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27课《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望秋园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全文,感受品味并积累形象丰富的语言。学习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 结合的写法。 2、学习范仲淹放眼世界、胸怀天下的博大胸襟,从小树立高远的志向 3、自主合作探究,师生互动交流,取得共识。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课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与语法,记住范仲淹的警句 【教学难点】 掌握文章重点句的深层含义,品味并学习古人的博大胸怀和人生理想。 【教学安排】两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由文章标题导入,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2、朗读课文,点拨文言词义 及语法,学生口头翻译。3、疏通文意,初步了解写作思路和写作意图。4、 布置作业:落实书面上的翻译 【教学步骤】 、由文章标题导入,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同学们,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岳阳楼,位 于湖南省岳阳市洞庭北路,古城西门城墙之上。岳阳楼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 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昌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 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 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 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 衰
人教版八(下)27 课《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望秋园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全文,感受品味并积累形象丰富的语言。学习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 结合的写法。 2、学习范仲淹放眼世界、胸怀天下的博大胸襟,从小树立高远的志向。 3、自主合作探究,师生互动交流,取得共识。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课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与语法,记住范仲淹的警句。 【教学难点】 掌握文章重点句的深层含义,品味并学习古人的博大胸怀和人生理想。 【教学安排】两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 由文章标题导入,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朗读课文,点拨文言词义 及语法,学生口头翻译。3、疏通文意,初步了解写作思路和写作意图。4、 布置作业:落实书面上的翻译。 【教学步骤】 一、由文章标题导入,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同学们,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岳阳楼,位 于湖南省岳阳市洞庭北路,古城西门城墙之上。岳阳楼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 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昌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 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 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 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 衰
2、记,古代的一种文体,将记事、写景、抒情融为一篇文章中,记事简明,写 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目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 某些观念)。本文相当于现代文中的一篇游记。 3、作者及写作背景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 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 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 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写记,并送去 本《泂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像,写下了千古名篇《岳 阳楼记》 、朗读课文,读出节奏。教师点拨文言词义及语法,学生口头翻译。 (一)朗读课文,读出正确的停顿。 庆历四年春,滕(teng)子京/谪(zhe)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 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u)予(yu) 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u)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 ( sha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 述/备矣(y1)。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 若夫/霪(yin)雨霏霏(fei),连月不开,阴风怒号(hdo),浊浪排空:日星隐 曜(yao),山岳潜(qian)形:商旅不行,樯( qiang)倾楫(j)摧:薄暮冥冥,虎 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qing),沙鸥翔集,锦鳞 游泳:岸芷(zhi)汀(tng)兰,郁郁青青(qing)。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 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e)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居庙堂之髙/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 /何时而乐耶(ye)?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二)教师点拨文言词义及语法后,学生口头翻译全文,提问检查 1、一词多义 明:(1)(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越明年 (2)(明媚)至若春和景明 以:(1)(来)属予作文以记之
