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节选 祁阳二中高二语文备课组周礼华
《中庸》节选 祁阳二中高二语文备课组 周礼华
教学目标 1、掌握 “鲜”“与”“和”“同”“贼”在 文中的含义。 2、理解孔子社会理想的哲学基础 中庸之道的精神实质。 教学重难点 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中庸的本 质内涵
教学目标 1、掌握 “鲜”“与”“和”“同”“贼”在 文中的含义。 2、理解孔子社会理想的哲学基础—— 中庸之道的精神实质。 教学重难点 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中庸的本 质内涵
文化背景 《中庸》原是《礼记》 中的一篇,一般认为, 《中庸》是孔子的孙 子子思(前483一前 402)的著作。 据《史记·孔子世 家》记载,孔子生孔 鲤,字伯鱼,早卒; 伯鱼生孔伋,字子思。 孔子
一、文化背景 《中庸》原是《礼记 》 中的一篇,一般认为, 《中庸》是孔子的孙 子子思(前483-前 402)的著作 。 据 《史记 ·孔子世 家 》记载,孔子生孔 鲤,字伯鱼,早卒; 伯鱼生孔伋,字子思。 孔子
《中庸》内容丰富,不仅提出了“中庸” 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而且还以此为基 础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涉及到儒家学说的 各个方面。所以,《中庸》被推崇为“实 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 《中庸》之所以受到后儒的重视,根本 原因是其对先秦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从总体 上作了系统化的阐述。其深刻而精微的思想 内容,它所阐述的一整套政治伦理思想体系,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十分切合中国封建社 会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的
《中庸》内容丰富,不仅提出了“中庸” 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而且还以此为基 础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涉及到儒家学说的 各个方面。所以,《中庸》被推崇为“实 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 《中庸》之所以受到后儒的重视,根本 原因是其对先秦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从总体 上作了系统化的阐述。其深刻而精微的思想 内容,它所阐述的一整套政治伦理思想体系,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十分切合中国封建社 会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的
初步理解 中庸论道,主要在“慎独”上下 功夫。“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 子慎其独也。”这句话揭示了这样 种情况:一些与“道”相背离的细微 的萌芽在隐蔽不为人所见的时候,人 们自己已经知道了,而有道德有修养 的人在这时候就非常谨慎,要阻遏这 种萌芽的发展,以免使自己越来越偏
二、初步理解 中庸论道,主要在“慎独”上下 功夫。“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 子慎其独也。”这句话揭示了这样一 种情况:一些与“道”相背离的细微 的萌芽在隐蔽不为人所见的时候,人 们自己已经知道了,而有道德有修养 的人在这时候就非常谨慎,要阻遏这 种萌芽的发展,以免使自己越来越偏 离正道
文本研读
三、文本研读
本性遵循修明教化片刻,一会儿 令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 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 遵循着本性叫做道德,圣人修明道德,这 称之为教化。这个正道,是片刻也不能够 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正道了
❖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 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 遵循着本性叫做道德,圣人修明道德,这 称之为教化。这个正道,是片刻也不能够 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正道了。 本性 遵循 修明 教化 片刻,一会儿
警戒谨慎在没有什么比隐秘的地 方更易被发现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 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 子慎其独也。 因此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 慎。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是恐惧害怕。 最隐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处所, 最微细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因此君 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特别谨慎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 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 子慎其独也。 因此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 慎。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是恐惧害怕。 最隐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处所, 最微细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因此君 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特别谨慎。 警戒谨慎 在 没有什么比隐秘的地 方更易被发现
表现出来符合节度达到安于其位化育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 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 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普遍推行的行为准则 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心 是平静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表现都 能符合节度,称之为“和”。“中”是天下 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普遍推行的 准则。如果能够达到“中和”的境界,那么 天地都能各安其所,万物得以化育了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 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 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心 是平静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表现都 能符合节度,称之为“和”。“中”是天下 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普遍推行的 准则。如果能够达到“中和”的境界,那么 天地都能各安其所,万物得以化育了。 表现出来 符合节度 普遍推行的行为准则 达到 安于其位 化育
遵键事 1、引入,道不可片刻离开 未赋特质 即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时亦谨慎警戒 2、提出君子应慎独 莫隐;莫显乎微 慎独自修是实现中庸之转原 起一代么据愚由趑科路。 米发为中发而中节 为和,恰如其分即中庸 4、中庸之道有何作用大本达道,可使天地 位焉,万物育焉
内容解析 3、什么是中庸(中和) 1、引入,道不可片刻离开 2、提出君子应慎独 什么是道 什么是性 遵循本性做事 天赋禀性特质 怎么慎独 为什么 人不闻不睹之时亦谨慎警戒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慎独自修是实现中庸之道的三原则 之一,也是必由之路。 即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情感未发为中,发而中节 为和,恰如其分即中庸 4、中庸之道有何作用 大本达道,可使天地 位焉,万物育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