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章习题解答 第4章振动 P174 π1-n/3=±2/3 4.1一物体沿x轴做简谐振动,振幅由于物体向x轴负方向运动,即v0,因此 的位移x=0.06m,且向x轴正向运动.求: π1-/3=2/3 (1)此简谐振动的表达式; 得n (2)t=m14时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 当物体从x=-0.06m处第一次回到平衡 速度 位置时,x=0,v>0,因此 (3)物体从x=-006m,向x轴负方向 cos(π2-x/3)=0, 运动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所需的时间 可得x12-x/3=-x2或3m/2等 [解答](1)设物体的简谐振动方程为由于>0,所以 x= Acos(ot +o), 12-/3=3/2, 其中A=0.12m,角频率=2π/T=π 可得2=116=1.83(s) 当t=0时,x=0.06m,所以 所需要的时间为 COSp=0.5 △t=12-1=0.83(s) 因此 方法二:反向运动.物体从x=-0.06m, 向x轴负方向运动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所 物体的速度为 的时间就是它从x=006m,即从起点向x v=dx/dt=-0Asin(ot +o) 轴正方向运动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所需的 当t=0时, 时间.在平衡位置时,x=0,0,所以sing0时,sing<0,因此 元2Acos(-/3) os(xo/A): 0,因此 (3)方法一:求时间差 o= arccos(xo/A) 时,可得 可见:当速度大于零时,初位相取负值 cos(πt-n/3)=-0.5, 当速度小于零时,初位相取正值.如果速度 因此 等于零,当初位置x0=A时,p=0;当初位
4-8 章习题解答 第 4 章 振动 P174. 4.1 一物体沿 x 轴做简谐振动,振幅 A = 0.12m,周期 T = 2s.当 t = 0 时,物体 的位移 x = 0.06m,且向 x 轴正向运动.求: (1)此简谐振动的表达式; (2)t = T/4 时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 速度; (3)物体从 x = -0.06m,向 x 轴负方向 运动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所需的时间. [解答](1)设物体的简谐振动方程为 x = Acos(ωt + φ), 其中 A = 0.12m,角频率 ω = 2π/T = π. 当 t = 0 时,x = 0.06m,所以 cosφ = 0.5, 因此 φ = ±π/3. 物体的速度为 v = dx/dt = -ωAsin(ωt + φ). 当 t = 0 时, v = -ωAsinφ, 由于 v > 0,所以 sinφ 0,因此 πt1 - π/3 = 2π/3, 得 t1 = 1s. 当物体从 x = -0.06m 处第一次回到平衡 位置时,x = 0,v > 0,因此 cos(πt2 - π/3) = 0, 可得 πt2 - π/3 = -π/2 或 3π/2 等. 由于 t2 > 0,所以 πt2 - π/3 = 3π/2, 可得 t2 = 11/6 = 1.83(s). 所需要的时间为 Δt = t2 - t1 = 0.83(s). 方法二:反向运动.物体从 x = -0.06m, 向x轴负方向运动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所需 的时间就是它从 x = 0.06m,即从起点向 x 轴正方向运动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所需的 时间.在平衡位置时,x = 0,v 0 时,sinφ 0,因此 φ = arccos(x0/A). 可见:当速度大于零时,初位相取负值; 当速度小于零时,初位相取正值.如果速度 等于零,当初位置 x0 = A 时,φ = 0;当初位
置x0=-A时,g=兀 td=t+T/12=Th2 到达e点的时刻为 4.2已知一简谐振子的振动曲线如图 e=t+T/2=2T/3 所示,试由图求 (2)设振动表达式为 (1)a,b,c,d,e各点的位相,及到 达这些状态的时刻t各是多少?已知周期为当t=0时,x=A/2时,所以 (2)振 因此 动表达式 =±/3 (3)画 由于零时刻的位相小于a点的位相,所以 出旋转矢量 p=-U/3, 图 因此振动表达式为 [解答] 方法一:由 x=Acos(2π 图6.2 位相求时 另外,在O时刻的曲线上作一切线,由 于速度是位置对时间的变化率,所以切线代 (1)设曲线方程为 表速度的方向 x= acos 由于其斜率大于 其中A表示振幅,φ=ot+ρ表示相位 零,所以速度大 由于x=A,所以 于零,因此初位 相取负值,从而 O 因此 可得运动方程 由于xb=A/2,所以 (3)如图旋 转矢量图所示 因此b=±兀/3 由于位相φ随时间t增加,b点位相就应该二:由时间 大于a点的位相,因此 求位相.将 b=元/3. 曲线反方 由于x=0,所以 向延长与 轴相交于∫ 又由于c点位相大于b位相,因此 点,由于x 0,根据 同理可得其他两点位相为 运动方程,可得 中d=2/3,Φ cos(2T=-I)=0 c点和a点的相位之差为/2,时间之差 为T4,而b点和a点的相位之差为/3,时所以 间之差应该为76.因为b点的位移值与O 时刻的位移值相同,所以到达a点的时刻为 2: 到达b点的时刻为 显然∫点的速度大于零,所以取负值,解得 tb=2la=7/3 到达c点的时刻为 从∫点到达a点经过的时间为74,所 te=la+T/4=5m/12 以到达a点的时刻为 到达d点的时刻为 a=74+4=716
