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文阅读之筛选整合信息 高要一中金利剑
论述文阅读之筛选整合信息 高要一中 金利剑
教学目标 ★了解考纲要求和高考命题规律,强化考点意 识和审题意识。 ★掌握筛选整合信息的有效方法,提高快速准 确阅读一般论述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筛选整合信息的有效方法。 G
教学目标 ★了解考纲要求和高考命题规律,强化考点意 识和审题意识。 ★掌握筛选整合信息的有效方法,提高快速准 确阅读一般论述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筛选整合信息的有效方法
2011纲解读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社科文)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社科文)
“和”之内涵与定位(12汕尾二模)李中华 ①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动时期。随着该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 的理念也逐渐趋于成熟。其成熟的重要标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和”与“同”两 个范畴的对举;二是“和实生物”与“和而不同”这两个重要命题的提出 ②“和”与“同”两个概念的对举,是由西周末年郑国的史官史伯提出来的。据《国语-郑 语》,郑桓公问史伯:“周其弊乎?”史伯回答说:“恐怕要必然走向衰败”。衰败的主要原因 弃“和。在史值看米和”与同是内涵不同的两个概念。和”是“饺它平它, 是周的统治者“去和而取同”,即没有处理好“和”与“同”的关系,一味地追求“同” 不同的东西相加所形成的共同体 西,无论加多少,最后还是绝对的單一体。因此 现的是由不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多样性的 练,而同”则是由相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单性的简单同的简单同 多样性的统一,能够使这个共 发展并生成新东西 而单 只能是“同则 众需 《说文》 者,续也。”因此,“不继”则为“绝”,即不能产生任何新东西, 而使单一的向一体走同衰亡和灭绝 ③史伯认为,这样的道理随处可见::如“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 种声音构不成动听的音乐,一种颜色构不成美丽的图画,一种味道构不成美味佳肴,一种事 物则无从比较。 ④可见,“和”与“同”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对范畴,只有在两者对举的情况下,才 能更好地理解“和”的内涵,这体现了中国哲学的和谐理念所包含的辩证思维逻辑。“和”是 万物生成发展的根据,也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也就是史伯提出的“和实生物”这 命题的确切涵义 ⑤晏婴以五味相济、五音相和的例子来说明“和同之异””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即后 来儒家所谓的“中庯”。意谓如果一道羹汤味道太淡,就增加调料,如果太浓,就加水冲淡。 这样才能使汤的味道平正适中而增加食欲。如果用清水去调剂清水,谁还能去喝它呢?也如 琴瑟,如果老是弹一种音调,谁还能听它呢?由此晏婴得出一个结论:“同之不可也如是。 ⑥春秋末期,处于社会急剧分化、急剧变动中的孔子,继史伯、晏婴等思想家的“和同之 辨”,更明确地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后来所称的“和而不同”的哲学命 题,把 !殷周以来蕴涵在六经之中丰富 的“和”的思想资 源,引进到儒家的思想体系. 之中,从而 成艿库簇蚕的价值取向,的深入讨论,遂使“和”或和谐理念成为中华文化的公共话语, 《新华文摘》2009年第1期 14.“和”的理念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4分)
“和”之内涵与定位(12汕尾二模)李中华 ①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动时期。随着该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 的理念也逐渐趋于成熟。其成熟的重要标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和”与“同”两 个范畴的对举;二是“和实生物”与“和而不同”这两个重要命题的提出。 ②“和”与“同”两个概念的对举,是由西周末年郑国的史官史伯提出来的。据《国语•郑 语》,郑桓公问史伯:“周其弊乎?”史伯回答说:“恐怕要必然走向衰败”。衰败的主要原因, 是周的统治者“去和而取同”,即没有处理好“和”与“同”的关系,一味地追求“同”而抛 弃“和”。在史伯看来,“和”与“同”是内涵不同的两个概念。“和”是“以它平它”,即 不同的东西相加所形成的共同体;而“同”则是“以同裨同”,即相同的东西再加上相同的东 西,无论加多少,最后还是绝对的单一体。