,亦即不引起突变。只 有损伤不能被修复或在修复中出现了错误,一般需经过2次或多次细胞周期才有可能固定下 来,并传递到后代的细胞或个体,引起突变。所以,环境致突变作用的模式应为遗传机构损 伤-损伤修复-突变固定-突变。 DNA损伤修复机制可分为直接修复(direct repair)和切除修复(excision repair)。直接修复 使损伤DNA回复正常,包括光修复及O6 -甲基鸟嘌呤修复等。光修复是针对紫外线引起的嘧 啶二聚体的修复功能,其修复机制比较简单,且很特异。在可见光存在的条件下,经酶的作 用将二聚体打开,使相邻的嘧啶碱基回复原来的结构,一般为无误修复。生物进化程度越高, 此种修复功能越弱。O6 -甲基鸟嘌呤修复,修复在O6位上含有烷基的鸟嘌呤,靠O6 -甲基鸟漂 吟-DNA-甲基转移酶将O6 -甲基鸟嘌呤的甲基转移至该酶的半胱氨酸残基上,而恢复鸟嘌呤 正常的碱基配对特性,该酶在修复过程中被不可逆地失活。在大肠杆菌、酵母、啮齿类及人 类细胞都发现有O6 -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该酶具有可诱导性,如在大肠杆菌每个 细胞含13~60个酶分子,诱导后可增加到每个细胞3000个酶分子。对于其他的烷化碱基也可 能存在类似的特异修复系统。 切除修复指除去损伤碱基、含损伤的DNA片段或错配碱基的机制。与光修复及O6甲基 鸟嘌呤修复不同,该修复机制适应于广泛的DNA损伤类型,是最主要的DNA损伤修复途径, 一般为无误修复。依据其切除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核苷酸切除修复、碱基切除修复及错配碱基 修复三种类型。 核苷酸切除修复(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是所有生物体内最常见的修复机制。它可修复 几乎所有的DNA损伤类型,包括其他修复机制不能修复的加合物及DNA链间交联等。修复 时,先靠内切酶把DNA链从损伤两端切断;在解螺旋酶(helicase)作用下,除去受损的寡核苷 酸;再在修复多聚酶的作用下,以对应的链为模板,以正确的碱基填补空隙;最后,在DNA 连接酶的作用下连接,恢复原来序列。核苷酸切除修复时,对于存在于活性转录链上的嘧啶 二聚体和某些加合物等损伤比存在于互补的非转录链或无活性序列上的损伤可优先去除。对
这种在修复时优先性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转录、修复和突变的关系及这种关系在致 突变危险性评价中的意义。 碱基切除修复(repair)通常修补的是单个被损伤的核苷酸。由DNA糖基化酶 识别结构有改变的受 碱基,并通过水解其与脱氧核糖连接的健将损伤的碱基切除,形成 嘌吟/脱嘧啶(AP)位点,然后,AP内切酶将DNA链切断,并去除原来与受损碱基连接的脱 氧核糖,再在DNA聚合酶、连接酶的作用下填补失去碱基的部位,完成修复过程。DNA糖 基化酶比核苷酸切除酶具有更大的特异性,但仍可切除紫外线引起的嘧啶二聚体,辐射、烷 化剂、过氧化物等引起的不太大的损伤及诸如胞嘧啶脱氨基变为尿嘧啶的自发损伤等。 种特殊的切除修复形式 通过该机制可去除不 正确的碱基配对,如G:T和A:C。错配碱 基对可由复制时发生错误作为重组中间体出现 也可由碱基化学修饰形成。如果错配碱基对维持到下一个复制周明,将按正常的碱基配对关 系配对,在两个新的DNA分子中,一个分子正常,另一个则会含有一对错误的碱基。细胞 一般可以检查到错配碱基的存在,并讲行修复。修复时针对那一条练上的碱基,关系到是否 达到无误修复。如果错配是在复制过程中产生, 一般是对新合成的链进行修复。对于老链利 新链的识别,可根 DNA链的甲基化水平 新合成链处于低甲基化状态 除修复错配碱 外,该修复机制还可修复在DNA复制时形成的小的缺失及插入。