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延安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辅导)第7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21,文件大小:306.9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第7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基本内容 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它的应用十分广泛,能直 接或间接测定很多无机物和有机物。但是氧化还原反应比较复杂,除主反应外,还常常 伴有各种副反应,而且许多氧化还原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反应速率较慢。因此不仅要从 平衡的角度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和程度,还要考虑反应速率和反应条件等问题。 1.氧化还原平衡 1.1概述 氧化还原电对通常分为可逆电对和不可逆电对两种。可逆电对是指在氧化还原的任 一瞬间,能按氧化还原半反应所示,迅速地建立起氧化还原平衡,并且其实测电势与按 能斯特公式计算所得的理论电势相符,或相差甚小的电对。不可逆电对的情况则与上述 情况完全相反。 可逆电对的电势,可用能斯特公式求得。例如下述半反应: O,+neRed,EE广+na0E广+0059g025O aRed n a ged 式中ao,、aRd分别为电对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活度:E为电对电势:E为电对的 标准电势,是热力学常数,它仅与温度及物质的本性有关。 应用能新特公式时要注意两点:第一,通常知道的是溶液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浓度 而不是活度。对于稀溶液,忽略溶液中的离子强度的影响,以浓度代替活度进行近似计 算是合理的。但对于高浓度的溶液,离子强度的影响是很大的,不能忽视。第二,溶液 中若发生副反应,电对氧化态和还原态的存在形式也可能随之改变,从而引起电对电势 的变化。 另外,在处理氧化还原平衡时,还要注意对称电对和不对称电对。在对称电对中, 氧化态与还原态的系数相同,如Fe+e=Fe2+。在不对称电对中,氧化态与还原态 107

107 第 7 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基本内容 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它的应用十分广泛,能直 接或间接测定很多无机物和有机物。但是氧化还原反应比较复杂,除主反应外,还常常 伴有各种副反应,而且许多氧化还原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反应速率较慢。因此不仅要从 平衡的角度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和程度,还要考虑反应速率和反应条件等问题。 1.氧化还原平衡 1.1 概述 氧化还原电对通常分为可逆电对和不可逆电对两种。可逆电对是指在氧化还原的任 一瞬间,能按氧化还原半反应所示,迅速地建立起氧化还原平衡,并且其实测电势与按 能斯特公式计算所得的理论电势相符,或相差甚小的电对。不可逆电对的情况则与上述 情况完全相反。 可逆电对的电势,可用能斯特公式求得。例如下述半反应: O ne Red x + = − , (25 C) a a lg n 0.059 E a a ln nF RT E E Red O Red OX X = + = + ° ° ° 式中 OX a 、 Red a 分别为电对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活度; E 为电对电势; ° E 为电对的 标准电势,是热力学常数,它仅与温度及物质的本性有关。 应用能新特公式时要注意两点:第一,通常知道的是溶液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浓度 而不是活度。对于稀溶液,忽略溶液中的离子强度的影响,以浓度代替活度进行近似计 算是合理的。但对于高浓度的溶液,离子强度的影响是很大的,不能忽视。第二,溶液 中若发生副反应,电对氧化态和还原态的存在形式也可能随之改变,从而引起电对电势 的变化。 另外,在处理氧化还原平衡时,还要注意对称电对和不对称电对。在对称电对中, 氧化态与还原态的系数相同,如 + − + + = 3 2 Fe e Fe 。在不对称电对中,氧化态与还原态

的系数不同,如12+2=2I。在计算化学计量点时的电势时,要注意不对称电对的 有关计算。 1.2条件电势 条件电势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即氧化态和还原态的分析浓度都为1m01L时的电势。 它是校正了各种外界因素(如酸度、离子强度、络合剂和沉淀剂等)的影响后的实际电 势。例如电对:O、+ne=Red, E=E+0059g2a=E+0059g¥O n a Red nYRodRed] -E0059g Yo Co n YRed COx C Red =E+00591gYo,0a+0.059g0, n Y Red COx n Cged 当cok=cRed=1mol-L-时, 即得:E=E+0,059lgYo&则=E. n YRedOx E°为条件电势,在条件不变时为常数。它反映了离子强度及各种副反应影响的总 结果。各种条件下的条件电势都是由实验测得的。应用条件电势的能斯特公式为: E=E°+0.0591gob5C. n CR 1.3氧化还原平衡常数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由反应的平衡常数来衡量。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 可以用有关电对的标准电势或条件电势求得。例如:有二电对反应为: 0,+n,e=R,0。+n2e=R6, 总反应式为:n0,+n1R。=n,O。+nR, E,=E+00591ga,E,=E+0059g, n ag, n2 在反应达到平衡时,两电对电势相等,即E,=E6,故有: E+0059lg8-Ei+00591g2a, n ag, n2 整理后得:ga受a2 =lgk=Dn(E-E:) (1) ao.ag 0.059