因此,“和”体现的是由不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多样性的 统一,而“同”则是由相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单一性的简单同一。多样性的统一,能够使这个共 同体“丰长而物归之”,即丰富、发展并生成新东西。而单一性的简单同一,则只能是“同则 不继”。《说文》:“继者,续也。”因此,“不继”则为“绝”,即不能产生任何新东西, 从而使单一的同一体走向衰亡和灭绝。 ③史伯认为,这样的道理随处可见::如“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 一种声音构不成动听的音乐,一种颜色构不成美丽的图画,一种味道构不成美味佳肴,一种事 物则无从比较。 ④可见,“和”与“同”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对范畴,只有在两者对举的情况下,才 能更好地理解“和”的内涵,这体现了中国哲学的和谐理念所包含的辩证思维逻辑。“和”是 万物生成发展的根据,也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也就是史伯提出的“和实生物”这一 命题的确切涵义。 ⑤晏婴以五味相济、五音相和的例子来说明“和同之异””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即后 来儒家所谓的“中庸”。意谓如果一道羹汤味道太淡,就增加调料,如果太浓,就加水冲淡。 这样才能使汤的味道平正适中而增加食欲。如果用清水去调剂清水,谁还能去喝它呢?也如同 琴瑟,如果老是弹一种音调,谁还能听它呢?由此晏婴得出一个结论:“同之不可也如是。” ⑥春秋末期,处于社会急剧分化、急剧变动中的孔子,继史伯、晏婴等思想家的“和同之 辨”,更明确地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后来所称的“和而不同”的哲学命 题,把殷周以来蕴涵在六经之中丰富的“和”的思想资源,引进到儒家的思想体系之中,从而 进一步启发了先秦诸子对“和”的深入讨论,遂使“和”或和谐理念成为中华文化的公共话语, 并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 (《新华文摘》2009年第1期) 14. “和”的理念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4分)
解题过程 第一步—审题目 第二步——带着问题回到原文快速阅 读,根据题目要求,筛选信息 第三步——整合信息
解题过程 第一步——审题目 第二步——带着问题回到原文快速阅 读,根据题目要求,筛选信息 第三步——整合信息
14和”的理念成为中华民 族共同的价值取向,经历 了怎样的过程2(4分)
14 “和”的理念成为中华民 族共同的价值取向,经历 了怎样的过程?(4分)
★文章第③段引牛希济《文章论》“忘于教化之 道,以妖艳为胜”,批判对象是什么?有什么 作用? (3分)(09中山一模) ★文中“应该收拾好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 自己的文化精神”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经典 的态度,“文化主体”“文化精神”指的是什 么?我们该如何继承传统文化经典?就阅读中 国古典名著的体会举一例加以说明。 4分 09惠州二模 要看清题目中有几个问题,如果题目中有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一定要逐一作答,切不可 漏答问题或将两个问题合而为一作答
★文章第③段引牛希济《文章论》“忘于教化之 道,以妖艳为胜”,批判对象是什么?有什么 作用? (3分)(09中山一模) ★文中“应该收拾好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 自己的文化精神”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经典 的态度,“文化主体”“文化精神”指的是什 么?我们该如何继承传统文化经典?就阅读中 国古典名著的体会举一例加以说明。 4分 (09惠州二模) 要看清题目中有几个问题,如果题目中有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一定要逐一作答,切不可 漏答问题或将两个问题合而为一作答
、审清题目要求找准答案信息 读题要仔细,看清命题的具体要求,要答什么,答到 什么程度,有何限制,审题时不能漏掉一个字。千万不能 用扫视的方式审题,因为那样就有可能漏掉有用信息。最 好在心里一个一个字的默读题目,必要时要动笔作标记。 在相关的词语下打上着重号,以提醒自己。审题时以下几 个环节不可忽视 ④看有无字数限制。 ①看问题。 ②看要求。 ③看分值。 鞋录看晨忠题红是题早握 点超编 字 要点是不扣分的