2、记,古代的一种文体,将记事、写景、抒情融为一篇文章中,记事简明,写 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目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 某些观念)。本文相当于现代文中的一篇游记。 3、作者及写作背景: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 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 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1046 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 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写记,并送去 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像,写下了千古名篇《岳 阳楼记》。 二、朗读课文,读出节奏。教师点拨文言词义及语法,学生口头翻译。 (一)朗读课文,读出正确的停顿。 庆历四年春,滕(téng)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 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yú) 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 (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 述/备矣(yǐ)。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 若夫/霪(yín)雨霏霏(fēi),连月不开,阴风怒号(háo),浊浪排空;日星隐 曜(yào),山岳潜(qián)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暮冥冥,虎 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qǐng),沙鸥翔集,锦鳞 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qīng)。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 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 /何时而乐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二)教师点拨文言词义及语法后,学生口头翻译全文,提问检查。 1、一词多义 明:(1)(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越明年 (2)(明媚) 至若春和景明 以:(1) (来) 属予作文以记之
(2)(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2)(表句尾感叹)嗟夫 观:(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 (2)(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极:(1)(直到)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2)(穷尽,尽头)此乐何极 (3)(表示程度深)感极而悲者矣 或:(1)(或许)或异二者之为 (2)(有时)而或长烟一空 空:.(1)(天空)浊浪排空 2)(消散)长烟一空 通:(1)(顺利)政通人和 (2)(通向)北通巫峡 和:(1)(和乐)政通人和 (2)(和煦)春和景明 1)一片:一碧万顷 (2)全:长烟一空 (3)全部:在洞庭一湖则:(1)那么:然则何时而乐耶 (2)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归(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 (2)聚拢:云归而岩穴暝 备(1)前人之述备矣:译尽 (2):备齐 2、词类活用 (1)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3).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5)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别人说坏话) (6)刻唐贤今人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 (7)而或长烟一空(形容词作动词,消散) (8)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名词活用作状语,向北:向南) (9)或异二者之为(动词活用作名词,这里指心理活动) 3、古今异义 (1)气象万千【古义:景色和事物;今义:天气变化;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 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2)微斯人【古义:(如果)没有:今义:微小】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景象:今:看】 (4)横无际涯【古:广远:今:与“竖”相对】 (5)浊浪排空【古:冲向天空;今:全部去除掉】
(2)( 因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夫:(1)(那) 予观夫巴陵胜状 (2)(表句尾感叹) 嗟夫 观:(1)( 看) 予观夫巴陵胜状 (2)( 景象)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极:(1)(直到)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2)(穷尽,尽头) 此乐何极 (3)(表示程度深) 感极而悲者矣 或:(1)(或许 )或异二者之为 (2)( 有时) 而或长烟一空 空:.(1)( 天空) 浊浪排空 2)( 消散) 长烟一空 通:(1) (顺利) 政通人和 (2)(通向) 北通巫峡 和:(1)(和乐) 政通人和 (2)(和煦) 春和景明 一:1)一片:一碧万顷 (2)全:长烟一空 (3)全部:在洞庭一湖则:(1)那么 :然则何时而乐耶 (2)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归(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 (2)聚拢:云归而岩穴暝 备(1)前人之述备矣:译尽 (2):备齐 2、词类活用 (1)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3).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5)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别人说坏话) (6)刻唐贤今人 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 (7)而或长烟一空(形容词作动词,消散) (8)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名词活用作状语,向北;向南) (9)或异二者之为(动词活用作名词,这里指心理活动) 3、古今异义 (1)气象万千【古义:景色和事物; 今义:天气变化;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 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2)微斯人【 古义:(如果)没有;今义:微小】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景象;今:看】 (4)横无际涯【古:广远;今:与“竖”相对】 (5)浊浪排空【古:冲向天空;今:全部去除掉】
(6)予观夫巴陵胜状【古: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今:丈夫,夫 人】 (7)前人之述备矣【古:详尽今:准备】 (8)增其旧制【古:规模今:制度】 (9)作文【古:写文章今:作文】 (10)至若春和景明【古:日光;今:景色、景物】 (11)则有去国怀乡【古:国都;今:国家】 (13)则有去国怀乡【古:离开;今:前往】 (1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古:曾经;今:品尝】 (15)越明年【古:及,到:今:越过15.宠辱偕忘【古:荣耀;今:恩宠】 (16)沙鸥翔集【古:群鸟停息在树上:今:集体,集中】 (17)进亦忧【古:在朝廷做官:今:前进】 (18)退亦忧【古:不在朝廷做官:今:后退】 4、通假字 1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2百废具兴(通“俱”,全,皆,都) 5、特殊句式 (1)倒装句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疑问代词 “谁”作宾语,宾语前置。语序应为“吾与谁归”。) (2)判断句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表判断语气。) (3)省略句 例:属(zh)予(yu)作文以记之。(省略主语“滕子京”。) (4)状语后置 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5)定语后置 例: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6)宾语前置 例:吾谁与归? (三)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口头翻译全文。不懂之处,举手问老师或同学。 课堂上逐段交流,教师把关
