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分析 课文属于法庭辩论,是苏格拉底为自己所作的两部分法庭辩护的前一部分。 在辩护中,苏格拉底用自己擅长的诘问方式,先以对方可接受的观点入手 不断揭露对方命题中的矛盾,逐层辨析,迫使对方不敢做出必然如此的回答,继 而概括出辩敌观点的错误乃至荒谬之处。这种奇妙的逻辑诱导术颇具论辩功效, 常常使论敌哑口无言,因而在后世的法庭辩论中常被效仿 虽然苏格拉底最后仍然被陪审团以亵渎神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了死刑,但 他坚持理想、尊崇科学的精神,逻辑严谨、辩驳有力的申辩过程,严肃沉稳、锋 芒内敛的申辩语言,仍然闪耀着独特的魅力。 苏格拉底被指控的罪名是蛊惑青年和亵渎神。本篇辩词也正是针对这两项指 控展开的。 解读一篇辩词,首先要抓住辩论的基本线索。本篇辩词的内容线索是: 关于蛊惑青年,苏格拉底问:使青年学好是不是首要的事?谁使青年学好? 除了“我”以外,全雅典人都使青年学好?坏人是否总会随时危害与之接近的 人?有人情愿受害于同群者过于受益吗? 关于渎神,苏格拉底问:“我”不信有神吗?有没有人相信有鬼神的踪迹, 而不信有神?世上任何人能相信有神的子女而无神吗? 先来看对“蛊惑青年”指控的辩解。 苏格拉底的诘问是从“你是否认为使青年尽量学好是首要的事”开始的,似 乎远离了“蛊惑青年”的辩题,却自然引出了下面的盘问:“谁使青年学好”。 表面上看,“谁使青年学好”与“蛊惑青年”不相干,其实却针锋相对,换言之, 既然你指控我使青年学坏,那么,使青年学好的又是谁呢?这里的“谁”指的是 “人”,而对方的回答却是“法律”,显然是故意偷换概念。这里有一个细节, 苏格拉底顺势把“什么人”,具体化为“什么人首先懂得法律”,就辩论技巧而 言,这显然是一个圈套。对方如果回答是审判官首先懂得法律,按对方先前说法 进行推论,就等于说是审判官使青年学好,而事实上对方也只好做出了这样的回 答。对方在这里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由此节节败退。苏格拉底则以此为契机 接连发问,步步进逼,直到对方承认自己是说:全雅典人都使青年学好,唯有苏 格拉底蛊惑青年。其言论荒唐之极,不攻自破。至此,对方的险恶用心昭然若揭 接下来,苏格拉底又从另一个角度发问:坏人是否总会随时为害与之接近的 人,好人是否随时使同群者受益?说“我”蛊惑青年、使之堕落,是有意还是无
课文分析 课文属于法庭辩论,是苏格拉底为自己所作的两部分法庭辩护的前一部分。 在辩护中,苏格拉底用自己擅长的诘问方式,先以对方可接受的观点入手, 不断揭露对方命题中的矛盾,逐层辨析,迫使对方不敢做出必然如此的回答,继 而概括出辩敌观点的错误乃至荒谬之处。这种奇妙的逻辑诱导术颇具论辩功效, 常常使论敌哑口无言,因而在后世的法庭辩论中常被效仿。 虽然苏格拉底最后仍然被陪审团以亵渎神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了死刑,但 他坚持理想、尊崇科学的精神,逻辑严谨、辩驳有力的申辩过程,严肃沉稳、锋 芒内敛的申辩语言,仍然闪耀着独特的魅力。 苏格拉底被指控的罪名是蛊惑青年和亵渎神。本篇辩词也正是针对这两项指 控展开的。 解读一篇辩词,首先要抓住辩论的基本线索。本篇辩词的内容线索是: 关于蛊惑青年,苏格拉底问:使青年学好是不是首要的事?谁使青年学好? 除了“我”以外,全雅典人都使青年学好?坏人是否总会随时危害与之接近的 人?有人情愿受害于同群者过于受益吗? 关于渎神,苏格拉底问:“我”不信有神吗?有没有人相信有鬼神的踪迹, 而不信有神?世上任何人能相信有神的子女而无神吗? 先来看对“蛊惑青年”指控的辩解。 苏格拉底的诘问是从“你是否认为使青年尽量学好是首要的事”开始的,似 乎远离了“蛊惑青年”的辩题,却自然引出了下面的盘问:“谁使青年学好”。 表面上看,“谁使青年学好”与“蛊惑青年”不相干,其实却针锋相对,换言之, 既然你指控我使青年学坏,那么,使青年学好的又是谁呢?这里的“谁”指的是 “人”,而对方的回答却是“法律”,显然是故意偷换概念。这里有一个细节, 苏格拉底顺势把“什么人”,具体化为“什么人首先懂得法律”,就辩论技巧而 言,这显然是一个圈套。对方如果回答是审判官首先懂得法律,按对方先前说法 进行推论,就等于说是审判官使青年学好,而事实上对方也只好做出了这样的回 答。对方在这里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由此节节败退。苏格拉底则以此为契机, 接连发问,步步进逼,直到对方承认自己是说:全雅典人都使青年学好,唯有苏 格拉底蛊惑青年。其言论荒唐之极,不攻自破。至此,对方的险恶用心昭然若揭。 接下来,苏格拉底又从另一个角度发问:坏人是否总会随时为害与之接近的 人,好人是否随时使同群者受益?说“我”蛊惑青年、使之堕落,是有意还是无
心?在得到对方肯定的回答之后,苏格拉底反戈一击:“我”竟至于蠢到连这个 道理都不明白,不知道把所接近的人引诱坏了,自己也有受害的危险,而有意去 蛊惑青年?这样一来,那就只有一种解释能够成立:苏格拉底或者没有蛊惑青年, 或是出于无心。如果是前者当然无罪,如果是后者则只应受到告诫,而不应被治 罪。这里,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巧妙的辩论策略。他没有直接否认自己蛊惑青年的 罪名,而是按照对方的说法进行推论。蛊惑青年是有意还是无心,是一对矛盾的 判断,非此即彼,对方只能在矛盾的二者中做出选择。但不管对方做出怎样的选 择,控告苏格拉底的罪名都是不能成立的。 再看苏格拉底对“不信有神”即“渎神”指控的辩解。 在法庭上苏格拉底被控告“简直不信有神”。苏格拉底随即反驳:“你这话 哪里说起?我难道不信日、月是神,如他人所信?”控告人迈雷托士又向审判官 辩陈说:“他不信,他说日是一块石,月是一团土。”苏格拉底托出了自己的老 师—一当时颇有独到见解的思想家安那克萨哥拉士,指出:安那克萨哥拉士曾经 在自己的著述中说过“日是一块石,月是一团土”,这是在座的人都知道的,青 年随便去一个地方都能听到这样的话,根本不用跟他学,况且他又怎敢剽窃前人 如此离奇的学说呢?迈雷托士在逻辑上明显已经败下阵来了,可他还是死死地咬 定苏格拉底丝毫不信神。 接着看苏格拉底是如何给迈雷托士的最后一击的。苏格拉底用类推法辩解 说:没有人不信马,而信有马具;没有人不信有吹箫的人,而信有吹箫的用具 没有人相信有鬼神的踪迹,而不信有鬼神。再用归谬法,苏格拉底既然认为“日 是一块石,月是一团土”,那么日、月是神,石、土就是神的踪迹。迈雷托士承 认苏格拉底相信有鬼神的踪迹,也就得承认苏格拉底相信鬼神。这样,苏格拉底 举击碎了迈雷托士用心险恶的控告 在论辩结尾处苏格拉底做总结陈词,表现出为坚持某种理想或原则而无所畏 惧、勇于承担的精神。 关于欣赏借鉴 对于“蛊惑青年”这个罪名,苏格拉底为什么从“谁使青年学好”问 起?他最终迫使对方承认一个怎样的论断?接下来苏格拉底确立了一个论证的 前提:“坏人总会随时为害与之接近的人,好人总会随时使同群者受益。”他要 借此证明什么? 参考答案 “蛊惑青年”和“使青年学好”是一个相关联的命题。也就是说,既然指控 我”使青年学坏,那么,使青年学好的又是谁呢?在苏格拉底的诱导下,迈雷 托士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论断:全雅典人都使青年学好,唯有苏格拉底一人蛊惑 青年。这显然是谬论,是站不住脚的。“蛊惑青年”的罪名也就不攻自破。接下
