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教案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晚号 半山。神宗时,曾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 家”,“我执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 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 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 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题目中有“记”不见的就是游记。) 导语: 以前我们写游记主要写哪些内容? 学生答:旅游的时间地点和谁一起去,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 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 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可这篇游记却不是如此,它 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 我们阐发了那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那些思考呢?好,下面我们就 起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然后通读全文)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 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作者要游历褒禅山,作者是怎样介绍 褒禅山的?好,我们先看第一段 研读第 段( 1、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词多义: A.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 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B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 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C.“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 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 说》)。 D.“极”:①尽,一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 万耳”。(《赤壁之战》) 词性活用: A.“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B.“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
《游褒禅山记》教案 王安石:(1021--1086) ,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晚号 半山。神宗时,曾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 家”,“我执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 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 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 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 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题目中有“记”不见的就是游记。) 一、导语: 以前我们写游记主要写哪些内容? 学生答:旅游的时间地点和谁一起去,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 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 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可这篇游记却不是如此,它 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 我们阐发了那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那些思考呢?好,下面我们就 一起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然后通读全文)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 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 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 作者要游历褒禅山,作者是怎样介绍 褒禅山的?好,我们先看第一段。 三、研读第一、二段(一) 1、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一词多义: A.“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 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B“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 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C.“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 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 说》)。 D.“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 八万耳”。(《赤壁之战》) 词性活用: A.“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B.“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
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C.“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者.”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 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 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 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些词语的掌握揉进翻译通课 文时。 2、然后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根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 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 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 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 上”则是北面了。) 3、作者游褒禅山,介绍褒禅山的由来引出慧空禅院,又引出要游华山 洞,可写那些仆碑以及仆碑上的文字好似可有可无,好象作者的闲笔, 是不是因该删去呢? (如果学生答不出,先留下来到后面解疑)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 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 这个习惯的?(讨论) 引领学生背诵这一段。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 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二)研读第二段 1、二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提示: 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这 段中有那些对比 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平 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 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作者游洞后出来后的心情怎样?“后悔”为什么后悔?因为余之力尚 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 意志不坚定。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三)指导背诵
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C.“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 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 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 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些词语的掌握揉进翻译通课 文时。 2、然后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根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 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 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 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 上”则是北面了。) 3、作者游褒禅山,介绍褒禅山的由来引出慧空禅院,又引出要游华山 洞,可写那些仆碑以及仆碑上的文字好似可有可无,好象作者的闲笔, 是不是因该删去呢? (如果学生答不出,先留下来到后面解疑)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 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 这个习惯的?(讨论) 引领学生背诵这一段。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 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二)研读第二段 1、二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提示: 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这一 段中有那些对比: 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平 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 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作者游洞后出来后的心情怎样?“后悔”为什么后悔?因为余之力尚 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 意志不坚定。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三)指导背诵:
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前洞(平旷、记游甚众)——后洞(窈然、寒、深)—一进入(深 难、奇)怠——俱——追记洞中所见(盖余所至..加少矣”) 追记自身,伏“悔”字(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结束记 游(既其出…游之乐也”) 四、研读第三四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 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 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 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 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 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 达语气上的作用 1、“于是余有叹焉”承上启下,进一步具体阐述作者后悔心情背后的思 索 2、作者先说古人“古人之于.而无不在也”作者为什么先说古之人? 答曰:以古人为标准,另外可以使作者的立论更有说服力 3、然后作者写一般人惧险远“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 所以他们就不能见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让我想到毛泽东 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 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从文中“世 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就为"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 做了注脚 4、欲得非常之观,就必须有志(而世之…..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5、然后说到有志无力(有志者.亦不能至也);有志有力,还要有外 物(有志与力.亦不能至也); 6、最后两个分句再次说明只要有志,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 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前洞(平旷、记游甚众)——后洞(窈然、寒、深)——进入(深、 难、奇)怠——俱——追记洞中所见(盖余所至……又加少矣”)—— 追记自身,伏“悔”字(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结束记 游(既其出……游之乐也”) 四、研读第三四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 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 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 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 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 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 达语气上的作用 1、“于是余有叹焉”承上启下,进一步具体阐述作者后悔心情背后的思 索。 2、作者先说古人“古人之于……而无不在也” 作者为什么先说古之人? 答曰:以古人为标准,另外可以使作者的立论更有说服力 3、然后作者写一般人惧险远“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 所以他们就不能见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让我想到毛泽东 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 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从文中“世 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就为"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 做了注脚。 4、欲得非常之观,就必须有志(而世之……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5、然后说到有志无力(有志者…亦不能至也);有志有力,还要有外 物(有志与力……亦不能至也); 6、最后两个分句再次说明只要有志,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 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 观”。) 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 经“尽吾志”了。) 