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教育部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儿科护理技术 情境三 儿童保健 任务三 预防接种 课程负责人王雁副教授
全国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教育部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儿科护理技术 情境三 儿童保健 任务三 预防接种 课程负责人 王雁 副教授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预防接种定义的文字,会通过 随堂小测,正确率90%。 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性免疫及其制剂的文字, 配合观看视频及ppt,会运用所学判断制剂 的种类,并能完成随堂小测,正确率90%。 学生通过学习预防接种程序及注意事项的文 字,配合观看视频及ppt,会运用所学知识正 确为患儿进行预防接种以及发生异常反应时 会及时给予正确处理,并能对患儿家长进行 预防接种指导,正确率90%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学习预防接种定义的文字,会通过 随堂小测,正确率90%。 2 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性免疫及其制剂的文字, 配合观看视频及ppt,会运用所学判断制剂 的种类,并能完成随堂小测,正确率90%。 3 学生通过学习预防接种程序及注意事项的文 字,配合观看视频及ppt,会运用所学知识正 确为患儿进行预防接种以及发生异常反应时 会及时给予正确处理,并能对患儿家长进行 预防接种指导,正确率90%
一、定义 计划免疫是指根据儿童的免疫特点和 传染病疫情发生的监测情况,按国家规 定的免疫程序,合理地、有计划、有目 的地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
计划免疫是指根据儿童的免疫特点和 传染病疫情发生的监测情况,按国家规 定的免疫程序,合理地、有计划、有目 的地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 一 、定义
二、获得性免疫及其制剂 1.主动免疫一指易感者接种特异性抗原,刺激机 体产生特异性免疫抗体,从而产生主动免疫力 特点:抗体持续的时间较久,一般1-5年 2.被动免疫一未接受主动免疫的易感者在接触传 染病后,可给予相应的抗体,使之立即获得免 疫力 特点:时间短,约3周,作应急预防和治疗
二﹑获得性免疫及其制剂 1.主动免疫—指易感者接种特异性抗原,刺激机 体产生特异性免疫抗体,从而产生主动免疫力 特点:抗体持续的时间较久, 一般1-5年 2.被动免疫—未接受主动免疫的易感者在接触传 染病后,可给予相应的抗体,使之立即获得免 疫力 特点:时间短,约3周,作应急预防和治疗
一) 主动免疫及其制剂 1.菌苗 2.疫苗 3.类毒素 (二)被动免疫及常用制剂 被动免疫制剂包括特异性免疫血清、丙种 球蛋白及胎盘球蛋白等
(一) 主动免疫及其制剂 1. 菌苗 2. 疫苗 3. 类毒素 (二) 被动免疫及常用制剂 被动免疫制剂包括特异性免疫血清、丙种 球蛋白及胎盘球蛋白等
三、预防接种程序及注意事项 (一)预防接种程序 (二)预防接种注意事项 (三)预防接种反应及护理措施
(一)预防接种程序 (二)预防接种注意事项 (三) 预防接种反应及护理措施 三、预防接种程序及注意事项
(一)预防接种程序 乙肝 卡介苗 脊灰 白百破 白破 麻疹 疫苗 疫苗 疫苗 疫苗 疫苗 出生24小时内 第1剂 0月龄 第1剂 1月龄 第2剂 2月龄 第1剂 3月龄 第2剂 第1剂 4月龄 第3剂 第2剂 5月龄 第3剂 6月龄 第3剂 8月龄 第1剂 9月龄 18月龄 第4剂 第2剂 2岁 3岁 4岁 第4剂 6岁 第1剂
乙肝 疫苗 卡介苗 脊灰 疫苗 白百破 疫苗 白破 疫苗 麻疹 疫苗 出生24小时内 第1剂 0月龄 第1剂 1月龄 第2剂 2月龄 第1剂 3月龄 第2剂 第1剂 4月龄 第3剂 第2剂 5月龄 第3剂 6月龄 第3剂 8月龄 第1剂 9月龄 18月龄 第4剂 第2剂 2岁 3岁 4岁 第4剂 6岁 第1剂 (一)预防接种程序
接种部位和途径 一皮内注射: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卡介苗 一皮下注射: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麻风、 麻腮、麻疹、MMR、A群流脑、A+C群流脑、钩体 、乙脑和甲肝减毒活疫苗等 一肌内注射:上臂三角肌肌肉。百白破、白破、乙 肝和出血热疫苗等 一口服:凉开水送服。脊灰糖丸 一划痕法:上臂外侧上部。炭疽疫苗
接种实施一接种技术操作要点 皮内注射法 皮下注射法 肌内注射法 口服法
接种实施-接种技术操作要点 皮 内 注 射 法 皮 下 注 射 法 肌 内 注 射 法 口 服 法
麻疹
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