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 教学目的 学习两篇短论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 论说语言特色。 了解并掌握课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学习课文中的排比、对比等修辞手 法 三、正确理解并认识“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 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一一人才要在艰苦中造就。 教学设想 引导学生认真进行课前预习,着重了解孟子的生平及主张并熟悉课文 、两篇短论的教学处理应略有差别,教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 可充分利用书下注释及有关工具书,引导学生自学,重点在于理清脉络,了解论 证方法;教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则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多 加疏通,逐段分析 三、反复诵读,直至背诵、默写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后,指名诵读有关注释,简介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孟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 育家、辩论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极有影响的著作。 《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主要 政治主张是“非攻”与“兼爱”,主张和平,反对一切战争。显然,孟子的主张 带有极大的片面性,但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诸侯混战的时期,却有着积极的意义, 至于课文中提及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断, 其最终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但对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 、初读课文 1.了解预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情况 2.指名诵读全文,正音后齐诵数遍,再由教者范读课文。 正音:“夫”,f山,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粟”:谷子, 与“栗”区别 3.对照书下注释,指名学生疏通文句。 教者释疑、点拨,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 为外城 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 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国”“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孟子二章》 教学目的 一、学习两篇短论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 论说语言特色。 二、了解并掌握课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学习课文中的排比、对比等修辞手 法。 三、正确理解并认识“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 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人才要在艰苦中造就。 教学设想 一、引导学生认真进行课前预习,着重了解孟子的生平及主张并熟悉课文。 二、两篇短论的教学处理应略有差别,教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 可充分利用书下注释及有关工具书,引导学生自学,重点在于理清脉络,了解论 证方法;教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则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多 加疏通,逐段分析。 三、反复诵读,直至背诵、默写。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后,指名诵读有关注释,简介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孟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 育家、辩论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极有影响的著作。 《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主要 政治主张是“非攻”与“兼爱”,主张和平,反对一切战争。显然,孟子的主张 带有极大的片面性,但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诸侯混战的时期,却有着积极的意义, 至于课文中提及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断, 其最终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但对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 二、初读课文。 1.了解预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情况。 2.指名诵读全文,正音后齐诵数遍,再由教者范读课文。 正音:“夫”,fú,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粟”:谷子。 与“栗”区别。 3.对照书下注释,指名学生疏通文句。 4.