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北京化工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研讨报告)学习“液膜分离技术”有感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5,文件大小:149.63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学习“液膜分离技术”有感 页码,1/5 学习“液膜分离技术”有感 应化0104班安哲指导教师张常群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液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人发离技术,快速、高效且节能,它是六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液 膜分离技术和溶剂萃取过程相似,也是由萃取和反萃取两过程的构成的,但是在液膜分离过程中, 萃取与反萃取是同时进行一步完成的。众所周知,生物膜的分离和浓缩功能是十分惊人的,液膜分 离技术的传质机理则与生物膜有相似之处。由于促进传输作用,使分离技术的传递速率明显提高 甚至可以使溶液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液膜分离技术往往使分离过程所需 级数 显减少, 而且大 大节省萃取试剂的消耗量。目前,在广泛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液膜分离技术在显法治金、石油化 工、环境保护、气体分离、生物医学等领域中显示出了广阁的前景。 液膜分离技术按其构型和操作方式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乳状液膜(Liquid Surfactnt membranes)和支掉液膜(Supported Liquid membranes) 1.乳状液形 乳状液膜实际上可以看成一种“水-油-水”型(WO/W)或“油-水-油”型(O/WO)的双重乳 状液高分散体系,可以看出,这类液膜体系,包括三个部分,膜相,内包相和连续相,通常内包相 和连续相是互溶的,膜相则以膜溶剂为基本成分。正是因为将这两个互不相溶的液相通过高速搅拌 或超声波处理制成乳状液,然后将其分散到第三种液相(连续相)中,就形成了乳状液膜体系,在 膜相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添加剂 使乳状液维持 一定的稳定性和选择性,它提供 很大的传质 表面积。在传质过程 待分离物质由连续(外相)给膜相向内包相传递 结束后,乳状液通常 采用静电凝聚等方法破孔,膜相可以反复使用,内包相经进一步处理后回收浓缩的溶质。 2.支撞液膜 支撑液膜是将膜相溶液牢固地吸附在多孔撑体的微孔之中,在膜的两侧是与膜相互不相溶的料 液相和反萃相。待分离的溶质自料液相经多孔支掉体中的膜相向反萃相传递,这种操作方式比乳浴 液膜简单,过程易于工程放大,但支撑体膜材料的选择往往对过程影响很大。这样, 一股需要定期 向支撑体微孔中补充液膜溶液,采用的方法通常是在反萃相一侧隔一定时间加入膜相溶液,以达到 补充的日的。 液膜的分离机理 归纳为下述几种类型 (A)选择性渗透(B)滴内化学反应(C)膜相化学反应(D)萃取和吸附 1.选择性渗透 依据不同的物质在膜相的溶解度和逸速速率不同进行分离,混合物中溶质B和逸透速率小,故 物质A将更多地渗透至膜外而得以分离,而溶质B则停留在膜内相,此过程是依据溶质在膜相及料液 相的溶解度的比值的差别来完成的。十分明显,当膜两侧被迁移物质的浓度相等时,输送便自行 停止这类过程不可能产生浓缩效应,液膜从有机物中分离己烷,即利用这一原理。 2.滴内反减 分离溶液C渗透至膜相,在融相内侧与内包相试剂(R)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膜相的物质 《P),从而达到分离C组分的目的, 如废液脱酚,除氨等工艺属这类机理,使用的反应可以保正液 膜两侧有最大的浓度梯度,以促进输送,通常称这类机理为【型促进迁移。 3.膜相反应 料液中的D组分和膜相载体成剂R反应,发生可逆正向反应生成中间产物P1,P,扩散到膜相另 侧与仙包相试剂R,反应不溶于液膜的P),并使R,重新还原释放。R,在传递过程中呈载体作用。提高 了传质效率,这种机理叫做Ⅱ型促进迁移】 file://E:\TDDOWNLOAD\dsbg\dsbg03.htm 2008-4-22

