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篇 畜禽屠宰加工的兽医卫生监督与检验 第十二章 屠宰畜禽常见传染病的检验与处理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13,文件大小:608KB,团购合买
第一节 主要人兽共患传染病的检验与处理 第二节 其他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第十二章屠宰畜禽常见传染病的检验与处理 讲授重点:主要人普共患传染病的率前检瘦、宰后检验要点及卫生处理;其他传乘病的率前检疫、率 后检验要点及卫生处理。 难点:常见主要人普共惠传染病的率前检疫、率后检验要点及卫生处理。 思考题: L,率后检验中炭症由于发生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几类? 2站核病的病理特征有哪些? 3.率前检液猪痘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授课学时:4学时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动物传染病特别是人兽共患病是肉类及其制品的主要卫生问题之一。动物患传染病时,不仅能使其 死亡或降低畜产品的质量,而且人兽共患传染病如炭疽、布鲁氏菌病、结核病、钩端螺旋体病、口蹄疫、 鹦鹅热等能在居宰加工、运输、烹饪、食用等环节中,使人感染发病,对人的健康威胁很大。因此,必须 加强对屠畜禽传染病检验,以防止动物疫病的流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第一节主要人兽共患传染病的检验与处理 一、炭疽 炭痘(血thra)是由炭症芽胞杆菌(Bacillus anthracis)引起的人高共志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 性传染病。家备中以绵羊、牛、马最易感,常取急性败血症经过,猪的抵抗力较强,常取慢性经过。 临诊特征是突然发生高热,可视黏膜发蚶及天然孔出血,制检以尸侵不全、血凝不良,皮下和浆膜下 皓缔组织胶样浸润,脾胜显菁肿大等败血症变化为特征。 人感染本病往往是直接接触病畜,解剂和处理尸体或食入染有炭疽病原体的畜产品的结果,可发生败 血症死亡,所以在公共卫生上意义重大。 (一)宰前检疫 1.最怎性型:羊炭疽多为最急性型。此型发病急刷,其特征表现为突然站立不稳,全身痉李,迅速倒 地:高热,呼吸困难,天然孔出血,血凝不全,迅速死亡。 2.意性型:牛炭疽多呈急性型。多数病牛精神不振,少数病牛兴奋不安,但很快转为高度沉郁。患畜 体温升高,食欲废绝,行走蹒踢,肌肉震颤,呼吸高度困难,可视黏膜发绀或有出血点,天然孔出血,最 后室息而死。一般21死亡。 3.亚急性型:亚急性型的症状与急性型相似,但病程较长(2~15),病情亦较缓和和。牛、马可在 颈、胸、腹下、咽喉、外阴等处皮下发生界限明显的局灶性炎性水肿,触诊如面团,开始热痛,不久则变 冷无痛,甚至软化龟裂,渗出带黄色液体。 4,局限型炭痘:猪多为局部炭疽,很少有临床症状。 猪对炭疽的抵抗力较强,典型的症状为咽型炭疽,咽喉部和附近淋巴结肿胀,临诊症状不明显,只在 屠宰后才发现有病变。但极少数病例体温升高,精神菱摩,食欲不振:症状严重时,黏膜发细,呼吸困难, 最后室息死亡。肠型炭疽常伴有消化道失常的症状,便秘或腹泻,轻者可恢复,重者死亡

1 第十二章 屠宰畜禽常见传染病的检验与处理 讲授重点:主要人兽共患传染病的宰前检疫、宰后检验要点及卫生处理;其他传染病的宰前检疫、宰 后检验要点及卫生处理。 难 点:常见主要人兽共患传染病的宰前检疫、宰后检验要点及卫生处理。 思 考 题: 1.宰后检验中炭疽由于发生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几类? 2.结核病的病理特征有哪些? 3.宰前检疫猪瘟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授课学时:4 学时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动物传染病特别是人兽共患病是肉类及其制品的主要卫生问题之一。动物患传染病时,不仅能使其 死亡或降低畜产品的质量,而且人兽共患传染病如炭疽、布鲁氏菌病、结核病、钩端螺旋体病、口蹄疫、 鹦鹉热等能在屠宰加工、运输、烹饪、食用等环节中,使人感染发病,对人的健康威胁很大。因此,必须 第一节 主要人兽共患传染病的检验与处理 一、炭疽 炭疽(Anthrax)是由炭疽芽胞杆菌(Bacillus anthracis)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 性传染病。家畜中以绵羊、牛、马最易感,常取急性败血症经过,猪的抵抗力较强,常取慢性经过。 临诊特征是突然发生高热,可视黏膜发绀及天然孔出血。剖检以尸僵不全、血凝不良,皮下和浆膜下 结缔组织胶样浸润,脾脏显著肿大等败血症变化为特征。 人感染本病往往是直接接触病畜,解剖和处理尸体或食入染有炭疽病原体的畜产品的结果,可发生败 血症死亡,所以在公共卫生上意义重大。 (一)宰前检疫 1.最急性型:羊炭疽多为最急性型。此型发病急剧,其特征表现为突然站立不稳,全身痉挛,迅速倒 地;高热,呼吸困难,天然孔出血,血凝不全,迅速死亡。 2.急性型:牛炭疽多呈急性型。多数病牛精神不振,少数病牛兴奋不安,但很快转为高度沉郁。患畜 体温升高,食欲废绝,行走蹒跚,肌肉震颤,呼吸高度困难,可视黏膜发绀或有出血点,天然孔出血,最 后窒息而死。一般 2d 死亡。 3.亚急性型:亚急性型的症状与急性型相似,但病程较长(2~15d),病情亦较缓和和。牛、马可在 颈、胸、腹下、咽喉、外阴等处皮下发生界限明显的局灶性炎性水肿,触诊如面团,开始热痛,不久则变 4.局限型炭疽:猪多为局部炭疽,很少有临床症状。 猪对炭疽的抵抗力较强,典型的症状为咽型炭疽,咽喉部和附近淋巴结肿胀,临诊症状不明显,只在 屠宰后才发现有病变。但极少数病例体温升高,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症状严重时,黏膜发绀,呼吸困难, 最后窒息死亡。肠型炭疽常伴有消化道失常的症状,便秘或腹泻,轻者可恢复,重者死亡

(二)宰后检验 在屠畜的宰后检验中,牛、羊以廂型、慢性局限性(如肠型、肺型炭疽等)或非典型炭疽为多见,不 容易发现急性败血型的典型病例,这是因为这种病例在宰前多急性死亡,一般不会进入正常的居宰过程。 猪以慢性咽型炭疽为常见。 1.牛:牛宰后检验多见痈型(局灶型)炭疽。主要病变是痈肿部位的皮下有明显的出血性胶样浸润,附 近淋巴结肿大,周围水肿,淋巴结切面呈暗红色或砖红色,并有点状、条状或巢性出血,还往往有小的坏 死灶。个别病例出现脾脏肿大、脾髓软化等炭疽脾的变化。 2.猪:炭疽多呈局部性病变。宰后检验以咽型炭疽最为常见,其次为肠型炭疽。 前者的特征是一侧或双侧颌下淋巴结肿大、出血,刀切时感觉硬而脆,切面呈淡粉红色、樱桃红色或 砖红色,上有数量不等的紫黑、砖红或黑红色小坏死灶。淋巴结周用组织有不同程度的胶样浸润。此外, 扁桃体也常发生充血、水肿、出血及溃病,其表面常被覆一层灰黄色痴膜,横切扁桃体,见断面痴膜下有 暗红色楔形或犬齿状的病灶,其中有针尖大紫黑色、黑色或灰色坏死斑点,从斑点处涂片镜检,可找到炭 疽杆菌。 猪肠型炭疽主要见于十二指肠和空肠前半段的少数或全部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坏死,其病变与 咽型炭疽相似。肠型炭疽痈邻近的肠系膜呈出血性胶样浸润,散布纤维素凝块,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 切面呈暗红色、樱桃红色或砖红色,质地硬胞。与病变肠管、肠系膜淋巴结相连的淋巴管,也因出血性炎 症而呈明显的红线样或虚线状。 猪肺炭疽比较少见。病变多见于膈叶上有大小不等的暗红色实质肿块,切面呈樱桃红色或山楂糕样, 质地硬脆、致密,并有灰黑色坏死灶。 (三)卫生处理 宰前检疫发现炭疽病畜时,采取不放血的方法扑杀,尸体销毁。确认为炭疽的病备整个朋体、内脏 皮毛及血液等,必须销毁。被炭疽病备及其副产品污染的胴体和副产品,应化制后作工业用。 二、结核病 结核病(Tuberculosis)是由分支杆菌属(lycobacterium)的细菌引起的人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危害人类主要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结核病),其病理特征是,在多种组织器官形成肉芽肿和干 酪样、钙化结节病变。在居畜中最常见于牛,其次是猪和鸡,羊少见,马更少见。人的牛分支杆菌感染主 要是通过饮用生牛乳或消毒不合格的牛乳引起。 (一)宰前检疫 结核病患畜的生前症状随患病器官的不同而异,其共同表现为全身渐进性消瘦和贫血,尤其是病牛最 为明显。 1牛:肺结核时,病畜常咳嗽并伴有肺部异常,呼吸迫促,呼吸音粗厉并伴有罗音或摩擦音。 乳房结核的临诊表现多种多样。有的表现为单纯的乳房肿胀,肿胀界限也不明显,同时无热无痛:有 的表现为表面凹凸不平的坚硬大肿块或乳腺中有多数不痛不热的坚硬结节。泌乳期可见乳汁稀薄如水,颜 色微绿,内含大量白色絮片和碎屑。 肠结核时,表现为便秘和下痢交替出现,或持续性下痢 2