教者释疑、点拨,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 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 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国”“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威天下”:“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寡助之至”:“之”,动词,作“到”讲。 叛”的通假字,背叛。 5.指名串讲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齐读课文 三、讲析课文 提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 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 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 的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 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亦极相同,语气十分肯定, 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提问: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明确:2、3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 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 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 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 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 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 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 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提问: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 引导学生讨论后明确: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 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 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 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 非多余的闲笔。 注意下列词语: 故曰”,在文章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 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第4段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四、归纳全文 提问: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 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 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 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 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提问:应该怎样看待孟子得“人和”的主张 充分讨论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 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
“威天下”:“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寡助之至”:“之”,动词,作“到”讲。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5.指名串讲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6.齐读课文。 三、讲析课文。 提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 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 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 的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 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亦极相同,语气十分肯定, 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提问: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明确:2、3 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 2 段选取攻 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 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 3 段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 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 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 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 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提问: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 4 段? 引导学生讨论后明确:第 4 段的作用是在前 3 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 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 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 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 4 段绝 非多余的闲笔。 注意下列词语: “故曰”,在文章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 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第 4 段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四、归纳全文。 提问: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 1 段,开门见 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 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 4 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 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 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提问:应该怎样看待孟子得“人和”的主张? 充分讨论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 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
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 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 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 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五、反复诵读课文,直至背诵。指名、分组、集体背诵。 六、练习 1.完成“朗读·背诵” 2.补充练习: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不同用法: 第二课时 、复习检查。 1.说明“之”的不同用法。 2.指名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讨论孟子的政治主张,指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是反映孟 子个人修养、对人生态度的代表作。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下》。 三、指导预习。 1.阅读有关“提示”。 2.依据书下注释,大致了解本文所讲的意思。 四、讲析课文 1.教者范读课文,正音。 畎亩(quan)傅说(yue)胶鬲(ge) 拂士(bi):同“弼”空乏(kong 2.指名依据书下注释,试译第1段。重点讲清“发”“举”等动词的意义。 发:起,被起用。举:被举用,选拔。 明确:“发”与“举”意义不尽相同。“发”与“举”既表现了人物由低微 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身分。“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 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 傅说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 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3.师生共同校正、释疑。 4.讨论第1段。 (1)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 明确:六位。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2)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明确: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隐居者 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 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3)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 明确: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 5.讨论第2段。 (1)讲析重点词语及句子 故”: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 “是”:指示代词,这
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 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 “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 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五、反复诵读课文,直至背诵。指名、分组、集体背诵。 六、练习。 1.完成“朗读·背诵”一、二。 2.补充练习: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不同用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说明“之”的不同用法。 2.指名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讨论孟子的政治主张,指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是反映孟 子个人修养、对人生态度的代表作。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下》。 三、指导预习。 