学习“液膜分离技术”有感 应化0104班 安哲 指导教师 张常群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液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人发离技术,快速、高效且节能,它是六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液 膜分离技术和溶剂萃取过程相似,也是由萃取和反萃取两过程的构成的,但是在液膜分离过程中, 萃取与反萃取是同时进行一步完成的。众所周知,生物膜的分离和浓缩功能是十分惊人的,液膜分 离技术的传质机理则与生物膜有相似之处。由于促进传输作用,使分离技术的传递速率明显提高, 甚至可以使溶液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液膜分离技术往往使分离过程所需级数明显减少,而且大 大节省萃取试剂的消耗量。目前,在广泛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液膜分离技术在显法冶金、石油化 工、环境保护、气体分离、生物医学等领域中显示出了广阔的前景。 液 膜 分 离 技 术 按 其 构 型 和 操 作 方 式 的 不 同,主 要 可 以 分 为 乳 状 液 膜(Liquid Surfactnt membranes)和支撑液膜(Supported Liquid membranes)。 1.乳状液膜 乳状液膜实际上可以看成一种“水-油-水”型(W/O/W)或“油-水-油”型(O/W/O)的双重乳 状液高分散体系,可以看出,这类液膜体系,包括三个部分,膜相,内包相和连续相,通常内包相 和连续相是互溶的,膜相则以膜溶剂为基本成分。正是因为将这两个互不相溶的液相通过高速搅拌 或超声波处理制成乳状液,然后将其分散到第三种液相(连续相)中,就形成了乳状液膜体系,在 膜相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添加剂,使乳状液维持了一定的稳定性和选择性,它提供了很大的传质比 表面积。在传质过程——待分离物质由连续(外相)给膜相向内包相传递——结束后,乳状液通常 采用静电凝聚等方法破孔,膜相可以反复使用,内包相经进一步处理后回收浓缩的溶质。 2.支撑液膜 支撑液膜是将膜相溶液牢固地吸附在多孔撑体的微孔之中,在膜的两侧是与膜相互不相溶的料 液相和反萃相。待分离的溶质自料液相经多孔支撑体中的膜相向反萃相传递,这种操作方式比乳液 液膜简单,过程易于工程放大,但支撑体膜材料的选择往往对过程影响很大。这样,一般需要定期 向支撑体微孔中补充液膜溶液,采用的方法通常是在反萃相一侧隔一定时间加入膜相溶液,以达到 补充的目的。 液膜的分离机理 归纳为下述几种类型: (A)选择性渗透 (B)滴内化学反应 (C)膜相化学反应 (D)萃取和吸附 1.选择性渗透 依据不同的物质在膜相的溶解度和渗速速率不同进行分离,混合物中溶质B和渗透速率小,故 物质A将更多地渗透至膜外而得以分离,而溶质B则停留在膜内相,此过程是依据溶质在膜相及料液 相的溶解度的比值的差别来完成的。十分明显,当膜两侧被迁移物质A的浓度相等时,输送便自行 停止这类过程不可能产生浓缩效应,液膜从有机物中分离己烷,即利用这一原理。 2.滴内反应 分离溶液C渗透至膜相,在膜相内侧与内包相试剂(R)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膜相的物质 (P),从而达到分离C组分的目的,如废液脱酚,除氨等工艺属这类机理,使用的反应可以保证液 膜两侧有最大的浓度梯度,以促进输送,通常称这类机理为Ⅰ型促进迁移。 3.膜相反应 料液中的D组分和膜相载体成剂R反应,发生可逆正向反应生成中间产物P1,P1扩散到膜相另一 侧与仙包相试剂R2反应不溶于液膜的P2,并使R1重新还原释放。R1在传递过程中呈载体作用。提高 了传质效率,这种机理叫做Ⅱ型促进迁移。 学习“液膜分离技术”有感 页码,1/5 file://E:\TDDOWNLOAD\dsbg\dsbg03.htm 2008-4-22

学习“液膜分离技术”有感 页码,2/5 4.萃取和吸附 料液中悬浮物为膜相吸附或有机物为膜相萃取,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合有流物载体的液膜分 离的实质是通过化反应给流动载体不断提供能量,使其可能从低浓区向高浓区定向输送溶质。据流 动载体提供化学能的方式可分为反向迁移和同向迁移。 (1)反向迁移 反向迁移即被迁移的溶质与供能的溶质流向相反,以液膜分离铜为例。如右图:C+与H的迁 移方向相反。 (2)同向迁移 同向迁移是被迁移物质与共能溶质的流向相同的过程, 例如:以叔胺处理硫酸轴酰,化程式如下: 4R,N(0+4H(w)+U0,(SO)24(R,N田,UO2(SO)(O) 这类讨程中H中与IS0)2-的迁移方向是一致的 影响液膜传质的因素 1,液膜溶液的组成 (1)膜溶剂 膜溶剂是构成液膜的主要成分。