心?在得到对方肯定的回答之后,苏格拉底反戈一击:“我”竟至于蠢到连这个 道理都不明白,不知道把所接近的人引诱坏了,自己也有受害的危险,而有意去 蛊惑青年?这样一来,那就只有一种解释能够成立:苏格拉底或者没有蛊惑青年, 或是出于无心。如果是前者当然无罪,如果是后者则只应受到告诫,而不应被治 罪。这里,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巧妙的辩论策略。他没有直接否认自己蛊惑青年的 罪名,而是按照对方的说法进行推论。蛊惑青年是有意还是无心,是一对矛盾的 判断,非此即彼,对方只能在矛盾的二者中做出选择。但不管对方做出怎样的选 择,控告苏格拉底的罪名都是不能成立的。 再看苏格拉底对“不信有神”即“渎神”指控的辩解。 在法庭上苏格拉底被控告“简直不信有神”。苏格拉底随即反驳:“你这话 哪里说起?我难道不信日、月是神,如他人所信?”控告人迈雷托士又向审判官 辩陈说:“他不信,他说日是一块石,月是一团土。”苏格拉底托出了自己的老 师──当时颇有独到见解的思想家安那克萨哥拉士,指出:安那克萨哥拉士曾经 在自己的著述中说过“日是一块石,月是一团土”,这是在座的人都知道的,青 年随便去一个地方都能听到这样的话,根本不用跟他学,况且他又怎敢剽窃前人 如此离奇的学说呢?迈雷托士在逻辑上明显已经败下阵来了,可他还是死死地咬 定苏格拉底丝毫不信神。 接着看苏格拉底是如何给迈雷托士的最后一击的。苏格拉底用类推法辩解 说:没有人不信马,而信有马具;没有人不信有吹箫的人,而信有吹箫的用具; 没有人相信有鬼神的踪迹,而不信有鬼神。再用归谬法,苏格拉底既然认为“日 是一块石,月是一团土”,那么日、月是神,石、土就是神的踪迹。迈雷托士承 认苏格拉底相信有鬼神的踪迹,也就得承认苏格拉底相信鬼神。这样,苏格拉底 一举击碎了迈雷托士用心险恶的控告。 在论辩结尾处苏格拉底做总结陈词,表现出为坚持某种理想或原则而无所畏 惧、勇于承担的精神。 关于欣赏借鉴 一、对于“蛊惑青年”这个罪名,苏格拉底为什么从“谁使青年学好”问 起?他最终迫使对方承认一个怎样的论断?接下来苏格拉底确立了一个论证的 前提:“坏人总会随时为害与之接近的人,好人总会随时使同群者受益。”他要 借此证明什么? 参考答案: “蛊惑青年”和“使青年学好”是一个相关联的命题。也就是说,既然指控 “我”使青年学坏,那么,使青年学好的又是谁呢?在苏格拉底的诱导下,迈雷 托士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论断:全雅典人都使青年学好,唯有苏格拉底一人蛊惑 青年。这显然是谬论,是站不住脚的。“蛊惑青年”的罪名也就不攻自破。接下
来苏格拉底以退为进,先确立了一个论证的前提:“坏人总会随时为害与之接近 的人,好人总会随时使同群者受益。”接着问:说“我”蛊惑青年、使之堕落, 是有意还是无心?在得到对方肯定的回答之后,苏格拉底反戈一击:我竟至于蠢 到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不知道把所接近的人引诱坏了,自己也有受害的危险, 而有意去蛊惑青年?这样一来,那就只有一种解释能够成立:苏格拉底或者没有 蛊惑青年,或是出于无心。如果是前者当然无罪,如果是后者则只应受到告诫, 而不应被治罪。 、对宣传无神论的罪名,苏格拉底是怎样诱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的? 参考答案见“课文分析”相关内容。 三、苏格拉底的辩词体现出怎样的风格特点?谈谈你的感受 参考答案 苏格拉底没有采用单刀直入的方式,而采取深入诱导、层层剥离的辩论策略, 综合运用类推法、归谬法等,显得逻辑严谨,布局周密。诱敌深入之后,再一针 见血地指出其荒谬、不可信之处,论敌的阵势随之瓦解。 关于应用尝试 2005年7月,在香港凤凰卫视中文电视台的一次访谈节目中,一位台湾文化 界名人说:“社会主义主张为人民服务,我为什么要反对社会主义呢?让它为我 服务好了。”想想看,这种说法合乎逻辑吗?应该怎样反驳 提示 台湾著名文化人这句话,显然是不合乎逻辑的。“社会主义主张为人民服务”的 命题是正确的,其服务的对象是“人民”,这是个集体名词,是个复合概念。而 个体是人民中的一分子,不能代表人民,更不能等同于人民。这位文化名人将“个 体”等同于“人民”,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有关资料 、柏拉图生平概述(王晓朝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一前347年)是古希腊最有代表性的大思想家、大哲 学家、大文学家、大教育家。他的思想与著作(主要是对话)对西方哲学理念与 整个文化的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把他在西方思想史和文 化史上的地位比作中华文化传统中的孔子丝毫也不过分
来苏格拉底以退为进,先确立了一个论证的前提:“坏人总会随时为害与之接近 的人,好人总会随时使同群者受益。”接着问:说“我”蛊惑青年、使之堕落, 是有意还是无心?在得到对方肯定的回答之后,苏格拉底反戈一击:我竟至于蠢 到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不知道把所接近的人引诱坏了,自己也有受害的危险, 而有意去蛊惑青年?这样一来,那就只有一种解释能够成立:苏格拉底或者没有 蛊惑青年,或是出于无心。如果是前者当然无罪,如果是后者则只应受到告诫, 而不应被治罪。 二、对宣传无神论的罪名,苏格拉底是怎样诱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的? 参考答案见“课文分析”相关内容。 三、苏格拉底的辩词体现出怎样的风格特点?谈谈你的感受。 参考答案: 苏格拉底没有采用单刀直入的方式,而采取深入诱导、层层剥离的辩论策略, 综合运用类推法、归谬法等,显得逻辑严谨,布局周密。诱敌深入之后,再一针 见血地指出其荒谬、不可信之处,论敌的阵势随之瓦解。 关于应用尝试 2005 年 7 月,在香港凤凰卫视中文电视台的一次访谈节目中,一位台湾文化 界名人说:“社会主义主张为人民服务,我为什么要反对社会主义呢?让它为我 服务好了。”想想看,这种说法合乎逻辑吗?应该怎样反驳? 提示: 台湾著名文化人这句话,显然是不合乎逻辑的。“社会主义主张为人民服务”的 命题是正确的,其服务的对象是“人民”,这是个集体名词,是个复合概念。而 个体是人民中的一分子,不能代表人民,更不能等同于人民。这位文化名人将“个 体”等同于“人民”,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有关资料 一、柏拉图生平概述(王晓朝) 柏拉图(公元前 427 年—前 347 年)是古希腊最有代表性的大思想家、大哲 学家、大文学家、大教育家。他的思想与著作(主要是对话)对西方哲学理念与 整个文化的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把他在西方思想史和文 化史上的地位比作中华文化传统中的孔子丝毫也不过分
