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西方智哲人格丛书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从书:中国哲学初步(李锦全、冯达文)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497,文件大小:1.76MB,团购合买
导论 先秦编 汉唐编 宋元明清编 近代编 后论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中国哲学初步 李锦全冯达文主编

中国哲学初步 目录 导论 中国古代有没有哲学 中国古代哲学有哪些主要特点…………… ………(8 先秦编 通论 天人关系的论争与解决 阴阳五行观的发生与发展………… (26) 孔孟儒家 仁学:人的发现与爱心的最初开出……… 万物皆备于我:天人合一的境界追求……… (44) 与命与仁:主客二分的思维架构 老庄道家 老学:从“与物反”建立的本源一元论 ……(54) 庄学:借“齐万物”给出的物我同一说… “游戏人生”:得道者的至乐与失落………… 名家 泛爱万物:惠施对同一性的偏执……… ……(71)

目 录 导 论 中 国 古 代 有 没 有 哲 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中 国 古 代 哲 学 有 哪 些 主 要 特 点 … … … … … … … … … … … … … … … … … ( 8 ) 先 秦 编 通 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6 ) 天 人 关 系 的 论 争 与 解 决 … … … … … … … … … … … … … … … … … … … … ( 1 6 ) 阴 阳 五 行 观 的 发 生 与 发 展 … … … … … … … … … … … … … … … … … … … ( 2 6 ) 孔 孟 儒 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7 ) 仁 学 : 人 的 发 现 与 爱 心 的 最 初 开 出 … … … … … … … … … … … … … … … ( 3 8 ) 万 物 皆 备 于 我 : 天 人 合 一 的 境 界 追 求 … … … … … … … … … … … … … … ( 4 4 ) 与 命 与 仁 : 主 客 二 分 的 思 维 架 构 … … … … … … … … … … … … … … … … ( 4 9 ) 老 庄 道 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4 ) 老 学 : 从 “ 与 物 反 ” 建 立 的 本 源 一 元 论 … … … … … … … … … … … … … ( 5 4 ) 庄 学 : 借 “ 齐 万 物 ” 给 出 的 物 我 同 一 说 … … … … … … … … … … … … … ( 5 8 ) “ 游 戏 人 生 ” : 得 道 者 的 至 乐 与 失 落 … … … … … … … … … … … … … … … ( 6 5 ) 名 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1 ) 泛 爱 万 物 : 惠 施 对 同 一 性 的 偏 执 … … … … … … … … … … … … … … … … ( 7 1 ) 中 国 哲 学 初 步 1

中国哲学初步 白马非马:公孙龙对差异性的凸现 墨家 三表法:最早的经验主义认识论 辩术的发展与逻辑的发见 荀子与法家 ……(95) 天人相分:主客观关系的总结性判定 人的自我反思与人性的善恶论…… (101) 借性恶论确立的韩非的法治观 (107) 通论 (115 本源论向本体论的嬗变与由道教而佛教的迭出 易学 《易经》蕴含的朴素辩证观 《易经》开出的宇宙生成论 (129) 今文经学………… (136) 董仲舒的“天人之学”新释……… 由等级制投影而成的人性论 (142) 王充 古代经验科学的发展与王充的元气一元论 (144) 一个无神论者何以最终屈从于“命定论”… 玄学 玄学的发生与发展 (158)

白 马 非 马 : 公 孙 龙 对 差 异 性 的 凸 现 … … … … … … … … … … … … … … … ( 7 7 ) 墨 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2 ) 三 表 法 : 最 早 的 经 验 主 义 认 识 论 … … … … … … … … … … … … … … … … ( 8 2 ) 辩 术 的 发 展 与 逻 辑 的 发 见 … … … … … … … … … … … … … … … … … … … ( 8 7 ) 荀 子 与 法 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5 ) 天 人 相 分 : 主 客 观 关 系 的 总 结 性 判 定 … … … … … … … … … … … … … … ( 9 6 ) 人 的 自 我 反 思 与 人 性 的 善 恶 论 … … … … … … … … … … … … … … … … ( 1 0 1 ) 借 性 恶 论 确 立 的 韩 非 的 法 治 观 … … … … … … … … … … … … … … … … ( 1 0 7 ) 汉 唐 编 通 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5 ) 本 源 论 向 本 体 论 的 嬗 变 与 由 道 教 而 佛 教 的 迭 出 … … … … … … … … … ( 1 1 5 ) 易 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4 ) 《 易 经 》 蕴 含 的 朴 素 辩 证 观 … … … … … … … … … … … … … … … … … … ( 1 2 4 ) 《 易 经 》 开 出 的 宇 宙 生 成 论 … … … … … … … … … … … … … … … … … … ( 1 2 9 ) 今 文 经 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6 ) 董 仲 舒 的 “ 天 人 之 学 ” 新 释 … … … … … … … … … … … … … … … … … ( 1 3 7 ) 由 等 级 制 投 影 而 成 的 人 性 论 … … … … … … … … … … … … … … … … … ( 1 4 2 ) 王 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4 4 ) 古 代 经 验 科 学 的 发 展 与 王 充 的 元 气 一 元 论 … … … … … … … … … … … ( 1 4 4 ) 一 个 无 神 论 者 何 以 最 终 屈 从 于 “ 命 定 论 ” … … … … … … … … … … … ( 1 5 2 ) 玄 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5 7 ) 玄 学 的 发 生 与 发 展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5 8 ) 2 中 国 哲 学 初 步