1.阅读有关“提示”。 2.依据书下注释,大致了解本文所讲的意思。 四、讲析课文。 1.教者范读课文,正音。 畎亩 (quǎn) 傅说 (yuè) 胶鬲 (gé) 拂士 (bì):同“弼” 空乏 (kōng) 2.指名依据书下注释,试译第 1 段。重点讲清“发”“举”等动词的意义。 发:起,被起用。举:被举用,选拔。 明确:“发”与“举”意义不尽相同。“发”与“举”既表现了人物由低微 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身分。“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 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 傅说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 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3.师生共同校正、释疑。 4.讨论第 1 段。 (1)第 1 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 明确:六位。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2)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明确: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隐居者、 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 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3)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 明确: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 垫。 5.讨论第 2 段。 (1)讲析重点词语及句子 “故”: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 “是”:指示代词,这
苦、劳、饿、空乏”:原来都是形容词,课文中均用为动词。(注意:对 初中生不可出现“使动”这一概念) “拂”:违背、受阻挠 “乱”:动词,扰。(注意:读“行拂乱其所为”一句时,可以在“行拂” 后稍作停顿。) “所以”:介词,课文中的“所以”可译为“之所以……的原因” 曾”:与“增”通假 (2)指名试译第2段,师生订正 3)明确:第2段与第1段的关系:第1段列举六个特殊的事例,推断归 纳出第2段带有普遍性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论证前面所举六个人之所 以在事业上能获得成功的原因:艰险的环境,给人以困苦、饥饿、贫困、疲乏、 忧虑,然而,也正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 迎战困难、谋求生存的过程中不断增长了才干。(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 例,阐述“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无好男”的道理) 6.讨论第3段。 本节难度较大,可由教师逐句串讲。 (1)重点弄清下列词语及句子 恒”:常常。“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然后”:这样以后。“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 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 “征”:观察到,检验。 “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如果没有善于法的世臣和善于辅佐的贤士的规 劝讽谏。“拂”,匡正过失。 这一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明确: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 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 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7.讨论第4段。 明确:最后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 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 人生是如此,国家的兴盛衰败亦是如此。 五、归纳全文 1.讨论论证方法。 明确: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是由个别到一般,最后推断出中心论点。即特 殊论据一一一般论据一一中心论点。 2.讨论写作手法。 明确:在论证上采用正反论证,一是一异,相辅相成地说明同一哲理的两个 方面;其次,全文善用排比句,对于同一论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阐述,行文 如江河直下,一泻千里,使文章富有气势。 五、练习。 1.完成“理解·积累”三、四。 2.补充作业。 (1)解释句子中黑体的字:(括号中为答案)
“苦、劳、饿、空乏”:原来都是形容词,课文中均用为动词。(注意:对 初中生不可出现“使动”这一概念) “拂”:违背、受阻挠。 “乱”:动词,扰。(注意:读“行拂乱其所为”一句时,可以在“行拂” 后稍作停顿。) “所以”:介词,课文中的“所以”可译为“之所以……的原因” “曾”:与“增”通假。 (2)指名试译第 2 段,师生订正。 (3)明确:第 2 段与第 1 段的关系:第 1 段列举六个特殊的事例,推断归 纳出第 2 段带有普遍性的结论 :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论证前面所举六个人之所 以在事业上能获得成功的原因:艰险的环境,给人以 困苦、饥饿、贫困、疲乏、 忧虑,然而,也正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 们在 迎战困难、谋求生存的过程中不断增长了才干。(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 例,阐述“自古 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无好男”的道理) 6.讨论第 3 段。 