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University Physics I 适用专业:理工科非物理类本科各专业 学时:112 学分:6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课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大学物理课是普通大学的一门科学课程,物理学是探讨人类直接接触的世界,时间、空 间,以及时空中的物质结构和物质运动规律的科学,物理学着重研究世界中最普遍、最基本的 运动形式及规律。因此,它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也是人类思想方法、世界观建立的 基础。它的教学性质和目的是: 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有较全面、系统的认识。了解各种 运动形式之间的联系,以及物理学的近现代发展和成就。 使学生在试验能力,运算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世界的认识能力等方面受到初步训 练。熟悉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在学习物理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建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充分发挥本课 程在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面的作用,进行科学素质教育。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零章绪论 基本内容与要求 1了解物质与运动的基本概念。 2了解物理学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了解物理学与哲学的关系以及物理学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 基本内容与要求 1掌握参照系和坐标系的概念。 2掌握质点的概念。 3掌握位置矢量、速度、加速度的概念。 4掌握运动迭加原理、抛体运动、圆周运动。 5理解切向与法向加速度。 6掌握圆周运动角量描述。 教学重点 1参照系和坐标系的概念。 2位置矢量、速度、加速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 1质点运动描述的方法。 2切向与法向加速度。 第二章质点动力学
《大学物理 I》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University Physics I 适用专业:理工科非物理类本科各专业 学时: 112 学分:6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课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大学物理课是普通大学的一门科学课程,物理学是探讨人类直接接触的世界,时间、空 间,以及时空中的物质结构和物质运动规律的科学,物理学着重研究世界中最普遍、最基本的 运动形式及规律。因此,它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也是人类思想方法、世界观建立的 基础。它的教学性质和目的是: 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有较全面、系统的认识。了解各种 运动形式之间的联系,以及物理学的近现代发展和成就。 使学生在试验能力,运算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世界的认识能力等方面受到初步训 练。熟悉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在学习物理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建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充分发挥本课 程在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面的作用,进行科学素质教育。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零章 绪论 基本内容与要求 1 了解物质与运动的基本概念。 2 了解物理学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 了解物理学与哲学的关系以及物理学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基本内容与要求 1 掌握参照系和坐标系的概念。 2 掌握质点的概念。 3 掌握位置矢量、速度、加速度的概念。 4 掌握运动迭加原理、抛体运动、圆周运动。 5 理解切向与法向加速度。 6 掌握圆周运动角量描述。 教学重点 1 参照系和坐标系的概念。 2 位置矢量、速度、加速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 1 质点运动描述的方法。 2 切向与法向加速度。 第二章 质点动力学
基本内容与要求 1掌握牛顿运动定律。 2掌握单位制和量纲。 3掌握惯性系、力学相对性原理。 4掌握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5掌握动能、动能定理、保守力与耗散力、势能、弹性势能、万有引力势能、机械能守 恒定律。 教学重点 1牛顿运动定律。 2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3掌握动能、动能定理、保守力与耗散力、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 1势能及其计算 第三章 刚体的转动 基本内容与要求 1掌握刚体运动基本类型、刚体定轴转动的描述。 2掌握力矩、转动惯量的概念。 3掌握刚体定轴转动定律。 4掌握转动动能、定轴转动时的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 5掌握质点与刚体的动量矩。动量矩守恒定律。 教学重点 1刚体定轴转动的描述。 2刚体定轴转动定律。 3定轴转动时的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 4动量矩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 1转动惯量。 2角动量。 3定轴转动定律。 第四章 振动学基础 基本内容与要求 1掌握简谐振动的概念与弹簧振子的谐振动微分方程。 2掌握谐振动的频率、周期、振幅与相位。 3掌握谐振动的旋转矢量表示法。 4理解谐振动的能量。 5理解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教学重点 1谐振动的概念。 2谐振动的相位。 3谐振动的旋转矢量表示法。 4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教学难点