中国哲学初步 3 王弼:“贵无”的本体观… 郭象:“崇有”的“独化”说 (173) 佛教 ……(180) 佛教的传入及其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结合 僧肇的般若空观及其与玄学理论的相互发明 (186) 华严宗的“四法界”说 禅宗顿教的“佛性”论…………………… 范缜 (210) 形神关系的论争与《神灭论》的贡献… 中唐儒学……………………………………… 216) 柳宗元:一位元气论者的“奉佛”心态…………… 刘禹锡:对“天人关系”的再度析辨 韩愈:重振儒学的努力及其“道统”论… 宋元明清编 通论 何谓宋明理学道学)………… 宋初新儒学 周敦颐的“无极而太极”说 张载的“气本论 程朱理学 程颢、程颐的“理本论”……

王 弼 : “ 贵 无 ” 的 本 体 观 … … … … … … … … … … … … … … … … … … … ( 1 6 5 ) 郭 象 : “ 崇 有 ” 的 “ 独 化 ” 说 … … … … … … … … … … … … … … … … … ( 1 7 3 ) 佛 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8 0 ) 佛 教 的 传 入 及 其 与 中 国 本 土 文 化 的 结 合 … … … … … … … … … … … … ( 1 8 0 ) 僧 肇 的 般 若 空 观 及 其 与 玄 学 理 论 的 相 互 发 明 … … … … … … … … … … ( 1 8 6 ) 华 严 宗 的 “ 四 法 界 ” 说 … … … … … … … … … … … … … … … … … … … ( 1 9 4 ) 禅 宗 顿 教 的 “ 佛 性 ” 论 … … … … … … … … … … … … … … … … … … … ( 2 0 1 ) 范 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1 0 ) 形 神 关 系 的 论 争 与 《 神 灭 论 》 的 贡 献 … … … … … … … … … … … … … ( 2 1 0 ) 中 唐 儒 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1 6 ) 柳 宗 元 : 一 位 元 气 论 者 的 “ 奉 佛 ” 心 态 … … … … … … … … … … … … ( 2 1 7 ) 刘 禹 锡 : 对 “ 天 人 关 系 ” 的 再 度 析 辨 … … … … … … … … … … … … … ( 2 2 5 ) 韩 愈 : 重 振 儒 学 的 努 力 及 其 “ 道 统 ” 论 … … … … … … … … … … … … ( 2 3 0 ) 宋 元 明 清 编 通 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3 8 ) 何 谓 宋 明 理 学 ( 道 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2 3 8 ) 宋 明 时 期 哲 学 的 知 行 观 … … … … … … … … … … … … … … … … … … … ( 2 4 6 ) 宋 初 新 儒 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5 9 ) 周 敦 颐 的 “ 无 极 而 太 极 ” 说 … … … … … … … … … … … … … … … … … ( 2 6 0 ) 张 载 的 “ 气 本 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6 4 ) 程 朱 理 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6 9 ) 程 颢 、 程 颐 的 “ 理 本 论 ” … … … … … … … … … … … … … … … … … … ( 2 7 0 ) 中 国 哲 学 初 步 3

