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广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中国财税史》课程教学大纲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9,文件大小:50.5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中国财税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30192 课程名称:中国财税史 英文名称:The Fiscal History of China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选修课 学时:32学时 学 分:2分 适用对象:本科大三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财政学、财政管理、中国税制、政府预算管理 二、课程简介 中国财税史(The Fiscal History of China)是一门研究中国财政分配活动发展演变 的历史脉络及其内在规律,并认识中国财政发展总体趋势的课程,为当代我国正在进 行的财政体制改苹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该课程是高等学校财政学、税收学专业本 科生的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内容上以中国历史上典型财政制度改 革的背景、内容、意义、局限性及不同时期财政制度间的演进逻辑为主线展开,体现 中国财政从萌芽到财政收、支、管等制度框架体系的形成,再到财税制度向近代化转 型、现代化尝试及新中国成立后现代财税制度全面构建的过程。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上、 中、下三篇,共计九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财税制度从哪里来,其发展演变的社会政治 经济、文化等背景原因及社会经济效应,从而了解财政制度、财政状况与经济发展水 平、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总结财政发展规律及实践 经验教训,进一步深刻理解中国财政发展趋势和提升财政学理论水平,初步具备运用 财政学理论分析历史与现实中的财政问题和财政现象的能力。 The Fiscal History of China is a course to study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nd internal rule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China's financial distribution activities,and to understand the overall trend of China's financial development.This course is a professional elective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finance and tax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is course enables students to master the social,political,economic and

1 《中国财税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30192 课程名称:中国财税史 英文名称:The Fiscal History of China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选修课 学 时:32 学时 学 分:2 分 适用对象: 本科大三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财政学、财政管理、中国税制、政府预算管理 二、课程简介 中国财税史(The Fiscal History of China)是一门研究中国财政分配活动发展演变 的历史脉络及其内在规律,并认识中国财政发展总体趋势的课程,为当代我国正在进 行的财政体制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该课程是高等学校财政学、税收学专业本 科生的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内容上以中国历史上典型财政制度改 革的背景、内容、意义、局限性及不同时期财政制度间的演进逻辑为主线展开,体现 中国财政从萌芽到财政收、支、管等制度框架体系的形成,再到财税制度向近代化转 型、现代化尝试及新中国成立后现代财税制度全面构建的过程。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上、 中、下三篇,共计九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财税制度从哪里来,其发展演变的社会政治、 经济、文化等背景原因及社会经济效应,从而了解财政制度、财政状况与经济发展水 平、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总结财政发展规律及实践 经验教训,进一步深刻理解中国财政发展趋势和提升财政学理论水平,初步具备运用 财政学理论分析历史与现实中的财政问题和财政现象的能力。 The Fiscal History of China is a course to study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nd internal rule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China's financial distribution activities, and to understand the overall trend of China's financial development. This course is a professional elective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finance and tax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course enables students to master the social,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China's fiscal and taxation system and its social and economic effects.And the financial system,financial situation,to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social structure.political system,cultural tradition among the mutual relationship,and through the summary of the law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lessons,to further deeply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finance and improve the theoretical level of public finance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被列为财政学专业本科生选修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实现四 个目标: 第一,堂握中围财政制度发展的历程、特点、规律等较为专业的知识,了解财政 制度演变的内在历史逻辑、思想逻辑、制度逻辑和现实逻辑,熟悉现实改革动态及未 来趋势。学习中国财税制度从萌芽、发展、近代、现代转型的发展历程,掌握农业赋 税、徭役、工商税收、非税收入、财政支出、财政管理等典型性财政制度所体现的特 点、基本规律和重大成就,具备较为系统的中国财税史专业知识框架,明晰我国财政 税收制度发展的趋势。 第二,具备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良好的思想品德。课程主要介绍中国历史长河中的 经典财政改革及相关领域的发展成就,并将拥有经邦济世之学的改革家故事等融入教 学中,讲好中国财政故事,并由此切实开展课程思政。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 培养经世济民、治理国家、服务社会、天下为公的家国情怀,有责任担当、敢于作为、 不畏时艰的勇毅精神,具备严谨细致、诚实守信、廉洁自律、文明服务的职业道德素 质,成为有公共意识、法治意识、创新能力、国际视野,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人生观,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第三,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课程注重将知识学习与研究 能力相结合,帮助学生学习中外经典治国理财制度及相关重要文献,学习如何选题, 了解财政史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夯实研究基础,并运用所学的经济学、财政学、公 共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等研究方法,开展与课程相关的问题 研究。 第四,且各从事相关实务工作和解决复杂现实问颗的能力。课程注重理论与实我 相结合,鼓励学生通过资料收集、实习实训、实地调研等途径了解财税领域重点难点 问题的渊源及原因,并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和研讨,为日后从事相关管理工作 和解决复杂现实问题奠定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导论