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总结: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 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 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 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 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 活学习谈一下 (二)研读第四节这一段有写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 的描述相应。(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 写这些仆碑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治学必须“深思慎取”) 思路: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 从“音谬ˆˉ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 慎取”的结论 五、讲析第五段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 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 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六、问题讨论。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 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 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 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 接,过渡自然。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 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 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 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 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悔 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 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 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 想
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 观”。) 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 经“尽吾志”了。) “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总结: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 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 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 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 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 活学习谈一下。 (二)研读第四节这一段有写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 的描述相应。(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 写这些仆碑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治学必须“深思慎取”) 思路: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 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 慎取”的结论。 五、讲析第五段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 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 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六、问题讨论。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 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 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 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 接,过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 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 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 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 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悔 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 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 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 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 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指定一人到黑板上 写出自己编订的“前后两部分对照表”,其他同学补充订正。 游褒禅山记教学目的 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认识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3.掌握“以”“其”等虚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和一词多议的 词语。 4.背诵全文,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 重点,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 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 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 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初中时我们学过《醉翁亭记》,“记”即游记,代表一种文体。作 者一般借记游而进行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像《醉翁亭记》,作者借 写山水之景,而表现了“醉能同其乐”和“太守之乐其乐”的与民同乐 的观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同样也借记游表达了自己的 观点,那么,作者表述了怎样的观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作家作品及文章写作背景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 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指定一人到黑板上 写出自己编订的“前后两部分对照表”,其他同学补充订正。 游褒禅山记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认识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3.掌握“以”“其”等虚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和一词多议的 词语。 4.背诵全文,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 重点,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 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 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 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初中时我们学过《醉翁亭记》,“记”即游记,代表一种文体。作 者一般借记游而进行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像《醉翁亭记》,作者借 写山水之景,而表现了“醉能同其乐”和“太守之乐其乐”的与民同乐 的观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同样也借记游表达了自己的 观点,那么,作者表述了怎样的观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作家作品及文章写作背景
1.关于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 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 荆公”。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 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 之作。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 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拜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 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 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三、课内预习。 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1、2两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四、讲读第1、2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 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作适当板书): 1.一词多义: (1)“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 (《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 战》) (2)“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 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3)“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 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 其道”。(《马说》)。 (4)“极”:①尽,一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 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1.关于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 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 荆公”。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 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 之作。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 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拜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 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 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三、课内预习。 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1、2两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四、讲读第1、2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 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作适当板书): 1.一词多义: (1)“卒” :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 (《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 战》) (2)“文” :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 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3)“道” :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 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 其道”。(《马说》)。 (4)“极” :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 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2.词性活用: (1)“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2)“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 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3)“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 能穷也”。 3.“……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1)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 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 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二)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1.概括这两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2.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 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 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 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 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 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 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 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 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4.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