置 x0 = -A 时,φ = π. 4.2 已知一简谐振子的振动曲线如图 所示,试由图求: (1)a,b,c,d,e 各点的位相,及到 达这些状态的时刻 t 各是多少?已知周期为 T; (2)振 动表达式; (3)画 出旋转矢量 图. [ 解答] 方法一:由 位相求时 间. (1)设曲线方程为 x = AcosΦ, 其中 A 表示振幅,Φ = ωt + φ 表示相位. 由于 xa = A,所以 cosΦa = 1, 因此 Φa = 0. 由于 xb = A/2,所以 cosΦb = 0.5, 因此 Φb = ±π/3; 由于位相 Φ 随时间 t 增加,b 点位相就应该 大于 a 点的位相,因此 Φb = π/3. 由于 xc = 0,所以 cosΦc = 0, 又由于 c 点位相大于 b 位相,因此 Φc = π/2. 同理可得其他两点位相为 Φd = 2π/3,Φe = π. c 点和 a 点的相位之差为 π/2,时间之差 为 T/4,而 b 点和 a 点的相位之差为 π/3,时 间之差应该为 T/6.因为 b 点的位移值与 O 时刻的位移值相同,所以到达 a 点的时刻为 ta = T/6. 到达 b 点的时刻为 tb = 2ta = T/3. 到达 c 点的时刻为 tc = ta + T/4 = 5T/12. 到达 d 点的时刻为 td = tc + T/12 = T/2. 到达 e 点的时刻为 te = ta + T/2 = 2T/3. (2)设振动表达式为 x = Acos(ωt + φ), 当 t = 0 时,x = A/2 时,所以 cosφ = 0.5, 因此 φ = ±π/3; 由于零时刻的位相小于 a 点的位相,所以 φ = -π/3, 因此振动表达式为 cos(2 ) 3 t x A T = − . 另外,在 O 时刻的曲线上作一切线,由 于速度是位置对时间的变化率,所以切线代 表速度的方向; 由于其斜率大于 零,所以速度大 于零,因此初位 相取负值,从而 可得运动方程. (3)如图旋 转矢量图所示. 方 法 二:由时间 求位相.将 曲线反方 向延长与 t 轴相交于 f 点,由于 xf = 0,根据 运动方程,可得 cos(2 ) 0 3 t T − = 所以 2 3 2 f t T − = . 显然 f 点的速度大于零,所以取负值,解得 tf = -T/12. 从 f 点到达 a 点经过的时间为 T/4,所 以到达 a 点的时刻为 ta = T/4 + tf = T/6, O t x a b c d e A/2 A 图 6.2 O x a A b c d e φ O t x a b c d e A/2 A f
其位相为 4.4如图所示,www 在倔强系数为k的 弹簧下,挂一质量为 由图可以确定其他点的时刻,同理可得各点M的托盘.质量为m 的位相 的物体由距盘底高 h处自由下落与盘 发生完全非弹性碰 4.3如图所示,质量为l0g的子弹以撞,而使其作简谐振 速度ν=10msl水平射入木块,并陷入木动,设两物体碰后瞬 块中,使弹簧 时为t=0时刻,求 图4.4 压缩而作简谐一W 振动方程 振动.设弹簧 [解答]物体落下后、碰撞前的速度为 的倔强系数k =8×103Nm1,木块的质量为499kg,不计 桌面摩擦,试求: 物体与托盘做完全非弹簧碰撞后,根据动量 (1)振动的振幅 守恒定律可得它们的共同速度为 (2)振动方程 解答](1)子弹射入木块时,由于时间 Mm+M √2gh, 很短,木块还来不及运动,弹簧没有被压缩,这也是它们振动的初速度 它们的动量守恒,即 设振动方程为 mv=(m + Mvo x=Acos(or+o) 解得子弹射入后的速度为 其中圆频率为 10=mv/m+M=2(ms2) 这也是它们振动的初速度 子弹和木块压缩弹簧的过程机械能守 恒,可得 物体没有落下之前,托盘平衡时弹簧伸 (m+M)102/2=k42/2 长为x1,则 所以振幅为 物体与托盘碰撞之后,在新的平衡位置,弹 5×102(m) 簧伸长为x2,则 k (2)振动的圆频率为 取新的平衡位置为原点,取向下的方向为 正,则它们振动的初位移为 =40(rad s") m+M 因此振幅为 取木块静止的位置为原点、向右的方向为位 移x的正方向,振动方程可设为 A +o=/mg 21 2ghm kk(m+M) x= Acos(at +o) 当t=0时,x=0,可得 由于速度为正,所以取负的初位相,因此振 kv (m+M)g 动方程为 初位相为 x=5×102cos(401-m/2)(m) p=arctan --o xo v(m+M)g
