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实验(一) 授课班级:化工/应化环境20122M2y2) 任课教师:洪成林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无机课程组 2012一2013学年第二学期
石 河 子 大 学 教 案 课程名称: 无机化学实验(一) 授课班级:化工/应化/环境 2012(2)/(2)/(2) 任课教师: 洪成林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系 无机 课程组 2012—2013 学年第一学期
姓名洪成林职称副教授总学时32 使用教材 《无机化学实验》 通过系统地学习本教材可以逐渐熟悉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及无机化 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获得大量物质变化的感性认识。通过进一步熟悉 程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反应,掌握无机化合物的一般分离和制备 方法:加强对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养成独立思 目的 考,独立准备和进行实验能力。培养细致地观察和记录现象,会归纳 综合,正确地处理数据和分析实验,用语言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 章节 章名 学时 实验一 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4 实验二 五水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 4 实验三 I,==I+平衡常数的测定 4 实验四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分 实验五 硝酸钾的制备和提纯 4 实验六 银氨配离子配位数的测定 4 实验七 高锰酸钾的制备 4 实验八 种钴(Ⅲ)配合物的制备
姓 名 洪成林 职 称 副教授 总学时 32 使用教材 《无机化学实验》 课 程 教 学 目 的 通过系统地学习本教材可以逐渐熟悉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及无机化 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获得大量物质变化的感性认识。通过进一步熟悉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反应,掌握无机化合物的一般分离和制备 方法;加强对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养成独立思 考,独立准备和进行实验能力。培养细致地观察和记录现象,会归纳、 综合,正确地处理数据和分析实验,用语言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 学 时 分 配 章 节 章 名 学 时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五 实验六 实验七 实验八 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五水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 I3 - ====I2+I-平衡常数的测定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硝酸钾的制备和提纯 银氨配离子配位数的测定 高锰酸钾的制备 一种钴(Ⅲ)配合物的制备 4 4 4 4 4 4 4 4
年月日 1.学习气体相对密度法测定相对分子量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 2.加深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阿佛加德罗定律: 目的 3.巩固使用启普发生器和熟悉洗涤、干燥气体的装置。 实验一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教学 一、制备二氧化碳气体: 内容 二、除硫化氢,酸雾和水气: 三、称量。 教学重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点、难 二氧化碳需净化、干燥 点及教 学方法 方法:采用课堂演示和讲授相结合 作业、 思考题 课后思考题与实验报告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榮 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 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 记 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②较合适③不合适 4.其它。 注:课后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1
- 1 -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1.学习气体相对密度法测定相对分子量的原理和方法; 2.加深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阿佛加德罗定律; 3.巩固使用启普发生器和熟悉洗涤、干燥气体的装置。 教 学 内 容 实验一 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一、制备二氧化碳气体; 二、除硫化氢,酸雾和水气; 三、称量。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二氧化碳需净化、干燥 方法:采用课堂演示和讲授相结合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课后思考题与实验报告 课 后 记 1. 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①顺利; ②较紧张; ③未完成; ④其他。 2. 学生课堂纪律: ①良好 ②一般 ③较差 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 ②较合适 ③不合适 4.其它。 注:课后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月日 1.学习硫酸溶液及氯化铁溶液配置方法: 教学 2.硫酸铜晶体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结晶水合物,当加热到150℃左右时 目的 将全部失去结晶水,根据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可推算出其晶体的结晶 水含量。 实验二 溶液配制和硫酸铜结晶水测定 教学 一、硫酸溶液及氯化铁溶液配置 内容 二、加热方法、干燥器使用 三、称量。 教学重①称前研细②小火加热;③在干燥器中冷却:④不能用试管 点、难 代替坩埚:⑤加热要充分但不“过头”(温度过高CuSO4也分解) 点及教 学方法 作业 思考题 课后思考题与实验报告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 后 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 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②较合适③不合适 4甘户 注:课后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 2 -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1.学习硫酸溶液及氯化铁溶液配置方法; 2.硫酸铜晶体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结晶水合物,当加热到 150℃左右时 将全部失去结晶水,根据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可推算出其晶体的结晶 水含量。 