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上会会计讲义 学习指导 、考试特点 从事会计职业,所要面对的考试是比较多的:在所有会计系列考试中,CPA考试 是比较难的:在CPA五科考试中,会计的合格率是比较低的。以最近几年的考试情况为例, 五门课程的全国平均合格率(合格人数÷参考人数)如下: 科目 会计 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 税法难度排序 1999年14.41%15.34%15.34% 16.84%25.70% 2000年9.47%20.14%17.66% 19.32%11.86% 001年5.47%13.60% 9.27% 7.96%6.81% 2002年10.89%3339%9.9%32.06%1.659%2 03年9.17% 10.36% 12.82% 12.01% 2004年10.32%10.04%12.61% 12.68%11.66% 从表中五科的比较可以看出,多年来CPA会计考试的基本特点是:考试时间长,考试难 度大,考试合格率低。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 (一)目前我国会计理论体系正处于构架完善之中,会计教材秉承了会计改革的最新内 容,每年变动较大,大部分考生知识更新速度较慢,自身缺乏长期的专业积累,对考试的认 识和准备不足。 (二)新准则和新制度尚未全部在全国所有企业施行,教材所述内容和实践中的行业会 计制度有着较大差别,众多考生知识结构尚不完善,不适应而影响学习效果 (三)会计内容是考生职业生涯中最熟悉的知识,导致会计科目每年报考和参考人数最 ,抬高了分母基数,降低了合格比例 (四)五门课程在考试中虽无主次之分,但会计知识在注册会计师执业过程中运用最为 广泛,从而也决定了在控制考试难度上对会计这一门掌握较严
0 5 上 会会计讲 义 学习指导 一 、 考 试特点 从事会计职业,所要面对的考试是比较多的;在所有会计系列考试中,CPA 考试 是比较难的;在 CPA 五科考试中,会计的合格率是比较低的。以最近几年的考试情况为例, 五门课程的全国平均合格率(合格人数÷参考人数)如下: 科目 会计 审计 财务成本管理 经济法 税法 难度排序 1999 年 14.41 % 15.34 % 15.34 % 16.84 % 25.70 % 1 2000 年 9.47 % 20.14 % 17.66 % 19.32 % 11.86 % 1 2001 年 5.47 % 13.60 % 9.27 % 7.96 % 6.81 % 1 2002 年 10.89 % 33.33 % 9.34 % 32.06 % 11.65 % 2 2003 年 9.17% 7.48% 10.36% 12.82% 12.01% 2 2004 年 10.32% 10.04% 12.61% 12.68% 11.66% 2 从表中五科的比较可以看出,多年来 CPA 会计考试的基本特点是:考试时间长,考试难 度大,考试合格率低。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 (一)目前我国会计理论体系正处于构架完善之中,会计教材秉承了会计改革的最新内 容,每年变动较大,大部分考生知识更新速度较慢,自身缺乏长期的专业积累,对考试的认 识和准备不足。 (二)新准则和新制度尚未全部在全国所有企业施行,教材所述内容和实践中的行业会 计制度有着较大差别,众多考生知识结构尚不完善,不适应而影响学习效果。 (三)会计内容是考生职业生涯中最熟悉的知识,导致会计科目每年报考和参考人数最 多,抬高了分母基数,降低了合格比例。 (四)五门课程在考试中虽无主次之分,但会计知识在注册会计师执业过程中运用最为 广泛,从而也决定了在控制考试难度上对会计这一门掌握较严
、教材变化 2005年教材在形式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即由过去的“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指定辅导 教材”更名为“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大家应留意这些变化后面潜伏的一些 信息。表面上来看,教材名称取消“指定”两字,是因为2003年8月27日颁布的《中华人 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公民特定资格的考试依法由行政机关或者行业组 织实施,公开举行。行政机关或者行业组织应当事先公布资格考试的报名条件、报考办法 考试科目以及考试大纲。但是,不得组织强制性的资格考试的考前培训,不得指定教材或者 其他助考材料。”但是,如果研究一下历年考题就可以发现,当年教材没有涉及的知识点 并不代表当年不会进行考核。在2000年考试中,考到了“合并会计报表中存货跌价准备的抵 销”;在2001年考试中,考到了“累计资产支出总额超过专门借款总额时如何计算利息资本 化金额”;在2002年考试中,考到了“股权转让确认条件”,上述内容都是当年教材没有涉 及的知识点。这种情况虽然在社会上遭到一些非议,但必须要承认,注册会计师应具备的知 识体系,仅靠一本书籍的有限篇幅来界定,是不够的,也是不科学的。今年教材的名称变化, 暗示着在未来的考试中,这种现象还会长期存在,并具有了合理的借口。所以,建议考生在 复习中,除了掌握教材的讲述内容,还应适当地参阅《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 等必要的辅导材料,自学完成其它的一些相关知识。在课件中,我也会适量地给大家增补 些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知识点 另外,中注协规定,从2003年开始不再对外公布2002年度及以后年度的注册会计师考 试的试题、答案和分析。这种做法在国外举办的一些考试中并不鲜见,比如国际内部审计师 协会从1997年11月份起就不再公布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考试试题和答案。我猜想此 举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和国际考试制度接轨,避免社会上对部分“标准答案”准确性和科 学性的争论: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将逐步建立试题库,实行考试抽题。这种 变化暗示着在未来的考试中,有可能会重复出现类似以前年度考过的试题 同去年教材相比,2005年会计教材变化不大,主要是根据财政部去年发布的《关于执行 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问题解答(四)》进行了修订,变化内容主要有: (一)第二章“货币资金及应收项目” 1.