(6)予观夫巴陵胜状【古: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今:丈夫,夫 人】 (7)前人之述备矣【古:详尽 今:准备】 (8)增其旧制【古:规模 今:制度】 (9)作文【古:写文章 今:作文】 (10)至若春和景明【古:日光;今:景色、景物】 (11)则有去国怀乡【古:国都;今:国家】 (13)则有去国怀乡【古:离开;今:前往】 (1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古:曾经;今:品尝】 (15)越明年 【古:及,到;今:越过⒖宠辱偕忘【古:荣耀;今:恩宠】 (16)沙鸥翔集【古:群鸟停息在树上;今:集体,集中】 (17)进亦忧【古:在朝廷做官;今:前进】 (18)退亦忧【古:不在朝廷做官;今:后退】 4、通假字 ⒈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⒉百废具兴(通“俱”,全,皆,都) 5、特殊句式 (1)倒装句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疑问代词 “谁”作宾语,宾语前置。语序应为“吾与谁归”。) (2)判断句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表判断语气。) (3)省略句 例: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省略主语“滕子京”。) (4)状语后置 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5)定语后置 例: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6)宾语前置 例:吾谁与归? (三)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口头翻译全文。不懂之处,举手问老师或同学。 课堂上逐段交流,教师把关
四、布置作业:1、书面翻译全文各段。2、背诵第一段。 五、板书见涂色部分。 六、教学反思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检査翻译情况,教师提供译文参考校对。2、研讨写景内容,学习写作方法。 3、结合作者生活阅历,品味哲理性句子的含义及其作用。学习夹叙夹议的写 法。4、课堂背诵第二段5、进行文言阅读强化训练。6、布置作业。 【教学步骤】 检查翻译情况,教师提供译文参考校对。 【参考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 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 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 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 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 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 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 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 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 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 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 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 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 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 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 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 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四、布置作业:1、书面翻译全文各段。2、背诵第一段。 五、板书见涂色部分。 六、教学反思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 检查翻译情况,教师提供译文参考校对。2、研讨写景内容,学习写作方法。 3、结合作者生活阅历,品味哲理性句子的含义及其作用。学习夹叙夹议的写 法。4、课堂背诵第二段 5、进行文言阅读强化训练。6、布置作业。 【教学步骤】 一、检查翻译情况,教师提供译文参考校对。 【参考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 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 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 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 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 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 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 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 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 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 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 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 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 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 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 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 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 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 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这样来说在 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 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 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写于为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理清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自然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 第二部分(2—4自然段):文章主体。