错配修复的缺失将导致遗 传的不稳定性,错配碱基修复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已发现错配修复 的有关基因突变与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的发生有关。 DNA损伤修复机制具有饱和性,另外,对于某些损伤也不能有效修复。没有被修复的 损伤, 维持到下 复制周期, 有些会影响依赖DNA多聚酶的复制的精确性 引起 变的发 生:另一些损伤可阻断DNA的复制,危及细胞的生存,此时,细胞可通过其耐受机制重新 启动处于复制阻断状态模板的DNA合成。一种途径是通过复制后修复的机制,复制时新合 成的互补链相应部位出现空隙,随后以重组作用及链延长作用筑补。通过此机制,使DNA 合成得以通过损伤部位,避免了致死性的后果,但存在的DNA损伤并末移除,仍有待通过 其他的修复机制而修复。另外 在大肠杆菌 ,阻止DNA复制的损伤等可诱发SOS修复系统, 即诱导细胞产生特殊的DNA聚合酶,以不严格的碱基配对使复制通过损伤部位。通过SOS 修复,细胞得以存活,但在此过程中常导入错误的碱基,故常为易误修复。 2.DNA损伤修复与突变 突变的产生不仅与DNA受损的情况有关,DNA损伤修复也是决定突变发生与否的重要 因素。DNA损伤修复功能的缺失或修复能力降低都会使突变的发生明显增加。如在有切除 修复缺的人成纤维细胞 对于紫外线引起突变的敏感性大大高于正常的成纤维细胞 表7-2太阳光照射诱发M13mD2噬茵体基因突变在不同宿主中的表达 突变頓率(×10 照射时间(min) 末诱导sOS功能宿主黄 透导SOS功能宿主黄 13.8 9.6 650 180 13.2 1002 159
159 这种在修复时优先性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转录、修复和突变的关系及这种关系在致 突变危险性评价中的意义。 碱基切除修复(base excision repair)通常修补的是单个被损伤的核苷酸。由DNA糖基化酶 识别结构有改变的受损碱基,并通过水解其与脱氧核糖连接的键将损伤的碱基切除,形成脱 嘌呤/脱嘧啶(AP)位点,然后,AP内切酶将DNA链切断,并去除原来与受损碱基连接的脱 氧核糖,再在DNA聚合酶、连接酶的作用下填补失去碱基的部位,完成修复过程。DNA糖 基化酶比核苷酸切除酶具有更大的特异性,但仍可切除紫外线引起的嘧啶二聚体,辐射、烷 化剂、过氧化物等引起的不太大的损伤及诸如胞嘧啶脱氨基变为尿嘧啶的自发损伤等。 错配碱基修复(mismatch base repair)是一种特殊的切除修复形式,通过该机制可去除不 正确的碱基配对,如G:T和A:C。错配碱基对可由复制时发生错误作为重组中间体出现, 也可由碱基化学修饰形成。如果错配碱基对维持到下一个复制周期,将按正常的碱基配对关 系配对,在两个新的DNA分子中,一个分子正常,另一个则会含有一对错误的碱基。细胞 一般可以检查到错配碱基的存在,并进行修复。修复时针对那一条链上的碱基,关系到是否 达到无误修复。如果错配是在复制过程中产生,一般是对新合成的链进行修复。对于老链和 新链的识别,可根据DNA链的甲基化水平,新合成链处于低甲基化状态。除修复错配碱基 外,该修复机制还可修复在DNA复制时形成的小的缺失及插入。错配修复的缺失将导致遗 传的不稳定性,错配碱基修复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已发现错配修复 的有关基因突变与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的发生有关。 DNA损伤修复机制具有饱和性,另外,对于某些损伤也不能有效修复。