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两大源头(古希伯来与古希腊)之一,是古希腊人 留给全人类的一笔巨大的精神遗产,而柏拉图对话就是希腊文化宝库中最有代表 性的宝藏。柏拉图对话不仅属于西方人,而且也属于全人类。 柏拉图的思想影响很大,但记载他的生平的史料不多。人们介绍他的生平主 要依据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著名晢学家的生平和学说》和柏拉图自传性的《第 七封信》。《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的作者第欧根尼·拉尔修是公元1世纪 的传记作家。他记载了众多希腊哲学家的思想和生平,全书共十卷,其中第三卷 全部用于记载柏拉图,共109节。柏拉图的《第七封信》是柏拉图传世书信(共 13封)中最长的一封,大多数学者承认这封信是柏拉图真作,把它当做可靠的 史料进行研究和引证。 柏拉图出生的那年,伯罗奔尼撒战争已经进行到第四个年头。柏拉图从小在 继父家度过,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在青年时期热衷于文艺创作,写过赞美酒神的 颂诗和其他抒情诗,富有文学才能。大约20岁时,柏拉图追随哲学家苏格拉底 ( Socrates),直到苏格拉底被雅典当局处死为止,前后约有七八年时间。在此 期间,雅典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伯罗奔尼撒战争以雅典失败而告终;“三十 僭主”推翻民主政制,但因施行暴政而在八个月后又被群众推翻;雅典恢复民主 政治,但它又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之死给桕拉图留下了终 身难以忘怀的印象,也改变了他一生的志向。从他70高龄时撰写的自传式的《第 七封信》中可以看出,他在青年时期热衷于政治,希望能参加政治事务,公正地 治理城邦,但是实际经验告诉他,包括雅典在内的所有城邦都不能做到这一点。 最后,他认为只有在正确的哲学指导下才能分辨正义和非正义,只有当哲学家成 为统治者,或者当政治家成为真正的哲学家时,城邦治理才能是真正公正的。这 就是他在《国家篇》{《国家篇》在过去译为《理想国》,就其希腊原名 Politeia 而言,没有“理想”的意思。但就其内容来说,柏拉图确实在书中阐述了一个理 想的国家,它是柏拉图的“理想国”。(编者按:本文中的注解均为作者原注)} 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即所谓的“哲学王”,让哲学家治理国家,或让统治者 成为哲学家。 柏拉图主要是哲学家,但也可以说他是一位政治家,一位政治思想家。柏拉 图青年时产生的政治志向实际上贯穿他一生,他后来三次西西里之行就是为了实 现他的政治理想。在他的对话中有不少地方讨论政治问题,集中讨论政治问题的 除了《国家篇》以外,还有《政治家篇》和《克里底亚篇》。《克里底亚篇》是 柏拉图的最后一篇对话,虽然只写了一个开头,但柏拉图在其中提出一个理想的 “大西洋岛”,成为后来西方思想家们的乌托邦的原型,英国近代哲学家培根就 写过一本《新大西洋岛》。 苏格拉底去世以后,柏拉图遵从老师的教导外出游历。他于公元前399年离 开雅典,先后到过麦加拉、埃及、居勒尼、南意大利和西西里等地,到公元前 387年才返回雅典。他在游历中考察了各地的政治、法律、宗教等制度,研究了 数学、天文、力学、音乐等理论和各种哲学学派的学说。在这样广博的知识基础
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两大源头(古希伯来与古希腊)之一,是古希腊人 留给全人类的一笔巨大的精神遗产,而柏拉图对话就是希腊文化宝库中最有代表 性的宝藏。柏拉图对话不仅属于西方人,而且也属于全人类。 柏拉图的思想影响很大,但记载他的生平的史料不多。人们介绍他的生平主 要依据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和柏拉图自传性的《第 七封信》。《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的作者第欧根尼·拉尔修是公元 1 世纪 的传记作家。他记载了众多希腊哲学家的思想和生平,全书共十卷,其中第三卷 全部用于记载柏拉图,共 109 节。柏拉图的《第七封信》是柏拉图传世书信(共 13 封)中最长的一封,大多数学者承认这封信是柏拉图真作,把它当做可靠的 史料进行研究和引证。 柏拉图出生的那年,伯罗奔尼撒战争已经进行到第四个年头。柏拉图从小在 继父家度过,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在青年时期热衷于文艺创作,写过赞美酒神的 颂诗和其他抒情诗,富有文学才能。大约 20 岁时,柏拉图追随哲学家苏格拉底 (Socrates),直到苏格拉底被雅典当局处死为止,前后约有七八年时间。在此 期间,雅典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伯罗奔尼撒战争以雅典失败而告终;“三十 僭主”推翻民主政制,但因施行暴政而在八个月后又被群众推翻;雅典恢复民主 政治,但它又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之死给柏拉图留下了终 身难以忘怀的印象,也改变了他一生的志向。从他 70 高龄时撰写的自传式的《第 七封信》中可以看出,他在青年时期热衷于政治,希望能参加政治事务,公正地 治理城邦,但是实际经验告诉他,包括雅典在内的所有城邦都不能做到这一点。 最后,他认为只有在正确的哲学指导下才能分辨正义和非正义,只有当哲学家成 为统治者,或者当政治家成为真正的哲学家时,城邦治理才能是真正公正的。这 就是他在《国家篇》{《国家篇》在过去译为《理想国》,就其希腊原名 Politeia 而言,没有“理想”的意思。但就其内容来说,柏拉图确实在书中阐述了一个理 想的国家,它是柏拉图的“理想国”。(编者按:本文中的注解均为作者原注)} 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即所谓的“哲学王”,让哲学家治理国家,或让统治者 成为哲学家。 柏拉图主要是哲学家,但也可以说他是一位政治家,一位政治思想家。柏拉 图青年时产生的政治志向实际上贯穿他一生,他后来三次西西里之行就是为了实 现他的政治理想。在他的对话中有不少地方讨论政治问题,集中讨论政治问题的 除了《国家篇》以外,还有《政治家篇》和《克里底亚篇》。《克里底亚篇》是 柏拉图的最后一篇对话,虽然只写了一个开头,但柏拉图在其中提出一个理想的 “大西洋岛”,成为后来西方思想家们的乌托邦的原型,英国近代哲学家培根就 写过一本《新大西洋岛》。 苏格拉底去世以后,柏拉图遵从老师的教导外出游历。他于公元前 399 年离 开雅典,先后到过麦加拉、埃及、居勒尼、南意大利和西西里等地,到公元前 387 年才返回雅典。他在游历中考察了各地的政治、法律、宗教等制度,研究了 数学、天文、力学、音乐等理论和各种哲学学派的学说。在这样广博的知识基础