108 的系数不同,如 − − I + 2e = 2I 2 。在计算化学计量点时的电势时,要注意不对称电对的 有关计算。 1.2 条件电势 条件电势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即氧化态和还原态的分析浓度都为 1mol·L -1时的电势。 它是校正了各种外界因素(如酸度、离子强度、络合剂和沉淀剂等)的影响后的实际电 势。例如电对: O ne Red x + = − , Red O a a lg n 0.059 E E X = + ° = [ ] γ [Red] γ O lg n 0.059 E Red OX X + ° = Red O Red O Red O γ α c γ α c lg n 0.059 E X X X + ° = X X Red O O Red γ α γ α lg n 0.059 E + ° + Red O c c lg n 0.059 X , 当 O Red c c X = =1mol·L-1 时, 即得:E= X X Red O O Red γ α γ α lg n 0.059 E + ° = ' E ° 。 ' E ° 为条件电势,在条件不变时为常数。它反映了离子强度及各种副反应影响的总 结果。各种条件下的条件电势都是由实验测得的。应用条件电势的能斯特公式为: (25 C) c c lg n 0.059 E E Red OX ' = + ° ° 。 1.3 氧化还原平衡常数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由反应的平衡常数来衡量。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 可以用有关电对的标准电势或条件电势求得。例如:有二电对反应为: Rt O n e t + 1 = − , Rb O n e b + 2 = − , 总反应式为: 2 t 1 b 1 b 2Rt n O + n R = n O + n t t R O 1 t t a a lg n 0.059 E = E + ° , b b R O 2 b b a a lg n 0.059 E = E + ° , 在反应达到平衡时,两电对电势相等,即 Et = Eb,故有: t t R O 1 t a a lg n 0.059 E + ° = b b R O 2 b a a lg n 0.059 E + ° , 整理后得: ( ) 0.059 n n E E lgK a a a a lg 1 2 t b nR nO nO nR 1 b 2 t 1 b 2 t ° ° − = = (1)

上式表明,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与两电对的标准电势及电子转移数有关。若考 虑溶液中各种副反应的影响,则以相应的条件电势代入上式,所得平衡常数即为条件平 衡常数,相应的活度也应用总浓度代替,即: le -K-E-Eh (2) CO.CR 0.059 公式(1)和(2)也适用于含有不对称电对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1.4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根据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势或条件电势,可以判断反应进行 的方向和程度。但这只能表明反应进行的可能性,并不能指出反应进行的速率。要了解 反应速率,则必须了解反应的机理。氧化还原反应的机理很复杂,属于动力学问题。本 章重点讨论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一些外界条件。如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a.反应物的浓度:一般米说,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的速率就越快。 b.温度:对大多数反应来说,升高反应的温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通常温度每升 高10℃,反应速率约增大2~3倍。 c.催化剂:催化剂是能改变反应的速率,而不改变反应平衡的一种物质,它以循环 方式参与了反应,但最终并不改变其化学性质和质量。催化剂对反应速率有很大的影响。 反应式为:2MnOr+5Cz02+16H 2Mn2++10C02个+8H0,此反应较慢,若加入催 化剂即适量的M2,反应加快。Mn2+”对反应有催化作用,可外加,也可利用MO4 与CO:2发生作用后生成的微量M2作催化剂。这种生成物本身起催化作用的反应, 叫自动催化反应。 1.5催化反应和诱导反应 a.催化反应:催化反应的机理很复杂,目前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一般认为在催化反 应中,由于催化剂的存在,可能产生了一些不稳定的中间价态离子、游离基或活泼的中 间络合物,从而改变了原来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历程,或者说改变了原来进行反应时所需 的活化能,使反应速率发生了变化。 b.诱导反应:一个反应的发生促进了另一个反应进行的现象,收做诱导反应。例如 10CI+2Mn0:+16H=5Cl2+2Mn2++8H,0,反应通常进行的很慢,但可被 5Fe2+MnO:+8H=5Fe++Mn2+4H,O反应所加速。这种后一个反应的进行,诱 导前一个反应发生的现象称为诱导反应。在此,KMnO,叫做作用体,Fe2+叫做诱导体, 109

109 上式表明,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与两电对的标准电势及电子转移数有关。若考 虑溶液中各种副反应的影响,则以相应的条件电势代入上式,所得平衡常数即为条件平 衡常数,相应的活度也应用总浓度代替,即: ( ) 0.059 E E n n lgK' c c c c lg t b 1 2 nR nO nO nR ' ' 1 b 2 t 1 t 2 t ° ° − = = (2) 公式(1)和(2)也适用于含有不对称电对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1.4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根据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势或条件电势,可以判断反应进行 的方向和程度。但这只能表明反应进行的可能性,并不能指出反应进行的速率。要了解 反应速率,则必须了解反应的机理。氧化还原反应的机理很复杂,属于动力学问题。本 章重点讨论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一些外界条件。如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a.反应物的浓度:一般来说,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的速率就越快。 b.温度:对大多数反应来说,升高反应的温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通常温度每升 高 10 oC,反应速率约增大 2~3 倍。 c.催化剂:催化剂是能改变反应的速率,而不改变反应平衡的一种物质,它以循环 方式参与了反应,但最终并不改变其化学性质和质量。催化剂对反应速率有很大的影响。 反应式为:2MnO4 - + 5C2O4 2- + 16H+ 2Mn2+ +10CO2 ↑ +8H2O,此反应较慢,若加入催 化剂即适量的 Mn2+,反应加快。“Mn2+ ”对反应有催化作用,可外加,也可利用 MnO4 - 与 C2O4 2-发生作用后生成的微量 Mn2+ 作催化剂。这种生成物本身起催化作用的反应, 叫自动催化反应。 1.5 催化反应和诱导反应 a.催化反应:催化反应的机理很复杂,目前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一般认为在催化反 应中,由于催化剂的存在,可能产生了一些不稳定的中间价态离子、游离基或活泼的中 间络合物,从而改变了原来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历程,或者说改变了原来进行反应时所需 的活化能,使反应速率发生了变化。 b.诱导反应:一个反应的发生促进了另一个反应进行的现象,收做诱导反应。例如, 10 − Cl +2 − MnO4 +16 + H =5 Cl 2 +2 Mn 2+ +8 H2O ,反应通常进行的很慢,但可被 5 2+ Fe + − MnO4 +8 + H =5 3+ Fe + 2+ Mn +4 H2O 反应所加速。这种后一个反应的进行,诱 导前一个反应发生的现象称为诱导反应。在此, KMnO4 叫做作用体, 2+ Fe 叫做诱导体

