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教案 No 10 课程名称儿科护理技术专业护理教学时数45分钟教师王雁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课程内容 项目六住院患儿的护理技术 任务五小儿用药的护理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一、各年龄期小儿用药的特点的文字,配合观看ppt,会运用所 学的知识指导各年龄阶段患儿正确用药,完成随堂小测,正确率为90%。 2.学生通过学习二、药物选择的文字,配合观看pt,会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导患儿 正确选择药物,完成随堂小测,正确率为90%。 3.学生通过学习三、给药方法的文字,配合观看pt,会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导患 儿选择恰当的给药方法,完成随堂小测,正确率为90%。 4.学生通过学习四、药物剂量的计算的文字,配合观看p即t,会运用所学的知识 正确计算小儿所需药物剂量,并对家长进行居家用药给药剂量技术指导,完成随堂小测, 正确率为90%。 教学重点常用药物剂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各年龄期小儿用药特点及药物选择 教学方法案例、启发讨论、仿真操作、模拟训练 教学手段板书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教学手段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教 案 No 10 课程名称 儿科护理技术 专业 护理 教学时数 45 分钟 教师 王雁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课程内容 项目六 住院患儿的护理技术 任务五 小儿用药的护理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学习一、各年龄期小儿用药的特点的文字,配合观看 ppt,会运用所 学的知识指导各年龄阶段患儿正确用药,完成随堂小测,正确率为 90%。 2. 学生通过学习二、药物选择的文字,配合观看 ppt,会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导患儿 正确选择药物,完成随堂小测,正确率为 90%。 3. 学生通过学习三、给药方法的文字,配合观看 ppt,会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导患 儿选择恰当的给药方法,完成随堂小测,正确率为 90%。 4. 学生通过学习四、药物剂量的计算的文字,配合观看 ppt,会运用所学的知识 正确计算小儿所需药物剂量,并对家长进行居家用药给药剂量技术指导,完成随堂小测, 正确率为 90%。 教学重点 常用药物剂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各年龄期小儿用药特点及药物选择 教学方法 案例、启发讨论、仿真操作、模拟训练 教学手段 板书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教学手段
教学内 容 备注 项目六住院患儿的护理技术 任务物小儿用药的护理技术 【各年龄期小儿用药特点】 许多药物可通过胎盘进入体内。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取决于孕妇所用 10min 药物的性质、剂量及疗程,并与胎龄有关。如孕妇长期服用苯妥英钠可 重点讲 引起胎儿颅面、肢体及心脏等畸形:雄激素、黄体酮及己烯雌酚等可致 授举 胎儿性发育异常:孕母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可致胎儿耳聋、肾损害等。 新生儿肝脏酶系统发育不成熟,影响了药物的代谢功能。如氯霉素 的使用剂量不当,除引起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外,还可引起急性中毒 (灰婴综合征),后果严重。新生儿肾小球滤过率及肾小管分泌功能差, 使药物排泄缓慢,故某些由肾排泄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地高辛等,应 注意用量。