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教案 课程名称儿科护理技术专业护理教学时数教师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课程内容 项目十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任务一小儿消化系统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小儿消化系统的特点,健康小儿粪便的特点,准确率 达90%以上 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对小儿进行护理评估 素质目标:就真务实、严谨慎独的工作态度 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 健康小儿粪便的特点 教学难点 小儿的消化系统的特点 教学方法 混合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手段 板书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教学手段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教 案 课程名称 儿科护理技术 专业 护理 教学时数 教师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课程内容 项目十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任务一 小儿消化系统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小儿消化系统的特点,健康小儿粪便的特点,准确率 达 90%以上 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对小儿进行护理评估 素质目标:就真务实、严谨慎独的工作态度 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 健康小儿粪便的特点 教学难点 小儿的消化系统的特点 教学方法 混合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小组讨论法 教学手段 板书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 备注 项目十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任务一小儿消化系统的特点 【口腔】 足月新生儿出生时具有较好的吸吮和吞咽功能,两颊脂 肪垫发育良好,有利于吸吮,早产儿则吸吮和吞咽功能均差 3个月以下儿童唾液中淀粉酶含量低,不宜喂淀粉类食物。3~ 4个月时唾液分泌开始增加,5~6个月时明显增多,而婴儿 口底浅,不能及时吞咽,可出现生理性流涎。2周岁后,唾液 腺功能与成人相同。 【食管】 婴儿食管呈漏斗状,黏膜纤弱,腺体缺乏,弹力组织及 肌层尚不发达,食管下段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 差,常发生胃食管反流,一般在8~10个月时症状消失。 【胃】 婴儿胃呈水平位,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而贲门括约肌发 育不成熟,加上吮奶时常同时吞咽过多空气,易导致溢奶和 呕吐。足月新生儿胃容量30~60ml,1~3个月时90一150m1 1岁时250~300m1。因哺乳不久幽门开放,胃内容物逐渐流 入十二指肠,故实际哺乳量常超过上述胃容量。胃排空时间 因食物种类不同而异:稠厚而乳凝块大的乳汁排空慢;水的 排空时间为1.5~2小时,母乳2~3小时,牛乳3~4小时
教学内容 备注 项目十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任务一 小儿消化系统的特点 【口腔】 足月新生儿出生时具有较好的吸吮和吞咽功能,两颊脂 肪垫发育良好,有利于吸吮,早产儿则吸吮和吞咽功能均差。 3 个月以下儿童唾液中淀粉酶含量低,不宜喂淀粉类食物。3~ 4 个月时唾液分泌开始增加, 5~6 个月时明显增多,而婴儿 口底浅,不能及时吞咽,可出现生理性流涎。2 周岁后,唾液 腺功能与成人相同。 【食管】 婴儿食管呈漏斗状,黏膜纤弱,腺体缺乏,弹力组织及 肌层尚不发达,食管下段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 差,常发生胃食管反流,一般在 8~10 个月时症状消失。 【胃】 婴儿胃呈水平位,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而贲门括约肌发 育不成熟,加上吮奶时常同时吞咽过多空气,易导致溢奶和 呕吐。足月新生儿胃容量 30~60ml,1~3 个月时 90~150ml, 1 岁时 250~300ml。因哺乳不久幽门开放,胃内容物逐渐流 入十二指肠,故实际哺乳量常超过上述胃容量。胃排空时间 因食物种类不同而异:稠厚而乳凝块大的乳汁排空慢;水的 排空时间为 1.5~2 小时,母乳 2~3 小时,牛乳 3~4 小时
