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会计》课程相关教学资源:第四章 投资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86,文件大小:369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第四章投资 本章概述 、本章内容提要 根据管理当局的持有目的,对外投资可以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其中长期投资根据 性质可以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无论是短期投资还是长期投资,取得时的入账 价值均应剔除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利息,将其计入应收项目 只要符合短期投资的概念和确认条件,无论是股权还是债权性质,均在“短期投资”科 目核算。短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对于收到的现金股利或利息,一律不确认收益,而是冲减投 资成本,其价值随着短期投资的处置而实现 长期股权投资是本章的重要内容。考生应熟练掌握:(1)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和 新的投资成本确定。在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中,无论是成本法还是权益法核算,在确定初始投 资成本后,都有可能要进行投资成本再确定,产生新的投资成本。(2)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 和权益法核算方法。成本法核算中清算性股利的处理,是本章的难点;而权益法核算中股权 投资差额的确定和摊销、投资方对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变动的账务处理,则是本章的重点。 (3)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核算。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应按照会计政策变 更计算累积影响数并追溯调整,会计处理带有一定的复杂性,考生需加以理解和掌握。 长期债权投资的重点是利息和溢折价摊销的计量,以及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核算。债券溢 折价的摊销有直线法和实际利率法两种,其中实际利率法对大多数考生是新生事物,但它在 会计课程中运用越来越广泛,比如,计算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时债券资本化率的确定和租赁 中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都要涉及这个知识点 本章在历年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分值,客观题、主观题均有可能出现。由于投资的内容 和以后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所有者权益、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会计政策变更、会 计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合并会计报表、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有着很多的 关联性,故比较适合出一些跨章节的题型。 、历年试题分析 年度题型分值考点 1998多项选择题2权益法核算的会计处理 判断题1.5权益法和成本法核算的范围 1999单项选择题4短期投资取得成本的确定、股权投资差额的计算、长期债权投资取得成 本的确定

第四章 投资 本章概述 一、本章内容提要 根据管理当局的持有目的,对外投资可以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其中长期投资根据 性质可以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无论是短期投资还是长期投资,取得时的入账 价值均应剔除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利息,将其计入应收项目。 只要符合短期投资的概念和确认条件,无论是股权还是债权性质,均在“短期投资”科 目核算。短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对于收到的现金股利或利息,一律不确认收益,而是冲减投 资成本,其价值随着短期投资的处置而实现。 长期股权投资是本章的重要内容。考生应熟练掌握:(1)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和 新的投资成本确定。在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中,无论是成本法还是权益法核算,在确定初始投 资成本后,都有可能要进行投资成本再确定,产生新的投资成本。(2)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 和权益法核算方法。成本法核算中清算性股利的处理,是本章的难点;而权益法核算中股权 投资差额的确定和摊销、投资方对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变动的账务处理,则是本章的重点。 (3)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核算。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应按照会计政策变 更计算累积影响数并追溯调整,会计处理带有一定的复杂性,考生需加以理解和掌握。 长期债权投资的重点是利息和溢折价摊销的计量,以及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核算。债券溢 折价的摊销有直线法和实际利率法两种,其中实际利率法对大多数考生是新生事物,但它在 会计课程中运用越来越广泛,比如,计算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时债券资本化率的确定和租赁 中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都要涉及这个知识点。 本章在历年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分值,客观题、主观题均有可能出现。由于投资的内容 和以后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所有者权益、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会计政策变更、会 计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合并会计报表、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有着很多的 关联性,故比较适合出一些跨章节的题型。 二、历年试题分析 年度 题型 分值 考点 1998 多项选择题 2 权益法核算的会计处理 判 断 题 1.5 权益法和成本法核算的范围 1999 单项选择题 4 短期投资取得成本的确定、股权投资差额的计算、长期债权投资取得成 本的确定