2 (二)宰后检验 在屠畜的宰后检验中,牛、羊以痈型、慢性局限性(如肠型、肺型炭疽等)或非典型炭疽为多见,不 容易发现急性败血型的典型病例,这是因为这种病例在宰前多急性死亡,一般不会进入正常的屠宰过程。 1.牛:牛宰后检验多见痈型(局灶型)炭疽。主要病变是痈肿部位的皮下有明显的出血性胶样浸润,附 近淋巴结肿大,周围水肿,淋巴结切面呈暗红色或砖红色,并有点状、条状或巢性出血,还往往有小的坏 死灶。个别病例出现脾脏肿大、脾髓软化等炭疽脾的变化。 2.猪:炭疽多呈局部性病变。宰后检验以咽型炭疽最为常见,其次为肠型炭疽。 前者的特征是一侧或双侧颌下淋巴结肿大、出血,刀切时感觉硬而脆,切面呈淡粉红色、樱桃红色或 砖红色,上有数量不等的紫黑、砖红或黑红色小坏死灶。淋巴结周围组织有不同程度的胶样浸润。此外, 扁桃体也常发生充血、水肿、出血及溃疡,其表面常被覆一层灰黄色痂膜,横切扁桃体,见断面痂膜下有 暗红色楔形或犬齿状的病灶,其中有针尖大紫黑色、黑色或灰色坏死斑点,从斑点处涂片镜检,可找到炭 疽杆菌。 猪肠型炭疽主要见于十二指肠和空肠前半段的少数或全部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坏死,其病变与 咽型炭疽相似。肠型炭疽痈邻近的肠系膜呈出血性胶样浸润,散布纤维素凝块,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 切面呈暗红色、樱桃红色或砖红色,质地硬脆。与病变肠管、肠系膜淋巴结相连的淋巴管,也因出血性炎 症而呈明显的红线样或虚线状。 猪肺炭疽比较少见。病变多见于膈叶上有大小不等的暗红色实质肿块,切面呈樱桃红色或山楂糕样, 质地硬脆、致密,并有灰黑色坏死灶。 (三)卫生处理 宰前检疫发现炭疽病畜时,采取不放血的方法扑杀,尸体销毁。确认为炭疽的病畜整个胴体、内脏、 皮毛及血液等,必须销毁。被炭疽病畜及其副产品污染的胴体和副产品,应化制后作工业用。 二、结核病 结核病(Tuberculosis)是由分支杆菌属(Mycobacterium)的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危害人类主要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结核病),其病理特征是,在多种组织器官形成肉芽肿和干 酪样、钙化结节病变。在屠畜中最常见于牛,其次是猪和鸡,羊少见,马更少见。人的牛分支杆菌感染主 (一)宰前检疫 结核病患畜的生前症状随患病器官的不同而异,其共同表现为全身渐进性消瘦和贫血,尤其是病牛最 为明显。 1.牛:肺结核时,病畜常咳嗽并伴有肺部异常,呼吸迫促,呼吸音粗厉并伴有啰音或摩擦音。 乳房结核的临诊表现多种多样。有的表现为单纯的乳房肿胀,肿胀界限也不明显,同时无热无痛;有 的表现为表面凹凸不平的坚硬大肿块或乳腺中有多数不痛不热的坚硬结节。泌乳期可见乳汁稀薄如水,颜 色微绿,内含大量白色絮片和碎屑

2猪:猪结核在临诊上能被发现的多为淋巴结的结核,常见有颌下淋巴结、咽淋巴结和颈淋巴结等。 主要特征是淋巴结肿大发硬,无热痛。 3。兔:结核病兔衰弱消瘦,被毛粗乱,咳嗽,呼吸困难。有厌食表现,黏膜苍白。患肠结核时,常见 有腹泻。 4.禽:禽结核病初症状不明显,后期病鸡不活泼,精神萎靡,软弱。食欲虽正常,但病鸡表现进行性 消瘦,胸部肌肉明显萎缩,胸骨显露,羽毛粗乱,出现严重贫血,冠及肉髯苍白,个别病鸡出现下痢,但 体温正常。 (二)宰后检验 结核病畜的胴体通常都比较消瘦,器官或组织形成结核结节或干酪样坏死是结核病的特征性病变。 1.牛、猪、羊:由于动物机体反应性不同,结核结节可分为增生性和渗出性两种基本类型。增生性结 核结节是最为多见的一种病变,结核结节的特点是大小不一,呈针头大、粟粒大乃至鸡蛋大,多为灰白色 或淡黄色,坚实:新鲜的结节周围有红晕,陈旧的结节常发生钙化,钙化后在结节周围有灰白色的结缔组 渗出性结核结节比较少见,其病变比较坚实,切面呈黄白色干酪样坏死,病灶周围有明显的炎性水肿。 有时结核结节也可表现为渗出性炎症过程。组织内出现纤维蛋白性或脓性渗出物,伴以淋巴细胞的弥漫性 浸润。渗出物常常不被吸收,也不形成结节,常与组织一起发生干酪样坏死。 结核病变可发生在体内任何器官和淋巴结。宰后检验中,牛以肺、胸膜、支气管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 的结核病变最为多见:其次,消化器官的淋巴结,腹膜和肝也常发生。猪的结核病变最常见于头部和肠系 膜淋巴结,肝和脾病变比牛更为常见。羊的结核病变常见于胸壁、肺和淋巴结。 宰后检验时,要全面了解结核病的发病程度,明确是局部性结核还是全身性结核,以便准确地评价结 核病居备的肉品卫生质量。局部性结核病是指个别脏器或小循环的一部分脏器发病,如肺、胸膜及腹膜的 结核。全身性结核是指分支杆菌经淋巴、血流及天然管道向全身散播,引起其他组织器官的结核病变。通 常肝结核和肉体的某一淋巴结有结核病变并非全身性结核表现,栗粒性结核病变测无疑是全身性的表现。 2.兔:结核病兔在肺、肝、肾、胸膜、心包、支气管淋巴结等器官中,可见有大小不等的黄白色坚 实结节,外包一层纤维性包膜。切开结节,可见其中心有干酪样坏死物质。患肠结核时,可见肠系膜淋巴 结肿大,有大小不一的结核结节突出于表面,与病灶相对应的肠黏膜发生溃疡,其周围有干酪样坏死病灶。 3.禽:结核病禽常在肝、脾、肠与骨髓中发现结核结节病变,而其他脏器则少见。结节大小不一, 般由针头大到小米粒大。肠结核结节可达豌豆大,且突出于肠黏膜与浆膜表面。禽结核结节常呈灰白色或 淡黄色。切开时在结节的中心为干酪样坏死,其周围有结缔组织性包膜,陈旧的结节有时发生钙化。鸭结 核病灶则多限于肺和肾,肠和肠系膜次之。 (三)卫生处理 (1)患全身性结核病的裔禽,其朋体及内脏作工业用或销毁。 (2)患局限性结核病时,将有病变的部分割下作工业用或销毁,其余部分高温处理。 三、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茵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属(Brucella)的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家畜中以

