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教学设计 2018级二班李子涵 【课程标准】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 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 存在的局限性。 【教材分析】本课讲述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中法战争、中日甲 午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等史实,以“危机四伏一因时而变一功败垂成”为 主线,构建出一幅国人寻求救国道路与列强加剧侵略相交织的整体画面,有较清 晰的时间线索。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初步掌握本课的大部分史事,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但尚未形成联系、整体的历史思维方式,很难全面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 教师在教学中可呈现一些观点相冲突的材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 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层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 存在的局限性。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的能力。 2.时空观念:通过制作表格、解读图文材料等方式,理清“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 和“列强侵略的加剧”等历史事件的进程,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3.找出辛亥革 命后专制现象频频出现,但均失败的实质,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历史逻辑思维 能力。 3.史料实证:以史料研读的方式,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 洋务运动的背景,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 4.历史解释:以史料研读、课堂探究等方式,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 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和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 5.家国情怀: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冯子材、刘永福等先进人物的事迹,感受他们的 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涵养他们的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纲领、影响及失败原因:1894年至1900年间西方 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民族危机的主要表现及中国军民的抗争精神
《第 17 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教学设计 2018 级 二班 李子涵 【课程标准】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 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 存在的局限性。 【教材分析】本课讲述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中法战争、中日甲 午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等史实,以“危机四伏一因时而变一功败垂成”为 主线,构建出一幅国人寻求救国道路与列强加剧侵略相交织的整体画面,有较清 晰的时间线索。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初步掌握本课的大部分史事,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但尚未形成联系、整体的历史思维方式,很难全面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 教师在教学中可呈现一些观点相冲突的材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 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层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 存在的局限性。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的能力。 2.时空观念:通过制作表格、解读图文材料等方式,理清“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 和“列强侵略的加剧”等历史事件的进程,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3.找出辛亥革 命后专制现象频频出现,但均失败的实质,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历史逻辑思维 能力。 3.史料实证:以史料研读的方式,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 洋务运动的背景,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 4.历史解释: 以史料研读、课堂探究等方式,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 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和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 5.家国情怀: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冯子材、刘永福等先进人物的事迹,感受他们的 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涵养他们的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纲领、影响及失败原因;1894 年至 1900 年间西方 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民族危机的主要表现及中国军民的抗争精神