其位相为 2 0 3 a a t T = − = . 由图可以确定其他点的时刻,同理可得各点 的位相. 4.3 如图所示,质量为 10g 的子弹以 速度 v = 103m·s-1 水平射入木块,并陷入木 块中,使弹簧 压缩而作简谐 振动.设弹簧 的倔强系数 k = 8×103N·m-1,木块的质量为 4.99kg,不计 桌面摩擦,试求: (1)振动的振幅; (2)振动方程. [解答](1)子弹射入木块时,由于时间 很短,木块还来不及运动,弹簧没有被压缩, 它们的动量守恒,即 mv = (m + M)v0. 解得子弹射入后的速度为 v0 = mv/(m + M) = 2(m·s-1 ), 这也是它们振动的初速度. 子弹和木块压缩弹簧的过程机械能守 恒,可得 (m + M) v0 2 /2 = kA2 /2, 所以振幅为 0 m M A v k + = = 5×10-2 (m). (2)振动的圆频率为 k m M = + = 40(rad·s-1 ). 取木块静止的位置为原点、向右的方向为位 移 x 的正方向,振动方程可设为 x = Acos(ωt + φ). 当 t = 0 时,x = 0,可得 φ = ±π/2; 由于速度为正,所以取负的初位相,因此振 动方程为 x = 5×10-2 cos(40t - π/2)(m). 4.4 如图所示, 在倔强系数为 k 的 弹簧下,挂一质量为 M 的托盘.质量为 m 的物体由距盘底高 h 处自由下落与盘 发生完全非弹性碰 撞,而使其作简谐振 动,设两物体碰后瞬 时为 t = 0 时刻,求 振动方程. [解答]物体落下后、碰撞前的速度为 v gh = 2 , 物体与托盘做完全非弹簧碰撞后,根据动量 守恒定律可得它们的共同速度为 0 2 m m v v gh m M m M = = + + , 这也是它们振动的初速度. 设振动方程为 x = Acos(ωt + φ), 其中圆频率为 k m M = + . 物体没有落下之前,托盘平衡时弹簧伸 长为 x1,则 x1 = Mg/k. 物体与托盘碰撞之后,在新的平衡位置,弹 簧伸长为 x2,则 x2 = (M + m)g/k. 取新的平衡位置为原点,取向下的方向为 正,则它们振动的初位移为 x0 = x1 - x2 = -mg/k. 因此振幅为 2 2 2 2 0 0 2 2 ( ) ( ) v mg ghm A x k k m M = + = + + 2 1 ( ) mg kh k m M g = + + ; 初位相为 0 0 2 arctan ( ) v kh x m M g − = = + . m v M k 图 4.3 k M m h x x1 x2 O 图 4.4
de 即192+ meRsin e=0, 4.5重量为P的物体用两根弹簧竖直由于环做小幅度摆动,所以sin0≈θ,可得 悬挂,如图所示,各弹簧的倔强系数标明在微分方程 图上.试求在图示两种情况下,系统沿竖直 d-6 mgR 方向振动的固有频率 6=0 dt 解答](1)可以证 摆动的圆频率为 明:当两根弹簧串联时, 总倔强系数为k= k1k/(k+k2),因此固有 频率为 周期为 2τ T 方法二: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取环的质 心在最底点为重力势能零点,当环心转过角 度θ时,重力势能为 kk,g 一图4.5 Ep=mg(R-Rcose 2T V(K,+k)P 绕O点的转动动能为 E (2)因为当两根弹簧并联时,总倔强 系数等于两个弹簧的倔强系数之和,因此固总机械能为 有频率为 E=:lo+mg(R-Rcoso) g 环在转动时机械能守恒,即E为常量 将上式对时间求导,利用O=dOd,B do/dt,得 0=loB+ mgR(sine)a 4.6一匀质细圆环质量为m,半径为由于≠0,当θ很小有sin0≈,可得振动 R,绕通过环上一点而与环平面垂直的水平的微分方程 光滑轴在铅垂面内作小幅度摆动,求摆动的 d-6 mgR 6=0 周期 解答]方法一:用转动定理.通过质心从而可求角频率和周期 垂直环面有一个轴,环绕此 [注意]角速度和圆频率使用同一字母 轴的转动惯量为 不要将两者混淆 I= mR. 根据平行轴定理,环绕过O 点的平行轴的转动惯量为 47横截面均匀的光y I=Ic mR=2mR 滑的U型管中有适量液 当环偏离平衡位置时,重力的力矩为体如图所示,液体的总0y M=-mgRsine 长度为L,求液面上下 方向与角度θ增加的方向相反 微小起伏的自由振动的 根据转动定理得 频率 1B=M
4.5 重量为 P 的物体用两根弹簧竖直 悬挂,如图所示,各弹簧的倔强系数标明在 图上.试求在图示两种情况下,系统沿竖直 方向振动的固有频率. [解答](1)可以证 明:当两根弹簧串联时, 总 倔 强 系 数 为 k = k1k2/(k1 + k2),因此固有 频率为 2π = 1 2π k m = 1 2 1 2 1 2 ( ) k k g k k P = + . (2)因为当两根弹簧并联时,总倔强 系数等于两个弹簧的倔强系数之和,因此固 有频率为 2π = 1 2 1 2 2 2 k kg m P = = . 4.6 一匀质细圆环质量为 m,半径为 R,绕通过环上一点而与环平面垂直的水平 光滑轴在铅垂面内作小幅度摆动,求摆动的 周期. [解答]方法一:用转动定理.通过质心 垂直环面有一个轴,环绕此 轴的转动惯量为 Ic = mR2. 根据平行轴定理,环绕过 O 点的平行轴的转动惯量为 I = Ic + mR2 = 2mR2. 当环偏离平衡位置时,重力的力矩为 M = -mgRsinθ, 方向与角度 θ 增加的方向相反. 根据转动定理得 Iβ = M, 即 2 2 d sin 0 d I mgR t + = , 由于环做小幅度摆动,所以 sinθ≈θ,可得 微分方程 2 2 d 0 d mgR t I + = . 摆动的圆频率为 mgR I = , 周期为 2π T = 2 2 2 I R mgR g = = . 