3 2.猪:猪结核在临诊上能被发现的多为淋巴结的结核,常见有颌下淋巴结、咽淋巴结和颈淋巴结等。 主要特征是淋巴结肿大发硬,无热痛。 3.兔:结核病兔衰弱消瘦,被毛粗乱,咳嗽,呼吸困难。有厌食表现,黏膜苍白。患肠结核时,常见 有腹泻。 4.禽:禽结核病初症状不明显,后期病鸡不活泼,精神萎靡,软弱。食欲虽正常,但病鸡表现进行性 消瘦,胸部肌肉明显萎缩,胸骨显露,羽毛粗乱,出现严重贫血,冠及肉髯苍白,个别病鸡出现下痢,但 体温正常。 (二)宰后检验 结核病畜的胴体通常都比较消瘦,器官或组织形成结核结节或干酪样坏死是结核病的特征性病变。 1.牛、猪、羊:由于动物机体反应性不同,结核结节可分为增生性和渗出性两种基本类型。增生性结 核结节是最为多见的一种病变,结核结节的特点是大小不一,呈针头大、粟粒大乃至鸡蛋大,多为灰白色 或淡黄色,坚实;新鲜的结节周围有红晕,陈旧的结节常发生钙化,钙化后在结节周围有灰白色的结缔组 织。 渗出性结核结节比较少见,其病变比较坚实,切面呈黄白色干酪样坏死,病灶周围有明显的炎性水肿。 有时结核结节也可表现为渗出性炎症过程。组织内出现纤维蛋白性或脓性渗出物,伴以淋巴细胞的弥漫性 结核病变可发生在体内任何器官和淋巴结。宰后检验中,牛以肺、胸膜、支气管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 的结核病变最为多见;其次,消化器官的淋巴结,腹膜和肝也常发生。猪的结核病变最常见于头部和肠系 宰后检验时,要全面了解结核病的发病程度,明确是局部性结核还是全身性结核,以便准确地评价结 核病屠畜的肉品卫生质量。局部性结核病是指个别脏器或小循环的一部分脏器发病,如肺、胸膜及腹膜的 结核。全身性结核是指分支杆菌经淋巴、血流及天然管道向全身散播,引起其他组织器官的结核病变。通 常肝结核和肉体的某一淋巴结有结核病变并非全身性结核表现,粟粒性结核病变则无疑是全身性的表现。 2.兔 :结核病兔在肺、肝、肾、胸膜、心包、支气管淋巴结等器官中,可见有大小不等的黄白色坚 实结节,外包一层纤维性包膜。切开结节,可见其中心有干酪样坏死物质。患肠结核时,可见肠系膜淋巴 结肿大,有大小不一的结核结节突出于表面,与病灶相对应的肠黏膜发生溃疡,其周围有干酪样坏死病灶。 3.禽:结核病禽常在肝、脾、肠与骨髓中发现结核结节病变,而其他脏器则少见。结节大小不一,一 般由针头大到小米粒大。肠结核结节可达豌豆大,且突出于肠黏膜与浆膜表面。禽结核结节常呈灰白色或 淡黄色。切开时在结节的中心为干酪样坏死,其周围有结缔组织性包膜,陈旧的结节有时发生钙化。鸭结 核病灶则多限于肺和肾,肠和肠系膜次之。 (三)卫生处理 (1)患全身性结核病的畜禽,其胴体及内脏作工业用或销毁。 (2)患局限性结核病时,将有病变的部分割下作工业用或销毁,其余部分高温处理。 三、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属(Brucella)的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家畜中以

牛、羊、猪较易感。其特征是流产、不育和关节炎、睾丸炎。 人可通过与病畜或带菌动物及其产品的接触,食用未经彻底消毒的病畜肉、乳及其制品而引起感染发 (一)宰前检疫 怀孕母畜流产是主要症状,流产时胎衣往往滞留,胎儿死亡。公畜主要表现为率丸炎或附睾炎,有些 病例呈现关节炎、黏液囊炎,常侵害膝关节和腕关节,关节肿胀、疼痛,出现跋行。 宰前临床诊断不易得出确诊结果,可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或牛乳全乳环状试验以及 补体结合试验,可作出诊断。 (二)宰后检验 如发现屠畜有下列病变之一时,应考虑有布鲁氏菌病的可能。 (1)居猪有阴道炎、柴丸炎及附柴炎、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颈部及四肢肌肉变性,子宫黏膜有 较多的高粱粒大的黄白色结节。牛、羊患阴道炎、子宫炎、柴丸炎等。 (2)肾皮质部出现荞麦粒大小的灰白色结节。 (3)管状骨或推骨中积脓或形成外生性骨疣,使骨外膜表面呈现高低不平的现象。 宰后确诊本病可作细菌学检查。 (三)卫生处理 确诊为布鲁氏菌病的病畜或整个用体及副产品,均作销毁处理。 四、口蹄疫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ND)是由口蹄疫病毒(F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 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疡。家畜中牛、羊、猪均易感。 人可因接触患病动物或饮食病畜生乳或未经充分消毒的病畜肉、乳及乳制品而被感染。小儿易感性较 高,常发生胃肠炎,严重者引起心肌炎而死亡。成人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及手、足发生水疱和溃烂。 (一)宰前检疫 口蹄疫主要症状表现在口腔黏膜和蹄部的皮肤形成水抱和溃疡。 1.牛:患牛病初体温升高,食欲减退,闭口流涎。继而在唇内、舌部、齿龈和鼻镜等处出现大小不等 的水疱,疱壁较薄,疱内液体呈微黄色或无色。水疱破裂后形成浅表的边缘整齐的红色烂斑。同时,可见 趾间和蹄冠也发生水疱,并很快破裂形成烂斑。病畜表现运步困难,重者蹄壳脱落。 2.羊:羊对本病的易感性较低,症状与牛基本相似,但较轻微,水疱较少并很快消失。绵羊主要在四 肢蹄部见有水痕,偶尔也见于口腔黏膜。山羊的水疱多见于口腔。 3.猪:病猪水疱以蹄部多见,严重者蹄壳脱落。口腔和鼻盘的病变较少见 (二)宰后检验 宰后应仔细检查瘤胃黏膜,尤其是肉柱部分常见浅平褐色摩烂,胃肠有时出现出血性炎症。心脏因心 肌纤维发生脂肪变性而柔软、扩张。病势严重时,左心室壁和室中间隔往往发生明显的脂肪变性和坏死, 断面可见不整齐的斑点和灰白色或带黄色的条纹,形似虎皮斑纹,故称“虎斑心”。心内膜有出血斑,心 外膜有出血点。肺有气肿和水肿,腹部、胸部、肩胛部肌肉中有淡黄色麦粒大小的坏死灶。 4

4 牛、羊、猪较易感。其特征是流产、不育和关节炎、睾丸炎。 人可通过与病畜或带菌动物及其产品的接触,食用未经彻底消毒的病畜肉、乳及其制品而引起感染发 病。 (一)宰前检疫 怀孕母畜流产是主要症状,流产时胎衣往往滞留,胎儿死亡。公畜主要表现为睾丸炎或附睾炎,有些 病例呈现关节炎、黏液囊炎,常侵害膝关节和腕关节,关节肿胀、疼痛,出现跛行。 宰前临床诊断不易得出确诊结果,可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或牛乳全乳环状试验以及 补体结合试验,可作出诊断。 (二)宰后检验 如发现屠畜有下列病变之一时,应考虑有布鲁氏菌病的可能。 (1)屠猪有阴道炎、睾丸炎及附睾炎、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颈部及四肢肌肉变性,子宫黏膜有 较多的高粱粒大的黄白色结节。牛、羊患阴道炎、子宫炎、睾丸炎等。 (2)肾皮质部出现荞麦粒大小的灰白色结节。 (3)管状骨或椎骨中积脓或形成外生性骨疣,使骨外膜表面呈现高低不平的现象。 宰后确诊本病可作细菌学检查。 (三)卫生处理 确诊为布鲁氏菌病的病畜或整个胴体及副产品,均作销毁处理。 四、口蹄疫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 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 人可因接触患病动物或饮食病畜生乳或未经充分消毒的病畜肉、乳及乳制品而被感染。小儿易感性较 高,常发生胃肠炎,严重者引起心肌炎而死亡。成人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及手、足发生水疱和溃烂。 (一)宰前检疫 口蹄疫主要症状表现在口腔黏膜和蹄部的皮肤形成水疱和溃疡。 1.牛:患牛病初体温升高,食欲减退,闭口流涎。继而在唇内、舌部、齿龈和鼻镜等处出现大小不等 的水疱,疱壁较薄,疱内液体呈微黄色或无色。水疱破裂后形成浅表的边缘整齐的红色烂斑。同时,可见 趾间和蹄冠也发生水疱,并很快破裂形成烂斑。病畜表现运步困难,重者蹄壳脱落。 2.羊:羊对本病的易感性较低,症状与牛基本相似,但较轻微,水疱较少并很快消失。绵羊主要在四 3.猪:病猪水疱以蹄部多见,严重者蹄壳脱落。口腔和鼻盘的病变较少见。 (二)宰后检验 宰后应仔细检查瘤胃黏膜,尤其是肉柱部分常见浅平褐色糜烂,胃肠有时出现出血性炎症。心脏因心 肌纤维发生脂肪变性而柔软、扩张。病势严重时,左心室壁和室中间隔往往发生明显的脂肪变性和坏死, 断面可见不整齐的斑点和灰白色或带黄色的条纹,形似虎皮斑纹,故称“虎斑心”。心内膜有出血斑,心 外膜有出血点。肺有气肿和水肿,腹部、胸部、肩胛部肌肉中有淡黄色麦粒大小的坏死灶