上,柏拉图逐步形成了他自己的学说,以及对改革社会制度的见解。他回到雅典 以后便建立学园,全面制定他自己的哲学体系,进一步传播他的学说,培养人才 期望实现他的理想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在朋友的资助下在雅典城外西北角的阿卡德摩 ( Acade皿us)建立学园。此地原为阿提卡英雄阿卡德摩的墓地,设有花园和运动 场。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传授知识、进行学术研究、提供政治咨询、培 养学者和政治人才的学校。柏拉图的学园建校后园址长期未变,直到公元前86 年罗马统帅苏拉围攻雅典时才被迫迁入城内,以后一直存在到公元529年被东罗 马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关闭为止,前后持续存在达九百年之久。以后西方各国的主 要学术研究院都沿袭它的名称叫 Academy 学园的创立是柏拉图一生最重要的功绩。当时希腊世界大批最有才华的青年 受它的吸引,来到这里。他们聚集在柏拉图周围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讨论,为后 来西方各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原创性的思想。柏拉图的后半 生除了短期去过西西里以外都在这里度过,他的著作大多数在这里写成。可以说, 柏拉图的学园在西方开创了学术自由的传统,是希腊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库和人才 库。还应该提到的是,柏拉图建立的学园和后来西方各国沿袭这个名称的各种纯 学术研究团体也有不同,柏拉图学园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为城邦培养治理人才,与 当时许多城邦有政治联系。虽然柏拉图在实践中经过多次碰壁以后,他的政治理 想也有所降低了,但他想按照哲学的正义原则治理城邦的思想却并没有放弃。他 的一生虽然以主要的精力从事哲学研究,越来越少参加政治实践,但想以他的思 想影响城邦统治者,俨然以“帝王师”自居,这一点倒是和中国儒家的传统相近 的 为了能够实践自己的政治理想,柏拉图曾三次赴西西里岛与叙拉古统治者狄 奥尼修一世( Dionysus)打交道,希望说服后者制定新政,用最好的法律来治理 这个国家,但最后还是遭到失败。 从此以后,柏拉图放弃了参与政治实践,将全部精力用于办好学园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在参加一次婚礼宴会时无疾而终,享年80岁,葬于 他耗费了半生才华的学园。柏拉图晚年在希腊世界享有崇高的声誉,他当时在人 们心目中的形象可用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悼词来佐证: “岿岿盛德,莫之能名 光风霁月,涵育贞明。 有诵其文,有瞻其行 乐此盛世,善以缮生。”(引自吴寿彭《亚里士多德传》,《哲学史论丛》 1980年,第434页,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诗的大意是说,柏拉图的崇高与伟
上,柏拉图逐步形成了他自己的学说,以及对改革社会制度的见解。他回到雅典 以后便建立学园,全面制定他自己的哲学体系,进一步传播他的学说,培养人才, 期望实现他的理想。 公元前 387 年,柏拉图在朋友的资助下在雅典城外西北角的阿卡德摩 (Academus)建立学园。此地原为阿提卡英雄阿卡德摩的墓地,设有花园和运动 场。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传授知识、进行学术研究、提供政治咨询、培 养学者和政治人才的学校。柏拉图的学园建校后园址长期未变,直到公元前 86 年罗马统帅苏拉围攻雅典时才被迫迁入城内,以后一直存在到公元 529 年被东罗 马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关闭为止,前后持续存在达九百年之久。以后西方各国的主 要学术研究院都沿袭它的名称叫 Academy。 学园的创立是柏拉图一生最重要的功绩。当时希腊世界大批最有才华的青年 受它的吸引,来到这里。他们聚集在柏拉图周围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讨论,为后 来西方各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原创性的思想。柏拉图的后半 生除了短期去过西西里以外都在这里度过,他的著作大多数在这里写成。可以说, 柏拉图的学园在西方开创了学术自由的传统,是希腊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库和人才 库。还应该提到的是,柏拉图建立的学园和后来西方各国沿袭这个名称的各种纯 学术研究团体也有不同,柏拉图学园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为城邦培养治理人才,与 当时许多城邦有政治联系。虽然柏拉图在实践中经过多次碰壁以后,他的政治理 想也有所降低了,但他想按照哲学的正义原则治理城邦的思想却并没有放弃。他 的一生虽然以主要的精力从事哲学研究,越来越少参加政治实践,但想以他的思 想影响城邦统治者,俨然以“帝王师”自居,这一点倒是和中国儒家的传统相近 的。 为了能够实践自己的政治理想,柏拉图曾三次赴西西里岛与叙拉古统治者狄 奥尼修一世(Dionysus)打交道,希望说服后者制定新政,用最好的法律来治理 这个国家,但最后还是遭到失败。 从此以后,柏拉图放弃了参与政治实践,将全部精力用于办好学园。 公元前 347 年,柏拉图在参加一次婚礼宴会时无疾而终,享年 80 岁,葬于 他耗费了半生才华的学园。柏拉图晚年在希腊世界享有崇高的声誉,他当时在人 们心目中的形象可用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悼词来佐证: “岿岿盛德,莫之能名。 光风霁月,涵育贞明。 有诵其文,有瞻其行。 乐此盛世,善以缮生。”(引自吴寿彭《亚里士多德传》,《哲学史论丛》, 1980 年,第 434 页,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诗的大意是说,柏拉图的崇高与伟
大难以用言语来颂扬,他的文章和道德都已经达到最高境界,现在再也没有一个 人能够达到他这样高的成就了,他是仁慈的、幸福的。) (节选自《柏拉图全集》第一卷译者导言,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苏格拉底的申辫([美]保罗·埃尔默·摩尔) 柏拉图和苏格拉底 自20岁追随苏格拉底,柏拉图一生都致力于思考研究,并深信老师的教导 在他的精神训练中起着决定作用,终其一生,他都是苏格拉底的头号拥趸;因此 他把学术的光环推之于恩师也就毫不奇怪了。在他的三十六篇对话体裁的著作 中,除了最后的《法律篇》外,均出现了苏格拉底的身影,在大多数对话中,苏 格拉底还起着引领人和主角的作用。学习柏拉图,就是在自觉地学习苏格拉底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柏拉图的“苏格拉底”和色诺芬的“苏格拉底”是十分不 同的。色诺芬描述的“苏格拉底”让人的感觉是夹缠不清,絮絮叨叨,而在柏拉 图那里,则变得思维明晰,能言善辩。柏拉图曾因为四件事自豪:“我要感谢天 地,因为我生就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头不能讲话的动物;其次我生为一个男人 而不是一个女人:我生就是一个希腊人,而不是一个外国人;最后我自豪是出生 在苏格拉底有生之年的雅典人。”可见他把向苏格拉底求学看做是一件无上光荣 的事!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有一段关于柏拉图笔下“苏格拉底”的精辟论述: “柏拉图除了是哲学家而外,还是一个伟大的天才而又富于想象的作家。没有 个人会设想,就连柏拉图本人也并不认真地认为,他的《对话录》是否真像他所 记录的那样子进行…正是由于作为小说家的柏拉图的优异性,才使人怀疑作为 历史学家的柏拉图。”