没有被修复的 损伤,维持到下一复制周期,有些会影响依赖DNA多聚酶的复制的精确性,引起突变的发 生;另一些损伤可阻断DNA的复制,危及细胞的生存,此时,细胞可通过其耐受机制重新 启动处于复制阻断状态模板的DNA合成。一种途径是通过复制后修复的机制,复制时新合 成的互补链相应部位出现空隙,随后以重组作用及链延长作用填补。通过此机制,使DNA 合成得以通过损伤部位,避免了致死性的后果,但存在的DNA损伤并末移除,仍有待通过 其他的修复机制而修复。另外,在大肠杆菌,阻止DNA复制的损伤等可诱发SOS修复系统, 即诱导细胞产生特殊的DNA聚合酶,以不严格的碱基配对使复制通过损伤部位。通过SOS 修复,细胞得以存活,但在此过程中常导入错误的碱基,故常为易误修复。 2. DNA损伤修复与突变 突变的产生不仅与DNA受损的情况有关,DNA损伤修复也是决定突变发生与否的重要 因素。DNA损伤修复功能的缺失或修复能力降低都会使突变的发生明显增加。如在有切除 修复缺陷的人成纤维细胞,对于紫外线引起突变的敏感性大大高于正常的成纤维细胞。 表7-2 太阳光照射诱发M13mp2噬茵体基因突变在不同宿主中的表达 照射时间(min) 突变频率(×10-4 ) 末诱导SOS功能宿主菌 诱导SOS功能宿主菌 0 1.8 13.8 60 9.6 65.0 180 13.2 100.2
DNA受损后突变的发生还与DNA损伤修复的正确性密切相关。一般来讲,切除修复、 光修复及OP烷基包漂吟修复领向干无误修复,而《OS修复是易误修复,复制后修复使细胞 免死 但DNA损伤并未真正修复 噬菌体的突 明显高于未诱导SOS功能宿主中的突变率。 24 20 “02 UV剂量(秒) 图7-5DNA损伤修复缺陷对突变发生的影响 ●切除修复缺陷的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 O正常的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 不同生物DNA损伤修复功能的类型及能力有所不同。在使用原核生物及动物笔讲行遗 传毒理学试验,并用其结果外推到人时,要考虑到DNA损伤修复系统的差别 DNA损伤修复过程涉及许多酶的参与。同代谢酶的多态性一样,DNA损伤修复酶也有 多态性,即其基因型或表型存在着个体差异,如O的甲基鸟嘌吟-DNA-甲基转移酶。DNA损伤 修复酶的多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者个体对遗传毒性因素的易感性,开展DNA损伤修复酶 多态性的研究,对于遗传毒物易感人群的筛检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节突变的不良后果 诱变剂引起突变的有害作用,主要取决于作用的靶细胞类型,即作用于体细胞或性细胞。 一,体细胞突变的不良后果 1.体细胞突变与癌变体细胞突变是细胞癌变的重要基础,在许多肿瘤细胞中,都可 同时观察到癌基因的活化和肿痘抑制基因的失活, 并存在有缺失、易位、倒位等染色体畸变 化学物的诱变作用与其致癌作用存在着较高的相关性,在DNA损伤修复缺陷的人群,癌症 也明显高发。癌变的多阶段学说认为,癌变过程的引发阶段实质就是体细胞肿瘤相关基因的
160 DNA受损后突变的发生还与DNA损伤修复的正确性密切相关。一般来讲,切除修复、 光修复及O6 -烷基鸟嘌呤修复倾向于无误修复;而SOS修复是易误修复,复制后修复使细胞 避免死亡,但DNA损伤并未真正修复,常可增高突变率。表7-2为太阳光照射诱发M13mp2 噬菌体的突变在不同宿主大肠菌中的表达情况。在SOS功能被诱导的大肠菌宿主中的突变率 明显高于未诱导SOS功能宿主中的突变率。 图7-5 DNA损伤修复缺陷对突变发生的影响 ● 切除修复缺陷的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 ○ 正常的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 不同生物DNA损伤修复功能的类型及能力有所不同,在使用原核生物及动物等进行遗 传毒理学试验,并用其结果外推到人时,要考虑到DNA损伤修复系统的差别。 