(三)鉴别诊断 本病的临诊症状比较特征,易于辨认,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一般诊断并不困难。但疾病经过 不典型或病变不完全时,应该与传染性水疱性口炎和猪传染性水疱病相区别。 口蹄疫的确诊采用补体结合试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细胞中和试验、VTA抗原琼脂扩散试验、琼脂 扩散沉淀试验、查毒试验、RT-PCR技术等。 (四)卫生处理 宰前确诊为口蹄疫的病畜及同群牲畜,全部扑杀和销毁。宰后确诊为口蹄疫的患畜,整个朋体、内脏 及其他刷产品,均作销毁处理。 七、猪传染性水疱病 猪传染性水疱病又称猪水疱病(Swine vesicular disease,SVD),是由猪水疱病病毒(SVDv)引起的 急性传染病。本病流行性强,发病率高,其特征为蹄部、口腔、鼻端和母猪乳头周围发生水疱,与口蹄疫 极为相似,但牛、羊等家畜不发病。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指出,猪水疱病病毒感染小鼠、猪和人后,都有程度不同的神经系统损害,因此有 关人员应加强自身防护。 (一)检验 本病临诊上可分为典型、温和型和亚临诊型(隐性型)。其主要特征是在蹄冠、蹄叉、蹄底等部形成水 疱,继而融合、破渍,病猪行走艰难,严重者卧地不起,蹄壳脱落。有时在鼻端、舌面、乳房上也形成类 似的水疱或烂斑。全身症状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停食,肥有猪显著掉膘。 (二)鉴别诊断 本病与口蹄疫、水疱性口炎和水疱性疹的临诊症状极为相似。但从肉用家畜的易感性来看,除水疱性 疹只感染猪外,口蹄疫和水疱性口炎不仅感染猪,而且牛、羊、马均可感染,这是不同于水疱病的,应注 意区别。 本病的确诊采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IHA)、琼脂扩散试验(AGD)和病毒中和(AN)试验。 (三)卫生处理 确认为本病的患畜,卫生处理同口蹄疫 八、丹毒丝菌病 丹毒丝菌病(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 disease)是由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猪,其他家畜、家腐及一些鸟 类和鱼也可感染。猪感染后称猪丹毒(Swine erysipelas),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也 有的表现为慢性关节炎或心内膜炎。 人的感染主要是病原菌从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也可通过吃肉感染,称类丹毒(Erysipeloid), 以与由链球南引起的丹毒相区别。 (一)宰前检疫 1.意性败血型体温升高达42℃以上,呈稽留热,寒颤,喜卧阴湿地方,食欲废绝,间有呕吐,离群 独卧。发病1~2后,皮肤上出现红斑,其大小不等,形状不同,耳、腹及腿内侧较多见,指压时褪色

5 (三)鉴别诊断 本病的临诊症状比较特征,易于辨认,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一般诊断并不困难。但疾病经过 不典型或病变不完全时,应该与传染性水疱性口炎和猪传染性水疱病相区别 口蹄疫的确诊采用补体结合试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细胞中和试验、VIA 抗原琼脂扩散试验、琼脂 扩散沉淀试验、查毒试验、RT-PCR 技术等。 (四)卫生处理 宰前确诊为口蹄疫的病畜及同群牲畜,全部扑杀和销毁。宰后确诊为口蹄疫的患畜,整个胴体、内脏 及其他副产品,均作销毁处理。 七、猪传染性水疱病 猪传染性水疱病又称猪水疱病(Swine vesicular disease,SVD),是由猪水疱病病毒(SVDV)引起的 急性传染病。本病流行性强,发病率高,其特征为蹄部、口腔、鼻端和母猪乳头周围发生水疱,与口蹄疫 极为相似,但牛、羊等家畜不发病。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指出,猪水疱病病毒感染小鼠、猪和人后,都有程度不同的神经系统损害,因此有 关人员应加强自身防护。 (一)检验 本病临诊上可分为典型、温和型和亚临诊型(隐性型)。其主要特征是在蹄冠、蹄叉、蹄底等部形成水 疱,继而融合、破溃,病猪行走艰难,严重者卧地不起,蹄壳脱落。有时在鼻端、舌面、乳房上也形成类 似的水疱或烂斑。全身症状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停食,肥育猪显著掉膘。 (二)鉴别诊断 本病与口蹄疫、水疱性口炎和水疱性疹的临诊症状极为相似。但从肉用家畜的易感性来看,除水疱性 疹只感染猪外,口蹄疫和水疱性口炎不仅感染猪,而且牛、羊、马均可感染,这是不同于水疱病的,应注 意区别。 本病的确诊采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IHA)、琼脂扩散试验(AGD)和病毒中和(AN)试验。 (三)卫生处理 确认为本病的患畜,卫生处理同口蹄疫。 八、丹毒丝菌病 丹 毒 丝 菌 病 (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 disease) 是 由 红 斑 丹 毒 丝 菌 (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猪,其他家畜、家禽及一些鸟 类和鱼也可感染。猪感染后称猪丹毒(Swine erysipelas),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也 有的表现为慢性关节炎或心内膜炎。 人的感染主要是病原菌从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也可通过吃肉感染,称类丹毒(Erysipeloid), 以与由链球菌引起的丹毒相区别。 (一)宰前检疫 1.急性败血型 体温升高达 42℃以上,呈稽留热,寒颤,喜卧阴湿地方,食欲废绝,间有呕吐,离群 独卧。发病 1~2d 后,皮肤上出现红斑,其大小不等,形状不同,耳、腹及腿内侧较多见,指压时褪色