C叫做受诱体。后一个反应叫诱导反应,前一个反应叫受诱反应。 诱导反应与催化反应不同,在催化反应中,催化剂参加反应后又变回到原来的物质: 而在诱导反应中,诱导体和受诱体参加反应后都变成了其它物质,增加了作用体的消耗 量。如用KMnO,滴定Fe2·时,当有C存在时,将会使KMnO,溶液的消耗量增加, 而使测定结果产生误差,因此诱导反应在滴定分析中往往是有害的。但是,利用一些诱 导效应很大的反应,可进行选择性的分离和鉴定。 2.氧化还原滴定原理 2.1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 在氧化还原滴定过程中,除了用电位法确定终点处,还可利用某物质在化学计量点 附近时颜色的改变来指示滴定终点,常用的指示剂有以下三种类型: ⑧.自身指示剂:利用标准溶液或被滴定物质本身的颜色变化来指示终点,叫做自身 指示剂。 b.淀粉指示剂:有的物质本身并不具有氧化还原性,但它能与氧化剂或还原剂产生 特殊的颜色,因而可以指示滴定终点。例如,可溶性淀粉与碘溶液反应,生成深蓝色的 化合物,当1,被还原为时,深蓝色消失,因此,在碘量法中,可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c.本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指示剂:这类指示剂是一些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它 们本身具有氧化还原性质,其氧化态和还原态具有不同的颜色。如指示剂的氧化还原电 对:In0)+nenR,E=E。+002gnR, 当O】之10时,溶液现氧化 n In(R) 态的颜色,当nO) 代。时,溶液经现还原态的颜色,则指示剂变色的电势为 E±0059(伏,采用条件电势则为:E±0059(伏). n n 选择指示剂时,应使指示剂的变色电势落于滴定突跃的电势范围内,并尽量与反应 的化学计量点的电势一致。同时还要注意指示剂在化学计量点前后的颜色变化是否明显。 2.2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在氧化还原滴定中,随着滴定剂的加入,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浓度逐渐改变,电对的 电势也随之不断改变,这种情况可以用滴定曲线表示。氧化还原滴定曲线一般通过实验 测得,但对于可逆氧化还原体系,根据能斯特公式由理论计算得出的滴定曲线与实测所 得可较好地吻合。 2.2.1对称的氧化还原滴定反应 a.滴定曲线方程:设用浓度为才cmol-L-1,体积为Vml的滴定剂O,滴定浓度为c。 110

110 − Cl 叫做受诱体。后一个反应叫诱导反应,前一个反应叫受诱反应。 诱导反应与催化反应不同,在催化反应中,催化剂参加反应后 又变回到原来的物质; 而在诱导反应中,诱导体和受诱体参加反应后都变成了其它物质,增加了作用体的消耗 量。如用 KMnO4滴定 2+ Fe 时,当有 − Cl 存在时,将会使 KMnO4溶液的消耗量增加, 而使测定结果产生误差,因此诱导反应在滴定分析中往往是有害的。但是,利用一些诱 导效应很大的反应,可进行选择性的分离和鉴定。 2.氧化还原滴定原理 2.1 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 在氧化还原滴定过程中,除了用电位法确定终点处,还可利用某物质在化学计量点 附近时颜色的改变来指示滴定终点,常用的指示剂有以下三种类型: a.自身指示剂:利用标准溶液或被滴定物质本身的颜色变化来指示终点,叫做自身 指示剂。 b.淀粉指示剂:有的物质本身并不具有氧化还原性,但它能与氧化剂或还原剂产生 特殊的颜色,因而可以指示滴定终点。例如,可溶性淀粉与碘溶液反应,生成深蓝色的 化合物,当 2 I 被还原为 − I 时,深蓝色消失,因此,在碘量法中,可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c.本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指示剂:这类指示剂是一些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它 们本身具有氧化还原性质,其氧化态和还原态具有不同的颜色。如指示剂的氧化还原电 对:In(O)+ne -=In(R), [ ( )] [In(R)] In O lg n 0.059 E = EIn + ° , 当 [ ( )] [ ( )] 10 In R In O ≥ 时,溶液呈现氧化 态的颜色,当 [ ( )] [ ( )] 10 1 In R In O ≤ 时,溶液呈现还原态的颜色,则指示剂变色的电势范围为: n 0.059 EIn ± ° (伏),采用条件电势则为: n 0.059 E ' In ± ° (伏)。 选择指示剂时,应使指示剂的变色电势落于滴定突跃的电势范围内,并尽量与反应 的化学计量点的电势一致。同时还要注意指示剂在化学计量点前后的颜色变化是否明显。 2.2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在氧化还原滴定中,随着滴定剂的加入,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浓度逐渐改变,电对的 电势也随之不断改变,这种情况可以用滴定曲线表示。氧化还原滴定曲线一般通过实验 测得,但对于可逆氧化还原体系,根据能斯特公式由理论计算得出的滴定曲线与实测所 得可较好地吻合。 2.2.1 对称的氧化还原滴定反应 a.滴定曲线方程:设用浓度为才 cmol·L-1,体积为 Vml 的滴定剂 Ot ,滴定浓度为 o c