多项选择题2股权购买日确定条件 判断题3中止采用权益法核算的会计处理 综合题11权益法核算的会计处理 2000单项选择题2短期投资处置损益的计算、债券投资处置损益的计算 多项选择题2成本法和权益法的会计处理 判断题2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确认、权益法转为成本法的会计处理 计算及账务题8权益法核算的会计处理 2001单项选择题5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成本的确定、短期投资期末计价、权益法核算会计处 理、债券投资利息和溢折价的计算、债券投资溢价的计算 多项选择题2权益法转为成本法核算的原因 2002 在综合题中和合并会计报表结合出题 2003计算及账务题10权益法核算的会计处理 2004单项选择题1.5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核算 计算及账务题8权益法转为成本法的核算 三、本章变化内容 与2004年教材相比,本章内容的主要变化有 1.在“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中,增加了追加投资时股权投资差额在不同情况下 的会计处理,包括:①初次投资时为股权投资借方差额,追加投资时也为股权投资借方差额 的处理;②初次投资时为股权投资借方差额,追加投资时为股权投资贷方差额的处理;③初 次投资时产生股权投资贷方差额(原记入“资本公积一一股权投资准备”科目),追加投资 时产生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的处理;④初次投资时产生股权投资贷方差额(原记入“长期股权 投资一一××单位(股权投资差额)科目),追加投资时产生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的处理。 2.在“长期投资减值”中,增加了股权投资差额与计提减值的处理,包括:①投资时 按规定将产生的股权投资贷方差额记入“资本公积一一股权投资准备”科目,其后计提长期 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时的处理;②投资时按规定将产生的股权投资借方或贷方差额记入“长期 股权投资一一××(股杈投资差额)”科目,其后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时的处理 41.1短期投资的确认 下一知识点 I.历年考题 (无) I.知识点讲解 对于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我们一般以1年或长于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为划分依据 但是对于投资,却是个特例。划分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的依据是持有目的,而不是时间期限

多项选择题 2 股权购买日确定条件 判 断 题 3 中止采用权益法核算的会计处理 综 合 题 11 权益法核算的会计处理 2000 单项选择题 2 短期投资处置损益的计算、债券投资处置损益的计算 多项选择题 2 成本法和权益法的会计处理 判 断 题 2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确认、权益法转为成本法的会计处理 计算及账务题 8 权益法核算的会计处理 2001 单项选择题 5 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成本的确定、短期投资期末计价、权益法核算会计处 理、债券投资利息和溢折价的计算、债券投资溢价的计算 多项选择题 2 权益法转为成本法核算的原因 2002 - 在综合题中和合并会计报表结合出题 2003 计算及账务题 10 权益法核算的会计处理 2004 单项选择题 1.5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核算 计算及账务题 8 权益法转为成本法的核算 三、本章变化内容 与 2004 年教材相比,本章内容的主要变化有: 1.在“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中,增加了追加投资时股权投资差额在不同情况下 的会计处理,包括:①初次投资时为股权投资借方差额,追加投资时也为股权投资借方差额 的处理;②初次投资时为股权投资借方差额,追加投资时为股权投资贷方差额的处理;③初 次投资时产生股权投资贷方差额(原记入“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科目),追加投资 时产生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的处理;④初次投资时产生股权投资贷方差额(原记入“长期股权 投资――××单位(股权投资差额)科目),追加投资时产生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的处理。 2.在“长期投资减值”中,增加了股权投资差额与计提减值的处理,包括:①投资时 按规定将产生的股权投资贷方差额记入“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科目,其后计提长期 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时的处理;②投资时按规定将产生的股权投资借方或贷方差额记入“长期 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科目,其后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时的处理。 4.1.1 短期投资的确认 下一知识点 I.历年考题 (无) II.知识点讲解 对于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我们一般以1年或长于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为划分依据。 但是对于投资,却是个特例。划分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的依据是持有目的,而不是时间期限

、短期投资的概念 短期投资通常是指易于变现、持有时间较短、不以控制被投资单位为目的投资。从 概念中可以看出短期投资的三个特点: 一)易变现。短期投资必须能够随时变现,决定了其流动性强,拿出去就能换成 钱 (二)持有时间较短。短期投资持有时间一般不准备超过1年(含1年)。但要注 意“不准备超过1年”并非是“不超过1年”。比如,企业原来持有一项股票投资,准备6 个月内变现,作为短期投资核算。但是买了后就被套牢,一套就是2年,企业为了减少损失 没有出售,但还是惦记着解套后抛售。这时,企业持有该项投资仍然是不“准备”超过 年,所以不能转作长期投资核算 (三)不以控制被投资单位为目的。持有短期投资的目的是“逐利”,保持其获利 性是唯一前提 、短期投资确认条件 根据短期投资的概念和特点,决定了短期投资的两个确认条件,不符合两个条件之 的,应作为长期投资核算 一)短期投资必须有明确市价,能公开交易。否则,无法维持其“易变现”的特 点。变现的地点一般是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或者是其他活跃市场 (二)短期投资只是作为剩余资金存放形式。既然“不以控制被投资单位为目的 那么购买这项投资,目的只是将剩余资金转化为另一种高收益的存放形式,并且其和现金之 间的转换十分方便 、短期投资的分类 目前作为短期投资核算的只有三类:一是股票市场上交易的股票、基金,二是债券 市场上交易的债券。这也是由短期投资的概念和特点决定的。相应地,短期投资一般设置“股