《对话录》中的“苏格拉底”和现实中的苏格拉底到底存 在着多大的差异,他是否只是柏拉图思想的传声筒呢?我们似乎对此一无所知。 最大程度地肯定和否定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否则柏拉图就变成了一个专职的书 记员,苏格拉底就成为了一个近乎虚幻的人物。 如何区分柏拉图著作中苏格拉底的成分呢?这实在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较为正统的研究认为,应当依靠作品的创作年份加以区分,注释家们认为柏拉图 的写作跨越了青壮年、理念时期、纯粹思维期三个阶段,青壮年时期的作品以追 述苏格拉底为主,内容生动活泼,能较为真实地反映苏格拉底的言行生活,在理 念时期发挥了苏格拉底思辨的特色,重点传述柏拉图的思想,在暮年时创作的 系列对话中,苏格拉底越来越处于从属地位,有时只以见证人的身份出场,说明 柏拉图只是在贯彻作品的风格,而没有刻意地再把思想加到老师头上。但无论怎 样,我们仍然不能评断一篇对话到底是柏拉图式的还是苏格拉底式的,似乎在很 多时候,两种说法都是有道理的,这实在让人头疼。最好的方法就是,暂时忘却 掉考证训诂的问题,进入到问题的本质中去
大难以用言语来颂扬,他的文章和道德都已经达到最高境界,现在再也没有一个 人能够达到他这样高的成就了,他是仁慈的、幸福的。) (节选自《柏拉图全集》第一卷译者导言,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 二、苏格拉底的申辩([美]保罗·埃尔默·摩尔) 柏拉图和苏格拉底 自 20 岁追随苏格拉底,柏拉图一生都致力于思考研究,并深信老师的教导 在他的精神训练中起着决定作用,终其一生,他都是苏格拉底的头号拥趸;因此 他把学术的光环推之于恩师也就毫不奇怪了。在他的三十六篇对话体裁的著作 中,除了最后的《法律篇》外,均出现了苏格拉底的身影,在大多数对话中,苏 格拉底还起着引领人和主角的作用。学习柏拉图,就是在自觉地学习苏格拉底。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柏拉图的“苏格拉底”和色诺芬的“苏格拉底”是十分不 同的。色诺芬描述的“苏格拉底”让人的感觉是夹缠不清,絮絮叨叨,而在柏拉 图那里,则变得思维明晰,能言善辩。柏拉图曾因为四件事自豪:“我要感谢天 地,因为我生就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头不能讲话的动物;其次我生为一个男人, 而不是一个女人;我生就是一个希腊人,而不是一个外国人;最后我自豪是出生 在苏格拉底有生之年的雅典人。”可见他把向苏格拉底求学看做是一件无上光荣 的事!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有一段关于柏拉图笔下“苏格拉底”的精辟论述: “柏拉图除了是哲学家而外,还是一个伟大的天才而又富于想象的作家。没有一 个人会设想,就连柏拉图本人也并不认真地认为,他的《对话录》是否真像他所 记录的那样子进行……正是由于作为小说家的柏拉图的优异性,才使人怀疑作为 历史学家的柏拉图。”《对话录》中的“苏格拉底”和现实中的苏格拉底到底存 在着多大的差异,他是否只是柏拉图思想的传声筒呢?我们似乎对此一无所知。 最大程度地肯定和否定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否则柏拉图就变成了一个专职的书 记员,苏格拉底就成为了一个近乎虚幻的人物。 如何区分柏拉图著作中苏格拉底的成分呢?这实在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较为正统的研究认为,应当依靠作品的创作年份加以区分,注释家们认为柏拉图 的写作跨越了青壮年、理念时期、纯粹思维期三个阶段,青壮年时期的作品以追 述苏格拉底为主,内容生动活泼,能较为真实地反映苏格拉底的言行生活,在理 念时期发挥了苏格拉底思辨的特色,重点传述柏拉图的思想,在暮年时创作的一 系列对话中,苏格拉底越来越处于从属地位,有时只以见证人的身份出场,说明 柏拉图只是在贯彻作品的风格,而没有刻意地再把思想加到老师头上。但无论怎 样,我们仍然不能评断一篇对话到底是柏拉图式的还是苏格拉底式的,似乎在很 多时候,两种说法都是有道理的,这实在让人头疼。最好的方法就是,暂时忘却 掉考证训诂的问题,进入到问题的本质中去
法国人泰纳( Turner)在《艺术哲学》中说,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是 切传记作品中最伟大的”,这完全是一部“学生关于老师的‘观念……无论这 观念’具有多么的复杂性,在细节上努力做样子,即便历史上真实的苏格拉底 并不像柏拉图所描绘的,那他也给我们留下了最真实、含义最广、最具有说服力 的典范形象 苏格拉底的思想助产术 苏格拉底的嘲讽和诡辩是一种奇怪的东西,他不同于普罗泰戈拉或其他的智 者们把它当做赖以谋生的职业(虽然他自己也称这是他的职业,但他很少真正地 从中谋求利益),他毫无普通专业哲学家的严肃,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智者 派那里拿来技术而战胜了智者们。从本质上讲,苏格拉底也是智者中的异种, 个用诡辩术嘲笑诡辩术和智者的“智者”。他戳穿了装满空洞的“羊皮袋”(诡 辩术),用嘲讽把自以为严肃的人引入自己设置的圈套,使他们批驳自己的论断, 向他们说明这正是由于他们自以为是、号称“无所不知”造成的(而苏格拉底本 人一向有自知之明,宣称自己“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的思想助产术”(又称“产婆术”)是苏格拉底对自己辩论方法 的称呼,也是他深入学习智者派怀疑诡辩术的最髙心得,他同谈话的对象就特定 的命题展开辩论(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与苏格拉底论战的许多人都是冠绝 代的哲学大师),先对对方的观点进行俯就,借用提问、推理、层层诱导等方 式,步步扩展、递进,由近及远,以浅喻深,循序渐进,利用冲突与对立,使对 方主动承认自己的观点;或先给对方提出关于某一事物的定义,然后层层追问 使对方陷入矛盾,这样讨论下去,可能得到关于这个事物的明确定义,将人内部 已有的知识引出来。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称苏格拉底的这个方法为“归纳的 论证”。在柏拉图的对话中经常能见到这样一场苏格拉底和别人对话的场景:对 话先从智者们和修辞家熟悉的寻找“概念”和“定义”入手,苏格拉底大都先采 取恭维和称赞的方式,使对方感到满足和自以为是,并轻易说出见解,前者立刻 予以肯定,但在后者觉得得意的时候,从他的论点出发,找到可以诘责的地方, 于是逐渐反客为主,在层层更加细致的推理和论证中,使后者的言论前后充满矛 盾、漏洞,最后不攻自破,对方被迫承认自己一无所知,接受苏格拉底的见解。 这种方法后来被欧洲大部分哲学家和伦理学家深刻研究,成为后代习惯在论辩时 采用的基本方法之 对苏格拉底的审判 公元前399年4月的一天,被宣称“不敬神明,妄自崇拜新神,有伤风化, 教唆青年”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走上了雅典的广场,来到市政厅,前来出席对他的 审判。这次审判是由一个叫米列托斯(编者按:课文译作“迈雷托士”)的悲剧 诗人和另外两个人——工商业主安涅托斯(编者按:课文译作“安匿托士”)和 修辞家吕康——合伙指控的,民主政体下的法庭决定在这一天审判他。 在这个时候,苏格拉底的机智已经在雅典,甚至大希腊范围内有了名气,他 唯一的职业——一和他遇到的每一个人辩论伦理哲学,已经成为了雅典的一道风