根据不同的分离体系及工艺要洗择活当的膜溶剂。膜溶剂的 度是物性选择中的重要参数。在低粘度时虽然膜厚减小但乳状液膜不稳定 ,往往使分离效果下降 粘度过高时膜厚增大了,乳状液是稳定的,但同时由于扩散距离的增大也不利于溶质的迁移。为了 增加膜的稳定性,可以在膜溶剂中加入适当的其它溶剂。 (2)表面活性剂 液膜内的表面活性剂对渗透物通过液膜的扩散速率也有显著的影响,表面活性剂的加入能明显 改变液体的表面张力和两相的界面张力,HLB 亲水亲油平衡值 越大 表面活性剂亲水性 强:HLB值小,表面活性剂亲水性弱。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物质透过液膜的扩散速率存在不同 的影响。但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超过一定浓度后,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对液膜稳定性和分离效果 提高不大,有时候还会造成一定麻烦。 (3)添加剂(流动载体) 2.液膜分离工艺条件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1)搅拌速度 搅拌速度包括制乳时的搅拌速度及乳液与待分离体系两相接触分离时的搅拌速度。在制乳阶 段,一般搅拌速度愈大,形成乳液滴的直径愈小。一般采用2000转/分的速度即可达到要求成稳定的 乳状液膜搅拌速度应用其最佳的范围过快,液膜容易破裂的过慢的搅拌速度则难予实现乳液相的分 散。 右图给出混合强度对液膜除酚过程的分离效果的影响 (2)料液的浓度和酸度 料液中的酸度即pH值对液膜分离效果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一些分离过程在一定的H值下,待 分离物质能与膜相中,载体形成络合物而进行液模相取得明显的分离效果。若H值不足,这类过程 训难以进行 (3)接触时间 接触时间指在适当的搅拌速度下,料液与液膜互相混合接触的时间。 (4)操作温度 液膜分离操作一般是在常温或料液温度下进行的。提高温度虽然可能加快传质速率,但降低了 液膜的粘度,增大了膜相的挥发性,从而降低了液膜的稳定性和分离效果。 液膜分离的数字模型 i //E:\TDDOWNLOAD\dsbg\dsbg03.htm 2008-4-22

4.萃取和吸附 料液中悬浮物为膜相吸附或有机物为膜相萃取,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合有流物载体的液膜分 离的实质是通过化反应给流动载体不断提供能量,使其可能从低浓区向高浓区定向输送溶质。据流 动载体提供化学能的方式可分为反向迁移和同向迁移。 (1)反向迁移 反向迁移即被迁移的溶质与供能的溶质流向相反,以液膜分离铜为例。如右图:Cu2+与H+的迁 移方向相反。 (2)同向迁移 同向迁移是被迁移物质与共能溶质的流向相同的过程。 例如:以叔胺处理硫酸铀酰,化程式如下: 4R3N(0)+4H+(W)+UO2( (W) (R3NH)4UO2 (0) 这类过程中H+与U 的迁移方向是一致的。 影响液膜传质的因素 1.液膜溶液的组成 (1)膜溶剂 膜溶剂是构成液膜的主要成分。根据不同的分离体系及工艺要选择适当的膜溶剂。膜溶剂的粘 度是物性选择中的重要参数。在低粘度时虽然膜厚减小但乳状液膜不稳定,往往使分离效果下降; 粘度过高时膜厚增大了,乳状液是稳定的,但同时由于扩散距离的增大也不利于溶质的迁移。为了 增加膜的稳定性,可以在膜溶剂中加入适当的其它溶剂。 (2)表面活性剂 液膜内的表面活性剂对渗透物通过液膜的扩散速率也有显著的影响,表面活性剂的加入能明显 改变液体的表面张力和两相的界面张力,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越大,表面活性剂亲水性 强;HLB值小,表面活性剂亲水性弱。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物质透过液膜的扩散速率存在不同 的影响。但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超过一定浓度后,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对液膜稳定性和分离效果 提高不大,有时候还会造成一定麻烦。 (3)添加剂(流动载体) 2.液膜分离工艺条件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1)搅拌速度 搅拌速度包括制乳时的搅拌速度及乳液与待分离体系两相接触分离时的搅拌速度。在制乳阶 段,一般搅拌速度愈大,形成乳液滴的直径愈小。