本节难度较大,可由教师逐句串讲。 (1)重点弄清下列词语及句子 “恒”:常常。“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然后”:这样以后。“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 “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 “征”:观察到,检验。 “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如果没有善于法的世臣和善于辅佐的贤士的规 劝讽谏。“拂”,匡正过失。 (2)这一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明确: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 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 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7.讨论第 4 段。 明确:最后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 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 人生是如此,国家的兴盛衰败亦是如此。 五、归纳全文。 1.讨论论证方法。 明确: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是由个别到一般,最后推断出中心论点。即特 殊论据——一般论据——中心论点。 2.讨论写作手法。 明确:在论证上采用正反论证,一是一异,相辅相成地说明同一哲理的两个 方面;其次,全文善用排比句,对于同一论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阐述,行文 如江河直下,一泻千里,使文章富有气势。 五、练习。 1.完成“理解·积累”三、四。 2.补充作业。 (1)解释句子中黑体的字:(括号中为答案)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代词,这个)人也,必先苦(困苦)其心志,劳(劳 损)其筋骨,饿(饥饿)其体肤,空乏(资源缺乏)其身… ②困(苦)于心,衡(同“横”,梗塞)于虑,而后作(奋起);征(观察 到,检验)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明白)。 六、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孟子二章 第二课时 附:《孟子二章》难句解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1.单句里的判断句。“是”是判断词,不必说是指示代词。“是”跟“非 相对持,“非”作“不是”讲,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偏正词组,下文有“城非不高 也”。如果把“是”看成指示代词,可以通,但是不对,因为不能解释“是”跟 “非”相对持的现象:“‘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王之不王,非 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主语的基本结构是转折复 句,“而”是转折连词,“然”复指它前面的一长段话,亦即复指一个假设复句。 “然而”不是转折连词。清朝袁仁林《虛字说》:“‘然’为实然,语势缓, 而‘连’字直转也。”“然”指一种情况,无主句;“不胜”的主语因泛指省 “者”可以看成表停顿的助词,也可以说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逗号。又,“夫” 或说是发语词,没有意义,或说同“彼”,作“那”讲。 般作“似”讲,但这里不是,“不如”就是“及不上” 译文:“包围着进攻它,就一定得到天时的条件了,是这个条件却又不能取 胜,就是天时不及地利啊。”焦循《孟子正义》说“环”即《周礼》“巫环”之 “环”,用卜筮来主持冲锋陷阵的人 兵革非不坚利也 这是一种“合叙”句。一般的两个主语共两个谓语的句子如“衣冠整洁”, 即可以说成“衣寇皆整洁”,又可以说成“衣整洁,衣冠洁”、“衣冠整,衣冠 洁”、“衣整冠洁”、“衣洁冠整”等,这说明这种句型只有一套语法关系。“兵 革非不坚利也”不能这样,它有两套语法关系,亦即有两个主谓结构,句子成分 的有关词儿的说明与被说明之间的搭配并非任意的,而是受着严格制约的。“例 如“兵”只跟“利”构成主谓关系,不能跟“坚”构成主谓关系;“革”只能跟 “坚”构成主谓关系,不能跟“利”构成主谓关系。这是形式上的一套主谓关系、 实质上的两套主谓关系。以本句而论,不说“兵革”非不利坚也”,而说“兵革 非不坚利也”,“合叙”中又有错综变化,可算难中之难。又如:“衣食饥寒者, 慈父之道也。”(《盐铁论·忧边》)其实是“衣寒食饥者……”。没有错综变 化只是合叙的例如:“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墨子·兼爱中》)意思 是:“君不惠,臣不忠,父不慈,子不孝。 ①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②故君子有不战,‖③战‖④必胜矣。 1.这句的基本结构是因果复句。第一部分的主语因泛指省略。“天下之所 顺”“亲戚之所畔”都不是主谓词组,而是偏正词组,两个“之”字的作用在于 联系定语和以“所”字结构作成的中心语。介词结构“以天下之所顺”是方式状 语,一般可以不在它后面加上逗号,现在加上,为的是强调状语。正句又是转折 复句,转折复句的正句又是假设复句或者假设复句的紧缩形式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代词,这个)人也,必先苦(困苦)其心志,劳(劳 损)其筋骨,饿(饥饿)其体肤,空乏(资源缺乏)其身…… ②困(苦)于心,衡(同“横”,梗塞)于虑,而后作(奋起);征(观察 到,检验)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明白)。 六、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孟子二章 第二课时 附:《孟子二章》难句解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1.单句里的判断句。“是”是判断词,不必说是指示代词。“是”跟“非” 相对持,“非”作“不是”讲,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偏正词组,下文有“城非不高 也”。