方法二: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取环的质 心在最底点为重力势能零点,当环心转过角 度 θ 时,重力势能为 Ep = mg(R - Rcosθ), 绕 O 点的转动动能为 1 2 2 E I k = , 总机械能为 1 2 ( cos ) 2 E I mg R R = + − . 环在转动时机械能守恒,即 E 为常量, 将上式对时间求导,利用 ω = dθ/dt,β = dω/dt,得 0 = Iωβ + mgR(sinθ) ω, 由于 ω ≠ 0,当 θ 很小有 sinθ≈θ,可得振动 的微分方程 2 2 d 0 d mgR t I + = , 从而可求角频率和周期. [注意]角速度和圆频率使用同一字母 ω,不要将两者混淆. 4.7 横截面均匀的光 滑的U型管中有适量液 体如图所示,液体的总 长度为 L,求液面上下 微小起伏的自由振动的 频率。 C R mg θ O k1 k2 k k (a) (b) 图 4.5 0 y y y y 图 4.7
0.1(m) 解:建立竖直坐标如图,令微小振动中,两位相为 臂水银面相平时,水银面坐标为0,水银的 重力势能为0,则以右臂水银面的坐标为准, 在振动中任一时刻,水银的运动速度 (2)速度的最大值为 bdy.这时振动中水银的动能为加速度的最大值为 8π=2.5l(ms2) am=2A=642=632(ms2) mU2,水银的势能(看作两水银面相平的 (3)弹簧的倔强系数为 状态下,从右臂移高度为y的一段水银柱到 左臂,则有质量为Sp的水银升高了高度y)最大回复力为 为Spgy2.因振动中机械能守恒 f∫=kA=mo2A=0.632(N); mU2+Sgy2=常量 振动能量为 E=k42/2=mo22/2=3.16×102(J) 对求导数可得平均动能和平均势能为 D 2Spgyu=0 EA=En=k214=mo242/4=158×102(J 化 3y+2Sy=0 (4)如图=1,2,10s 所示,当t为1 2,10s等时刻 这就是简谐振动的微分方程 时,旋转矢量的 由此可得振动角频率 位置是相同的 sPg SpL VL 4.9一氢原子在分子中的振动可视为 简谐振动.已知氢原子质量m= 4.8质量为10×10kg的小球与轻弹簧1.68×102kg,振动频率v=10×104Hz,振 幅A=1.0×101lm.试计算: 组成的系统,按x=0.lcos(8t+-)的规 (1)此氢原子的最大速度 律作振动,式中t以秒(s)计,x以米m)计,求 (2)与此振动相联系的能量 (1)振动的圆频率、周期、振幅、初 解答](1)氢原子的圆频率为 位相 =2r=628×101(rads), (2)振动的速度、加速度的最大值:最大速度为 (3)最大回复力、振动能量、平均动 Vm=O4=6.28×103(ms) 能和平均势能 (2)氢原子的能量为 (4)画出这振动的旋转矢量图,并在 E=mv2=3.32×1020(J) 图上指明t为1,2,10s等各时刻的矢量位 置 解答](1)比较简谐振动的标准方程 10质量为025kg的物体,在弹性 x=Acos(t +o), 力作用下作简谐振动,倔强系数k 可知:圆频率为 25Nm-,如果开始振动时具有势能0.6J O=8兀 和动能02J,求: 周期 (1)振幅 T=2/=1/4=0.25(s), (2)位移多大时,动能恰等于势能? 振幅为 (3)经过平衡位置时的速度
解:建立竖直坐标如图,令微小振动中,两 臂水银面相平时,水银面坐标为 0,水银的 重力势能为 0,则以右臂水银面的坐标为准, 在 振 动中 任 一时 刻, 水银 的 运动 速 度 t y d d = . 这 时 振 动 中 水 银 的 动 能 为 2 2 1 mv ,水银的势能(看作两水银面相平的 状态下,从右臂移高度为 y 的一段水银柱到 左臂,则有质量为 Sy 的水银升高了高度 y) 为 Sgy 2.因振动中机械能守恒 + = 2 2 2 1 m Sgy 常量 对 t 求导数可得 2 0 d d v + = S gy t m 化 简 2 0 d d 2 2 + S gy = t y m 这就是简谐振动的微分方程. 由此可得振动角频率 m Sg 2 = L g S L 2S g 2 = = 4.8 质量为 10×10-3kg 的小球与轻弹簧 组成的系统,按 2 0.1cos(8 ) 3 x t = + 的规 律作振动,式中 t 以秒(s)计,x 以米(m)计.求: (1)振动的圆频率、周期、振幅、初 位相; (2)振动的速度、加速度的最大值; (3)最大回复力、振动能量、平均动 能和平均势能; (4)画出这振动的旋转矢量图,并在 图上指明 t 为 1,2,10s 等各时刻的矢量位 置. [解答](1)比较简谐振动的标准方程 x = Acos(ωt + φ), 可知:圆频率为 ω =8π, 周期 T = 2π/ω = 1/4 = 0.25(s), 振幅为 A = 0.1(m), 位相为 φ = 2π/3. (2)速度的最大值为 vm = ωA = 0.8π = 2.51(m·s-1 ); 加速度的最大值为 am = ω2A = 6.4π2 = 63.2(m·s-2 ). (3)弹簧的倔强系数为 k = mω2, 最大回复力为 f = kA = mω2A = 0.632(N); 振动能量为 E = kA2 /2 = mω2A 2 /2 = 3.16×10-2 (J), 平均动能和平均势能为 E E k p = = kA2 /4 = mω2A 2 /4 = 1.58×10-2 (J). (4)如图 所示,当 t 为 1, 2,10s 等时刻 时,旋转矢量的 位置是相同的. 4.9 一氢原子在分子中的振动可视为 简谐振动.