难点: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课堂探究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太平天国领导者洪秀全的塑像,并以洪秀全的《吟剑诗》:虎啸龙 吟光世界,太平一平乐如何提问,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人们以追求太平为目标, 天国和上帝又怎么和农民联系在一起呢?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段历史 同学们在初中也有所了解,那我想问一下,在同学们的印象中,这是一个怎样的 时期呢? 学生回答:… 展示材料: 材料一英国棉纺织品于1840年至1845年的五年之间,输入量增加了四倍多。 究其原因,其货物美价廉也! 材料二鸦片输入量连年激增,白银大量外流。平均每年外流白银3500万两, 约占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二分之一。银价继续上涨,1838年,白银一两可换 铜钱1600文,1849年已涨到2350文。 材料三腐败的清政府,为支付2000万元战争赔款和弥补战争中7000万元的军 费开支,极力进行搜刮,不断加捐加税。“贪官甚于强盗,酷吏无异虎狼,民之 财尽矣,民之苦极矣!” 材料四广西地瘠民穷,水、早、蝗灾不断,灾害严重。 设问: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你是如何理解的? 1归纳: 1.直接原因:自然灾害: 2.间接原因:外国侵略: 3.根本原因:阶级矛盾激化: 过渡: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洪秀全用什么来发动群众呢? 4.个人原因:洪秀全的准备:创立“拜上帝会” 二、讲授新课:
难点: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课堂探究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太平天国领导者洪秀全的塑像,并以洪秀全的《吟剑诗》:虎啸龙 吟光世界,太平一平乐如何提问,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人们以追求太平为目标, 天国和上帝又怎么和农民联系在一起呢?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段历史 同学们在初中也有所了解,那我想问一下,在同学们的印象中,这是一个怎样的 时期呢? 学生回答:…… 展示材料: 材料一 英国棉纺织品于 1840 年至 1845 年的五年之间,输入量增加了四倍多。 究其原因,其货物美价廉也! 材料二 鸦片输入量连年激增,白银大量外流。平均每年外流白银 3500 万两, 约占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二分之一。银价继续上涨,1838 年,白银一两可换 铜钱 1600 文,1849 年已涨到 2350 文。 材料三 腐败的清政府,为支付 2000 万元战争赔款和弥补战争中 7000 万元的军 费开支,极力进行搜刮,不断加捐加税。“贪官甚于强盗,酷吏无异虎狼,民之 财尽矣,民之苦极矣!” 材料四 广西地瘠民穷,水、旱、蝗灾不断,灾害严重。 设问: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你是如何理解的? I 归纳: 1.直接原因:自然灾害; 2.间接原因:外国侵略; 3.根本原因:阶级矛盾激化; 过渡: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洪秀全用什么来发动群众呢? 4.个人原因:洪秀全的准备:创立“拜上帝会” 二、讲授新课:
教师总结: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 太平天国运动是在面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具体而言 主要表现在: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断向中国倾销商品,冲击了通商口岸及附 近地区的传统经济结构,造成了一部分手工业者的破产;鸦片输入量连年激增 白银外流更为严重,广大人民的生活深受影响:鸦片战争的战费和赔款分摊到参 与战事的省份,清政府的各级官吏借机搜刮,吏治极端腐败,进一步激化了清政 府与广大人民的矛盾:与此同时,水、旱、蝗灾不断,广大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各地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广西地区地瘠民 穷,灾害特别严重,各种矛盾尤其突出,从而成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发源地: 此外,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号召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反抗清政府的斗 争,促使革命形势不断成熟,加速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由此可见,太平天国 运动既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又是国内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1851~1864年) 1.表格整理太平天国的主要事件:太平天国的兴起与发展(结合地图) 起义爆发后,太平军相继攻克广西、湖南、湖北等地的一些重要城市,并沿 长江东下,于1853年3月攻克南京,将其改名天京,定都于此。 2.太平天国的高潮 (1)军事斗争:①北伐:太平天国于1853年开始进行北伐,横扫六省,进 逼天津。但由于北伐军孤军深入,最终失败。②西征:太平军挥师西征,控制了 安徽、江西和湖北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并在湖南大败湘军取得辉煌胜利。③太平 军击溃清军江北、江南大营,解除了对天京的威胁。到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 事上达到全盛。 (2)政权建设: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 配土地:男女平等,解放妇女,废除买卖婚姻,禁止娼妓等:建立“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清政府的慎压:为对付日益强大的太平天国,咸丰皇帝下令地方组织 团练武装。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成为天国的主要力量。够驾驭整个北洋 派的人,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不断,并很快发展为军阀混战、军阀割据的局
教师总结: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 太平天国运动是在面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具体而言 主要表现在: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断向中国倾销商品,冲击了通商口岸及附 近地区的传统经济结构,造成了一部分手工业者的破产;鸦片输入量连年激增, 白银外流更为严重,广大人民的生活深受影响;鸦片战争的战费和赔款分摊到参 与战事的省份,清政府的各级官吏借机搜刮,吏治极端腐败,进一步激化了清政 府与广大人民的矛盾;与此同时,水、旱、蝗灾不断,广大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各地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广西地区地瘠民 穷,灾害特别严重,各种矛盾尤其突出,从而成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发源地; 此外,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号召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反抗清政府的斗 争,促使革命形势不断成熟,加速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由此可见,太平天国 运动既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又是国内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1851~1864 年) 1.