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下册 制作教师:吕炜华 单位:河南省扶沟县大新镇第一初级中学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 • 制作教师:吕炜华 • 单位:河南省扶沟县大新镇第一初级中学
游子吟 郊 恧母手中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缝 意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
厘米 毕淑敏
作者简介 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 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 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 1980年转业,从事医学工作 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 表作品200万字获各种文学 奖30余次国家一级作家,内 科主治医师北京师大文学硕 毕淑敏文集 士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 代表作《昆仑殇》《补天 石》,长篇小说《红处方》 《血玲珑》等
毕淑敏: 女,1952年出生于 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 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 1980年转业,从事医学工作 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 表作品200万字.获各种文学 奖30余次.国家一级作家,内 科主治医师,北京师大文学硕 士.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 代表作《昆仑殇》《补天 石》,长篇小说《红处方》、 《血玲珑》等
新近创作的长篇小说《女工》 是毕淑敏继《红处方》等一系 列反映社会热点的作品之后 首次将目光投向了社会底层人 物——一名普通的下岗女工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 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 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 险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 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 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 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 彩
新近创作的长篇小说《女工》, 是毕淑敏继《红处方》等一系 列反映社会热点的作品之后, 首次将目光投向了社会底层人 物——一名普通的下岗女工,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 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 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 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 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 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 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 彩
血玲珑 紫色人形 签名 淑 丙浸然人坡 毕淑敏作品条新 花 牲,平 审 液成 始 心灵了游戏女 时 的 期 艳 6
练习 1、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 (环境描写)。 2、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肖像描写)、 (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3、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 (高潮)、(结局)四部分,有时前面有序幕, 后面有尾声
1、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 、 (环境描写)。 2、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肖像描写)、 (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3、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 (高潮)、(结局)四部分,有时前面有序幕, 后面有尾声
惩( cheng)罚皲(jn)裂 吝(Iin)惜按捺(na) 挑剔(ti)允(yin)诺 逻辑(j)矜(jn)持 吮(shn)吸磕(ke)头 骄横(heng)顷(qIng)刻 哄(hong)笑脱臼(jiu) 兀(wu)自狡黠(xia) 内疚(jiu)反驳(b6)
惩(chéng)罚 皲(jūn)裂 吝(lìn)惜 按捺(nà) 挑剔(tì) 允(yǔn)诺 逻辑(jí) 矜(jīn)持 吮(shǔn)吸 磕(kē)头 骄横(hèng) 顷(qǐng)刻 哄(hōng)笑 脱臼(jiù) 兀(wù)自 狡黠(xiá) 内疚(jiù) 反驳(bó)
词语积累 (1)检点: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 (2)秉公:依照公认的道理或公平的标准(办事)。 (3)释然:形容疑惑、嫌隙等消释而心中平静。 (4)狡黠:本指狡猾奸诈,这里指耍小聪明。 (5)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6)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 恒心,有毅力。 (7)彬彬有礼:形容举止文雅,有礼貌 (8)冥思苦想:深沉地思索
词语积累 (1) :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 (2)秉公: (3) :形容疑惑、嫌隙等消释而心中平静。 (4)狡黠: (5)温文尔雅: (6) :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 恒心,有毅力。 (7)彬彬有礼: (8) :深沉地思索。 检点 依照公认的道理或公平的标准(办事)。 释然 本指狡猾奸诈,这里指耍小聪明。 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锲而不舍 形容举止文雅,有礼貌。 冥思苦想
线索 ·方法介绍:线索可以是物品、人物、时间、事件 地点的转换、人物的感情变化等等,找到文章中 反复出现的词语或者同类词语(表示时间的虽不 是相同的词语却是同一类词),仔细分析,如果 它能将文章零散的材料贯穿成一个统一而紧密的 整体,那么它基本就是了。这要看具体情况,不 可死板,要“见机行事”,有时文章会有两条线 索:明线和暗线。如果是作题又没有具体要求 “一定要写出所有线索”,写出一条就行了 明确:全文以“一厘米”为线索
线索 • 方法介绍:线索可以是物品、人物、时间、事件、 地点的转换、人物的感情变化等等,找到文章中 反复出现的词语或者同类词语(表示时间的虽不 是相同的词语却是同一类词),仔细分析,如果 它能将文章零散的材料贯穿成一个统一而紧密的 整体,那么它基本就是了。这要看具体情况,不 可死板,要“见机行事”,有时文章会有两条线 索:明线和暗线。如果是作题又没有具体要求 “一定要写出所有线索”,写出一条就行了。 • 明确:全文以“一厘米”为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