已知氢原子质量 m = 1.68×10-27kg,振动频率 v = 1.0×1014Hz,振 幅 A = 1.0×10-11m.试计算: (1)此氢原子的最大速度; (2)与此振动相联系的能量. [解答](1)氢原子的圆频率为 ω = 2πv = 6.28×1014(rad·s-1 ), 最大速度为 vm = ωA = 6.28×103 (m·s-1 ). (2)氢原子的能量为 1 2 2 E mv = m = 3.32×10-20(J). 4.10 质量为 0.25kg 的物体,在弹性 力 作 用下 作简 谐 振动 ,倔 强 系数 k = 25N·m-1,如果开始振动时具有势能 0.6J, 和动能 0.2J,求: (1)振幅; (2)位移多大时,动能恰等于势能? (3)经过平衡位置时的速度. O x t=1,2,10s A
解答]物体的总能量为 E=Ek+ Ep=0.8(J) (1)根据能量公式 两个频率 E=kA2/2 和振幅都 得振幅为 相同的简 谐振动的 A=√2E/k=0.253(m) x-t曲线如 (2)当动能等于势能时,即Ek=Ep,图所示 图412 由于 求 E= Ek+ Ep (1)两个简谐振动的位相差 (2)两个简谐振动的合成振动的振动 E 方程 kA2=2×-k 解答](1)两个简谐振动的振幅为 A=5(cm) 解得 周期为 √2A/2=±0.179m) T=4(s), 圆频率为 (3)再根据能量公式 =2/T=/2 E=mv 2/2 它们的振动方程分别为 得物体经过平衡位置的速度为 xI=AcoSot= 5cost/2 vn=±√2E/m=±2.3(ms) x2= Asina= 5sint/2= 5cos(T/2-Tt/2) 位相差为 41两个质点平行于同一直线并排作 4=02-91=-/2 同频率、同振幅的简谐振动.在振动过程中 (2)由于 每当它们经过振幅一半的地方时相遇,而运 x=x1+x2=5c0s/2+5inm/2 动方向相反.求它们的位相差,并作旋转矢 5(cost/2 cosT/4+ 5sintt/2 sin/4 )/sinT/4 量图表示 合振动方程为 解答]设它们的振动方程为 √2cos(x 当x=A/2时,可得位相为 ot+p=±/3. 4.13已知两个同方向简谐振动如下 由于它们在相遇时反相,可取 中1=(ot+p)=-/3, x1=005c0(10t+丌), 中2=(ot+g)=/3 x2=006c010+1 它们的相差为 △=d2-中1=2/3, (1)求它们的合成振动的振幅和初位 或者 相 (2)另有一同方向简谐振动x 2丌-△中=47/3. 0.07cos(101+g),问为何值时,x1+x3的振 矢量图一 幅为最大?φ为何值时,x2+x3的振幅为最 如图所示 小 (3)用旋转矢量图示法表示(1)和(2) 两种情况下的结果.x以米计,t以秒计
[解答]物体的总能量为 E = Ek + Ep = 0.8(J). (1)根据能量公式 E = kA2 /2, 得振幅为 A E k = 2 / = 0.253(m). (2)当动能等于势能时,即 Ek = Ep, 由于 E = Ek + Ep, 可得 E = 2Ep, 即 1 1 2 2 2 2 2 kA kx = , 解得 x A = 2 / 2 = ±0.179(m). (3)再根据能量公式 E = mvm 2 /2, 得物体经过平衡位置的速度为 2 / m v E m = = ±2.53(m·s-1 ). 4.11 两个质点平行于同一直线并排作 同频率、同振幅的简谐振动.在振动过程中, 每当它们经过振幅一半的地方时相遇,而运 动方向相反.求它们的位相差,并作旋转矢 量图表示. [解答]设它们的振动方程为 x = Acos(ωt + φ), 当 x = A/2 时,可得位相为 ωt + φ = ±π/3. 由于它们在相遇时反相,可取 Φ1 = (ωt + φ)1 = -π/3, Φ2 = (ωt + φ)2 = π/3, 它们的相差为 ΔΦ = Φ2 – Φ1 = 2π/3, 或者 ΔΦ` = 2π –ΔΦ = 4π/3. 矢量图 如图所示. 4 . 12 两个频率 和振幅都 相同的简 谐振动的 x-t 曲线如 图所示, 求: (1)两个简谐振动的位相差; (2)两个简谐振动的合成振动的振动 方程. [解答](1)两个简谐振动的振幅为 A = 5(cm), 周期为 T = 4(s), 圆频率为 ω =2π/T = π/2, 它们的振动方程分别为 x1 = Acosωt = 5cosπt/2, x2 = Asinωt = 5sinπt/2 = 5cos(π/2 - πt/2) 即 x2 = 5cos(πt/2 - π/2). 位相差为 Δφ = φ2 - φ1 = -π/2. (2)由于 x = x1 + x2 = 5cosπt/2 + 5sinπt/2 = 5(cosπt/2·cosπ/4 + 5sinπt/2·sinπ/4)/sinπ/4 合振动方程为 5 2 cos( ) 2 4 x t = − (cm). 4.13 已知两个同方向简谐振动如下: 1 3 0.05cos(10 ) 5 x t = + , 2 1 0.06cos(10 ) 5 x t = + . (1)求它们的合成振动的振幅和初位 相; (2)另有一同方向简谐振动 x3 = 0.07cos(10t +φ),问 φ 为何值时,x1 + x3 的振 幅为最大?φ 为何值时,x2 + x3 的振幅为最 小? (3)用旋转矢量图示法表示(1)和(2) 两种情况下的结果.x 以米计,t 以秒计. O x A t/s x/cm 5 0 1 2 3 4 -5 x1 x2 图 4.12
