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纵向展开议论》导学案 【写作目标】 1.了解议论文结构的纵向模式。 2.进行纵向层进式思维训练,学会灵活运用纵向模式展开议论 3.学会拟写写作提纲。 【知识链接】 1、什么叫“纵向议论”? 如果说“横向议论”是围绕一个观点,在同一个层面上,从不同角度展开议论,体现并列关系,那 么,“纵向议论”就是围绕一个观点,从不同的层面,还层深入地展开议论,体现递进关系。 纵向议论主要采用层进式结构,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 要求,不能随意改动。文章的各个层次之间,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或从现象到本质,或从原因到结果 或从一般到特殊等等。层进式比并列式和对照式更能体现思维的缜密,能使文章更灵活,更具有个性化 色彩 2纵向层进式议论文的几种基本结构模式及其分论点提炼方法。 引论(提出论点和论题) (提出问题)分论点一一是什么?(论证性质和类别) 结构模式一本论 (分析问题)分论点一一为什么?(论证目的和原因) (解决问题)分论点一一怎么办?(论证方法和途径) 结论(总结前文,照应开头,展望“会怎样”,论证效能和结果,呼吁号召。) 分论点的提炼方法—问答法: 对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① 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还可以在结尾展望“会怎样”的美好蓝图 一般来说,一篇文章不会同时论述四个方面的问题,大多是择其一、二来论述。 中心论点 分论点1(浅,最简单) 结构模式二)分论点2(深,简单) 分论点3(更深,复杂) 总结 分论点的提炼方法—分解法 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层间 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 ①摆现象 结构模式三{②析危(或意义) ③挖根源(析原因) ④指方法(摆措施 分论点的提炼方法—分析法: 针对某些不良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的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1 《学习纵向展开议论》导学案 【写作目标】 1.了解议论文结构的纵向模式。 2.进行纵向层进式思维训练,学会灵活运用纵向模式展开议论。 3. 学会拟写写作提纲。 【知识链接】 1、什么叫“纵向议论”? 如果说“横向议论”是围绕一个观点,在同一个层面上,从不同角度展开议论,体现并列关系,那 么,“纵向议论”就是围绕一个观点,从不同的层面,逐层深入地展开议论,体现递进关系。 纵向议论主要采用层进式结构,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 要求,不能随意改动。文章的各个层次之间,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或从现象到本质,或从原因到结果, 或从一般到特殊等等。层进式比并列式和对照式更能体现思维的缜密,能使文章更灵活,更具有个性化 色彩。 2.纵向层进式议论文的几种基本结构模式及其分论点提炼方法。 引论(提出论点和论题) (提出问题)分论点——是什么? (论证性质和类别) 结构模式一 本论 (分析问题)分论点——为什么? (论证目的和原因) (解决问题)分论点——怎么办? (论证方法和途径) 结论(总结前文,照应开头,展望“会怎样”,论证效能和结果,呼吁号召。) 分论点的提炼方法----问答法: 对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① 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还可以在结尾展望“会怎样”的美好蓝图。 一般来说,一篇文章不会同时论述四个方面的问题,大多是择其一、二来论述 。 中心论点 分论点 1(浅,最简单) 结构模式二 分论点 2(深,简单) 分论点 3(更深,复杂) 总结 分论点的提炼方法----分解法: 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层间 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 ①摆现象 结构模式三 ②析危害(或意义) ③挖根源(析原因) ④指方法(摆措施) 分论点的提炼方法----分析法: 针对某些不良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的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习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给幸福分了层次,请你将这则材料的结论补充完整。 人们对幸福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杜甫认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才是人生 的幸福;李白认为:“安能描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自由自在的幸福是他的人生写照;司马 迁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诠释着自己对幸福的理解;而登上岳阳楼的范仲淹面对 滚滚的江水,吟诵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此为幸福。