此外,应注意新生儿尚可受到临产孕母及乳母所用药物的影 响,如孕母临产时用吗啡、哌替啶等麻醉剂或镇痛剂,可致新生儿呼吸 中枢抑制:阿托品、苯巴比妥、水杨酸盐等药物可经母乳影响婴儿,须 慎用;卡那霉素、异烟肼有可能引起乳儿中毒,乳母应禁用这类药物 而放射性药物、抗癌药、抗甲状腺激素药物,在乳汁中浓度较高,哺乳 期应禁用。 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对阿片类药物特别敏感,易致呼吸 中枢抑制,因此禁用阿片类药物。氨茶碱可引起过度兴奋,应慎用。婴 幼儿对镇静药耐受量较大,如应用巴比妥类药物时,用量按体重计算较 成人为大。 【药物选择】 (一)抗生素 10min 是小儿临床常用药物之一。抗生素主要对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使用中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针对不同细菌、不同 部位的感染,正确选择用药,保证适当的用量、足够的疗程,不可滥用, 因抗生素在作用强、疗效好的同时,亦存在某些不良反应,如氯霉素可
教 学 内 容 备注 项目六 住院患儿的护理技术 任务物 小儿用药的护理技术 【各年龄期小儿用药特点】 许多药物可通过胎盘进入体内。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取决于孕妇所用 药物的性质、剂量及疗程,并与胎龄有关。如孕妇长期服用苯妥英钠可 引起胎儿颅面、肢体及心脏等畸形;雄激素、黄体酮及己烯雌酚等可致 胎儿性发育异常;孕母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可致胎儿耳聋、肾损害等。 新生儿肝脏酶系统发育不成熟,影响了药物的代谢功能。如氯霉素 的使用剂量不当,除引起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外,还可引起急性中毒 (灰婴综合征),后果严重。新生儿肾小球滤过率及肾小管分泌功能差, 使药物排泄缓慢,故某些由肾排泄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地高辛等,应 注意用量。此外,应注意新生儿尚可受到临产孕母及乳母所用药物的影 响,如孕母临产时用吗啡、哌替啶等麻醉剂或镇痛剂,可致新生儿呼吸 中枢抑制;阿托品、苯巴比妥、水杨酸盐等药物可经母乳影响婴儿,须 慎用;卡那霉素、异烟肼有可能引起乳儿中毒,乳母应禁用这类药物。 而放射性药物、抗癌药、抗甲状腺激素药物,在乳汁中浓度较高,哺乳 期应禁用。 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对阿片类药物特别敏感,易致呼吸 中枢抑制,因此禁用阿片类药物。氨茶碱可引起过度兴奋,应慎用。婴 幼儿对镇静药耐受量较大,如应用巴比妥类药物时,用量按体重计算较 成人为大。 【药物选择】 (一) 抗生素 是小儿临床常用药物之一。抗生素主要对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使用中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针对不同细菌、不同 部位的感染,正确选择用药,保证适当的用量、足够的疗程,不可滥用, 因抗生素在作用强、疗效好的同时,亦存在某些不良反应,如氯霉素可 10min 重点讲 授举例 10min 重点讲 授
抑制造血功能、链霉素能损害听神经等。较长时间应用抗生素,容易造 成肠道菌群失调,甚至引起真菌和耐药性细菌感染。 (二)退热药 发热为小儿疾病常见症状,通常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该药可反 复使用,但剂量不可过大。对婴儿期多采取物理降温及多饮水等措施, 不宜过早、过多地应用退热药物。 (三)镇静止惊药 当患儿出现高热、烦躁不安、惊厥时,常选用镇静止惊药,可使其 安静休息,解除惊厥,利于恢复。常用药物有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地 西泮等。 (四)止咳平喘药 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时多有咳嗽,分泌物多,痰不易咳出。咳嗽时, 一般不首先使用镇咳药,而应用祛痰药或雾化吸入法稀释分泌物,配合 体位引流排痰,使之易于咳出。对哮喘患儿常使用氨茶碱平喘,但该药 可引起精神兴奋,应慎用,并于使用时加强护理观察。 (五)泻药和止泻药 小儿时期较少使用泻药,常以增加蔬菜等饮食调整或使用开塞露等 外用药通便的方法解决便秘问题。