一、审清题目要求找准答案信息 读题要仔细,看清命题的具体要求,要答什么,答到 什么程度,有何限制,审题时不能漏掉一个字。千万不能 用扫视的方式审题,因为那样就有可能漏掉有用信息。最 好在心里一个一个字的默读题目,必要时要动笔作标记。 在相关的词语下打上着重号,以提醒自己。审题时以下几 个环节不可忽视: ①看问题。 ②看要求。 ③看分值。 要看清题目中有几个问题,如果题目 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一定要逐一作 答,切不可漏答问题或将两个问题合而为一 作答。 题目上除了提出问题外,往往还对考生答题 作出一些要求。题目中的一些要求往往限定了答 题的范围、角度、形式等。 其中的“‘和’理念经历的过程”就限定了 答题的范围,而考这道题的参考答案也正是紧紧 围绕“过程”这两个字来组织的。 要看清并揣摩题目的分值。试题的分值往往提示了答案 所必须的要点。因为高考阅卷中是“踩点给分的” ,而每 个答案要点的配分如果不是整数会给阅卷带来不便。所以 答案所需要要点数应是能被总分值除尽的。 ④看有无字数限制。 题目中如果有字数限制,那么所限定的字数应该就是答 案所需的大致字数,清楚了这一点,在组织答案时就要注 意不能超过限定的字数,当然也不能比限定的字数少得太 多,因为这样恐怕会遗漏要点的。题目中如果没有字数限 制,那就要尽量多答点,阅卷时多出的要点是不扣分的
“和”之内涵与定位(12汕尾二模)李中华 ①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动时期。随着该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 的理念也逐渐趋于成熟。其成熟的重要标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和”与“同”两 个范畴的对举;二是“和实生物”与“和而不同”这两个重要命题的提出 ②“和”与“同”两个概念的对举,是由西周末年郑国的史官史伯提出来的。据《国语-郑 语》,郑桓公问史伯:“周其弊乎?”史伯回答说:“恐怕要必然走向衰败”。衰败的主要原因 弃“和。在史值看米和”与同是内涵不同的两个概念。和”是“饺它平它, 是周的统治者“去和而取同”,即没有处理好“和”与“同”的关系,一味地追求“同” 不同的东西相加所形成的共同体 西,无论加多少,最后还是绝对的單一体。因此 现的是由不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多样性的 练,而同”则是由相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单性的简单同的简单同 多样性的统一,能够使这个共 发展并生成新东西 而单 只能是“同则 众需 《说文》 者,续也。”因此,“不继”则为“绝”,即不能产生任何新东西, 而使单一的向一体走同衰亡和灭绝 ③史伯认为,这样的道理随处可见::如“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 种声音构不成动听的音乐,一种颜色构不成美丽的图画,一种味道构不成美味佳肴,一种事 物则无从比较。 ④可见,“和”与“同”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对范畴,只有在两者对举的情况下,才 能更好地理解“和”的内涵,这体现了中国哲学的和谐理念所包含的辩证思维逻辑。“和”是 万物生成发展的根据,也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也就是史伯提出的“和实生物”这 命题的确切涵义 ⑤晏婴以五味相济、五音相和的例子来说明“和同之异””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即后 来儒家所谓的“中庯”。意谓如果一道羹汤味道太淡,就增加调料,如果太浓,就加水冲淡。 这样才能使汤的味道平正适中而增加食欲。如果用清水去调剂清水,谁还能去喝它呢?也如 琴瑟,如果老是弹一种音调,谁还能听它呢?由此晏婴得出一个结论:“同之不可也如是。 ⑥春秋末期,处于社会急剧分化、急剧变动中的孔子,继史伯、晏婴等思想家的“和同之 辨”,更明确地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后来所称的“和而不同”的哲学命 题,把 !殷周以来蕴涵在六经之中丰富 的“和”的思想资 源,引进到儒家的思想体系. 之中,从而 成艿库簇蚕的价值取向,的深入讨论,遂使“和”或和谐理念成为中华文化的公共话语, 《新华文摘》2009年第1期 14.“和”的理念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6分)
“和”之内涵与定位(12汕尾二模)李中华 ①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动时期。随着该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 的理念也逐渐趋于成熟。其成熟的重要标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和”与“同”两 个范畴的对举;二是“和实生物”与“和而不同”这两个重要命题的提出。 ②“和”与“同”两个概念的对举,是由西周末年郑国的史官史伯提出来的。据《国语•郑 语》,郑桓公问史伯:“周其弊乎?”史伯回答说:“恐怕要必然走向衰败”。衰败的主要原因, 是周的统治者“去和而取同”,即没有处理好“和”与“同”的关系,一味地追求“同”而抛 弃“和”。在史伯看来,“和”与“同”是内涵不同的两个概念。