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有改谁玄学子学术文库 36 正义的标准不应以地理的纬度而参差不齐 指建设必领遵循制度建构的内在机理 法律学术的发展离不开学者独立的品格和开放的胸怀 “超越比利牛斯山”意味着种法学源的寻司 意味着对“母固,母我”境界的追求 贺卫方/若 超越比利牛斯山 SURMOUNTING THE PYRENEES :通过司法实现社会正义阅 ,可法独立在近代中国的展开 ·法治人治运动治 :复转军人进法响 法产特论的价值 。司法对新回自由的保护 ·自治与开放之间的法学 ·是越比利牛斯所山 法律出版社
函向改法鼎宝学子学术文库 6于安:降低政府规制 ®张卫平:守望想像的空间 ©王人博,中国近代的完政思潮 。张速田:中国军事法学研究的回商与思考 王卫国 改革时代的法学标索 O张绍彦 新的使命和践行 ⊙左卫民:价值与结构 ⊙张新宝 法路心语 ⊙伊田:民事主体理论与立法研究 ©张智辉:理性地对待犯罪 龙宗智 理论反对实践 O卓泽理,法治国家论 ©付子堂 法之理在法外 ⊙青锋 罪与罚的思考 。石慧荣:商事制度研究 ©俞荣根:文化与法文化 Q田平安:程序正义初论 。赵万一:民法的伦理分析 阮齐林 中国刑法上的量刑制度与实务 。赵旭东:企业与公司法纵论 ©江山:历史文化中的法学 ⊙贺卫方:超越比利牛斯山 江必新:中国法文化的渊源与流变 ©宫晓冰:追求与使命 ⊙刘凯湘:权利的期盼 ⊙高绍先:法史探微 邱兴隆 刑罚的理与法理 ©袁成第,国际私法原理 杜万华,马克思法哲学与法律社会学理论研究 ⊙徐静村:走向法治的思考 ⊙李林:走向宪政的立法 ⊙顺培东:从经济改革到同法放革 ⊙李浩,民事证明责任研究 ©黄松有:中国现代民事审判权论 0李少平 三十载之刑法心 在边缘处思考 李开国 民法总研究 梁星:民法学说判例与立法研究 。李连宁 依法治教的探索 。舒扬:星空下的法律 寻求经济法真谛之路 景汉翻 司法实践中的理论探索 ⊙陈泽宪 刑事法治之求 ©程燎原 清未法政人的世界 ⊙陈忠林:刑法散得集 ©幕亚平和平,发展与变革中的国际法问题 。范忠信:,现行法秩序思问录 ⊙遗世贵,司法改革的理论探素 ⊙张:司法路上的思考 ©霍宪丹:不解之缘 1SBN7-5036-4428-1/D·4146 定价:25.00元
函南改法北学学子学术文库 超越比利牛斯山 SURMOUNTING THE PYRENEES 贺卫方/著 法律出版杜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超越比利牛斯山/贺卫方著.一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9 (丙南政法大学学子学术文库)》 I13N75036-4428-1 1.超.Ⅱ.贺.Ⅲ.法学一文集V.D90-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1P数据核字(2003)第069164号 法律出版礼国 责任编辑/赵利铭 装顿没计/曹轴胡欣 出版/法律出饭礼 编桶/法学学术出版中心 总发行/中国达律图书有限公可司 经销/新华书店 印刷/莱光市圣龙印务书刊有限责公 责任印制/张字东 开本/A5 印张/12.125 字数/315千 版本/2003年9月第1版 印次/2003年9月第1次印剩 法律出版社/北京市丰台区莲花施西里法律出版礼综合业务楼(100073) 电子邮件/info@lawpress.m.an 电话/010-63939796 网址/ww.Iwpres.cn.m 传真/月10.63939622 法学学术出版中心/北京市卡台区莲花池西里法律出版社综合业务楼(100073) 电子邮件/xueshu@lawT com.cn 读者热线/010-63930780 传真/010-63939701 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北京市卡台区莲花池西里法律出版社综合业务楼(100073) 传 10 93977 法图第 律书店/010 、6393 781/9782 客热线/01063939792 中法图北京分公司/010-62534456 网址/ww,chinalawbok.cxm 中法围上海公司/021-620710101636 电子邮件/savar(@a chimalawbook.can 中法图苏州公司/0512-65193110 书号:1SBN7-50364428-1/D4146定价:25.00元