4 中国哲学初步 理一分殊:借佛教观念确立层级结构 一分为二:唯心体系包裹着辩证思想 朱熹理欲观所表现的禁欲主义倾向 陆王心学 陆九渊的“心本论”…… 朱陆之争在认识论上的意义与价值 …(306) 王阳明的“良知”说 317) 阳明“心学”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328) 后期心学与早期启蒙思潮 (334) 李贽:入世思想与出世思想的奇特结合 黄宗羲:“气本论”与“心本论”的混而为一 《明夷待访录》透现的早期启蒙思想 (347 实学 (353) 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 (354) 王夫之对理气一道器关系的精当论述…… (361) 合二而一:方以智对矛盾同一性的深刻认识 理存于欲:戴震对宋儒禁欲主义的激烈批评 近代编 通论 (380) 西学东渐:近代思想史的变迁………… 近代中国哲学的体用之争 394) 太平天国

理 一 分 殊 : 借 佛 教 观 念 确 立 层 级 结 构 … … … … … … … … … … … … … ( 2 7 6 ) 一 分 为 二 : 唯 心 体 系 包 裹 着 辩 证 思 想 … … … … … … … … … … … … … ( 2 8 2 ) 朱 熹 理 欲 观 所 表 现 的 禁 欲 主 义 倾 向 … … … … … … … … … … … … … … ( 2 9 2 ) 陆 王 心 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9 8 ) 陆 九 渊 的 “ 心 本 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9 8 ) 朱 陆 之 争 在 认 识 论 上 的 意 义 与 价 值 … … … … … … … … … … … … … … ( 3 0 6 ) 王 阳 明 的 “ 良 知 ” 说 … … … … … … … … … … … … … … … … … … … … ( 3 1 7 ) 阳 明 “ 心 学 ” 在 哲 学 史 上 的 地 位 与 作 用 … … … … … … … … … … … … ( 3 2 8 ) 后 期 心 学 与 早 期 启 蒙 思 潮 … … … … … … … … … … … … … … … … … … ( 3 3 4 ) 李 贽 : 入 世 思 想 与 出 世 思 想 的 奇 特 结 合 … … … … … … … … … … … … ( 3 3 5 ) 黄 宗 羲 : “ 气 本 论 ” 与 “ 心 本 论 ” 的 混 而 为 一 … … … … … … … … … … ( 3 4 2 ) 《 明 夷 待 访 录 》 透 现 的 早 期 启 蒙 思 想 … … … … … … … … … … … … … … ( 3 4 7 ) 实 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5 3 ) 明 清 之 际 的 “ 实 学 ” 思 潮 … … … … … … … … … … … … … … … … … … ( 3 5 4 ) 王 夫 之 对 理 气 — 道 器 关 系 的 精 当 论 述 … … … … … … … … … … … … … ( 3 6 1 ) 合 二 而 一 : 方 以 智 对 矛 盾 同 一 性 的 深 刻 认 识 … … … … … … … … … … ( 3 6 6 ) 理 存 于 欲 : 戴 震 对 宋 儒 禁 欲 主 义 的 激 烈 批 评 … … … … … … … … … … ( 3 7 4 ) 近 代 编 通 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8 0 ) 西 学 东 渐 : 近 代 思 想 史 的 变 迁 … … … … … … … … … … … … … … … … ( 3 8 0 ) 近 代 中 国 哲 学 的 体 用 之 争 … … … … … … … … … … … … … … … … … … ( 3 9 4 ) 太 平 天 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0 0 ) 4 中 国 哲 学 初 步

中国哲学初步 5 上帝”观念带来的觉醒与迷惑… (401) 资产阶级改良派 “三世说”的演变与康有为的发展观…………………… (408) 谭嗣同“心力”说的性质与特点……… 414 严复《天演论》的创新与影响…………………… 资产阶级革命派 (426) 近代中国的“以太”说与孙中山的宇宙观 孙中山的民生史观……… ………(435)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444) 俱分进化论:章太炎对近代进程的冀望与失望………… (451) 后论 现代新儒学的由来与思想特征…… 儒家文化与现代管理哲学…… 道家思想与现代精神文明 后记 (488) 再版后记 (491)