表格整理太平天国的主要事件:太平天国的兴起与发展(结合地图) 起义爆发后,太平军相继攻克广西、湖南、湖北等地的一些重要城市,并沿 长江东下,于 1853 年 3 月攻克南京,将其改名天京,定都于此。 2.太平天国的高潮 (1)军事斗争:①北伐:太平天国于 1853 年开始进行北伐,横扫六省,进 逼天津。但由于北伐军孤军深入,最终失败。②西征:太平军挥师西征,控制了 安徽、江西和湖北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并在湖南大败湘军取得辉煌胜利。③太平 军击溃清军江北、江南大营,解除了对天京的威胁。到 1856 年,太平天国在军 事上达到全盛。 (2)政权建设: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 配土地;男女平等,解放妇女,废除买卖婚姻,禁止娼妓等;建立“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清政府的镇压:为对付日益强大的太平天国,咸丰皇帝下令地方组织 团练武装。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成为天国的主要力量。够驾驭整个北洋 派的人,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不断,并很快发展为军阀混战、军阀割据的局
面。 3.太平天国的失败 (1)天京事变: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严重内江,太平天国由此元 气大伤,由盛转衰。 (2)天京事变之后,为挽救危局,洪秀全起用年轻将领陈玉成、李秀成指挥 军事。太平军连挫清军,占领江南大部分地区,士气重新高涨。 (3)《资政新篇》的问世:洪秀全还任用洪仁歼主持朝政,洪仁玕提出具有资 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 (4)天京保卫战:1863年,在英、法军队支援下,曾国潘兵分三路,围困天 京。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在中外势力的联合 剿杀下失败。 (5)合作探究:通过对太平运动兴起与发展过程的梳理,探究其失败的原因。 4.太平天国重要文献: 前期的《天朝田亩制度》和后期的《资政新篇》。 问题:结合课后“解析与探究”和材料,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并对 其进行评价? 教师归纳: 革命性:在封建自然经济中,土地是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问题是解决农民 革命的核心问题,两千年来,农民阶级的斗争要求,就是要获得土地。《天朝田 亩制度》第 一次将农民的愿望变成了系统的、明确的、有力的纲领 ,彻底否定 封建土地制度,调动了「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是中国几干年来农民反封建 争的思想结晶。 空想性:在分配方面而实行绝对平均主义,维护小农经济,根本无法调动广大农 民的生产积极性,具有严重的落后性和空想性。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由于军 事紧张,《天朝田亩制度》关于土地方面的制度也无法实施,农民依然要向地主 父租。 教师提问:表格对比《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有何异同? 展示PPT 5.展示史料分析太平天国的影响 太平天国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打破了清朝的统治机器,为辛亥 革命铺平了道路 一罗尔纲《太平 天国史》 为了挽救败势,即位不久的咸丰帝先后任命林则徐、李星沅为钦差大臣,赴 广西镇压太平军,…与同时期的旗员钦差大臣人数恰好相同。…清廷谕令各 地广办地方团练,与清政府一同镇压太平天国。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便 应运而生。 一一左之涛《晚清满汉势力的消长及其原因探析》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 随着湘淮系官僚集团形成,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面。 3.太平天国的失败 (1)天京事变:1856 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严重内讧,太平天国由此元 气大伤,由盛转衰。 (2)天京事变之后,为挽救危局,洪秀全起用年轻将领陈玉成、李秀成指挥 军事。太平军连挫清军,占领江南大部分地区,士气重新高涨。 (3)《资政新篇》的问世:洪秀全还任用洪仁歼主持朝政,洪仁玕提出具有资 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 (4)天京保卫战:1863 年,在英、法军队支援下,曾国藩兵分三路,围困天 京。1864 年 6 月,洪秀全病逝。、7 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在中外势力的联合 剿杀下失败。 (5)合作探究:通过对太平运动兴起与发展过程的梳理,探究其失败的原因。 4.太平天国重要文献:前期的《天朝田亩制度》和后期的《资政新篇》。 问题:结合课后“解析与探究”和材料,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并对 其进行评价? 教师归纳: 革命性:在封建自然经济中,土地是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问题是解决农民 革命的核心问题,两千年来,农民阶级的斗争要求,就是要获得土地。《天朝田 亩制度》第一次将农民的愿望变成了系统的、明确的、有力的纲领,彻底否定了 封建土地制度,调动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是中国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 争的思想结晶。 空想性:在分配方面实行绝对平均主义,维护小农经济,根本无法调动广大农 民的生产积极性,具有严重的落后性和空想性。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由于军 事紧张,《天朝田亩制度》关于土地方面的制度也无法实施,农民依然要向地主 交租。 教师提问:表格对比《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有何异同? 展示 PPT 5.展示史料分析太平天国的影响 太平天国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打破了清朝的统治机器,为辛亥 革命铺平了道路。 —— 罗尔纲《太平 天国史》 为了挽救败势,即位不久的咸丰帝先后任命林则徐、李星沅为钦差大臣,赴 广西镇压太平军,……与同时期的旗员钦差大臣人数恰好相同。……清廷谕令各 地广办地方团练,与清政府一同镇压太平天国。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便 应运而生。 —— 左之涛《晚清满汉势力的消长及其原因探析》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 随着湘淮系官僚集团形成,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二)洋务运动 阅读教材及材料回答洋务运动背景 1.