2.词性活用: (1)“舍” :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2)“名” :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 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3)“穷” :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 能穷也”。 3.“……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1)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 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 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二)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1.概括这两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2.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 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 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 里” ;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 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 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 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 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 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4.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
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 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 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 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 垫 (三)全班朗读课文两遍 五、布置作业。 1.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2.预习3、4、5段,借助课文注解及工具书试口译。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①指示代词, 相当于“那”“那个”“那些”。②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 ③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④人称代词,活用为 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⑤语气词,表示反问 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 、讲读课文第3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1.一词多义 (1)“观”:①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②景 象。“非常之观”。③建筑物的一种,读,“大王见臣列观”。(《廉 颇简相如列传》) (2)“得”:①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②心得、收 获。“往往有得”。③融洽。“与公甚相得”。④得到,获得。“某得 八焉”。(③、④均《王忠肃公翱事》) (3)“夷”:①平坦。“夷以近”。②铲平、削平。“今操蔓夷 大难”(《赤壁之战》)。③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 称。“南抚夷越”。(《隆中对》) (4)“相”:①帮助、辅佐,读。“无物以相之”。②宰相、丞 相,读。“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③互相,读。“卒相与 欢。“(《廉颇商相如列传》)
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 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 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 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 垫。 (三)全班朗读课文两遍。 五、布置作业。 1.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2.预习3、4、5段,借助课文注解及工具书试口译。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①指示代词, 相当于“那”“那个”“那些”。②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 ③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④人称代词,活用为 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⑤语气词,表示反问 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 二、讲读课文第3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1.一词多义: (1)“观” :①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②景 象。“非常之观”。③建筑物的一种,读,“大王见臣列观”。(《廉 颇简相如列传》) (2)“得” :①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②心得、收 获。“往往有得”。③融洽。“与公甚相得”。④得到,获得。“某得 八焉”。(③、④均《王忠肃公翱事》) (3)“夷” :①平坦。“夷以近”。②铲平、削平。“今操蔓夷 大难”(《赤壁之战》)。③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 称。“南抚夷越”。(《隆中对》) (4)“相” :①帮助、辅佐,读。“无物以相之”。②宰相、丞 相,读。“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③互相,读。“卒相与 欢。“(《廉颇商相如列传》)
2.古今异义: “非常”:本文义为“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 如:“非常之观”。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3.虚词: “以”:作介词用:①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用来、拿。“无物以相之”。作连词用,相当于“而”:①表并 列。“险以远”。②表承接。“由山以上” 4.句子: (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 要。(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中间省略了“而不 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 (二)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本段着重写什么? 提示: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 的“有叹” 2.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 提示: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 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 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 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 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 讥”、“无梅”。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首先要 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 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 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 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 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 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 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1.一词多义:
2.古今异义: “非常” :本文义为“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 如: “非常之观”。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3.虚词: “以” :作介词用:①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用来、拿。“无物以相之”。作连词用,相当于“而” :①表并 列。“险以远”。②表承接。“由山以上”。 4.句子: (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 要。(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中间省略了“而不 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 (二)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本段着重写什么? 提示: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 的“有叹”。 2.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 提示: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 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 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 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 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 讥”、“无梅”。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首先要 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 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 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 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 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 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 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1.一词多义:
(1)“悲”:①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 存……”。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③哀 怜。“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2)“胜”:①尽。“何可胜道也哉”。②能承担,禁得起,。“沛 公不胜杯构”(《鸿门宴》)。③优美的,。“予观夫巴陵胜 状”(《岳阳楼记》)。④胜利,。“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 相如列传》) 2.词性活用: (1)“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世之谬其传……” (2)“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 传 (二)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 提示: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 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 理的部分,摒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 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 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四、讲析第5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 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五、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①过渡衔 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 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 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
(1)“悲” :①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 存……”。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③哀 怜。“余悲之,且曰: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2)“胜” :①尽。“何可胜道也哉”。②能承担,禁得起,。“沛 公不胜杯构”(《鸿门宴》)。③优美的,。“予观夫巴陵胜 状”(《岳阳楼记》)。④胜利,。“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 相如列传》) 2.词性活用: (1)“谬” :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世之谬其传……” (2)“传” :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 传……” (二)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 提示: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 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 理的部分,摒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 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 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四、讲析第5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 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五、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①过渡衔 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 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 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