一般采用2000转/分的速度即可达到要求成稳定的 乳状液膜搅拌速度应用其最佳的范围过快,液膜容易破裂的过慢的搅拌速度则难予实现乳液相的分 散。右图给出混合强度对液膜除酚过程的分离效果的影响。 (2)料液的浓度和酸度 料液中的酸度即pH值对液膜分离效果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一些分离过程在一定的pH值下,待 分离物质能与膜相中,载体形成络合物而进行液模相取得明显的分离效果。若pH值不足,这类过程 则难以进行。 (3)接触时间 接触时间指在适当的搅拌速度下,料液与液膜互相混合接触的时间。 (4)操作温度 液膜分离操作一般是在常温或料液温度下进行的。提高温度虽然可能加快传质速率,但降低了 液膜的粘度,增大了膜相的挥发性,从而降低了液膜的稳定性和分离效果。 液膜分离的数字模型 4 3 (SO)− 4 3 (SO)− 2− 2 (SO) 学习“液膜分离技术”有感 页码,2/5 file://E:\TDDOWNLOAD\dsbg\dsbg03.htm 2008-4-22

学习“液膜分离技术”有感 页码,3/5 1.双膜模型 双膜模型是描述渗透机理的简单模型,它反映出液膜的渗速速率与膜两侧渗透物质的浓度差成 正比。其形式为: 渗透速率dCD。4D4C (C外部连续相中渗透物浓度,kmol/m子::时间,s:D:渗透物在膜相的扩散系数ms :比渗透面积mm3:D:渗透组分在模相及相邻溶液相同的分配系数:6:膜厚m)。 2.有效膜厚模型 做出如下假设(1)连续相与乳状液充分混合,分离过程局限于液膜相内的传质过程:(2)每 一乳状液滴内包含许多反应试剂微滴,但近似将其看作一个大液滴。(3)乳状溶滴一旦形成便保持 其完整性。 1R处C=hC。 假设 =fdR :半径为R,的液滴数:N:液滴总数:缺点:1↑,膜厚及传质阻力将↑。 3.渐进模型 下列假设(1)乳液内包微小反应试剂液滴在液膜内呈均匀分布:(2)外相渗透物物质透过 液膜。 立即与内相发生瞬间不可逆反应,内相微粒由外层向中心逐渐饱和: (3)饱和区和新鲜区之 间有明显界限,这界面称反应前沿:(4)忽略膜外相传质阻力,不考虑膜的破膜。 内相有: 「M=0.C=br0) 外相: 反应前沿物料衡算式: 液膜分离的工艺流程及应用 1.工艺流程 如下图: 医料预处理一起合一沉降一处理下科 file://E:\TDDOWNLOAD\dsbg\dsbg03.htm 2008-4-22

1.双膜模型 双膜模型是描述渗透机理的简单模型,它反映出液膜的渗速速率与膜两侧渗透物质的浓度差成 正比。其形式为: (C:外部连续相中渗透物浓度,kmol/m3 ;t:时间,s;Dm:渗透物在膜相的扩散系数m2/s; S:比渗透面积m2/m3 ;D:渗透组分在模相及相邻溶液相同的分配系数; :膜厚m)。 2.有效膜厚模型 做出如下假设(1)连续相与乳状液充分混合,分离过程局限于液膜相内的传质过程;(2)每 一乳状液滴内包含许多反应试剂微滴,但近似将其看作一个大液滴。(3)乳状溶滴一旦形成便保持 其完整性。 假设 n:半径为R0的液滴数;N:液滴总数;缺点:t↑,膜厚及传质阻力将↑。 3.渐进模型 做下列假设(1)乳液内包微小反应试剂液滴在液膜内呈均匀分布;(2)外相渗透物物质透过 液膜,立即与内相发生瞬间不可逆反应,内相微粒由外层向中心逐渐饱和;(3)饱和区和新鲜区之 间有明显界限,这界面称反应前沿;(4)忽略膜外相传质阻力,不考虑膜的破膜。 内相有: 外相: 时 反应前沿物料衡算式: 时 液膜分离的工艺流程及应用 1.工艺流程 如下图: C D A D t C m ∆ ⋅ ⋅ = = d δ d 渗透速率 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0) , ( 0) 0 , ( ) ( ) 2 2 r Rf t C t r R C DC t t C b r R Rf t r R r r r D t C e m r R e m i e r R e e e e r C V V D r R C N R D dt dC V = = ∂ ∂ = + ⋅ ⋅ ∂ ∂ − = = ( ) 3 (4 ) 2 π t = 0 Ce = C∞ ( ) 0 r Rf t m t i m i i r C D dt dR C V V V = ∂ ∂ = ⎟ ⎟ ⎠ ⎞ ⎜ ⎜ ⎝ ⎛ + − t = 0 Rf = R 预处理 混 合 沉 降 处理下料 原料 学习“液膜分离技术”有感 页码,3/5 file://E:\TDDOWNLOAD\dsbg\dsbg03.htm 2008-4-22

