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能力测试 基础能力测试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①骄阳不炙 ②可瀹茗置饮 ③与之对枰 ④参错并奏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词 ①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 ②他若匡庐,若罗浮 ③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④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纡曲 ⑤古松张覆,骄阳不炙 ⑥可放笔砚,可瀹茗置饮 ⑦参错并奏 ⑧不图观瀑之娱 3.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而游者皆暴日中 B.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C.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 D.无征不信 4.没有使用修饰手法的一项是 A.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B.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 C.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 D.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 5.翻译下列句子 ①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②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③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 ④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 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 盖交,虽欢易别。 惟粤东峡中,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过 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 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 余,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 可放笔砚,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 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综合能力测试 基础能力测试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①骄阳不炙________ ②可瀹茗置饮________ ③与之对枰________ ④参错并奏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词。 ①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 ②他若匡庐,若罗浮 ③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④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纡曲 ⑤古松张覆,骄阳不炙 ⑥可放笔砚,可瀹茗置饮 ⑦参错并奏 ⑧不图观瀑之娱 3.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而游者皆暴日中 B.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C.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 D.无征不信 4.没有使用修饰手法的一项是 [ ] A.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B.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 C.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 D.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 5.翻译下列句子 ①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②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③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 ④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 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 盖交,虽欢易别。 惟粤东峡中,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过 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 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 余,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 可放笔砚,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 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6.作者在写飞泉亭之前,还写一段其他地方的瀑布的目的是什么? 7.作者游历飞泉亭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8.作者具体写飞泉亭时,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突出了它的什么特 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探究能力测试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 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臾成立采。浅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缕。 9.作者写日出的观察点是( ),能表现作者全神贯注进行 观察的两个词语是 10.作者描写景物的角度是 A.从上到下 B.从 远到近 C.从近到远 从 小到大 11.文段中,作者按时间顺序写出了日出的全过程,请按箭头所示 填写下表。 →日将出—[→ 12.作者写景运用的主要手法是 A.烘托 B.反衬 C.陪衬 D.映衬 13.选出对文段大意概括准确的一项 A.真实地叙写了作者登泰山观日出的心情。 B.具体地描绘了作者登泰山观日出的情景。 C.生动地描绘了泰山日出的壮丽图景。 D.形象地描绘了泰山日出的绚丽景象。 参考答案 ①zh@②yu8③p0ng④ ①多次;丢开,离去②其他的 像③容易④弯曲⑤遮蔽⑥放⑦一起响⑧偷悦。3.A4.D5.略6.突 出飞泉亭的独到之处,起衬托作用。7.游踪的顺序8.由外至内, 由听觉到视觉到感觉;宽敞,清净,便于观赏瀑布的特点。表现了作者 愉悦的心情,率真的个性特点。9.日观亭;稍见:须臾10.C11.待
6.作者在写飞泉亭之前,还写一段其他地方的瀑布的目的是什么? 7.作者游历飞泉亭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8.作者具体写飞泉亭时,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突出了它的什么特 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探究能力测试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 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臾成立采。浅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缕。 9.作者写日出的观察点是(________),能表现作者全神贯注进行 观察的两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描写景物的角度是 [ ] A.从上到下 B.从 远到近 C.从近到远 D.从 小到大 11.文段中,作者按时间顺序写出了日出的全过程,请按箭头所示 填写下表。 12.作者写景运用的主要手法是 [ ] A.烘托 B.反衬 C.陪衬 D.映衬 13.选出对文段大意概括准确的一项 [ ] A.真实地叙写了作者登泰山观日出的心情。 B.具体地描绘了作者登泰山观日出的情景。 C.生动地描绘了泰山日出的壮丽图景。 D.形象地描绘了泰山日出的绚丽景象。 参考答案 1.①zh@ ②yu8 ③p0ng ④c5n 2.①多次;丢开,离去②其他的 像③容易④弯曲⑤遮蔽⑥放⑦一起响⑧偷悦。 3.A 4.D 5.略 6.突 出飞泉亭的独到之处,起衬托作用。 7.游踪的顺序 8.由外至内, 由听觉到视觉到感觉;宽敞,清净,便于观赏瀑布的特点。表现了作者 愉悦的心情,率真的个性特点。 9.日观亭;稍见;须臾 10.C 11.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