moL,体积为V,l的被测物质Rb,滴定反应为: n20,+nR。=n,O。+nzR,滴定剂电对:O.+n1e=R, E=E+e n E-E=0.059z0] nR,] olRko.o1Rl (E-E) cv=R,v+voX1+10 0059 ) 被测物质电对:O,+n,e=R., E=E5+00591gE-E-0.059gO n2 R] R,1-o,k10=o,1R,1- v+Vo (E:-E) Covo=[OpKv+voX1+10 0059 ) 则滴定分数:0三 -马1+10 n2covo Op]n2 1+109 因为在整个氧化还原滴定过程中关系式D,】-[R,】都成立,所以氧化还原滴定 n n2 曲线方程为:p=1+10 1+10典 把不同滴定分数所对应的E值求出,以E为纵坐标,p为横坐标可绘出滴定曲线。 b.在化学计量点时电势的计算:在化学计量点时,0=1, :nE,-E)=n-E,人所以:E。-nE+nE n +n, 此式只适用于对称电对。对于对称电对,其化学计量点的电势仅取决于两电对的条 件电势与电子转移数,与滴定剂和被测物质的浓度无关。 c.滴定突跃范围:滴定分析的误差要求为≤0.1%。对于被测物R。,要有99.9%以上 111

111 mol·L-1,体积为 o v ml 的被测物质 Rb,滴定反应为: 2 t 1 b 1 b 2Rt n O + n R = n O + n ,滴定剂电对: t 1 Rt O + n e = − , [ ] [ ] t t 1 t R O lg n 0.059 E E ' = + ° , ' E Et° − = [ ] [ ] t t 1 R O lg n 0.059 , [ ] [ ] 0.059 n (E E ) t t ' 1 t O R 10 ° − = × ,[ ] [ ] 0 t t v v cv O R + + = , cv [R ](v v )(1 10 ) 0.059 n (E E ) t 0 ' 1 t° − = + + ; 被测物质电对: b 2 Rb O + n e = − , [ ] [ ] b b 2 b R O lg n 0.059 E E ' = + ° , ' E Eb ° − = [ ] [ ] b b 2 R O lg n 0.059 , [ ] [ ] 0.059 n (E E) b b ' 2 t R O 10 − ° = × , [ ] [ ] 0 0 0 b b v v c v O R + + = , c v [O ](v v )(1 10 ) 0.059 n (E E) 0 0 b 0 ' 2 t − ° = + + ; 则滴定分数: 2 0 0 1 n c v n cv φ = = [ ] [ ] 0.059 n (E E) 0.059 n (E E ) 2 1 b t ' 2 b ' 1 t 1 10 1 10 n n O R − − ° ° + + × × 。 因为在整个氧化还原滴定过程中关系式 [ ] [ ] t 2 b 1 R n 1 O n 1 = 都成立,所以氧化还原滴定 曲线方程为: 0.059 n (E E) 0.059 n (E E ) ' 2 b ' 1 t 1 10 1 10 φ − − ° ° + + = 。 把不同滴定分数所对应的 E 值求出,以 E 为纵坐标,φ 为横坐标可绘出滴定曲线。 b.在化学计量点时电势的计算:在化学计量点时,φ =1, 即: ( ) ( ) n1 Esp Et n2 Eb Esp ' ' − = − ° ° ,所以: 1 2 1 t 2 b sp n n n E n E E ' ' + + = ° ° 。 此式只适用于对称电对。对于对称电对,其化学计量点的电势仅取决于两电对的条 件电势与电子转移数,与滴定剂和被测物质的浓度无关。 c.滴定突跃范围:滴定分析的误差要求为≤0.1%。对于被测物 Rb ,要有 99.9%以上

R.] 的R,技定量滴定,即转化为0,则01产R,产0由于(R,1[0,1=0,1 [O≥10.对于滴定剂,要求有9.9%以上的O,参与反应,被定量还限为R,则Q R.] o.1 R,jFO于R,1to,][R,. ≤10。故突跃范围为: R E6+0059g103~E+0,0591g103,即E+0059x3E-0059x3 n2 n n 突跃范围的大小仅取决于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和电势差,与浓度无关。 2.2.2不对称的氧化还原滴定反应 如反应:n,O,+n,R。=n,0。+n,R,按同样的方法,可导出滴定曲线方程为: p=1+陬'x10 ,国- 1+2入0.-1×10009 当01时代入上式,则可得到有不对称电对参加反应的滴定到化学计量点时的电势计 算公式: 65505 n1+n2 所以有不对称电对参加氧化还原滴定反应时,Ep不仅与条件电势及电子转移数有关 还与反应前后有不对称系数的电对的物质浓度有关。从滴定曲线可以看出:在氧化还原体 系中,有不可逆氧化还原电对参加反应时,实测的滴定曲线与理论计算所得的曲线是有差 别的。 2.3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比较复杂,往往同一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反应,会得到不同的产物。因 此在计算氧化还原滴定结果时,应该首先把有关的氧化原反应搞清楚,根据反应式确定 它们的化学计量系数,最终要确定滴定剂T与被测物质X的相当关系,然后列出算式。 例如:称取不纯的SbS,样品0.2513g,将其在氧气流中燃烧,产生的S02通入FeC1,溶 液中,使Fe3+还原为Fe2“,然后用0.02000 mol-L-1KMnO,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F2, 消耗KMnO,溶液31.80ml。计算试样中Sb,S,的百分含量。已知Sb,S,的式量为 339.68。 解:先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配平:Sb,S,+302=Sb20,3S02: SO2+2 FeCl3+2H2O=2 FeCl2 +H2SO,+2HCI. 5 Fe2++MnOj+8H*=5 Fe*+Mn2*+4H,O, 12

