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 THE FRONTIERS OF ACADEMIA WISSENSCHAFT ALS 学咒 3ERUF 马克斯·韦伯著 冯克利译 生活·黄者·新知三联书店
学术前沿 WISSENSCHAFT ALS BERUF POLITIK ALS BERUF 学术与政治 韦伯的两篇清说 马克斯·韦伯著 马克利译 生活··书店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学术与政治:韦伯的两篇演说八德)韦伯(Weber, M.)著;冯克利译.一北京:生活·读书·新知联书店, 1998.11(1999.2重印) (学术前沿) 1SBN7-I108-01195-6 1.学.‖.①韦.②冯.Ⅲ.杜会学-演说W.C9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98)第14236号 责任编辑舒炜 封面设计宁成春 出版发行生活·排者·新湘联书店 (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 鳅 绝100010 新华书店 多 中国铁道出版社印厂.娘 版 次 199811月北宝第1版 1999平2月北京第2次印 开 本850×1168毫米1/32印张6.5 数143千子 数10,001-17.000册 定 价11.60元
、 学术前沿 总序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素来重视国外学卡相的引介工 作,以为颇有助干中国自身思想文化的发民自80年代中期以 来,幸赖著译界和读书界明友鼎力襄助,我店陆溪利行综台性文库 及专览性译丛若干,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良好影响。 第二次世罢大战结束后,随普世界格局的急津变化,学术思想 的处境日趋复杂,各种既有的学术范式正遭受严重挑战,而学术研 究与社会一文化变迁的相关性则日益凸显、中国社会自70年代 未期起,进入了全面转型的急速变迁过程,中国的学术既是对这一 变迁的体现,地参与了这一变迁。迄今为止,这一体现和参与都还 有待拓宽和深化。由此,为丰富汉语学术思想资原,我们在整理近 现代学术成就、大力推动国内学人新创性著述的同时,积频等划绍 介反映最新学术进展的国外著作。“学卡前沿”丛书,台在译介二 战结束以来,尤其是本世记60年代之后国外学术界的前沿性著作 (亦含少量二战前即问世,但在战后才引起普遍重视的作品),以期 促进中国的学样建设和学术反思,并回应当代学术前沿中的重大 难题。 “学术前治“丛书启动之时,正值世纪交替之际。而现代中国 的思想文化历经百余年艰难曲折,正迎来一个有望获得创造性大 发展的历史时期。我们愿一如既住,为推动中国学术文化的建设 竭尽养海、谨序。 生活·渎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年11月
目 录 时代中的韦伯一代译序.冯克利1 以学术为业.17 1.学术生涯的外部环境.17 2学术工作中的机遇和灵感.23 3.理智化的过程.28 4.科学不涉及终极关怀.34 5.学术与政治.36 6.价值的多元性.38 7.教师不应是领袖.41 8.科学对信仰所能做的贡献.43 泽注.49 以政治为业.54 1.政治的定义.54 2.支配权的类型.56 3。近代国家和职业政治家的出现.60 4.以政治为业的方式.63 1
5专业官吏的兴起.67 6。职业政治家的来源.72 7.新闻工作的地位.77 8。政党的经营.8] 9.英、美、德三国的政党 .87 10.德国职业政治家的现状.96 11.以政治为业的含义.99 12.政治和道德的关系.105 译注.118 附录一:马克斯·韦伯的科学观.李凯尔特131 附录二:科学职业.卡勒143 附录三:科学中的革命.特物尔奇155 附录四:社会学、学术及世界观之形成.舍勒168 附录五:探讨马克斯·韦伯.特纳173 译名对照表.201 2
时代中的韦伯 一一代译序 冯克利 “一个人得确信,即使这个世界在他看来愚陋不堪,根本不 值得他为之献身,他仍能无悔无怨;尽管面对这样的局面,他仍 能够说:‘等着瞧吧:'只有做到了这一步,才能说他听到了政治 的‘召唤’。” 这段话,也就是韦伯在“以政治为业”的演说中用作收尾的 文字。把译文的最后一字写下,对照这些年来国内聒噪一时的 “后现代”思潮,不免想到,由“现代性”所引起的痛苦,实在不是 像许多人所说的那样,是从五六十年代才开始的。像二元对立、 理性的乖张、真理的普适性等等,也实在不是被德里达等人的 “解构主义”摧垮的。韦伯在1919年向幕尼黑一批青年学子发表 的两篇演说一“以学术为业”和“以政治为业”一再明确不过 地显示,虽然作为一种理论形态的“后现代主义”在本世纪初尚 未产生,它的问题其时却已毕露无遗了:这些问题,尽管还没有 赋予当时的思想家们勇气去建立既往价值秩序的消解体系,却 也已经给一些心智敏感的人带来极大的麻烦