背景 (1)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2)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统治阶级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坚炮 利 2、目标:自强、求高(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 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 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一1861年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 炮折》 3、图片展示洋务派代表 4、内容:结合地图标出近代军用工业与民用工业 5、评价 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 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洋务运动汲取来的西方知识对中国传统社会 的冲击,比十次农民战争更大。一一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积极性: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局限性: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是对封建制度的修补, 失败是必然的。 (三)边疆危机、甲午战争与瓜分狂潮 1、边疆危机 1)左宗棠收复新疆2)中法战争 小组讨论:边防海防之争 2、甲午战争 PPT展示1)原因2)经过3)结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失败原因:①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壮大,备战充分。 ②中国国力不如日本,战略指挥上错误
(二)洋务运动 阅读教材及材料回答洋务运动背景 1.背景 (1)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2)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统治阶级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坚炮 利 2、目标:自强、求富(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 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 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1861 年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 炮折》 3、图片展示洋务派代表 4、内容:结合地图标出近代军用工业与民用工业 5、评价 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 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洋务运动汲取来的西方知识对中国传统社会 的冲击,比十次农民战争更大。——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积极性: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局限性: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是对封建制度的修补, 失败是必然的。 (三)边疆危机、甲午战争与瓜分狂潮 1、边疆危机 1)左宗棠收复新疆 2)中法战争 小组讨论:边防海防之争 2、甲午战争 PPT 展示 1)原因 2)经过 3)结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失败原因:①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壮大,备战充分。 ②中国国力不如日本,战略指挥上错误
4)影响①进一步把中国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②甲午中日战争 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3、瓜分狂潮 结合《时局图》与《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示意图》,概 括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具体表现。 《时局图》形象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列强在甲午战争后对中国的瓜分态势,尤 其是俄国对中国领土的侵吞,反映了爱国者呼吁中华民族觉醒,挽救民族危亡之 情。 三、课堂小结: 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因社会各阶级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以自 己力所能及的方式进行了探索。尽管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们都未能领导中国走 上一条真正的富强道路,但他们的尝试却为后人提供了经验和教训,他们的努力 也为后人的觉醒注入了催化剂,因此,他们是值得后人铭记的。我们下节课再讲, 下课!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太平天国运动 推动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洋务运动 新式教育 未能解决 筹划海防 左宗棠收复新疆 民族危机加深了中法战争 甲午战争 瓜分中围狂潮 【教学反思】 (1)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而不再是主导者,给 予学生 更多自主札 (2)讲课重点不突出,要根据课标,强调重点难点
4)影响①进一步把中国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②甲午中日战争 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3、瓜分狂潮 结合《时局图》与《19 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示意图》,概 括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具体表现。 《时局图》形象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列强在甲午战争后对中国的瓜分态势,尤 其是俄国对中国领土的侵吞,反映了爱国者呼吁中华民族觉醒,挽救民族危亡之 情。 三、课堂小结: 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社会各阶级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以自 己力所能及的方式进行了探索。尽管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们都未能领导中国走 上一条真正的富强道路,但他们的尝试却为后人提供了经验和教训,他们的努力 也为后人的觉醒注入了催化剂,因此,他们是值得后人铭记的。我们下节课再讲, 下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而不再是主导者,给 予学生更多自主权 (2)讲课重点不突出,要根据课标,强调重点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