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概说 先秦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代各学 派的代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 春秋战国时代,能文能武,博学多才的 新士人开始标榜自己独立的人格,按自己 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言论,成为不同 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由此出现了“百 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先秦诸子包括儒、道、法、墨、名、阴阳等
先秦诸子概说 先秦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代各学 派的代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 春秋战国时代,能文能武,博学多才的 新士人开始标榜自己独立的人格,按自己 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言论,成为不同 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由此出现了“百 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先秦诸子包括儒、道、法、墨、名、阴阳等
天下有道 朔城区一中 李枢
天下有道 • 朔城区一中 李枢
儒家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 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 的创造者。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理想人格的 核心是仁,他主张中庸之道,反对“过” 与“不及”。确立了“君君臣臣父父子 子”的伦理秩序,对我国古代社会和文化 制度影响深远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 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 的创造者。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理想人格的 核心是仁,他主张中庸之道,反对“过” 与“不及”。确立了“君君臣臣父父子 子”的伦理秩序,对我国古代社会和文化 制度影响深远。 儒 家
孟子(前372前289年),是 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又一位重要 学者。 思想要点: 、张扬性善说(人都有恻隐、羞恶、 辞让、是非之心)。 宣扬民本思想 提倡仁政
孟子(前372~前289年),是 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又一位重要 学者。 思想要点: 一、张扬性善说(人都有恻隐、羞恶、 辞让、是非之心)。 二、宣扬民本思想。 三、提倡仁政
荀子(前313~前230年), 是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 他提出了人能依据礼义征 服自然的思想。认为人的本性 是邪恶的—性恶论,所以弘 扬“克己复礼”的思想。并试 图把伦理道德规范落实到法制 当中
荀子(前313~前230年), 是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 他提出了人能依据礼义征 服自然的思想。认为人的本性 是邪恶的——性恶论,所以弘 扬“克己复礼”的思想。并试 图把伦理道德规范落实到法制 当中
墨家 墨家是由墨子所创立的学派, 在战国初期,墨家与儒家之学并 称为显学(显学,是指一时在 社会上处于热点的、显赫一时的 学科、学说,学派) 墨子(前468前376年),相传 为战国时期宋国人。他是一位出 身于手工业者阶层的思想家。他 主张“非攻”“兼爱”“尚贤” 等
墨家是由墨子所创立的学派, 在战国初期,墨家与儒家之学并 称为显学(显学,是指一时在 社会上处于热点的、显赫一时的 学科、学说,学派)。 墨子(前468~前376年),相传 为战国时期宋国人。他是一位出 身于手工业者阶层的思想家。他 主张“非攻”“兼爱”“尚贤” 等。 墨 家
道家 道家是由老子所创立的学派。这一学派的代表 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老子,本名李耳,字聃,春秋末年楚国人, 曾做过周守藏室官员。 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他认为,“道” 是宇宙中的终极存在,是一种有规律性的东西, 并形成了对立统一的辨证宇宙观,认为万事万物 的形成发展不受超自然的意志支配。提出“无为 而治”“小国寡民”的社会观。提出“为而不 有”“至公无私”“致虚守静”“柔弱胜刚强” 的人生观
道家是由老子所创立的学派。这一学派的代表 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老子,本名李耳,字聃,春秋末年楚国人, 曾做过周守藏室官员。 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他认为,“道” 是宇宙中的终极存在,是一种有规律性的东西, 并形成了对立统一的辨证宇宙观,认为万事万物 的形成发展不受超自然的意志支配。提出“无为 而治”“小国寡民” 的社会观。提出“为而不 有”“至公无私”“致虚守静”“柔弱胜刚强” 的人生观。 道 家
庄子是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另一位巨擘 大约和孟子同时或稍后。 主张人要以道为师,随顺造化。这种思 想是基于对社会人生的同情和关怀。感慨世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 庄子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 点,认为“道”是无限的、主张齐物我、齐 是非、齐生死、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 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 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 命论
庄子是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另一位巨擘, 大约和孟子同时或稍后。 主张人要以道为师,随顺造化。这种思 想是基于对社会人生的同情和关怀。感慨世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 庄子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 点,认为“道”是无限的、主张齐物我、齐 是非、齐生死、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 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 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 命论
法 家 道 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他是 荀子的学生,战国末期唯物主义哲 学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主 张法治,反对儒家的礼治,受到秦 王政(即秦始皇)的重视。认为 法治、术治、势治”都是帝王之 具 但他主张的极权政治、高压政 策、残酷的刑罚等等,主要是针对 劳动人民的,这又是违反人民的利 益的
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他是 荀子的学生,战国末期唯物主义哲 学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主 张法治,反对儒家的礼治,受到秦 王政(即秦始皇)的重视。认为 “法治、术治、势治”都是帝王之 具。 但他主张的极权政治、高压政 策、残酷的刑罚等等,主要是针对 劳动人民的,这又是违反人民的利 益的。 法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