一、短期投资的概念 短期投资通常是指易于变现、持有时间较短、不以控制被投资单位为目的投资。从 概念中可以看出短期投资的三个特点: (一)易变现。短期投资必须能够随时变现,决定了其流动性强,拿出去就能换成 钱。 (二)持有时间较短。短期投资持有时间一般不准备超过 1 年(含 1 年)。但要注 意“不准备超过 1 年”并非是“不超过 1 年”。比如,企业原来持有一项股票投资,准备 6 个月内变现,作为短期投资核算。但是买了后就被套牢,一套就是 2 年,企业为了减少损失 没有出售,但还是惦记着解套后抛售。这时,企业持有该项投资仍然是不“准备”超过 1 年,所以不能转作长期投资核算。 (三)不以控制被投资单位为目的。持有短期投资的目的是“逐利”,保持其获利 性是唯一前提。 二、短期投资确认条件 根据短期投资的概念和特点,决定了短期投资的两个确认条件,不符合两个条件之 一的,应作为长期投资核算。 (一)短期投资必须有明确市价,能公开交易。否则,无法维持其“易变现”的特 点。变现的地点一般是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或者是其他活跃市场。 (二)短期投资只是作为剩余资金存放形式。既然“不以控制被投资单位为目的”, 那么购买这项投资,目的只是将剩余资金转化为另一种高收益的存放形式,并且其和现金之 间的转换十分方便。 三、短期投资的分类 目前作为短期投资核算的只有三类:一是股票市场上交易的股票、基金,二是债券 市场上交易的债券。这也是由短期投资的概念和特点决定的。相应地,短期投资一般设置“股

票”、“债券”、“基金”3个明细科目核算。 需要注意的是: (一)对于非上市的股票、非股票的股权投资、非债券的债权投资,由于变现能力 差,不能作为短期投资核算 (二)对于准备持有超过1年的股票或债券,由于是准备长期持有,不能作为短期 投资核算 (三)对于以控制被投资单位为目的而持有的股票,由于不是为了获利而改变剩余 资金存放形式,不能作为短期投资核算 四、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的划转 正是由于短期投资的特点,决定了一项投资,作为短期投资核算还是长期投资核算 并非仅仅依赖时间上的判断,而是取决于管理当局的意图,即取得该项投资是准备短期持有 还是长期持有;取得该项投资是以获利为目的,还是以控制被投资单位为目的。一旦管理当 局的意图发生了改变,就有可能产生“投资划转”问题。需要注意的是 (一)原有短期投资,管理当局一旦准备长期持有,并以控制被投资单位为目的, 短期投资应划转为长期投资核算。短期投资划转为长期投资时,应按成本与市价孰低结转。 (二)原有长期投资,管理当局一旦准备短期持有,并准备随时出售变现,这时并 没有必要多此一举,将其划转为短期投资再进行处置,只需按照长期投资处置进行会计处理 就可以了 I.知识点练习 (无) 4.1.2短期投资的计量 上一知识点下一知识点 I.历年考题

票”、“债券”、“基金”3 个明细科目核算。 需要注意的是: (一)对于非上市的股票、非股票的股权投资、非债券的债权投资,由于变现能力 差,不能作为短期投资核算。 (二)对于准备持有超过 1 年的股票或债券,由于是准备长期持有,不能作为短期 投资核算; (三)对于以控制被投资单位为目的而持有的股票,由于不是为了获利而改变剩余 资金存放形式,不能作为短期投资核算。 四、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的划转 正是由于短期投资的特点,决定了一项投资,作为短期投资核算还是长期投资核算, 并非仅仅依赖时间上的判断,而是取决于管理当局的意图,即取得该项投资是准备短期持有, 还是长期持有;取得该项投资是以获利为目的,还是以控制被投资单位为目的。一旦管理当 局的意图发生了改变,就有可能产生“投资划转”问题。需要注意的是: (一)原有短期投资,管理当局一旦准备长期持有,并以控制被投资单位为目的, 短期投资应划转为长期投资核算。短期投资划转为长期投资时,应按成本与市价孰低结转。 (二)原有长期投资,管理当局一旦准备短期持有,并准备随时出售变现,这时并 没有必要多此一举,将其划转为短期投资再进行处置,只需按照长期投资处置进行会计处理 就可以了。 III.知识点练习 (无) 4.1.2 短期投资的计量 上一知识点 下一知识点 I.历年考题