古人对幸福的理解多么深刻呀 在我们的生活中,家庭富有,家庭和睦,走读有父母接送,老师的奖励,勤奋读书,国富民强,学 习进步,帮助同学,考上理想的大学,朋友的相知,吃美味大餐,体育锻炼,捐助贫困儿童,见义勇为 找到满意工作,父母的疼爱,穿上漂亮衣服,资助残疾人,外出旅游,健康、平安、平淡,参加公益活 动,每天上网玩游戏,和同学相处关系融洽…都是幸福 这些幸福不是都处于同一层面的,既有大小之分,也有高低之别。如果我们给这些幸福分个层次 那就是 ①物质的满足:吃美味大餐,穿上漂亮衣服,家庭富有; ② 父母的疼爱 :攻克难题 ④付出的充实:关爱家人朋友, :为国家富强努力, 可见,由 到精神的愉悦,由 到付出、奉献,由个人独享到 这样的层层递进就是幸福的层次。 2、回忆《劝学》《拿来主义》两篇文章的论证结构 3阅读课本74页《读书人是幸福人》,感知纵向层进式的论证结构 《读书人是幸福人》的论证结构是 4、下面是以“搞学问要钻牛角尖”为论点,运用“结构模式1”及问答法拟写的写作提纲,请将其补充 完整。 题目:《要钻牛角尖》 (1)什么是“钻牛角尖”:对任何事情,哪怕是极细小的事情,都采取认真钻研的态度。(是什么 搞学问“钻牛角尖”才会有所成就,搞科技“钻牛角尖”才有发明创造。 “钻牛角尖”要有认真的态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掌握科学的方法 (4) 发扬“钻牛角尖”精神会多出成果,多造就人才
2 【学习过程】 1、阅读下列材料,给幸福分了层次,请你将这则材料的结论补充完整。 人们对幸福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杜甫认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才是人生 的幸福;李白认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自由自在的幸福是他的人生写照;司马 迁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诠释着自己对幸福的理解;而登上岳阳楼的范仲淹面对 滚滚的江水,吟诵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此为幸福。古人对幸福的理解多么深刻呀! 在我们的生活中,家庭富有 ,家庭和睦,走读有父母接送,老师的奖励,勤奋读书,国富民强,学 习进步,帮助同学,考上理想的大学,朋友的相知,吃美味大餐, 体育锻炼,捐助贫困儿童,见义勇为, 找到满意工作,父母的疼爱,穿上漂亮衣服,资助残疾人,外出旅游,健康、平安、平淡,参加公益活 动,每天上网玩游戏,和同学相处关系融洽…… 都是幸福。 这些幸福不是都处于同一层面的,既有大小之分,也有高低之别。如果我们给这些幸福分个层次, 那就是: ①物质的满足:吃美味大餐,穿上漂亮衣服,家庭富有; ② :父母的疼爱, ; ③ :攻克难题, ; ④付出的充实:关爱家人朋友, ; ⑤ :为国家富强努力, 。 可见,由 到精神的愉悦,由 到付出、奉献,由个人独享到 , 这样的层层递进就是幸福的层次。 2、回忆《劝学》《拿来主义》两篇文章的论证结构。 3.阅读课本 74 页《读书人是幸福人》,感知纵向层进式的论证结构。 《读书人是幸福人》的论证结构是: 4、下面是以“搞学问要钻牛角尖”为论点,运用“结构模式 1”及问答法拟写的写作提纲,请将其补充 完整。 题目:《要钻牛角尖》 (1)什么是“钻牛角尖”:对任何事情,哪怕是极细小的事情,都采取认真钻研的态度。(是什么) (2) :搞学问“钻牛角尖”才会有所成就,搞科技“钻牛角尖”才有发明创造。 (3) :“钻牛角尖”要有认真的态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掌握科学的方法。 (4) :发扬“钻牛角尖”精神会多出成果,多造就人才
5、请以《严于解剖自己》为题目,运用“结构模式2”及分解法拟写一个写作提纲: 题目:《严于解剖自己》 6、学习模仿:以下是一篇以“我们应懂得居安思危”为观点的议论文的层进结构,请大家学习模仿着拟 写提纲 (1)提出观点:我们应懂得居安思危 (2)论证分析(为什么) ①只有懂得居安思危,我们才能常备不懈。 (举例论证:刘翔/刘璇比尔盖茨等) ②只有懂得居安思危,一个集体才能更有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举例论证:海尔集团/广州丰田凯美瑞/国美/苏宁) 只有懂得居安思危,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举例论证:商纣灭亡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提醒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牧《阿 房宫赋》/清政府闭关锁国/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3)怎么办总结全文。 【课后小结】 综合上述内容,纵向层进式议论文可形成如下完整结构(内容)模式: 引子:运用起兴、名言、诗句、典故等引出论题 论点:明确提出观点、看法。既承前文引言又为下文张本。 论证:由小到大、由局部到整体、由浅入深地进行论证,如从自然到人生、从个体到社会、从文学 到哲学。 