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西安石油大学:《工程力学 Engineering Mechan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0章 组合变形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PT,文档页数:16,文件大小:422.5KB,团购合买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斜弯曲 第三节 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作用 第四节 偏心压缩(拉伸) 截面核心 第五节 杆在弯曲与扭转共同作用下的强度计算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

第10章组合变形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斜弯曲 第三节拉伸(压缩)与弯曲 的组合作用 第四节偏心压缩(拉伸)截面核心 第五节杆在弯曲与扭转共同作用下的 强度计算 小结 返回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斜弯曲 第三节 拉伸(压缩)与弯曲 的组合作用 第四节 偏心压缩(拉伸) 截面核心 返 回 第10章 组合变形 小 结 第五节 杆在弯曲与扭转共同作用下的 强度计算

四种基本变形计算: 变形轴向拉伸(压缩)剪切扭转 平面弯曲 外力轴向力 横向力外力偶横向力或外力偶 内力轴力(N)剪力(Q)扭矩(Mn剪力(Q)弯矩(M 符号拉为正右手螺旋法则2 应力正应力剪应力剪应力剪应力T正应力o 分布规律均匀分布均匀分布线性分布抛物线分布线性分布 计算 OS M 公式 A Ⅰb 强度 条件A max R×{dan A max W 变形绝对伸长挤压变形扭转角转角 挠度 刚度 4≈M F y荷载·L 条件EA ≤[A ≤ GA 系数·E 返回下张上一张小

四种基本变形计算: 变形 轴向拉伸(压缩) 剪切 扭转 平面弯曲 外力 轴向力 横向力 外力偶 横向力或外力偶 内力 轴力(N) 剪力(Q) 扭矩(Mn) 剪力(Q) 弯矩(M) 符号 拉为正 + 右手螺旋法则 + + 应力 正应力 剪应力 剪应力 剪应力 正应力 计算 公式 A N   A Q   p x I M     I b QS z *   z z I M y   强度 条件 [ ] max max   A N [ ] max max    A Q [ ] max max    A Q [ ] k max max    p x W M [ ] max max   z z W M 分布规律 均匀分布 均匀分布 线性分布 抛物线分布 线性分布 变形 绝对伸长 挤压变形 扭转角 转角 挠度 刚度 条件 返回 下一张 上一张 小结 [ L] EA NL L   [ ]c c c c A F      [] GA MxL z n EI y L    系数 荷载 

第一节概述 、概念 1.组合变形:受力构件产生的变形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基本变形组合而成的 2.组合变形实例: 檩条 檩条 G 返回 张上一张小结

第一节 概述 返回 下一张 上一张 小结 一、概念: 1. 组合变形:受力构件产生的变形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基本变形组合而成的。 2. 组合变形实例 :

3.常见组合变形的类型: (1)斜弯曲 (2)拉伸(压缩)与弯曲组合 (3)偏心拉伸(压缩) 4)弯扭组 、计算方法: 组合变形若忽略变形过程中各基本变形间的互相景 响,则可依据叠加原理计算。 1.叠加原理:弹性范围小变形情况下,各荷载分别单独 作用所产生的应力、变形等互不影响,可叠加计算 2.计算方法:“先分解,后叠加。” 先分解--应先分解为各种基本变形,分别计算各基本 变形。 后叠加-将基本变形计算某量的结果叠加即得组合变 形的结果 返回 张上一张小结

二、计算方法 : 组合变形若忽略变形过程中各基本变形间的互相影 响,则可依据叠加原理计算。 3. 常见组合变形的类型 : (1) 斜弯曲 (2) 拉伸(压缩)与弯曲组合 (3) 偏心拉伸(压缩) (4) 弯扭组合 返回 下一张 上一张 小结 1. 叠加原理 :弹性范围小变形情况下,各荷载分别单独 作用所产生的应力、变形等互不影响,可叠加计算。 2. 计算方法: “先分解,后叠加。 ” 先分解-------应先分解为各种基本变形,分别计算各基本 变形。 后叠加-------将基本变形计算某量的结果叠加即得组合变 形的结果