2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China's fiscal and taxation system and its social and economic effects. And the financial system, financial situation, to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ocial structure, political system, cultural tradition among the mutual relationship, and through the summary of the law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lessons, to further deeply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finance and improve the theoretical level of public finance.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被列为财政学专业本科生选修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实现四 个目标: 第一,掌握中国财政制度发展的历程、特点、规律等较为专业的知识,了解财政 制度演变的内在历史逻辑、思想逻辑、制度逻辑和现实逻辑,熟悉现实改革动态及未 来趋势。学习中国财税制度从萌芽、发展、近代、现代转型的发展历程,掌握农业赋 税、徭役、工商税收、非税收入、财政支出、财政管理等典型性财政制度所体现的特 点、基本规律和重大成就,具备较为系统的中国财税史专业知识框架,明晰我国财政 税收制度发展的趋势。 第二,具备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良好的思想品德。课程主要介绍中国历史长河中的 经典财政改革及相关领域的发展成就,并将拥有经邦济世之学的改革家故事等融入教 学中,讲好中国财政故事,并由此切实开展课程思政。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 培养经世济民、治理国家、服务社会、天下为公的家国情怀,有责任担当、敢于作为、 不畏时艰的勇毅精神,具备严谨细致、诚实守信、廉洁自律、文明服务的职业道德素 质,成为有公共意识、法治意识、创新能力、国际视野,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人生观,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第三,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课程注重将知识学习与研究 能力相结合,帮助学生学习中外经典治国理财制度及相关重要文献,学习如何选题, 了解财政史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夯实研究基础,并运用所学的经济学、财政学、公 共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等研究方法,开展与课程相关的问题 研究。 第四,具备从事相关实务工作和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能力。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 相结合,鼓励学生通过资料收集、实习实训、实地调研等途径了解财税领域重点难点 问题的渊源及原因,并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和研讨,为日后从事相关管理工作 和解决复杂现实问题奠定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 导论

1.教学目标 (1)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 (2)学史增信,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3)树立为民理财、为国理政的公共意识。 (4)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为党和国家的奉献精神。 2.思政元素 (1)财政的阶级性 (2)预知大道,必先知史 (3)财税文化传承 (4)历史责任担当 3.教学内容 (1)财政产生的条件、目的和本质。 (2)财政史与财政学的关系。 (3)古代财政与现代财政的区别 (4)《中国财政史》的研究对象。 (5)学习《中国财政史》的意义及方法。 本章思考题: (1)从历史发展进程中把握中国财政产生的条件、目的和本质 (2)财政史和财政学的关系。 (3)分析学习中国财政史对当今治国理政的意义。 (二)中国财税的起源与初期形态 1.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财政的起源,使学生深层次理解财政是为了满足公共需要而由 国家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的活动,从中把握财政的本质。 (2)把握中国财政的起源、会计的起源、财政预算、财政稽查和监督等产生 的雏形,领会财税制度在国家发展和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 (3)理解财税管理在西周的发展演变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4)引导学习阅读《周礼》体现的财税思想,加强学生对我国财税制度历史 和传统财税文化的认同,提升学生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财税文化的文化素养】 2.思政元素 (1)财政本质 (2)科学研究精神 (3)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的优秀财税文化 (4)财税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 3.教学内容 3

