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计算 第一节成本性态分析 所谓成本性态,是指成本发生额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按成本性态分类,可将 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 固定成本 (一)固定成本的定义 固定成本,是指在特地给你范围内总额不受业务量变动影响的成本项目。如按直线 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房屋机器租金、管理人员工资等 (二)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 固定成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为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是固定的。如果这些 特定条件不成立,他们也会变化。我们称这种条件为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 般而言,固定成本相关范围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特定的时间范围,二是指特定的 业务量水平。 2000 新相关范围 1500 1000 500 原相关范围 5000 1000 15000 产量(件) 图13-1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 三)固定成本的分类 为了有效控制固定成本,需要对不同性质的固定成本进行分类,通常固定成本可分 为酌量性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两类。 1.约束性固定成本
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无法通过短期决策改变其指出数额的固定成本。它是 企业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能力所必须负担的最低固定成本。其支出数额只取决于企业生 产绎营的规模与质量。如机器设备的折旧、维修费用、保险费用以及主要管理人员的薪 金等都是典型的约束性固定成本。 酌量性固定成本 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可通过短期决策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酌量 性固定成本的基本特征是:其数额大小直接取决于企业管理当局对自身经营状况所作出 的判断。酌量性固定成本的预算期较短,通常为一年。酌量性固定成本通常不属于生产 成本,其作用主要在于改善企业的生存条件,提升企业产品的品质、增强企业本身的竞 争力等,如广告费、硏发费用、培训费等 、变动成本 (一)变动成本的定义 与固定成本相反,变动成本是指在特定的业务量范围内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 正比例变动的成本项目。变动成本性态模式如下图所示 300 100 100200300400500 产量(件) 100200300400500产量(件) (a) 图13-2变动成本的性态模式 (二)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 与固定成本相类似,变动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休持正比关系,或单位变动成本大致维 持一特定常数是需要一定前提的,这种前提就是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超出了相关范 变动成本就不再具有上述特性
相关范围 业务量 图13-3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 (三)变动成本的分类 变动成本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酌量性变动成本,二是技术性变动成本 酌量性变动成本:其单位成本发生额是通过高层管理者的决策行为确定的。如按照 定百分比从销售收入中提取的销售佣金,其金额大小取决于高层管理者确定的提取百 分比 技术性变动成本:其单位成本高低主要山设计、工艺技术等方面决定。如某冰箱生 产厂生产冰箱过程中使用了国外进口压缩机,该压缩机成本主要取决于外部市场价格 而该冰箱生产厂很难改变,除非对冰箱生产工艺进行重新设计,改用国产压缩机。 三、混合成本 (一)半变动成本 半变动成本既包括固定成本部分,同时也包含变动成本部分。属于半边动成本的有 设备保养费、维修费、水电费、电话费等。 变动成本 基数 业务量 图13-4半变动成本性态模式
(二)半固定成本 半固定成本也称阶梯式成本,当业务量在某种范围内时这种成本将保持不变,表现 出固定的特征:当业务量突破这一范围时,它也将突然跃升到一个新的水半,然后继续 侏持不变,直到业务量的下一次突破。如企业中的质量检测人员、化验员、运货员的工 资等成本。 图13-5半固定成本的性态模式 (二)半变动成本的分解 高低点法 高低点法是进行半变动成本分解的一种简易办法。具体公式如下 =abx 其中:y表示一定期间的半变动成本的总发生额; a表示半变动成本中的固定成本部分 b表示半变动成本随产量的变动比例 x表示业务量 bx表示半变动成本中的变动成本部分。 根据高低点法的原理,可以通过下式确定a、b 高点半变动成本总额一b×高点业务量 或a低点半变动成本总额一b×低点业务量 [例13-1]图表13-6列示了某企业一年中物料费与机器工作小时的数据 图表13-6
月份 机器工作小时 物料费 377 3 365 345 78 329 317 66 8 58 269 55 286 310 12 85 350 2.散布图法 散布图法,是将半变动成本的历史数据以散布图的形式画入坐标系中,再根据目测 在各个散点之间画一条直线,尽可能做到直线上下两边各点与直线的距离既要最小又要 相等。画出的直线与纵轴(y轴)的交点即为a值,而后根据b求得值,即可以得出半 变动成本公式y=a+bx 仍借[例13-1]资料,可以画散布图如图表13-7 图表13-7 3.回归分析法