112 的 Rb 被定量滴定,即转化为Ob ,则 0.1%≥ [ ] [ ] [ ] b b b R O R + ,由于[Rb ]+[Ob ]≈[Ob ],∴ [ ] [ ] b b R O ≥10 3。对于滴定剂,要求有 99.9%以上的Ot 参与反应,被定量还原为 Rt ,则 0.1% ≥ [ ] [ ] [ ] t t t R O O + ,由于[Rt ]+[Ot ]≈[Rt ],∴ [ ] [ ] t t R O ≤10 -3。故突跃范围为: 3 1 t 3 2 b lg10 n 0.059 lg10 ~ E n 0.059 E ' ' ° ° − + + ,即 1 t 2 b n 0.059 3 ~ E n 0.059 3 E ' ' × − × + ° ° 。 突跃范围的大小仅取决于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和电势差,与浓度无关。 2.2.2 不对称的氧化还原滴定反应 如反应: t n 2Ot + n 1Rb = n 1λOb + n 2βR ,按同样的方法,可导出滴定曲线方程为: [ ] [ ] 0.059 n (E E) λ 1 b 0.059 n (E E ) β 1 t ' 2 b ' 1 t 1 λ O 10 1 β R 10 φ − − − − ° ° + × + × = 当φ =1 时代入上式,则可得到有不对称电对参加反应的滴定到化学计量点时的电势计 算公式: [ ] [ ] β 1 t sp λ 1 b sp 1 2 1 2 1 t 2 b sp β R λ O lg n n 0.059 n n n E n E E ' ' − − ° ° + + + + = 所以有不对称电对参加氧化还原滴定反应时, Esp 不仅与条件电势及电子转移数有关, 还与反应前后有不对称系数的电对的物质浓度有关。从滴定曲线可以看出:在氧化还原体 系中,有不可逆氧化还原电对参加反应时,实测的滴定曲线与理论计算所得的曲线是有差 别的。 2.3 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比较复杂,往往同一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反应,会得到不同的产物。因 此在计算氧化还原滴定结果时,应该首先把有关的氧化原反应搞清楚,根据反应式确定 它们的化学计量系数,最终要确定滴定剂 T 与被测物质 X 的相当关系,然后列出算式。 例如:称取不纯的Sb 2S3样品 0.2513g,将其在氧气流中燃烧,产生的SO2 通入 FeCl3 溶 液中,使 3+ Fe 还原为 2+ Fe ,然后用 0.02000 mol·L-1 KMnO4 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 2+ Fe , 消耗 KMnO4 溶液 31.80ml。计算试样中 Sb 2S3 的百分含量。已知 Sb 2S3 的式量为 339.68。 解:先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配平:Sb 2S3 +3O2 =Sb 2O3 +3SO2 , SO2 +2 FeCl 3 +2 H2O =2 FeCl H SO 2HCl 2 + 2 4 + , 5 2+ Fe + − MnO4 +8 + H =5 3+ Fe + 2+ Mn +4 H2O

化学计量关系为:1SbS,3S0,∽6Fe2+Mn0i 0.02000×3180×2×339.68 bS,% ×100%=71.64%。 1000×0.2513 2.4终点误差 在基础分析化学中,氧化还原滴定法是滴定分析中应用较广泛的方法之一。然而,在一 般教材和一些文献中,对氧化还原滴定终点误差的讨论还不少,但只是对对称电对的终点 误差进行了较多的讨论,并且推导过程复杂:对于不对称电对的终点误差的计算,讨论 的则较少,推导过程更为复杂,推导的结果也难以记忆,给分析化学的教学和实际应用 带来诸多不便。每一种滴定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不一定都要去套用某一种统一的公 式或模式。所以我在此主要利用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和能斯特公式,讨论并给出了氧化 还原滴定终点误差计算的简单公式,并且用实际的示例描述了它的具体应用。 氧化还原滴定中的终点误差,是由指示剂变色电势与化学计量点电势不一致引起的。 如用滴定剂O,来滴定被测物质R。,滴定产物分别为R,和O。。对于任何不对称电对可 以写成如下两种形式:aO,+n,e=cR,bR。-n,e=dO。: 若a=c,b=d时,则为对称电对。 由以上两半反应可得总氧化还原反应式为:naO,+n,bR。=n2cR,+n,dO, 当商定到靴学计量,由化学反应的计关系和L-,l, 如果降点与化学计量不我影6L品L·流生了保运 n,a 当滴定到化学计量点前时, bL品Rl,满定为负误起 当滴定到化学计量点后时, 品DL>品R,L:商院为正误整 所以演定终点误差的计算公式为:TE6=n,0,L-具R.L×10%。 n2aC& 计算公式中的O,和[Rm可先由能斯特公式求出,然后代人上式求出终点误差。 例1、在1.0 mol-L-!H.S0(,介质中,用0.10molL-Ce“溶液滴定0.10 mol-L Fe2 时,若选用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计算终点误差为多少? 解:查表知:在1.0 mol-LHS0,介质中,Ee=0.68伏,E。ce=1.44伏, 113