1.[1999年单选题]下列项目中,不应计入短期投资取得成本的是()。 A.支付的购买价格 B.支付的相关税金 C.支付的手续费 D.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应收利息 查看答案 【答案】D 【解析】短期投资取得时的成本按买价和税费之和计量。 2.[2000年单选题]某股份有限公司在中期期末和年度终了时,按单项投资计提短 期投资跌价准备,在出售时同时结转跌价准备。1999年6月10日以每股15元的价格(其 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04元)购进某股票20万股进行短期投资:6月30日 该股票价格下跌到每股12元:7月20日如数收到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8月20日以每股 14元的价格将该股票全部出售。1999年该项股票投资发生的投资损失为()万元。 B.20 D.40 查看答案 【答案】A 【解析】短期投资成本=20×(15-0.4)=292(万元) 计提跌价准备=292-20×12=52(万元) 处置投资收益=20×14-(292-52)=40(万元) 投资损失=52-40=12(万元) 或者直接计算:(15-04-14)×20=12(万元) 3.[2001年单选题]某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3月30日,以每股12元的价格购入 某上市公司股票50万股,作为短期投资;购买该股票支付手续费等10万元。5月25日, 收到该上市公司按每股05元发放的现金股利。12月31日该股票市价为每股11万元。2000 年12月31日该股票投资的账面价值为()万元 A.550 B.575 C.58

1.[1999 年单选题] 下列项目中,不应计入短期投资取得成本的是( )。 A.支付的购买价格 B.支付的相关税金 C.支付的手续费 D.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应收利息 查看答案 【答案】D 【解析】短期投资取得时的成本按买价和税费之和计量。 2.[2000 年单选题]某股份有限公司在中期期末和年度终了时,按单项投资计提短 期投资跌价准备,在出售时同时结转跌价准备。1999 年 6 月 10 日以每股 15 元的价格(其 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0.4 元)购进某股票 20 万股进行短期投资;6 月 30 日 该股票价格下跌到每股 12 元;7 月 20 日如数收到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8 月 20 日以每股 14 元的价格将该股票全部出售。1999 年该项股票投资发生的投资损失为( )万元。 A.12 B.20 C.32 D.40 查看答案 【答案】A 【解析】短期投资成本=20×(15-0.4)=292(万元) 计提跌价准备=292-20×12=52(万元) 处置投资收益=20×14-(292-52)=40(万元) 投资损失=52-40=12(万元) 或者直接计算:(15-0.4-14)×20=12(万元) 3.[2001 年单选题]某股份有限公司于 2000 年 3 月 30 日,以每股 12 元的价格购入 某上市公司股票 50 万股,作为短期投资;购买该股票支付手续费等 10 万元。5 月 25 日, 收到该上市公司按每股 0.5 元发放的现金股利。12 月 31 日该股票市价为每股 11 万元。2000 年 12 月 31 日该股票投资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 A.550 B.575 C.585

D.610 查看答案 【答案】A 【解析】短期投资成本=12×50+10-0.5×50=585(万元) 短期投资市价=11×50=550(万元) 短期投资期末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2000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为550 万元 I.知识点讲解 对于短期投资的计量,分为取得时、持有期间和处置时三个阶段 一、取得时的计量 一)区分现金购入、投资者投入、接受捐赠、债务重组取得、非货币性交易取得 等渠道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取得渠道短期投资入账价值备注 现金购入买价十相关税费1.对于股票投资,包含的已宣告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应 从短期投资入账价值中扣除,单独作为“应收股利”核算。 2.对于债券投资,包含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从短期投资入账价值中扣 除,单独作为“应收利息”核算 投资者投入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 债务重组取得或以应收账款换入不涉及补价应收债权账面价值十相关税费 支付补价应收债权账面价值十相关税费+补价 收到补价应收债权账面价值十相关税费一补价 非货币性交易取得 不涉及补价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相关税费 支付补价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相关税费十补价 收到补价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相关税费+应确认收益一补价 (二)已存入证券公司但尚未进行短期投资的现金,先作为“其他货币资金一一存 入投资款”处理,待实际投资时,按买价加上相关税费,减去已宣告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