3 1. 教学目标 (1)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 (2)学史增信,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3)树立为民理财、为国理政的公共意识。 (4)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为党和国家的奉献精神。 2. 思政元素 (1)财政的阶级性 (2)预知大道,必先知史 (3)财税文化传承 (4)历史责任担当 3. 教学内容 (1)财政产生的条件、目的和本质。 (2)财政史与财政学的关系。 (3)古代财政与现代财政的区别。 (4)《中国财政史》的研究对象。 (5)学习《中国财政史》的意义及方法。 本章思考题: (1)从历史发展进程中把握中国财政产生的条件、目的和本质。 (2)财政史和财政学的关系。 (3)分析学习中国财政史对当今治国理政的意义。 (二)中国财税的起源与初期形态 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财政的起源,使学生深层次理解财政是为了满足公共需要而由 国家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的活动,从中把握财政的本质。 (2)把握中国财政的起源、会计的起源、财政预算、财政稽查和监督等产生 的雏形,领会财税制度在国家发展和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 (3)理解财税管理在西周的发展演变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4)引导学习阅读《周礼》体现的财税思想,加强学生对我国财税制度历史 和传统财税文化的认同,提升学生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财税文化的文化素养。 2. 思政元素 (1)财政本质 (2)科学研究精神 (3)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的优秀财税文化 (4)财税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 3. 教学内容

(1)了解国家产生初期国家与财政的关系。 (2)了解中国财税的起源 (3)掌握夏、商、西周时期的财税形态。 (4)梳理总结夏、商、西周时期的税收制度和财税管理特点。 本章思考题 (1)基于财政史料,讲解国家初期的财政收支结构。 (2)从中国财政历史发展进程中探讨中国财税的起源。 (3)讲解夏、商、西周时期的财税形态。 (4)梳理总结夏、商、西周时期的税收制度和财税管理特点。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财税改革 1.教学目标 (1)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租向税、对土地征税向对人头课税的转变。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钻研的科学精神 (3)财税改革之路艰难曲折。 (4)培养学生大无畏的精神和勇于改革旧制度的壮志 2.思政元素 (1)财税改革的历史借鉴和启示 (2)财税改革的财政因素 (3)财政分配本身是一门学问 (4)勇于担当历史重任 3.教学内容 (1)春秋战国时期的财税改革的时代背景。 (2)春秋战国时期财税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卷秋战国时期的财改收支与管理。 (4)掌握春秋战国时期财税改革的历史意义。 本章思考题 (1)春秋战国时期的财税改革的时代背景、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各诸侯国进行财税改革的历史意义。 (四)秦至清代赋役制度从三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演变 1.教学目标 (1)依法治税的法制意识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钻研的科学精神 (3)理财者大无畏的精神和勇气。 2.思政元素

4 (1)了解国家产生初期国家与财政的关系。 (2)了解中国财税的起源。 (3)掌握夏、商、西周时期的财税形态。 (4)梳理总结夏、商、西周时期的税收制度和财税管理特点。 本章思考题 (1)基于财政史料,讲解国家初期的财政收支结构。 (2)从中国财政历史发展进程中探讨中国财税的起源。 (3)讲解夏、商、西周时期的财税形态。 (4)梳理总结夏、商、西周时期的税收制度和财税管理特点。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财税改革 1. 教学目标 (1)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租向税、对土地征税向对人头课税的转变。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钻研的科学精神。 (3)财税改革之路艰难曲折。 (4)培养学生大无畏的精神和勇于改革旧制度的壮志。 2. 思政元素 (1)财税改革的历史借鉴和启示 (2)财税改革的财政因素 (3)财政分配本身是一门学问 (4)勇于担当历史重任 3. 教学内容 (1)春秋战国时期的财税改革的时代背景。 (2)春秋战国时期财税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春秋战国时期的财政收支与管理。 (4)掌握春秋战国时期财税改革的历史意义。 本章思考题 (1)春秋战国时期的财税改革的时代背景、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各诸侯国进行财税改革的历史意义。 (四)秦至清代赋役制度从三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演变 1. 教学目标 (1)依法治税的法制意识。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钻研的科学精神 (3)理财者大无畏的精神和勇气。 2. 思政元素