113 化学计量关系为:1Sb 2S3∽3SO2 ∽6 2+ Fe ∽ − MnO4 5 6 , 100% 1000 0.2513 339.68 6 5 0.02000 31.80 Sb 2S3% × × × × × = =71.64%。 2.4 终点误差 在基础分析化学中,氧化还原滴定法是滴定分析中应用较广泛的方法之一。然而,在一 般教材和一些文献中,对氧化还原滴定终点误差的讨论还不少,但只是对对称电对的终点 误差进行了较多的讨论,并且推导过程复杂;对于不对称电对的终点误差的计算,讨论 的则较少,推导过程更为复杂,推导的结果也难以记忆,给分析化学的教学和实际应用 带来诸多不便。每一种滴定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不一定都要去套用某一种统一的公 式或模式。所以我在此主要利用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和能斯特公式,讨论并给出了氧化 还原滴定终点误差计算的简单公式,并且用实际的示例描述了它的具体应用。 氧化还原滴定中的终点误差,是由指示剂变色电势与化学计量点电势不一致引起的。 如用滴定剂Ot 来滴定被测物质Rb ,滴定产物分别为 Rt 和Ob 。对于任何不对称电对可 以写成如下两种形式: t 1 t aO + n e = cR − , b 2 b bR − n e = dO − ; 若 a=c,b=d 时,则为对称电对。 由以上两半反应可得总氧化还原反应式为: 2 t 1 b 2 t 1 b n aO + n bR = n cR + n dO 。 当滴定到化学计量点时,由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得: [ ] [ ] b sp 1 t sp 2 R n b 1 O n a 1 = , 如果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则: [ ] [ ] b ep 1 t ep 2 R n b 1 O n a 1 ≠ ,就产生了误差。 当滴定到化学计量点前时, [ ] [ ] b ep 1 t ep 2 R n b 1 O n a 1 ,滴定为正误差。 所以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公式为: [ ] [ ] 100% n aC n b O n a R TE% ep 2 R 1 t ep 2 b ep b × − = 。 计算公式中的[Ot]ep 和[Rb]ep 可先由能斯特公式求出,然后代人上式求出终点误差。 例 1、在 1.0 mol·L-1 H2SO4介质中,用 0.10 mol·L-1 4+ Ce 溶液滴定 0.10 mol·L-1 2+ Fe 时,若选用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计算终点误差为多少? 解:查表知:在 1.0 mol·L-1 H2SO4介质中, = ° + + ' 3 2 Fe /Fe E 0.68 伏, = ° + + ' 4 3 Ce /Ce E 1.44 伏

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的条件电位E。=0.84伏,Ce艹+e=Ce+,Fe2+-e=Fe 滴定反应为:Ce++Fe2+=Ce计+Fe,终点时:cp,≈c0,=0.050molL, 设在化学计量点时消耗Ce艹和Fe2+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和V2 则0.10V=0.10V, 所以V,=2, 08=L400mge之.6e-1b3.4x10nL 0.050 0.84-0.680.05918e2 0050 Fe9.7x10mol-L1, TE%-el-fe×100%=34x10-97x10×100%=1 0.050 例2、在1 mol-LHC1溶液中,用0.100 mol-LFe3+滴定0.050mol-LSn2+溶液 时,用亚甲基蓝为指示剂,计算终点误差为多少?, 解:查表知:在1 mo-C1溶液中,Eee=0.68伏,Esm=0.14伏,亚 甲基蓝为指示剂的条件电位En=0.53伏,Fe++e=Fe2+Sn2+-2e=Sn4+ 滴定反应为:2Fe+Sn2+=2Fe2+Sn“, 设在化学计量点时消耗Fe3+和Sn2+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和V, 则0100Y_00s0V,所以V=,c号*cg=0050Y-0025mlL 2 1 V+V el-kel-oynoastu SnSns0v-.025 mlL Vi+V 053-06s0.0591gFel2】 ÷Fe}p-1.43×10molL, 0.050 asauog9e7bal5xirm 0.025 TE%Ee1。-2nlx100%-143x10-2x15x10 2×0.025 ×100%=+0.29%。 2c 例3、在合适的酸性溶液中,E。0时0=1.0伏,E,=0.68伏,用0.0100 molL-K,Cr,0,标准溶液滴定0.06000 mol-LFe2,终点时Ep=0.84伏,求终点误 114

114 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的条件电位 = ° ' EIn 0.84 伏, 4+ Ce + − e = 3+ Ce , 2+ Fe - − e = 3+ Fe , 滴定反应为: 4+ Ce + 2+ Fe = 3+ Ce + 3+ Fe ,终点时: sp Fe ep Fe c 2+ ≈ c 2+ =0.050 mol·L-1, 设在化学计量点时消耗 4+ Ce 和 2+ Fe 溶液的体积分别为 V1和 V2 则 0.10V1=0.10V2 所以 V1=V2, 0.84=1.44+0.059lg [ ] 0.050 Ce 4 ep + , ∴ [ ]ep 4+ Ce =3.4×10 -12 mol·L-1, 0.84=0.68+0.059lg [ ]ep 2+ Fe 0.050 , ∴ [ ]ep 2+ Fe =9.7×10 -5 mol·L-1, [ ] [ ] 100% c Ce Fe TE% ep Fe ep 2 ep 4 2 × − = + + + = 100% 0.050 3.4 10 9.7 10 12 5 × × − × − − =-0.19%。 例 2、在 1 mol·L-1 HCl 溶液中,用 0.100 mol·L-1 3+ Fe 滴定 0.050 mol·L-1 2+ Sn 溶液 时,用亚甲基蓝为指示剂,计算终点误差为多少?, 解:查表知:在 1 mol·L-1 HCl 溶液中, = ° + + ' 3 2 Fe /Fe E 0.68 伏, = ° + + ' 4 2 Sn /Sn E 0.14 伏,亚 甲基蓝为指示剂的条件电位 = ° ' EIn 0.53 伏, 3+ Fe + − e = 2+ Fe 2+ Sn -2 − e = 4+ Sn 滴定反应为: 2 3+ Fe + 2+ Sn = 2 2+ Fe + 4+ Sn , 设在化学计量点时消耗 3+ Fe 和 2+ Sn 溶液的体积分别为 V1和 V2 则 1 0.050V 2 0.100V1 2 = , 所以 V1=V2, 2 1 sp 2 Sn ep Sn V V 0.050V c 2 c 2 + + ≈ + = =0.025 mol·L-1; [ ] [ ] 1 2 2 2 1 V V 0.100V F F + ≈ = + + ep sp e e =0.0500 mol·L-1, [ ] [ ] 1 2 4 4 2 V V 0.050V Sn Sn + ≈ = + + ep sp =0.025 mol·L-1 0.53=0.68+0.059lg [ ] 0.050 F 3 ep e + , ∴ [ ]ep 3+ Fe =1.43×10 -4 mol·L-1, 0.53=0.14+ [ ] n ep 2+ S 0.025 lg 2 0.059 , ∴ [ ]ep 2+ Sn =1.5×10 -15 mol·L-1, [ ] [ ] 100% 2c Fe 2 Sn TE% ep Sn ep 2 ep 3 2 × − = + + + = 4 15 1.43 10 2 1.5 10 100% 2 0.025 − − × − × × × × =+0.29%。 例 3、在合适的酸性溶液中, ' 2 3 2 7 Cr O /Cr E ° − + = 1.00 伏, ' 3 2 Fe /Fe E ° + + = 0.68 伏,用 0.01000 mol·L-1 K2Cr 2O7 标准溶液滴定 0.06000 mol·L-1 2+ Fe ,终点时Eep = 0.84 伏,求终点误