“ 上 帝 ” 观 念 带 来 的 觉 醒 与 迷 惑 … … … … … … … … … … … … … … … … ( 4 0 1 ) 资 产 阶 级 改 良 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0 7 ) “ 三 世 说 ” 的 演 变 与 康 有 为 的 发 展 观 … … … … … … … … … … … … … … ( 4 0 8 ) 谭 嗣 同 “ 心 力 ” 说 的 性 质 与 特 点 … … … … … … … … … … … … … … … ( 4 1 4 ) 严 复 《 天 演 论 》 的 创 新 与 影 响 … … … … … … … … … … … … … … … … ( 4 1 9 )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2 6 ) 近 代 中 国 的 “ 以 太 ” 说 与 孙 中 山 的 宇 宙 观 … … … … … … … … … … … ( 4 2 7 ) 孙 中 山 的 民 生 史 观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3 5 ) 孙 中 山 的 三 民 主 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4 4 ) 俱 分 进 化 论 : 章 太 炎 对 近 代 进 程 的 冀 望 与 失 望 … … … … … … … … … ( 4 5 1 ) 后 论 现 代 新 儒 学 的 由 来 与 思 想 特 征 … … … … … … … … … … … … … … … … ( 4 5 9 ) 儒 家 文 化 与 现 代 管 理 哲 学 … … … … … … … … … … … … … … … … … … ( 4 6 7 ) 道 家 思 想 与 现 代 精 神 文 明 … … … … … … … … … … … … … … … … … … ( 4 8 0 ) 后 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8 8 ) 再 版 后 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9 1 ) 中 国 哲 学 初 步 5

导论

导 论

中国哲学初步 中国古代有没有哲学 要学习中国哲学,首先得回答,中国,特别是古代,有 没有哲学 中国有没有哲学?按理说,这应不成为一个问题。然而, 近年来,由于某些一知半解者的鼓噪,由于中外文化交流的 扩大,西方哲学的流布,致使“中国无哲学”的谬论一度流 行,严重影响了一部分青年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妨 碍了对中国哲学的深入研究与发掘,这就使“中国有没有哲 学”成了一个首先必须加以澄清的问题。 中国有没有哲学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如下几方 面进行探讨。 首先,从哲学的定义来看。按照时下哲学界通行的定义,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换言之,哲学是理论化、系 统化的世界观。它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 学思想、哲学体系是由一系列概念、范畴来表述并构成的。在 中国古代,有道、气、阴阳、天人、有无、体用、知行等范 畴。这些范畴,或探讨宇宙本原及其过程和规律,或探讨事 物的对立与同一关系,或探讨本质和现象、认识和实践的关 系。这些,都是从自然、社会和思维现象中抽象出来,并加 以理论化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范畴,是古代中国人认识

中 国 古 代 有 没 有 哲 学 要 学 习 中 国 哲 学 , 首 先 得 回 答 , 中 国 , 特 别 是 古 代 , 有 没 有 哲 学 。 中 国 有 没 有 哲 学 ? 按 理 说 , 这 应 不 成 为 一 个 问 题 。 然 而 , 近 年 来 , 由 于 某 些 一 知 半 解 者 的 鼓 噪 , 由 于 中 外 文 化 交 流 的 扩 大 , 西 方 哲 学 的 流 布 , 致 使 “ 中 国 无 哲 学 ” 的 谬 论 一 度 流 行 , 严 重 影 响 了 一 部 分 青 年 学 生 的 民 族 自 尊 心 和 自 信 心 , 妨 碍 了 对 中 国 哲 学 的 深 入 研 究 与 发 掘 , 这 就 使 “ 中 国 有 没 有 哲 学 ” 成 了 一 个 首 先 必 须 加 以 澄 清 的 问 题 。 中 国 有 没 有 哲 学 呢 ? 要 回 答 这 个 问 题 , 可 以 从 如 下 几 方 面 进 行 探 讨 。 首 先 , 从 哲 学 的 定 义 来 看 。 按 照 时 下 哲 学 界 通 行 的 定 义 , 哲 学 是 关 于 世 界 观 的 理 论 体 系 , 换 言 之 , 哲 学 是 理 论 化 、 系 统 化 的 世 界 观 。 它 是 自 然 、 社 会 和 思 维 知 识 的 概 括 和 总 结 。 哲 学 思 想 、 哲 学 体 系 是 由 一 系 列 概 念 、 范 畴 来 表 述 并 构 成 的 。 在 中 国 古 代 , 有 道 、 气 、 阴 阳 、 天 人 、 有 无 、 体 用 、 知 行 等 范 畴 。 这 些 范 畴 , 或 探 讨 宇 宙 本 原 及 其 过 程 和 规 律 , 或 探 讨 事 物 的 对 立 与 同 一 关 系 , 或 探 讨 本 质 和 现 象 、 认 识 和 实 践 的 关 系 。 这 些 , 都 是 从 自 然 、 社 会 和 思 维 现 象 中 抽 象 出 来 , 并 加 以 理 论 化 的 , 具 有 普 遍 意 义 的 哲 学 范 畴 , 是 古 代 中 国 人 认 识 2 中 国 哲 学 初 步