如果把“是”看成指示代词,可以通,但是不对,因为不能解释“是”跟 “非”相对持的现象:“‘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王之不王,非 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主语的基本结构是转折复 句,“而”是转折连词,“然”复指它前面的一长段话,亦即复指一个假设复句。 “然而”不是转折连词。清朝袁仁林《虚字说》:“‘然’为实然,语势缓,…… 而‘连’字直转也。”“然”指一种情况,无主句;“不胜”的主语因泛指省; “者”可以看成表停顿的助词,也可以说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逗号。又,“夫” 或说是发语词,没有意义,或说同“彼”,作“那”讲。 2.“如”,一般作“似”讲,但这里不是,“不如”就是“及不上”。 译文:“包围着进攻它,就一定得到天时的条件了,是这个条件却又不能取 胜,就是天时不及地利啊。”焦循《孟子正义》说“环”即《周礼》“巫环”之 “环”,用卜筮来主持冲锋陷阵的人。 兵革非不坚利也。 这是一种“合叙”句。一般的两个主语共两个谓语的句子如“衣冠整洁”, 即可以说成“衣寇皆整洁”,又可以说成“衣整洁,衣冠洁”、“衣冠整,衣冠 洁”、“衣整冠洁”、“衣洁冠整”等,这说明这种句型只有一套语法关系。“兵 革非不坚利也”不能这样,它有两套语法关系,亦即有两个主谓结构,句子成分 的有关词儿的说明与被说明之间的搭配并非任意的,而是受着严格制约的。“例 如“兵”只跟“利”构成主谓关系,不能跟“坚”构成主谓关系;“革”只能跟 “坚”构成主谓关系,不能跟“利”构成主谓关系。这是形式上的一套主谓关系、 实质上的两套主谓关系。以本句而论,不说“兵革”非不利坚也”,而说“兵革 非不坚利也”,“合叙”中又有错综变化,可算难中之难。又如:“衣食饥寒者, 慈父之道也。”(《盐铁论·忧边》)其实是“衣寒食饥者……”。没有错综变 化只是合叙的例如:“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墨子·兼爱中》)意思 是:“君不惠,臣不忠,父不慈,子不孝。” ①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②故君子有不战,‖③战‖│④必胜矣。 1.这句的基本结构是因果复句。第一部分的主语因泛指省略。“天下之所 顺”“亲戚之所畔”都不是主谓词组,而是偏正词组,两个“之”字的作用在于 联系定语和以“所”字结构作成的中心语。介词结构“以天下之所顺”是方式状 语,一般可以不在它后面加上逗号,现在加上,为的是强调状语。正句又是转折 复句,转折复句的正句又是假设复句或者假设复句的紧缩形式
2.“畔”,《课本》注“同‘叛’”。据王力先生的看法,此说未当。应该 说“畔”在这里等于“叛”,后来写成“叛”。《孟子》不见“叛”,“畔”共 出现了六次;《论语》也不见“叛”,“畔”共出现了四次,如:“亦可以弗畔 矣夫”(《雍也》)、“公山弗扰以费畔”(《阳贷》)等。从《论语》《孟子》 来看,可以依照王先生的说法。但还有另外的语言现象:《尚书》“畔”“叛 并见,各出现了一次。如:“时义和颠复厥德,沈乱于酒,畔官离次。”(《胤 征》)“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大诰序》)历来传说是由于孔子编成今 文尚书,今文尚书至少不迟于《论语》,当然比《孟子》早得多。这样看来,说 “亲戚畔之”的“畔”同“叛”还是可以的。“亲戚”基本义是“亲人”“亲 属”。“戚”就是“亲”,同义并列。《尚书·金鰧》:“周公曰:‘未可以戚 我先王。’”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亲戚”有时候指父母;如:“亲戚妻子, 质也。”(《韩非子·八经》)“其亲戚死,其肉而弃,然后埋其骨,乃成为孝 子。”(《列子·汤问》)。有时候指“家里人”,如:“曹人闻之,率其亲戚 而保釐负羁之闾者七百余家。”(《韩非子·十过》)“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徒慕君之高义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时候指“内族、外族的亲 人”,《礼记·曲礼上》:“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孔颖达疏:“亲指族内,戚 言族外。”《史记》有“外戚世家”。本句“亲戚畔之”,“亲戚”既可以指“父 母”,也可以指“家里人”,还可以指“内亲外戚”,现代汉语里“亲戚”只指 “族外姻戚”,词义转移了。因此,杨伯峻《孟子译注》把“攻亲戚之所畔”译 成“攻打亲戚都反对的人”,似属未确。“君子”,这里指“贤明的君主”。 “有”,存在动词;一说音义同“或”。《尚书·微子》:“殷其弗或乱正四方。 《史记·宋世家》“或”作“有”。《孟子·公孙丑下》:“夫既或治之,予何 言哉?”赵歧注:“既,已也,或,有也。”从音理看,“有”“或”同在“匣” 纽;“有”在“之”部,“或”在“职”部,“之”“职”对转。 译文:“拿天下都顺从的力量去进攻连亲属都反对的人,因此,贤明的君主 有不打仗的时候(或者“或许不打仗”),(但是,如果)打仗,就一定获胜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必先苦其心志,③劳其筋骨,④饿其体肤, ⑤空乏其身,⑥行拂乱其所为,⑦所以动心忍性,⑧曾益其所不能。 1.这句的基本结构是时间修饰复句。第①分句是时间偏句,其他的都是正句 时间偏句表示了它是正句所发生的时间背景,它的真正作用等于时间状语,只是 结构上不是词组而是分句:相同的用法如:“与人辩论,事理必尽,必伸其意。” (《刘叟墓谒》)表示时间修饰的分句,文言里更多的是用“……之……也”, 如“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五人墓碑记》)正句又是连贯复句。“所 以”是介词结构,相当于“以此”,“所”指第②分句到第⑥分句的内容。清朝 张文炳《虚字注释》:“‘所以’,顺上指原之辞,犹云唯其如此,所以如此 连贯复句的第一部分又是并列复句,前一部分讲肉体受折磨,后一部分讲行为有 拂乱,讲肉体受折磨的又是四个并列复句。连贯复句的第二大部分又是并列复句 2.“苦”,本义是有苦味的草,引申为“辛苦”的意思,“苦”跟“劳”同 义,《鸿门宴》有“劳苦而功高如此”。“体”与“身”也是同义词。“乱”《说 文》:“不治也。”从丝的不治引申为行动的不治。“为”,甲骨文像手牵大象, 引申为“做”,“所以”想达到的。“苦”“劳”“饿”“空乏”“拂乱”和 “动”“忍”都增加使动用法,其中有动词也有形容词。陈承泽《国文法草创》 “活用之实例”一节提到:“致动(按:即“使动”)主由动字转来……象字(按:
2.“畔”,《课本》注“同‘叛’”。据王力先生的看法,此说未当。应该 说“畔”在这里等于“叛”,后来写成“叛”。《孟子》不见“叛”,“畔”共 出现了六次;《论语》也不见“叛”,“畔”共出现了四次,如:“亦可以弗畔 矣夫”(《雍也》)、“公山弗扰以费畔”(《阳贷》)等。从《论语》《孟子》 来看,可以依照王先生的说法。但还有另外的语言现象:《尚书》“畔”“叛” 并见,各出现了一次。如:“时义和颠复厥德,沈乱于酒,畔官离次。”(《胤 征》)“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大诰序》)历来传说是由于孔子编成今 文尚书,今文尚书至少不迟于《论语》,当然比《孟子》早得多。这样看来,说 “亲戚畔之”的“畔”同“叛”还是可以的。“亲戚”基本义是“亲人”“亲 属”。“戚”就是“亲”,同义并列。《尚书·金縢》:“周公曰:‘未可以戚 我先王。’”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亲戚”有时候指父母;如:“亲戚妻子, 质也。”(《韩非子·八经》)“其亲戚死,其肉而弃,然后埋其骨,乃成为孝 子。”(《列子·汤问》)。有时候指“家里人”,如:“曹人闻之,率其亲戚 而保釐负羁之闾者七百余家。”(《韩非子·十过》)“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徒慕君之高义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时候指“内族、外族的亲 人”,《礼记·曲礼上》:“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孔颖达疏:“亲指族内,戚 言族外。”《史记》有“外戚世家”。本句“亲戚畔之”,“亲戚”既可以指“父 母”,也可以指“家里人”,还可以指“内亲外戚”,现代汉语里“亲戚”只指 “族外姻戚”,词义转移了。因此,杨伯峻《孟子译注》把“攻亲戚之所畔”译 成“攻打亲戚都反对的人”,似属未确。“君子”,这里指“贤明的君主”。 “有”,存在动词;一说音义同“或”。《尚书·微子》:“殷其弗或乱正四方。” 《史记·宋世家》“或”作“有”。《孟子·公孙丑下》:“夫既或治之,予何 言哉?”赵歧注:“既,已也,或,有也。”从音理看,“有”“或”同在“匣” 纽;“有”在“之”部,“或”在“职”部,“之”“职”对转。 译文:“拿天下都顺从的力量去进攻连亲属都反对的人,因此,贤明的君主 有不打仗的时候(或者“或许不打仗”),(但是,如果)打仗,就一定获胜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必先苦其心志,③劳其筋骨,④饿其体肤, ⑤空乏其身,⑥行拂乱其所为,⑦所以动心忍性,⑧曾益其所不能。 1.这句的基本结构是时间修饰复句。第①分句是时间偏句,其他的都是正句。 时间偏句表示了它是正句所发生的时间背景,它的真正作用等于时间状语,只是 结构上不是词组而是分句;相同的用法如:“与人辩论,事理必尽,必伸其意。” (《刘叟墓谒》)表示时间修饰的分句,文言里更多的是用“……之……也”, 如“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五人墓碑记》)正句又是连贯复句。“所 以”是介词结构,相当于“以此”,“所”指第②分句到第⑥分句的内容。清朝 张文炳《虚字注释》:“‘所以’,顺上指原之辞,犹云唯其如此,所以如此。” 连贯复句的第一部分又是并列复句,前一部分讲肉体受折磨,后一部分讲行为有 拂乱,讲肉体受折磨的又是四个并列复句。连贯复句的第二大部分又是并列复句。 2.“苦”,本义是有苦味的草,引申为“辛苦”的意思,“苦”跟“劳”同 义,《鸿门宴》有“劳苦而功高如此”。“体”与“身”也是同义词。“乱”《说 文》:“不治也。”从丝的不治引申为行动的不治。“为”,甲骨文像手牵大象, 引申为“做”,“所以”想达到的。“苦”“劳”“饿”“空乏”“拂乱”和 “动”“忍”都增加使动用法,其中有动词也有形容词。陈承泽《国文法草创》 “活用之实例”一节提到:“致动(按:即“使动”)主由动字转来……象字(按:
即形容词)之为致动……理论上固属后起。盖动字中他动字之为致动,往往易生 歧误。”比方“忍性”,赵歧注为“坚忍其性”就不大好懂。按:“性”,音义 同“心”,为了有错综变化才用上“性”。“忍”,不是“坚忍”。《说文》 “能也。”“能”本熊属,引申为“大胆”为“敢”,“忍性”就是壮大胆量 又如:“白刃在前,斧锧在后,而却走不能死也,非其士民不能死也,上不能敌 也。”(《韩非子·初见秦》)“不能死”是“不敢死拼”。请参阅《茅屋为秋 风所破歌》“忍能对面为盗贼”一句的说明。“曾”字也就是“增 益 本义是水漫出,后来引申为“增加”。赵歧注:“曾益其所不能,增益其素所以 不能行之者也。”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译本句为“增加他的能力”。赵注、 杨译都有可商之处,因为赵注至少是不明确;杨译原文“其所不能”也是跟译文 “他的能力”搭配不拢。或认为“其所不能”是“曾益”的对象补语,它的前面 可以加上介词“于”。 译文:“因此,上天将要把重任落到这些人身上(的时候),一定要使他们 心神苦恼,筋骨劳动,肌肤消瘦,身体困乏,行动(的结果)违背他所想达到的 目的;凭着以上处境,就可以使他们心神震动,胆量壮大,从而对以前不敢做的 事儿有所促进 ①人恒过,‖②然后能改:③困于心,④衡于虑,⑤而后作:|⑥徵于 色,‖⑦发于声,‖⑧而后喻。 1.并列复句。分号隔开三部分,三部分都是连贯复句。第①分句以下各分句 的主语都因承第①分句的“人”而省略,第二、第三两个连贯复句的第一部分各 又是并列复句。“而后”是连词,表示先后相连,意思跟“然后”不同,“然后 是“这样以后”。或说“而”表音节停顿,“后”是“以后” 2.几个“于”都是介引表处所的宾语的介词,“于……”这种介词结构一般 是在动词后面,只在近代文言里有偶尔在动词前面的。现代汉语里表处所的介词 结构既可以在动词前面,也可以在动词后面,大体说来后面的比前面的地位更重 要些 3.“困”,本义是树木被四壁围着,引申为“围困”,又引申为“困惑 衡”,音借为“横”,赵歧注:“衡,横也,横塞其虑于胸臆之中。”不说音 借,把“衡”作“衡量”讲,也通。“作”,《说文》:“起也。”就是“起立” 又,《尔雅·释言》:“作,为也。”或者说“作”当“创造”讲。“喻”,明 白;同样的用法如:“故作书以喻意。”(《淮南子·修务》) 4.上古文言单音词为主,把这些单音词译成现代汉语,选用哪个词儿就得看 语言环境,从语言的内容和形式看,有的是古今一致的,如“过”“改”“心” 有的只是作为一个语素,如“困(苦)”“虑(思虑)”“色(面色)”“徵(表 现)”。翻译时,不断地作古今词语内容和形式的比较和分析,能加深对词语的 理解,从而能作准确的翻译 译文:“人们常常做错了事,这才能得到改正;心意困惑,思虑阻塞,这才 能振奋有为:表现在脸色上,发泄在言论中,这才能有所领悟。”错误常常是正 确的先导,孟子的话富于辩证思想。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单句。谓语是主谓词组。就主语跟谓语的逻辑关系来说,又具有条件和结 果的关系。“者”字结构中有个很长的附加部分,它的内部结构是并列复句,并 列复句的两部分各又是假设复句。假设复句各个分句的主语意思上是中心语