2亚急性疹块型特征性症状是在颈、肩、胸、腹、背及四肢等处皮肤上出现方形、菱形、圆形或不 规则形的红色疹块,有的疹块中心部分变浅,边缘部分呈灰紫色。也有的疹块表面中心产生小水瓶,或变 成棕色痂块。有的痂块自然脱落,留下缺毛的疤痕。 3.慢性型四肢关节,特别是腕关节、跗关节常发生浆液性纤维素性关节炎。件发心内膜炎时,听诊 心跳加快、杂音明显。有的病猪皮肤成片坏死或脱落,也有的整个耳壳或尾巴甚至蹄壳全部脱落。 (二)宰后检验 1.意性败血型在耳根、颈部、胸前、腹壁和四肢内侧等处皮肤上,可见有不规则的鲜红色斑块。红 斑可相互融合成片,微隆起于周围正常的皮肤表面。全身淋巴结充血肿胀,切面多汁,呈红色或紫红色。 脾肿大明显,质地柔软,呈樱桃红色,切面外翻,结构模糊不清。肾脏淤血肿大,皮质部可见大小、多少 不等的小点状出血,切面常有肿大出血的肾小球显现。肺充血、水肿。心包积液,心冠脂肪充血发红,心 内外膜点状出血。胃肠黏膜呈急性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变化。 2.亚急性疹块型在皮肤上可见到特征性的疹块,疹块部的皮肤和皮下结缔组织充血并有浆液浸润和 出血变化,或有坏死。有的疹块部分病变发生坏死脱落,留下灰色的疤痕。内脏亦有败血型的病变。 3.慢性型主要病变在心脏二尖瓣上有菜花状赘生物。四肢关节变形肿大或粘连,切开腕关节和跗关 节的肿胀部分,有黄色浆液流出,其中常混有白色絮状物。 (三)鉴别诊断 亚急性疹块型和慢性猪丹毒,一般不难检验。但急性败血型猪丹毒往往与急性败血型猪瘟容易混淆, 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鉴别。 1.皮肤红斑猪瘟为出血性斑点,指压不褪色,尤其是眼结膜或阴道黏膜常见点状出血,这在猪的其 他疾病是少见的。猪丹毒时,皮肤红斑为充血性红斑,指压褪色。 2,淋巴结变化猪瘟病猪的淋巴结出血主要发生于边缘髓质窦并向淋巴结中央的皮质内延伸,由于出 血变化与灰黄色淋巴组织彼此镶嵌,故切面呈大理石样花纹。猪丹毒病猪的淋巴结主要为充血,外观色红, 切面红润多汁,即使出血,其切面呈大理石样花纹者极为少见。 3.肾脏变化猪瘟病猪的肾脏不肿大,颜色变淡,皮质部有出血点(雀卵肾)。猪丹毒病猪的肾脏则 淤血肿大,伴发出血性肾小球肾炎,故皮质切面见红色的肾小球清楚地呈球形突起。 4脾胜变化猪瘟脾脏多不肿大,常有出血性梗死灶。猪丹毒脾脏肿大,通常无梗死灶。 5.皮下脂脑猪丹毒皮下脂肪多呈粉红色,而猪瘟病猪的皮下脂肪多因贫血而呈洁白状态。 慢性猪瘟时经常在回肠末端、言肠和结肠黏膜出现轮层状溃疡。猪丹毒大肠无此病变,但胃底部和十 二指肠黏膜呈现明显的卡他性出血性炎。而猪瘟的胃和小肠黏膜的炎症性变化则较轻微。 另外,猪丹毒与猪肺疫的主要区别,在于猪肺疫时经常发生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咽喉部及其周围组织 呈出血性浆液浸润,脾脏多不肿大。猪丹毒脾脏则显著肿大,肺脏仅呈现充血、水肿和出血 确诊采用病原分离或血清培养凝集试验。 (四)卫生处理 (1)宰前发现急性猪丹毒时,扑杀后销毁。急性猪丹毒病猪的胴体、内脏和血液全部作销毁处理。 (2)其他类型病变轻微者,胴体及内脏高温处理后出厂(场),血液作工业用或销毁,皮张消毒后利 用,脂肪炼制后食用。 6

6 2.亚急性疹块型 特征性症状是在颈、肩、胸、腹、背及四肢等处皮肤上出现方形、菱形、圆形或不 规则形的红色疹块,有的疹块中心部分变浅,边缘部分呈灰紫色。也有的疹块表面中心产生小水疱,或变 成棕色痂块。有的痂块自然脱落,留下缺毛的疤痕。 3.慢性型 四肢关节,特别是腕关节、跗关节常发生浆液性纤维素性关节炎。伴发心内膜炎时,听诊 心跳加快、杂音明显。有的病猪皮肤成片坏死或脱落,也有的整个耳壳或尾巴甚至蹄壳全部脱落。 (二)宰后检验 1.急性败血型 在耳根、颈部、胸前、腹壁和四肢内侧等处皮肤上,可见有不规则的鲜红色斑块。红 斑可相互融合成片,微隆起于周围正常的皮肤表面。全身淋巴结充血肿胀,切面多汁,呈红色或紫红色。 脾肿大明显,质地柔软,呈樱桃红色,切面外翻,结构模糊不清。肾脏淤血肿大,皮质部可见大小、多少 不等的小点状出血,切面常有肿大出血的肾小球显现。肺充血、水肿。心包积液,心冠脂肪充血发红,心 内外膜点状出血。胃肠黏膜呈急性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变化。 2.亚急性疹块型 在皮肤上可见到特征性的疹块,疹块部的皮肤和皮下结缔组织充血并有浆液浸润和 出血变化,或有坏死。有的疹块部分病变发生坏死脱落,留下灰色的疤痕。内脏亦有败血型的病变。 3.慢性型 主要病变在心脏二尖瓣上有菜花状赘生物。四肢关节变形肿大或粘连,切开腕关节和跗关 (三)鉴别诊断 亚急性疹块型和慢性猪丹毒,一般不难检验。但急性败血型猪丹毒往往与急性败血型猪瘟容易混淆, 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鉴别。 1.皮肤红斑 猪瘟为出血性斑点,指压不褪色,尤其是眼结膜或阴道黏膜常见点状出血,这在猪的其 他疾病是少见的。猪丹毒时,皮肤红斑为充血性红斑,指压褪色。 2.淋巴结变化 猪瘟病猪的淋巴结出血主要发生于边缘髓质窦并向淋巴结中央的皮质内延伸,由于出 血变化与灰黄色淋巴组织彼此镶嵌,故切面呈大理石样花纹。猪丹毒病猪的淋巴结主要为充血,外观色红, 3.肾脏变化 猪瘟病猪的肾脏不肿大,颜色变淡,皮质部有出血点(雀卵肾)。猪丹毒病猪的肾脏则 淤血肿大,伴发出血性肾小球肾炎,故皮质切面见红色的肾小球清楚地呈球形突起。 4.脾脏变化 猪瘟脾脏多不肿大,常有出血性梗死灶。猪丹毒脾脏肿大,通常无梗死灶。 5.皮下脂肪 猪丹毒皮下脂肪多呈粉红色,而猪瘟病猪的皮下脂肪多因贫血而呈洁白状态。 慢性猪瘟时经常在回肠末端、盲肠和结肠黏膜出现轮层状溃疡。猪丹毒大肠无此病变,但胃底部和十 二指肠黏膜呈现明显的卡他性出血性炎。而猪瘟的胃和小肠黏膜的炎症性变化则较轻微。 另外,猪丹毒与猪肺疫的主要区别,在于猪肺疫时经常发生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咽喉部及其周围组织 呈出血性浆液浸润,脾脏多不肿大。猪丹毒脾脏则显著肿大,肺脏仅呈现充血、水肿和出血。 确诊采用病原分离或血清培养凝集试验。 (四)卫生处理 (1)宰前发现急性猪丹毒时,扑杀后销毁。急性猪丹毒病猪的胴体、内脏和血液全部作销毁处理。 (2)其他类型病变轻微者,胴体及内脏高温处理后出厂(场),血液作工业用或销毁,皮张消毒后利 用,脂肪炼制后食用

(3)病愈的丹毒猪,皮肤上仅见灰黑色痕迹,皮下无病变者,可将患部割除,其余部分高温处理后 出厂(场)。 九、沙门氏菌病 沙门氏茵病(Salmonel1osis)是由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中的细菌引起的人畜多种疾病的总称。 本病对幼畜禽有较大危害性,常表现为败血症或胃肠炎。某些菌型能在动物和人类之间交叉感染,并且是 引起人类食物中毒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本病在公共卫生上具有重要意义。 (一)宰前检疫 1.猪:猪沙门氏菌病又称猪副伤寒。急性病例多为败血型,病猪发热、呆纯和虚弱,有时四肢内收, 葡匐在地,耳朵、腹部和股内侧皮肤先呈朱红色,后为蓝红色。慢性病例多表现为肠炎,长期腹泻,粪便 呈糊状,恶臭,粪内混有白色肠黏膜小片或有纤维素性渗出物,病猪瘦弱,贫血。 2.牛:犊牛主要表现为胃肠炎、关节炎或肺炎,又称犊牛副伤寒。成年牛多为慢性感染或带菌者,妊 娠母牛可发生流产。成年牛患急性败血症时,常表现体温升高,精神菱顿,食欲废绝,随后发生腹泻,排 出恶臭并含有黏液、血液及假膜的粪便。 3.羊:其表现与猪、牛沙门氏茵病相似,母羊可发生流产。 4.马:主要表现为孕马流产和幼驹发生败血症、关节炎、肠炎及支气管肺炎,公马表现为率丸炎或前 胸、阴囊、关节脓肿。 5.兔:除了个别以败血症突然死亡外,一般常出现腹泻和体温升高,母兔从阴道流出脓样分泌物,孕 兔则可能流产。 6.禽:禽沙门氏菌病分为禽制伤寒、禽伤寒和鸡白痢三种. (1)禽副伤寒(Avian paratyphoid)):急性者多见于幼贪和鸭,表现精神沉郁,嗜眠,怕冷,头和 翅膀下垂,羽毛松乱。常挤在较暖和的地方,不愿行走,食欲消失,口渴多饮。病雏下掬,常排水样稀便, 肛门周围常被粪便污染。呼吸困难,有时见痉李性癲痫,头向后倾,病雏常在1~2内死亡。病鸭常突然 跃倒死亡,俗称“鸭猝倒病”。慢性者主婴表现为禽体极度消瘦和血痢,发生眼结膜炎和鼻炎,有时抽搐、 转圈、轻瘫甚至麻痹,有的关节肿大而跛行。 (2)禽伤寒(Avian typhoid):病禽精神沉郁,无力,体温高达43~44℃,食欲减退,呼吸加快, 极度口渴,冠、肉髯、皮肤及可视黏膜贫血,眼结膜黄染,下痢,排出的粪便呈橙黄色粥状。 (3)鸡白痢(Pu1 lorosis:鸡白痢分急性与慢性。屠宰场中多见慢性病禽,外表一般无明显症状 宰前很难发现。有的可能出现肉髯苍白、精神萎顿、腹部下垂等症状。 (二)宰后检验 1.猪:急性病例多为败血症病变,耳根、胸前和腹下皮肤呈青紫色或有紫红色斑点,全身浆膜有点状 出血,胃肠道卡他性炎症。慢性病例可见胴体脱水、消瘦,肠道病变为局灶性或弥漫性纤维素性坏死性炎 症,病变多集中在回肠和大肠部,脾脏肿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灰红色,呈髓样肿胀。 2.牛:急性型主要是出血性胃肠炎变化,成年牛胃肠黏膜潮红,常杂有出血或盖有假膜,脾脏高度肿 大而柔软,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可见点状出血。慢性型者主要病变是肺脏呈卡他性化脓性肺炎,肝脏 有副伤寒结节散布,有的跗关节及肘关节也有炎症变化。 3.羊:主要见出血性卡他性胃肠炎变化