基本内容与要求 1 掌握牛顿运动定律。 2 掌握单位制和量纲。 3 掌握惯性系、力学相对性原理。 4 掌握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5 掌握动能、动能定理、保守力与耗散力、势能、弹性势能、万有引力势能、机械能守 恒定律。 教学重点 1 牛顿运动定律。 2 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3 掌握动能、动能定理、保守力与耗散力、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 1 势能及其计算 第三章 刚体的转动 基本内容与要求 1 掌握刚体运动基本类型、刚体定轴转动的描述。 2 掌握力矩、转动惯量的概念。 3 掌握刚体定轴转动定律。 4 掌握转动动能、定轴转动时的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 5 掌握质点与刚体的动量矩。动量矩守恒定律。 教学重点 1 刚体定轴转动的描述。 2 刚体定轴转动定律。 3 定轴转动时的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 4 动量矩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 1 转动惯量。 2 角动量。 3 定轴转动定律。 第四章 振动学基础 基本内容与要求 1 掌握简谐振动的概念与弹簧振子的谐振动微分方程。 2 掌握谐振动的频率、周期、振幅与相位。 3 掌握谐振动的旋转矢量表示法。 4 理解谐振动的能量。 5 理解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教学重点 1 谐振动的概念。 2 谐振动的相位。 3 谐振动的旋转矢量表示法。 4 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教学难点
1相位的概念。 第五章波动学基础 基本内容与要求 1掌握机械波的产生、传播及波形曲线。 2掌握平面简谐波的概念,以及波速、波长和波的频率。 3掌握平面简谐波表达式(波函数)及其物理意义。 4理解波的能量、能流密度。 5理解惠更斯原理、波的迭加原理。 6理解相干波、波的干涉、驻波。 7了解多普勒效应。 教学重点 1波的描述。 2平面简谐波表达式(波函数)及其物理意义。 3波的干涉。 教学难点 1波形曲线。 2平面简谐波方程 3波的迭加。 第六章气体分子运动论 基本内容与要求 1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掌握理想气体微观模型、压力公式、温度的统计解释。 3理解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理想气体内能。 4了解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率、玻尔兹曼分布率。 5了解气体分子平均碰撞频率和平均自由程。 教学重点 1统计规律及其特征。 2理想气体微观模型、压力公式与温度公式。 3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理想气体内能。 4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率。 教学难点 1统计规律及其特征。 2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率。 第七章热力学基础 基本内容与要求 1掌握热力学系统的概念。 2掌握内能、功、热量、掌握平衡过程。 3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的应用、绝热过程。 4掌握理想气体的摩尔热容。 5掌握循环过程及其效率、卡诺循环。 6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
1 相位的概念。 第五章 波动学基础 基本内容与要求 1 掌握机械波的产生、传播及波形曲线。 2 掌握平面简谐波的概念,以及波速、波长和波的频率。 3 掌握平面简谐波表达式(波函数)及其物理意义。 4 理解波的能量、能流密度。 5 理解惠更斯原理、波的迭加原理。 6 理解相干波、波的干涉、驻波。 7 了解多普勒效应。 教学重点 1 波的描述。 2 平面简谐波表达式(波函数)及其物理意义。 3 波的干涉。 教学难点 1 波形曲线。 2 平面简谐波方程 3 波的迭加。 第六章 气体分子运动论 基本内容与要求 1 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 掌握理想气体微观模型、压力公式、温度的统计解释。 3 理解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理想气体内能。 4 了解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率、玻尔兹曼分布率。 5 了解气体分子平均碰撞频率和平均自由程。 教学重点 1 统计规律及其特征。 2 理想气体微观模型、压力公式与温度公式。 3 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理想气体内能。 4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率。 教学难点 1 统计规律及其特征。 2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率。 第七章 热力学基础 基本内容与要求 1 掌握热力学系统的概念。 2 掌握内能、功、热量、掌握平衡过程。 3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的应用、绝热过程。 4 掌握理想气体的摩尔热容。 5 掌握循环过程及其效率、卡诺循环。 6 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