小儿腹泻由多种原因引起,治疗方法 除根治病因外,可采用口服或静脉滴注补充液体,以满足身体所需:同 时加用活茵制剂,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茵,以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而 不将止泻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以免因肠蠕动减慢,增加肠道内毒素的 吸收,使全身中毒症状加重。 (六)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临床应用广泛,可与相关药物配合使用,起到抗炎、抗毒素、抗 过敏等作用。根据疾病需要使用的时间不同,分为短疗程与长疗程。长 期使用可影响蛋白质、脂肪及糖的代谢,抑制骨酪生长,降低机体免疫 力。故应严格掌握使用指征,剂量和疗程要适当。此外,患水痘时用此 药可使病情加重,故严禁使用。 【给药方法】
抑制造血功能、链霉素能损害听神经等。较长时间应用抗生素,容易造 成肠道菌群失调,甚至引起真菌和耐药性细菌感染。 (二) 退热药 发热为小儿疾病常见症状,通常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该药可反 复使用,但剂量不可过大。对婴儿期多采取物理降温及多饮水等措施, 不宜过早、过多地应用退热药物。 (三) 镇静止惊药 当患儿出现高热、烦躁不安、惊厥时,常选用镇静止惊药,可使其 安静休息,解除惊厥,利于恢复。常用药物有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地 西泮等。 (四) 止咳平喘药 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时多有咳嗽,分泌物多,痰不易咳出。咳嗽时, 一般不首先使用镇咳药,而应用祛痰药或雾化吸入法稀释分泌物,配合 体位引流排痰,使之易于咳出。对哮喘患儿常使用氨茶碱平喘,但该药 可引起精神兴奋,应慎用,并于使用时加强护理观察。 (五) 泻药和止泻药 小儿时期较少使用泻药,常以增加蔬菜等饮食调整或使用开塞露等 外用药通便的方法解决便秘问题。小儿腹泻由多种原因引起,治疗方法 除根治病因外,可采用口服或静脉滴注补充液体,以满足身体所需;同 时加用活菌制剂,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以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而 不将止泻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以免因肠蠕动减慢,增加肠道内毒素的 吸收,使全身中毒症状加重。 (六)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临床应用广泛,可与相关药物配合使用,起到抗炎、抗毒素、抗 过敏等作用。根据疾病需要使用的时间不同,分为短疗程与长疗程。长 期使用可影响蛋白质、脂肪及糖的代谢,抑制骨骼生长,降低机体免疫 力。故应严格掌握使用指征,剂量和疗程要适当。此外,患水痘时用此 药可使病情加重,故严禁使用。 【给药方法】
(一)口服法 采用口服给药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法,对患儿身心的不良影响小, 只要条件许可,尽量采用口服给药法。对儿童应鼓励并教会其自己服用 10mir 药物:对婴儿可将药片研碎加糖水调好,抱起小儿或抬高其头部后喂服 重点讲 以防呛咳。 授讨论 (二)注射法 注射法多用于急、重症患儿及不宜口服药物的患儿。常采用肌内注 射、静脉推注及静脉滴注法。其特点是快速见效,但易造成患儿恐惧, 宜在注射前作适当解释,给予鼓励。肌内注射一般选择臀大肌外上方, 对不合作、哭闹挣扎的婴幼儿,可采取“三快”的特殊注射技术,即进 针、注药及拔针均快,以缩短时间,防止发生意外。但注射次数过多易 造成臀肌损害,使下肢活动受影响,应引起重视并尽量避免。静脉推注 主要用于抢救,在推注时速度要慢,并密切观察,勿使药液外渗。静脉 滴注不仅用于给药,还可补充水分及营养、供给热量等,在临床应用较 为广泛,需根据患儿年龄、病情调节滴速,保持静脉的通畅, (三)外用药 剂型较多,如水剂、混悬剂、粉剂及膏剂等,其中以软膏为多。根 据不同的用药部位,可对患儿的手进行适当约束,以免因患儿抓、摸使 药物误入眼、口而发生意外。 (四)其他:雾化吸入较常应用,灌肠给药及含剂、漱剂在小儿时 期使用不便,故应用较少。 【药物剂量计算方法】 (一)按体重计算 按体重计算药物剂量法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和最基本的药物剂10mim 量计算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每日(次)需用剂量=每日(次)每千克体重所需的药量×患儿 体重(kg) (二)按体表面积计算 计算公式为:每日(次)剂量=每日(次)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所