中国哲学初步 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是理论思维水平的标志。这些范畴的 有机联系,在不同的哲学家那里,便构成不同的哲学体系。如 先秦以“道”为核心的老子哲学体系,汉代董仲舒以“天”为 核心的天人感应哲学体系等。在不同历史时期,围绕着一些 基本范畴及其关系的论争,表现了中国古代认识运动的辩证 进展。比如,先秦时期的天人之争,魏晋时期的本末有无之 辩,宋明时期的理气之论,等等。这些,都是思想家们用理 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认识世界、说明世界的具体表现,是 哲学思维的集中反映。可见,中国不是没有哲学,而是有名 副其实的哲学。 其次,从中国文明发展的实际来看。中国社会是在未清 算氏族制的情况下跨入文明社会的门槛的,社会发展走的是 条“人惟求旧,器惟求新”的维新道路。因此,反映在社 会组织结构上,便是家族和国家同构,家国一体;反映在人 际关系上,是强调以宗族为核心的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以 求得整体的和谐;反映在伦理观念上,是“立爱惟亲,立敬 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等等。这些,的确反映出中 国哲学以至中国文化的伦理政治色彩。但是,这并不排除中 国哲学的客观存在。相反,正是在对伦理政治的阐发中,中 国古代思想家建立了独特的哲学范畴和体系 我们知道,哲学以理论思维的方式把握世界,用概念、范 畴和原理解释世界。马克思说:“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世界的 ①《尚书·伊训》

现 象 之 网 的 网 上 纽 结 , 是 理 论 思 维 水 平 的 标 志 。 这 些 范 畴 的 有 机 联 系 , 在 不 同 的 哲 学 家 那 里 , 便 构 成 不 同 的 哲 学 体 系 。 如 先 秦 以 “ 道 ” 为 核 心 的 老 子 哲 学 体 系 , 汉 代 董 仲 舒 以 “ 天 ” 为 核 心 的 天 人 感 应 哲 学 体 系 等 。 在 不 同 历 史 时 期 , 围 绕 着 一 些 基 本 范 畴 及 其 关 系 的 论 争 , 表 现 了 中 国 古 代 认 识 运 动 的 辩 证 进 展 。 比 如 , 先 秦 时 期 的 天 人 之 争 , 魏 晋 时 期 的 本 末 有 无 之 辩 , 宋 明 时 期 的 理 气 之 论 , 等 等 。 这 些 , 都 是 思 想 家 们 用 理 论 化 、 系 统 化 的 世 界 观 认 识 世 界 、 说 明 世 界 的 具 体 表 现 , 是 哲 学 思 维 的 集 中 反 映 。 可 见 , 中 国 不 是 没 有 哲 学 , 而 是 有 名 副 其 实 的 哲 学 。 其 次 , 从 中 国 文 明 发 展 的 实 际 来 看 。 中 国 社 会 是 在 未 清 算 氏 族 制 的 情 况 下 跨 入 文 明 社 会 的 门 槛 的 , 社 会 发 展 走 的 是 一 条 “ 人 惟 求 旧 , 器 惟 求 新 ” 的 维 新 道 路 。 因 此 , 反 映 在 社 会 组 织 结 构 上 , 便 是 家 族 和 国 家 同 构 , 家 国 一 体 ; 反 映 在 人 际 关 系 上 , 是 强 调 以 宗 族 为 核 心 的 推 己 及 人 的 忠 恕 之 道 , 以 求 得 整 体 的 和 谐 ; 反 映 在 伦 理 观 念 上 , 是 “ 立 爱 惟 亲 , 立 敬 惟 长 , 始 于 家 邦 , 终 于 四 海 ” ① , 等 等 。 这 些 , 的 确 反 映 出 中 国 哲 学 以 至 中 国 文 化 的 伦 理 政 治 色 彩 。 但 是 , 这 并 不 排 除 中 国 哲 学 的 客 观 存 在 。 相 反 , 正 是 在 对 伦 理 政 治 的 阐 发 中 , 中 国 古 代 思 想 家 建 立 了 独 特 的 哲 学 范 畴 和 体 系 。 我 们 知 道 , 哲 学 以 理 论 思 维 的 方 式 把 握 世 界 , 用 概 念 、 范 畴 和 原 理 解 释 世 界 。 马 克 思 说 : “ 这 种 方 式 是 不 同 于 对 世 界 的 中 国 哲 学 初 步 3 ① 《 尚 书 · 伊 训 》