7了解自然过程的方向性、可逆与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 8了解无序性和熵的概念。 教学重点 1内能、功、热量。 2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的应用、绝热过程。 3掌握循环过程及其效率、卡诺循环。 4热力学第二定律、了解自然过程的方向性、可逆与不可逆过程。 教学难点 1绝热过程。 2循环过程及其效率。 3热力学第二定律。 4可逆与不可逆过程。 第八章 静电场 基本内容与要求 1掌握库仑定律。 2掌握电场强度、电场迭加原理、电场强度计算。 3掌握电通量、高斯定理及其应用。 4掌握电场力的功、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5掌握电势能、电势。 6了解场强与电势的微分关系。 教学重点 1电场强度计算。 2静电场高斯定理、环路定理。 3电势及其计算。 教学难点 1电场强度计算。 2高斯定理与环路定理的理解。 3电势的计算。 第九章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基本内容与要求 1掌握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 2掌握电容器及其电容计算。 3理解电介质及其极化。 4理解电容器的储能。 5理解电场的能量及其能量密度。 6了解静电屏蔽。 教学重点 1导体的静电平衡。 2电介质及其极化。 3电容器及其电容计算。 教学难点 1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
7 了解自然过程的方向性、可逆与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 8 了解无序性和熵的概念。 教学重点 1 内能、功、热量。 2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的应用、绝热过程。 3 掌握循环过程及其效率、卡诺循环。 4 热力学第二定律、了解自然过程的方向性、可逆与不可逆过程。 教学难点 1 绝热过程。 2 循环过程及其效率。 3 热力学第二定律。 4 可逆与不可逆过程。 第八章 静电场 基本内容与要求 1 掌握库仑定律。 2 掌握电场强度、电场迭加原理、电场强度计算。 3 掌握电通量、高斯定理及其应用。 4 掌握电场力的功、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5 掌握电势能、电势。 6 了解场强与电势的微分关系。 教学重点 1 电场强度计算。 2 静电场高斯定理、环路定理。 3 电势及其计算。 教学难点 1 电场强度计算。 2 高斯定理与环路定理的理解。 3 电势的计算。 第九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基本内容与要求 1 掌握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 2 掌握电容器及其电容计算。 3 理解电介质及其极化。 4 理解电容器的储能。 5 理解电场的能量及其能量密度。 6 了解静电屏蔽。 教学重点 1 导体的静电平衡。 2 电介质及其极化。 3 电容器及其电容计算。 教学难点 1 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
2电介质极化。 3电位移矢量。 第十章 电流与磁场 基本内容与要求 1掌握磁场的概念、磁感应强度。 2掌握毕奥-沙伐尔定律及其应用。 3掌握磁通量、磁场的高斯定理。 4掌握磁场强度。安培环路定理及其应用。 5掌握安培力公式。 6理解平面载流线圈的磁矩及其在均匀磁场中所受的力矩。 7理解洛仑兹力、带电粒子在均匀电磁场中的运动。 8了解电流单位“安培”的定义。 教学重点 1毕奥-沙伐尔定律及其应用。 2安培环路定理及其应用。 3磁场力的计算。 教学难点 1磁感应强度计算。 2磁场力的计算。 第十一章电磁感应 1掌握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与楞次定律。 2掌握动生电动势、感生电动势感生电场。 3掌握自感电动势与互感电动势。 4理解磁场的能量与能量的密度。 5了解磁介质、磁化现象及其解释。 6了解铁磁质的特性。 教学重点 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动生电动势、感生电动势。 3自感电动势与互感电动势。 4磁场的能量 教学难点 1感应电动势的计算。 2动生与感生电动势。 3感生电场。 第十二章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概念。 基本内容与要求 1理解位移电流、全电流定律。 2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概念与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 3了解电磁波的性质。 教学重点
2 电介质极化。 3 电位移矢量。 第十章 电流与磁场 基本内容与要求 1 掌握磁场的概念、磁感应强度。 2 掌握毕奥-沙伐尔定律及其应用。 3 掌握磁通量、磁场的高斯定理。 4 掌握磁场强度。安培环路定理及其应用。 5 掌握安培力公式。 6 理解平面载流线圈的磁矩及其在均匀磁场中所受的力矩。 7 理解洛仑兹力、带电粒子在均匀电磁场中的运动。 8 了解电流单位“安培”的定义。 教学重点 1 毕奥-沙伐尔定律及其应用。 2 安培环路定理及其应用。 3 磁场力的计算。 教学难点 1 磁感应强度计算。 2 磁场力的计算。 第十一章 电磁感应 1 掌握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与楞次定律。 2 掌握动生电动势、感生电动势感生电场。 3 掌握自感电动势与互感电动势。 4 理解磁场的能量与能量的密度。 5 了解磁介质、磁化现象及其解释。 6 了解铁磁质的特性。 教学重点 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 动生电动势、感生电动势。 3 自感电动势与互感电动势。 4 磁场的能量 教学难点 1 感应电动势的计算。 2 动生与感生电动势。 3 感生电场。 第十二章 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概念。 基本内容与要求 1 理解位移电流、全电流定律。 2 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概念与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 3 了解电磁波的性质。 教学重点