办法:提出实现论题的措施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好联系现实来谈。 效果:可以展望未来或推测前景,也可以表明一种态度。 尾声:或呼吁、或劝戒、或警示,或重申论题的意义。 【延伸阅读】 全国卷l提倡劳动的演讲稿(适用地区: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广东、 福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 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1 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 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
3 5、请以《严于解剖自己》为题目,运用“结构模式 2”及分解法拟写一个写作提纲: 题目:《严于解剖自己》 6、学习模仿:以下是一篇以“我们应懂得居安思危”为观点的议论文的层进结构,请大家学习模仿着拟 写提纲。 ⑴提出观点:我们应懂得居安思危 ⑵论证分析(为什么) ①只有懂得居安思危,我们才能常备不懈。 (举例论证:刘翔/刘璇/比尔盖茨等) ②只有懂得居安思危,一个集体才能更有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举例论证:海尔集团/广州丰田凯美瑞/国美/苏宁) ③只有懂得居安思危,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举例论证:商纣灭亡/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提醒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杜牧《阿 房宫赋》/清政府闭关锁国/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⑶怎么办,总结全文。 【课后小结】 综合上述内容,纵向层进式议论文可形成如下完整结构(内容)模式: 引子:运用起兴、名言、诗句、典故等引出论题 论点:明确提出观点、看法。既承前文引言又为下文张本。 论证:由小到大、由局部到整体、由浅入深地进行论证,如从自然到人生、从个体到社会、从文学 到哲学。 办法:提出实现论题的措施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好联系现实来谈。 效果:可以展望未来或推测前景,也可以表明一种态度。 尾声:或呼吁、或劝戒、或警示,或重申论题的意义。 【延伸阅读】 全国卷 I:提倡劳动的演讲稿(适用地区: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广东、 福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 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 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 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
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19年全国卷I(河北)高考满分作文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人生在勒,不索何获》 《管子》有言:“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百姓不勤,遂有饥寒。管仲又说:“仓 腻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耕织不仅是衣食之源,也是礼仪文明的基础。由此可知,勤以修身, 劳可安邦 回首历史,但凡伟人都有一双勤劳的双手。黄帝建造屋宇,缝制衣冠,制造舟车,创制乐律;虞舜 种田补鱼,烧制陶器,天下大和,百姓无事;苏秦熟读兵法,不舍昼夜,终有所成,名垂青史。无论是 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的历史佳话,还是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无不展现着勤劳使人杰出的真 理 不仅如此,勤劳也是中华民族绵延至今的原因之一。中华民族何以屹立不倒,绵延至今?有人说是 外儒内法的治国之道,有人说是农耕文明的稳固保守,有人说是大海、大漠、大山对于外来文明的阻隔 也有人说是中华文化的包容和共生能力。诸如此类的回答,不胜枚举。我想,中华民族的延续性与长期 扎根于农耕的中国人自然形成的勤劳淳朴、任劳任怨的精神特质也不无关系。因为勤劳,我们在黄河岸 边的黄土地上留下了民族的足迹;因为勤劳,我们走过了坎坷屈辱的抵御列强的近代重生之路;因为勤 劳,我们坚定不移、从容自信地追逐着我们的复兴之梦。 同学们,因为勤劳,我们也才有了闻名于世的国家名片。上面印着苍茫山脊上的万里长城,恢弘壮 丽的兵马俑,庄重神圣的莫高窟,横跨世界屋脊的西藏铁路,深入海底的钻井平台,静默不言的跨海大 桥,呼啸而过的中国高铁。当然,仔细看去,上面还写着一排无形的大字—勤劳的中国人 反观当下,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却存在着回家葛优躺,洗衣靠父母,吃饭等人送,扫地不积极,学习 变懒散等不正之风。英国有句谚语:“懒情没有牙齿,但却可以吞噬人的智慧。”