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数 1.教师: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和使用近似数,你注意过吗?(多媒体演示题目) (1)华光小学约有2200名学生,全国小学生人数约有一亿三千万。 (2)北京市人口约1400万,全国人口约13亿。 2.学生看另外三个例子,加深对近似数的理解。 小明的身高约140厘米。 胡夫金字塔高约147米。 南京长江大桥长约 6800米。 (1)教师引导学生看信息,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2)探索两类数的特点。 (3)举例(举出生活中接触到的近似数) 3.教师:在生活中你接触到过近似数吗?如果有,请你说一说。 教师补充: 第二次世界大战伤亡统计:总计平民死亡:约7589万人,总计人员死亡:约1亿零三百万人。(用 多媒体演示有关数据,并讲解和平的重要性) 4.学习“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师出示数据:某市在校学生今年共植树148264棵。 你能说出148264的近似数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今天我们将学习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 (1)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叫四舍五入,从这几个字你能想到什么? 教师讲解四舍五入的含义。 (2)方法:重点让学生体会取近似值到某一位时,只要看它后一位数字用四舍五入即可,前面 的都不必看。 (3)师生共同观察练习题。 四舍五入到十位:约148260 四舍五入到百位:约148300 师:请你观察,你发现四舍五入是怎么做的? 四舍五入到十位,省去的是哪几位?如果四舍五入到百位,那么省去的是哪几位?
近似数 1.教师: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和使用近似数,你注意过吗?(多媒体演示题目) (1)华光小学约有 2200 名学生,全国小学生人数约有一亿三千万。 (2)北京市人口约 1400 万,全国人口约 13 亿。 2.学生看另外三个例子,加深对近似数的理解。 (1)教师引导学生看信息,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2)探索两类数的特点。 (3)举例(举出生活中接触到的近似数) 3.教师:在生活中你接触到过近似数吗?如果有,请你说一说。 教师补充: 第二次世界大战伤亡统计:总计平民死亡:约 7589 万人,总计人员死亡:约 1 亿零三百万人。(用 多媒体演示有关数据,并讲解和平的重要性) 4.学习“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师出示数据:某市在校学生今年共植树 148264 棵。 你能说出 148264 的近似数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今天我们将学习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 (1)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叫四舍五入,从这几个字你能想到什么? 教师讲解四舍五入的含义。 (2)方法:重点让学生体会取近似值到某一位时,只要看它后一位数字用四舍五入即可,前面 的都不必看。 (3)师生共同观察练习题。 四舍五入到十位:约 148260 四舍五入到百位:约 148300 师:请你观察,你发现四舍五入是怎么做的? 四舍五入到十位,省去的是哪几位?如果四舍五入到百位,那么省去的是哪几位?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 “四舍五入法是指把要处理的数的某一位以后的数字舍去后,如果被舍去部分的首位数字小于5, 保留部分就不变(即“四舍”),如果被舍去部分的首位数字大于或等于5,就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位加 上1(即“五入”)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 “四舍五入”法是指把要处理的数的某一位以后的数字舍去后,如果被舍去部分的首位数字小于 5, 保留部分就不变(即“四舍”),如果被舍去部分的首位数字大于或等于 5,就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位加 上 1(即“五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