7 (3)病愈的丹毒猪,皮肤上仅见灰黑色痕迹,皮下无病变者,可将患部割除,其余部分高温处理后 出厂(场)。 九、沙门氏菌病 沙门氏菌病(Salmonellosis)是由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中的细菌引起的人畜多种疾病的总称。 本病对幼畜禽有较大危害性,常表现为败血症或胃肠炎。某些菌型能在动物和人类之间交叉感染,并且是 引起人类食物中毒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本病在公共卫生上具有重要意义。 (一)宰前检疫 1.猪:猪沙门氏菌病又称猪副伤寒。急性病例多为败血型,病猪发热、呆钝和虚弱,有时四肢内收, 葡匐在地,耳朵、腹部和股内侧皮肤先呈朱红色,后为蓝红色。慢性病例多表现为肠炎,长期腹泻,粪便 呈糊状,恶臭,粪内混有白色肠黏膜小片或有纤维素性渗出物,病猪瘦弱,贫血。 2.牛:犊牛主要表现为胃肠炎、关节炎或肺炎,又称犊牛副伤寒。成年牛多为慢性感染或带菌者,妊 娠母牛可发生流产。成年牛患急性败血症时,常表现体温升高,精神萎顿,食欲废绝,随后发生腹泻,排 出恶臭并含有黏液、血液及假膜的粪便。 3.羊:其表现与猪、牛沙门氏菌病相似,母羊可发生流产。 4.马:主要表现为孕马流产和幼驹发生败血症、关节炎、肠炎及支气管肺炎,公马表现为睾丸炎或前 胸、阴囊、关节脓肿。 5.兔:除了个别以败血症突然死亡外,一般常出现腹泻和体温升高,母兔从阴道流出脓样分泌物,孕 兔则可能流产。 6.禽:禽沙门氏菌病分为禽副伤寒、禽伤寒和鸡白痢三种。 (1)禽副伤寒(Avian paratyphoid):急性者多见于幼禽和鸭,表现精神沉郁,嗜眠,怕冷,头和 翅膀下垂,羽毛松乱。常挤在较暖和的地方,不愿行走,食欲消失,口渴多饮。病雏下痢,常排水样稀便, 肛门周围常被粪便污染。呼吸困难,有时见痉挛性癫痫,头向后倾,病雏常在 1~2d 内死亡。病鸭常突然 跌倒死亡,俗称“鸭猝倒病”。慢性者主要表现为禽体极度消瘦和血痢,发生眼结膜炎和鼻炎,有时抽搐、 转圈、轻瘫甚至麻痹,有的关节肿大而跛行。 (2)禽伤寒(Avian typhoid):病禽精神沉郁,无力,体温高达 43~44℃,食欲减退,呼吸加快, 极度口渴,冠、肉髯、皮肤及可视黏膜贫血,眼结膜黄染,下痢,排出的粪便呈橙黄色粥状。 (3)鸡白痢(Pullorosis):鸡白痢分急性与慢性。屠宰场中多见慢性病禽,外表一般无明显症状, 宰前很难发现。有的可能出现肉髯苍白、精神萎顿、腹部下垂等症状。 (二)宰后检验 1.猪:急性病例多为败血症病变,耳根、胸前和腹下皮肤呈青紫色或有紫红色斑点,全身浆膜有点状 出血,胃肠道卡他性炎症。慢性病例可见胴体脱水、消瘦,肠道病变为局灶性或弥漫性纤维素性坏死性炎 症,病变多集中在回肠和大肠部,脾脏肿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灰红色,呈髓样肿胀。 2.牛:急性型主要是出血性胃肠炎变化,成年牛胃肠黏膜潮红,常杂有出血或盖有假膜,脾脏高度肿 大而柔软,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可见点状出血。慢性型者主要病变是肺脏呈卡他性化脓性肺炎,肝脏 有副伤寒结节散布,有的跗关节及肘关节也有炎症变化。 3.羊:主要见出血性卡他性胃肠炎变化

4.马:成年马或大马驹肝脏肿大变黄,小肠黏膜发炎增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心肌变性,有的发生 脓肿性肺炎。 5.兔:急性败血型者内脏器官充血和出血,胸腹腔内有多量浆液或纤维蛋白性渗出物。慢性型者肝脏 有散在性或弥漫性针尖大坏死病灶。脾脏充血肿大。部分肠道黏膜充血和出血,黏膜下层水肿,肠集合淋 巴滤泡有灶性坏死或溃疡,表面有淡黄色凝乳状附着物。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子宫肿大,壁增厚,黏膜上 覆盖一层淡黄色纤维蛋白性渗出物并有溃疡。未流产的胎儿发有不全或木乃伊化。 6 (1)禽副伤寒:急性型病禽可发现小肠黏膜出血性卡他性炎症,孤立淋巴小结和集合淋巴小结肿大, 有时大肠黏膜出血,言肠有渍疡与坏死病灶。肝极度肿大,呈粘土色,充血,质地脆弱,在鸭的肝脏中常 发现针尖大小的坏死灶。胆囊肿大并失去弹性,充满胆汁与黏液混合物,黏膜充血。侵性副伤寒病禽极度 消搜,肠黏膜坏死,有卡他性或纤维素性肺炎,卵胞变形,输卵管发炎,有时继发腹膜炎。 (2)高伤寒:病贪皮肤苍白,肝和脾显著肿大,充血变红。慢性型者肿大的肝脏呈淡绿棕色或古铜 色,肝的切面散布着灰白色小环死点。胆囊胀大,胆汁擦积。心包积水,心脏扩张,心肌苍白,有坏死小 点。肾脏肿大,常有黄色斑点。母鸡卵泡出血、变形,常由于卵泡破裂而引起腹膜炎。肠道有程度不同的 出血性卡他性炎症,内容物黏稠,并含大量胆汁。通常以小肠病变较严重。 (3)鸡白痢:主要表现为卵巢的病理变化,卵巢的卵泡变性、变形,包膜增厚,有的卵泡掉入腹腔 中,引起腹腔器官发生粘连。成年公鸡常发生睾丸炎、附睾炎和输精管炎,或睾丸萎缩,输精管扩大。病 鸡常伴有心包炎,心包积液。肝脏肿大、质地脆弱,并常发生肝破裂和内出血。 确诊应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血清学鉴定。 (三)卫生处理 (1)血液及内脏作工业用或销毁。 (2)嗣体无病变或病变轻微时,高温处理后出厂(场)。 (3)肌肉有显著病变时,作工业用或销毁。 第二节其他传染病的检验与处理 家合特有的传染病,一般不会传染给人,但可造成家高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而且可继发感染致病菌 或中毒性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并可促进食品腐败变质和人的食物中毒。 一、猪瘟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又称猪霍乱(Hog cholera),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7 ine fiver vus)引起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以高热稽留、出血、脾梗死和致死率高为特征。猪瘟病毒对人虽 无致病性,但在发生猪瘟时常有沙门氏菌及巴氏杆菌继发感染,成为人类细茵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之一。 (一)宰前检疫 1.最急性型:表现急性败血病症状。病猪突然发病,高热稽留,皮肤和黏膜发细,有出血点。 2.意性型:病猪精神高度沉郁,体温升高至41℃以上,食欲减退或不食,寒战,背拱起,后肢乏力 步态蹒跚,重者可见全身性痉李现象。两眼无神,眼结膜潮红,口腔黏膜发绀或苍白。在耳、鼻、腹下、 股内侧、会阴等处可见出血斑点,先便秘,后腹泻。公猪包皮内积有恶臭尿液。 8