(一) 口服法 采用口服给药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法,对患儿身心的不良影响小, 只要条件许可,尽量采用口服给药法。对儿童应鼓励并教会其自己服用 药物;对婴儿可将药片研碎加糖水调好,抱起小儿或抬高其头部后喂服, 以防呛咳。 (二) 注射法 注射法多用于急、重症患儿及不宜口服药物的患儿。常采用肌内注 射、静脉推注及静脉滴注法。其特点是快速见效,但易造成患儿恐惧, 宜在注射前作适当解释,给予鼓励。肌内注射一般选择臀大肌外上方, 对不合作、哭闹挣扎的婴幼儿,可采取“三快”的特殊注射技术,即进 针、注药及拔针均快,以缩短时间,防止发生意外。但注射次数过多易 造成臀肌损害,使下肢活动受影响,应引起重视并尽量避免。静脉推注 主要用于抢救,在推注时速度要慢,并密切观察,勿使药液外渗。静脉 滴注不仅用于给药,还可补充水分及营养、供给热量等,在临床应用较 为广泛,需根据患儿年龄、病情调节滴速,保持静脉的通畅。 (三) 外用药 剂型较多,如水剂、混悬剂、粉剂及膏剂等,其中以软膏为多。根 据不同的用药部位,可对患儿的手进行适当约束,以免因患儿抓、摸使 药物误入眼、口而发生意外。 (四)其他:雾化吸入较常应用,灌肠给药及含剂、漱剂在小儿时 期使用不便,故应用较少。 【药物剂量计算方法】 (一)按体重计算 按体重计算药物剂量法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和最基本的药物剂 量计算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每日(次)需用剂量 = 每日(次)每千克体重所需的药量×患儿 体重(㎏) (二)按体表面积计算 计算公式为:每日(次)剂量 = 每日(次)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所 10min 重点讲 授讨论 10min
需药量×患儿体表面积(m)。小儿体表面积可按下列公式计算,也可 按“小儿体表面积图或表”求得。 30kg的小儿体表面积(m)=[体重(kg)-30]×0.02+1.05 (三)按年龄计算 有些药物剂量幅度大,不需精确计算,如止咳药等,可采用简便易 行的按年龄计算的方法。 (四)以成人剂量折算 不作常规使用的计算方法,只限于某些未提供小儿剂量的药物,所 得的剂量多偏小。计算公式为: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重(kg) /50. 【小结】 讨论自 师生互动总结,回顾本次课的内容,学习重点,布置课后思考题、 主学与 5min 拓展作业和预习提示
需药量×患儿体表面积(m 2)。 小儿体表面积可按下列公式计算,也可 按“小儿体表面积图或表”求得。 <30kg 的小儿体表面积(m 2)= 体重(kg)×0.035+0.1 >30kg 的小儿体表面积(m 2)=[体重(kg)-30]×0.02+1.05 (三)按年龄计算 有些药物剂量幅度大,不需精确计算,如止咳药等,可采用简便易 行的按年龄计算的方法。 (四) 以成人剂量折算 不作常规使用的计算方法,只限于某些未提供小儿剂量的药物,所 得的剂量多偏小。计算公式为:小儿剂量 = 成人剂量×小儿体重(kg) /50。 【小结】 师生互动总结,回顾本次课的内容,学习重点,布置课后思考题、 拓展作业和预习提示。 讨论自 主学习 5min
教案底页 复习思考题和拓展作业 1.简述小儿各年龄期用药特点有哪些? 2.简述小儿常用药物剂量计算方法有哪些? 预习提示 查阅教材、参考书和网络,讨论病例,解答以下问题: 1.婴儿盆浴法 2.婴儿抚触法 3.更换尿布法 4.约束法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教 案 底 页 复习思考题和拓展作业 1. 简述小儿各年龄期用药特点有哪些? 2. 简述小儿常用药物剂量计算方法有哪些? 预习提示 查阅教材、参考书和网络,讨论病例,解答以下问题: 1. 婴儿盆浴法 2. 婴儿抚触法 3. 更换尿布法 4. 约束法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