回归分析法,也称作最小平方法,它假定x、y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再利用数学 上的最小平方法原理,计算可以代表平均成本水半的直线截距和斜率,以其作为固定成 本和单位变动成本。回归分析法简单的推导过程如下: 先以合计数形式表示y=a+bx的每一项,即 可以推导出 x乘以(1)式的各项,即 将(2)式代入(3)式,得出: 推出 (4) 再以(4)式代入(2)式,得: 4.三种分解方法的比较 高低点法和散布图法都只是对实际情况的近似。高低点法在众多的数据中仪选择了 最高和最低两点,这两个点是否能够真实反映企业正常绎营状态下的成本水平就成为成 本分解的关键;而散布图法史多地依赖了人的主观判断,分解的结果往往因人而异。回 归分析法虫然在计算上较为复杂,但它充分考虑了所有已有数据的综合影响,又利用“回 归直线的误差半方和最小”的原理,所以得出的结果最能代表各期成本的半均水平 第二节变动成本计算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概述 (一)完全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完全成本法”,即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把一定时期发生的直接材料、直 接人工和全部制造费用(包括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都包括在内的方法 (二)变动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生产成本和存货成本时,只包括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 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不包括固定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被 视为期间成本从当期收入中扣除。 完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
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直接人工 产品成本 变动制造费用 变动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期间成本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例13-2设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期初无存货,有关的资料如图表13-9 图表13-9 成本数据 生产耗用的原料 600000 生产耗用的直接人工 240000 发生的变动制造费用 120000 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 360000 合计 1320000 产量 120000 根据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单位产品成本如图表13-10: 图表13-10 完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单位产品成本 (三)存货成本与销售成本不同 变动成本法下,无论在产品、库存产成品还是已销产品,其成本以包括变动生产成
完全成本法下,无论在产品、库存产成品还是已销产品,其成本中除包括变动生产 成本外,还包括一定份额的固定制造费用 (四)损益计算模式不同 变动成本法下,损益计算的基本模式如下 贡献毛益=销售收入一变动成本 利润=贡献毛益一固定成本 完全成本法下,损益计算的基本模式: 销售毛利=销售收入一销售成本总额 其中,销售成本总额≡期初存货十本期生产成本一期木存货 利润=销售毛利一销售及管理费用 三、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计算比较 (一)产量稳定,销售量不等 例13-3]设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20×5年开始投产,20×5~20×8年的产销情况: 图表13-1 20×5 20×6 20×7 20×8 1.销售量(件) 100000 120000 140000 120000 单价(元/件) 销售收入 2000000240000028000002400000 2.制造成本数据 生产耗用的原材料(元)600000 600000 600000 600000 生产耗用的人工(元) 240000 240000 240000 240000 发生的变动制造费用(元)120000 120000 120000 120000 发生的園定制造费用(元)360000 360000 360000 360000 计 1320000132000013200001320000 产量(件) 120000 120000 120000 120000 3.销售及管理费用 变动部分(元) 200000 240000 280000 240000 固定部分(元) 300000 300000 00000 4.期木库存(件) 20000 20000
假设企业的存贷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图表13-11列示了根据完全成本计算法和变动成本 计算法确定的各年净利润及期末存货成本资料: 图表13-11: 20×5 20×6 20×7 1320000132000013200001320000 (二)销售量稳定,产量不等 四、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相互补充、结合使用 现阶段变动成本计算尚不能完全取代完全成本计算,这就涉及到两者如何协调的问 题。为满足企业内、外部的信息需求,在凵常核算时,“在产品”、“产成品”账户均 按照变动成本反映,同时另设“存货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账户,反映发生的固定性制 造费用:期末将当期销售产成品的固定成本部分列入当期损益;而将在产品、期末库存 产成品的固定成本部分仍留在“存货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账户,并记增存货的账面值 这样,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期间利润,加上期初“存货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余额,减去 期末该账户余额就等于完全成本计算法下的期间损益。这种做法可以避免同时作两套账 务处理的麻烦,又可以有效地满足内、外部的信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