D.610 查看答案 【答案】A 【解析】短期投资成本=12×50+10―0.5×50=585(万元) 短期投资市价=11×50=550(万元) 短期投资期末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2000 年 12 月 31 日账面价值为 550 万元。 II.知识点讲解 对于短期投资的计量,分为取得时、持有期间和处置时三个阶段。 一、取得时的计量 (一)区分现金购入、投资者投入、接受捐赠、债务重组取得、非货币性交易取得 等渠道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取得渠道 短期投资入账价值 备注 现金购入 买价+相关税费 1.对于股票投资,包含的已宣告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应 从短期投资入账价值中扣除,单独作为“应收股利”核算。 2.对于债券投资,包含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从短期投资入账价值中扣 除,单独作为“应收利息”核算。 投资者投入 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 债务重组取得或以应收账款换入 不涉及补价 应收债权账面价值+相关税费 支付补价 应收债权账面价值+相关税费+补价 收到补价 应收债权账面价值+相关税费-补价 非货币性交易取得 不涉及补价 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相关税费 支付补价 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相关税费+补价 收到补价 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相关税费+应确认收益-补价 (二)已存入证券公司但尚未进行短期投资的现金,先作为“其他货币资金――存 入投资款”处理,待实际投资时,按买价加上相关税费,减去已宣告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

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作为短期投资成本 (三)取得短期投资时,已宣告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事实上是企业垫支的应收款项,而不是该项投资的本钱,应从投资成本中剔除。 、持有期间的计量 在短期投资持有期间,主要涉及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息的处理、期末计价两个问题 (一)收到现金股利和利息的处理 由于短期投资持有时间往往不超过一年,且价值变动风险较大,其变现后最终实现 的损益带有不确定性,根据谨慎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持有期间收到的现金股利或利息 律不确认收益,而是随着短期投资的处置而实现 原已计入应收项目,冲减应收项目。收到的现金股利,冲减“应收股利”;收到 的利息,冲减“应收利息”。 2.取得后获得,冲减短期投资成本。这样处理使短期投资处置时的成本降低,即 在处置时确认该部分收益。 (二)期末计价 短期投资期末计价有按成本、按市价、按成本与市价孰低3种方法。准则和制 度制度要求采用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由于短期投资均有明确的市价,这种方法也较易操 2.和存货、长期投资计提准备不同的是,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可以采用按单项、类 别和总体3种方法中的任一种。而存货跌价准备应按单项计提,特殊情况可按类别或合并计 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只能按按单项计提 (1)按单项投资计提,此时“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按项目设置具体明细科目

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作为短期投资成本。 (三)取得短期投资时,已宣告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事实上是企业垫支的应收款项,而不是该项投资的本钱,应从投资成本中剔除。 二、持有期间的计量 在短期投资持有期间,主要涉及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息的处理、期末计价两个问题。 (一)收到现金股利和利息的处理 由于短期投资持有时间往往不超过一年,且价值变动风险较大,其变现后最终实现 的损益带有不确定性,根据谨慎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持有期间收到的现金股利或利息,一 律不确认收益,而是随着短期投资的处置而实现。 1.原已计入应收项目,冲减应收项目。收到的现金股利,冲减“应收股利”;收到 的利息,冲减“应收利息”。 2.取得后获得,冲减短期投资成本。这样处理使短期投资处置时的成本降低,即 在处置时确认该部分收益。 (二)期末计价 1.短期投资期末计价有按成本、按市价、按成本与市价孰低 3 种方法。准则和制 度制度要求采用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由于短期投资均有明确的市价,这种方法也较易操 作。 2.和存货、长期投资计提准备不同的是,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可以采用按单项、类 别和总体 3 种方法中的任一种。而存货跌价准备应按单项计提,特殊情况可按类别或合并计 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只能按按单项计提。 (1)按单项投资计提,此时“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按项目设置具体明细科目

(2)按投资类别计提,此时“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按股票、债券、基金设置 3个明细科目。 (3)按投资总体计提,此时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不设置也无法设置明细科目 需要注意的是,当某项投资超过整个投资总额10%时,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应按单 项投资计提 3.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账务处理采用备抵法,而不采用直接转销法。计提的跌价准 备设置“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核算,不能直接冲销“短期投资”科目。 应提取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期末市价低于成本的金额一计提准备前“短期投资跌 价准备”科目贷方余额 (1)其差额为正数时: 借:投资收益 贷: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2)其差额为负数时: 借: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贷:投资收益 、处置时的计量 处置时的计量包括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处理、投资成本的处理、投资收益的计量