第二节斜弯曲 受力特点:外力垂直杆轴且通过形心但未作用在纵向对称面内; 变形特点:杆轴弯曲平面与外力作用平面不重合 斜弯曲也称为双向平面弯曲。 强度计算: 外力分解:P,=Pcos P=P sin 内力计算: M.=-P,x=-Pcos. x=M cos 2 M=-Px=-Psin x=M sin 应力计算: 丿M 设x>σ1 甲中钾活 .+ Co2 eIn d 婚8= 胆Q 返回 张上一张小结

第二节 斜弯曲 受力特点:外力垂直杆轴且通过形心但未作用在纵向对称面内; 变形特点:杆轴弯曲平面与外力作用平面不重合。 斜弯曲也称为双向平面弯曲。 一、强度计算: 外力分解: Py  P cos  Pz  P sin  内力计算: ; z z z I M y    ; y y y I M z    z z y y I M y I M z     sin sin ; cos cos ;     M P x P x M M P x P x M y z z y             应力计算: ) 0 ; cos sin    (  z  I y I M z z z y   由中性轴方程:    得:      ; z  y时 ,   。 y z tg I I I I z y tg 返回 下一张 上一张 小结

最大应力:c=± MM 士三± max 强度条件::M1M ≤[a] 在截面距离中性轴最远的两个角点上。 二、挠度计算 梁在斜弯曲情况下的挠度,也用叠加原理求得。 如上例中P集中力的分量在 、p13P13cosq 各自弯曲平面内产生的挠度为 3EI 3EⅠ 总挠度为:f=V2+/2/=2P3sim 3EI 3EI 设挠度f与轴的夹角为a则可用下式求得:ga=/==g y 返回 张上一张小结

• 二、挠度计算: • 梁在斜弯曲情况下的挠度,也用叠加原理求得。 • 如上例中P集中力的分量在 • 各自弯曲平面内产生的挠度为 y y z z z z y y EI Pl EI p l f EI Pl EI p l f 3 sin 3 3 cos 3 3 3 3 3       2 2 y z f  f  f  tg  I I f f tg y z y z   最大应力: ; max max max y y z z y y z z I M W M z I M y I M          强度条件: [ ]; max         y y z z I M W M  m  ax在截面距离中性轴最远的两个角点上。 总挠度为: 设挠度f与轴的夹角为α,则可用下式求得: 返回 下一张 上一张 小结

例:悬臂梁如图示。全梁纵向对称平面内承受均布荷载q5KNm,在 自由端的水平对称平面内受集中力P=2KN的作用。已知截面为25a工字 钢,材料的E=2×103MPa,试求: (1)梁的最大拉、压应力 ¢=5kN/m (2)梁的自由端的挠度 解:(1)固定端截面为危险截面。 M=Pl=2×2=4KN P=2kN ×5×2 2 10KN·m max 2 查表:Wn=48.283cm3,W=401.883Cm3 1,=280046cm2,2=5023.54cm M 2)由于截面对称 max y max max 最大拉压应力相等 10×10 108 MPa 401882 48283 3)求自由端的挠度: f∫2 P|2=9.57mm 8EⅠ BEl 返回下张上一张小

• 例:悬臂梁如图示。全梁纵向对称平面内承受均布荷载 q=5KN/m,在 自由端的水平对称平面内受集中力P=2KN的作用。已知截面为25a工字 钢,材料的E= MPa,试求: • (1)梁的最大拉、压应力。 • (2)梁的自由端的挠度。 5 210 M ql KN m M Pl KN m z y            5 2 10 2 1 2 1 2 2 4 2 2 max max 108 ; 48283 4 10 401882 10 10 6 6 max max max MPa W M W M y y z z             mm EI Pl EI ql f f f z y y z ) 9.57 3 ) ( 8 ( 2 3 2 4 2 2      (3)求自由端的挠度: 解:(1)固定端截面为危险截面。 (2)由于截面对称, 最大拉压应力相等。 280.046 , 5023.54 ; 48.283 , 401.883 ; 4 4 3 3 I cm I cm W cm W cm y z y z   查表:   返回 下一张 上一张 小结

