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际际 《论语》选读之14 中庸之道 浙江省温州二中程永超(原创
《论语》选读之14 浙江省温州二中 程永超 (原创)
第1章: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629 中為德 程子日: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至德 程子曰: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 第1章: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6.29) 中庸-释义
何调中? 第2章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 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 子曰:“过犹不及。”(116 过犹不及\=折中之道
第2章 子贡问: “师与商也孰贤?”子曰: “师也 过,商也不及。 ”曰: “然则师愈与?” 子曰: “过犹不及。 ”(11•16) 何谓中庸? 过犹不及 =折中之道
第8章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17-13) (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 中庸非中折 中庸有原则 第7章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 其不善者恶之。”(1324)
第8章 子曰: “乡原,德之贼也。 ”(17•13) 第7章 子贡问曰: “乡人皆好之,何如?” 子曰: “未可也。 ” “乡人皆恶之,何如?” 子曰: “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 其不善者恶之。 ”(13•24)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 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P39(1434)5 译文]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 说:“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 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原则:爱憎分明!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43)
或曰: “以德报怨,何如?”子曰: “何以 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P39 (14•34) [译文]有人说: “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 说: “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 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 原则:爱憎分明! 子曰: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4•3)
中如门 第3章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 之与比。”(410) 义 第5章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112) 乳
第3章 子曰: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 之与比。 ”(4•10) 第5章 有子曰: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 ” (1•12) “义” “礼
以第9章为例 君 子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 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每而讪 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室者。”恶 曰:“赐也亦有恶乎?中 “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 者。”(1724) 难 D
以第9章为例 子贡曰: “君子亦有恶乎?” 子曰: “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 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 曰: “赐也亦有恶乎?” “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 者。 ”(17•24)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 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 【译文】孔子说:“天下国家是可以治理公正的,官爵俸禄是 可以推辞不受的,雪白的锋刃也是可以踩踏闯过的,但中 庸之道是很难做到的。” 现实生活中的情况经常是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聪明人容易过头,愚蠢者往往不足; 好人容易过头,不肖者容易不足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 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 【译文】孔子说: “天下国家是可以治理公正的,官爵俸禄是 可以推辞不受的,雪白的锋刃也是可以踩踏闯过的,但中 庸之道是很难做到的。 ” 现实生活中的情况经常是: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 聪明人容易过头,愚蠢者往往不足; 好人容易过头,不肖者容易不足
分析第4、⑤章(中庸的道德修为)心 联之以实,析“如何中庸”? 另件《经3F、种六丝 中国人的学习有 都读 的 晶真山为的学习是融会了所有的典籍以后, 用它诠释自己的生命。 -于丹《论语心得》
分析第4、6章(中庸的道德修为)
结合第4、6章(中庸的道德修为) 联之以实,析“如何中庸”? 第4章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 狷者有所不为也。”(1321) 第6章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323)
第4章 子曰: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 狷者有所不为也。 ”(13•21) 第6章 子曰: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13•23) 第4、6章(中庸的道德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