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绿记点
囚 绿 记陆 蠡 囚绿记 陆 蠡
教学重点 1、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感受作者在 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 2.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 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 义,而不只是结论的传递
1、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感受作者在 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 2.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 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 义,而不只是结论的传递。 教学重点
作者简介 陆蠡简介(1908-1942) 字圣泉,原籍浙江天台 1919年进浙江基督教惠 中学,1921年转入浙 江之江大学附中,开始 阅读文学作品并尝试写 作。1926年考入之江大 学,1928年转学到上海 劳动大学机械系。1930 年任教于杭州中学
陆蠡简介(1908—1942) 字圣泉,原籍浙江天台。 1919年进浙江基督教惠 兰中学,1921年转入浙 江之江大学附中,开始 阅读文学作品并尝试写 作。1926年考入之江大 学,1928年转学到上海 劳动大学机械系。1930 年任教于杭州中学。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1935年作者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上海沦 陷后,他留沪主持该社工作。1942年4月13日, 因出版抗日小说,被捕,刑审数月,受尽酷刑, 英勇不屈,被日寇秘密杀害。 本文是现代散文家陆蠡的代表作,写于抗战 爆发之后,写作者在上海“孤岛”时期,怀念在 北京的一段生活,表达对祖国山河沦亡的感叹与 对民族气节的礼赞之情
1935年作者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上海沦 陷后,他留沪主持该社工作。1942年4月13日, 因出版抗日小说,被捕,刑审数月,受尽酷刑, 英勇不屈,被日寇秘密杀害。 本文是现代散文家陆蠡的代表作,写于抗战 爆发之后,写作者在上海“孤岛”时期,怀念在 北京的一段生活,表达对祖国山河沦亡的感叹与 对民族气节的礼赞之情。 作者简介
浙江省天台县平镇陆蠡故居
浙江省天台县平镇陆蠡故居
常春藤
常春藤
学作动机 作品《囚绿记》写于抗战爆发, 日寇入侵,国民陷于水深火热, 除了上述题材和情调之外,也表 达对祖国山河沦亡的感叹与对民 族气节的礼赞
作品《囚绿记》写于抗战爆发, 日寇入侵,国民陷于水深火热, 除了上述题材和情调之外,也表 达对祖国山河沦亡的感叹与对民 族气节的礼赞。 学作动机
生字新词 嵌(qian)揠苗助长(ya) 瞥见(pie)婆娑 Suo 了截(Iiao)猗郁(y) 涸辙( hezhe)蕈菌(x训n) 移徒(x)
生字新词 嵌(qiàn) 瞥见(piē) 了截(liǎo) 涸辙(hézhé) 移徒(xǐ) 揠苗助长(yà) 婆娑(suō) 猗郁(yī) 蕈 菌(xùn)
多音字辨析 纤:xan(纤细)qian(纤夫) 度:d(度假)du6(度德量力) 提:d(提防)tⅰ(提醒) 脉:mai(脉络)mo(脉脉) 累:|ei(劳累) lei(硕果累累)ei(罪恶累累)
多音字辨析 • 纤:xiān(纤细)qiàn(纤夫) • 度:dù(度假)duó(度德量力) • 提:dī(提防)tí(提醒) • 脉:mài(脉络)mò(脉脉) • 累:lèi(劳累) léi(硕果累累)lěi(罪恶累累)
地点 时间 人物 北平·30年代·作者 ·小公寓·抗日时·常春藤 期
地点 • 北平 • 小公寓 时间 • 30年代 • 抗日时 期 人物 • 作者 • 常春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