科林伍德尝言:“科学知识’无不含有历史的因素”记得当 年读这两篇演说,几页看下来便深深人迷,想来主要是出于两个 原因,其一自然是韦伯本人学识渊傅的魅力,用他的姨表弟O- to Baumgarten的话说,那是演说者“长期吟咏斟的的思考,以 爆炸性力量当场成篇”造成的效果(不过我们现在看到的,并不 是演说的如实记录,而是经过韦伯本人据速记稿修改后发表的 文字),相信每个对学术和社会有着双重关切的人,对此都会有 所感受的.原因之二包含在科林伍德那句话里,说起来就复杂 些。韦伯这两次演说的时间,也正是七十多年前我们的现代化先 驱们大力鼓噪科学与民主的时代。将韦伯及其同代学人当年的 所思,同中国“五四”时代前后的思想主流作一比较,不免会令我 们感到几分越尬,若从严复译述《天演论》算起,到“五四”运动这 段时间,可以说是中国吸收西方规念的“轴心时代”,当时非西方 的知识受众面对欧洲的强势文化,既已儿乎丧失了“说不”的能 力,那么这种强势文化的思想质量如何,是否有利于“边缘地带” 顺利进行社会和价值重组,应是个极要紧的问题。对照今日的 “国际机遇”,我们大概不会漠视这个认识角度的重要性。从这个 意义上看韦伯的演说,除了可让我们再次领略他的思想魅力外, 另外一项可能的收益,便是对我们进人现代世界的历程,加深一 份域外思想背景的了解一一至少就韦伯提供的这个背景而言, 我们实在不敢说,那是处在有利于“自由与繁荣”并生的状态。 韦伯生活的年代,从许多方面看,我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 它的最为直观的特征,用一句今天的习语来概括,即“经济的腾 飞”。1870年普法战争之后,德国在“铁血宰相”俾斯麦治下,奇 迹般地迅速完成了工业化过程。韦伯从自己的章年开始,一直亲 身经历着德国的经济如何赶超英法,终于在两个世纪之交成为 2
第二号世界经济强国(仅次于美国)的过程。这种以国家主义的 方式振兴民族经济的政策,导致了一系列相互矛盾的“德国特 色”,它一方面严厉压制社会主义运动,同时又走在欧洲各国的 最前列,实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保摩制度。由于工商业的迅速发 展,以“数目字化的管理”为特征的工具理性,成了社会生活的通 则。在政治领域,俾斯麦奉行的是权威先于议会辩论的治国原 则,使得德国的议会政治徒有其名,而高效率的官僚组织却迅速 膨张。在市民社会的层面,到处可见庸俗享乐主义的泛滥。用舍 勒(Max Scheler)当年十分刻薄的话说,一方面是“官式文化群 氓的支配范畴”,另一方面则是“市民趣味的、下意识的奴化形 式”。在那时的许多思想家看来,信念的颓败或许还在其次,更为 严重的是思想本身也丧失了自信,它已没有勇气去说明生活在 这个世界上为什么还有意义了。浪漫派诗人格奥尔格(Stefan George,1868一1933,他与韦伯二人,被当时许多人视为分属于 “文人”和学者圈中具有“超凡魅力”的领袖人物,两人之间也维 持过一段心理上十分矛盾的私人友情)的一段话,在我们读来, 既是历史久远的人类怀旧情结的又一次发作,也可使我们联想 到某些国人对“五六十年代”的怀念,那是追求“精神高尚”者,对 于物欲膨胀现象的必然反映:“若把现代和历史做一比较,可从 提供丰富、舒适安定的现代经济的社会关系加以考察,在听到入 们把这些称为人类进步的同时,这种社会关系却牺牲了人类的 精神价值,把所有的尊贵和美都牺牲了。人类的计算能力得到了 相当的培养,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人类深刻的力量却被这种社会 关系所吞噬了,” 包括舍勒、奥伊肯(Rudolf Eucken,l旧译“倭怪”)和特勒尔 奇(Ernst Troeltsch)在内的不少人,都在试图填充这一“价值
真空状态。不过新景观的主要特色,却不是信仰重建的自信,而 是对科学和“现代化”的价值怀疑(梁启超1919年游欧期间,便 称到处都可听到“洋洋盈耳”的文明悲观论)。用韦伯的话说:“今 天还有谁会相信,天文学、生物学、物理学或化学,能教给我们 些有关世界意义的知识呢?”韦伯的问题,反映者当时德国人精 神生活的一个突出特征一启蒙运动以来欧洲精神文明的主旋 律,至此已遭颠覆。那些“很健康的”理性主义,实验精神,利用和 “征服”自然力的可能,人类现世的生活秩序(包括政治和社会秩 序)的可完美性,还有随之而来对“进步”的信仰,即相信人类可 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无止境地使他外在的生存环境和一这更 为重要一人类本身变得更好,这一切都已开始动摇。随着不可 避免的专业化和理智化的过程,主要作用于物质领城的进步,也 将精神的世界分割得七零八落:生活领域的被分割,进而使普世 性的价值系统分崩离析,信仰的忠诚被来自不同领域的原则所 瓜分,统一的世界于是真正变成了“文明的碎片”。 韦伯演说的时代背景,大概如此。研究韦伯者,无一不深知 这两篇演说的重要性。因为它们不但浓缩着韦伯学术思想的精 华,也由于他作为当时一名“精神贵族”式的德国知识界领袖,对 其身边的思潮做出了十分个性化的回应,而这是从韦伯其他学 术著作中难得一见的,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正如韦伯的好 友、著名哲学家李凯尔特所说,是韦伯在生命的晚年发生了一个 精神转向,他变成了一个“苦行者”,他开始阅读托尔斯泰和陀思 妥耶夫斯基,从社会学专家的身份,开始转而追求一些更具普遍 性的东西。 韦伯首先提出的问题,来自托尔斯泰的沉思:在这个世界 上,生命还有“终极意义”吗?他说,“一个文明人,置身于被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