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四肢厥逆辨
第四节 四肢厥逆辨
、厥的病机与证候特点(337) 厥—四肢逆冷(冷达肘膝关节为厥,超过肘膝关节为逆) 病机阴阳气不相顺接 凡表现:手足厥冷 轻—手足指头寒 厥者 中冷达肘膝关节 重—超过肘膝关节 寒厥—阴寒内盛,阳气虚衰,无力外透 分类热厥阳热亢极,津伤热伏,阳郁于里
一、厥的病机与证候特点(337) 厥——四肢逆冷(冷达肘膝关节为厥,超过肘膝关节为逆) 凡 厥 者 病机——阴阳气不相顺接 表现:手足厥冷 轻——手足指头寒 中——冷达肘膝关节 重——超过肘膝关节 分类 寒厥——阴寒内盛,阳气虚衰,无力外透 热厥——阳热亢极,津伤热伏,阳郁于里
常态阳气(指敷布在肌表之气) 接济、补充 部位 阴气(指内脏之气) (称为阴阳气相顺接) 病态 肌表 不能透出 活动在内脏之阳气 (称为阴阳气不相顺接) 原因 内脏阳虚,无力透达于外 在内的阳气受各种因素阻遏,以致不能外达
常态 阳气(指敷布在肌表之气) 部位 阴气(指内脏之气) 接济、补充 (称为阴阳气相顺接) 病态 肌表 活动在内脏之阳气 不能透出 (称为阴阳气不相顺接) 原因 内脏阳虚,无力透达于外 在内的阳气受各种因素阻遏,以致不能外达
二、厥逆辨治 (一)热厥
二、厥逆辨治 (一)热厥
1.热厥的特点与治禁(335) 特点「先发热里热炽盛,阳气被阻 后肢厥 热深厥深 热厥辨证 热微——厥微 轻—四逆散—宜透 治则:下之重而无便秘白虎汤—清解 重而便秘—承气汤攻下 治禁:禁发汗(误以厥冷是表寒证) 误汗后果:口伤烂赤伤津化燥,火热上炎
1. 热厥的特点与治禁 (335) 热厥 特点 先发热 后肢厥 里热炽盛,阳气被阻 辨证 热深——厥深 热微——厥微 治则:下之 轻——四逆散——宣透 重而无便秘——白虎汤——清解 重而便秘——承气汤——攻下 治禁:禁发汗(误以厥冷是表寒证) 误汗后果:口伤烂赤——伤津化燥,火热上炎
2.热厥轻证(339) 热少厥微(指头寒)—发热少,厥冷微 嘿嘿不欲食—表情压抑,不思饮食 热厥轻证 阳气内郁 伤寒 烦躁阳郁求伸,上扰神明 小便赤阳热下趋 欲愈候 小便色白—里热已清 欲得食—胃气已和 厥而呕——热邪犯胃 未愈候胸胁烦满热郁肝经 便脓血—热伤阴络
2. 热厥轻证(339) 伤寒 热厥轻证 热少厥微(指头寒)——发热少,厥冷微 嘿嘿不欲食——表情压抑,不思饮食 阳气内郁 烦躁——阳郁求伸,上扰神明 小便赤——阳热下趋 欲愈候 小便色白——里热已清 欲得食——胃气已和 未愈候 厥而呕——热邪犯胃 胸胁烦满——热郁肝经 便脓血——热伤阴络
2.热厥重证350) 脉滑—里热郁伏,鼓动血行流行 脉证 厥—热邪深伏,阳不外达 伤寒决诊:里有热厥深热深,真热假寒 当见胸腹灼热、烦、渴、舌红苔黄 治疗:白虎汤主之—清泻里热
2. 热厥重证(350) 伤寒 脉证 脉滑——里热郁伏,鼓动血行流行 厥——热邪深伏,阳不外达 决诊:里有热——厥深热深,真热假寒 当见胸腹灼热、烦、渴、舌红苔黄 治疗:白虎汤主之——清泻里热
()寒厥证
(二) 寒厥证
1.阳虚阴盛厥(353) 大汗出—阴盛阳越,津随气泄 初见证热不去阳气外越 病人 内拘急中寒腹内拘急 四肢疼阳虚筋脉失养 又下利—阳气下陷 继见证 厥逆—阳虚不布四肢 恶寒—阳虚不能温煦 治疗:四逆汤或通脉四逆汤温经回阳
1. 阳虚阴盛厥(353) 病 人 初见证 大汗出——阴盛阳越,津随气泄 热不去——阳气外越 内拘急——中寒腹内拘急 四肢疼——阳虚筋脉失养 继见证 又下利——阳气下陷 厥逆——阳虚不布四肢 恶寒——阳虚不能温煦 治疗:四逆汤或通脉四逆汤——温经回阳
2.冷结膀胱关元厥(340) 手足厥冷寒凝下焦,阳不外达 证候 言我不结胸没有胸膈证状 病者 小腹满、按之痛—寒结少腹部 病机:冷结在膀胱关元 治法(补):温阳驱寒灸:关元、气海 服:当归四逆加吴茱萸 生姜汤
2. 冷结膀胱关元厥(340) 病者 证候 手足厥冷——寒凝下焦,阳不外达 言我不结胸——没有胸膈证状 小腹满、按之痛——寒结少腹部 病机:冷结在膀胱关元 治法(补):温阳驱寒 灸:关元、气海 服:当归四逆加吴茱萸 生姜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