学习“液膜分离技术”有感 页码,4/5 制乳☐,相破乳 新鲜内相 一内相 2.应用 液膜分离技术由于其过程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定向性,分离效率高。因此,它的研究领域和应 用前景宽广。己经取得了不少的成效。举儿例如下 1D类混合物的分离 步骤(1)待分离的烃类混合液从扩散柱底部的喷嘴进入,以小滴形式分散于合表面活性剂的水 溶液中:(2)烃液滴表面立即包上一层液膜,并进入比重大于分散烃液滴的有机溶剂相中:(3) 烃组分A从烃液滴中透过液模进行选择性渗透,扩散到溶剂相中,不渗透组分B含量不断增高的烃液 滴继续缓上升,在溶剂相方凝聚成萃余液。这类工艺已成功用于分离苯正己烷,甲苯庚烷,庚烷 己烯等混合体系 (2)含酚废水处理 (3)从釉矿中提取钠 液膜分离技术,且有广国的应用前景,发展很快,但总体来说,大都处于实验室研究及中间工 厂试验阶段,乳状液的稳定性, 溶胀和破乳问题 电破乳的机理及改善问题, 支撑液膜的溶剂流尖 问题未得到彻底的解决,可以预料,液膜分离技术将会在湿法治金,石油化工、医药、环境等方面 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二部分化学原理在液膜分离技术中的体现 1.膜分离是借助于膜的选择尖透性,对混合物中的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的 方法。 一般不发生相变, 比有相变的分离法相比能耗低 2.液膜分离过程 推动力 传递机理 透过物 截留物膜类型 化学反应和浓度差反应促进和扩散传递杂质(电解质)离子溶剂非电解质液膜 3.截留率 R-CE-Cpx100% C 分离系数 VA a=1 X 1-x4 4.渗透与反渗透 (1)参透是由于化学梯度存在而引起的自发扩散现象,以纯水与盐水为例,中间被只能透过纯 水的半透膜隔开,盐溶液中水的化学位uTp)=u(T,p)+RTIna,由RTIna<0,故 4T,P)<(T,P)由于纯水的化学位子于溶液中水的化学位,引起纯水的向溶液方向渗透,并不 //E:\TDDOWNLOAD\dsbg\dsbg03.htm 2008-4-22

2.应用 液膜分离技术由于其过程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定向性,分离效率高。因此,它的研究领域和应 用前景宽广。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效。举几例如下。 (1)烃类混合物的分离 步骤(1)待分离的烃类混合液从扩散柱底部的喷嘴进入,以小滴形式分散于合表面活性剂的水 溶液中;(2)烃液滴表面立即包上一层液膜,并进入比重大于分散烃液滴的有机溶剂相中;(3) 烃组分A从烃液滴中透过液模进行选择性渗透,扩散到溶剂相中,不渗透组分B含量不断增高的烃液 滴继续缓上升,在溶剂相方凝聚成萃余液。这类工艺已成功用于分离苯-正己烷,甲苯-庚烷,庚烷- 己烯等混合体系。 (2)含酚废水处理 (3)从釉矿中提取铀 液膜分离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发展很快,但总体来说,大都处于实验室研究及中间工 厂试验阶段,乳状液的稳定性,溶胀和破乳问题,电破乳的机理及改善问题,支撑液膜的溶剂流失 问题未得到彻底的解决,可以预料,液膜分离技术将会在湿法冶金,石油化工、医药、环境等方面 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二部分 化学原理在液膜分离技术中的体现 1.膜分离是借助于膜的选择尖透性,对混合物中的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的 方法,一般不发生相变,比有相变的分离法相比能耗低。 2.液膜分离过程 3.截留率 分离系数 4.渗透与反渗透 (1)参透是由于化学梯度存在而引起的自发扩散现象,以纯水与盐水为例,中间被只能透过纯 水 的 半 透 膜 隔 开,盐 溶 液 中 水 的 化 学 位 ,由 ,故 由于纯水的化学位子于溶液中水的化学位,引起纯水的向溶液方向渗透,并不 推动力 传递机理 透过物 截留物 膜类型 化学反应和浓度差 反应促进和扩散传递 杂质(电解质)离子 溶剂非电解质 液膜 ×100% − = F F P C C C R A A A A x x y y − − = 1 1 α (T p ) (T, p) RT ln a 0 µ 1 1 = µ + RT ln a < 0 ( , ) ( , ) 1 0 µ T p1 < µ T p 制 乳 破 乳 膜相 新鲜内相 内相 学习“液膜分离技术”有感 页码,4/5 file://E:\TDDOWNLOAD\dsbg\dsbg03.htm 2008-4-22