增加了“应收债权出售和融资”的内容,明确了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应收债 权出售和应收债权贴现的会计处理方法。 2.在“应收票据”的内容中,删除了应收票据贴现的相关内容。企业以应收票据向银行 等金融机构贴现,比照应收债权贴现的核算原则进行处理。 (二)第四章“投资 1.在“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中,增加了追加投资时股权投资差额在不同情况下的 会计处理,包括:①初次投资时为股权投资借方差额,追加投资时也为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的 处理:②初次投资时为股权投资借方差额,追加投资时为股权投资贷方差额的处理;③初次 投资时产生股权投资贷方差额(原记入“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科目),追加投资时产
二 、 教材变化 2005 年教材在形式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即由过去的“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指定辅导 教材”更名为“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大家应留意这些变化后面潜伏的一些 信息。表面上来看,教材名称取消“指定”两字,是因为 2003 年 8 月 2 7 日颁布的《中华人 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公 民特定资格的考试依法由行政机 关或者行业组 织实施,公开举行。行政机关或者行业组织应当事先公布资格考试的报名条件、报考办法、 考试科目以及考试大纲。但是,不得组织强制性的资格考试的考前培训,不得指定教材或者 其他助考材料。”但是,如果研究一下历年考题就可以发现,当年教材没有涉及的知识点, 并不代表当年不会进行考核。在 2000 年考试中,考到了“合并会计报表中存货跌价准备的抵 销”;在 2001 年考试中,考到了“累计资产支出总额超过专门借款总额时如何计算利息资本 化金额”;在 2002 年考试中,考到了“股权转让确认条件”,上述内容都是当年教材没有涉 及的知识点。这种情况虽然在社会上遭到一些非议,但必须要承认,注册会计师应具备的知 识体系,仅靠一本书籍的有限篇幅来界定,是不够的,也是不科学的。今年教材的名称变化, 暗示着在未来的考试中,这种现象还会长期存在,并具有了合理的借口。所以,建议考生在 复习中,除了掌握教材的讲述内容,还应适当地参阅《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 等必要的辅导材料,自学完成其它的一些相关知识。在课件中,我也会适量地给大家增补一 些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知识点。 另外,中注协规定,从 2003 年开始不再对外公布 2002 年度及以后年度的注册会计师考 试的试题、答案和分析。这种做法在国外举办的一些考试中并不鲜见,比如国际内部审计师 协会从 1997 年 11 月份起就不再公布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考试试题和答案。我猜想此 举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和国际考试制度接轨,避免社会上对部分“标准答案 ”准确性和科 学性的争论;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将逐步建立试题库,实行考试抽题。这种 变化暗示着在未来的考试中,有可能会重复出现类似以前年度考过的试题。 同去年教材相比,2005 年会计教材变化不大,主要是根据财政部去年发布的《关于执行 和相关会计准则问题解答(四)》进行了修订,变化内容主要有: ( 一 ) 第二章“货 币资金及应收项目” 1.增加了“应收债权出售和融资”的内容,明确了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应收债 权出售和应收债权贴现的会计处理方法。 2.在“应收票据”的内容中,删除了应收票据贴现的相关内容。企业以应收票据向银行 等金融机构贴现,比照应收债权贴现的核算原则进行处理。 ( 二 ) 第四章“投 资” 1.在“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中,增加了追加投资时股权投资差额在不同情况下的 会计处理,包括:①初次投资时为股权投资借方差额,追加投资时也为股权投 资借方差额的 处理;②初次投资时为股权投资借方差额,追加投资时为股权投资贷方差额的处理;③初次 投资时产生股权投资贷方差额(原记入“资本 公积~股权投资准备”科目), 追加投资时产
生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的处理:④初次投资时产生股权投资贷方差额(原记入“长期股权投资 ×单位(股权投资差额)科目),追加投资时产生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的处理 2.在“长期投资减值”中,增加了股权投资差额与计提减值的处理,包括:①投资时按 规定将产生的股权投资贷方差额记入“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科目,其后计提长期股权 投资减值准备时的处理:②投资时按规定将产生的股权投资借方或贷方差额记入“长期股权 投资~××(股权投资差额)”科目,其后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时的处理 (三)第五章“固定资产 在“固定资产取得的会计处理”中,对于租入的固定资产的核算,删除了经营租赁的例 题和融资租赁的例题。 (四)第二十二章“合并会计报表 在“固定资产内部交易的抵销”中,删除了“不计提折旧的内部交易固定资产的抵销处 理”的内容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细微变化,我会在每一章的课程讲义或视频讲座中给大家指出 三、教材结构 贯穿全教材的主线实际上可以概括成“一个制度、十六项准则、四条规定”,掌握了这 些内容也就掌握了教材全部。