8 4.马:成年马或大马驹肝脏肿大变黄,小肠黏膜发炎增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心肌变性,有的发生 脓肿性肺炎。 5.兔:急性败血型者内脏器官充血和出血,胸腹腔内有多量浆液或纤维蛋白性渗出物。慢性型者肝脏 有散在性或弥漫性针尖大坏死病灶。脾脏充血肿大。部分肠道黏膜充血和出血,黏膜下层水肿,肠集合淋 巴滤泡有灶性坏死或溃疡,表面有淡黄色凝乳状附着物。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子宫肿大,壁增厚,黏膜上 6.禽 (1)禽副伤寒:急性型病禽可发现小肠黏膜出血性卡他性炎症,孤立淋巴小结和集合淋巴小结肿大, 有时大肠黏膜出血,盲肠有溃疡与坏死病灶。肝极度肿大,呈粘土色,充血,质地脆弱,在鸭的肝脏中常 发现针尖大小的坏死灶。胆囊肿大并失去弹性,充满胆汁与黏液混合物,黏膜充血。慢性副伤寒病禽极度 消瘦,肠黏膜坏死,有卡他性或纤维素性肺炎,卵胞变形,输卵管发炎,有时继发腹膜炎。 (2)禽伤寒:病禽皮肤苍白,肝和脾显著肿大,充血变红。慢性型者肿大的肝脏呈淡绿棕色或古铜 色,肝的切面散布着灰白色小坏死点。胆囊胀大,胆汁瘀积。心包积水,心脏扩张,心肌苍白,有坏死小 点。肾脏肿大,常有黄色斑点。母鸡卵泡出血、变形,常由于卵泡破裂而引起腹膜炎。肠道有程度不同的 出血性卡他性炎症,内容物黏稠,并含大量胆汁。通常以小肠病变较严重。 (3)鸡白痢:主要表现为卵巢的病理变化,卵巢的卵泡变性、变形,包膜增厚,有的卵泡掉入腹腔 中,引起腹腔器官发生粘连。成年公鸡常发生睾丸炎、附睾炎和输精管炎,或睾丸萎缩,输精管扩大。病 鸡常伴有心包炎,心包积液。肝脏肿大、质地脆弱,并常发生肝破裂和内出血。 确诊应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血清学鉴定。 (三)卫生处理 (1)血液及内脏作工业用或销毁。 (2)胴体无病变或病变轻微时,高温处理后出厂(场)。 (3)肌肉有显著病变时,作工业用或销毁。 第二节 其他 家畜特有的传染病,一般不会传染给人,但可造成家畜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而且可继发感染致病菌 或中毒性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并可促进食品腐败变质和人的食物中毒。 一、猪瘟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又称猪霍乱(Hog cholera),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iver virus)引起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以高热稽留、出血、脾梗死和致死率高为特征。猪瘟病毒对人虽 无致病性,但在发生猪瘟时常有沙门氏菌及巴氏杆菌继发感染,成为人类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之一。 (一)宰前检疫 1.最急性型:表现急性败血病症状。病猪突然发病,高热稽留,皮肤和黏膜发绀,有出血点。 2.急性型:病猪精神高度沉郁,体温升高至 41℃以上,食欲减退或不食,寒战,背拱起,后肢乏力, 步态蹒跚,重者可见全身性痉挛现象。两眼无神,眼结膜潮红,口腔黏膜发绀或苍白。在耳、鼻、腹下、 股内侧、会阴等处可见出血斑点,先便秘,后腹泻。公猪包皮内积有恶臭尿液

3。亚急性型:与急性型表现相似,体温升高,扁桃体、舌、唇及齿龈可见到溃疡。身体多处皮肤可 见有出血点。常并发肺炎和肠炎。 4慢性型:病猪消瘦,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腹下、四肢和股部皮肤有出血点或紫斑。扁桃体肿大, 有时出现渍疡。 (二)宰后检验 1,最意性型:可视黏膜、浆膜和内脏有少量出血斑点,但无特征性病变。 2.意性型:全身皮肤特别是颈部、腹部、股内侧、四肢等处皮肤,有暗红或紫红的小点出血或融合成 出血斑。心脏、喉头、膀胱有小出血点。全身大部分淋巴结肿胀、水肿和出血,常常为外周或弥散性出血, 使之呈现大理石样。脾脏不肿大,表面有点状出血或边缘有楔状梗死。肾脏色泽变淡,上有暗红色小出血 点。胃肠黏膜潮红,上面散布许多小出血点。 3.亚意性和慢性型:病变主要见于肺和大肠。亚急性者肺的切面呈暗红色,质地致密,间质可见水肿、 出血,局部肺表面有红色网纹。慢性者肺脏表面有黄色纤维素,间质增厚,呈大理石样。肺脏、心包和胸 膜常发生粘连。大肠病变主要见于结肠、回肠及回盲瓣处黏膜上有轮层状溃疡。 (三)鉴别诊断 本病应注意与猪丹毒、猪肺疫、猪弓形虫病和猪副伤寒相鉴别。 本病的确诊可应用兔体交叉免疫试验、免疫酶染色试验、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LIS猪瘟单抗等。 (四)卫生处理 宰前检疫发现猪瘟时,病猪和同群猪扑杀和销毁,宰后检验确诊为猪瘟病猪的整个胴体及副产品,均 作销毁处理。 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 合征病毒(PRS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名猪流行性流产和呼吸综合症、猪蓝耳病、猪不 有和呼吸综合症、神秘猪病、蓝色流产病等。主要表现为不同年龄猪厌食、发热,怀孕母猪流产、死产、 产木乃伊胎、弱仔,伴有呼吸道症状,有的猪耳尖等末梢部位发绀。 (一)宰前检疫 本病在临诊上的表现差异较大,不同年龄和性别的病猪症状如下。 1.母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呼吸困难。有1%一2%感染猪的四肢及两耳发组,有的部位带有蓝色 所以英国称“蓝耳病”。少数病猪体温升高,不孕,早产、后期流产、死胎,死亡的胎儿多呈木乃伊娩出。 有些病例出现无乳症状。感染母猪在流产或早产后可重新配种怀孕。 2.公猪: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咳嗽,精液质量明显下降或不育。 3。仔猪:体质衰弱,肌肉震颤,共济失调,大部分新生仔猪头部水肿,出现凸形头。有些仔猪出现气 瑞或两耳发绀。 4.青年猪:表现温和,仅出现轻微的呼吸困难。 荷兰提出了3个临诊指标,即死产至少占产仔数的20%,至少有8%的母猪流产,断奶前死亡至少占哺 乳仔猪的26%。只要3个指标中符合2个,就可怀疑本病。 (二)宰后检验