学习“液膜分离技术”有感 页码,5/5 断增加溶液侧的压力,这时溶液中水的化学位也随之增加。当溶液中水的化学位与纯水的化学 位相等时,渗透达到动平衡,渗透压P2一P,=π。 (2)反渗透是在溶液上施加大于渗透压的压力,常常渡口水向纯水方向传递,渗透视发生逆 转,此过程的推动力4p=(P:一户)-(m?一m)反渗透技术是进行每水淡化等脱盐过程设计的理论基 础。 5.浓差极化 由于在反渗透过程中,大部分溶质被极留,溶质在膜表面附近积累,因此,从料液主体到膜表 面建立起有浓度梯度的浓度边界层,溶质在膜表面的浓度C高于它在液料主体中的浓度,这种现 象叫做浓差极化。 第三部分自身体会 在自学过程中,我并没有挑选与我们现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知识,而选取了一门比较实用的技术 液膜分离技术,因为我觉得在这两年化学基础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儿乎学的都只是 理论 的公式、概念,而这方面实际应用技术也应多了解,学习一下,就拿分离技术米说吧,分离技术在 化工生产及科研研究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有者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膜分离在这其中,更是独领 风骚,有其独特的一面。在即将学习专业课之际,我们应让自己首先沉浸在这种氛围中,感受化学 给我们的生活,给千家万户带来的益处 的物理化学学习,我切身感受到了它的无穷奥秘,也着实被它的魅力所吸引,在今后 的学习中,我要以其为方面,努力学习化学,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以上是对我自学内容的总结、 概括。 参考文献 1,陈洪钫、刘家祺编,化工分离过程,化学工业出版社 2.蒋维钧主编,新型传质分离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 3.孙启才主编,分离机械,化学工业出版社: 4.任德呈、范自晖,传递现象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 5.朱传征、许海海主编,物理化学,科学出版社。 file://E:\TDDOWNLOAD\dsbg\dsbg03.htm 2008-4-22

断增加溶液侧的压力,这时溶液中水的化学位也随之增加。当溶液中水的化学位与纯水的化学 位相等时,渗透达到动平衡,渗透压 。 (2)反渗透是在溶液上施加大于渗透压的压力,常常渡口水向纯水方向传递,渗透视发生逆 转,此过程的推动力 反渗透技术是进行每水淡化等脱盐过程设计的理论基 础。 5.浓差极化 由于在反渗透过程中,大部分溶质被截留,溶质在膜表面附近积累,因此,从料液主体到膜表 面建立起有浓度梯度的浓度边界层,溶质在膜表面的浓度 高于它在液料主体中的浓度,这种现 象叫做浓差极化。 第三部分 自身体会 在自学过程中,我并没有挑选与我们现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知识,而选取了一门比较实用的技术 +液膜分离技术,因为我觉得在这两年化学基础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几乎学的都只是一些理论上 的公式、概念,而这方面实际应用技术也应多了解,学习一下,就拿分离技术来说吧,分离技术在 化工生产及科研研究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膜分离在这其中,更是独领 风骚,有其独特的一面。在即将学习专业课之际,我们应让自己首先沉浸在这种氛围中,感受化学 给我们的生活,给千家万户带来的益处。 经过一年的物理化学学习,我切身感受到了它的无穷奥秘,也着实被它的魅力所吸引,在今后 的学习中,我要以其为方面,努力学习化学,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以上是对我自学内容的总结、 概括。 参考文献 1.陈洪钫、刘家祺编,化工分离过程,化学工业出版社; 2.蒋维钧主编,新型传质分离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 3.孙启才主编,分离机械,化学工业出版社; 4.任德呈、范自晖,传递现象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 5.朱传征、许海海主编,物理化学,科学出版社。 p2 − p1 = π ( ) ( ) ∆p = p2 − p1 − π 2 − π 1 CAi 学习“液膜分离技术”有感 页码,5/5 file://E:\TDDOWNLOAD\dsbg\dsbg03.htm 2008-4-22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