“一个制度”指《企业会计制度》:“十六项准则”指《关联 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债务重组》、《收 入》、《投资》、《建造合同》、《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非货币 性交易》、《或有事项》、《无形资产》、《借款费用》、《租赁》、《存货》、《固定资 产》、《中期财务会计报告》等具体准则:“四条规定”指《合并会计报表》、《外币会计》 《期货会计》、《所得税会计》等四个财政部下发的通知 对于会计教材的体系,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会计理论,指“总论”一章。该部分内容只需一般了解 第二部分:会计要素,包括“货币资金和应收项目”、“存货”、“投资”、“固定资 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八个 章节。对于每一个会计要素,应着重从“确认”、“计量 “记录”和“报告”四个方面 来掌握。简单地说,“确认”是指经济事项发生后,是否计入该会计要素,主要包括定义和 分类;“计量”是指计入该会计科目后,应该以多少金额来核算,根据流转过程,其基本上 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即发生时计量、持有期间计量和处置时计量:“记录”是指明确会计核 算的要素名称和金额以后,如何编制会计分录;“报告”是指会计要素在会计报表中怎么列
生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的处理;④初次投资时产生股权投资贷方差额(原记入“长期股权投资~ ××单位(股权投资差额)科目),追加投资时产生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的处理。 2.在“长期投资减值”中,增加了股权投资差额与计提减值的处理,包括:①投资时按 规定将产生的股权投资贷方差额记入“资本公 积~股权投资准备”科目,其后 计提长期股权 投资减值准备时的处理;②投资时按规定将产生的股权投资借方或贷方差额记入“长期股权 投资~××(股权投资差额)”科目,其后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时的处理。 ( 三 ) 第五章“固 定资产” 在“固定资产取得的会计处理”中,对于 租入的固定资产的核算,删除了 经营租赁的例 题和融资租赁的例题。 ( 四 ) 第二十二章 “合并会计报表” 在“固定资产内部交易的抵销”中,删除 了“不计提折旧的内部交易固定资产的抵销处 理”的内容。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细微变化,我会在每一章的课程讲义或视频讲座中给大家指出。 三 、 教 材结构 贯穿全教材的主线实际上可以概括成“一 个制度、十六项准则、四条规定 ”,掌握了这 些内容也就掌握了教材全部。“一个制度”指 《企业会计制度》;“十六项准 则”指《关联 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债务重组》、《收 入》、《投资》、《建造合同》、《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非货币 性交易》、《或有事项》、《无形资产》、《借款费用》、《租赁》、《存货》、《固定资 产》、《中期财务会计报告》等具体准则;“四条规定”指《合并会计报表》、《外币会计》、 《期货会计》、《所得税会计》等四个财政部下发的通知。 对于会计教材的体系,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会计理论 ,指“总论”一章。该部分内容只需一般了解。 第二部分:会计要素,包括“货币资金和 应收项目”、“存货”、“投资 ”、“固定资 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和利润”八个 章节。对于每一个会计要素,应着重从“确认 ”、“计量”、“记录”和“报 告”四个方面 来掌握。简单地说,“确认”是指经济事项发 生后,是否计入该会计要素,主 要包括定义和 分类;“计量”是指计入该会计科目后,应该以多少金额来核算,根据流转过程,其基本上 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即发生时计量、持有期间计量和处置时计量;“记录”是 指明确会计核 算的要素名称和金额以后,如何编制会计分录;“报告”是指会计要素在会计报表中怎么列 示
第三部分: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和会计报表附注组成。会计报表包括“财务会计 报告”、“中期财务会计报告”、“分部报告”、“合并会计报表”四个章节,应熟练掌握 其编制方法;会计报表附注包括“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或有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披露”四个章节,应知晓其披露的原则 内容和方法 即“是否披露 披露什么 第四部分:特殊业务,包括“外币业务”、“借款费用”、“租赁”、“债务重组 非货币性交易”、“所得税会计”、“商品期货业务”七个章节,也可以从“确认”、“计 量”、“记录”和“报告”四个方面来掌握会计处理方法。 对于教材的全部内容,在课件中我尽量将相关的会计知识点予以归纳,以“确认、计量 记录、报告”这种形式来编排,以利于考生理解和记忆。 四、学习方法 结合近几年来考试内容分析,会计试卷出题灵活,多数试题难以在书本上寻找现成答案 因此,考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切忌死记硬背,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分析掌握,只有“手 中有粮”,才能“心中不慌”。 (一)教材为主,习题为辅 考会计不是考数学,能否获取高分不在做题多少,因为市面上所有的习题都不会在考试 中出现,不要低估出卷人的水平。要想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首先应保证熟读教材至少三遍 以上,先精读,后泛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教材会越看越薄。理解掌握教材内容之后 将课件中历年试题做一遍,有时间的话再适当选择一些习题去练习 在选择参考书籍方面,宁缺勿滥,可以看看《企业会计制度讲解》(全国会计人员继续 教育教材之四)、《新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讲解》(全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教材之五)以及《企 业会计准则》2003年合订本,这三本书籍都由财政部编写,比较权威。需要提醒大家的是, 会计准则的出版有单行本和合订本之分,财政部如果发布新的准则或制度,或作问题解答和 补充规定,编入合订本的相关会计准则也将作相应调整。因此,《企业会计制度讲解》和《企 业会计准则》单行本的部分内容存在一些错误,已在《企业会计准则》2003年合订本中进行 了修正,考生在使用时应辩证地加以区分。 (二)覆盖全面,突出重点 考试几乎章章有题,所以切忌押题猜宝。注册会计师考试高分者不多,及格线下边缘者 大有人在,不能因为一时的疏忽而浪费一年的努力。重点每年都有变化,很难猜测,特别是 实行考试题库抽题以后。因此对各位考生来说,重点因人而异,你的难点就是你的重点。 然,通过近几年试卷分析,不难发现一些规律:
第三部分: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和会计报表附注组成。会计报表包括“财务会计 报告”、“中期财务会计报告”、 “分部报告”、“合并会计报表”四个章节 ,应熟练掌握 其编制方法;会计报表附注包括“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或有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 交易披露”四个章节,应知晓其披露的原则、 内 容 和 方 法 , 即 “ 是 否 披 露 、 披 露 什 么 、 怎 么 披 露”。 第四部分:特殊业务,包括“外币业务” 、“借款费用”、“租赁”、“ 债务重组”、 “非货币性交易”、“所得税会计”、“商品期货业务”七个章节,也可以从“确认”、“计 量”、“记录”和“报告”四个方面来掌握会计处理方法。 对于教材的全部内容,在课件中我尽量将相关的会计知识点予以归纳,以“确认、计量、 记录、报告”这种形式来编排,以利于考生理解和记忆。 四 、 学 习方法 结合近几年来考试内容分析,会计试卷出题灵活,多数试题难以在书本上寻找现成答案, 因此,考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切忌死记硬背,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分析掌握,只有“手 中有粮”,才能“心中不慌”。 (一)教材为主,习题为辅 考会计不是考数学,能否获取高分不在做题多少,因为市面上所有的习题都不会在考试 中出现,不要低估出卷人的水平。要想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首先应保证熟读教材至少三遍 以上,先精读,后泛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教材会越看越薄。理解掌握教材内容之后, 将课件中历年试题做一遍,有时间的话再适当选择一些习题去练习。 在选择参考书籍方面,宁缺勿滥,可以看看《企业会计制度讲解》(全国会计人员继续 教育教材之四)、《新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讲解》(全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教材之五)以及《企 业会计准则》2003 年合订本,这三本书籍都由财政部编写,比较权威。需要提醒大家的是, 会计准则的出版有单行本和合订本之分,财政部如果发布新的准则或制度,或作问题解答和 补充规定,编入合订本的相关会计准则也将作相应调整。因此,《企业会计制度讲解》和《企 业会计准则》单行本的部分内容存在一些错误,已在《企业会计准则》2003 年合订本中进行 了修正,考生在使用时应辩证地加以区分。 (二)覆盖全面,突出重点 考试几乎章章有题,所以切忌押题猜宝。注册会计师考试高分者不多,及格线下边缘者 大有人在,不能因为一时的疏忽而浪费一年的努力。重点每年都有变化,很难猜测,特别是 实行考试题库抽题以后。因此对各位考生来说,重点因人而异,你的难点就是你的重点。当 然,通过近几年试卷分析,不难发现一些规律:
1.每年教材新增加和新修订的内容,都会在考试中出现大分值的计算题和综合题,如 1998年的现金流量表、1999年的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整法、2000年的或有事项、2001年的 借款费用、2002年成本法转权益法核算等: 2.有5个章节的内容会占到考试分值50%左右,包括“投资”、“所得税会计 会 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合并会计报表”等 在复习中可视为重点章节;有9个章节的内容会占到考试分值的30%左右,包括“存货”、 固定资产”、“收入、费用和利润”、“外币业务”、“借款费用”、“或有事项”、“债 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在复习时可视为次重点章节 有10个章节的内容会占到考试分值20%左右,包括“总论”、“货币资金和应收项目”、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财务会计报告”、“租赁”、“商 品期货业务”、“分部报告”、“中期财务报告”等,在复习时可视为一般章节 (三)纵横前后,融会贯通 考试注重测试考生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综合能力,经常出现跨章节甚至跨学科 的题型,所以考生看书时要系统化、网络化。正如会计知识中的复式记账原理,任何一笔经 济业务都会导致两个或以上会计要素的变动,会计实务不是简单的“知识点”而是复杂的 “知识面”,考试的综合性是很强的。由于教材乃至本课件出于讲解的需要,在形式上只能 以“知识点”为基础展开,所以考生在学习中应尽可能做到“眼中有章,心中无章”,将孤 立的“知识点”整合成“知识面”,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分析能力。 (四)结合改革,注重惯例 注册会计师考试与国际惯例相接轨,与当前会计改革紧密结合。大家会发现投资、所有 者权益、合并会计报表、披露的几个准则一直是这几年考试的重点,如果联想到企业改制、 兼并、重组和会计信息失真是当前经济热门话题,而这几章正是讲述这些业务的会计操作方 法,就不难理解其原因了。 在会计课程的学习中,应逐步提高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因为对于CPA会计考试来说 知晓是不够的,熟练是必要的。虽然CPA会计考试有三个半小时,但考试中综合题一般阅读 量很大,某些客观题也以小型资料题形式出现,给定资料在上百字乃至上千字,众多考生难 以完成全部答题,致使考试失利。提高答题速度的方法,除了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掌握知识 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以外,还有一些应试技巧需要提醒大家:对于单选、多选等客观题,应 尽量控制在1小时内完成,否则你肯定完不成答卷:对于篇幅较长的计算题和综合题,阅读 资料容易前看后忘,造成面对问题无从下手进而反复阅读资料的尴尬局面,大家可以改变 下习惯,阅题时先看问题,后看资料,带着问题去看资料,可能会在审题过程中少走一些弯 路,从而节约一些宝贵的时间 祝大家学习顺利,考试成功! 第一章总论 本章概述