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第一层②2自然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问 第二层(3-4自然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部分⑤5自然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研讨写景内容,学习作者顺理成章的构思方法。 (一)学生从文中找出写景在句子。 第二段,总写洞庭湖景观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第三段,描写悲凉凄惨情景的句子:“夫淫雨霏霏,连 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 暮冥冥,虎啸猿啼。”第四段,描写阳光灿烂的画面:“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 虎啸猿啼。” (二)描写景物都能抓住具体情境。前面的写景是为了导出后面抒情议论,从而 突出文章的写作目的。 【第二段欣赏】第二段,格调振起,情辞激昂。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 湖”,设定下文写景范围。一“衔”“吞”,有气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 言水波壮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简练而又生动。前四句从 空间角度,后两句从时间角度,写尽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前人之述备矣”一句 承前启后,并回应前文“唐贤今人赋”一语。这句话既是谦虚,也暗含转机,经“然 则”一转,引出新的意境,由单纯写景,到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 物之情”,从而构出全文的主体。 【第三段欣赏】第三段写览物而悲者。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这是一个 引发议论的词,又表明了虚拟的情调,而这种虚拟又是对无数实境的浓缩、提炼 和升华,颇有典型意义。“若夫"以下描写了一种悲凉的情境,由天气的恶劣写到 人心的凄楚。这里用四字短句,层层渲染,渐次铺叙。淫雨、阴风、浊浪构成了 主景,不但使日星无光,山岳藏形,也使商旅不前;或又值暮色沉沉、“虎啸猿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 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 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这样来说在 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 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 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 写于为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二、理清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 自然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 第二部分(2—4 自然段):文章主体。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第一层(2 自然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 问。 第二层(3—4 自然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部分(5 自然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三、研讨写景内容,学习作者顺理成章的构思方法。 (一)学生从文中找出写景在句子。 第二段,总写洞庭湖景观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第三段,描写悲凉凄惨情景的句子:“夫淫雨霏霏,连 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 暮冥冥,虎啸猿啼。”第四段,描写阳光灿烂的画面:“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 虎啸猿啼。” (二)描写景物都能抓住具体情境。前面的写景是为了导出后面抒情议论,从而 突出文章的写作目的。 【第二段欣赏】第二段,格调振起,情辞激昂。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 一湖”,设定下文写景范围。一“衔”一“吞”,有气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 言水波壮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简练而又生动。前四句从 空间角度,后两句从时间角度,写尽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前人之述备矣”一句 承前启后,并回应前文“唐贤今人赋”一语。这句话既是谦虚,也暗含转机,经“然 则”一转,引出新的意境,由单纯写景,到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 物之情”,从而构出全文的主体。 【第三段欣赏】第三段写览物而悲者。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这是一个 引发议论的词,又表明了虚拟的情调,而这种虚拟又是对无数实境的浓缩、提炼 和升华,颇有典型意义。“若夫”以下描写了一种悲凉的情境,由天气的恶劣写到 人心的凄楚。这里用四字短句,层层渲染,渐次铺叙。淫雨、阴风、浊浪构成了 主景,不但使日星无光,山岳藏形,也使商旅不前;或又值暮色沉沉、“虎啸猿
啼”之际,令过往的“迁客骚人″有“去国怀乡”之慨、“忧谗畏讥”之惧、“感极而悲” 之情。 【第四段欣赏】第四段写览物而喜者。以“至若”领起,打开了一个阳光灿烂 的画面。“至若”尽管也是列举性的语气,但从音节上已变得高亢嘹亮,格调上已 变得明快有力。下面的描写,虽然仍为四字短句,色调却为之一变,绘出春风和 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鱼儿在欢快游荡, 连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满活力。作者以极为简练的笔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 读之如在眼前。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段的句式、节奏与上一段大体相仿,却也另 有变奏。“而或”一句就进一步扩展了意境,增强了叠加咏叹的意味,把“喜洋洋 的气氛推向髙潮,而“登斯楼也”的心境,也变成了“宠辱偕忘”的超脱和把酒临风 的挥洒自如。 四、研读第五段内容要点,结合个人的经验,品味哲理性句子的含义及 其作用,学习篇末点题的写法 【问题导学】 1、末段“二者之为”指的是上文的哪两种心情? 上文提到的或悲或喜的两种览物之情,即第三段末和第四段末提到的心情。 2、“以物喜”和“以己悲”,指上文的什么内容? 指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即情绪随外物变化和个人得失而高低波动。 2、作者说的“古仁人之心”指的是什么?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根据上下文判断,“进”和“退”分别指什么? 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什么含义? 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 后 6、请结合个人生活经验,说说这句话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精神境界? 古代的仁人,具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无论是“居庙堂之 髙”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这是古代官员为 民负责对国家尽力的儒家治国精神