解答](1)根据公式,合振动的振幅为 A=√+1+244os(9-m) 位相为 arctan A, sin p2 A, COs ,+ A, cos o (2)要使x1+x3的振幅最大,则 因此 4.14三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 为 所以 x1=0.08c0(314+) p=1=0.6兀 要使x2+x3的振幅最小,则 x,=0.08c0s(314t+-), 因此 0.08cos(314t 6 所以 求:(1)合振动的圆频率、振幅、初相 及振动表达式; (2)合振动由初始位置运动到 rs~5/所需最短时间(A为合振动振 幅 [解答]合振动的圆频率与各分振动的 (3)如图所示 圆频率相同 314=100r(rads) 各分振动的振幅为A1=A2=A3=0.08m,初 相为 根据振动合成公式可得 Ay= Asinp1 asing 合振幅为 +f2=01 初位相为 合振动的方程为 x=0.16cos(100mt+x/2) x=√2A/2时,可得 cos(100m+π/2)=√2/2
[解答](1)根据公式,合振动的振幅为 2 2 A A A A A = + + − 1 2 1 2 1 2 2 cos( ) = 8.92×10-2 (m). 初位相为 1 1 2 2 1 1 2 2 sin sin arctan cos cos A A A A + = + = 68.22°. (2)要使 x1 + x3 的振幅最大,则 cos(φ – φ1) = 1, 因此 φ – φ1 = 0, 所以 φ = φ1 = 0.6π. 要使 x2 + x3 的振幅最小,则 cos(φ – φ2) = -1, 因此 φ – φ2 = π, 所以 φ = π + φ2 = 1.2π. (3)如图所示. 4 4.14 三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 为 1 0.08cos(314 ) 6 x t = + , 2 0.08cos(314 ) 2 x t = + , 3 5 0.08cos(314 ) 6 x t = + . 求:(1)合振动的圆频率、振幅、初相 及振动表达式; (2)合振动由初始位置运动到 2 2 x A = 所需最短时间(A 为合振动振 幅). [解答] 合振动的圆频率与各分振动的 圆频率相同 ω = 314 = 100π(rad·s-1 ). 各分振动的振幅为 A1 = A2 = A3 =0.08m,初 相为 φ1 =π/6、φ2 =π/2、φ3 =5π/6. 根据振动合成公式可得 Ax = A1cosφ1 + A2cosφ2 + A3cosφ3 = 0, Ay = A1sinφ1 + A2sinφ2 + A3sinφ3 = 2A1 = 0.16(m), 合振幅为 2 2 A A A = + x y = 0.16(m), 初位相为 φ = arctan(Ay/Ax) = π/2. 合振动的方程为 x = 0.16cos(100πt + π/2). (2)当 x A = 2 / 2 时,可得 cos(100 / 2) 2 / 2 + = t , O x A φ A2 A1 x1 x x2 φ2 φ1 O x A3 A1 x1 φ1 x3 O x φ A2 A3 x3 x2 φ2
解得 xy=0 100xt+2=x/4或7x/4 A 由于1>0,所以只能取第二个解,可得所需质点运动的轨道方程为 最短时间为t=0.0125s y=x, 轨迹是一条直线 9=g 4.15将频率为384Hz的标准音叉振动时,可得质点的轨道方程 和一待测频率的音叉振动合成,测得拍频为 3.0Hz,在待测音叉的一端加上一小块物体, 2 则拍频将减小,求待测音叉的固有频率 解答]标准音叉的频率为 即 1=384(Hz), x+y- 3xy=A2/4 拍频为 △ △v=3.0(Hz 轨迹是倾斜的椭圆 如果待测音叉 (3)当△p=g=90°时,可得 的固有频率n2比标准音叉的频率大,则得 △γ=1 可能的频率是 V2=10+△y=387(Hz) 即 x2+y2=A2, 如果待测音叉的固有频率v比标准标质点运动的轨迹为圆 准音叉的频率小,则得 △=1-V1, 可能的频率是 4.17质量为04kg的质点同时参与互 v1=10-△v=381(Hz) 相垂直的两个振动: 在待测音叉上加一小块物体时,相当于 x=0.08cos(t+-) 弹簧振子增加了质量,由于2=km,可知 其频率将减小.如果待测音叉的固有频率为 Ⅵ,加一小块物体后,其频率ν1将更低 y=0.06c0s(t-) 与标准音叉的拍频将增加;实际上拍频是减式中x和y以米(m)计,t以秒(s)计 小的,所以待测音叉的固有频率n2,即 (1)求运动的轨道方程; 387Hz. (2)画出合成振动的轨迹 (3)求质点在任一位置所受的力 [解答](1)根据公式 4.16示波器的电子束受到两个互相垂 直的电场作用.电子在两个方向上的位移分 2xy 别为x= Ecosoc和y=Aco(ot+).求在= AA: 4A cos△=sin△q 0,q=30°,及ρ=90°这三种情况下,电子其中位相差为 在荧光屏上的轨迹方程 解答]根据公式 所以质点运动的轨道方 程为 Xv A44QsM=sin2△, b=006 其中△p=2-q1=-m/2,而g=0,p2=g a=0.08/x (1)当△=p=0时,可得 (2)合振动的轨迹