1.每 年教材新 增加和 新修订的 内容, 都会在考 试中出 现大分值 的计算题 和综合 题,如 1998 年的现金流量表、1999 年的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整法、2000 年的或有事项、2001 年的 借款费用、2002 年成本法转权益法核算等; 2.有 5 个章节的内容会占到考试分值 50%左右,包括“投资”、“所得税会计”、“会 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合并会计报表”等, 在复习中可视为重点章节;有 9 个章节的内容会占到考试分值的 30%左右,包括“存货”、 “固定资产”、“收入、费用和利润”、“外币业务”、“借款费用”、“或有事项”、“债 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关联方关系 及其交易”等,在复习时可视为次重点章节; 有 10 个章节的内容会占到考试分值 20%左右,包括“总论”、“货币资金和应收项目”、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财务会计报告”、“ 租赁”、“商 品期货业务”、“分部报告”、“中期财务报告”等,在复习时可视为一般章节。 (三)纵横前后,融会贯通 考试注重测试考生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综合能力,经常出现跨章节甚至跨学科 的题型,所以考生看书时要系统化、网络化。正如会计知识中的复式记账原理,任何一笔经 济业务 都会 导致 两个 或以 上会 计要 素的 变动 ,会 计实 务不 是简 单的 “知 识点 ”而 是复 杂的 “知识面”,考试的综合性是很强的。由于教材乃至本课件出于讲解的需要,在形式上只能 以“知识点”为基础展开,所以考生在学习中应尽可能做到“眼中有章,心中 无章”,将孤 立的“知识点”整合成“知识面”,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分析能力。 (四)结合改革,注重惯例 注册会计师考试与国际惯例相接轨,与当前会计改革紧密结合。大家会发现投资、所有 者权益、合并会计报表、披露的几个准则一直是这几年考试的重点,如果联想到企业改制、 兼并、重组和会计信息失真是当前经济热门话题,而这几章正是讲述这些业务的会计操作方 法,就不难理解其原因了。 在会计课程的学习中,应逐步提高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因为对于 CPA 会计考试来说, 知晓是不够的,熟练是必要的。虽然 CPA 会计考试有三个半小时,但考试中综合题一般阅读 量很大,某些客观题也以小型资料题形式出现,给定资料在上百字乃至上千字,众多考生难 以完成全部答题,致使考试失利。提高答题速度的方法,除了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掌握知识 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以外,还有一些应试技巧需要提醒大家:对于单选、多选等客观题,应 尽量控制在 1 小时内完成,否则你肯定完不成答卷;对于篇幅较长的计算题和综合题,阅读 资料容易前看后忘,造成面对问题无从下手进 而反复阅读资料的尴尬局面,大 家可以改变一 下习惯,阅题时先看问题,后看资料,带着问题去看资料,可能会在审题过程中少走一些弯 路,从而节约一些宝贵的时间。 祝大家学习顺利,考试成功! 第 一 章 总 论 本章概述
、本章内容提要 本章阐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包括会计概念、会计作用、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会计核算 般原则和会计要素等内容。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货币计量和会计分期。应注意把握: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概念:(2)法律主体与会计主体的关系:(3)会计分期中的“中期” 的新定义。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可以分为三类:(1)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包括客观性原 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2)确认和计量的 般原则,包括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 原则:(3)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包括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 于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考生应在了解其涵义的基础上,着重把握它们在会计实务处理中的 具体例证,即在考核某项经济业务遵循了何种原则时,应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对于会 计初学者来说,会计理论中使用的原则往往难以全部辨认清楚,随着学习的深入,就会逐渐 理解各个原则的适用范围。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某一经济事项,有时会计核算原则之间会发 生矛盾,此时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则会权衡利弊,选择最重要的原则作为解决的基本点,提 供一个普遍接受且社会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法 会计要素可以分成两类:(1)资产负债表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其会计 等式是“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2)利润表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会计等 式是“收入一费用=利润”。教材根据2000年颁布的《企业财务报告条例》赋予了六个会计 要素新的内涵,考生应对其概念和特征加以识记和理解 二、历年试题分析 年度 题型分值 多项选择题 计法内容,已不适用现行教材 1999单项选择题2 ①会计法内容,已不适用现行教材:②会计分期 多项选择题2 贯性原则 2000 判断题1 资产要素 2001 0 无 2002单项选择题1 收益性支出 2003多项选择题2 贯性原则