啼”之际,令过往的“迁客骚人”有“去国怀乡”之慨、“忧谗畏讥”之惧、“感极而悲” 之情。 【第四段欣赏】第四段写览物而喜者。以“至若”领起,打开了一个阳光灿烂 的画面。“至若”尽管也是列举性的语气,但从音节上已变得高亢嘹亮,格调上已 变得明快有力。下面的描写,虽然仍为四字短句,色调却为之一变,绘出春风和 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鱼儿在欢快游荡, 连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满活力。作者以极为简练的笔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 读之如在眼前。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段的句式、节奏与上一段大体相仿,却也另 有变奏。“而或”一句就进一步扩展了意境,增强了叠加咏叹的意味,把“喜洋洋” 的气氛推向高潮,而“登斯楼也”的心境,也变成了“宠辱偕忘”的超脱和“把酒临风” 的挥洒自如。 四、 研读第五段内容要点,结合个人的经验,品味哲理性句子的含义及 其作用,学习篇末点题的写法。 【问题导学】 1、 末段“二者之为”指的是上文的哪两种心情? 上文提到的或悲或喜的两种览物之情,即第三段末和第四段末提到的心情。 2、“以物喜”和“以己悲”,指上文的什么内容? 指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即情绪随外物变化和个人得失而高低波动。 2、 作者说的“古仁人之心”指的是什么?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 根据上下文判断,“进”和“退”分别指什么? “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什么含义? 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 后。 6、请结合个人生活经验,说说这句话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精神境界? 古代的仁人,具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无论是“居庙堂之 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这是古代官员为 民负责对国家尽力的儒家治国精神
【第五段小结】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乐民之乐者,民 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 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 它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任途进 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 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第五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 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文章最后标明写作时间,与篇首照应 五、归纳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 析,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好友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七、布置作业:1、背诵第三、四、五段。2、掌握文中沿用至今的14个成语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 享乐之后才享乐。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2、“皓月千里”:皎洁的月光普照千里湖面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4、“心旷神怡”: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开阔;怡:愉快。 5、“气象万千”:气象: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有很多景物在进 行变化。 6、“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7、“百废具兴”:许多被废弃的事业又都兴办起来。“具″通假“俱”规范词形写作“百 废俱兴”。 8、“浩浩汤汤”:浩浩荡荡。指水势壮阔的样子 9、“淫雨霏霏”:形容细雨连绵不绝的样子。 10、“波澜不惊”:是岳阳楼月夜里风平浪静时的景色。现比喻面对动荡局面保持 平静、形势平稳,没受到什么变化或曲折,不惊不诧 11、“一碧万顷”:一片碧绿,广阔无际。顷,极言其广。 12、“岸芷汀兰”:岸边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 13、“宠辱偕忘”:受宠或受辱都毫不计较。常指一种通达的超绝尘世的态度。 14、“春和景明”:形容春风和煦,阳光明媚。 八、板书设计:涂色部分 九、教学反思
【第五段小结】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乐民之乐者,民 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 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 它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任途进 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 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第五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 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文章最后标明写作时间,与篇首照应。 五、归纳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 析,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好友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七、布置作业:1、背诵第三、四、五段。2、掌握文中沿用至今的 14 个成语: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 享乐之后才享乐。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2、“皓月千里”:皎洁的月光普照千里湖面。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4、“心旷神怡”: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旷:开阔;怡:愉快。 5、“气象万千”:气象: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有很多景物在进 行变化。 6、“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7、“百废具兴”:许多被废弃的事业又都兴办起来。“具”通假“俱”规范词形写作“百 废俱兴”。 8、“浩浩汤汤”:浩浩荡荡。指水势壮阔的样子。 9、“淫雨霏霏”:形容细雨连绵不绝的样子。 10、“波澜不惊”:是岳阳楼月夜里风平浪静时的景色。现比喻面对动荡局面保持 平静、形势平稳,没受到什么变化或曲折,不惊不诧。 11、“一碧万顷”:一片碧绿,广阔无际。顷,极言其广。 12、“岸芷汀兰”:岸边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 13、“宠辱偕忘”:受宠或受辱都毫不计较。常指一种通达的超绝尘世的态度。 14、“春和景明”:形容春风和煦,阳光明媚。 八、板书设计:涂色部分 九、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