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作者的情感线索。 2、赏析绿枝条形象的语言描写,探究绿的内涵。 3、理解“绿”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的赞美,对忠贞不屈的民族气 节的赞颂。 教学重点: 1、赏析绿枝条形象的语言描写,探究绿的内涵 2、理解“绿”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的赞美,对忠贞不屈的民族气 节的赞颂。 教学难点: 理解“绿”在本文中的象征意义,学习并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写 一片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作家陆蠡。巴金曾这样评价他,说他有“优 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说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 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让我们一起拜读他的这 篇代表作,去触摸他崇髙的灵魂,并一起去享受一株常春藤带给我们 的感动 、整体感知
《囚绿记》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作者的情感线索。 2、赏析绿枝条形象的语言描写,探究绿的内涵。 3、理解“绿”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的赞美,对忠贞不屈的民族气 节的赞颂。 教学重点: 1、赏析绿枝条形象的语言描写,探究绿的内涵。 2、理解“绿”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的赞美,对忠贞不屈的民族气 节的赞颂。 教学难点: 理解“绿”在本文中的象征意义,学习并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写 一片段。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设计: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作家陆蠡。巴金曾这样评价他,说他有“优 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说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 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让我们一起拜读他的这 篇代表作,去触摸他崇高的灵魂,并一起去享受一株常春藤带给我们 的感动。 二、整体感知
1、解题:观察“囚”字,有什么特点?它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会意字。把人围在一个封闭的四方院落里,就是囚了。“囚” 的对象往往是人,而本文囚禁的对象是常春藤的绿枝条,这里的“囚 绿”是把绿拟人化了 、简介陆蠡。 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家、翻译家,抗日烈士。1931 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后在上海文化出版社任编辑,业余从事 散文创作和翻译。1942年因出版抗日书籍,被日本宪兵扣留,惨遭 杀害,时年34岁。1983年,国家民政部追认他为革命烈士。出版过 散文集有《海星》《竹刀》《囚绿记》等,译著有《罗亭》《鲁宾逊漂 流记》。 3、写作背景。 文中13段明确告诉我们“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本文写于1938年, 当时正是“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国难当头,陆蠡借怀念一年 以前在北平暂住的公寓窗外的常春藤,发出了要挣脱黑暗幽囚,去迎 接光明的呐喊,抒发了自己热爱自由、追求光明和仇恨日寇的感情。 4、预习检测 字音:陆蠡l涸辙he 蕈菌ⅹun 猗郁y 瞥见pi移徙xi 婆娑suo 成语: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急不暇择:来不及选择。 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解题:观察“囚”字,有什么特点?它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会意字。把人围在一个封闭的四方院落里,就是囚了。“囚” 的对象往往是人,而本文囚禁的对象是常春藤的绿枝条,这里的“囚 绿”是把绿拟人化了。 2、简介陆蠡。 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家、翻译家,抗日烈士。1931 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后在上海文化出版社任编辑,业余从事 散文创作和翻译。1942 年因出版抗日书籍,被日本宪兵扣留,惨遭 杀害,时年 34 岁。1983 年,国家民政部追认他为革命烈士。出版过 散文集有《海星》《竹刀》《囚绿记》等,译著有《罗亭》《鲁宾逊漂 流记》。 3、写作背景。 文中 13 段明确告诉我们“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本文写于 1938 年, 当时正是“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国难当头,陆蠡借怀念一年 以前在北平暂住的公寓窗外的常春藤,发出了要挣脱黑暗幽囚,去迎 接光明的呐喊,抒发了自己热爱自由、追求光明和仇恨日寇的感情。 