“和”是“以它平它”,即 不同的东西相加所形成的共同体;而“同”则是“以同裨同”,即相同的东西再加上相同的东 西,无论加多少,最后还是绝对的单一体。因此,“和”体现的是由不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多样性的 统一,而“同”则是由相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单一性的简单同一。多样性的统一,能够使这个共 同体“丰长而物归之”,即丰富、发展并生成新东西。而单一性的简单同一,则只能是“同则 不继”。《说文》:“继者,续也。”因此,“不继”则为“绝”,即不能产生任何新东西, 从而使单一的同一体走向衰亡和灭绝。 ③史伯认为,这样的道理随处可见::如“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 一种声音构不成动听的音乐,一种颜色构不成美丽的图画,一种味道构不成美味佳肴,一种事 物则无从比较。 ④可见,“和”与“同”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对范畴,只有在两者对举的情况下,才 能更好地理解“和”的内涵,这体现了中国哲学的和谐理念所包含的辩证思维逻辑。“和”是 万物生成发展的根据,也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也就是史伯提出的“和实生物”这一 命题的确切涵义。 ⑤晏婴以五味相济、五音相和的例子来说明“和同之异””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即后 来儒家所谓的“中庸”。意谓如果一道羹汤味道太淡,就增加调料,如果太浓,就加水冲淡。 这样才能使汤的味道平正适中而增加食欲。如果用清水去调剂清水,谁还能去喝它呢?也如同 琴瑟,如果老是弹一种音调,谁还能听它呢?由此晏婴得出一个结论:“同之不可也如是。” ⑥春秋末期,处于社会急剧分化、急剧变动中的孔子,继史伯、晏婴等思想家的“和同之 辨”,更明确地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后来所称的“和而不同”的哲学命 题,把殷周以来蕴涵在六经之中丰富的“和”的思想资源,引进到儒家的思想体系之中,从而 进一步启发了先秦诸子对“和”的深入讨论,遂使“和”或和谐理念成为中华文化的公共话语, 并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 (《新华文摘》2009年第1期) 14. “和”的理念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6分)
和”之内涵与定位(12汕尾二模)李中华 ①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动时期。随着该时期政 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的理念也逐渐趋于成熟。其成 熟的重要标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和”与“同” 两个范畴的对举;二是“和实生物”与“和而不同”这两个重 要命题的提出。 ②“和 两个概念的对举,是由西周末年郑国的 史官史伯提山 其 弊乎?”史 因,是周 ①“和”与“同”两个概 同”的 和 念的对举,是由西周末 它”,即 同裨同”, 后还是绝对 年郑国的史官史伯提出 事物多样 性的简单同 来的。 物 归之”,即丰晶、又展开生成新东四。而耳性的间甲呵 则只能是“同则不继”n《说文》;“继者,续#。”因此, 同一体走向衰亡和灭绝
“和”之内涵与定位(12汕尾二模)李中华 ①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动时期。随着该时期政 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的理念也逐渐趋于成熟。其成 熟的重要标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和”与“同” 两个范畴的对举;二是“和实生物”与“和而不同”这两个重 要命题的提出。 ②“和”与“同”两个概念的对举,是由西周末年郑国的 史官史伯提出来的。据《国语•郑语》,郑桓公问史伯:“周其 弊乎?”史伯回答说:“恐怕要必然走向衰败”。衰败的主要原 因,是周的统治者“去和而取同”,即没有处理好“和”与 “同”的关系,一味地追求“同”而抛弃“和”。在史伯看来, “和”与“同”是内涵不同的两个概念。“和”是“以它平 它”,即不同的东西相加所形成的共同体;而“同”则是“以 同裨同”,即相同的东西再加上相同的东西,无论加多少,最 后还是绝对的单一体。因此,“和”体现的是由不同因素构成的 事物多样性的统一,而“同”则是由相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单一 性的简单同一。多样性的统一,能够使这个共同体“丰长而物 归之”,即丰富、发展并生成新东西。而单一性的简单同一, 则只能是“同则不继”。《说文》:“继者,续也。”因此, “不继”则为“绝”,即不能产生任何新东西,从而使单一的 同一体走向衰亡和灭绝。 ①“和”与“同”两个概 念的对举,是由西周末 年郑国的史官史伯提出 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