我想,长此以往,我们 失去的不仅是生活的自理能力,更是求知的动力。有人说劳动的事可以交给人工智能,诚然,这是一个 伟大的时代,科技给予了我们越来越多的便利。但是,科技也不可能完全解决我们人类的全部需要,相 反,人类需要更高级的劳动和更高的智意来管控科技。否则,被奴役的只会是我们自己。 在未来人工智能流行的年代里,我希望我们仍然能够时刻想起《平凡的世界》里那些在黄土地上面 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们,想起那句:“只有劳动才能使人尊严的活着,劳动对每个人来说不仅是一般意义 上的生存需要,而是体现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任何劳动都会受人尊重。” 同学们,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温馨提示: 1.了解掌握了行文结构模式,文章的框架、骨架就具备了;至于文章的内容、血肉就要调动平时的 积累(自然万物、人文景观、历史名人、自我生活、新闻媒体、教材课文等)和思考。 2.写好作文,无以替代的第一环节是热爱生活、充实积累、感悟人生 生活中有太多的感动: ①奇异美妙的自然景观:皑皑的白雪、逶迤的群山、茫茫的原野,甚至一片悠悠白云、一阵清凉。 ②伟人叱咤风云、凡人的缕缕温情,甚至是一张纯真的笑脸、一个关切的眼神。 ③至死不渝的爱情、弱者不息的努力,不屈的抗争。 ④对底层弱者的一份关怀和悲悯,对苦难中挣扎的人们的一个伸手 ⑤对事业的执着,理想的苦苦追求,对信仰的忠贞坚守一一人格魅力的美丽
4 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2019 年全国卷Ⅰ(河北)高考满分作文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管子》有言:“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百姓不勤,遂有饥寒。管仲又说:“仓 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耕织不仅是衣食之源,也是礼仪文明的基础。由此可知,勤以修身, 劳可安邦。 回首历史,但凡伟人都有一双勤劳的双手。黄帝建造屋宇,缝制衣冠,制造舟车,创制乐律;虞舜 种田补鱼,烧制陶器,天下大和,百姓无事;苏秦熟读兵法,不舍昼夜,终有所成,名垂青史。无论是 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的历史佳话,还是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无不展现着勤劳使人杰出的真 理。 不仅如此,勤劳也是中华民族绵延至今的原因之一。中华民族何以屹立不倒,绵延至今?有人说是 外儒内法的治国之道,有人说是农耕文明的稳固保守,有人说是大海、大漠、大山对于外来文明的阻隔, 也有人说是中华文化的包容和共生能力。诸如此类的回答,不胜枚举。我想,中华民族的延续性与长期 扎根于农耕的中国人自然形成的勤劳淳朴、任劳任怨的精神特质也不无关系。因为勤劳,我们在黄河岸 边的黄土地上留下了民族的足迹;因为勤劳,我们走过了坎坷屈辱的抵御列强的近代重生之路;因为勤 劳,我们坚定不移、从容自信地追逐着我们的复兴之梦。 同学们,因为勤劳,我们也才有了闻名于世的国家名片。上面印着苍茫山脊上的万里长城,恢弘壮 丽的兵马俑,庄重神圣的莫高窟,横跨世界屋脊的西藏铁路,深入海底的钻井平台,静默不言的跨海大 桥,呼啸而过的中国高铁。当然,仔细看去,上面还写着一排无形的大字——勤劳的中国人。 反观当下,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却存在着回家葛优躺,洗衣靠父母,吃饭等人送,扫地不积极,学习 变懒散等不正之风。英国有句谚语:“懒惰没有牙齿,但却可以吞噬人的智慧。”我想,长此以往,我们 失去的不仅是生活的自理能力,更是求知的动力。有人说劳动的事可以交给人工智能,诚然,这是一个 伟大的时代,科技给予了我们越来越多的便利。但是,科技也不可能完全解决我们人类的全部需要,相 反,人类需要更高级的劳动和更高的智慧来管控科技。否则,被奴役的只会是我们自己。 在未来人工智能流行的年代里,我希望我们仍然能够时刻想起《平凡的世界》里那些在黄土地上面 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们,想起那句:“只有劳动才能使人尊严的活着,劳动对每个人来说不仅是一般意义 上的生存需要,而是体现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任何劳动都会受人尊重。” 同学们,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温馨提示: 1.了解掌握了行文结构模式,文章的框架、骨架就具备了;至于文章的内容、血肉就要调动平时的 积累(自然万物、人文景观、历史名人、自我生活、新闻媒体、教材课文等)和思考。 2.写好作文,无以替代的第一环节是热爱生活、充实积累、感悟人生。 生活中有太多的感动: ①奇异美妙的自然景观:皑皑的白雪、逶迤的群山、茫茫的原野,甚至一片悠悠白云、一阵清凉。 ②伟人叱咤风云、凡人的缕缕温情,甚至是一张纯真的笑脸、一个关切的眼神。 ③至死不渝的爱情、弱者不息的努力,不屈的抗争。 ④对底层弱者的一份关怀和悲悯,对苦难中挣扎的人们的一个伸手。 ⑤对事业的执着,理想的苦苦追求,对信仰的忠贞坚守——人格魅力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