4、预习检测 字音:陆蠡 lǐ 涸辙 hé 蕈菌 xùn 猗郁 yī 瞥见 piē 移徙 xǐ 婆娑 suō 成语: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急不暇择:来不及选择。 三、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围绕绿,作者记叙了自己的哪些行为?作者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提示:寻绿(1-4段):喜悦满足 赏绿(5-7段):喜爱留恋 囚绿(8-12段):无比的喜悦爱怜 放绿(13段):尊敬祝福 怀绿(14段):怀念期盼 四、品读课文,理解情感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合作探究,讨论解决 (1)文章以作者对绿的感情变化为线索,通过写囚禁又释放常春 藤绿枝条的事情,来表达自己对绿的喜爱。这个绿,在文中是一个什 么样的形象?找出描写绿枝条自然形象的语言进行赏析、体会。 提示:囚绿前:伸须、攀缘、舒叶、观赏纤细的脉络,嫩芽;依旧伸 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写出生命力旺盛 的状态 囚绿后: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 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写出顽强不屈、向往光明与自由的特点 颜色:失去青苍的颜色一柔绿一嫩黄 形态:先前的“浆汁丰富”一细瘦一娇弱,并把它比作病了的孩子 (2)这个绿枝条的自然属性特征是什么? 提示:永远向着阳光生长。 (3)绿枝条愿意被囚吗?一个“渐渐”写出它颜色由深而浅,枝条
1、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围绕绿,作者记叙了自己的哪些行为?作者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提示:寻绿(1—4 段):喜悦 满足 赏绿(5—7 段):喜爱 留恋 囚绿(8—12 段):无比的喜悦 爱怜 放绿(13 段):尊敬 祝福 怀绿(14 段):怀念 期盼 四、品读课文,理解情感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合作探究,讨论解决。 (1)文章以作者对绿的感情变化为线索,通过写囚禁又释放常春 藤绿枝条的事情,来表达自己对绿的喜爱。这个绿,在文中是一个什 么样的形象?找出描写绿枝条自然形象的语言进行赏析、体会。 提示:囚绿前:伸须、攀缘、舒叶、观赏纤细的脉络,嫩芽;依旧伸 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写出生命力旺盛 的状态。 囚绿后: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 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写出顽强不屈、向往光明与自由的特点。 颜色:失去青苍的颜色—柔绿—嫩黄 形态:先前的“浆汁丰富”—细瘦—娇弱,并把它比作病了的孩子 (2)这个绿枝条的自然属性特征是什么? 提示:永远向着阳光生长。 (3)绿枝条愿意被囚吗?一个“渐渐”写出它颜色由深而浅,枝条
由粗而细的过程,以死来表达对光明自由的向往的特点。它以死抗争 的行为中可以发现它具有怎样的精神? 提示: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 (4)作者正是被这种精神所感动,决定释放绿枝条。这里的“绿” 还被作者赋予了怎样的象征意义呢? 提示:联系本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生平 象征意义:一是象征作者向往自由和光明的情怀; 二是象征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 三是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激励和召唤。 总结:陆蠡借赞扬绿枝条的精神,赞扬了中华民族忠贞不屈的民族气 节。绿是囚不住的,自由光明也必将到来 五、拓展延伸 这篇课文用拟人的手法来写景状物,赋予景物“性格”“气质”,取得 了特殊的艺术效果。试着借鉴本文的写法,调动你的情感和想象,描 述一种景物,力求写出景物的特征。 提示:向日葵:向阳仙人掌:耐旱梅花:不畏严寒
由粗而细的过程,以死来表达对光明自由的向往的特点。它以死抗争 的行为中可以发现它具有怎样的精神? 提示: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 (4)作者正是被这种精神所感动,决定释放绿枝条。这里的“绿” 还被作者赋予了怎样的象征意义呢? 提示:联系本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生平。 象征意义:一是象征作者向往自由和光明的情怀; 二是象征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 三是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激励和召唤。 总结:陆蠡借赞扬绿枝条的精神,赞扬了中华民族忠贞不屈的民族气 节。绿是囚不住的,自由光明也必将到来。 五、拓展延伸 这篇课文用拟人的手法来写景状物,赋予景物“性格”“气质”,取得 了特殊的艺术效果。试着借鉴本文的写法,调动你的情感和想象,描 述一种景物,力求写出景物的特征。 提示:向日葵:向阳 仙人掌:耐旱 梅花:不畏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