(1)税制改革的发展历史趋势 (2)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3)依法治税,财税法治意识 (4)传承优秀的财税文化 (5)担当时代责任 3.教学内容 (1)素至清朝前期赋役削度改革的时代背景。 (2)秦至清朝前期赋役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总结秦至清前期赋役制度的演变规律及历史趋势。 (4)掌握秦至清朝前期赋役制度改革的历史意义。 (5)理解黄宗羲怪圈的实质。 本章思考题 (1)秦至清潮前期的赋役制度改革的时代背景、改革的内容和特点。 (2)联系秦至清朝前期的赋役制度改革历史及意义。 (五)秦至清代的工商税收与非税收入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工商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钻研的科学精神。 (3)培养学生的财税法制意识。 (4)非税收入是封建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乱象, 2.思政元素 (1)工商税收对国家财政的作用 (2)非税收入背后的财政需求 (3)依法治税和依法理财 3.教学内容 (1)讲授中国古代的关税:市税、财产税 (2)非税收入沿革 (3)封建国家工商税收制度沿革及发展规律 (4)封律国家的非税收入及评价 本章思考题 (1)封建国家的非税收入。 (2)梳理总结封建国家工商税收制度沿革的特点及发展规 律。 (六)秦至清代的财政支出

5 (1)税制改革的发展历史趋势 (2)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3)依法治税,财税法治意识 (4)传承优秀的财税文化 (5)担当时代责任 3. 教学内容 (1)秦至清朝前期赋役制度改革的时代背景。 (2)秦至清朝前期赋役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总结秦至清前期赋役制度的演变规律及历史趋势。 (4)掌握秦至清朝前期赋役制度改革的历史意义。 (5)理解黄宗羲怪圈的实质。 本章思考题 (1)秦至清朝前期的赋役制度改革的时代背景、改革的内容和特点。 (2)联系秦至清朝前期的赋役制度改革历史及意义。 (五) 秦至清代的工商税收与非税收入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工商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钻研的科学精神。 (3)培养学生的财税法制意识。 (4)非税收入是封建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乱象。 2. 思政元素 (1)工商税收对国家财政的作用 (2)非税收入背后的财政需求 (3)依法治税和依法理财 3. 教学内容 (1)讲授中国古代的关税;市税、财产税 (2)非税收入沿革 (3)封建国家工商税收制度沿革及发展规律 (4)封建国家的非税收入及评价 本章思考题 (1)封建国家的非税收入。 (2)梳理总结封建国家工商税收制度沿革的特点及发展规 律。 (六)秦至清代的财政支出

1.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秦至清代的财政支出,使学生了解封建国家财政支出的本质 (2)通过比较封建国家的财政支出与当前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不同,引导 学生树立以人民为本、为民理财的财税理念。 (3)封建国家的财政支出与当前我国的财政支出比较。 2.思政元素 (1)封建国家财政支出的本质 (2)树立以人民为本、为民理财的财税理念 3.教学内容 (1)履行国家政治职能的支出 (2)履行国家社会管理职能的支出 (3)履行国家经济职能的支出 (4)比较封建国家的财政支出与当前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不同 本章思考题 (1)分析孝至清代的财改支出。 (2)总结封建国家的财政支出的本质及其历史教训。 (七)秦至清代的财政管理体制 1.教学目标 (1)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从纵向、横向两个方面学握中国封建社会财政管理体制 的变迁趋势,从而认识到财税管理制度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封建国家的财政管理制度,总结对我国完善财政管理制度的历史启示。 (3)封建国家的财政预算、财政审计和财政会计对当今我国财政管理的历史启示。 2.思政元素 (1)财政管理制度对国家兴衰的影响 (2)依法理财,依法治财 (3)民族自豪感:传承优秀财税文化 3.教学内容 (1)讲授封建国家的财政管理体制 (2)财政管理制度 (3)国家财政与皇室财政的分离与统 (4)封建国家的财政管理对我国治国理政的历史启示 本章思考题 (1)封建国家的财政管理体制和财政管理制度、国家财政与皇室财政。 (2)宋代的会计录先进性