一 、 本 章内容提要 本章阐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包括会计概念、会计作用、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会计核算 一般原则和会计要素等内容。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货币计量和会计分期。应注意把握 :(1)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概念;(2)法律主体与会计主体的关系;(3)会计分期中的“中期” 的新定义。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可以分为三类:(1)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包括客观性原 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及时性原则 、明晰性原则;(2)确认和计量的 一般原则,包括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 原则;(3)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包括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 于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考生应在了解其涵义的基础上,着重把握它们在会计实务处理中的 具体例证,即在考核某项经济业务遵循了何种原则时,应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对于会 计初学者来说,会计理论中使用的原则往往难以全部辨认清楚,随着学习的深入,就会逐渐 理解各个原则的适用范围。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某一经济事项,有时会计核算原则之间会发 生矛盾,此时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则会权衡利弊,选择最重要的原则作为解决的基本点,提 供一个普遍接受且社会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法。 会计要素可以分成两类:(1)资产负债表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其会计 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利润表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会计等 式是“收入-费用=利润”。教材根据 2000 年颁布的《企业财务报告条例》赋予了六个会计 要素新的内涵,考生应对其概念和特征加以识记和理解。 二 、 历 年试题分析 年度 题型 分值 考点 1998 多项选择题 2 会计法内容,已不适用现行教材 1999 单项选择题 2 ①会计法内容,已不适用现行教材;②会计分期 2000 多项选择题 2 一贯性原则 判 断 题 1 资产要素 2001 ―― 0 无 2002 单项选择题 1 收益性支出 2003 多项选择题 2 一贯性原则
三、本章变化内容 与2004年教材相比,本章内容无变化。 1.1.1会计的概念 I.历年考题 (无) II.知识点讲解 、会计的定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职能 在理论上,会计有“两职能”论,即反映和监督;也有“三职能”论,即反映、监督和 参与经营决策。教材采用了“两职能”论,即在会计定义里包含了会计的两个职能:一是“反 映”,反映的内容是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二是“监督”,监督的内容是经营活 动和财务收支。 III.知识点练习 .1.2会计的作用 I.历年考题 (无) II.知识点讲解 在日常工作中,会计核算实质上是“会计凭证一一会计账簿一一会计报表”的循环。虽 然会计人员大部分的工作时间是扑在编制会计凭证和登记会计账簿上,但对外部使用者而言, 对他们有用的只是会计报表,因为会计报表上集中了其想获得的会计信息,至于会计报表的 编制过程,大概只有审计人员比较关心。由此看来,会计的目标可以简单地概括成“提供会 计信息”,会计的作用正是阐述了“向谁提供会计信息”的问题。 会计的作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向企业外部提供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有助于有关各方(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和现金流量,并据以作出经济决策,进行宏观经济管理