第三节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作用 概念 在实际工程中,杆件受横 向力和轴向力的作用,则杆件 将产生拉(压)弯组合变形 如斜梁,将其所受力P分解 为两个分量P,P。则垂直于梁 轴的横向力Py使梁产生弯曲变形, a 轴向力P使AB梁段产生轴向压 缩变形,所以在P的作用下,该 梁段产生压弯组合变形。 再如重力坝,自重使坝底 受压力,水压力使坝体产生弯 曲变形,该坝为压弯组合变形 构件。 b 返回 张上一张小结

一、概念: 在实际工程中,杆件受横 向力和轴向力的作用,则杆件 将产生拉(压)弯组合变形。 第三节 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作用 返回 下一张 上一张 小结 如斜梁,将其所受力P分解 为两个分量Px ,Py 。则垂直于梁 轴的横向力PY使梁产生弯曲变形, 轴向力Px使AB梁段产生轴向压 缩变形,所以在P的作用下,该 梁段产生压弯组合变形。 再如重力坝,自重使坝底 受压力,水压力使坝体产生弯 曲变形,该坝为压弯组合变形 构件

、计算:以挡土墙为例。 自重作用使任意截面产生轴向 压力Nx);对应各点产生压应力: 土 N(x) 土压力作用使截面产生弯矩 Mx);对应点产生正应力: M(x)y O M b Ⅹ截面任意点应力: N(x)M(x)·y A (x),M(x) af) W JN t 挡土墙底部截面轴力和弯矩最大 M max 为危险截面,其最大和最小应力为: min A W 强度条件 max max max [ A W 返回 张上一张小结

二、计算: 以挡土墙为例。 自重作用使任意截面产生轴向 压力N(x);对应各点产生压应力: ; ( ) A N x N    土压力作用使截面产生弯矩 M(x);对应点产生正应力: ; ( ) z M I M x y    X截面任意点应力: ; ( ) ( ) z k I M x y A N x      挡土墙底部截面轴力和弯矩最大, 为危险截面,其最大和最小应力为: W z M A m N max max ax min     ; max ( ) ( ) min W z M x A N x     强度条件: | | [ ] max max max         W z M A N 返回 下一张 上一张 小结

例9-2简易起重机如图。最大吊重P=8KN,若AB杆为工字钢,A3钢的 o]=100Mpa,试选择工字钢的型号。 解:(1)AB杆受力如图,设CD杆的拉 力为T,由:P(25+1.5)-2.57snO=0: T=42 kN (2)内力计算:由内力图知 M=12KN·m,在C截面; .m- N=40KN,在AC梁段 y N=在C截面下递第, (3)应力计算 TITTSHSIBITT M max am在C右截面上边缘 (4)强度计算 M 设计:W max =120 o 查表选16号工字钢, W.=141cm3,A=261cm2 因此,远的=100.4MQ<105%a 校核: max 工字钢。[返回下一张|上一张小结

例9-2 简易起重机如图。最大吊重P=8KN,若AB杆为工字钢, A3钢的 [σ]=100Mpa,试选择工字钢的型号。 解:(1)AB杆受力如图,设CD杆的拉 力为T,由:P(2.5  1.5)  2.5T sin   0;  T  42 kN (4)强度计算: 因此,可选16号工字钢。 16 141 , 26 ,1 ; 120 ; [ ] 3 2 max 3 W cm A cm cm M W z z     查表选 号工字钢, 设计:  | | 100 .4 105 [ ]; 0 max 0  max        MPa W M A N z 校核: (2)内力计算:由内力图知 在 梁段。 在 截面; N KN AC M KN m C 40 , 12 , max max    (3)应力计算: 在 截面上边缘。 在 截面下边缘; 右 左 C W M C W M A N z z | |; ; max max max max max            返回 下一张 上一张 小结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6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