总序一 总序 “科教兴国”战略是我们的立国之本,21世纪对人才的标准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在国际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的今天,从理论和实践上 深入深讨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保险等领域的规律,对于我们顺应历 史潮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 们深知,要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建设成为国内外享有骤誉的一流大学, 我们还需要进行长期不的努力。为了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和教 材体系的建设,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制定了“2]1工程”教材建设计划 其目的是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21世纪初在一些重要的教学和研究领 域处于国内的领先水平。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211工程”重点学科教材建设包括六个知识棋 块。分别是国际贸易学、金融学、经济学、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保险 学、对外贸易运输。我们认为,严格的管理制度是高质量教材的可靠保 障。为此,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建立了严格的教材建设项目管理制度。项 目的计划执行时间一殷为两年。学院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所有教材建设的 协调工作,并选定子项目负责人负责每本教材编写的组织工作,使项目 的组织管理并然有序。为了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211工程”项目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还制定了《“211工程”教材蹇设执行规定》,对教 材的编写提出了具体质量规范。此外,我院还制定了项目专家评审和验 收制度,即在项目执行期间和期末对项目的执行情况和结果进行评审和 验收。项目组成员有义务回答专家的质询,解释专家的疑问,并按照专 家的意见进行修改。这一制度的建立无疑会对项目执行的质量起到了监 密和保证作用。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60%以上的教师参与了“211”工程,其中大部 分是中青年教师,潜心科研,编好教材,为人师表已在经贸学院蔚然成 风。这充分显示了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的勃铀生机。下一步,我们还要编 写与教材相配套的参考资料、习题集和案例分析。计算机软件、光盘的
西南政法大学学子学术文库编委会 主 任:梁慧星龙宗智 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方向王卫国尹田江必新 李林李连宁张广兴张建田 张新宝张智辉青锋卓泽渊 贺卫方顾培东黄松有夏勇 梁治平景汉朝 秘书长:方向茅院生
念 序 西南政法大学建校至今已历50寒暑,中间虽遭遥“文革”之乱: 停办近10年,但仍有10万之众的莘莘学子前后就学于此,歌乐山魂 培育浩然正气,嘉陵江水滋养人文精神。10万毕业生活跃于神州大 地,为国家法治大厦之建设添砖加瓦,贡献才智,已形成法律界广受 关注的西南法律人群体,造就了西南法律教育与这里的毕业生独特 的品格与精神。 在校庆50周年到来之际,西南玫法大学北京校友联谊会与法律 出版社联合推出“西南政法大学学子学术文库”,这是对我们的母校 50华诞的献礼,是对这所中国法律教育与学术研究重镇所取得成就 的一次检阅,同时,我们也希望这50部著作能够成为后来者在法学 研究和法律教育的道路上继缤骏涉的阶梯,此外,还希望通过这些著 作,能够向读者昭示西南政法大学的传统与精神。 体现在西南教有过程中以及学子著述里和行为上的品格与精神 首先是强烈的忧惠意识。忧患意识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生生不息 的传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面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参的话最能够表现中国知识人的那种强烈 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不过,近代以降,由于引进了西方的学术与教 育制度,知识人有了不同的专业,因此在忧国济世与专业追求之间会 有某种紧张关系。但是,对于一种在这个国家的历史上未曾存在过 的新专业人士的法律人,他们与其他领域的人相比,在当今的中国注 1
