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客悦读 (thinker readings) 业号18504 ·(16721197020年政号兴薄帐号 80172507960= 幸福之路 贝特兰·罗素通情达理集 Bertrand Russell 英罗素著 傅雷译 天津人民出版社
总序 周国平 本丛书是从西方自古及今人文经典著作中选择比较轻松 易读的文本,按照主题分辑,按照作者分册,陆续出版的。 这套丛书的宗旨是“经典文本,轻松阅读”,很合我读书的 旨趣,我来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 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 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 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 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 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 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 得到了许多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 幸福之路—一贝特兰·罗素通情达理集
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作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 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 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 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 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 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 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 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 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我们翻开它们,便会发 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美的精神世界。 一个人如果并无精神上的需要,读什么倒是无所谓的, 否则就必须慎于选择。也许没有一个时代拥有像今天这样多 的出版物,然而,很可能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阅读 得少。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人尤其必须懂得拒绝和排除,才 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这是我主张坚决不读二三流乃至不人 流读物的理由。 图书市场上有一件怪事,别的商品基本上是按质论价, 唯有图书不是。同样厚薄的书,不管里面装的是垃圾还是金 子,价钱都差不多。更怪的事情是,人们宁愿把可以买回金 子的钱用来买垃圾。至于把宝贵的生命耗费在垃圾上还是金 子上,其间的得失就完全不是钱可以衡量的了。 古往今来,书籍无数,没有人能够单凭一己之力从中筛 2 Bertrand Russell
选出最好的作品来。幸亏我们有“时间”这位批评家,虽然 它也未必绝对智慧和公正,但很可能是一切批评家中最智慧 和最公正的一位,多么独立思考的读者也不妨听一听它的建 议。所谓经典,就是“时间”这位批评家向我们提供的建议。 对经典也可以有不同的读法。一个学者可以把经典当作 学术研究的对象,对某部经典或某位经典作家的全部著作下 考证和诠释的工夫,从思想史、文化史、学科史的角度进行 分析。这是学者的读法。但是,如果一部经典只有这一种读 法,我就要怀疑它作为经典的资格。唯有今天仍然活着的经 典才配叫作经典,它们不但属于历史,而且超越历史,仿佛 有一个不死的灵魂在其中永存。正因为如此,在阅读它们 时,不同时代的个人都可能感受到一种灵魂觉醒的惊喜。在 这个意义上,经典属于每一个人。 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不妨就把 经典当作闲书来读。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 轻松的。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读不懂不 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已兴趣的著作和章 节。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 熏染出来的。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 一种消遣。事实上,许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作最好的 消遭的。能否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精神的极大愉悦,这差不 多是对心智品质的一种检验。不过,也请记住,经典虽然属 幸福之路一贝特兰·罗素通情达理集 3