差为多大? 解:滴定剂的半反应为:Cr,0号+6e+14H=2Cr++7H,0,a=1,c=2: 被测物质的半反应为:Fe2+-e=Fe3+,b=d1。 总氧化还原反应式为:Cr,0+6Fe2++14H=2Cr++6Fe++7H,0 设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消耗K,C,O,和Fe2+的体积分别为V,和% 则0.01000×6V,=0.06000×1×V2 所以V=V, Fe].≈fFe1.≈Cg.-0,06000Y-0.03000molL, Vi+V [Cr].≈2CP.=2x0.0000=0.01000mo-L-4, V,+V2 在终点时,根据能斯特公式: e,58x10m 0.8M0.68+0.0591g00300 0.84=1.0040.059 6 30.01000,[0,0.=5.4X10=m0lLH, lCrO片 终点误差为:TB%6x54×10-1x58×10 -×100%=-0.19%。 1×0.03000 由以上的讨论和计算可以看出:在氧化还原滴定中,不管是对称电对还是不对称电对, 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比较容易地计算其终点误差。避免了烦琐的推导和推导出的公式不 易被记忆及实际应用等缺点。 3.氧化还原滴定的预处理 在实际分析工作中,常常需要先将被测组分氧化为高价状态后用还原剂滴定,或者 还原为低价状态后用氧化剂滴定,这种在滴定前,使被测组分转变为可测价态的步骤叫 做预处理。 3.1对预处理时所用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要求 a.能将欲测组分定量地氧化或还原,并且反应速率快: b.反应要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c过量的氧化剂或还原剂易于除去。 3.2常用的几种预处理剂 a.氧化剂:NH4)2S,Og、KMnO4、H,O2、HCIO,和KIO4 b.还原剂:SnCl2、TiCl、金属还原剂和SO2。 4.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 15

115 差为多大? 解: 滴定剂的半反应为:Cr O 6e 14H 2Cr 7H2O 2 3 2 7 + + = + − − + + ,a=1,c=2; 被测物质的半反应为: + − + − = 2 3 Fe e Fe , b=d=1。 总氧化还原反应式为:Cr O 6Fe 14H 2Cr 6Fe 7H2O 2 2 3 3 2 7 + + = + + − + + + + 设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消耗 K2Cr 2O7 和 2+ Fe 的体积分别为 V1和 V2 则 0.01000×6V1=0.06000×1×V2 所以 V1=V2, [Fe 3+]ep≈[Fe 3+]sp≈ sp Fe C 2+ = 1 2 2 V V 0.06000V + =0.03000 mol·L-1, [Cr 3+]ep≈ sp Cr O2 2 7 2C − = 1 2 1 V V 2 0.01000V + × =0.01000 mol·L-1, 在终点时,根据能斯特公式: 0.84=0.68+0.059 [ ]ep 2 Fe 0.03000 lg + , [Fe 2+]ep=5.8×10 -5 mol·L-1, 0.84=1.00+ [ ] 2 ep 2 2 7 0.01000 Cr O lg 6 0.059 − , [Cr2O7 2-]ep= 5.4×10 -21 mol·L-1, 终点误差为:TE%= 100% 1 0.03000 6 5.4 10 1 5.8 10 21 5 × × × × − × × − − =-0.19%。 由以上的讨论和计算可以看出:在氧化还原滴定中,不管是对称电对还是不对称电对, 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比较容易地计算其终点误差。避免了烦琐的推导和推导出的公式不 易被记忆及实际应用等缺点。 3.氧化还原滴定的预处理 在实际分析工作中,常常需要先将被测组分氧化为高价状态后用还原剂滴定,或者 还原为低价状态后用氧化剂滴定,这种在滴定前,使被测组分转变为可测价态的步骤叫 做预处理。 3.1 对预处理时所用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要求 a.能将欲测组分定量地氧化或还原,并且反应速率快; b.反应要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c.过量的氧化剂或还原剂易于除去。 3.2 常用的几种预处理剂 a.氧化剂: 4 2S2O8 (NH ) 、 KMnO4、 H2O2 、 HClO4 和 KIO4。 b.还原剂:SnCl 2 、TiCl 3 、金属还原剂和SO2。 4.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