1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 教学难点 1位移电流。 第十三章光的干涉 基本内容与要求 1理解光源发光的特点。 2掌握光的单色性和相干性。 3掌握分波阵面干涉(双缝干涉)。 4掌握光程、光程差。 5掌握分振幅干涉(薄膜干涉)。 6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 教学重点 1光程、光程差。 2双缝干涉。 3薄膜干涉。 教学难点 1光程与光程差 2薄膜干涉 第十四章光的衍射 基本内容与要求 1掌握光的衍射现象。 2理解惠更斯-菲涅尔原理。 3掌握单缝夫琅和费衍射。 4了解圆孔夫琅和费衍射、光学仪器分辨率。 5掌握光栅衍射。 6了解光栅光谱。 7了解伦琴射线衍射(布拉格方程)。 教学重点 1惠更斯-菲涅尔原理。 2单缝夫琅和费衍射。 3光栅衍射。 教学难点 1单缝夫琅和费衍射。 2光栅衍射。 第十五章光的偏振 基本内容与要求 1掌握自然光和偏振光的概念。 2掌握偏振片的起偏与检偏。 3掌握马吕斯定理。 4理解反射和折射时光的偏振。 5理解布儒斯特定律
1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 教学难点 1 位移电流。 第十三章 光的干涉 基本内容与要求 1 理解光源发光的特点。 2 掌握光的单色性和相干性。 3 掌握分波阵面干涉(双缝干涉)。 4 掌握光程、光程差。 5 掌握分振幅干涉(薄膜干涉)。 6 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 教学重点 1 光程、光程差。 2 双缝干涉。 3 薄膜干涉。 教学难点 1 光程与光程差 2 薄膜干涉 第十四章 光的衍射 基本内容与要求 1 掌握光的衍射现象。 2 理解惠更斯-菲涅尔原理。 3 掌握单缝夫琅和费衍射。 4 了解圆孔夫琅和费衍射、光学仪器分辨率。 5 掌握光栅衍射。 6 了解光栅光谱。 7 了解伦琴射线衍射(布拉格方程)。 教学重点 1 惠更斯-菲涅尔原理。 2 单缝夫琅和费衍射。 3 光栅衍射。 教学难点 1 单缝夫琅和费衍射。 2 光栅衍射。 第十五章 光的偏振 基本内容与要求 1 掌握自然光和偏振光的概念。 2 掌握偏振片的起偏与检偏。 3 掌握马吕斯定理。 4 理解反射和折射时光的偏振。 5 理解布儒斯特定律
7了解双折射现象。 教学重点 1自然光和偏振光的概念。 2掌握马吕斯定理。 3反射和折射时光的偏振。 教学难点 1偏振光的概念。 第十六章狭义相对论基础 基本内容与要求 1理解牛顿力学时空观、伽利略变换。 2掌握狭义相对论两个基本假设、洛仑兹变换。 3理解同时性的相对性。 4理解长度收缩和时间膨胀。 5理解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6理解质量和能量的关系。 7了解动量和能量的关系。 教学重点 1狭义相对论两个基本假设、洛仑兹变换。 2长度收缩和时间膨胀。 3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4质量和能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时空变换的概念,相对论基本思想。 2长度收缩和时间膨胀的理解。 3质量和能量的关系的理解。 第十七章量子物理基础 基本内容与要求 1掌握光电效应的规律、爱因斯坦光子理论与光的波粒二象性。 2了解康普顿效应。 3理解氢原子光谱实验规律。 4掌握玻尔氢原子理论。 5掌握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设、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6了解电子衍射实验。 7了解几率波、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 8理解不确定关系。 9了解定态薛定谔方程。 10了解斯特恩-盖拉赫实验。 11了解电子自旋、四个量子数。 12了解泡利不相容原理、原子的电子壳层结构。 教学重点 1爱因斯坦光子理论与光的波粒二象性。 2玻尔氢原子理论
7 了解双折射现象。 教学重点 1 自然光和偏振光的概念。 2 掌握马吕斯定理。 3 反射和折射时光的偏振。 教学难点 1 偏振光的概念。 第十六章 狭义相对论基础 基本内容与要求 1 理解牛顿力学时空观、伽利略变换。 2 掌握狭义相对论两个基本假设、洛仑兹变换。 3 理解同时性的相对性。 4 理解长度收缩和时间膨胀。 5 理解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6 理解质量和能量的关系。 7 了解动量和能量的关系。 教学重点 1 狭义相对论两个基本假设、洛仑兹变换。 2 长度收缩和时间膨胀。 3 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4 质量和能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 1 时空变换的概念,相对论基本思想。 2 长度收缩和时间膨胀的理解。 3 质量和能量的关系的理解。 第十七章 量子物理基础 基本内容与要求 1 掌握光电效应的规律、爱因斯坦光子理论与光的波粒二象性。 2 了解康普顿效应。 3 理解氢原子光谱实验规律。 4 掌握玻尔氢原子理论。 5 掌握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设、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6 了解电子衍射实验。 7 了解几率波、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 8 理解不确定关系。 9 了解定态薛定谔方程。 10 了解斯特恩-盖拉赫实验。 11 了解电子自旋、四个量子数。 12 了解泡利不相容原理、原子的电子壳层结构。 教学重点 1 爱因斯坦光子理论与光的波粒二象性。 2 玻尔氢原子理论