2004 ―― 0 无 三 、 本 章变化内容 与 2004 年教材相比,本章内容无变化。 1 . 1 . 1 会计的概念 I. 历年考题 (无) I I. 知识点讲 解 一、会计的定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职能 在理论上,会计有“两职能”论,即反映 和监督;也有“三职能”论,即 反映、监督和 参与经营决策。教材采用了“两职能”论,即在会计定义里包含了会计的两个职能:一是“反 映”,反映的内容是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二是“监督”,监督的 内容是经营活 动和财务收支。 III.知识点 练习 (无) 1 . 1 . 2 会计的作用 I. 历年考题 (无) I I.知识点讲 解 在日常工作中,会计核算实质上是“会 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的循环。虽 然会计人员大部分的工作时间是扑在编制会计凭证和登记会计账簿上,但对外部使用者而言, 对他们有用的只是会计报表,因为会计报表上集中了其想获得的会计信息,至于会计报表的 编制过程,大概只有审计人员比较关心。由此看来,会计的目标可以简单地概括成“提供会 计信息”,会计的作用正是阐述了“向谁提供会计信息”的问题。 会计的作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向企业外部提供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有助于有关各方(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和现金流量,并据以作出经济决策,进行宏观经济管理
、向经济责任考核部门提供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有助于考核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向企业内部提供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有助于企业内部管理当局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会计的作用体现了会计核算的相关性原则。比如,作为一个上市公司,其会计报表需要 提供给银行(企业外部的债权人)、董事会(经济责任考核部门)和总经理(企业内部经营 管理者 III.知识点练习 1.[单项选择题]会计的作用,体现了下述会计核算一般原则() A.客观性 B.重要性 相关性 D.明晰性 2.1会计主体 I.历年考题 (无) II,知识点讲解 (一)会计主体的概念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又称会计实体、会计个体。会计主 体是会计工作的载体,其主要作用是界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缺少了会计主体,会计工作 也就没有了服务对象。明确会计主体的目的有 1.划定经济业务空间范围。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企业不能将其他企业的收入作为自己的收入,不能将其他企业的费用拿来报销
二、向经济责任考核部门提供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有助于考核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三、向企业内部提供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有助于企业内部管理当局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会计的作用体现了会计核算的相关性原则。比如,作为一个上市公司,其会计报表需要 提供给银行(企业外部的债权人)、董事会(经济责任考核部门)和总经理(企业内部经营 管理者)。 III.知识点 练习 1.[单项选择题]会计的作用,体现了下述会计核算一般原则( )。 A.客观性 B.重要性 C.相关性 D.明晰性 1 . 2 . 1 会计主体 I. 历年考题 (无) I I. 知识点讲 解 (一)会计主体的概念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 或者组织,又称会计实体、会计 个体。会计主 体是会计工作的载体,其主要作用是界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缺少了会计主体,会计工作 也就没有了服务对象。明确会计主体的目的有: 1.划定经济业务空间范围。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企业不能将其他企业的收入作为自己的收入,不能将其他企业的费用拿来报销
把握会计处理立场。明确会计主体,使企业面对经济事项,知晓自己是旁观者还是参 与者,如果是参与者,企业应如何选择处理立场。比如一个投资事项,企业只有明确自己是 投资企业还是被投资企业,才能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区分会计主体和所有者的经济活动。虽然企业归投资者所有,净利润最终也要分给投 资者,但是绝不能因此可以在企业中报销投资者的个人花销 (二)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关系 会计主体是会计信息反映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法律主体是法律上承认的可以独立承担 义务和享受权利的个体,也可以称为法人。从概念上讲,会计主体的内涵要广,即会计主体 包容法律主体。 法律主体往往是会计主体,任何一个法人都要按规定开展会计核算。在过去的教材中 曾经提及“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由于法律主体在概念上包含了无需建账核算的自 然人,其后教材也就作出了相应的修订。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比如,企业集团、内 部销售部门和生产车间均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核算,但它们不是法人 III.知识点练习 1.[多项选择题]一般说来,法律主体与会计主体的关系是() A.法律主体往往是会计主体 B.会计主体必须是法律主体 C.法律主体不一定是会计主体 D.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E.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1.2.2持续经营 历年考题 (无) I.知识点讲解 (一)持续经营的概念