定要道遇更多的坎坷。在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法律教育很快就处 在受抑制的状态。实际上,20世纪50年代前期如西南政法学院等 政法学院的成立与其说是对法律教育发展的起点,不如说是限制法 律教育的举措。因为每一所政法学院都是在合并若干所综合性大学 法律系的基础上而建立的;政法学院的出现其实大大缩小了中国法 律教育的整体规模。比规模更重要的变化是,“政法”这样的概念所 预示的法律教育内容与目标与既有传统的断裂。 因此,在政法学院里的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一开始就处在 一种压抑的心态之中。我们看当时涉及法律教育的主流话语,完全 是排斥法治的。到了20世纪60年代,这种排斥愈演愈烈,终于导致 法律教育的完全停带。教师下放劳动,学校纷纷解散。在这样的情 况下,法律界知识分子的忧患真正是刻骨铭心,难以排解。文革浩劫 之后,法律教育虽然恢复,法治建设也逐渐提上日程,但是书本土法 律理论与社会中的实际状况之间的巨大反差仍然是法律人经常面临 着的巨大痛苦。尽管位居西南,多少有些“处江湖之远”,但是这种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而加剧了的忧患意识却没有须臾少缓,甚至正因 为与政治中心距离的遥远而更有所强化 在法律教育以及法学研究方面,这种忧患意识与理性和开放的 精神相结合,形成了西南法律人好学深思、平等讨论的尚智风气和不 盲从、不迷信的学术品格。尤其是复办后的一段时间,校园里面百家 争鸣,学术墙报放言无忌,新论叠出,一些观点或论证,今天读来,或 不免稚嫩,但是,在当时的奥论环境下,却颇有石破天惊之感。正是 这样的校园风气,培育了西南法律人那可贵的怀疑和批判精神。 怀疑和批判不是一种情绪化的表达,而是建立在广阔而深邃的 知识积累基础上的理性论证。最初,没置单利型政法学院的目标正 是为了培养偏于技术化或工匠型的法科入员:不在一个综合性大学 里,学生以及教师的知识视野就必然受到限制,批判精神便无从发 育。然而,西南法律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们意识到了这种教育体制 的局限性,并且付出极大的努力,力求突破这样的局限性。图书馆里 2
的手不释卷,山荫道上的玄思妙想,宿舍卧谈中的唇枪舌剑,无不显 示出这所专业略嫌单一的大学中的师生们不拘泥于法学一科、寻求 超越的努力:这样的追求在我们的毕业生身上已经有多样化的体 现:除了那些从事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的人们经常在作品中显示出 他们多学科的知识修养之外,不少校友进入政坛,或从事着法律之外 的业务而且胜任愉快,一些人甚至成为戏剧作家、旅行(作)家、诗 人、哲学家。相信随着母校向综合性大学的天断迈进,我们的毕业生 在这个特色方面将更加令人骑目。 对千人而言,50岁已经是“知天命”的年龄。但是,就大学而言, 50岁只能说是世界大学之林中的一颗幼树。尽管我们的母校已经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精神和传统,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 就,但是,我们还需要为建设一所伟大的大学而作出艰巨的努力。作 为校友,在献礼的同时,我们也表达对母校美好前景的衷心祝福,祝 愿母校的优良传统不断发扬光大,祝愿我们的校园永远桃李芬芳,祝 愿我们的校友人才辈出,在不断提升母校地位的同时,也为整个国家 法治大业的成就作出更多的贡献。 邈越学府,在蜀山中。孜孜弘道,惟我学子。 《西南政法大学学子学术文库》编委会 2003年8月6日 3
为庆祝母校西南政法大学成立50周年,北京校友会策划了这祥 一套规模不小的学术文库。作为一个一直热心校友活动的毕业生, 自己为能够参与这项盛事而感到由衷地快乐。但是,当几位老同学 劝我也应该为这套丛书贡献一种的时候,我却犹豫起来了—近年 来已经出版过几种文集,新东西很少,根本没有足够的材料做出一递 能够与这桌学术盛宴相般配的佳肴来。 推托不过,只好另辟蹊径。忽然想起过去曾经计划编辑过一个 自己文宇的选本,当时我的家乡出版社一山东教育出版社一约 请一些学者编辑一套自选集丛书,每个人的集子中包括论文、随笔以 及对话等。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一个安排,就用了一段时间,编成一个 集子,写了自序,书名也取好了,就是眼下这个名字。但是,后来考虑 再三,自己还是主动要求退了出来。只留下一篇自序无书可附,在网 上偶尔露露面, 自那以后,6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些年来,我又陆续写了一 些文字,尤其是随笔评论类的东西,发表得较多,也有几个集子出版。 现在,为了参加这套丛书,只好在此前的基础上,重新编辑一个新的 文集,作为给母校生日微薄的献礼。于是就选择了5篇论文,30篇 随笔和0篇序文,加上不久前在母校所作的一场关于西南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