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综合练习 一、拼音百花园。(18分) 1.看拼音,写词语。(16分) kūwěi xuan Z色 you liang hua fei ye bing zhan ling ren shu shen zhong 2.用“ ”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 (1)敌人投降(jiang xiang)了,降(jiang xiang)下了自己的军旗。 (2)小明在乡间曲(qǔq0)折的小路上一边走,一边哼着歌曲(qǔ 二、字词欢乐谷。(12分) 1.选字组词。(9 (1)墓 暮 幕 开( 日( ) ( )地 (2)经 茎 劲 ( )过 使( 根() (3)侧 则 测 法( )量 ()面 2.词语巧搭配。(3分) )地抛出 )地耙扫 )地摆动 三、句子咖啡厅。(12分) 1.按要求写句子。(4分) (1)例: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变成灰色。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天亮了,太阳升起来了。 天( )亮了,太阳( )升起来了。 (2)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 儿。(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2.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选择合适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 A比喻 B.拟人C.反问 D.设问 (1)蟋蟀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吗?不是。(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3)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3.日积月累。(5分) (1)立了」 (2)八月暖 ,十月还有小阳春。 (3)一场秋雨 要穿棉。 四、课文观景台。(7分)
第三单元综合练习 一、拼音百花园。(18 分) 1.看拼音,写词语。(16 分) 2.用“ ”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 分) (1)敌人投降.(jiàng xiáng)了,降.(jiàng xiáng)下了自己的军旗。 (2)小明在乡间曲.(qǔ qū)折的小路上一边走,一边哼着歌曲.(qǔ qū)。 二、字词欢乐谷。(12 分) 1.选字组词。(9 分) (1)墓 暮 幕 开( ) 日( ) ( )地 (2)经 茎 劲 ( )过 使( ) 根( ) (3)侧 则 测 法( ) ( )量 ( )面 2.词语巧搭配。(3 分) ( )地抛出 ( )地耙扫 ( )地摆动 三、句子咖啡厅。(12 分) 1.按要求写句子。(4 分) (1)例: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变成灰色。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天亮了,太阳升起来了。 天( )亮了,太阳( )升起来了。 (2)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 儿。(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2.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选择合适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3 分) A.比喻 B.拟人 C.反问 D.设问 (1)蟋蟀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吗?不是。( )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 (3)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 3.日积月累。(5 分) (1)立了 , 。 (2)八月暖, ,十月还有小阳春。 (3)一场秋雨 , 要穿棉。 四、课文观景台。(7 分)
1.《蟋蟀的住宅》是 国昆虫学家 写的一篇观察笔记。 文中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介绍了蟋蟀是怎样建造住宅的。 2.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一半 是青绿色,一半是艳红色。看到此情此景,我想到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两句 诗: 3.我们身处某种环境,反而不如这种环境外的人看得清全局,正如苏轼的诗 句」 五、美文悦读屋。(21分) (一)课内阅读。 在朝着阳光的提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 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 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 草,绝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展平 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宁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 上弹琴。 1.用“√”画出文中括号里使用恰当的词语。(2分) 2.“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原因是什么?(3分)》 3.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为什么不去碰门口的那一丛草?(3分) 4.读了这段话,你对蟋蟀有什么印象?(3分) (二)课外阅读。 神奇的䲟 在辽阔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种中小型的鱼一一䲟y)。䲟的体形长得 苗条匀称。它行动敏捷,善于游泳性格活泼,并具有吸附在大型的鲨鱼、海 龟、鲸的腹部或船底的习惯。所以,人们称它为船底鱼。 䲟吸附在物体上,在周游四海的过程中,遇上了饵(ě)料丰富的海区或 者见到它的“船主”一大型鲨鱼捕食时吃剩下的一些残食,就悄悄地离开 自己乘的“船”,去吃一顿可口的美餐。然后,再寻找一条新“船”,继续前进。 一旦找不到“船”,它便吸附在附近的礁石及其他固定的物体上,作短暂休 息。这时,它的细长的尾巴,似海藻随海流飘动,以此引诱鱼类,待有良机,继 续吸附上新“船”。䲟在大海中乘船周游,不仅省力气,而且还靠着船只或鲨 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宽阔—( 均匀( 灵敏— 2䲟乘的“船”指的是 䲟离开乘的 “船”去吃一顿可口的美餐,这个“美餐”是指 。(4分) 3䲟的神奇体现在哪些地方?(3分) 六、习作加油站。(30分)