2.把握会计处理立场。明确会计主体,使企业面对经济事项,知晓自己是旁观者还是参 与者,如果是参与者,企业应如何选择处理立场。比如一个投资事项,企业只有明确自己是 投资企业还是被投资企业,才能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3.区分会计主体和所有者的经济活动。虽然企业归投资者所有,净利润最终也要分给投 资者,但是绝不能因此可以在企业中报销投资者的个人花销。 (二)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关系 会计主体是会计信息反映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法律主体是法律上承认的可以独立承担 义务和享受权利的个体,也可以称为法人。从概念上讲,会计主体的内涵要广,即会计主体 包容法律主体。 法律主体往往是会计主体,任何一个法人都要按规定开展会计核算。在过去的教材中, 曾经提及“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由 于法律主体在概念上包含了无需建账核算的自 然人,其后教材也就作出了相应的修订。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比如,企业集团、内 部销售部门和生产车间均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核算,但它们不是法人。 III.知识点 练习 1.[多项选择题]一般说来,法律主体与会计主体的关系是( )。 A.法律主体往往是会计主体 B.会计主体必须是法律主体 C.法律主体不一定是会计主体 D.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E.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1 . 2 . 2 持续经营 I. 历 年考题 (无) I I.知识 点讲解 (一)持续经营的概念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 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持续经营是企业选择会计原则和核算方法的前提条件。正因为假设 持续经营,企业才可以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否则就应采用可变现净值计量:正因为假设 持续经营,企业才可以按照预计使用年限来计提折旧,否则就应准备将资产变现清算。 (二)特殊问题 会计核算的持续经营基本前提,不适用于破产清算会计。如果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 就应当改变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 III,知识点练习 (无 1.2.3会计计量 I.历年考题 1.[1999年单选题]导致权责发生制的产生,以及预提、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的运用的 基本前提或原则是()。 A.谨慎性原则 B.历史成本原则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II.知识点讲解 (一)会计分期的概念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 间。,又称会计期间。会计分期的目的是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正是由于 有了会计分期,才产生了本期和其他期间的区别,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记账基 准,产生了预收、预付、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会计处理方法 (二)会计分期的方法 会计分期可以以一年为标准,也可以采用其他标准。会计期间是人为划分的结果,为了 核算方便,通常以“1年或长于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为一个会计期间。“1年或长于1年的 个营业周期”的实质含义是,如果企业营业周期短于或等于1年,划分标准为1年:如果 企业营业周期长于1年,划分标准可以是一个营业周期。相应地,对于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 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持续经营是企业选择会计原则和核算方法的前提条件。正因为假设 持续经营,企业才可以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否则就应采用可变现净值计量;正因为假设 持续经营,企业才可以按照预计使用年限来计提折旧,否则就应准备将资产变现清算。 (二)特殊问题 会计核算的持续经营基本前提,不适用于破产清算会计。如果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 就应当改变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 III.知识 点练习 (无) 1 . 2 . 3 会计计量 I. 历年考题 1.[1999 年单选题]导致权责发生制的产生,以及预提、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的运用的 基本前提或原则是( )。 A.谨慎性原则 B.历史成本原则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I I.知识点讲 解 (一)会计分期的概念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 间。,又称会计期间。会计分期的目的是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正是由于 有了会计分期,才产生了本期和其他期间的区别,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记账基 准,产生了预收、预付、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会计处理方法。 (二)会计分期的方法 会计分期可以以一年为标准,也可以采用其他标准。会计期间是人为划分的结果,为了 核算方便,通常以“ 1 年或长于 1 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为一个会计期间。“ 1 年或长于 1 年的 一个营业周期”的实质含义是,如果企业营业周期短于或等于 1 年,划分标准为 1 年;如果 企业营业周期长于 1 年,划分标准可以是一个营业周期。相应地,对于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