3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设、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4不确定关系。 5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 6定态薛定谔方程。 7电子自旋、四个量子数。 教学难点 1量子化的概念。 2玻尔氢原子理论的理解。 3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4不确定关系。 5定态薛定谔方程。 第十八章固体和激光 基本内容与要求 1理解固体的能带。 2了解导体、绝缘体、半导体、本征半导体、杂质半导体。 3了解原子的激发、能级寿命。 4了解自发辐射、受激辐射、粒子数反转、谐振腔。 5了解激光的特性和应用。 教学重点 1理解固体的能带。 2自发辐射、受激辐射、粒子数反转 教学难点 1固体的能带。 第十九章近代物理专题选讲 基本内容与要求 根据专业特点,选讲原子核物理,基本粒子,超导,非线性物理,微波,全息及新能源 等1-2个专题。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本课程的教学包括课堂讲授、学生自学、习题讨论、作业、辅导答疑和期末考试等 教学环节。 2、保证科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不宜因过分强调与专业结合而使课程内容支离破 碎,或将物理学科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原理和规律弃而不讲。同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 物理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3、要充分利用高等数学去表述物理规律和分析问题。 4、在处理与技术基础课的关系时,应着重讲授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在讲 授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时,不宜涉及工程和技术细节
3 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设、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4 不确定关系。 5 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 6 定态薛定谔方程。 7 电子自旋、四个量子数。 教学难点 1 量子化的概念。 2 玻尔氢原子理论的理解。 3 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4 不确定关系。 5 定态薛定谔方程。 第十八章 固体和激光 基本内容与要求 1 理解固体的能带。 2 了解导体、绝缘体、半导体、本征半导体、杂质半导体。 3 了解原子的激发、能级寿命。 4 了解自发辐射、受激辐射、粒子数反转、谐振腔。 5 了解激光的特性和应用。 教学重点 1 理解固体的能带。 2 自发辐射、受激辐射、粒子数反转 教学难点 1 固体的能带。 第十九章 近代物理专题选讲 基本内容与要求 根据专业特点,选讲原子核物理,基本粒子,超导,非线性物理,微波,全息及新能源 等 1-2 个专题。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本课程的教学包括课堂讲授、学生自学、习题讨论、作业、辅导答疑和期末考试等 教学环节。 2、保证科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不宜因过分强调与专业结合而使课程内容支离破 碎,或将物理学科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原理和规律弃而不讲。同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 物理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3、要充分利用高等数学去表述物理规律和分析问题。 4、在处理与技术基础课的关系时,应着重讲授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在讲 授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时,不宜涉及工程和技术细节
四、课程学时分配 讲 课内 容 学时 绪论 1 质点运动学 3 质点动力学 10 刚体的转动 6 振动学基础 4 波动学基础 6 气体动理论论 6 热力学基础 6 静电场 12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4 电流与磁场 10 电磁感应 8 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概念 2 光的干涉 4 光的衍射 4 光的偏振 4 狭义相对论基础 6 量子物理基础 14 固体和激光 2 合 计 112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吴百诗主编.《大学物理》第三次修订本B.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10月。 [2](美)哈里德,瑞斯尼克,沃克著,《哈里德大学物理学》张三慧等译.北京:机械工 业出版社2009年7月。 [3]程守洙,江之永《普通物理学》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 制订(签字): 审定(签章): 批准(签章): 日期: 年月 日
四、课程学时分配 讲 课 内 容 学 时 绪论 1 质点运动学 3 质点动力学 10 刚体的转动 6 振动学基础 4 波动学基础 6 气体动理论论 6 热力学基础 6 静电场 12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4 电流与磁场 10 电磁感应 8 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概念 2 光的干涉 4 光的衍射 4 光的偏振 4 狭义相对论基础 6 量子物理基础 14 固体和激光 2 合 计 112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 吴百诗主编.《大学物理》第三次修订本 B.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年 10 月。 [2] (美)哈里德,瑞斯尼克,沃克著,《哈里德大学物理学》张三慧等译. 北京:机械工 业出版社 2009 年 7 月。 [3] 程守洙,江之永《普通物理学》第五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12 月 制 订(签字): 李迓红 审 定(签章): 黄风林 批 准(签章): 刘 祥 日 期: 2014 年 3 月 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