6 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秦至清代的财政支出,使学生了解封建国家财政支出的本质。 (2)通过比较封建国家的财政支出与当前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不同,引导 学生树立以人民为本、为民理财的财税理念。 (3)封建国家的财政支出与当前我国的财政支出比较。 2. 思政元素 (1)封建国家财政支出的本质 (2)树立以人民为本、为民理财的财税理念 3. 教学内容 (1)履行国家政治职能的支出 (2)履行国家社会管理职能的支出 (3)履行国家经济职能的支出 (4)比较封建国家的财政支出与当前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不同 本章思考题 (1)分析秦至清代的财政支出。 (2)总结封建国家的财政支出的本质及其历史教训。 (七)秦至清代的财政管理体制 1. 教学目标 (1)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从纵向、横向两个方面掌握中国封建社会财政管理体制 的变迁趋势,从而认识到财税管理制度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封建国家的财政管理制度,总结对我国完善财政管理制度的历史启示。 (3)封建国家的财政预算、财政审计和财政会计对当今我国财政管理的历史启示。 2. 思政元素 (1)财政管理制度对国家兴衰的影响 (2)依法理财,依法治财 (3)民族自豪感;传承优秀财税文化 3. 教学内容 (1)讲授封建国家的财政管理体制 (2)财政管理制度 (3)国家财政与皇室财政的分离与统一 (4)封建国家的财政管理对我国治国理政的历史启示 本章思考题 (1)封建国家的财政管理体制和财政管理制度、国家财政与皇室财政。 (2)宋代的会计录先进性

(3)总结封建国家的财政管理制度的历史启示。 (八)晚清时期财税的近代转型 1.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晚清财税半殖民地性,培养勇于担当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2)通过学习晚清财政收支规模、结构、性质的变化及财税制度向近代化的转型, 引导学生对我国财税制度近代化转型的认识。 (3)通过学习晚清关税自主权的丧失,引导学生树立维护国家主权完整的坚定信心 (4)通过学习清代晚期中国财政逐渐半殖民地化,使学生理解中国财政向近代转型 的艰难以及在艰难中的变革,增强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忧患意识。 2.思政元素 (1)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2)维护围家主权完整的坚定信心 (3)增强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忧患意识 3.教学内容 (1)晚清财税具有半殖民地性 (2)清代晚期财政收支规模、结构及性质 (3)晚清财税制度向近代化的转型 本章思者颗 (1)晚清的关税、厘金和公债。 (2)分析晚清财税的半殖民地性 (3)晚清财政收支规模、结构及性质变化 (4)晚清财税制度向近代化的转型的表现。 (九)民国时期财税制度的现代化尝试 1.教学目标 (1)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把握中国财政向现代化转型的趋势及标志。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西方先进的财政管理制度,借鉴对我国有益的财长管理 经验,拓展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财税法制意识。 (3)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提出了统一财政、税收法定等财政思想,财政思想直接 在根据地实践。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财政历史。 (4)战时财政的核心使筹集军费。战时财政是对军事财政学的重大发展。 2.思政元素 (1)拓展国际视野 (2)财税改革之路艰难曲折 (3)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