法国人泰纳(Turner)在《艺术哲学》中说,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是一 切传记作品中最伟大的”,这完全是一部“学生关于老师的‘观念’……无论这 ‘观念’具有多么的复杂性,在细节上努力做样子,即便历史上真实的苏格拉底 并不像柏拉图所描绘的,那他也给我们留下了最真实、含义最广、最具有说服力 的典范形象”。 苏格拉底的思想助产术 苏格拉底的嘲讽和诡辩是一种奇怪的东西,他不同于普罗泰戈拉或其他的智 者们把它当做赖以谋生的职业(虽然他自己也称这是他的职业,但他很少真正地 从中谋求利益),他毫无普通专业哲学家的严肃,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智者 派那里拿来技术而战胜了智者们。从本质上讲,苏格拉底也是智者中的异种,一 个用诡辩术嘲笑诡辩术和智者的“智者”。他戳穿了装满空洞的“羊皮袋”(诡 辩术),用嘲讽把自以为严肃的人引入自己设置的圈套,使他们批驳自己的论断, 向他们说明这正是由于他们自以为是、号称“无所不知”造成的(而苏格拉底本 人一向有自知之明,宣称自己“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的思想助产术”(又称“产婆术”)是苏格拉底对自己辩论方法 的称呼,也是他深入学习智者派怀疑诡辩术的最高心得,他同谈话的对象就特定 的命题展开辩论(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与苏格拉底论战的许多人都是冠绝 一代的哲学大师),先对对方的观点进行俯就,借用提问、推理、层层诱导等方 式,步步扩展、递进,由近及远,以浅喻深,循序渐进,利用冲突与对立,使对 方主动承认自己的观点;或先给对方提出关于某一事物的定义,然后层层追问, 使对方陷入矛盾,这样讨论下去,可能得到关于这个事物的明确定义,将人内部 已有的知识引出来。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称苏格拉底的这个方法为“归纳的 论证”。在柏拉图的对话中经常能见到这样一场苏格拉底和别人对话的场景:对 话先从智者们和修辞家熟悉的寻找“概念”和“定义”入手,苏格拉底大都先采 取恭维和称赞的方式,使对方感到满足和自以为是,并轻易说出见解,前者立刻 予以肯定,但在后者觉得得意的时候,从他的论点出发,找到可以诘责的地方, 于是逐渐反客为主,在层层更加细致的推理和论证中,使后者的言论前后充满矛 盾、漏洞,最后不攻自破,对方被迫承认自己一无所知,接受苏格拉底的见解。 这种方法后来被欧洲大部分哲学家和伦理学家深刻研究,成为后代习惯在论辩时 采用的基本方法之一。 对苏格拉底的审判 公元前 399 年 4 月的一天,被宣称“不敬神明,妄自崇拜新神,有伤风化, 教唆青年”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走上了雅典的广场,来到市政厅,前来出席对他的 审判。这次审判是由一个叫米列托斯(编者按:课文译作“迈雷托士”)的悲剧 诗人和另外两个人──工商业主安涅托斯(编者按:课文译作“安匿托士”)和 修辞家吕康──合伙指控的,民主政体下的法庭决定在这一天审判他。 在这个时候,苏格拉底的机智已经在雅典,甚至大希腊范围内有了名气,他 唯一的职业──和他遇到的每一个人辩论伦理哲学,已经成为了雅典的一道风
景。这必然招致一些心胸狭隘的人的嫉妒和怨恨,加之苏格拉底曾经在公众场合 批驳民主制的不合理和偏见,必然引起城邦卫道士的注意,把他当做善于博取年 轻人好感、蛊惑人心、游手好闲的寄生虫 面对眼前的路,苏格拉底毫无惧色,他不肯退缩(实际上,当时雅典的法律 允许被告私下与原告达成协议,撤回诉状,但苏格拉底毫无此念)。他的学生们 纷纷跟在他的身后,而且,每当他走过一条巷子,都有他的支持者找他主动搭讪 向他咨询难题,也有一些人主动劝他不要和公众对抗。 围绕苏格拉底审判的纷争,千百年来,史学家们一直在激烈地探讨这场官司 的真正动机是什么,即被称为“探索上诉者谜一样的面孔”。同时,一场民事诉 讼,为什么上告者非要要求判苏格拉底死刑呢?米列托斯和吕康不过是两个无名 小辈,只有安涅托斯是这场官司的实际灵魂——只不过他以陪诉人的身份躲在了 主诉人的后面。安涅托斯是雅典城知名的皮革业主,一名富庶的工商业者。由于 开罪了“三十僭主”,他曾经流亡海外,但后来回来时财产已经被罚没大半。因 为僭主克里底亚和叛国者阿尔西比亚德是苏格拉底学生的缘故,另外苏格拉底曾 谴责他只想把自己的儿子教育成皮革工厂继承人(这一点也可能是柏拉图为了替 苏格拉底正名故意杜撰的托词),他便对苏格拉底也产生了嫉恨之情。安涅托斯 出场,便戴上了一副城邦卫道士的面具,摆出维护城邦严肃的高尚嘴脸声讨敌 人,同时大概也用金钱拉拢了米列托斯和吕康,让他们帮助自己的“虔诚”和 “爱国”精神摇旗呐喊。 大学者伏尔泰曾经在他的书中一再提到“安涅托斯”,警告人们小心这个正 义的小人物——“我们无可怀疑安涅托斯对雅典的忠诚和强烈的责任感,这种心 情驱使他向一切敢于挑衅城邦现行法律的人应战,他们内心平静地履行社会的义 务,成为社会永恒的情感………他们无处不在,是社会心理阶层的代言人…彻头 彻尾是雅典盲目正义和狭隘精神的代表” 苏格拉底的申辨 当苏格拉底走上法庭的时候,他放弃了职业律师为他所做的辩护词。在这里 必须说明的是,研究家敲定了两篇关于这次人类历史上著名演说的讲稿,一篇当 然就是柏拉图的《申辩篇》,另一篇即为色诺芬所著的《苏格拉底的申辩》,大 部分历史学家倾向于柏拉图的作品,认为它是最能体现苏格拉底精神的文字材 料 可以想象,他刚刚走上法庭,审判便疾风骤雨般拉开了帷幕。米列托斯先是 控告苏格拉底是一个聪明而危险的鼓动者,败坏了城邦的传统和威严,要大家千 万小心他所说的话。公众的情绪完全被调动起来了,很明显,苏格拉底是注意到 这一现象的,所以他适时地反讽对手,称“他们的话听起来如此可信,就连我自 己是什么样的人,我都不知道了”。他在肯定了这些话对公众的诱惑力之后,坚 定地指出它们的虚伪和荒谬。特别是当原告请求法官和陪审团不要相信苏格拉底 说话的技巧。于是苏格拉底便讲述自己的以往,指出这里面几乎没有人见证了自
景。这必然招致一些心胸狭隘的人的嫉妒和怨恨,加之苏格拉底曾经在公众场合 批驳民主制的不合理和偏见,必然引起城邦卫道士的注意,把他当做善于博取年 轻人好感、蛊惑人心、游手好闲的寄生虫。 面对眼前的路,苏格拉底毫无惧色,他不肯退缩(实际上,当时雅典的法律 允许被告私下与原告达成协议,撤回诉状,但苏格拉底毫无此念)。他的学生们 纷纷跟在他的身后,而且,每当他走过一条巷子,都有他的支持者找他主动搭讪, 向他咨询难题,也有一些人主动劝他不要和公众对抗。 围绕苏格拉底审判的纷争,千百年来,史学家们一直在激烈地探讨这场官司 的真正动机是什么,即被称为“探索上诉者谜一样的面孔”。同时,一场民事诉 讼,为什么上告者非要要求判苏格拉底死刑呢?米列托斯和吕康不过是两个无名 小辈,只有安涅托斯是这场官司的实际灵魂──只不过他以陪诉人的身份躲在了 主诉人的后面。安涅托斯是雅典城知名的皮革业主,一名富庶的工商业者。由于 开罪了“三十僭主”,他曾经流亡海外,但后来回来时财产已经被罚没大半。因 为僭主克里底亚和叛国者阿尔西比亚德是苏格拉底学生的缘故,另外苏格拉底曾 谴责他只想把自己的儿子教育成皮革工厂继承人(这一点也可能是柏拉图为了替 苏格拉底正名故意杜撰的托词),他便对苏格拉底也产生了嫉恨之情。