解得 100πt + π/2 = π/4 或 7π/4. 由于 t > 0,所以只能取第二个解,可得所需 最短时间为 t = 0.0125s. 4.15 将频率为 384Hz 的标准音叉振动 和一待测频率的音叉振动合成,测得拍频为 3.0Hz,在待测音叉的一端加上一小块物体, 则拍频将减小,求待测音叉的固有频率. [解答]标准音叉的频率为 v0 = 384(Hz), 拍频为 Δv = 3.0(Hz). 如果待测音叉 的固有频率 v2 比标准音叉的频率大,则得 Δv = v2 - v0, 可能的频率是 v2 = v0 + Δv = 387(Hz). 如果待测音叉的固有频率 v1 比标准标 准音叉的频率小,则得 Δv = v0 – v1, 可能的频率是 v1 = v0 - Δv = 381(Hz). 在待测音叉上加一小块物体时,相当于 弹簧振子增加了质量,由于 ω 2 = k/m,可知 其频率将减小.如果待测音叉的固有频率为 v1,加一小块物体后,其频率 v`1 将更低, 与标准音叉的拍频将增加;实际上拍频是减 小的,所以待测音叉的固有频率 v2,即 387Hz. 4.16 示波器的电子束受到两个互相垂 直的电场作用.电子在两个方向上的位移分 别为 x = Acosωt 和 y = Acos(ωt +φ).求在 φ = 0,φ = 30º,及 φ = 90º这三种情况下,电子 在荧光屏上的轨迹方程. [解答]根据公式 2 2 2 2 2 1 2 1 2 2 cos sin x y xy A A A A + − = , 其中 Δφ = φ2 – φ1 = -π/2,而 φ1 = 0,φ2 = φ. (1)当 Δφ = φ = 0 时,可得 2 2 2 2 2 2 0 x y xy A A A + − = , 质点运动的轨道方程为 y = x, 轨迹是一条直线. (2)当 Δφ = φ = 30º 时,可得质点的轨道方程 2 2 2 2 2 2 3 1 2 4 x y xy A A A + − = , 即 2 2 2 x y xy A + − = 3 / 4 , 轨迹是倾斜的椭圆. (3)当 Δφ = φ = 90º时,可得 2 2 2 2 1 x y A A + = , 即 x 2 + y 2 = A 2, 质点运动的轨迹为圆. 4.17 质量为 0.4kg 的质点同时参与互 相垂直的两个振动: 0.08cos( ) 3 6 x t = + , 0.06cos( ) 3 3 y t = − . 式中 x 和 y 以米(m)计,t 以秒(s)计. (1)求运动的轨道方程; (2)画出合成振动的轨迹; (3)求质点在任一位置所受的力. [解答](1)根据公式 2 2 2 2 2 1 2 1 2 2 cos sin x y xy A A A A + − = , 其中位相差为 Δφ = φ2 – φ1 = -π/2, 所以质点运动的轨道方 程为 2 2 2 2 1 0.08 0.06 x y + = . (2)合振动的轨迹 ν1 ν0 ν2 ν ν`2 ν`1 Δν Δν O x y O x y x y O O a=0.08 x y b=0.06 Fx Fy F θ
是椭圆 (3)两个振动的圆频率是相同的=4.18楼内空调用的鼓风机如果安装在楼 兀/3,质点在x方向所受的力为 板上,它工作时就会使整个楼产生讨厌的震 d 动。为了减小这种震动,就把鼓风机安装在 =ma 有4个弹簧支撑的底座上。鼓风机和底座的 总质量为576kg,鼓风机的轴的转速为 =-m20.08c0s(o1+) 1800r/min(转每分)。经验指出,驱动频率 为振动系统固有频率5倍时,可减震90%以 即Fx=0.035c0(/3+/6(N) 上。偌按5倍计算,所用的每个弹簧的倔强 在y方向所受的力为 系数应多大? F=ma =m dy [解答]驱动频率 v=1800/min=30H =-mo20.06c0s(ot-) 由于4个弹簧并联,其等效劲度系数为每个 即Fy=0.026c0s(x1/3-/3)N) 弹簧的劲度系数的4倍,即k=4k 用矢量表示就是F=F计+F,其大小由v=5 可得v= 5 k/m 2丌 与x轴的夹角为 576 6= arctan(FFx) 205×105N/ 25
是椭圆. (3)两个振动的圆频率是相同的 ω = π/3,质点在 x 方向所受的力为 2 2 d d x x x F ma m t = = 2 π 0.08cos( ) 6 = − + m t , 即 Fx = 0.035cos(πt/3 + π/6)(N). 在 y 方向所受的力为 2 2 d d y y y F ma m t = = 2 π 0.06cos( ) 3 = − − m t , 即 Fy = 0.026cos(πt/3 - π/3)(N). 用矢量表示就是 i+ j F F F = x y ,其大小 为 2 2 F F F = + x y , 与 x 轴的夹角为 θ = arctan(Fy/Fx). 4.18 楼内空调用的鼓风机如果安装在楼 板上,它工作时就会使整个楼产生讨厌的震 动。为了减小这种震动,就把鼓风机安装在 有 4 个弹簧支撑的底座上。鼓风机和底座的 总质量为 576kg,鼓风机的轴的转速为 1800r/min(转每分)。经验指出,驱动频率 为振动系统固有频率 5 倍时,可减震 90%以 上。偌按 5 倍计算,所用的每个弹簧的倔强 系数应多大? [解答] 驱动频率 r Hz d =1800 / min = 30 由于 4 个弹簧并联,其等效劲度系数为每个 弹簧的劲度系数的 4 倍,即 k=4k1, 由 d = 5 0 可得 k m k m d / 5 2 / 5 2 5 0 1 = = = N m m k d 2.05 10 / 25 576 30 25 2 2 2 2 5 1 = = =