DNA损伤修复过程涉及许多酶的参与。同代谢酶的多态性一样,DNA损伤修复酶也有 多态性,即其基因型或表型存在着个体差异,如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DNA损伤 修复酶的多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体对遗传毒性因素的易感性,开展DNA损伤修复酶 多态性的研究,对于遗传毒物易感人群的筛检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节 突变的不良后果 诱变剂引起突变的有害作用,主要取决于作用的靶细胞类型,即作用于体细胞或性细胞。 一、体细胞突变的不良后果 1. 体细胞突变与癌变 体细胞突变是细胞癌变的重要基础,在许多肿瘤细胞中,都可 同时观察到癌基因的活化和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并存在有缺失、易位、倒位等染色体畸变。 化学物的诱变作用与其致癌作用存在着较高的相关性,在DNA损伤修复缺陷的人群,癌症 也明显高发。癌变的多阶段学说认为,癌变过程的引发阶段实质就是体细胞肿瘤相关基因的
突变,诱变剂、染色体断裂剂可作为引发剂而引起癌变。 2体细胞突变与致骑诱变剂可通过胎盘,引起胚胎体细胞的突变,干扰胚胎的正常 发有过程,使胎儿出现形态结构的异常。诱变剂作用于胚胎体细胞引起的畸型与作用于生殖 细胞 的峋型不 前者 造传 后者 可造传的改 3.体细胞突变的其他不良后果有人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是由单个突变了的平滑 肌细胞增生,为良性平滑肌瘤。并且,生物体的衰老与突变也有关,有衰老的体细胞突变学 说 一、生殖细突恋的不良后果 1.致死性突变诱变物引起生殖细胞的突变可以是致死性的,造成配子死亡、死胎 自发流产等 2.可遗传的改变 生殖细胞发生非致死性突变会影响后代,表现为先天畸型等遗传性疾病,或导致遗传易 感性改变等等。 发生于常染色体的基因突变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显性非致死性的突变会在 下一代表现出来 ,隐性突变当处于杂合子状态时不表达, 只有形成纯合子时才表达,所以 性突变有时要在隔代,甚至数代后形成纯合子时才表现出来。观察人群中显性突变的发生可 直接反映亲代配子的突变,而隐性突变的发生率则反映在纯合子形成前的几代中突变的累 积 在新生儿中约有1%患有常染色体显性突变的疾病(如家族性息肉,多发性神经纤维瘤 等 0.25%患有常染色 体隐性突变的疾病(如着色性 干皮病 、苯丙酮 等),0.05%志有 连锁的疾病(如假肥大性肌营养障碍、血友病等)。另外,约有0.4%的婴儿患有与易位及非整 倍体等染色体异常有关的疾病,其中大部分(约80%)属于三体,如Down综合征(21三体): 除引起表现为孟得尔式遗传的疾病外,基因突变在人类其他与遗传异常有关的多病因残 病中也起作用。约3%~6%的新生儿患先天畸形:如果包括那些通常要在晚些时候才发生的 多病因疾病,如心脏病、 高血压和糖 尿病等,受影 的人群比例可达60%以上】 生物个体生殖细胞发生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后,有些可能会在世代传递、选择过程中在 群中固定下来,增加人类的遗传负荷。遗传负荷(genetic load)即人群中每个个体所携带的有 害基因或致死基因的平均水平。 