安涅托斯 一出场,便戴上了一副城邦卫道士的面具,摆出维护城邦严肃的高尚嘴脸声讨敌 人,同时大概也用金钱拉拢了米列托斯和吕康,让他们帮助自己的“虔诚”和 “爱国”精神摇旗呐喊。 大学者伏尔泰曾经在他的书中一再提到“安涅托斯”,警告人们小心这个正 义的小人物──“我们无可怀疑安涅托斯对雅典的忠诚和强烈的责任感,这种心 情驱使他向一切敢于挑衅城邦现行法律的人应战,他们内心平静地履行社会的义 务,成为社会永恒的情感……他们无处不在,是社会心理阶层的代言人……彻头 彻尾是雅典盲目正义和狭隘精神的代表”。 苏格拉底的申辩 当苏格拉底走上法庭的时候,他放弃了职业律师为他所做的辩护词。在这里 必须说明的是,研究家敲定了两篇关于这次人类历史上著名演说的讲稿,一篇当 然就是柏拉图的《申辩篇》,另一篇即为色诺芬所著的《苏格拉底的申辩》,大 部分历史学家倾向于柏拉图的作品,认为它是最能体现苏格拉底精神的文字材 料。 可以想象,他刚刚走上法庭,审判便疾风骤雨般拉开了帷幕。米列托斯先是 控告苏格拉底是一个聪明而危险的鼓动者,败坏了城邦的传统和威严,要大家千 万小心他所说的话。公众的情绪完全被调动起来了,很明显,苏格拉底是注意到 这一现象的,所以他适时地反讽对手,称“他们的话听起来如此可信,就连我自 己是什么样的人,我都不知道了”。他在肯定了这些话对公众的诱惑力之后,坚 定地指出它们的虚伪和荒谬。特别是当原告请求法官和陪审团不要相信苏格拉底 说话的技巧。于是苏格拉底便讲述自己的以往,指出这里面几乎没有人见证了自
己所有的事(除了众所周知的喜剧《云》),把诬蔑自己的人分为两类,一类是 新近才诋毁自己的,一类是许多年一直与自己为敌的——他实在是害怕后一类 人,并寄希望于自己的申辩(同时也是为了尊重城邦的法律)为自己开脱罪责。 《云》是著名的戏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在前423年创作的一部四幕喜剧,讲述 个希望学习的青年和他的父亲,受了诡辩主义者苏格拉底的蛊惑而疯疯癫癫 六亲不认、造谣生事的故事。《云》把苏格拉底描绘成一个充满滑稽与可笑的丑 八怪,一个无聊的辩术家,亵渎神明的无神论者,整天纠缠不清,滥用学生的信 任,引导他们在琐碎的细节上争执不休,最终害人害己。作品中苏格拉底的可笑 形象是,他一边朝后走,一边张大了嘴观察月亮,口中胡说八道,什么“研究跳 蚤一跃的长度能达到它们脚爪的几倍”等等无聊的问题。阿里斯托芬实际上一直 是苏格拉底的朋友,他所做的《云》只是借苏格拉底的形象嘲弄当时流行的智者 派,但却造成了误伤苏格拉底的事实——在审判的时候,《云》的内容成了反苏 格拉底派坚持的证据。历史学家和文艺学家们都曾试图弄清两人的确切关系,终 究莫衷一是,可以推断出的是阿里斯托芬对苏格拉底并无恶意,只是借苏格拉底 的名气作为喜剧的笑料,苏格拉底本人也经常来捧场,而在前399年,苏格拉底 受审的时候,阿里斯托芬却慑于压力不敢出头说明事实。 古希腊历史上的喜剧在今天看来是十分令人丧气的——他们充其量不过是 些低级取乐的闹剧,是大众流俗的产物。因此,大凡戏剧家都希望创作“正剧” (悲剧),而不愿意选择喜剧。即便是在最著名的喜剧作者的剧目里,也充满了 插科打诨,草率得好似七拼八凑的像杂耍的内容,有时甚至是为了取悦观众而加 进去大量的猥亵场景。一般说来,阿里斯托芬的戏剧虽然起到了对贵族制的攻讦 作用,但总体上是不道德的,与古希腊典雅平和的审美原则相违背,然而观者却 十分爱看,因为这是用不道德的方式嘲笑不道德,也是有着不同于严肃的文学作 品的浅显通俗的缘故 苏格拉底开始向熟悉和不熟悉的听众们剖析他的历史,重点就是他不曾像阿 里斯托芬戏剧里讲的那样在天空中行走或是满口胡言,提醒大家他并没有像其他 智者一样靠招收门徒坐地敛财(虽然他举出了许多人的名字,但我们从中看不到 对这样的行径有任何的苛责—实际上,古代人把讲学收费看做很自然的事,而 苏格拉底却对此毫无要求)。在他的描述中,他就是这样一个既“渺小”又“和 善”的人。至于为什么会得到麻烦的坏名声呢?恐怕来源于他比别人更具有一种 智慧——这种智慧并不是可以用一般的定义所能描述的,他,苏格拉底曾经是德 尔斐的神明谕示中最有智慧的人(雅典民主派的凯瑞丰曾经向德尔斐的阿波罗神 庙求神问卜,所提的问题是“究竟有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阿波罗·福 玻斯的祭司回答:“没有了。”苏格拉底据此宣称自己是最有智慧的人)。他得 到这个消息后感到万分恐惧(他始终坚持自己是无知的),便下定决心一定要找 到比自己更有智慧更聪明的人。他走访了一些自称自己智慧的人,但没有一个人 能够证明自己是具有智慧的。因此苏格拉底得出的结论是,他只是在小小的方面 比别人聪明,即了解自己确实无知,而那些所谓的智者只是以为自己知道某个真 实的内涵,可他们事实上并不知道
己所有的事(除了众所周知的喜剧《云》),把诬蔑自己的人分为两类,一类是 新近才诋毁自己的,一类是许多年一直与自己为敌的──他实在是害怕后一类 人,并寄希望于自己的申辩(同时也是为了尊重城邦的法律)为自己开脱罪责。 《云》是著名的戏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在前 423 年创作的一部四幕喜剧,讲述 一个希望学习的青年和他的父亲,受了诡辩主义者苏格拉底的蛊惑而疯疯癫癫、 六亲不认、造谣生事的故事。《云》把苏格拉底描绘成一个充满滑稽与可笑的丑 八怪,一个无聊的辩术家,亵渎神明的无神论者,整天纠缠不清,滥用学生的信 任,引导他们在琐碎的细节上争执不休,最终害人害己。作品中苏格拉底的可笑 形象是,他一边朝后走,一边张大了嘴观察月亮,口中胡说八道,什么“研究跳 蚤一跃的长度能达到它们脚爪的几倍”等等无聊的问题。阿里斯托芬实际上一直 是苏格拉底的朋友,他所做的《云》只是借苏格拉底的形象嘲弄当时流行的智者 派,但却造成了误伤苏格拉底的事实──在审判的时候,《云》的内容成了反苏 格拉底派坚持的证据。历史学家和文艺学家们都曾试图弄清两人的确切关系,终 究莫衷一是,可以推断出的是阿里斯托芬对苏格拉底并无恶意,只是借苏格拉底 的名气作为喜剧的笑料,苏格拉底本人也经常来捧场,而在前 399 年,苏格拉底 受审的时候,阿里斯托芬却慑于压力不敢出头说明事实。 古希腊历史上的喜剧在今天看来是十分令人丧气的──他们充其量不过是 一些低级取乐的闹剧,是大众流俗的产物。因此,大凡戏剧家都希望创作“正剧” (悲剧),而不愿意选择喜剧。即便是在最著名的喜剧作者的剧目里,也充满了 插科打诨,草率得好似七拼八凑的像杂耍的内容,有时甚至是为了取悦观众而加 进去大量的猥亵场景。一般说来,阿里斯托芬的戏剧虽然起到了对贵族制的攻讦 作用,但总体上是不道德的,与古希腊典雅平和的审美原则相违背,然而观者却 十分爱看,因为这是用不道德的方式嘲笑不道德,也是有着不同于严肃的文学作 品的浅显通俗的缘故。 苏格拉底开始向熟悉和不熟悉的听众们剖析他的历史,重点就是他不曾像阿 里斯托芬戏剧里讲的那样在天空中行走或是满口胡言,提醒大家他并没有像其他 智者一样靠招收门徒坐地敛财(虽然他举出了许多人的名字,但我们从中看不到 对这样的行径有任何的苛责──实际上,古代人把讲学收费看做很自然的事,而 苏格拉底却对此毫无要求)。在他的描述中,他就是这样一个既“渺小”又“和 善”的人。至于为什么会得到麻烦的坏名声呢?恐怕来源于他比别人更具有一种 智慧──这种智慧并不是可以用一般的定义所能描述的,他,苏格拉底曾经是德 尔斐的神明谕示中最有智慧的人(雅典民主派的凯瑞丰曾经向德尔斐的阿波罗神 庙求神问卜,所提的问题是“究竟有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阿波罗·福 玻斯的祭司回答:“没有了。”苏格拉底据此宣称自己是最有智慧的人)。他得 到这个消息后感到万分恐惧(他始终坚持自己是无知的),便下定决心一定要找 到比自己更有智慧更聪明的人。他走访了一些自称自己智慧的人,但没有一个人 能够证明自己是具有智慧的。因此苏格拉底得出的结论是,他只是在小小的方面 比别人聪明,即了解自己确实无知,而那些所谓的智者只是以为自己知道某个真 实的内涵,可他们事实上并不知道