第5章波动 cos(41- 2x)(SI). 5.1据报道,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 (1)写出t=42s时各波峰位置的坐标 当地某居民曾被猛地向上抛起2m高,设地表示式,并计算此时离原点最近的波峰的位 震横波为简谐波,且频率为1Hz,波速为置,该波峰何时通过原点 3kms,它的波长多大?振幅多大 (2)画出t=42s时的波形曲线 [解答]人离地的速度及地壳上下振 [解答]波的波动方程可化为 动的最大速度,为 y=Acos2r(2I-x) 与标准方程比较 y=Acos[2π( )+q] 地震波的振幅为 U√2gh√2x98×2 可知:周期为T=0.5s,波长A=1m.波速 A =1.0m 为u==2msl 2丌v2丌 2丌 (1)当t=4.2s时的波形方程为 地震波的波长 y=Aco(2xx-16.8π) 3 令y=A,则 cos(2Ttx-087 因此2x-0.8x=2k,(k=0, 5.2已知一波的波动方程为 各波峰的位置为 y=5×1023sn(10-0.6x)(m) (1)求波长、频率、波速及传播方向 当k=0时的波峰离原点最近,最近为 (2)说明x=0时波动方程的意义,并 x=0.4(m). 作图表示 通过原点时经过的时间为 解答](1)与标准波动方程比较: △t=△xa=(0-x)/=-0.2(s) 即:该波峰0.2s之前通过了原点 y=Acos(@t--) )t=0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实线所 得 2/=0.6 示,经过t=4s时,也就是经过8个周期, 因此波长为 波形曲线是重合的;再经△t=02s,波形向 λ=10.47(m) 右移动Δx=u△t=0.4m,因此t=42s时的 圆频率为 波形曲线如虚线所示 [注意]各波峰的位置也可以由 频率为 波速为 l=T=Av=52.36(ms1) 传播方向沿着x轴正方向 (2)当x=0时波动方程就成为该处质 点的振动方程 y=5×102sinl0=5×102co(10m-n2), 振动曲线如图. 解得,结果为 k+8.4,(k=0,±1 ), 5.3已知波的波动方程为 取同一整数k值,波峰的位置不同.当k=-8
第 5 章 波动 P210. 5.1 据报道,1976 年唐山大地震时, 当地某居民曾被猛地向上抛起 2m 高,设地 震横波为简谐波,且频率为 1Hz ,波速为 3km/s ,它的波长多大?振幅多大? [解答] 人离地的速度 及地壳上下振 动的最大速度,为 m = 2gh 地震波的振幅为 m gh A m 1.0 2 2 9.8 2 2 2 2 = = = = 地震波的波长 km u 3 1 3 = = = 5.2 已知一波的波动方程为 y = 5×10-2 sin(10πt – 0.6x) (m). (1)求波长、频率、波速及传播方向; (2)说明 x = 0 时波动方程的意义,并 作图表示. [解答](1)与标准波动方程比较: 2π cos( ) x y A t = − , 得 2π/λ = 0.6, 因此波长为 λ = 10.47(m); 圆频率为 ω = 10π, 频率为 v =ω/2π = 5(Hz); 波速为 u = λ/T = λv = 52.36(m·s-1 ). 传播方向沿着 x 轴正方向. (2)当 x = 0 时波动方程就成为该处质 点的振动方程 y = 5×10-2 sin10πt = 5×10-2 cos(10πt – π/2), 振动曲线如图. 5.3 已知波的波动方程为 y = Acosπ(4t – 2x)(SI). (1)写出 t = 4.2s 时各波峰位置的坐标 表示式,并计算此时离原点最近的波峰的位 置,该波峰何时通过原点? (2)画出 t = 4.2s 时的波形曲线. [解答]波的波动方程可化为 y = Acos2π(2t – x), 与标准方程比较 y A = cos[2 ( ) ] t x T − + , 可知:周期为 T = 0.5s,波长 λ = 1m.波速 为 u = λ/T = 2m·s-1. (1)当 t = 4.2s 时的波形方程为 y = Acos(2πx – 16.8π) = Acos(2πx – 0.8π). 令 y = A,则 cos(2πx – 0.8π) = 1, 因此 2πx – 0.8π = 2kπ,(k = 0, ±1, ±2,…), 各波峰的位置为 x = k + 0.4,(k = 0, ±1, ±2,…). 当 k = 0 时的波峰离原点最近,最近为 x = 0.4(m). 通过原点时经过的时间为 Δt = Δx/u = (0 – x)/u = -0.2(s), 即:该波峰 0.2s 之前通过了原点. (2)t = 0 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实线所 示.经过 t = 4s 时,也就是经过 8 个周期, 波形曲线是重合的;再经 Δt = 0.2s,波形向 右移动 Δx = uΔt = 0.4m,因此 t = 4.2s 时的 波形曲线如虚线所示. [注意]各波峰的位置也可以由 cos(2πx – 16.8π) = 1 解得,结果为 x = k + 8.4,(k = 0, ±1, ±2,…), 取同一整数 k 值,波峰的位置不同.当 k = -8 x y A O u t=0 t=4.2s 0.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