教 学 内 容 实验二 溶液配制和硫酸铜结晶水测定 一、硫酸溶液及氯化铁溶液配置 二、加热方法、干燥器使用 三、称量。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① 称前研细; ② 小火加热; ③ 在干燥器中冷却; ④ 不能用试管 代替坩埚; ⑤ 加热要充分但不“过头”(温度过高 CuSO4 也分解)。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课后思考题与实验报告 课 后 记 1. 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①顺利; ②较紧张; ③未完成; ④其他。 2. 学生课堂纪律: ①良好 ②一般 ③较差 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 ②较合适 ③不合适 4.其它。 注:课后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月日 1.测定1=+1的平衡常数: 教学 2.加强对化学平衡、平衡常数的理解并了解平衡移动的原理: 目的 3.练习滴定操作。 实验三1, =I+T平衡常数的测定 制备碘一碘化钾溶液: 教学 二、 用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 内容 三、数据记录与处理。 教学重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点、难 碘量瓶要及时盖好瓶塞:碘量瓶要充分振荡。 点及教 学方法 方法:采用课堂演示和讲授相结合 作业、 思考题 课后思考题及实验报告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 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 记 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②较合适③不合适 4.其它。 注:课后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3
- 3 -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1.测定 I3 - ===I- +I2的平衡常数; 2.加强对化学平衡、平衡常数的理解并了解平衡移动的原理; 3.练习滴定操作。 教 学 内 容 实验三 I3 - ====I2+I-平衡常数的测定 一、制备碘-碘化钾溶液; 二、用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 三、数据记录与处理。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碘量瓶要及时盖好瓶塞;碘量瓶要充分振荡。 方法:采用课堂演示和讲授相结合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课后思考题及实验报告 课 后 记 1. 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①顺利; ②较紧张; ③未完成; ④其他。 2. 学生课堂纪律: ①良好 ②一般 ③较差 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 ②较合适 ③不合适 4.其它。 注:课后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 月 教学 1.熟练掌握水浴加热、常压过滤和减压过滤等基本操作。 目的 2. 了解复盐的一般特征和制备方法。 实验四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1.铁屑的净化: 教学 2.硫酸亚铁的制备: 内容 3.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教学重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点、难 要及时补充水分;结晶时不能骤冷 点及教 方法:课堂演示和讲授相结合 学方法 作业、 课后思考题及实验报告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 后 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 记 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②较合适③不合适 4.其它。 注:课后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 4 -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1.熟练掌握水浴加热、常压过滤和减压过滤等基本操作。 2.了解复盐的一般特征和制备方法。 教 学 内 容 实验四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1.铁屑的净化; 2.硫酸亚铁的制备; 3.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要及时补充水分;结晶时不能骤冷。 方法:课堂演示和讲授相结合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课后思考题及实验报告 课 后 记 1. 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①顺利; ②较紧张; ③未完成; ④其他。 2. 学生课堂纪律: ①良好 ②一般 ③较差 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 ②较合适 ③不合适 4.其它。 注:课后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月日 教学 1.掌握利用溶解度不同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方法 目的2加强对溶解平衡、重结晶纯化原理: 实验五硝酸钾的制备和提纯 一、利用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别,用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教学 二、重结晶法提纯粗硝酸钾,进一步巩周溶解、过滤、结晶等操作 内容 三、称量,计算产率: 四、检验产品纯度。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教学重 点、难 应小火加热,趁热过滤除去NaCI 点及教 学方法方法:采用课堂演示和讲授相结合 作业、 思考题 课后思考题及实验报告 (讨论 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 记 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 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②较合适③不合适 4.其它。 注:课后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祝及教学体会等。 .5