无知和智慧竟然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这个矛盾的双重观念说明神谕公正地 规划了“智慧”的标准。苏格拉底所谓的“无知”,是指他对正义、善、神等 系列困扰人类存在的问题的费解思索,他不敢肯定自己的所得,因此推说为“无 知 他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促使更加深入地研究和思考,因而,这个奋进的 过程便被称为“智慧”。苏格拉底反对把知识限定于一门学科或几门学科的自足 自满自足的思想无论在任何时代都是极有市场的——而提倡一种抛开一切 既有观念的思维形式,提倡认识事物统一的、最本质的东西,永远带着新鲜眼光 看待世界,从而有所追求。智者们根据“人是万物的尺度”而称自己“无所不 知”,而苏格拉底却是对他们的“所知”“一无所知”,这就是他的智慧之所在, 他具有了更高的关于知识的定义,从“有相”化为了“无相” 在柏拉图的《査密狄斯篇》中,苏格拉底就神示为何称自己“是最有智慧的 人”谈了一些见解——德尔斐阿波罗神庙三角楣上镌刻的话“认识你自己”,是 希望所有来参拜太阳神的人都变得更有智慧,超越自己现在的状态,站在一个更 髙的高度上看待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获得和神祇一样的力量。“认识你自 己”成为苏格拉底思想的法宝,也是自我超越的根本力量。 法庭上,苏格拉底继续申辩道,他本人并不是诋毁城邦法律、教唆青年的人, 也不曾有控告者所说的不信神而引入新神的做法,相反,他帮助雅典人认清了他 们的良心,不仅没有腐蚀青年的思想,反而通过教育帮助他们成为将来城邦适用 的人;这是神的意旨,是轰然鸣响在耳边的神的声音促使他这样做的——控告他 不信神,简直是荒唐。他口中的神,乃是万物的尺度,是雅典人一直以来奉行不 怠的最高法则。他告诉大家雅典早已经过了繁盛时期,再也不会有基伦暴动和德 拉古法典这样极端的事情发生。他所做的,就是把神的话传达给大家,他非但没 有腐蚀众人,而且是在积极帮助城邦从危机中振作起来,用警醒的话刺激他们, 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麻痹大意和自满自足(就像一只嗡嗡飞着的牛虻,叮在麻木 的马身上促使它猛醒,或者说他就像一只电鳐,对接触他的人产生刺激作用,唤 醒他们麻痹的神经;在古代,流行一种治疗麻痹和肌肉萎缩的方法—一人们在海 滩上寻找被冲上海岸的电鳐鱼,把病人放到它身上),他发誓他所说的都是真话, 即便他可以行使最基本的权利——把老婆孩子、亲朋好友都领到法庭上来,让他 们看到哭哭啼啼的样子,博取陪审团的同情,但他自信可以不这样做。 至此,苏格拉底在申辩中反复利用他所擅长的“思想助产术”,驳斥了强加 在他身上的全部控诉——但他显然并未说服法官和陪审团,根深蒂固的成见这时 将法庭的气氛推向高潮。审判开始进行审议程序,终以278票对221票通过决议 (但狄奥根尼的书稿记载双方有30票之差),判处苏格拉底有罪,因为控诉状 已经提出要求判处苏格拉底死刑,但雅典的法律允许被告提出反提案,如申请流 放或罚款等,并由法官从中做出决断。 苏格拉底听到判决结果深感惊讶,并为他的判决没有能得到更多的票数表示 了遗憾。他没有指望法官会徇私情,只是他在按照惯例考虑自己应该如何向法庭 提出惩罚要求。他认为,判决他有罪是不恰当的,正确的是应该给他以适当的补 偿。他之所以应得,是因为终生劳碌,没有时间像一般人那样关心自己的事情
无知和智慧竟然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这个矛盾的双重观念说明神谕公正地 规划了“智慧”的标准。苏格拉底所谓的“无知”,是指他对正义、善、神等一 系列困扰人类存在的问题的费解思索,他不敢肯定自己的所得,因此推说为“无 知”──他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促使更加深入地研究和思考,因而,这个奋进的 过程便被称为“智慧”。苏格拉底反对把知识限定于一门学科或几门学科的自足 ──自满自足的思想无论在任何时代都是极有市场的──而提倡一种抛开一切 既有观念的思维形式,提倡认识事物统一的、最本质的东西,永远带着新鲜眼光 看待世界,从而有所追求。智者们根据“人是万物的尺度”而称自己“无所不 知”,而苏格拉底却是对他们的“所知”“一无所知”,这就是他的智慧之所在, 他具有了更高的关于知识的定义,从“有相”化为了“无相”。 在柏拉图的《查密狄斯篇》中,苏格拉底就神示为何称自己“是最有智慧的 人”谈了一些见解──德尔斐阿波罗神庙三角楣上镌刻的话“认识你自己”,是 希望所有来参拜太阳神的人都变得更有智慧,超越自己现在的状态,站在一个更 高的高度上看待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获得和神祇一样的力量。“认识你自 己”成为苏格拉底思想的法宝,也是自我超越的根本力量。 法庭上,苏格拉底继续申辩道,他本人并不是诋毁城邦法律、教唆青年的人, 也不曾有控告者所说的不信神而引入新神的做法,相反,他帮助雅典人认清了他 们的良心,不仅没有腐蚀青年的思想,反而通过教育帮助他们成为将来城邦适用 的人;这是神的意旨,是轰然鸣响在耳边的神的声音促使他这样做的──控告他 不信神,简直是荒唐。他口中的神,乃是万物的尺度,是雅典人一直以来奉行不 怠的最高法则。他告诉大家雅典早已经过了繁盛时期,再也不会有基伦暴动和德 拉古法典这样极端的事情发生。他所做的,就是把神的话传达给大家,他非但没 有腐蚀众人,而且是在积极帮助城邦从危机中振作起来,用警醒的话刺激他们, 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麻痹大意和自满自足(就像一只嗡嗡飞着的牛虻,叮在麻木 的马身上促使它猛醒,或者说他就像一只电鳐,对接触他的人产生刺激作用,唤 醒他们麻痹的神经;在古代,流行一种治疗麻痹和肌肉萎缩的方法──人们在海 滩上寻找被冲上海岸的电鳐鱼,把病人放到它身上),他发誓他所说的都是真话, 即便他可以行使最基本的权利──把老婆孩子、亲朋好友都领到法庭上来,让他 们看到哭哭啼啼的样子,博取陪审团的同情,但他自信可以不这样做。 至此,苏格拉底在申辩中反复利用他所擅长的“思想助产术”,驳斥了强加 在他身上的全部控诉──但他显然并未说服法官和陪审团,根深蒂固的成见这时 将法庭的气氛推向高潮。审判开始进行审议程序,终以 278 票对 221 票通过决议 (但狄奥根尼的书稿记载双方有 30 票之差),判处苏格拉底有罪,因为控诉状 已经提出要求判处苏格拉底死刑,但雅典的法律允许被告提出反提案,如申请流 放或罚款等,并由法官从中做出决断。 苏格拉底听到判决结果深感惊讶,并为他的判决没有能得到更多的票数表示 了遗憾。他没有指望法官会徇私情,只是他在按照惯例考虑自己应该如何向法庭 提出惩罚要求。他认为,判决他有罪是不恰当的,正确的是应该给他以适当的补 偿。他之所以应得,是因为终生劳碌,没有时间像一般人那样关心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