(2)按投资类别计提,此时“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按股票、债券、基金设置 3 个明细科目。 (3)按投资总体计提,此时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不设置也无法设置明细科目。 需要注意的是,当某项投资超过整个投资总额 10%时,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应按单 项投资计提。 3.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账务处理采用备抵法,而不采用直接转销法。计提的跌价准 备设置“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核算,不能直接冲销“短期投资”科目。 应提取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期末市价低于成本的金额-计提准备前“短期投资跌 价准备”科目贷方余额 (1)其差额为正数时: 借:投资收益 贷: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2)其差额为负数时: 借: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贷:投资收益 三、处置时的计量 处置时的计量包括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处理、投资成本的处理、投资收益的计量

(一)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处理 如果按单项投资计提:由于跌价准备和单项投资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因此可同 时结转,也可期末调整。部分处置某项短期投资时,采用同时结转的,应按比例结转跌价准 备;采用期末调整的,不结转跌价准备。 2.如果按投资类别或投资总体计提:由于跌价准备和单项投资无法对应,无论全 部处置还是部分处置单项投资,均不同时结转跌价准备,只能期末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上市公司向关联方出售股票、债券时,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计提跌价 准备(单项、类别、总体),均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跌价准 (二)投资成本处理 全部处置某项短期投资,投资成本按账面余额确定 2.部分处置某项短期投资时,投资成本按平均成本计算确定, (三)投资收益的计量 同时结转跌价准备 投资收益=处置收入一账面价值 账面价值=账面余额一已计提的跌价准备 2.不同时结转跌价准备 投资收益=处置收入一账面余额 需要注意的是在处置短期投资时如果有已计入应收项目的现金股利或利息尚未收

(一)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处理 1.如果按单项投资计提:由于跌价准备和单项投资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因此可同 时结转,也可期末调整。部分处置某项短期投资时,采用同时结转的,应按比例结转跌价准 备;采用期末调整的,不结转跌价准备。 2.如果按投资类别或投资总体计提:由于跌价准备和单项投资无法对应,无论全 部处置还是部分处置单项投资,均不同时结转跌价准备,只能期末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上市公司向关联方出售股票、债券时,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计提跌价 准备(单项、类别、总体),均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跌价准备。 (二)投资成本处理 1.全部处置某项短期投资,投资成本按账面余额确定。 2.部分处置某项短期投资时,投资成本按平均成本计算确定。 (三)投资收益的计量 1.同时结转跌价准备 投资收益= 处置收入- 账面价值 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已计提的跌价准备 2.不同时结转跌价准备 投资收益= 处置收入- 账面余额 需要注意的是,在处置短期投资时,如果有已计入应收项目的现金股利或利息尚未收

回的,应一并转销,此时计算公式如下 处置短期投资损益≡处置收入-(短期投资账面余额一该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余额) 一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账面余额 Il.知识点练习 「单项选择题]短期债券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期尚未领取得的债券 利息,应计入()科目 A.应收利息 B.财务费用 C.投资收益 D.短期投资 查看答案 【答案】A 【解析】对于短期债券投资,买价中包含利息,已到期尚未领取的,计入“应收利 息”;尚未到期的,计入投资成本。 [单项选择题]企业持有短期投资所获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息(不含已记入应收债 权的现金股利或利息),应() A.减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B.增加短期投资账面价值 C.计人当期损益 D.冲减短期投资成本 查看答案 【答案】D 【解析】短期投资持有期间,不确认损益,所获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息,冲减短期投 资成本 41.3短期投资的记录 上一知识点

回的,应一并转销,此时计算公式如下: 处置短期投资损益=处置收入-(短期投资账面余额-该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余额) -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账面余额 III.知识点练习 1.[单项选择题]短期债券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期尚未领取得的债券 利息,应计入( )科目。 A.应收利息 B.财务费用 C.投资收益 D.短期投资 查看答案 【答案】A 【解析】对于短期债券投资,买价中包含利息,已到期尚未领取的,计入“应收利 息”;尚未到期的,计入投资成本。 2.[单项选择题]企业持有短期投资所获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息(不含已记入应收债 权的现金股利或利息),应( )。 A.减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B.增加短期投资账面价值 C.计人当期损益 D.冲减短期投资成本 查看答案 【答案】D 【解析】短期投资持有期间,不确认损益,所获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息,冲减短期投 资成本。 4.1.3 短期投资的记录 上一知识点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86页,可试读20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