- 5 -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1.掌握利用溶解度不同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方法 2.加强对溶解平衡、重结晶纯化原理; 教 学 内 容 实验五 硝酸钾的制备和提纯 一、利用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别,用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二、重结晶法提纯粗硝酸钾,进一步巩固溶解、过滤、结晶等操作; 三、称量,计算产率; 四、检验产品纯度。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应小火加热,趁热过滤除去 NaCl 方法:采用课堂演示和讲授相结合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课后思考题及实验报告 课 后 记 1. 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①顺利; ②较紧张; ③未完成; ④其他。 2. 学生课堂纪律: ①良好 ②一般 ③较差 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 ②较合适 ③不合适 4.其它。 注:课后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月 教学 1.使用化学分析法测定配位数。 目的 2.加强对配位平衡、沉淀平衡的理解并了解平衡移动的原理; 3.练习滴定操作。 实验六 银氨配离子配位数的测定 1. 定量的NH和KBr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当AgNO3浓度为 一定值时,溶液中只存在Ag*+mNH3=Ag(NH3)M一种平衡。 教学 2.继续滴加AgNO3溶液,直到开始出现沉淀AgBr,这时溶液中出原 内容先的AgNM配位平衡外,又出现了一种沉淀平衡 Ag*+Br=AgBrl 3.数字关系式g[AgNH)M][Br]=mlg[NH+lgk式中lgk=-Igksp lg$m作图所得斜率为m,截距为lgk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教学重 掌握无机制备的基本操作以及制备反应条件的探求方法, 点、雅 点及教 方法:课堂演示和讲授相结合 学方法 作业、 课后思考题及实验报告 思考题 (讨论 题)人阅 读材料 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 后 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 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②较合适③不合适 4.其它 注:课后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61
- 6 -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1.使用化学分析法测定配位数。 2.加强对配位平衡、沉淀平衡的理解并了解平衡移动的原理; 3.练习滴定操作。 教 学 内 容 实验六 银氨配离子配位数的测定 1.一定量的 NH3 和 KBr 溶液中滴加 AgNO3 溶液,当 AgNO3 浓度为 一定值时, 溶液中只存在 Ag++mNH3= Ag(NH3)M 一种平衡。 2.继续滴加 AgNO3 溶液,直到开始出现沉淀 AgBr↓,这时溶液中出原 先 的 Ag(NH)M 配位平衡外,又出现了一种沉淀平衡: Ag+ + Br- = AgBr↓ 3.数字关系式 lg[Ag(NH)M][ Br- ]=mlg[NH3]+lgk 式中 lgk=lgksp + lgβm 作图所得斜率为 m,截距为 lgk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掌握无机制备的基本操作以及制备反应条件的探求方法。 方法:课堂演示和讲授相结合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课后思考题及实验报告 课 后 记 1. 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①顺利; ②较紧张; ③未完成; ④其他。 2. 学生课堂纪律: ①良好 ②一般 ③较差 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 ②较合适 ③不合适 4.其它。 注:课后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月 1.掌握制备金属配合物的常用方法 一水溶液中的取代和氧化还原反 教学 应: 目的 2.了解配合物制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初步推断配合物的组成。 实验七一种结(Ⅲ)配合物的制备 1.制备(Ⅲ)配合物 教学 2.推断配合物的组成。 内容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方法:课堂演示和讲授相结合 学方法 作业、 课后思考题及实验报告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 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 ⊙ 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②较合适③不合适 4.其它 注:课后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7
- 7 -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1.掌握制备金属配合物的常用方法——水溶液中的取代和氧化还原反 应; 2.了解配合物制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初步推断配合物的组成。 教 学 内 容 实验七 一种钴(Ⅲ)配合物的制备 1.制备(Ⅲ)配合物; 2.推断配合物的组成。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方法:课堂演示和讲授相结合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课后思考题及实验报告 课 后 记 1. 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①顺利; ②较紧张; ③未完成; ④其他。 2. 学生课堂纪律: ①良好 ②一般 ③较差 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 ②较合适 ③不合适 4.其它。 注:课后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月 「1.学习碱熔法由二氧化锰制备高锰酸钾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学 2、学会熔融、浸取操作方法。 目的 3、巩固过滤、结晶和重结晶等基本操作。 4、掌握锰的各种氧化态之间相互转化关 实验八高锰酸钾的制备 教学 一、熔融、浸取操作: 内容 二、过滤、结晶和重结晶等基本操作: 三、测定溶液的H。 教学重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点、难 熔融反应要彻底 点及教 调节酸度要合适,否则歧化反应有问题 学方法 方法:采用课堂演示和讲授相结合 作业、 思考题 课后思考题及实验报告 (讨论 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荣 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 后记 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 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②较合适③不合适 4.其它。 注:课后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 8 -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的 1. 学习碱熔法由二氧化锰制备高锰酸钾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学会熔融、浸取操作方法。 3、巩固过滤、结晶和重结晶等基本操作。 4、掌握锰的各种氧化态之间相互转化关 教 学 内 容 实验八 高锰酸钾的制备 一、熔融、浸取操作; 二、过滤、结晶和重结晶等基本操作; 三、测定溶液的 PH。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熔融反应要彻底 调节酸度要合适,否则歧化反应有问题 方法:采用课堂演示和讲授相结合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课后思考题及实验报告 课 后 记 1. 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①顺利; ②较紧张; ③未完成; ④其他。 2. 学生课堂纪律: ①良好 ②一般 ③较差 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 ②较合适 ③不合适 4.其它。 注:课后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