9 3.亚急性型 :与急性型表现相似,体温升高,扁桃体、舌、唇及齿龈可见到溃疡。身体多处皮肤可 见有出血点。常并发肺炎和肠炎。 4.慢性型: 病猪消瘦,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腹下、四肢和股部皮肤有出血点或紫斑。扁桃体肿大, 有时出现溃疡。 (二)宰后检验 1.最急性型:可视黏膜、浆膜和内脏有少量出血斑点,但无特征性病变。 2.急性型:全身皮肤特别是颈部、腹部、股内侧、四肢等处皮肤,有暗红或紫红的小点出血或融合成 出血斑。心脏、喉头、膀胱有小出血点。全身大部分淋巴结肿胀、水肿和出血,常常为外周或弥散性出血, 使之呈现大理石样。脾脏不肿大,表面有点状出血或边缘有楔状梗死。肾脏色泽变淡,上有暗红色小出血 点。胃肠黏膜潮红,上面散布许多小出血点。 3.亚急性和慢性型:病变主要见于肺和大肠。亚急性者肺的切面呈暗红色,质地致密,间质可见水肿、 出血,局部肺表面有红色网纹。慢性者肺脏表面有黄色纤维素,间质增厚,呈大理石样。肺脏、心包和胸 膜常发生粘连。大肠病变主要见于结肠、回肠及回盲瓣处黏膜上有轮层状溃疡。 (三)鉴别诊断 本病应注意与猪丹毒、猪肺疫、猪弓形虫病和猪副伤寒相鉴别。 本病的确诊可应用兔体交叉免疫试验、免疫酶染色试验、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ELISA 猪瘟单抗等。 (四)卫生处理 宰前检疫发现猪瘟时,病猪和同群猪扑杀和销毁,宰后检验确诊为猪瘟病猪的整个胴体及副产品,均 作销毁处理。 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 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名猪流行性流产和呼吸综合症、猪蓝耳病、猪不 育和呼吸综合症、神秘猪病、蓝色流产病等。主要表现为不同年龄猪厌食、发热,怀孕母猪流产、死产、 产木乃伊胎、弱仔,伴有呼吸道症状,有的猪耳尖等末梢部位发绀。 (一)宰前检疫 本病在临诊上的表现差异较大,不同年龄和性别的病猪症状如下。 1.母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呼吸困难。有 1%~2%感染猪的四肢及两耳发绀,有的部位带有蓝色, 所以英国称“蓝耳病”。少数病猪体温升高,不孕,早产、后期流产、死胎,死亡的胎儿多呈木乃伊娩出。 有些病例出现无乳症状。感染母猪在流产或早产后可重新配种怀孕。 2.公猪: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咳嗽,精液质量明显下降或不育。 3.仔猪: 体质衰弱,肌肉震颤,共济失调,大部分新生仔猪头部水肿,出现凸形头。有些仔猪出现气 喘或两耳发绀。 4.青年猪:表现温和,仅出现轻微的呼吸困难。 荷兰提出了 3 个临诊指标,即死产至少占产仔数的 20%,至少有 8%的母猪流产,断奶前死亡至少占哺 乳仔猪的 26%。只要 3 个指标中符合 2 (二)宰后检验

可见病猪肺脏呈暗红色、肿大。腹膜和肾脏周围脂肪、肠系膜淋巴结、皮下脂肪出现水肿,胸水、心 外膜液、腹水量增大,耐过猪多发生浆膜炎、关节炎、脑膜炎等。 镜检可见鼻黏膜上皮细胞变性,纤毛上皮脱落,细胞胀圆,支气管上皮细胞水样变性。肺部表现间质 性肺炎和卡他性肺炎。肺泡间隔细胞增生,嗜中性细胞浸润。 确诊多用免疫过氧化酶单层细胞试验(PWA)、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间接ELISA和血清中和试验 等血清学方法。 (三)卫生处理 (1)病变明显的,胴体和内脏作工业用或销毁。 (2)雨体和内脏高温处理后出厂(场)。 三、副结核病 副结核病(Paratuberculosis))又名刷结核性肠炎,是由刷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主要发生于牛的一种慢 性消化道传染病。本病的显著特征是顽固性腹泻和逐渐消瘦,肠黏膜增厚并形成皱襞。 (一)宰前检疫 本病的主要症状是持续性下,体温无明显变化。潜伏期长短不一,由数月到2年以上,是典型的慢 性传染病。病初无可见症状,只有用变态反应才能检出。以后在不良条件下,如饲养管理不良、母畜分娩 以及高泌乳量等因素,均可促使症状逐渐明显。开始为间歇性腹泻,逐渐变为经常性的顾固腹泻,粪使稀 薄,混杂气泡和黏液,具恶臭。此时病牛食欲减退,精神不振,逐渐消瘦,贫血,后臀部仿佛被削成尖, 形成“狭尻”,泌乳减少,最后停止。同时于身体各部出现水肿,尤其是下颌及胸垂部更为明显,最后衰 竭而死亡 (二)宰后检验 病畜雨体极度消瘦。病变主要局限于肠道,肠的特异性病变出现于空肠后段、回肠末端及回盲瓣区域。 肠的典型病变是肠黏膜显著肥厚,一般可达正常的2~3倍,最严重部分可达10倍以上,形成明显的横向 行的脑回状皱帮,表面多见有充血和出血。有的黏膜表面呈天鹅绒样,很少见有坏死,也无干酪样钙化灶。 肠段的淋巴结常肿大、苍白和切面多汁。淋巴管粗大呈绳索状,这是诊断本病又一特征性病变。 本病的确诊有赖于细菌学检查、变态反应和血清学试验。 (三)卫生处理 (1)若胴体消瘦,将洞体、内脏化制或销毁。 (2)若朋体不消瘦,将消化道和肠系膜化制或销毁,胴体应高温处理。 四、兔病毒性出血症 兔病毒性出血症(Rabbit viral haemorrhagic disease)或称兔出血症,又名兔瘟,是由未分类的兔出血 症病毒(RHDV)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常呈暴发性流行,发病率及致死率极高。 (一)宰前检疫 1最怎性型:多发生在流行初期。患兔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死后从鼻孔流出带泡沫样血液。一般 在感染后10~12h,体温升高到41℃,稽留经6~8别而死。 2.意性型:病兔体温升高达41℃以上,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废绝,口渴。呼吸迫促,抽搐而死。有 10

10 可见病猪肺脏呈暗红色、肿大。腹膜和肾脏周围脂肪、肠系膜淋巴结、皮下脂肪出现水肿,胸水、心 镜检可见鼻黏膜上皮细胞变性,纤毛上皮脱落,细胞胀圆,支气管上皮细胞水样变性。肺部表现间质 确诊多用免疫过氧化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间接 ELISA 和血清中和试验 (三)卫生处理 (1)病变明显的,胴体和内脏作工业用或销毁。 (2)胴体和内脏高温处理后出厂(场)。 三、副结核病 副结核病(Paratuberculosis)又名副结核性肠炎,是由副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主要发生于牛的一种慢 性消化道传染病。本病的显著特征是顽固性腹泻和逐渐消瘦,肠黏膜增厚并形成皱襞。 (一)宰前检疫 本病的主要症状是持续性下痢,体温无明显变化。潜伏期长短不一,由数月到 2 年以上,是典型的慢 性传染病。病初无可见症状,只有用变态反应才能检出。以后在不良条件下,如饲养管理不良、母畜分娩 以及高泌乳量等因素,均可促使症状逐渐明显。开始为间歇性腹泻,逐渐变为经常性的顽固腹泻,粪便稀 薄,混杂气泡和黏液,具恶臭。此时病牛食欲减退,精神不振,逐渐消瘦,贫血,后臀部仿佛被削成尖, 形成“狭尻”,泌乳减少,最后停止。同时于身体各部出现水肿,尤其是下颌及胸垂部更为明显,最后衰 竭而死亡。 (二)宰后检验 病畜胴体极度消瘦。病变主要局限于肠道,肠的特异性病变出现于空肠后段、回肠末端及回盲瓣区域。 肠的典型病变是肠黏膜显著肥厚,一般可达正常的 2~3 倍,最严重部分可达 10 倍以上,形成明显的横向 行的脑回状皱褶,表面多见有充血和出血。有的黏膜表面呈天鹅绒样,很少见有坏死,也无干酪样钙化灶。 肠段的淋巴结常肿大、苍白和切面多汁。淋巴管粗大呈绳索状,这是诊断本病又一特征性病变。 本病的确诊有赖于细菌学检查、变态反应和血清学试验。 (三)卫生处理 (1)若胴体消瘦,将胴体、内脏化制或销毁。 (2)若胴体不消瘦,将消化道和肠系膜化制或销毁,胴体应高温处理。 四、兔病毒性出血症 兔病毒性出血症(Rabbit viral haemorrhagic disease)或称兔出血症,又名兔瘟,是由未分类的兔出血 症病毒(RHDV)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常呈暴发性流行,发病率及致死率极高。 (一)宰前检疫 1.最急性型:多发生在流行初期。患兔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死后从鼻孔流出带泡沫样血液。一般 在感染后 10~12h,体温升高到 41℃,稽留经 6~8h 而死。 2.急性型:病兔体温升高达 41℃以上,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废绝,口渴。呼吸迫促,抽搐而死。有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3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