氧化还原滴定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滴定分析方法之一,它可用于无机物和有机物含 量的直接或间接地分析测定。氧化还原滴定法的种类很多,一般根据滴定剂的名称命名。 常用的方法有: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铈量法和溴酸盐法等。每种方法都 有它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下面主要介绍应用最广的前三种方法。 4.1高锰酸钾法的特点 a.KMnO,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可以直接滴定许多还原性物质,如Fe(Ⅱ)、As ()、Sb(⑩)、H,O,、C,O子、NO以及很多有机化合物。还可以间按滴定一些 没有氧化还原性质的物质。 b.MnO;本身在水溶液中呈深紫红色,在酸性溶液中被还原成几乎无色的Mn2+, 故一般不需要另加指示剂。 c.KMO,试剂中常含有少量杂质,不能直接配成标准溶液。由于它的氧化能力强, 可以和很多还原性物质以及有机物发生反应,所有不能用滤纸过滤,不能用碱式滴定管, 不能用盐酸酸化介质。标准溶液不够稳定,因此不能放置太久。标定KMO,溶液的基 准物质很多,最常用的是Na,C2O,° 4.2重铭酸钾法的特点 a.K,Cr,0,易提纯,在140~150℃干燥后,可以直接称量配制标准溶液 b.K,Cr,O,标准溶液非常稳定,可以长期保存,浓度不变。 c.K,C,0,的氧化能力没有KMn0,强,在1moL1HCL介质中E。o时o.00 伏,而E,g=1.36伏,因此在室温下,KMnO,不会氧化C1,可用盐酸作为酸性介质 受其它还原性物质的干扰也较KMO,法小。 4.3碘量法的特点 a.碘量法是利用L,的氧化性和厂的还原性进行滴定的方法。 b.【,是一种较弱的氧化剂,能直接滴定较强的还原剂,称为碘滴定法。基本半反应 h+2e2广,h的溶解度小:20℃为1.33×103molL1,而h(水合)+上ls(络 离子),K=710:过量I厂存在时半反应:+2e3广。 c.厂是一种中等强度的还原剂,能与许多氧化剂作用生成L2,再用Na2S,O,标准 溶液滴定析出的I2,从而间接测定被测氧化物的含量,这种方法称为滴定碘法。 d.淀粉指示剂与L,能形成深蓝色吸附性化合物,此反应很灵敏。 e.【2与NaS,O,的反应定量关系好,体系的可逆性好。应该注意:h与NazS,O, 应在中性、弱酸性溶液中进行反应。 116

116 氧化还原滴定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滴定分析方法之一,它可用于无机物和有机物含 量的直接或间接地分析测定。氧化还原滴定法的种类很多,一般根据滴定剂的名称命名。 常用的方法有: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铈量法和溴酸盐法等。每种方法都 有它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下面主要介绍应用最广的前三种方法。 4.1 高锰酸钾法的特点 a. KMnO4 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可以直接滴定许多还原性物质,如 Fe (Ⅱ)、 As (Ⅲ)、Sb (Ⅲ)、 H2O2 、 2− C2O4 、 − NO2 以及很多有机化合物。还可以间按滴定一些 没有氧化还原性质的物质。 b. − MnO4 本身在水溶液中呈深紫红色,在酸性溶液中被还原成几乎无色的 2+ Mn , 故一般不需要另加指示剂。 c. KMnO4试剂中常含有少量杂质,不能直接配成标准溶液。由于它的氧化能力强, 可以和很多还原性物质以及有机物发生反应,所有不能用滤纸过滤,不能用碱式滴定管, 不能用盐酸酸化介质。标准溶液不够稳定,因此不能放置太久。标定 KMnO4 溶液的基 准物质很多,最常用的是 Na 2C2O4 。 4.2 重铭酸钾法的特点 a. K2Cr 2O7 易提纯,在 140~150 oC 干燥后,可以直接称量配制标准溶液。 b. K2Cr 2O7 标准溶液非常稳定,可以长期保存,浓度不变。 c. K2Cr 2O7 的氧化能力没有 KMnO4 强,在 1mol·L-1 HCL 介质中 ' 2 3 2 7 Cr O /Cr E ° − + =1.00 伏,而 ' 2 Cl /Cl E ° − =1.36 伏,因此在室温下,KMnO4 不会氧化 Cl -,可用盐酸作为酸性介质, 受其它还原性物质的干扰也较 KMnO4 法小。 4.3 碘量法的特点 a.碘量法是利用 2 I 的氧化性和 − I 的还原性进行滴定的方法。 b. 2 I 是一种较弱的氧化剂,能直接滴定较强的还原剂,称为碘滴定法。基本半反应: I2 + 2e 2 − I ,I2 的溶解度小:20℃ 为 1.33×10-3 mol·L-1,而 I2 (水合) + I - I3 - (络 离子) ,K = 710;过量 − I 存在时半反应: - 3 I + 2e 3 − I 。 c. − I 是一种中等强度的还原剂,能与许多氧化剂作用生成 2 I ,再用 Na 2S2O3 标准 溶液滴定析出的 2 I ,从而间接测定被测氧化物的含量,这种方法称为滴定碘法。 d.淀粉指示剂与 2 I 能形成深蓝色吸附性化合物,此反应很灵敏。 e. 2 I 与 Na 2S2O3 的反应定量关系好,体系的可逆性好。应该注意:I2 与 Na 2S2O3 应在中性、弱酸性溶液中进行反应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21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