即形容词)之为致动……理论上固属后起。盖动字中他动字之为致动,往往易生 歧误。”比方“忍性”,赵歧注为“坚忍其性”就不大好懂。按:“性”,音义 同“心”,为了有错综变化才用上“性”。“忍”,不是“坚忍”。《说文》: “能也。”“能”本熊属,引申为“大胆”为“敢”,“忍性”就是壮大胆量; 又如:“白刃在前,斧锧在后,而却走不能死也,非其士民不能死也,上不能敌 也。”(《韩非子·初见秦》)“不能死”是“不敢死拼”。请参阅《茅屋为秋 风所破歌》“忍能对面为盗贼”一句的说明。“曾”字也就是“增”。“益”, 本义是水漫出,后来引申为“增加”。赵歧注:“曾益其所不能,增益其素所以 不能行之者也。”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译本句为“增加他的能力”。赵注、 杨译都有可商之处,因为赵注至少是不明确;杨译原文“其所不能”也是跟译文 “他的能力”搭配不拢。或认为“其所不能”是“曾益”的对象补语,它的前面 可以加上介词“于”。 译文:“因此,上天将要把重任落到这些人身上(的时候),一定要使他们 心神苦恼,筋骨劳动,肌肤消瘦,身体困乏,行动(的结果)违背他所想达到的 目的;凭着以上处境,就可以使他们心神震动,胆量壮大,从而对以前不敢做的 事儿有所促进。” ①人恒过,‖②然后能改;③困于心,④衡于虑,|||⑤而后作;│⑥徵于 色,|||⑦发于声,|||⑧而后喻。 1.并列复句。分号隔开三部分,三部分都是连贯复句。第①分句以下各分句 的主语都因承第①分句的“人”而省略,第二、第三两个连贯复句的第一部分各 又是并列复句。“而后”是连词,表示先后相连,意思跟“然后”不同,“然后” 是“这样以后”。或说“而”表音节停顿,“后”是“以后”。 2.几个“于”都是介引表处所的宾语的介词,“于……”这种介词结构一般 是在动词后面,只在近代文言里有偶尔在动词前面的。现代汉语里表处所的介词 结构既可以在动词前面,也可以在动词后面,大体说来后面的比前面的地位更重 要些。 3.“困”,本义是树木被四壁围着,引申为“围困”,又引申为“困惑”。 “衡”,音借为“横”,赵歧注:“衡,横也,横塞其虑于胸臆之中。”不说音 借,把“衡”作“衡量”讲,也通。“作”,《说文》:“起也。”就是“起立”。 又,《尔雅·释言》:“作,为也。”或者说“作”当“创造”讲。“喻”,明 白;同样的用法如:“故作书以喻意。”(《淮南子·修务》) 4.上古文言单音词为主,把这些单音词译成现代汉语,选用哪个词儿就得看 语言环境,从语言的内容和形式看,有的是古今一致的,如“过”“改”“心”; 有的只是作为一个语素,如“困(苦)”“虑(思虑)”“色(面色)”“徵(表 现)”。翻译时,不断地作古今词语内容和形式的比较和分析,能加深对词语的 理解,从而能作准确的翻译。 译文:“人们常常做错了事,这才能得到改正;心意困惑,思虑阻塞,这才 能振奋有为;表现在脸色上,发泄在言论中,这才能有所领悟。”错误常常是正 确的先导,孟子的话富于辩证思想。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单句。谓语是主谓词组。就主语跟谓语的逻辑关系来说,又具有条件和结 果的关系。“者”字结构中有个很长的附加部分,它的内部结构是并列复句,并 列复句的两部分各又是假设复句。假设复句各个分句的主语意思上是中心语
者”,不妨认为“者”代替“君主”一类人物。但结构上不能简单地说“者” 可以移到前面作主语。 2.“拂”古音读“弼”,“拂”在“滂”纽“物”部,“弼”在“并”纽 “物”部,“滂”“并”旁纽。“弼”,本义是矫正弓弩的工具,引申义是纠正 或者辅佐,《说文》:“弼,辅也。”《尔雅·释诂》:“弼,俌也。”当是引 申义而非本义。其实“拂”就是“弗”,也就是“弼”,原是矫正弓形的工具。 两个“则”是转折副词,作“却”讲。赵歧注本句大意:“‘入’谓国内也,无 法度大臣之家辅弼之士;‘出’谓国外也,无敌国可难,无外患可忧,则凡庸之 君骄慢荒怠,国常以此亡也。” 译文:“内部没有执掌法度的大家和辅佐君主的能手,外部没有可以抗衡的 力量,没有外患,国家就经常处于走向来亡的困境。”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然后”,这样而后,是表示“有待而然”,它前面的是个条件,后面的 是结果;又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雕也。”(《论语·子罕》)“然后”“而 后”跟“则”相比,前者是必然条件;后者却可以是单纯的承接;如:“至家则 君笑而立于门。”(《林觉民传》)包孕句。主语因泛指而省略。“知”的宾语 的并列复句,它们的主语也因泛指而省略 2.“生”“死”都是不及物动词增加使动用法,后面可以补上代词“之” “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在”,译成现代汉,介词结构或者在动词 前面,或者在动词后面。 译文:“这样,就能够知道在忧患中可以使人生存,在安乐中可以使人死 亡。”这句话也含有很深的哲理,它能激发人们自强不息,战斗不已
“者”,不妨认为“者”代替“君主”一类人物。但结构上不能简单地说“者” 可以移到前面作主语。 2.“拂”古音读“弼”,“拂”在“滂”纽“物”部,“弼”在“并”纽 “物”部,“滂”“并”旁纽。“弼”,本义是矫正弓弩的工具,引申义是纠正 或者辅佐,《说文》:“弼,辅也。”《尔雅·释诂》:“弼,俌也。”当是引 申义而非本义。其实“拂”就是“弗”,也就是“弼”,原是矫正弓形的工具。 两个“则”是转折副词,作“却”讲。赵歧注本句大意:“‘入’谓国内也,无 法度大臣之家辅弼之士;‘出’谓国外也,无敌国可难,无外患可忧,则凡庸之 君骄慢荒怠,国常以此亡也。” 译文:“内部没有执掌法度的大家和辅佐君主的能手,外部没有可以抗衡的 力量,没有外患,国家就经常处于走向来亡的困境。”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然后”,这样而后,是表示“有待而然”,它前面的是个条件,后面的 是结果;又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雕也。”(《论语·子罕》)“然后”“而 后”跟“则”相比,前者是必然条件;后者却可以是单纯的承接;如:“至家则 君笑而立于门。”(《林觉民传》)包孕句。主语因泛指而省略。“知”的宾语 的并列复句,它们的主语也因泛指而省略。 2.“生”“死”都是不及物动词增加使动用法,后面可以补上代词“之”。 “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在”,译成现代汉,介词结构或者在动词 前面,或者在动词后面。 译文:“这样,就能够知道在忧患中可以使人生存,在安乐中可以使人死 亡。”这句话也含有很深的哲理,它能激发人们自强不息,战斗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