早产儿胃排空慢,易发生胃潴留。 【肠】 儿童肠道相对较长,总长为身长的5~7倍(成人为4.5 倍),分泌及吸收面积较大,黏膜血管丰富,有利于消化吸收 儿童肠系膜相对较长且柔软,黏膜下组织松弛,升结肠与后 壁固定差,肠活动度大,易发生肠套叠、肠扭转。早产儿肠 乳糖酶活性低,易发生乳糖吸收不良;肠蠕动协调能力差, 易发生粪便滞留、胎粪延迟排出,甚至发生功能性肠梗阻: 婴幼儿尤其是未成熟儿肠壁薄,通透性高,肠壁薄屏障作用 差,肠内毒素、过敏原及不完全分解产物可经肠黏膜吸收, 引起全身性感染或变态反应性疾病。 【肝】 年龄越小肝相对越大,婴幼儿肝在右肋和剑突下触及, 质地柔软、无压痛,67岁后不应再触及。儿童肝血管丰富, 肝细胞再生能力强。肝细胞发育尚不完善,肝功能不成熟, 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解毒能力差。在心力衰竭、缺氧、感 染、中毒等病理情况下,易发生肝肿大和变性。 【胰腺】 婴儿出生时胰液分泌量少,3~4个月时增多,6个月以 内儿童的胰淀粉酶活性较低,1岁后始接近成人。新生儿及幼 婴胰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均较低,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 化和吸收功能较差
早产儿胃排空慢,易发生胃潴留。 【肠】 儿童肠道相对较长,总长为身长的 5~7 倍(成人为 4.5 倍),分泌及吸收面积较大,黏膜血管丰富,有利于消化吸收。 儿童肠系膜相对较长且柔软,黏膜下组织松弛,升结肠与后 壁固定差,肠活动度大,易发生肠套叠、肠扭转。早产儿肠 乳糖酶活性低,易发生乳糖吸收不良;肠蠕动协调能力差, 易发生粪便滞留、胎粪延迟排出,甚至发生功能性肠梗阻; 婴幼儿尤其是未成熟儿肠壁薄,通透性高,肠壁薄屏障作用 差,肠内毒素、过敏原及不完全分解产物可经肠黏膜吸收, 引起全身性感染或变态反应性疾病。 【肝】 年龄越小肝相对越大,婴幼儿肝在右肋和剑突下触及, 质地柔软、无压痛,6~7 岁后不应再触及。儿童肝血管丰富, 肝细胞再生能力强。肝细胞发育尚不完善,肝功能不成熟, 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解毒能力差。在心力衰竭、缺氧、感 染、中毒等病理情况下,易发生肝肿大和变性。 【胰腺】 婴儿出生时胰液分泌量少,3~4 个月时增多,6 个月以 内儿童的胰淀粉酶活性较低,1 岁后始接近成人。新生儿及幼 婴胰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均较低,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 化和吸收功能较差
【肠道细菌】 胎儿消化道内无细菌,出生后数小时细菌即经口、鼻或 肛门侵入肠道。一般情况下胃内几乎无菌,以结肠和直肠细 菌最多。肠道菌群受食物成分影响,单纯母乳喂养儿以双歧 杆菌为主:人工喂养儿和混合喂养儿肠内的大肠埃希菌、嗜 酸杆菌、双歧杆菌及肠球菌所占比例几乎相等。正常肠道菌 群对侵入肠道的致病菌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健康儿童粪便】 儿童排便次数和粪便性质与年龄及食物种类有关。 1.胎粪新生儿生后12小时内开始排便,如出生后24 小时内无胎粪排出,应检查有无肛门闭锁等消化道畸形。胎 粪由胎儿肠道脱落的上皮细胞、消化液及吞下的羊水浓缩而 成,为深墨绿色、黏稠、无臭味。若喂乳充分,2~3天后逐 渐过度为黄糊状粪便。 2.母乳喂养儿粪便大多为金黄色,均匀糊状,偶有细 小乳凝块,有时稀薄或微绿色,有酸性气味,不臭,每日2~ 4次。 3.人工喂养儿粪便牛、羊乳喂养儿粪便为淡黄色,较 干厚,多成形,含乳凝块较多、较大,呈碱性或中性反应, 量多而较臭,每日排便1~2次,易发生便秘。 4.混合喂养儿粪便其粪便与人工喂养儿相似,但质地 较软、颜色较黄。添加谷类、蛋、肉、蔬菜等辅食后,粪便
【肠道细菌】 胎儿消化道内无细菌,出生后数小时细菌即经口、鼻或 肛门侵入肠道。一般情况下胃内几乎无菌,以结肠和直肠细 菌最多。肠道菌群受食物成分影响,单纯母乳喂养儿以双歧 杆菌为主;人工喂养儿和混合喂养儿肠内的大肠埃希菌、嗜 酸杆菌、双歧杆菌及肠球菌所占比例几乎相等。正常肠道菌 群对侵入肠道的致病菌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健康儿童粪便】 儿童排便次数和粪便性质与年龄及食物种类有关。 1.胎粪 新生儿生后 12 小时内开始排便,如出生后 24 小时内无胎粪排出,应检查有无肛门闭锁等消化道畸形。胎 粪由胎儿肠道脱落的上皮细胞、消化液及吞下的羊水浓缩而 成,为深墨绿色、黏稠、无臭味。若喂乳充分,2~3 天后逐 渐过度为黄糊状粪便。 2.母乳喂养儿粪便 大多为金黄色,均匀糊状,偶有细 小乳凝块,有时稀薄或微绿色,有酸性气味,不臭,每日 2~ 4 次。 3.人工喂养儿粪便 牛、羊乳喂养儿粪便为淡黄色,较 干厚,多成形,含乳凝块较多、较大,呈碱性或中性反应, 量多而较臭,每日排便 1~2 次,易发生便秘。 4.混合喂养儿粪便 其粪便与人工喂养儿相似,但质地 较软、颜色较黄。添加谷类、蛋、肉、蔬菜等辅食后,粪便
性状逐渐接近成人。 【小结】 师生互动,总结回顾本次课的内容,学习重点,布置课 后思考题、拓展作业和预习提示
性状逐渐接近成人。 【小结】 师生互动,总结回顾本次课的内容,学习重点,布置课 后思考题、拓展作业和预习提示
教案底页 复习思考和拓展作业 1.简述小儿消化系统的特点? 2.简述健康小儿粪便的特点? 预习提示 查阅教材、参考书和网络,讨论病例 填表日期 年月日
教案底页 复习思考和拓展作业 1.简述小儿消化系统的特点? 2.简述健康小儿粪便的特点? 预习提示 查阅教材、参考书和网络,讨论病例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