1.《蟋蟀的住宅》是 国昆虫学家 写的一篇观察笔记。 文中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介绍了蟋蟀是怎样建造住宅的。 2.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一半 是青绿色,一半是艳红色。看到此情此景,我想到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两句 诗: , 。 3.我们身处某种环境,反而不如这种环境外的人看得清全局,正如苏轼的诗 句: , 。 五、美文悦读屋。(21 分) (一)课内阅读。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 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 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 草,绝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展 平 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 宁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 上弹琴。 1.用“√”画出文中括号里使用恰当的词语。(2 分) 2.“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原因是什么?(3 分) 3.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为什么不去碰门口的那一丛草?(3 分) 4.读了这段话,你对蟋蟀有什么印象?(3 分) (二)课外阅读。 神奇的 在辽阔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种中小型的鱼—— (yìn)。 的体形长得 苗条匀称。它行动敏捷,善于游泳,性格活泼,并具有吸附在大型的鲨鱼、海 龟、鲸的腹部或船底的习惯。所以,人们称它为船底鱼。 吸附在物体上,在周游四海的过程中,遇上了饵(ěr)料丰富的海区或 者见到它的“船主”——大型鲨鱼捕食时吃剩下的一些残食,就悄悄地离开 自己乘的“船”,去吃一顿可口的美餐。然后,再寻找一条新“船”,继续前进。 一旦找不到“船”,它便吸附在附近的礁石及其他固定的物体上,作短暂休 息。这时,它的细长的尾巴,似海藻随海流飘动,以此引诱鱼类,待有良机,继 续吸附上新“船”。 在大海中乘船周游,不仅省力气,而且还靠着船只或鲨 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 分) 宽阔——( ) 均匀——( ) 灵敏——( ) 2. 乘的“船”指的是 。 离开乘的 “船”去吃一顿可口的美餐,这个“美餐”是指 。(4 分) 3. 的神奇体现在哪些地方?(3 分) 六、习作加油站。(30 分)
题目:我是观察小能手 提示:生活中你认真观察过哪种动物、植物,或者哪种自然现象? 要求:写清楚你的观察方法、观察过程及感受:用词准确:400字左右
题目:我是观察小能手 提示:生活中你认真观察过哪种动物、植物,或者哪种自然现象? 要求:写清楚你的观察方法、观察过程及感受;用词准确;400 字左右
第三单元综合练习 一、1.枯萎选择优良花费叶柄 占领认输慎重 2.(1)xiang jiang (2)qu !gǔ 二、1.(1)幕暮墓(2)经劲茎(3)则测侧 2.示例:不断仔细轻微 三、1.示例:(1)渐渐慢慢 (2)如果星期天下雨,我就不去动物园玩了。 2.(1)D(2)B(3)A 3.(1)秋把扇丢(2)九月温(3)一场寒十场秋雨 四、1.法法布尔拟人 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五、(一)1.平坦安静 2.因为蟋蟀建造住宅的位置在朝阳的堤岸而且排水优良。 3因为门口的草可以挡住洞口,这样有利于隐藏。 4示例:蟋蟀非常聪明,住宅建得既隐蔽又舒适。 (二)1.辽阔匀称敏捷 2.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大型鲨鱼捕食时吃剩下的一些残 食或海区的丰富饵料 3.它吸附在别的鱼腹部,不用自己周游海底,省力气;不用自己捕食,依靠大鱼 吃剩的残食。 六、略
第三单元综合练习 一、1.枯萎 选择 优良 花费 叶柄 占领 认输 慎重 2.(1)xiáng jiàng (2)qū qǔ 二、1.(1)幕 暮 墓 (2)经 劲 茎 (3)则 测 侧 2.示例:不断 仔细 轻微 三、1.示例:(1)渐渐 慢慢 (2)如果星期天下雨,我就不去动物园玩了。 2.(1)D (2)B (3)A 3.(1)秋 把扇丢 (2)九月温 (3)一场寒 十场秋雨 四、1.法 法布尔 拟人 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3.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五、(一)1.平坦 √ 安静 √ 2.因为蟋蟀建造住宅的位置在朝阳的堤岸而且排水优良。 3.因为门口的草可以挡住洞口,这样有利于隐藏。 4.示例:蟋蟀非常聪明,住宅建得既隐蔽又舒适。 (二)1.辽阔 匀称 敏捷 2.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 大型鲨鱼捕食时吃剩下的一些残 食或海区的丰富饵料 3.它吸附在别的鱼腹部,不用自己周游海底,省力气;不用自己捕食,依靠大鱼 吃剩的残食。 六、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