于每一个人,但永远不属于大众。我的意思是说,读经典的 轻松绝对不同于读大众时尚读物的那种轻松。每一个人只能 作为有灵魂的个人,而不是作为无个性的大众,才能走到经 典中去。如果有一天你也陶醉于阅读经典这种美妙的消遺, 你就会发现,你已经距离一切大众娱乐性质的消遭多么遥远。 根据以上理解,我祝愿这套读本成为普通读者和人文经 典之间的一座桥梁,使更多的人品尝到读经典的愉快,也使 更多的人文大师成为普通读者的心灵朋友。 4 Bertrand Russell
再版弁言 周国平 三年前,遵本丛书主编陈德中君之嘱,我为之写序。此 后,丛书中的选目陆续出版,很受读者欢迎,我本人也喜 欢。现在易名“醒客悦读”重新出版,陈君嘱我再写几句 话。那么,我就画蛇添足,说一说对丛书新名称的理解罢。 把Thinker Readings译作“醒客悦读”,我觉得很有 意思,音义两恰。听说最早把Thinker妙译为“醒客”的 是我的朋友萧瀚,万圣书屋用作了咖啡座的名称。中国的屈 原、希腊的赫拉克利特,都早已把思想者喻为醒着的人,而 把不思想的人喻为昏睡或烂醉之徒。众人皆醉,唯我独醒, 这诚然是很痛苦的。但是,醒客自有醒客的快乐,而其中的 一项莫大快乐便是阅读。阅读经典,就是今天的醒客与历史 上那些伟大的醒客对话。这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你并不孤 幸福之路一贝特兰·罗素通情达理集 1
独,存在着一个醒客的世界,这个世界超越于历史的变迁和 人间的喧哗而长存,把一切时代的思想者联结成一个整体。 如果你是一个醒客,我就祝愿你走进这个世界,与伟大 的醒客们为伍,品尝与他们对话的快乐。 2007年4月2日 2 Bertrand Russell
前言:世纪的智者 杨玉成 罗素的生平和著作 罗素,1872年5月18日生于英国辉格党贵族世家。其 祖父约翰·罗素勋爵是维多利亚时代辉格党的一位著名的改 革家,曾两度出任首相。其父亲安伯利·罗素子爵是一位激 进的自由主义者,热心于社会改革,因为鼓吹节育而失去国 会的议席。罗素4岁前就失去双亲,由祖母抚养。他的祖母 在道德方面要求极严格,精神上无所畏惧,敢于蔑视习俗, 曾以经文“勿随众人作恶”题赠给罗素,这句话成为罗素一 生道德上的座右铭。 罗素的童年是孤独的。他的祖母没有让他上一般贵族子 弟上的公学,而是让他在家里接受保姆和家庭教师的教育。 罗素在青少年时期先后对数学、历史和文学感兴趣。11岁 幸福之路—一贝特兰·罗素通情达理集
时,他的哥哥教给他欧几里得几何学,从此数学成为他一生 的爱好。他的叔叔零零碎碎地给他讲过一些科学知识。他很 快发现科学和宗教是有矛盾的。他在祖父的书房里,阅读了 大量历史和文学著作,这对他以后的著述有很大的影响。 1890年,罗素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数学、哲 学和经济学。他的数学老师怀特海非常赏识他的才能,介绍 他与时任剑桥大学讲师的哲学家麦克塔戈和后来成为著名哲 学家的穆尔相识。罗素于1893年首先获得数学学位,而后 在第四学年转向哲学,并获得伦理科学学位。他对选择以哲 学或经济学为职业犹豫不决,但最终选择了前者,撰写了一 篇论述非欧几里得几何学的研究员资格论文,这篇成功的论 文使他在三一学院获得为期六年的研究员职位。在剑桥大学 任研究员时,他想知道自己在实验科学方面是否有才能,因 此他安排一段时间在卡文迪许实验室工作,但他很快发现自 已没有这方面的才能。当然,至少在1930年代早期之前, 他努力跟踪新物理学的发展。 1894年,罗素不顾家人反对,与比他年长5岁的美国 姑娘阿鲁丝·伯尔萨尔·史密斯结婚。婚后第二年,他和妻 子一道去柏林,在那里研究政治学和经济学,仔细阅读马克 思的《资本论》,与德国工人运动领袖倍倍尔和李卜克内西 等来往,还参加工人的集会。罗素这些活动的成果,表现在 1896年出版的《德国的社会民主》这本著作中。第二年,他 2 Bertrand Russell
又出版了《论几何学的基础》,这是在他研究员资格论文的 基础上整理而成的。1898年罗素追随穆尔反叛黑格尔哲学, 转向新实在论。1900年,《莱布尼茨哲学述评》出版,这是 根据他于1899年在剑桥大学代替麦克塔戈所作的一系列演 讲整理而成的。 1900年7月,罗素在巴黎的国际哲学会议上遇到意大 利逻辑学家皮亚诺,在皮亚诺的数理逻辑系统中找到他多年 来所寻求的“用于逻辑分析的工具”,从而使他在实现把数 学还原为逻辑的技术可能性上打开了眼界。罗素对皮亚诺的 技术进行改进,而后转到分析数学基本概念工作上。在几个 月里,他处于智力上的巅峰状态,灵感有如泉涌,每天都有 新的发现和新的收获。罗素于该年年底完成《数学的原理》 (The Principles of Mathematics)的初稿,经过仔细修 改于1903年出版,这部著作至今依然是数学基础研究发展 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在这之后,罗素和怀特海合作撰写《数学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这是一项极其艰苦巨大的精神劳动。罗素 主要负责哲学方面的内容,怀特海主要负责数学方面的内 容。他们相互交换草稿,共同订正。其工作的巨大成果分为 三大卷分别于1910、1912和1913年出版。这部巨著是20 世纪科学的重大成果,被誉为是“人类心灵的最高成就之 一”,为罗素赢得了学术上的崇高地位和荣誉。但据说世界 幸福之路一一贝特兰·罗素通情达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