4 中国哲学初步 艺术的、宗教的、实践一精神的掌握的。”①中国古代原始的 阴阳五行学说,便是先民们以理论思维形式解释世界的结果。 殷周之际的《易经》,试图用两个具有对立性质的符号(“一” 和“-”)来代表不同性质的事物,通过它们的排列组合 构成各种卦象,借以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这 就是以理论思维方式来掌握世界。由卦象的展开,出现了否 与泰,损与益,乾与坤等一系列对立范畴。因此,虽然《易 经》没有阴阳二字,但从实际内容看,它已含有原始阴阳学 说的思想因素,是哲学思维的开始 原始的五行说,在《尚书·洪范》中已有较完整记载。五 行是水、火、木、金、土,它们分别具有润下、炎上、曲直、 从革、稼穑的功能,有咸、苦、酸、辛、甘的特性。尽管学 术界对于“五行”是否五种物质元素存在着分歧,但我们应 该看到,五行已经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将万物抽象、归纳为 五个范畴或类概念,借以说明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从而 揭示并把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现象之网。这正是哲学思维 的开始。至于西周末年伯阳父用阴阳学说解释地震,史伯用 五行说论和同,则更是理论思维的进步。 春秋战国之际,儒家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以 中庸”为思维方式的哲学体系;道家老子建立了以“道”为 核心、从否定中求肯定的富于思辨色彩的哲学体系,则更是 中国人理论思维的一大进步。此后,战国末期荀子对天人相 ①《马克思恩格斯集》第2卷,第104页

艺 术 的 、 宗 教 的 、 实 践 - 精 神 的 掌 握 的 。 ” ① 中 国 古 代 原 始 的 阴 阳 五 行 学 说 , 便 是 先 民 们 以 理 论 思 维 形 式 解 释 世 界 的 结 果 。 殷 周 之 际 的 《 易 经 》 , 试 图 用 两 个 具 有 对 立 性 质 的 符 号 ( “ — ” 和 “ - - ” ) 来 代 表 不 同 性 质 的 事 物 , 通 过 它 们 的 排 列 组 合 , 构 成 各 种 卦 象 , 借 以 说 明 自 然 界 和 人 类 社 会 的 种 种 现 象 , 这 就 是 以 理 论 思 维 方 式 来 掌 握 世 界 。 由 卦 象 的 展 开 , 出 现 了 否 与 泰 , 损 与 益 , 乾 与 坤 等 一 系 列 对 立 范 畴 。 因 此 , 虽 然 《 易 经 》 没 有 阴 阳 二 字 , 但 从 实 际 内 容 看 , 它 已 含 有 原 始 阴 阳 学 说 的 思 想 因 素 , 是 哲 学 思 维 的 开 始 。 原 始 的 五 行 说 , 在 《 尚 书 · 洪 范 》 中 已 有 较 完 整 记 载 。 五 行 是 水 、 火 、 木 、 金 、 土 , 它 们 分 别 具 有 润 下 、 炎 上 、 曲 直 、 从 革 、 稼 穑 的 功 能 , 有 咸 、 苦 、 酸 、 辛 、 甘 的 特 性 。 尽 管 学 术 界 对 于 “ 五 行 ” 是 否 五 种 物 质 元 素 存 在 着 分 歧 , 但 我 们 应 该 看 到 , 五 行 已 经 是 在 经 验 的 基 础 上 , 将 万 物 抽 象 、 归 纳 为 五 个 范 畴 或 类 概 念 , 借 以 说 明 世 界 的 多 样 性 和 统 一 性 , 从 而 揭 示 并 把 握 自 然 界 和 人 类 社 会 的 现 象 之 网 。 这 正 是 哲 学 思 维 的 开 始 。 至 于 西 周 末 年 伯 阳 父 用 阴 阳 学 说 解 释 地 震 , 史 伯 用 五 行 说 论 和 同 , 则 更 是 理 论 思 维 的 进 步 。 春 秋 战 国 之 际 , 儒 家 孔 子 建 立 了 以 “ 仁 ” 为 核 心 、 以 “ 中 庸 ” 为 思 维 方 式 的 哲 学 体 系 ; 道 家 老 子 建 立 了 以 “ 道 ” 为 核 心 、 从 否 定 中 求 肯 定 的 富 于 思 辨 色 彩 的 哲 学 体 系 , 则 更 是 中 国 人 理 论 思 维 的 一 大 进 步 。 此 后 , 战 国 末 期 荀 子 对 天 人 相 4 中 国 哲 学 初 步 ① 《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集 》 第 2 卷 , 第 1 0 4 页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497页,可试读40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