7 (3)总结封建国家的财政管理制度的历史启示。 (八)晚清时期财税的近代转型 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晚清财税半殖民地性,培养勇于担当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2)通过学习晚清财政收支规模、结构、性质的变化及财税制度向近代化的转型, 引导学生对我国财税制度近代化转型的认识。 (3)通过学习晚清关税自主权的丧失,引导学生树立维护国家主权完整的坚定信心。 (4)通过学习清代晚期中国财政逐渐半殖民地化,使学生理解中国财政向近代转型 的艰难以及在艰难中的变革,增强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忧患意识。 2. 思政元素 (1)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2)维护国家主权完整的坚定信心 (3)增强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忧患意识 3. 教学内容 (1)晚清财税具有半殖民地性 (2)清代晚期财政收支规模、结构及性质 (3)晚清财税制度向近代化的转型 本章思考题 (1)晚清的关税、厘金和公债。 (2)分析晚清财税的半殖民地性。 (3)晚清财政收支规模、结构及性质变化。 (4)晚清财税制度向近代化的转型的表现。 (九)民国时期财税制度的现代化尝试 1. 教学目标 (1)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把握中国财政向现代化转型的趋势及标志。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西方先进的财政管理制度,借鉴对我国有益的财长管理 经验,拓展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财税法制意识。 (3)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提出了统一财政、税收法定等财政思想,财政思想直接 在根据地实践。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财政历史。 (4)战时财政的核心使筹集军费。战时财政是对军事财政学的重大发展。 2. 思政元素 (1)拓展国际视野 (2)财税改革之路艰难曲折 (3)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

(4)不忘初心,勇担财政改革的使命 (5)引导学生对我国国防事业的关心 3.教学内容 (1)现代税收体系的创建 (2)财政支出结构的转型 (3)财政赤字的不断攀升与弥补 (4)分税制和分级预算的尝试 (5)战时财政 本章思考题 (1)民国时期的赋税制度变革、财政赤字与支出结构的失衡及财政管理体制。 (2)总结民国财政的现代化转型的标志。 (3)对比国共两党的财政思想与改革措施 (十)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财税制度的构建 1.教学目标 (1)掌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变迁。 (2)把握党的财政实践发展及其规律、党的财政思想形成及其变迁,提炼财政百年 发展共性的、规律性的认识。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财政工作在夺取革命胜利、经济 建设、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等各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人类财政 史上的伟大奇迹。 2.思政元素 (1)坚持党对财政工作的领导是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的前提和保障 (2)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财政观,爱国家、爱人民 (3)树立为国理财、为民兴财的理念 (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教学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税制度的重塑 (2)建国以来我国的税制改革历程及经验教训 (3)财政支出的由国家财政向公共财政的转型 (4)建国以来我国公债制度的演变 (5)建国以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变迁 本章思考题 (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税制改革、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公债制度的变迁以及财政 体制改革的完善

8 (4)不忘初心,勇担财政改革的使命 (5)引导学生对我国国防事业的关心 3. 教学内容 (1)现代税收体系的创建 (2)财政支出结构的转型 (3)财政赤字的不断攀升与弥补 (4)分税制和分级预算的尝试 (5)战时财政 本章思考题 (1)民国时期的赋税制度变革、财政赤字与支出结构的失衡及财政管理体制。 (2)总结民国财政的现代化转型的标志。 (3)对比国共两党的财政思想与改革措施。 (十)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财税制度的构建 1. 教学目标 (1)掌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变迁。 (2)把握党的财政实践发展及其规律、党的财政思想形成及其变迁,提炼财政百年 发展共性的、规律性的认识。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财政工作在夺取革命胜利、经济 建设、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等各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人类财政 史上的伟大奇迹。 2. 思政元素 (1)坚持党对财政工作的领导是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的前提和保障 (2)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财政观,爱国家、爱人民 (3)树立为国理财、为民兴财的理念 (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 教学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税制度的重塑 (2)建国以来我国的税制改革历程及经验教训 (3)财政支出的由国家财政向公共财政的转型 (4)建国以来我国公债制度的演变 (5)建国以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变迁 本章思考题 (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税制改革、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公债制度的变迁以及财政 体制改革的完善

(2)总结建国以来我国财政事业的成就及成功原因。 (3)党对财政工作的领导是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的前提和保障。 五、其他说明 大纲修订人:文旗 修订日期:2021年12月25日 大纲审定人:朱翠华 审定日期:2021年12月30日

9 (2)总结建国以来我国财政事业的成就及成功原因。 (3)党对财政工作的领导是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的前提和保障。 五、其他说明 大纲修订人:文旗 修订日期:2021 年 12 月 25 日 大纲审定人:朱翠华 审定日期:2021 年 12 月 30 日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