第五节遗传毒理学试验 一、遗传毒理学试验的分类 遗传毒理学试验包括:用遗传学的方法,基于表型改变检测基因突变及小缺失:通过细 胞学的方法观察大的染色体损伤:直接检测DNA损伤(如DNA加合物测定,DNA链断裂测定 等)或间接反映DNA损伤(如DNA报伤修复发生的检测等)的试验方法。遗传毒理学试验旨在 评定外源化学物对生殖细胞及体细胞的致突变性,对遗传危害性作出初步评价,并预测其到 癌可能性,还可用于环境遗传毒物污染的监测及评价。 目前已建立了二百多种的遗传毒理学试验,所用的指示生物涉及到病毒、细菌、霉茵、 昆虫、植物、培养的哺乳动物细胞和哺乳动物等。这些指示生物在对外源化学物的代谢、 161
161 突变,诱变剂、染色体断裂剂可作为引发剂而引起癌变。 2. 体细胞突变与致畸 诱变剂可通过胎盘,引起胚胎体细胞的突变,干扰胚胎的正常 发育过程,使胎儿出现形态结构的异常。诱变剂作用于胚胎体细胞引起的畸型与作用于生殖 细胞引起的畸型不同,前者不可遗传,后者则为可遗传的改变。 3. 体细胞突变的其他不良后果 有人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是由单个突变了的平滑 肌细胞增生,为良性平滑肌瘤。并且,生物体的衰老与突变也有关,有衰老的体细胞突变学 说。 二、生殖细胞突变的不良后果 1. 致死性突变 诱变物引起生殖细胞的突变可以是致死性的,造成配子死亡、死胎、 自发流产等。 2. 可遗传的改变 生殖细胞发生非致死性突变会影响后代,表现为先天畸型等遗传性疾病,或导致遗传易 感性改变等等。 发生于常染色体的基因突变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显性非致死性的突变会在 下一代表现出来,隐性突变当处于杂合子状态时不表达,只有形成纯合子时才表达,所以隐 性突变有时要在隔代,甚至数代后形成纯合子时才表现出来。观察人群中显性突变的发生可 直接反映亲代配子的突变,而隐性突变的发生率则反映在纯合子形成前的几代中突变的累 积。 在新生儿中约有1%患有常染色体显性突变的疾病(如家族性息肉,多发性神经纤维瘤 等),0.25%患有常染色体隐性突变的疾病(如着色性干皮病、苯丙酮尿症等),0.05%患有性 连锁的疾病(如假肥大性肌营养障碍、血友病等)。另外,约有0.4%的婴儿患有与易位及非整 倍体等染色体异常有关的疾病,其中大部分(约80%)属于三体,如Down综合征(21三体)。 除引起表现为孟得尔式遗传的疾病外,基因突变在人类其他与遗传异常有关的多病因疾 病中也起作用。约3%~6%的新生儿患先天畸形;如果包括那些通常要在晚些时候才发生的 多病因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受影响的人群比例可达60%以上。 生物个体生殖细胞发生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后,有些可能会在世代传递、选择过程中在人 群中固定下来,增加人类的遗传负荷。遗传负荷(genetic load)即人群中每个个体所携带的有 害基因或致死基因的平均水平。 第五节 遗传毒理学试验 一、遗传毒理学试验的分类 遗传毒理学试验包括:用遗传学的方法,基于表型改变检测基因突变及小缺失:通过细 胞学的方法观察大的染色体损伤;直接检测DNA损伤(如DNA加合物测定,DNA链断裂测定 等)或间接反映DNA损伤(如DNA损伤修复发生的检测等)的试验方法。遗传毒理学试验旨在 评定外源化学物对生殖细胞及体细胞的致突变性,对遗传危害性作出初步评价,并预测其致 癌可能性,还可用于环境遗传毒物污染的监测及评价。 目前已建立了二百多种的遗传毒理学试验,所用的指示生物涉及到病毒、细菌、霉菌、 昆虫、植物、培养的哺乳动物细胞和哺乳动物等。这些指示生物在对外源化学物的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